沉甸甸的父愛重於泰山
沉甸甸的父愛重於泰山 作者:亞洲書亭 我的父親是一位很普通的農民,上中等個子,長方臉,說起話來聲音洪亮而深沉,據大哥講,父親當年是山東村三個能說善道的“鐵嘴”之一。那時我還幼小,記不清此事了。我倒覺得父親既是一位慈祥的父親,又是一位嚴厲的父親。 一、一個人如果犯了法連狗都不如 父親在幼小的時候,讀過兩年私塾,接受過傳統文化教育。《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孝經》、《弟子規》《大學》、《中庸》等都學習過。盡管父親對法律了解得並不多,但他深深懂得“倫常大道”,深知做人之道。在我們幼小的時候,父親經常教育我們:“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學習是何等的重要!人不學習、沒有智慧,這和鹦鹉學舌、猩猩做動作又有什麼兩樣呢?不僅要學習,還要懂得禮節,只有善於學習,又有禮貌的孩子,長大了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在家裡要孝養父母,到社會要尊敬師長。一個人有了孝心、恭敬心,才會有誠心。有了誠心到了社會上就比較容易講究誠信了,“人無信則不立”,誠信乃做人處世之根本。要求我們要做到“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辦好事”。不僅如此,父親還用我們眼前十分熟知的生活,用一句很形象,很獨特的話語表述了出來,“一個人如果犯了法連狗都不如!”這一句普普通通又十分簡單的話語,成為我們做人之道的道德底線。這句話對我們的成長起到了一個規范和約束的作用。你看一只看家狗,它整天得見主人的臉色行事。主人高興了,親近親近你,給你點吃的,狗得給主人搖尾乞討;主人心情不好時,吆喝你幾聲,甚至踢你兩腳,你得夾著尾巴逃得遠遠的!狗在主人面前,根本就沒有自由。那麼一個人如果犯了法,連狗的這種狀況都趕不上。父親就是用這種方式教育我們健康成長。父親猶如園丁一樣不失時機地為正待成長的小樹剪枝施肥除草,最終這些小樹都茁壯的成長為有用之才。 父親當年那句“一個人如果犯了法連狗都不如”的話語,到現在還時時響在我的耳畔。 二、小書亭你在干什麼呀? 記得我們那年從山東來到黑龍江不長時間,好像我還沒有上小學。兒時對父母的那種依戀之情,那怕是父母親離開我們一天,我們都受不了,何況父親這次要暫時離開我們半年的時間,那種感觸簡直是深入骨髓的,從內心裡不願意離開父親,可是又不得不離開一段時間。當時依戀父親的情景是怎樣的呢? 那是一個夏末初秋的季節,那一天天氣很好,太陽和往日一樣,陽光暖暖地潵在我家寧靜的院子裡。母親在打掃屋子,小雞在院子裡歡喜地尋覓食物,小豬趴在豬欄裡暖暖地曬太陽······然而我的內心裡並不平靜!因為父親接到一個任務,要陪同生產隊的幾個老鄉一起到撫遠縣抓吉鄉那裡去打魚。早上八九點鐘的時候,父親離開家就往生產隊走去,因為生產隊在我家的北邊。我當時奔跑到屋子北邊的菜園子裡,急切地想看到父親遠去的背影,因為那年風調雨順,院子裡的青稞植物長得很高,擋住了我的視線,我看不見,情急之下,我一下子竄到木柵欄上去了。雙手緊緊地抓住木條子,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盯向北方,迅速地尋找遠走的父親!可是我無論怎樣尋找都不見父親的蹤影。盡管看不到,還是呆呆地站在柵欄上翹著腳使勁地遠眺著······ 忽然,我聽到父親喊了一聲!“小三他娘,你快出來看看!小書亭在干什麼呀?”(因為我排行老三,小名叫“書亭”。父母親給孩兒取名字的時候,盡管是小名,都考慮到孩子的將來。“書亭”就意味著,末學的一生要與語言文字,文學等分不開。後來末學的人生軌跡是順著父母的安排發展的,師范畢業之後,成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果真與語言文字打了一輩子交道)我猛然回頭一看,父親目光專注、滿面笑容,用手指向了我。這時我連忙跳下柵欄,很腼腆地回答父親說:“我上去看看你走多遠了”。原來父親離開家走了不遠,又返回來了。說是有一副手套落家裡了,回來拿取。這也許是父親一個托辭,或許是父親捨不得母親和我們,回來看看母親並囑咐幾句安慰的話。別的我就記不清了,我只記得父親返回來時,剎那間用手指向我那種全神貫注的情態,那慈祥的笑容,那和藹的語氣,那關注的目光!當時的我對父親的依戀,猶如小草依賴於大地;魚兒依賴於水;繁星依賴於天空一樣,真是難捨難分。這種純天然的,一點染污都沒有的對父親的依戀,伴隨著末學大半生。往昔的這一切,至今記憶猶新!至今想起來還溫暖著末學的身心! 三、父親抽了我一個耳光 記得我已經上初中了,那一年的秋天,一個下午四五點鐘的時候,天氣陰晦。我同學的爺爺去世了,我忘了當時是怎麼想的,稀裡糊塗的與同伴們一起就到這個同學家去了。是去玩耍,還是去送送這位老爺爺,目的不是那麼明確的,只記得這個同學家裡去的人很多,呆了不大一會兒我就回家了。當我一進家門,就見到父親的臉色與外邊的天氣一樣陰沉不好看,臉拉得很長。我的心就突突直跳!我知道父親打起人來,是很有力氣的。不比朱開山打兒子力氣小,朱傳文說他爹的手像老虎抓子似的,那一巴掌打下來,誰受得了!一巴掌打在朱傳武的臉上,留下了五個手指頭印兒。這不僅僅是演戲,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父親不是好聲地大聲問我:“小三你到哪去了?”我支支吾吾地說“到老馮家去了”。那時的我說話辦事不圓滑,也不善於察顏觀色,如果說我去老馮家送送我同學的爺爺,或者說我給老馮爺爺磕了一個頭,也許父親的怒氣也就煙消雲散了,我也就不會挨打了。我父親嗖的一下,一個耳光抽在我的臉上!並且說這都啥時候了,你還到人家去!當時我心裡跳得更慌了,用手捂著臉,一邊哭著一邊往外跑。跑到院子裡心裡很憋悶,覺得很委屈,不知父親為什麼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而且還是當著我同班的一個女同學的面打的我。我憋悶、委屈、懊悔、屈辱、茫然、迷惑等復雜的心情一起湧上心頭,只覺得心往一起抽搐,身子漸漸縮成一個團。自己趕緊找了一個別人看不到我的一個角落,使心情慢慢的恢復到平靜。作為一個兄弟姊妹比較多的孩子受到委屈後,是又無法向別人訴說的。只能一肚子的苦水自己承受。父親打兒子打完了就打完了,無需什麼解釋。也無需更確切的什麼理由,從那以後無論誰家再有辦理喪事的,一直到我參加工作之前,我再也不敢進那家的門了。 事後隨著自己的年齡不斷的增長,我漸漸地明白了當年父親打我的原因了。我們自從山東來到了黑龍江(同江市)拉起河這個村莊以後,得到了父老鄉親們許多照顧。我離開本村參加工作以後,每當我路過拉起河的時候,都懷有一種留戀之情、恭敬之情,這是養育我的第二故鄉。腦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現出當年初到拉起河的情景!心裡就覺得火辣辣的。有一股暖流在全身湧動!我家到拉起河後,一住就是幾十年,鄰裡之間相處非常和睦。於家和馮家只是有一條道於家和馮家只是有一條道路隔開而已,道路西邊是於家,道路東邊就是馮家,沒有道路相隔簡直就是一家人。尤其是馮家對於我家在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因此我父親與我同學的爺爺相處得非常融洽。父親經常到馮家去坐坐,兩個老人在一起的時候無所不談,談得很開心,老馮爺爺就像我父親的一個叔叔一樣。那天父親突然聽到老馮爺爺去世的消息後,內心很悲傷憂愁,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父親把這種不愉快的心情發洩在我的身上。也許父親只是發洩一下情緒而已,也許父親在教育一個孩子要懂得一些規矩和禮節,在別人家極度悲傷忙亂的時候,是不許去打擾人家的。《弟子規》說得好:“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也許父親還有他的一些理由。其實我從長這麼大,父親是很少打我的,父親是比較疼愛我和四弟的。在我的記憶當中,父親只打了我這一次。《弟子規》說得好:“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我明白了事理之後,才漸漸的體驗和領悟出一個道理,父親喜歡兒子是愛兒子;父親打罵兒子也是痛愛兒子!人生當中父子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夫妻之間、領導與被領導之間,往往有許多事情需要自己慢慢的去體驗和領悟!只有你成了父親了,你才能了解父親思想境界有多高;只有你擔任領導職務了,你才能感悟到領導工作的苦衷;只有你本身偉大了,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別人的偉大!否則,你永遠也不會知道。 你沒有親自登上泰山,你永遠無法領略泰山的雄偉與挺拔,別人告訴你的,那只能是道聽途說而已。 往事如煙、如夢!百年世事三更夢,萬裡江山一世情!父親離去十八載,兒子思念未了情!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及付出的人! 感恩學佛網站的編輯老師! 本文寫於父親誕辰之日(二月十三) 2010年6月25日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