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唯一死了可以帶走的


 2010/6/25    熱度:3910    下載DOC文檔    

世上唯一死了可以帶走的---修行功德
    何為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身業行為:殺生、偷盜、邪YIN; 口業行為:妄語、惡口、寄語、兩舌;意業行為:悭貪、嗔恚、愚癡:)。
    何為功德:功者、諸惡已盡;德者:眾善圓滿。
                  佛 光 普 照    願 生 極 樂
    曾為祈願進寺院,功德箱中放點錢,願望健康又發財,子孫富貴家平安。
    但你可知佛的心,佛是望你放下貪。身外之物為我用,如理如法福無邊,
    若是執著為我有,六道苦海出入旋。佛將一切已圓滿,咋會用著你的錢。
    放下貪心便是福,莫在苦海常流轉。佛前設置功德箱,本為眾生離苦難,
    有人難明佛心願,偏愛求財官佑安。本來公物不可占,倒覺不占白不占。
    不知偷漏一元稅,即欠一十三億元。神明記識因果定,變本加利有得還。
    所求之福本自有,田中無稻咋開鐮。該求往生偏沒求,總入惡道苦不斷,
    生生世世苦中求,常沒流轉真可憐。只有念佛求往生,但受諸樂無極限。
    若要種福又增慧,望念彌陀專復專,佛門種福結佛緣,更應念佛到彼岸。
    未法凡夫欲成就,逆水行舟登天難,妄念紛飛怎能斷?置換名號老實念。
    是心稱名即作佛,萬事都有佛運轉。若是自心忙五欲,心中有佛純侃玄,
    既乘佛力求往生,咋把娑婆去貪戀?若輕現利轉念佛,極樂大利彌陀管。
    一旦往生極樂國,黃金為地花作毯;八功德水隨意流;以意為食行住穿;
    與諸聖眾會一處;一生補處壽無邊;供養十方一切佛;現前修習普賢願。
                         悟 到 得 到
    不明佛理心茫茫,願力相續是妙方,深信因果度歲月,以願克業好時光。
    休將自己良心昧,莫把他人過失揚;遇到逆境無懊惱,不失正見功夫強。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惹禍只因傳是非,招災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事由來多缺陷,一切都是因果相。
    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春天才看楊柳綠,轉眼就見秋葉黃。
    造業得病誰能替,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佛從發心定主張。
    攀緣嫉妒墮地獄,內心無愧即天堂;爭名奪利身先死,心存怨恨命早亡。
    念念為眾心快樂,恭敬感恩長壽湯;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不明佛理日日忙;不要爭強來斗勝,百年人生戲一場。
    業力成熟無常到,不知何處是家鄉。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布施的內容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財布施,就是財富上的布施,包括吃的、穿的、用的、住的,(重要:財布施不是有錢人布施的多,將來得的財富也多.關鍵在個人心量.一個乞丐總共資產只有100元,如果他把100元都拿出來幫助別人.那他的心量是百分百的.得到的果報也不可思議.果報也可能在今生或則來世.所以窮人修財布施得到的果報往往超過富人.原因在於富人很少能把全部家產都拿出來做善事的. 風水輪流轉嘛. )。人家缺吃少穿,我們有能力就應該布施給他,就像有此地方發生大水災,此時我們應該把家裡多余的吃的、穿的拿出來,支援災民。這些是外財施。對一般人來說,能做到外財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至於內財施,那就更難了。所謂的內財,就是我們的身體。內財施,把我們的身體,乃至生命布施出去。對於我們一般的凡夫來說,要做到內財施是非常困難的。而外財施,我們學佛的人,甚至不學佛的人,只要有一定的慈悲心、憐憫心或同情心,只要不是很吝啬的人,多多少少都能做得到。
  如果我們有很多的錢,可以用錢來布施;如果沒有很多的錢,我們可以隨喜,五塊十塊都可以布施。實際上,在現實中可以布施的途徑有很多,像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用微笑,用歡喜心去對待別人,這叫歡喜布施;有的時候人家很苦惱,需要找一個人訴訴苦,你如果有耐心聽他訴苦,這叫耐心布施;還有在街上排隊買票,或在路上行走,人家有急事,你能讓他先買或先行一步,為他提供個方便,這叫方便布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可以修布施。
  法布施,用佛法去開導他人,解脫他的人生痛苦;或傳授給他人謀生的技能。如果傳授給他一項謀生的技術,他就可以終身受用了。
    什麼是無畏布施呢?指令眾生免於危難及病苦等,譬如說我們放生或對有病的生命施予照顧、不殺生、對無錢治療的病人給予醫藥方面的無私幫助; 回報給自己的就是健康長壽.
  我們修布施,有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第一,布施能克服我們內在的悭貪和吝啬。每一個人都會有貪心,有吝啬心。對治悭貪和吝啬心的有效方法就是布施。
  第二,布施可以克服我們對財物的貪著。一個肯布施的人,他對財物的貪著就會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經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貪著心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淡,而一個貪著非常重的人,他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捨不得。
  第三,布施可以增長我們的福德。一個人的福德從哪裡來?只有通過布施,種福田,才能在未來的生命裡得到福德。
  第四,布施可以使我們把今世的財富帶到來世。由於人的生命是無常的,“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很多人就在今生今世醉生夢死,有錢就胡花,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惟恐一旦死了,自己的財富一文也帶不走。不過,我今天可以告訴有錢人帶走錢財的決竅,這個訣竅就是布施。
  布施就像做生意的人進行投資一樣,會投資的人,他用錢賺錢,錢就會越賺越多。不會投資的人,一有錢就拚命地花,結果坐吃山空。會布施的人也是這樣,因為一個人一生的福報是非常有限的,他這一生有多少福報,跟他前生種下的業力相關。假若不會布施,這些福報就象銀行裡的存款一樣,用完就沒有了,所以有的人前半生很富有,到後半生就窮困潦倒了。還有的人他可以活到80歲,但是由於沒有福報,到40多歲就因饑餓而死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修布施,廣種福田。
  既然修布施有好處,我們就應該廣修布施。布施如救火,刻不容緩。《大智度論》裡講了一則故事:有一大戶人家失火了,火勢很大,想撲是撲不滅的,在這種情況下,愚癡的人會拚命的救火,結果火沒有撲滅,房屋和財產全部化為灰燼。而有,的人,不會急於拼命救火。他會趕快把貴重的金、銀財寶搬出,至於那些不太值錢的東西燒掉就燒掉吧!把損失挽回到最小的限度之內。布施如同救火,因為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受到無常規律地支配,無常的火在不停地在燒著,無常的風在不停地在吹著。
  生命無常,人的生命過了一天,就意味著向死亡靠近了一天,而且人的生命在呼吸之間。生命隨時隨地都有死的可能,一口氣不來,雖有家財萬貫,死時還是兩手空空,一分錢也帶不走。面對這種現實情況應該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乘我們還健康,乘我們還有多余的財物,趕快修布施,趕快去救濟窮人,趕快去孝敬父母,趕快去恭敬三寶。把這些財物盡量拿出去做好事,這樣我們才能在將來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才不會被凍死餓死。與此相反,那些愚癡的人,由於沒有,,只知道自己享受,有錢就沒有節制地亂花,就像有些暴發戶一樣,有了錢之後,就忘乎所以,不知道該怎麼用了,甚至有吃一頓飯竟然揮霍了二、三十萬塊錢,結果是暴富暴窮。所以一個人賺錢是靠能力,靠機遇,靠福報。而一個人花錢卻要憑,,有,的人才會懂得花錢。
  在這部《佛說十善業道經》裡,雖然講了四攝、四無量、三十七道品,其中唯有對布施與十善業的關系介紹得最詳細,可見布施在修學佛法中的重要性。經文說:“爾時,世尊復告龍王言:若有菩薩,依此善業於修道時,能離殺害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不為一切怨賊所害。”這時,世尊告訴龍王說,如果有行菩薩道的人,能夠通過不殺生賺來的錢修布施的話,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長壽無夭”。也就是說他很有錢,同時壽命也很長,不會短命而死。與此相反,如果有人通過殺生來修布施,像殺雞、殺豬、殺牛、殺羊、謀財害命等,也就是靠殺生作為職業,求得財富,然後拿出一小部分去作慈善事業。那麼,有人會問,這種布施到底有沒有功德呢?將來招感什麼樣的果報呢?
  一個人不管他是從事什麼職業的,只要他修了布施,都是有功德的,都會招感果報的。但是,問題就出在他是通過殺生而賺來的錢修的布施,他將來招感的果報是很有錢,很富有,有可能生在一個大富大貴的人家,物質條件很豐富,但他還沒有長大成人就短命而死了。所以修布施一定要在不殺生的基礎上來修,這樣才會“不為一切怨賊所害”。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靠殺生修布施,不是短命而死,也會被怨賊殺害。
  “離不與取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最勝無比,悉能備集諸佛法藏。”不與取,就是不偷盜,我們用合法的手段賺來的錢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那些強盜、土匪想搶劫我們的財富,也是辦不到的。“最勝無比”,就是指我們將來得到的財富非常地殊勝,像吃的、穿的、住的都比別人要好,而且世間的財富“悉能備集”,同時還能聞到佛法,具備功德法財,即獲得“諸佛法藏”。
  “離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其家貞順,母及妻子,無有能以欲心視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不盡人意的事情,有些人很富有,但他們的家庭並不和睦。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他在前世雖能修布施,因為種下邪YIN的因,所以才招感了這樣的果報。因此,我們在修布施的同時,要遠離邪YIN。非梵行是邪YIN,離非梵行就是不邪YIN。只有這樣,我們將來招感的果報,不但很富有,而且家庭很和睦。
  “離虛诳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離眾毀謗,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虛诳語,是妄語。一個人在前生用正當手段賺來的錢修布施,在今生今世不但很富有,而且名聲非常好。這種人信譽特別高,跟人家做生意,人家信得過,跟人家洽談合同,一談就成,這就是經文上所說的:“攝持正法,如其誓願,所作必果”的現代含義。
  
  “離離間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眷屬和睦,同一志樂,恆無乖诤”。離間語,就是挑撥是非的語言。一個人如果在過去是靠離間語賺來的錢修布施,他今世雖然很富有,但他不會有和睦的家庭,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因為作為人生的幸福不僅僅是財富,還有家庭、人際關系、地位、良好的心境等各種東西。這各種的因緣,才構成了人生的幸福。一個光有財富或光有地位的人,或僅有一個和睦的家庭,還不足以構成完整的人生幸福。因為佛法講的是因緣,就是說幸福由眾多方面組成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在過去不離間語,也就是說沒搬弄過是非,他在這個基礎上修布施,在今生招感的果報就是六親眷屬和睦,志同道合,彼此間沒有爭吵,相處得很和諧。
  “離粗惡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眾會歡喜皈依,言皆信受無違拒者”。粗惡語是粗暴的語言,像挖苦,諷剌之類的語言,還有那些潑婦罵街式的不堪入耳的語言。在現實社會中,有人雖然非常樂善好施,待人的語言也十分刻薄尖酸,污穢不堪入耳,他將來招感的果報,雖然很富有,但惹人討厭,不會受到人們尊重。一個人如果能夠遠離粗惡語而修布施的話,將來招感的果報就是“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而且在任何群眾集會的場所,大家都喜歡以他為中心,他說出來的話大家都願意接受,沒有人反對。
  “離無義語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言不虛設,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斷諸疑惑”。無義語,就是绮語,沒有意義的語言,邪知邪見的語言,或是帶著染污心說出的話。像色情錄音錄像,武俠小說裡的復仇語言,這些語言往往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和煩惱。一個人如果邊修布施,邊說绮語,將來他盡管很有錢,但沒有信譽,說出來的話沒有人相信。如果遠離無義語而修布施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將來招感的果報是:不但財富很多,而且說話有信譽。“言不虛設”,只要話一出口,大家都會認真地聽。“人皆盡受”,話一旦講出來,人家就會堅決執行。“能善方便,斷諸疑惑”,還能用很多的善巧方便,解決人們的困惑。
  “離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一切所有悉以惠捨,信解堅固,具大威力”。一個人抱著無貪求心的動機去修布施,將來所招感的果報當然是財富很多,雖然擁有很多財富,但他還繼續修布施,就是“一切所有悉以惠捨”。這樣連續不斷地修布施,就使他的財富一日比一日多,一世比一世多,同時也使生命得到良性循環。就像現代社會裡的一些老字號公司,由於信譽特別好,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它做生意,這家公司的生意就越做越大。“信解堅固,具大威力”,一個無貪求心理的人,他會對因果的道理深信不疑,他在社會上的經濟實力就會越來越強,在群眾中的威信就會越來越高。
  “離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財寶無能侵奪,速自成就無礙心智,諸根嚴好見皆敬愛”一個人如果離開忿怒心而修布施的話,他會有什麼好處呢?“常富財寶無能侵奪”,就是他在來世招感的財富,不會被人家奪走。“速自成就,無礙心智”,無礙心,就是沒有煩惱的心,沒有掛礙心,能夠很自在的一種心態,這是通過遠離忿怒心修布施招感的果報。如果帶著忿怒心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果報雖是有財富,但他的脾氣不好,經常對別人發火,搞不好人際關系。“諸根嚴好,見皆敬愛”,一個人如能遠離忿怒心去修布施,將來就會招感有一幅莊嚴的相貌,人家見了都會喜歡。如果用忿怒的心態去修布施,將來招感的福報雖然很大,但相貌十分丑陋,像天龍八部裡的龍王、夜叉、阿修羅、迦樓羅、乾闼婆、緊那羅、大鵬金翅鳥之類。無論福報還是能力,雖然都比人大得多,但相貌卻沒有人這麼莊嚴。究其原因,就是它們在過去因地修布施的時候,帶有忿怒心。
  

閻羅王與一對學佛夫妻的對話
    有一對夫妻,在生時也禮敬佛菩薩,也常布施,參加法會,聽經弘法,也皈依三寶,逢人也稱贊學佛很好,有大福報,可以往生淨土。這一對夫妻也認為這一生就算沒開悟,也應可以往生淨土。而且而且,他們認為絕對不會下地獄,就算要下地獄,也是那些沒學佛而造殺業的眾生先下去才對,實在輪不到他們(的確,他們很少造殺業)。
    所以,在生時堅信如此,於是心想這樣就很好了,一生蠻平順,也沒什麼煩惱,也沒有不順,事事心想事成,因此心裡更放心,有這麼好的福報,學佛真的很好。
    萬萬沒想到先生晚年生了痛苦不堪的大病,半身不遂,一切行動都要太太幫忙,生活大小事都要太太打理,剛開始夫妻都相信偉大慈悲的佛菩薩,一定會保佑他們,病一定會好轉,先生會康復才對。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先生的病也沒有起色,有一天太太終於心生懷疑,心想我這樣信佛,尤其自從先生生病以後,拜佛更虔誠,這一輩子也這麼相信佛菩薩,也常做布施,難道佛菩薩不知道我的祈求嗎?怎麼沒讓我的先生好起來?
    不久夫妻雙雙過世,但是並沒有如他們預期的,往生淨土,相反的,被"抓"到戒備森嚴的閻羅殿。夫妻見到閻羅王,一時轉不過來,心中還納悶,我們應該到淨土才對,怎麼到這裡來了?所以見到閻羅王,也不等閻羅王開口,便說:"我們是學佛人,平時念佛,我們應該到淨土才對,怎麼會到這裡來?是不是抓錯人了?"
    閻羅王也相當尊重修行人,世間修行有成的修行人,閻羅王都知道。平常帶到這裡的人,很少提自己會念佛,所以今天有人一來便開口自己念佛,為了慎重起見,再查了一次。
    等查完之後,閻羅王氣定神閒的回答:"他們沒有抓錯人,你們的確要帶到這裡。"
    先生不解的問:"我在生時也禮敬佛菩薩,也常布施,也皈依三寶,逢人也稱贊學佛很好,難道沒有功德嗎?為什麼會被抓到這裡?"
    閻羅王回說:"你雖然學佛,但是心態是求福報,所以功德很少。"
    先生問:"我也常布施啊!"
    閻羅王:"雖然你有布施,但是布施的福報在你活的時候也用完了。"
    先生再問:"我也皈依某某大師了啊!"
    閻羅王:"雖然你有皈依,但是因為你不精進修行,所以因果和業障和沒皈依以前差不多,可能不知不覺中還多造了一些。
    先生再問:"我吃素不殺生!"
    閻羅王:"雖然你吃素不殺生,但是因為你不明而亂批評,罵人,造了許多口業,這些口業,比一般人還多了很多。"
    先生再問:"我也皈依某道場了!"
    閻羅王:"雖然你常到這個道場,但是你的行為,並沒有改進多少,也不是真正在修行,那個道場其他修行者,大部分都有成就,有的開悟,有的證果,有的往生淨土,很受我們敬重,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個道場其他修行人的成就。"
    閻羅王就把這個道場的修行人的成就,一一說給他們聽。這些人他們都認識,有成就菩薩,有成就阿羅漢,有往生淨土,也有的升天為天人。念了半天,就是沒有他們的名字。倒是有幾個平常看起來修得不怎麼樣,也往生了淨土。有幾個自認為修得很好的人,卻沒聽到。
    閻羅王接著說:"雖然你到這個道場,但是你的行為,已從這個道場除名。所以你並不算皈依這個道場。你們護持這個道場的福報,就是你們生前生活平順,心想事成,求子得子,求長壽得長壽,求健康得健康,不過你們在生前就用完了,所以晚年你生了大病,就是你自已該受的因果成熟所致。"
    先生再問:"這個道場不是還有一些人修得很好,怎麼也沒聽到呢?"
    閻羅王看了看,想了一下才說:"雖然這個道場有些人修得不錯,但是這些人開始心生驕傲,開始批評其他修行人,被魔所攝走入魔道而不自知。言行違背佛法之後,名字就被這個道場除名了。將來也是要到我這裡來報到。"
    先生再問:"我太太為什麼也被除名?為什麼也被帶到這裡?"
    閻羅王說:"各人因果各人了,你太太的問題,雖然生前也布施造福,但不是真心修行。她還有個錯誤觀念,認為先生代表修行就可以了,只要先生修行有成,她也可以連帶'得道升天',所以知道修行,但未認真修行,她個人的因果還是她自己要了才行!她倒沒有被除名,但是這個錯誤觀念,讓她這一生算是白走一趟了。"
    閻羅王接著說:"你太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生前曾起念懷疑佛菩薩。
    在你生病的時侯,因為求菩薩保佑你康復,但你生病沒有起色,她便懷疑佛菩薩不知道她的祈求,怎麼沒讓你好起來。後來便懈怠禮佛,信心不堅。你死後,她也只是偶而禮佛,大部分精神還是放在家庭。"
    先生最後歎氣道:"我們會有什麼下場呢?"
    閻羅王說:"你下輩子轉為一個窮人,一生皆窮困,但是也容易剌激你精進修行,不要像這輩子不精進。你太太下輩子轉為富人所養的貓,因為她的癡業使然,但是她還有一些福報可享,享完後再入輪回,但是會去那裡,還得看她的造化。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