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細講《弟子規》(第三十八集)


 2010/7/4    熱度:2557    下載DOC文檔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05/2/23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38

  諸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昨天的課程,我們提到: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我們昨天也提到有緣才會相會,能夠共聚在一個屋檐下一起工作都是難得的緣分,所以我們應該對於這些員工、這些僕人都能夠給予關心,給予愛護。對於小孩子我們也應該教導他,對於這些員工、僕人也應該恭敬,應該稱他們「陳叔叔、陳阿姨」,讓孩子從小的心靈都能對一切長者恭敬。

  古代在漢朝有個讀書人叫劉寬,我們看到這個名字就可以了解到他這個人的性格很寬宏大量,因為從小父親就給他這樣的期許,所以他的脾氣相當相當的好。他的家人就想要試驗看看到底他會不會生氣,所以就吩咐僕人要端進去給他喝的熱茶,端進去以後就故意弄倒。當時候剛好劉寬正穿著朝服要上早朝,結果這個熱茶倒在他的身上,劉寬第一個反應就說:你的手有沒有燙到?當一個人有這樣的德行,相信他的家庭會怎麼樣?非常和樂,非常效法他的德行,而他又是朝中的大官,也會影響整個朝廷,影響整個民心。

  『雖貴端,慈而寬』,我們要了解這個「貴」絕對不是有地位而已,因為這個地位它的背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實質,就是本分。當我們愈有這個地位,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就愈重,我們更應該要戰戰兢兢,時時去體會到下屬、體會到人民的需要,我們才不會辜負這個地位,而當我們是時時這樣存心,才能真正契入富貴的真義。

  我們之前也提到什麼是貴?人敬者貴,當所有的人都打從心裡尊敬你,這才是真正的貴人。很多到我們家庭來的這些僕人,他們都是家境比較困苦、比較有困難,當他來到我們的家庭當中,我們給予愛護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也要好好的教育他。有些才十三、四歲就沒有機會念書的很多,我們趕快把這些聖賢經典教給他,因為他往後可能還要為人父、為人母。當他有這些正確的思想觀念以後,相信他的人生會怎麼樣?一定會轉變,他往後的家庭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所以說實在的,只要我們肯用心,一定可以讓身旁人的生命開始發光、開始發熱,等到緣分盡了,離開這個家庭,相信他常常回頭想想這段時光也會覺得內心非常的溫暖、非常的感恩。所以善始要善終,讓每一段因緣結束的時候都是非常美好的回憶,「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假如是我們的房客,房客是建立在什麼關系?錢的關系,但是也都同樣住在一個屋檐之下,所以見面應該要有三分情才好。假如都只是建立在錢的基礎上,然後見面的時候都不打招呼,這樣好不好?那這樣他會生病,你也會生病,所以我們也要珍惜這一段緣分。比方說剛好有什麼好吃的,有什麼好穿的,我們主動也給他送一份去,相信他也會覺得很溫馨。畢竟他們都是離鄉背井的多,當我們肯伸出這樣的關懷,就可以落實聖賢教導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有這樣雅量,往後你走到各地,相信也會有很多的人把你當兄弟,把你當家人一樣的看待。

  下一句『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假如我們是用權勢、用我們的地位去壓別人,他的心不會很服氣,雖然表面上還是對我們畢恭畢敬,可能鞠完躬離開了他的視線以後就怎麼樣?他可能就變一個臉,可能就開始數落、罵我們都有可能。假如我們給予別人的一種尊重是這麼表面,那我們應該好好反省反省,因為這樣的尊重是很虛華的、是很浮面的,人生要追求比較實在、比較真實的人生。有一個小朋友他就說道:媽媽打我,就是從小成長過程,媽媽打我我都忘記了,但是爸爸打我,我每次都記得很清楚。同樣是處罰,為什麼差這麼多?為什麼?媽媽打他,動機是什麼?是愛護他,是管教他,所以打完之後他心裡也明白自己錯了,反而會去改正;但是爸爸打他,出發點不見得是要教育他,而是怎麼樣?可能脾氣一來就打他一頓,他的心裡很不服氣,所以每次都記得很清楚。所以小孩子也是很明白,我們到底用什麼態度對待他,他接收得一清二楚,所以要「理服人,方無言」。

  家庭如是,我們處在工作之中,在我們的企業之中亦如是。所以領導者也要有一定的規矩,不能你今天喜歡這個人就大大的用他,今天不喜歡這個人,縱使他有能力,你也把他打壓下去,這樣勢服人無法贏得人心的支持。應該遵循著道理,理服人,方無言,要用平等,才能讓人心平和;要用關懷、要用愛敬,才能讓整個團體氣氛愈來愈祥和,愈來愈和善。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只要用權勢、用武力把天下打下來的,那個朝代的時間都怎麼樣?不長;而以道德、以孝悌來教化人民,來以身作則的朝代,它的歷史都會比較悠久,而且對於後世的影響都甚深。所以我們看看中國最長的朝代是哪一朝?周朝,就是以德治天下,所以理服人。我們看看用武力打下的天下,秦國它的朝代只有幾十年就怎麼樣?就被推翻掉。所以從歷史當中,我們可以學到、借鏡,要讓家庭、讓企業長治久安,絕對要用道德,絕對要用理智,才能夠贏得人心。歷史能讓我鑒往知來,不要人生又重蹈古人的覆轍,這樣才不會辜負我們這些老祖宗留下了《二十五史》給我們人生的幫助,這是「泛愛眾」最後一句經文。

  「泛愛眾」用現在的名詞叫做人際關系學,如何把人際關系處好?就是落實《弟子規.泛愛眾》的教誨。其實要能愛護眾人,也必然是從孝悌的基礎開始扎根,有沒有人瞬間就開始可以愛護一切人?一定是從家庭開始學習對人的關懷,對人的付出。所以孔夫子在《論語》才會提到「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所有人際關系的能力必然都是從家庭出發,一個人人格的建立關鍵還在家庭之中。所以我們為人父母一定要很謹慎,因為家庭的教育是天天都在潛移默化。

  我們把人與人的關系整理成一個「讓」字,一個禮讓的讓,「讓則有余,爭則不足」,所以人與人相處要能夠禮讓,禮讓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當你遇到一位很有禮貌的朋友,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很歡喜,所以這個禮是人與人之間很優美的距離。縱使再親的人,或者是夫妻、是父子,也應該以禮相待,不能因為太親了,都不尊重他。比方說一進門連門都不敲就進去了,一次、二次他可以接受,次數久了會怎麼樣?可能他的怨氣就上來,所以再親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禮相待,保持這個優美的距離。當孩子,當一個人從小懂得以禮相待,他就會成為一個懂分寸的人,成為一個有分寸的人,所以學禮重要。

  其實《弟子規》整本教誨也都是以禮貫穿,對父母恭敬就是「入則孝」,也是禮;再來「出則弟」,兄弟友愛,尊敬長輩,也是什麼?也是禮。「謹」的部分,對於物品也要愛惜,也要物有定位;對於食物不可以糟蹋,「對飲食,勿揀擇」,所以這是用禮貌的態度對待食物。再來,「凡出言,信為先」,也是在我們的言語當中對人要有禮貌,說出去的話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非常失禮。在《樂經》裡面有提到「禮者天地之序也」,所以禮貌的「禮」也跟道理是相通的。俗話說「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與人當中非常自然的規律,我們不能逾越了這個規律,不然就會發生磨擦沖突,「泛愛眾」也是禮貌的態度。

  再來後面「親仁、余力學文」,當然,對於仁德、對於老師一定要以禮相待,對學問,我們也要恭敬對待,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禮的本質就是恭敬之心,而恭敬心就是我們的本善,就是我們的真心,所以要學禮讓。在人與人相處當中還要學忍讓,忍讓,我們看這個「忍」字,一把刀還有什麼?一個心,這是會意字,代表忍的功夫要達到什麼境界?人家拿刀放在你的胸口,你也要不為所動。這倒不是真的拿一把利刃架在你的心頭上,這一把利刃就好像人鋒利的言詞,給你很多的譏諷、毀謗,這個時候你也要能夠忍得下來。因為我們要明白到這些情緒的反應都只是暫時的,我們不要跟他計較,應該給予包容的態度。

  有一句格言提到「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其實很多的態度一念轉過來,可能就從地獄到天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每天寬恕自己多少次?好多次,那可能別人一犯錯我們情緒就控制不住,這樣轉一個角度,拿寬恕自己的心去寬恕別人,那別人與我們相處就會覺得很舒服,沒有壓力,所以能全交,能夠交到很多的朋友。以責人,我們可能每天都看到別人很多過失,用這樣的態度(責備別人的態度)回光反照來要求自己,那我們的德行會進得很快,所以能夠寡過。所以忍讓當中最重要,要有一個寬恕的心。

  子貢曾經問過孔夫子說:夫子,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夫子就舉出了這個「恕」,寬恕的恕,其實恕跟仁愛的仁意思完全相容。恕者如其心,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就是處處從他的角度去設想,自然很多沖突就解開了。所以當一個人懂得忍讓,就可以在無形當中化干戈怒氣於無形。人與人的接觸很平凡,所以我們能夠忍讓的話,就能夠化解很多的沖突,能忍讓就能化干戈怒氣於無形之中。俗話說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在忍當中我們已經在擴寬心量,就能做到「理服人,方無言」,也會喚醒對方的慚愧之心。因為畢竟當人在發脾氣的時候,往往都是比較情緒化,等他靜下來了就會覺得自己理屈。所以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對方的慚愧,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關系。

  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的緣分都得來不易,不要多年的交情可能一語寒心,結果溫情全消,那就不好。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想到言語忍,忿自泯,忿思難,一定要忍住情緒,忍住脾氣。我們在人與人相處當中,除了要禮讓,還要忍讓,再來還需要謙讓。當我們懂得謙虛,別人就如沐春風;相反的,當我們有錢、有才華,就得意洋洋,那這一股傲氣就會讓身旁的親友覺得很有壓力。你看我們小時候,一些同學考完試,他考了很好的成績,對著我們說我回去都沒有念書就考這樣了,我回去念得半死,都考得比你不好,然後對你說:我回去都在玩,都沒有念書。這樣的態度好不好?不好。別人剛好失意,你又大談你得意的事情,讓人家無地自容,這個傲氣就壓到人,就會傷害人與人之間好的印象、好的關系,所以謙讓也很重要。

  禮讓、忍讓,再來要謙讓。謙讓,能夠替他人留余地,不要讓人家感覺矮你一截,很不舒服。除了能夠讓人家好受之外,當我們謙卑就受教有地,就可以贏得很多長者給我們提攜、給我們指導,所以這個「謙」益處很多。《易經》說「謙卦六爻皆吉」,當我們處處韬光養晦,處處給人家余地,慢慢的就變成一個時時能替人設想的人。當我們從小就告訴孩子禮讓,他會成為一個有分寸的人;告訴他要忍讓,他就可以與人相處一團和氣,不發生沖突;教他謙讓,他就時時謙卑,懂得替人家著想,替人家留余地。所以不要爭,爭一定從競爭到最後變什麼?斗爭,再來,戰爭。所以,讓能夠贏得友誼,爭必然樹立敵人,到最後人生可能大半的精力都耗在哪?怎麼樣去防止別人來傷害我,那就累死人了。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六個單元「親仁」。親仁,親是親近,是學習的意思,親近仁德之人。一個人的學問要有成就,有兩個先決要素,一個是好老師,一個是好同學。好老師幫我們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誨告訴我們;好同學能夠彼此提攜、互相提醒。能夠「善相勸,德皆建」,能夠「聞譽恐,聞過欣」,這樣的態度一定會贏得「直諒士,漸相親」。所以你看人生的問題,是不是《弟子規》都可以解決?你以後面對剛好有朋友他要問你人生的問題,你要不要緊張?別緊張,一本《弟子規》,保證你沒有後顧之憂,相不相信?信心要足。

  那一天就有人問夫妻相處不好怎麼辦?你們現在是要幫助他,來,夫妻相處不好怎麼辦?你要講出來那個句子,他又不知道,用哪些觀念來引導他化解夫妻的沖突?「恩欲報,怨欲忘」,就是都想怨才會在那裡鬧情緒,都時時想著對方這一段時間的付出,這個氣就去掉大半。「將加人,先問己」,不要一直要求別人,我自己又做了多少?「言語忍,忿自泯;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講話的時候那個臉色都那麼難看,誰受得了,那一定沖突的。所以當幾句經文出來,他能夠反省自己,慢慢這一個難題就開始有解了;只要他不回到反省自己,保證這題數學題怎麼樣?無解。所以人生的道理綱領,《弟子規》包含在內,只要《弟子規》一門深入,確實解行相應,會開智慧。

  在師生關系當中,在同學關系當中,我們也要抓住「善相勸,德皆建」。面對老師的態度,怎麼樣跟老師學習?「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老師教我們念的書可不可以打折扣?不行,所以只要是老師的話,趕快去做,不可以拖延。這麼一拖延,現在這個時代,老師難為,很怕跟學生結冤仇,看你意願不高,他會對你非常尊敬,以免怎麼樣?以免到時候得罪你,但是你假如依教奉行,那師長一定會盡心盡力教導。所以只要我們把「入則孝」這個「孝」的態度來對待師長,那我們自性的善良就顯發出來,我們的理智也可以快速建立。當我們對老師是至誠的孝心、恭敬心,我們自性的善良、智慧很快就能開顯出來。

  中國最重要的兩股精神就是孝道跟師道,而師道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所謂「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在孝,會孝順父母的人,他一定希望成就自己,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所以他對師長一定也會非常恭敬。我們之前也提過親師的合作,父母跟老師密切配合,就能夠把孩子教得很好。現在親師配合的現況好不好?一來家長認知家庭教育重要性不足,然後又會覺得教孩子是誰的事?老師的事,又由於比較溺愛小孩,所以在學校一發生什麼事情,比方說老師多罵了這個孩子,孩子回來也不知道怎麼轉述的,家長一聽火冒三丈,去找誰?找老師還好,還可以把實際狀況搞清楚,直接找校長,就把事情搞得很復雜。因為校長也不在現場,而且老師可能當初也是要訓斥你的孩子,也是希望導正他,可能他的初心也是為你的孩子好,你這個動作一做,可能校長還要跟他面談,讓他這個熱忱都被澆熄了,影響了老師的一種心境,更麻煩的是影響了孩子對於老師的態度。

  而在學業當中是「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當小孩看到父母動不動就可以去告老師,那他對老師會不會尊敬?那不可能。當老師不敢教,那孩子怎麼可能會有德,怎麼會有孝?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當然,我們為人師的也要反省反省,絕對不能去求小孩、家長都要非常尊重我們。現在不能求了,因為師道也比較式微了,怎麼說?就像我考上師范院校去教書,遇到很多朋友,第一句話問我什麼?你一個月賺多少錢?有沒有師道?怎麼都沒有一個人遇到我說:你考上老師了,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我聽了一定法喜充滿,他又沒有告訴我,要解別人的惑要先解自己的惑。所以為人師要繼續學習,學為人師要開智慧才行,那我對於教書生涯一定怎麼樣?充滿動力,而且不敢松懈。所以師道也要靠我們老師真正把它贏回來,不能去求。

  在海口很多老師他都盡心盡力去教導《弟子規》,落實《弟子規》,有一個母親在跟家長的聯系簿當中用了「非常感謝,非常感謝,非常感謝」,用了三句「非常感謝」的話感謝老師。有一位家長因為他是住在內地,過年前夕正准備搭飛機回他的故鄉,在機場(海口的機場)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孩子的老師,他說:劉老師,我們現在全家要回內地過年,特地向您辭行。代表這個家長對老師怎麼樣?非常尊敬,請問這個非常尊敬是結果,原因在哪?在老師真心的付出,家長可以感受得到。師道的尊嚴必須靠家長教孩子,也必須靠老師自己演好的榜樣,讓人家尊敬。而古代確實為人師者,都是安貧樂道,很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而家長也確確實實能抓住機會教孩子對老師恭敬,所以古代都有拜師之禮,父親帶著小孩,可能小孩才五、六歲,七、八歲,到老師上課的教室,父親在前面,孩子在後面,先對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因為所有聖賢的教誨,五經統統是折中於孔老夫子,把它整理得非常的完善,所以我們中國人尊孔老夫子為「至聖先師」。先跟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完之後老師上座,然後父親依然帶著孩子給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小孩子五、六歲最尊敬的人是誰?父母,尤其父親,父嚴母慈,對父親都是非常敬畏,結果父親對老師卻這麼樣的恭敬,在他小小的心靈當中,對老師一定是不敢怠慢,不敢造次,非常恭敬。

  雖然只是一個禮儀,三跪九叩,卻已經把孩子學業的根基怎麼樣?扎下去,恭敬,現在這個禮還有沒有?沒有了。我當初第一年當老師,剛好帶一個班,帶六年級,有一個奶奶,應該六、七十歲,她的孫子沒有帶作業本,老人家幫孫子拿來,連爬幾樓?四層樓,爬得都有一點喘,當然老奶奶這麼做對不對?不對,孫子都這麼大了,要為自己做錯的事負責任,不然他很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責任感。結果當我看到這位長者,她頭抬起來也看到我,馬上跟我鞠了一個九十度的鞠躬,她說:蔡老師,您好。那個躬鞠下去,我的心境都不一樣了,這個「老師」兩個字好不好扛?諸位知道為什麼我有點駝背了嗎?長者這麼一鞠躬「老師好」,責任重大,我們沒有用心教人家的孩子,怎麼對得起這麼真誠的鞠躬。

  所以我突然體會到,古代在行拜師禮的時候,當孩子的父親給老師行三跪九叩禮,請問這個老師的心裡是什麼樣的感受?責任。人家這樣對待我,假如沒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怎麼對得起,所以就好像心上扛了塊石頭,等這些孩子真的有成就了,老師心裡才有點安慰,所以這些老師坐在上面,不是覺得很舒服,而是什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老師不只是念著要為人家的孩子、家庭負責,還要為了承傳中國文化的道統而不能斷送在他的手上,所以這都是他念念的本分。

  中國的道統特別強調師承,什麼是師承?這值得我們好好來了解。我的老師釋淨空教授,他到台中去就教於他的老師李炳南老師,第一次去的時候,李老師對他說:你要跟我學有三個條件,你一定要遵守,你要遵守得了我才能教你。第一個只能聽老師一個人講;第二個所有要看的書、要接觸的東西,都要老師同意才能看;第三點李老師對他說,你以前所學的我一概不承認。因為我的師長那個時候已經在幫人家講課,講學,結果他的老師說你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對內心怎麼樣?

  我們來細細看看這三條規定,我們不要只看到這規定的嚴格,要看到規定所帶來往後的影響,往後的利益,那我們就能夠安下心來遵守。為什麼第一個只能聽老師一個人講?因為當我們還沒有契入真實學問,很可能會在枝末當中打轉,你接觸的東西愈多,到最後會摸不著頭緒,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聽三個老師三岔路,聽四個老師十字街頭。諸位朋友,您細細去看、去觀察,我們身旁周圍有非常多很喜歡看書的人,但是他看了三年、五年,你有沒有發覺他的思考很可能愈來愈混亂,比方說,外國的哪一個作家這樣寫,突然又說可是我又看了哪一本書,他的思想、觀念沒有掌握道德的綱領。所以「教之道,貴以專」,教跟學是一件事,所以學之道也要貴以專才行。

  假如是四個老師就變成十字街頭,而且當你學亂了,比方說你學三年、學五年學亂了,再從頭來學容不容易?可不容易了,可能還要再花好多年把錯誤的思想清除出去,所以擇師不可不慎,選擇老師要謹慎。從我們這幾天的課程當中,諸位朋友有沒有感受到「慎於始」的重要性?你有智慧才能幫你的孩子「慎於始」,你有智慧才能夠讓自己的決定不會在開始產生偏頗。所以老師開出來的第一個條件,為什麼是除了他一個人的,其余的不能聽?那是在保護學生的知見。第二個所接觸的書一定要老師同意,不然不可以看,那是對學生的愛護,讓他的心專注,不雜亂,因為專注才有定,定才能開智慧,第二個條件所有的書要老師同意才能看,這都是保護學生。第三點,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這個用意在哪?所謂半瓶醋會響叮當,半吊子是最難學習。所以老師要他全部放下,把心中的東西倒空,用一個虛心謙卑的態度來受教,這樣才能學得好,所以這三個條件是很深遠的意義。

  我的師長他答應,結果守了三個月,內心非常高興,就跑去跟老師說:老師,這三個月當中,我已經感受到,因為守了這三條,心愈來愈清淨,而清淨心能生智慧,能生覺照。所以他跟老師說:我不止要守五年,我要再加一倍,要守多少?十年。當我們要跟著古聖先賢學習的時候,也一定要做到這三個條件,不能再看一大堆雜書,一定要遵循著老路子走,不然就可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要找老師,要跟著老師好好學習,這個「跟」最重要的是不是身體要跟?是什麼?心要跟,老師能教一句,我們就要去落實一句。所以古代,像孟夫子沒有見過孔老夫子,但是孟夫子非常恭敬虔誠拜誰為老師?拜孔夫子為師,他的真誠恭敬心超越了時空,所以學得相當的好,被尊為「亞聖」,僅次於孔夫子的聖人。司馬遷也以左丘明為師,非常恭敬的拜讀他的《左傳》,司馬遷也深入左丘明寫文章的功夫,所以他也寫出了曠世的巨作《史記》。所以諸位朋友,我們能否跟聖賢人學得很好,最重要要好好提升自己這一個好學、恭敬的心境,來對待經典,對待善友,對待善知識。我們這一節課先講到這邊,謝謝。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