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2010/7/6    熱度:5915    下載DOC文檔    

跟長輩講話應該注意聲音要適中,假如太小聲,長輩聽不見,反而增加他的負擔。現在的孩子跟長輩講話很大聲,父母就告訴他:“小聲一點!”但可能沒多久,他又忘了,結果長輩就說:“算了算了,別管了!”一開始不管,到最後養成習慣就很難導正。這些細微之處,我們要抓住原則,用耐性把他們引導到正確的行為。中庸之道,就在人與人相交往的點點滴滴當中。所以,聲音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禮貌不可不及,也不可太過。禮貌太過了,可能給對方造成壓力。

孩子講話要訓練,所以每星期都會讓他們上台報告,看看這周做了哪些孝行。孩子在台上站立的姿勢也是千差萬別,有的人要扶著桌子,覺得才有安全感;有的站得歪歪扭扭,一邊講話,手還不停搖擺。這都要經常透過實際練習,穩定度才能提升。當他講話太快時,我們要有耐心:“來,慢慢講,一個字一個字講清楚。”能力絕對不是天生的,都要透過後天的訓練。在海口有個小女孩很內向,我們讓她經常練習,經過幾個月,她母親打電話給老師,說她女兒去參加朗誦比賽還得獎。現在社會常有上台的機會,在公司也有可能要上台報告,與人有交談的機會,所以言語的訓練不容忽視。孔子的教學,德行擺第一位,第二位就是言語的態度、方式。而《弟子規》自始至終,教導講話的態度、方法占全書三分之一的分量,可見非常重要!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