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大手印淺釋》要點摘抄與感悟(四)
今天和大家分享學習《大手印淺釋》第四講的要點摘抄,願我們心密弟子在祖師法雨甘露的滋養下茁壯成長,早證菩提,救度眾生。 一、大手印之行---不離法身的要點摘抄 第四講 大手印之行----不離法身 ⑴認識“解脫體智”的重要性 ⑵消除妄念的方法:不離法身 ⑶依於妄念產,調修法身 ⑷修習大手印的要點及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歧路 ⑸隨妄本淨 ⑹無功用行 1、如果只是休心息念,而沒有證體起用的力量,那還是世間禅定,盡管超越了欲界,還沒有超越色界和空界,還在六道的天道裡。 2、大手印指示我們見性,教導我們勤於保護,在境界上鍛煉,在鍛煉中實證。我們就要在鍛煉中,把身心世界都化空,真正見到本性,那才有“決定心之道力”。若不鍛煉,就不會有力量。 3、現介紹兩種做功夫的方法:一種是聽到開示,認識了本性後,時時刻刻保護它,“朝於斯,夕於斯,流離於斯,顛沛於斯”,時時刻刻保護它不動,才有念起就把它轉過來,不跟它跑,長期堅持這樣做。另一種是修個具體的法門,或念佛,或參禅,或修心中心法。不僅座上做功夫,座下也要做功夫,要時時觀照,綿密保任,這樣才會有效果。不然,看見美好的東西,你還是會動心的;碰到違逆的境遇,你還是會發怒怨恨的。 4、病痛也是業障,“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業債在了道的大祖師身上,要受就受,要不受就不受。身體就象一所房子,總有壞的時候,能住就住,不能住捨掉它就是了。它若壞了,你還貪戀不捨,痛苦就來了,這痛苦是你自己找的。 5、你如果“對病痛生苦受想”,那就不得了了,病魔就起勁地折磨你。如果心不住在病痛上,“你痛你就痛好了,沒關系,無所謂”,反而不覺得痛了。 6、修心中心法,結手印手指很痛時,心不要想到手,注意力集中在咒上,忘記了手,就不覺得手痛了。但你一起歡喜心:“咦,手不痛了。”這麼一想,馬上手又痛起來了。所以,痛苦的感覺終歸還是大腦接受不接受的問題。只要我們心空無住,有病也會好的,縱然痛也不覺得痛苦。 7、淨土宗是這樣講的:“臨命終時,身無痛苦,心不顛倒,意不散亂”。身無痛苦,就是不為病所苦,不一定一點病也不生。能在生病時不想著病,只管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注意力集中在佛號上,感覺不到痛苦,那就是身無病苦。如果你心亂了,想著病痛,“哎喲,哎喲!”那就痛得要死了。假如你平時很用功,有很深的功力,那就沒有什麼病不病、痛不痛了。 8、我們修道,要時時凜覺,煩惱才起,就凜然一覺,一凜覺就回歸到本位,自然朗然現前,煩惱立即了不可得,這就是解脫體智。 9、認靈知之心,不認妄念;認空寂之體,不認色身。妄念才起,立即凜覺,靈知之心現前,妄念當下瓦解冰消。不能認色身為我,執著了這個色殼子就麻煩了。色身就象一所房子,它不是“我”,只是暫時住住而已。我們要時時刻刻這樣做功夫。 10、“青山原不動,白雲任去來”,青山比喻自性,白雲比喻妄念,自性不動不搖,妄念有起有滅。盡管念有起滅“識得不為冤”啊!識得,就是得了起滅之要。 11、時時刻刻這樣觀照,久久就會不為外境所動,基本上把粗妄斬斷了。在這之後,還有“串習”存在。串習是八識田裡的習氣種子,你不去想它,它也會自己跳出來,這叫“翻種子”。 12、什麼叫以念治念呢?起一個妄念來壓原來的妄念:“噢,這個念頭是妄念,不好不好,趕快別動。”這就叫以念治念。為什麼以念治念不好呢?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壓不住妄念,恰成“妄念遷流”;另一個是縱然你能夠治得一時,把念頭壓死了,就象“搬石壓草,石去草生”。 13、我們不以念治念,不壓死念頭,我們是轉換,凜然一覺把它轉過來。力量不夠時,就持咒、念佛。 14、做功夫正念不可失。正念就象衙門口的差人,擋住閒雜人等,不許進去。正念是佛性的妙用。如果失去正念,要麼是覺察不到妄念紛飛,要麼是做死定功夫,變成土木金石。這是做功夫時的兩條岔路。 15、佛教裡做任何功夫,目的都是令妄念不相連續。“如在水中畫圖,隨畫隨消。”使妄念的起滅,就象在水面上畫圖一樣,一邊畫一邊隨之消失,絲毫痕跡也不保留,起滅隨無。 16、僅僅了知妄念的境界,曉得這是妄念,而沒有認識真心,那還不行。認識真心之後,才能斷惑亂業流。惑亂,就是對境之後就迷惑了,心就亂了。 17、在妄心歇下來的時候,認取真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曾再三提醒大家:在“前後際斷”時,即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時,這是什麼?應在此時猛著精彩,認識真心、肯定真心,深信不疑,承當下來。認取真心之後,就不著相了,一切妄念都化為妙用。 18、真心是沒有形相的,凡有形相的都是假象、都是影子、都了不可得。既知如此,我們就不會去執著有相的東西了。這樣才有力量,才能放捨有相、拋棄有相、不住著有相。 19、若不認識真的,總被假的所迷惑。“假做真時真亦假”,因不認識真的,不免認取假的,那就“認賊做父”,埋沒了真心。這是個最最重要問題。 20、必須認識妄念從何而來?妄念是什麼?妄念並不是壞東西,妄念是我們真心所起的妙用。不要怕妄念,只要不跟它跑,認清它的本來面目,不粘境,不住境,不著相,時時刻刻念起就覺,念起就斷,一念斷處,“自識之智性”就會朗然現前。 21、認取真心之後,“則自然而住”。無住之住,叫自然而住。自自然然、平平穩穩,惺惺寂寂、寂寂惺惺,不再被境界所動搖,不再為妄念所困擾。這樣學佛,才是真正得力。不然的話,都是錯用功。 22、在妄念停下來的時候,清清淨淨,了了分明的就是真如自性,除了這個之外,別的都不是。不要在那裡懷疑:“這個不是吧?假如這個是,我怎麼不發神通呢?”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壞了,那就著了神通這個魔了。 23、我們人有煩惱,就在於不得任運,這樣那樣的要求太多了。要發財、要升官、要兒女有出息……沒完沒了的要求。求之不得,就煩惱無窮。若是識取真心,知道一切事物都不可得,便隨緣任運,自在逍遙了。要那些東西干什麼?慢說得不到,即使能得到,也還是赤裸裸地來、赤裸裸地去,兩手空空生、兩手空空死! 24、妄想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妄想境。若無真心,哪來妄想境呢?就象無水便無波、無鏡便無影一樣。因此,就不要對這個妄想境分別取捨了,這就是“不加了知”。 25、一切事物都是一真法界所流出,都是真如自性的派生物,都是大圓覺海裡的浪花。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歸還此法界。” 26、所謂“生淨土”其實是生我心中之淨土,當然不費吹灰之力,不用來來去去。所以大祖師有言:“生者決定生,去者實不去。” 27、無念即有念,有什麼念?有正念,正念就是“了了分明”。有念即無念,是無邪念,邪念就是“粘滯”之念。念而不念,就是“急水上打球子”——“念念不停留”。不念而念,就是“妄念滅處清淨隨得”。 28、我們做功夫,就要在妄念上修,沒有第二個辦法。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禅也好,目的都是調理這個妄念。所以,依於妄念調修法身,就是在妄念上做功夫,將妄念斬斷,不讓它相續不停。一切佛法都是調修法身,都是在妄念上做功夫。 29、把我們的自心調理好,不住相、不住境、不煩惱,就得大受用了。妙受用者,就是微妙的感受,很受用。得受用很好,但貪享受就壞了,受用和享受,就相差一個字,卻大有差別,而且是天壤之別。 30、若一切時都是心空無住,安然自在,不去追逐外境,今天只有粥吃也很好,只有破草房住也無所謂,胸襟豁達,心安理得,知足常樂,隨緣自在,這就是妙受用。曉得在妄念上做功夫,把我們的自性調理好,自然能得妙受用,“一種平懷,泯然自盡”也! 31、就自性來說,因也在其中,果也在其中。自性是超越因果的,種種不同的境緣都是“自性通徹境”,此即所謂“第八識的相分”。而“第八識的見分”又對“相分”分別取捨,這種分別取捨即所謂的“妄念”。 32、要以對外境不取不捨的方法護持真心。對一切外境,都不要起心分別:這個東西好,要取到它;那個東西不好,要捨棄它。不要有愛憎取捨之心,把這愛憎取捨之心拿掉,就是保護真心。 33、證道歌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無明的真實性質,就是真如佛性;如幻如化的“本來空”之身,就是智慧法身。因為虛妄的身心並沒有超出清淨智慧法身的范圍。這就是實相、就是一真法界。 34、我們修行,無論念佛、參禅、修密,都是修心。心空淨了,就會光明大放。現在為什麼不放光明?因為有無明遮蓋,就象珍珠被污泥包裹,光明不見了。但是,雖不見還是有啊!其實,光明並沒有離開我們,日常生活中,工作、作文章、創造發明等等,這些仍然是光明,仍然是法身的妙用,只是沒有全部發揮出來罷了。 35、不要怕妄念,妄念息下去就是真心。妄念若起,要象水上畫圖一樣隨畫隨滅,不要有停留,不要有執著,立即凜然一覺,起滅隨無。淨土宗提佛號,禅宗起疑情,密宗持印咒,都是為了轉化妄念、保護真心。如此綿密行去,不過幾年功夫一定成就。 36、只要認識妄念自性原空,不要怕它,它就是真心的妙用,就是道行。念佛、參禅、修密,其目的都是為了將妄念斬斷,不隨之流浪。若無“滲漏之妄念”,就斷了“輪回業因”。 37、我們做功夫就象牧牛,一開始要時時刻刻地管教,待調伏它了,不用管,它也服從你。到那時要起念就起念,要不起念就不起念。起念是派用場,若不用它,便不起念,那就修成功了。 38、“動靜無分”,即動也好,靜也好,打坐也好,勞動也好,都沒有分別,都是如此。我讓你動念頭,你就動;不讓你動念頭,你就不動,動靜一如。正起念時,也不見有念從何而起,這就是時時刻刻無念可起,而不是死水一潭,一個念也沒有,只是不住著。 39、凡夫把妄想境界執以為實,心裡一直不安,耿耿於懷,朝朝暮暮都在心裡盤算。煩惱啊、煩惱啊!凡夫的一生是在妄想和煩惱中度過的,這是多麼苦啊!這就是迷惑。因惑而造業,因業而受報,就是“集諸行業,隨貪欲力成轉移”。 40、真用功修行,“極其功用”的人,雖然也有“喜憂疑慮之妄念”,但是一轉就過去了,不隨著貪欲力轉移,不是耿耿於懷,不是朝朝暮暮地盤算個不停;所以不同啊!他遇到悲傷的事情,也不是不哭泣;遇到喜歡的事情,也不是不歡笑。但嗚嗚一哭、哈哈一笑就過去了,心裡還是平坦坦的。 41、有的修行人喜歡分別:哎呀!我妄念不起了,有好處啊,功夫進步了;唉呀!我妄念又起了,有害有害,又退步了。其實妄念本無自性,並無好壞,只要我們認真地做功夫,最後就不會起“有利、有害”的分別心,妄念就會隨時隱滅。 42、由於這是“解法之最要妙”,所以下面再將這三個修行層次講一遍。妄念起來了,首先識得它,不跟它跑,妄念隨之而滅。但最初認識妄念的力量不夠,妄念雖然滅了,我們心中不無它的影相,還是有的。其次,進一步認識妄念,曉得妄念必然自滅,力量較前充足了。但是,妄念的虛幻之相還在,而且停留一段時間才滅去。再其次,認識到妄念無利無害,妄念起滅與我不相干。因為真心是不動不搖的,我的真心不因妄念起而損一分,不因妄念滅而增一分,真心無增無減,所以,妄念無利無害,任它隨起隨滅。認識到這一點最重要,做到這一點最好、最妙。 43、假如我們起了妄念之後,還在心裡盤旋,還丟不掉,還要再盤算盤算看,這是力量不充之故。很多人都是這樣,晚上做了個夢,醒過來還要再想想,這夢怎麼、怎麼樣,還要講給別人聽聽。假如我們能做到:知道這是個夢,不去管它,心裡一點影子也不留,這就有力量了。 44、只知道修道,不知道真心是怎麼一回事,不認得真心,就“與禅天同”。你這樣勤做功夫,即使做到極點,定功頗深,而不識真心,也不過生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而已,還是不出色界。慢說解脫,連無色界也沒有到達。 45、大家要保護好真如法體啊!要了了常知,時時無住,綿綿密密地保護它,久久自然證成大道,決定能成就。認取真心,就好象得到了米,再用火來燒,就能成飯。所謂用火來燒,就是時時保護它,處處不讓妄念侵擾,不隨妄念跑,心空無住,那麼,結果一定成佛,這非常重要。若不這樣修,縱然定功很深,入禅定的時間很久,也不能證成大道。 46、真正的禅定,是對境不迷惑,一切時無住。坐在那裡就定,下座就不定了,那能行嗎?不行的。所以,不認取真如法體,盲修瞎練,決定不能成道。 47、一定要認取真如法體,在法體上用功,時時處處觀照保護,才能成道。只知道妄念起住而幻想成道,就象是以沙煮飯,千萬劫也不能成飯的。 48、我們講空,是空其相,不要住在相上,以不可得為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是不要著相,相還是有的,沒有相怎麼起妙用啊? 49、我們第一要認識真如法體,這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明心見性是根本,不論你修什麼宗,都以明心見性為本,不明心見性是不行的。 50、我們要認識佛法的真谛,曉得佛性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最重要的。佛性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亦空亦有。你要是著空落空,不認識本性去修,是修不成功的。其結果是造惡業,反而自己出現過失。 51、妄念本身是虛妄不可得的,也沒有什麼滅不滅,不住著它,便視之為滅。妄念滅後,就“隨妄本淨”了,隨著妄念的消滅,就是本來清淨的真如法身了。 52、只須認取真心,不必害怕妄念。息滅了對妄念的不正確認識,解開了怕妄念的心結,從而認取真心,謂之滅解相。“此滅解相,即自解脫現量唯一之要。”現量就是和盤托出,不加分別,如鏡照物。照到圓物,就現圓相;照到方物,就現方相;照萬兩黃金,鏡子不喜;照一泡大糞,鏡子不惱。這就是現量。 53、我們時時以現量真心,作比量之用。比量就是所謂妄念了,因此我們要懂得佛在《圓覺經》裡說的“於諸妄心亦不息滅”這個道理。用著它時就用它,能用它便是妙用。這就是“滅解相”的深刻含義。 54、認取真心,最為重要。真心在哪裡?真心就在每個人面前放光。光明在哪裡?東西我看到,聲音我聽到,香臭我聞到,種種境界我知道,這就是光明啊!有的人一味消滅妄念,但在妄念滅了之後,真心朗然現前時,他卻不認取真心,而是繼續作息念的功夫。這樣作功夫,久久就死掉了,不得活潑潑的妙用,因為他不認取真心。 55、在煩惱叢生、妄念紛擾的時候,馬上認識到這是法身的妙用,煩惱妄念當下就會瓦解冰消。認識法身之後,就不跟妄念跑了;不認識法身,就會跟著妄念跑,煩惱無窮, 56、正當妄念紛飛、煩惱叢生之時,凜然一轉:噢!這是法身的妙用!能這麼一轉,就是大智慧。對境現量而比量,不著境、不粘境、不住境,並非不知好丑、不知是非,這就是智慧。 57、如果我們會利用煩惱,在煩惱上醒悟:這是我真心的妙用!能夠這樣做,煩惱就幫助你成道,煩惱就成為道行了。越是煩惱大,越是道行高。你經得起煩惱的磨練,心空了,力量就大,就能在煩惱的烈火中鍛煉成長,這就是“火中生蓮終不壞”,這是了不得的功夫。 58、我們學佛,要認識根本,從而得此“解法之道力”,這才是“真實之道”,不能跟著邪魔外道走。跟邪魔外道走,將來會成魔子魔孫,而不會成佛的啊! 59、打坐的時候不要有入定的企盼。一上座就追求入定,正是“靜妄想”。妄想一起,這一座就坐不好了。要隨順而入,不去管它定不定,總是持咒不停,一句頂著一句念咒,那就自然入定了。還有,明明知道環境不允許,條件不具備,偏要想到一個幽靜的地方去修行,這也是“靜妄想”。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