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


 2010/7/10    熱度:85590    下載DOC文檔    

 

尊貴的第十三世 嘉瓦喇嘛之師──伏藏大師列饒林巴尊者,其化身即如意寶 晉美彭措法王。一九八0年,為振興正法,廣利有情,法王在“大密乘光身靜處,成就四業之聖地”,著名的第一世敦珠仁波切之修行地,及十三位心子同時成就虹光身之勝地──今四川省色達縣喇榮溝畔,創建了學修並重的大學院──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一九八七年五月,班禪大師親自批准了五明佛學院成立,並尊稱上師晉美彭措為“聖者法王”。

五明佛學院開設的課程可分為:顯宗和密宗兩大部份,而顯宗是日後修學密宗的基礎。有人以為藏傳佛教唯有密宗,其實不然,藏傳佛教中顯密同樣發達,其從印度翻譯的顯宗經論之浩瀚實不遜於漢傳佛教。且與漢傳佛教相比,其次第嚴謹,修學系統性的特點尤為突出。明朝時中興寧瑪巴的無垢光尊者龍欽巴曾作過如是教誡:末法時代,唯有聞思究竟的人方可證悟大圓滿。聞思的第一步即是學顯宗教法。學院裡開設的顯宗課程有戒律、因明、俱捨、中觀、般若五大類。藏族僧眾們上課要求特別嚴格,在第二天上課時不但要背出頭一天的頌辭,而且還要完整地復述出其主要內容。各科修完,一般需四、五年時間,然後經過嚴格的答辯,與大眾前激烈的辯論,過關者可獲得堪布(法師)的稱號,才有資格給他人講經說法。經過這段時間扎實的學習,能使學人對三寶獲得決定的信心,在知見上生起甚深的定解,避免於日後的修道中誤入歧途,更不可能受種種邪知邪見的蠱惑。

密宗課程開設有加行、續部講解和傳授大圓滿訣竅。所傳的密法中還有大幻化網、時輪金剛、大威德金剛等。無論是仁波切堪布,還是一般僧眾,在修密法正行之前必須先修滿五個加行,其時間一般與學顯宗教法同步。具體為:

皈依。學佛之人皈依後,皈依之心並不能直接如量生起,這皈依修法就為增上、堅定對上師、三寶的信心,從而為出世間的種種功德打下基礎。
發菩提心。大乘與小乘的區別標志是,發起了為救渡一切眾生而誓願成佛的真實菩提心。這是進修菩薩道、圓滿佛果的最根本的因,在此基礎上才能生起大乘的一切功德。
忏悔。眾生無始以來積集了種種身口意罪業,致使遠離解脫沉淪生死。密宗以最殊勝之忏罪法──金剛薩埵忏罪法遣除罪障,使三門清淨,功德得以迅速增長。
獻曼達。佛又可稱作兩足尊──福慧資糧具足。眾生福薄慧淺,修此殊勝的獻曼達,可迅速圓滿福慧資糧。
上師瑜伽。上師為佛法僧三寶的總集體,密乘的修學功德均源自上師,於上師信心大者,單修此法即可成就。
五個加行需按次第而修,每個加行中都有一特定的密咒,每個密咒至少應念滿十萬遍,並且不以修滿一輪為足。加行好比是對自己的善根培土施肥,土質只有從貧瘠改造為肥沃深厚後,才有長出參天大木的基礎。即令聖者法王,學法時也共修滿二輪加行。加行修完,顯密聞思獲得了一定的定解,並接受了大圓滿灌頂後,便接著修大圓滿中的特殊加行,完成後方正式開始修正行的徹卻(立斷)與托噶(頓超),其修行步驟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

學院在弘揚以寧瑪巴大圓滿顯密教法為主的法要的同時,並廣泛吸收其余教派的菁華。如法王曾開講過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每年還要多次講解薩迦派大德圖美無著尊者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法王每到外地弘法,均要講授此論。

漢藏佛教秉承不同的傳承體系,各自結出了豐碩成果。然而由於高原地理的阻隔,歷史上兩地佛教甚少交流,以致互存譏嫌。至今藏地仍有人認為“和尚教”非佛陀所說之教法;漢地則看“喇嘛教”又是搖鈴,又是打鼓,多視其為巫術類,其實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對方而遽下結論,結果造下了謗法的地獄之罪。法王以其將大圓滿弘遍南瞻部洲的宏願及與漢人的甚深緣分而在五明佛學院開設的漢僧部,促進了漢藏佛學的交流,彌補了這一缺憾。

法王親自挑選出三位大堪布給漢地僧俗弟子傳授顯密教法及藏文。十幾年間,共講授了:《中論》、《入中論》、《入菩薩行論》、《定解寶燈論》、《中觀寶鬘論》、《格言寶藏論》等顯密法教及許多大圓滿的論典及訣竅。

四方佛弟子受法王功德的感召,紛至沓來,投師學法。學院現有藏族、漢族常住眾上萬人。在人煙稀少、條件艱苦的藏區,能匯集成這麼大規模的教團,實為一大奇蹟。

法王一直強調,凡來學院長住學法的人,無論藏漢、僧俗,必須遵守這三條原則:團結互助、嚴守戒律、精進於聞思修。

學院於嚴格的四眾戒律外,還制定了相應的紀律。如男女出家人之間禁止接觸、交談,其居住區域分開很遠,中間隔一居士區,相互不能進入對方區域。即使居士也不例外,居士區也是男女眾分開居住,男女居士嚴禁單獨交往,如結伴行走,繞壇城等都在禁止之列。

法王傳法在大經堂內,全體藏漢僧俗均參加聽講。經堂三面圍廊,中間為一大片露天水泥地,可容納一萬多人。這裡聽法必須嚴格遵照佛教中的規矩:脫鞋、脫帽、不能打傘。而藏地氣候惡劣,冬春兩季氣候寒冷,時常風雪交加,灌進聽法者的衣領;夏天的太陽沒遮沒攔,紫外線又特強,照在人身上如熱鐵板炙燙一般;或是陰雨綿綿,水泥地上早已積水成汪,而聽法者照例坐在濕漉漉的地上,只用披單為經書擋雨,任憑雨水淋在身上,兩個鐘頭的一堂課下來,已成雨人。即使大活佛、大堪布也安然處於大眾之中,沒有例外。

每天傍晚六~八點鐘,大經堂裡便人聲鼎沸,猶如鬧市,眾多喇嘛匯集到這裡,參加每天例行的辯經法會。辯經是藏傳佛教的一大優良傳統,它能遣除疑難,理清思路,鞏固所學的內容,還能鍛煉表達能力,為今後修行、弘法打下扎實的基礎,所謂“聽十遍不如辯一遍”即是此理。

時趨末世,正法漸隱,邪說漸盛,芸芸眾生莫衷一是。然而由於法王這樣的大成就者創建了五明佛學院這樣的殊勝道場傳播著正法,使眾生又找到了修行的真實依靠,找回了成佛救度群生的信心。這正可說是末法中的正法。讚曰:

大悲重振世尊教  雪域高揚正法旗

一從文殊獅子吼  虹光花雨映天西


——以上文字資料出自: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寺庙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