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證法師:佛法初識 二
關於小乘與大乘: 乘,車之義。小乘即小車,只能自坐或乘坐少數人;大乘即大車,可以乘坐很多人。小乘指聲聞乘和緣覺乘,大乘指菩薩乘和佛乘。 小乘: 只能乘坐少數人的小車之義,只是自度,不發大願度他,有聲聞、緣覺兩種。但遠超凡夫、外道。外道並不是貶義詞,只是說他們不是佛道。小乘的修行人開悟時,即斷除我見、疑見、戒禁取見之三縛結,證得初果須陀洹;悟後起修,歷經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逐漸斷盡貪、嗔、癡、慢、疑之五根本煩惱,則證得四果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為分證,四果為滿證。緣覺的解脫果位,名辟支佛。阿羅漢和辟支佛,都只是小乘聲聞、緣覺證得解脫時的果位名詞,連菩薩都還稱不上,所以更不是佛。但他們已是出世間的聖人,如誹謗出世聖人,則有無量罪過。 大乘: 可以乘坐許多人的大車之義,不但自度,而且發大願度他。修習大乘法並受了菩薩戒的,就可以稱作菩薩。大乘的法,是成佛的法。為了生生世世隨佛修學,菩薩永不入無余涅盤,八地以前的菩薩還要有意留一點點煩惱,以潤來生,叫作“留惑潤生”。 大乘菩薩不僅僅是要使自己開悟、解脫、成佛,更要幫助眾生開悟、解脫,走上成佛的道路,所以叫大乘。 佛法可總結為一百個法,分為五大類,叫五位百法: 一、心王法:有八個識,也叫八大心王,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二、心所法:共有五十一個,是與心王共行的法,如臣佐王,全稱為心所有法,有六類: 1、遍行心所法,有五個:觸,作意,受,想,思。 2、別境心所法,也有五個:欲,勝解,念,定,慧。 3、善心所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4、煩惱心所法,有六個:貪、嗔、癡、慢、疑、惡見。 5、隨煩惱心所法,有二十個: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6、不定心所法,有四個:睡眠、惡作、尋、伺。 三、色法:有十一個,即五根,六塵。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四、心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個: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無為法:有六個: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受想滅無為、真如無為。 下面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清楚起見,凡解釋心經原文的句子之前,都加一個記號“○”,以示區別。) 般若:讀作“玻惹”,意思是成佛的智慧,不但與世間的智慧不同,而且也與小乘的菩提不同,所以經常用般若這個音譯的詞,以示區別。 菩提:單是小乘解脫的智慧不能叫做般若,只能叫做菩提。菩提涵蓋的意思較廣,包括三個方面: 1、聲聞菩提:即苦集滅道四谛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2、緣覺菩提:即十二因緣法所宣說的解脫智慧。 3、佛菩提:即大乘菩薩道六度、十度、四攝、十力、四無畏等法所宣說的成佛智慧。般若僅指佛菩提,即成佛的智慧。 智慧:如果說智慧,就有三種之別。 1、一切智:小乘解脫道的智慧,包括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一切智細分有十智:世俗智、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他心智、盡智、無生智。 2、道種智:菩薩成佛之道的智慧,包括根本無分別智、後得無分別智。 3、一切種智:已經成佛的圓滿智慧。 波羅密多: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達到解脫生死、並圓滿成佛的彼岸。 心經:關於心的經典。《心經》雖短,但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的心都講到了。真心、妄心也都說明了。 心:是精神作用的總稱。每個眾生的心其實只有一個,但為了讓學佛的人了解心具有的不同的功能,首先把心分為真心,妄心兩種。真妄最基本的區別是,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真心不分別六塵萬法,而妄心必然分別六塵萬法;真心可以持身、持種,妄心不能持身、持種。 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心有八種不同的功能,以其功能的不同,分別為八識。其中第八識是真心,其它七識是妄心。由第八識出生第七識,由七、八兩個識和合再出生第六識,然後六、七、八三個識和合再出生前五識,再由八個識和合,輾轉出生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所以說,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 百法:佛法把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即世間的萬事萬物,概括為一百個法。這一百個法,前九十六個法是有為法,後六個是無為法。 有為法:就是有功能、有作用的法,比如水能喝、耳能聽、識能分別等等。有為法依有漏無漏,即有無煩惱,分為兩種,即世間的有漏有為法和出世間的無漏有為法。所有的有漏法,都必須依靠無漏法的配合,才能運作。 無為法:就是無功能、無作用的法,比如無余涅盤,只是一種第八識獨存狀態的表述,再如不動無為,也只是四禅境界的表述,都只是一個名詞而已。無為法既然無功能、無作用,當然也不會有煩惱,故也叫無漏無為法。 下面一句一句講《心經》: ○觀自在:講真心與妄心的和合並行。欲界的眾生,是八識心王和合在一起來運作的,以我們這個能觀的妄心,去觀照另一個本來就自在的真心。 觀:是在定中用般若智慧觀察、觀照的意思,有能觀、所觀兩方面。在這一句裡,能觀的是妄心,不自在;所觀的是真心,自在。或者說,妄心能觀卻不自在,真心不能觀卻自在。觀是重要的修行法門,所以修行作觀是妄心的事,真心既不作觀,也不須要修行。 ○自在:是所觀,即被觀的對象。真正自在的有兩個。一個是真心,即眾生的第八識,不包括前七識;一個是佛心,包括八個識,因為成佛以後,八個識都自在,每個識都能圓滿獨立地運作。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有情是眾生的別名。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使眾生能夠覺悟。覺悟什麼呢?覺悟一切眾生皆有真如佛性,悉能解脫一切生死煩惱,悉能最終成佛。 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另一個名號,就像我們也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名字一樣。找到了本來就自在的真心,能夠現前用妄心觀照真心的菩薩,就是能觀自在的菩薩。為什麼這裡不用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是要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尋聲救苦的,而《心經》所說的觀察,不是用來觀察別人,而是用來觀察自己的。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夠觀察自在心的菩薩們,在實踐甚深的智慧到彼岸的成佛之法的時候。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已經進入中道現觀的境界裡面了。雖然能觀的是妄心,所觀的是真心,但必須依於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才有可能現觀五蘊的無常空、緣起性空,才是真正的中道觀行,才有真正的般若智慧。因此,觀自在,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前提,而找到真心,又是觀自在的前提。所謂參禅,就是找真心,也是找真心的方法和過程。而找到真心,就是開悟,也叫破參。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悟後起修的事情。 ○照見五蘊皆空:就是以般若之法,真實觀察到五蘊之法,通通是因緣所生、剎那變化、最終歸滅的空相之法,都是假相,只是一個過程,都不自在,都必須依靠自在的第八識心,借緣輾轉假合才能生起並暫存。離開真心第八識,就沒有五蘊皆空可講。因為如果沒有第八識,根本就不可能有五蘊;如果沒有五蘊的話,怎麼會有五蘊的無常變異和緣起性空呢?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集聚之義,意思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暫時聚合呈現的假相。五蘊其實在說色、心兩個法,色蘊說色法,其它四蘊說心法。也就是說,無論是色法還是心法,都不自在,都由第八識這個自在心直接或間接所生;第八識本身則既不屬於五蘊裡的色法,也不屬於五蘊裡的心法,而是五蘊裡色法與心法的總根源。 色蘊:即五根六塵。 五根:指身體的五種感覺器官,即眼根、耳根 、鼻根 、舌根、身根。五根有五扶塵根和五勝義根的不同。 五扶塵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及其傳導神經。 五勝義根:就是大腦,就是大腦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觸覺中樞的集合體。 六塵:是指物質及其產生的現象,即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六塵有外六塵和內六塵的區別。 外六塵:僅是五扶塵根和意根所觸的大腦外部的境界。 內六塵:不僅是五勝義根和意根所觸的大腦內部的影像境界,也正是前六識所分別的境界。色蘊,其實就是指這個內六塵,即內色塵、內聲塵、內香塵、內味塵、內觸塵、內法塵。只有這個內六塵的色蘊法,才是和其它四蘊相應的法,也就是被前六識所分別、所感受、所了知的法;而外六塵是不能被前六識直接感知的。眾生不知自己感知的都只是自己內心的影像,以為能直接感知外部的境界,所以都是認假為真,執虛為實。 不論五根,還是六塵,其實都離不開四大,即構成物質現象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 對身體來說, 地:是指身體中比較固定的部分,如骨骼、肌肉、筋腱等。 水:是指身體中可以流動的部分,如血液、胃液、膽汁、尿、淚等。 火:是指身體中的熱量、能量。 風:是指能使身體內外運動的機能,是體能的運用。 四大有能造和所造兩種。能造的四大,指第八識中所含藏的四大的種子——能造色法的功能;所造的四大,指四大種所造色,既五根六塵,小到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大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宇宙。 人活著時,就暫用這些集聚的物質及其能量,人一旦死了,這些物質和能量就分散了,又全部回歸於大自然。所以,人的身體,只不過是物質和能量的暫時聚集而已,哪有什麼真實的自我可言?眾生執著,妄謂有我,完全是錯覺矣。 屬於精神現象的其它四蘊,識蘊是根本,其主要功能為分別,受蘊和想蘊是其分別功能的最重要的體現,而行蘊,則是識蘊、受蘊、想蘊以及色蘊的運行。 受蘊:就是感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有時會說五受,即三受再加憂、喜。苦樂有肉體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感受,憂喜則純是精神上的感受。 想蘊:想就是知道、清楚、明白,但凡有知,一定有想,不論是非好壞。想蘊就是了知性。這種了知並不一定要借助語言文字,乃至不一定要起心動念,往往在六識觸六塵的第三剎那就已經完成,極其迅速。 行蘊:識、色、受、想四蘊的運行過程叫行,重點指覺知心的了知過程。行的意思是遷流變化。一般來說,行有兩種分類,依發生的處所說,有身行、口行、意行,也叫身口意三業;以善惡性質來說,有善行、惡性、非善非惡行,也叫善業、惡業、無記業。無記就是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無所謂好壞,如平常的吃喝拉撒睡等等。 業與行雖可通用,但也還是有些區別。業,一方面,側重指造作的完成,正在進行的,叫造業;另一方面,業主要指有情眾生的造作,客觀環境的潛流變化,不能叫業。行,一方面,側重於業正在進行之中;另一方面,也可指客觀環境的潛流變化。 識蘊:主要指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 、身識、意識。不包括第七識,第八識。《心經》屬大乘法,大乘菩薩不入無余涅盤,所以七、八兩個識永遠在一起和合運作,故非屬生滅蘊集之法。第七識在前六識斷滅的五種情況(眠熟無夢、悶覺、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下,以及中陰身入胎前期,都繼續運行不辍。第八識更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存在,永無間斷之時。但有時也把第七識攝在識蘊之中,因為第七識畢竟是可斷之法。 關於潛意識: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概念並不十分確定。大約是指第六識的一部分和第七識的一部分。潛意識也叫深層意識,大致是指被業力推動,不由自主而顯示出來的非清醒意識所能理解的、超出常理的意識,如某些直覺等。這基本還屬於第六意識的范圍。有一種叫集體潛意識,有共業的眾生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具有的共同認知,其有意識的成分,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的成分。那些不由自主的、自動進行的、一般情況下無法用意識控制的行為,如維持生命所必需的、身體內部的一系列生理活動,都是七、八兩識直接完成的。而大量的無記業、習慣性行為,如吃喝拉撒睡等,基本靠七、八兩個識運作完成的,當然也要有前六識參與,必要時也可以用意識控制。 佛法說的意識,有四種狀態: 1、散亂意識,就是一般人通常的意識狀態。 2、定中意識,是修禅定的人,在禅定中的意識狀態。 3、夢中意識,是人在夢中的意識狀態。 4、病中意識,是精神病患者在發病時的意識狀態。 其實還有兩種不同的狀態,一是被施行催眠的意識狀態,一是吸食迷幻藥物以後的意識狀態。施行催眠由於被人引導,進入一種非睡非醒的狀態。吸食迷幻藥以後,則有點類似於某些夢中意識或某些病中意識的狀態。 ○度一切苦厄:就是讓我們現前照見五蘊皆空而證得解脫果。因為照見五蘊皆空時,我見(也叫身見)就斷了;繼續深觀而不中止的話,我執也會跟著斷,我見我執都斷了,就是有余涅盤,成慧解脫阿羅漢。在小乘,最後進入無余涅盤,永斷分段生死,不再回到三界六道中來,也可以說“度一切苦厄”了。但在大乘,更深的意思是究竟涅盤,還要永斷變異生死,才是究竟的“度一切苦厄”。 慧解脫阿羅漢:已斷我見我執,但還沒有具足四禅八定,不能立即隨自意取證滅盡定,不能提前隨時取證無余涅盤,只能等到壽盡而捨報的時候或捨報以後在中陰階段取證無余涅盤,這樣的阿羅漢,就叫慧解脫阿羅漢。解脫不堅固的慧解脫阿羅漢,即使不能取證“現般涅盤”(臨命終時入涅盤),至少也可以取證“中般涅盤”(中陰身時入涅盤)。 度:是遠離、超越、斷除的意思。 苦厄:苦是痛苦,身心的逼迫感、煎熬感;厄是災難、危險。 一切苦厄:包括成佛以前身心所感受到的全部苦難。不但有世俗谛苦,如苦苦、壞苦,還有勝義谛苦,屬於聖人無漏智的證境,如行苦。 為什麼可以度一切苦厄呢?因為沒有自我,就沒有我的苦。沒有自我,誰輪回呢?所以佛教救人的方法極其徹底,將一切苦難連根拔除。那就是先證得無我。無我不是靠修行得到的,無我是真理,是事實。本來就無我,從來就沒有自我,自我及其一切與自我有關的稱叽、毀譽、榮辱、苦樂、憂喜等等都只是由於眾生不懂無我真理而起的妄知、妄覺、妄受。所以證得無我的真理,不僅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別人。所有的苦都消滅了,就成佛了。佛地成就了四種功德,叫作“常、樂、我、淨”。 ○捨利子:即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捨利弗。由於《心經》是專講般若智慧的,捨利弗又智慧第一,所以捨利弗理所當然地成了當機眾的代表。《心經》就是觀世音菩薩講給捨利弗的。 捨利弗為什麼又叫捨利子呢?原來,捨利弗的媽媽叫捨利,捨利弗是捨利的兒子,故又名捨利子。這和有些修行人死了以後火化留下來的捨利或捨利子,完全是兩個概念。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從這裡開始講五蘊與空的關系,講為什麼可以度一切苦厄的道理。先講色蘊與空的關系。空是和有相對的概念。對於佛法所說的空和有,很多人都誤解了。 有:就是指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等世間法。然而這個有,只是假有,只是因緣所生、剎那變化、最終消失的假相。就是說,這些有,只是虛幻的有,並不是真實的有,所以也叫假有。 空:佛法上所說的空,有兩種。一種指空相,一種指空性。 空相是說,萬事萬物但有其相而無實質,只是過眼煙雲,只是夢幻泡影。 空性是說,能產生、住持空相的根源,祂雖然無形無相,但真實存在,永不磨滅。這個永存而有無窮妙用的空性,才是真實的有。空性其實就是第八識如來藏,是第八識的異名之一。 為了區別空相的假有,真實的有,就叫妙有。祂一直和我們、和萬物共存,但是我們的六根卻觸不到祂,六識也不了解祂,因為祂不是六塵。但通過大乘般若法的實踐,卻能體證祂,並在生活中隨時檢驗祂,逐漸了解、通達祂的功能及祂與其所生萬法的互動關系。 色不異空:是說色蘊既然由空性所生,那麼,色蘊的本質就與空性無別,如金器與金無別,波浪與水無別。 空不異色:是說空性既然能生色蘊,色蘊必然體現空性的存在,離了色蘊也就無所謂空性,那麼,空性就與色蘊無別,如金子與金子所成的耳環、項鏈無別,如水與水蒸汽、冰無別。 色即是空:色不能離空而獨存,空也不是滅色而歸空,色蘊存在的當下,本質就是空性,如器就是金,波就是水。 空即是色:也不能離色覓空,空性生出萬物,住持萬物,空性在當下,就是萬物。正如金就是器,水就是波。離器無金,離波無水。 這四句是說,我們的色身就是空性如來藏,因為色身是如來藏制造出來的,而且由如來藏執持,所以色身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既然色身是如來藏的一部分,就可以說,色身就是空性如來藏。 但這裡要注意,這是從本質上來說的,如果從現象上來說,色身可以死亡,而空性如來藏永不斷滅,所以也不能說,色身就完全等同於空性如來藏。真正的中道觀,色身與如來藏的關系,應該是不一不異。所以《心經》前面說“照見五蘊皆空”,這裡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學習經典,一定要注意前後連貫,不可斷章取義。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一句是說,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與空性——第八識如來藏的關系,也是如此。如,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通通不異空性如來藏,空性如來藏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因為受蘊被如來藏所生,被如來藏所持,就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部分不能不屬於全體。譬如手臂是從身體長出來的,而且不能分離而運作,必須依附在身體上才能運作,手臂就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說手臂不是身體。 乃至識蘊與空性如來藏的關系也是如此,識蘊前七識(在小乘中只說是前六識,第七識末那識只說是意根)就是空性如來藏,空性如來藏就是前七識。因為空性是與祂所出生的這七識以及根身、器界萬法相依,才能在三界中現行運作的。空性如來藏不能離開這七識心而在三界中運作,前七識妄心也不能離開第八識真心這個空性如來藏而獨自現行運作。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不必急著取證涅盤而入滅,要繼續進修;把如來藏裡的有漏有為法種,轉變成無漏有為法種,就不必取證無余涅盤也可以解脫,而且是究竟的解脫,因為成就了解脫色,有圓滿報身和千百億化身,能夠利益眾生而永無窮盡。 ○捨利子:觀世音菩薩又叫一聲捨利弗的名字,提請他注意,因為下四句是一個小結,要進一步說明空相背後那個空性的具體特點——中道性。當你現前觀察到實相境界的中道性的時候,就是中道的觀行,簡稱中觀。 ○是諸法空相: 妄心的法相是無常的,終歸於空無,所以叫做空相。真心的法相也是空,但由於祂的法相雖然是空,可祂有真實的體性,所以不叫空相,而叫空性,有時就簡稱為空。真心與妄心兩種心,其法相都是空,所以說,這一切法的法相都是空相。真心如來藏之所以不稱為空相,而稱之為空性,是因為祂有許多真實的法性存在,而且這些法性常住於世間以及出世間的境界之中。 因為空相變化不停,所以只是暫時的假相。我們的眼看不到真相。如我們永遠看不到真正的顏色及萬物的本質,我們能看到的,永遠只是不斷變化的假相。就像瞎子摸象一樣,我們永遠只知道部分,而不知道全體。所以,我們所認識的諸法——萬事萬物,並沒有真實性。我們只有先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簡稱蘊處界)的虛妄部分弄清楚以後,才有可能想要去證得另一個真實不壞的心。證得真實的如來藏心以後,才會真正確認蘊處界的虛妄,然後進一步了知,虛妄的蘊處界等法,也是真實不壞的如來藏的一部分,不必厭惡蘊處界,當發心再度受生,世世常修菩薩道,廣利眾生,直至成佛。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雖然如此,但空相的本質就是空性,性相不二,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獨具慧眼,必然照見五蘊皆空,見到現象的當下,就見到實質。這個空性,這個實質,祂有什麼特點呢?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中道。因為世間法的特點,必落斷、常兩邊。而祂是出世間法,必離兩邊。也就是說,凡是落在兩邊的法,就是世間法;凡是不落在兩邊的中道法,就是出世間法,就是佛法。 不生不滅:第一個特點,就是祂永存,既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因為祂正是萬事萬物的源頭。因為永存不滅,所以祂真實。而世間的一切法,都是有生有滅的。生和死的概念,在世間法裡,本來就是對立的,生就不是死,死就不是生。但妄心如果依附於真心,把祂算作如來藏的局部功能性的時候,就也沒有生滅可言了。譬如這一輩子的色身滅了,與色身共存的知覺性也滅了,投胎以前,中陰身生起,知覺性又出現了,一旦投胎,這個知覺性永遠斷滅了;但是到了下一輩子,在胎中六、七個月(最早可能會在第四個月)的時候,另一個全新的、不同於此世的覺知心又出現了。但如果不依附於真心如來藏來說,六識妄心的知覺性,就是有生有滅的法,因為不能去到未來世,因為夜夜都會斷滅,因為除了眠熟無夢斷滅外,其它四種情況下,如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也一定會斷滅。而入了無余涅盤的時候,意根第七識也斷滅了,也是可以滅的法。所以只有如來藏真正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第二個特點,就是祂非垢非淨,不能說祂一定垢,也不能說祂一定淨。垢是煩惱,無煩惱就是淨。《勝鬘經》說:“自性清淨而有染污。”這個空性,說祂不垢,是說祂的體是絕對純淨的,因為祂根本就不分別六塵諸法,根本就與任何的煩惱都不相應;說祂不淨,是說祂的體內含藏的,不僅有無量無邊的無漏法種,還有無量無邊的有漏法種,有漏就是不淨。只有到了佛地,佛地的第八識,才完全純淨了。所以眾生位的第八識如來藏,一定是不垢不淨的。 不增不減:第三個特點,就是祂不存在增減的問題,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空性無大無小,因為空性根本無任何形相,裡面所含藏的種子——功能差別——也沒有形相。所以空性不會因為大象、鯨魚的身大而大,也不會因為蚊子、細菌的身小而小,或者說,祂可以隨緣,隨身大小而大小,因為不論身大身小,祂都遍身而住。另外,就是他所含藏的種子,總數不變。雖然說修行的過程就是轉變種子的過程,其實惡種子消滅一個,善種子就必然相應地增加一個;善種子減少一個,清淨種子就必然增加一個。種子的總數不增不減。 什麼叫種子?種子也叫界,也叫功能差別,是收藏在真心第八識如來藏中的各種潛在的功能。世間的一切萬事萬物,沒有一個不是種子變現的。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哪怕只是揚眉瞬目,也要靠一系列的種子不斷從第八識中流注而出才能完成。 種子都有哪幾類?有種種不同的分類法。 前面講過,依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可分為:有漏有為法種、無漏有為法種及無漏無為法種。無漏無為法本身並無種子,因為其沒有任何功能作用;但對無漏無為法的表達、思維、體證等,仍然是有種子的。 依性質而分,有善種子、惡種子及無記種子,此三皆屬染污種子,和染污相對的是清淨種子。 依百法來說,有心王法種子、心所法種子及色法種子。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則沒有種子。 還有一些其它的分類,暫不贅述。 禅宗六祖: 初祖達摩大師,在中國是第一位祖師,在印度是二十八代祖師;二祖慧可大師;三祖僧璨大師;四祖道信大師;五祖弘忍大師;六祖慧能大師。 以上講的是真心、妄心和合的諸法空相,下面則僅從真心的立場來說諸法空相。從下一句“是故空中無色”開始,到“無智亦無得”,都在講涅盤的境界,也就是第八識獨存的境界。 空性沒有煩惱,所以空性就是涅盤,涅盤也是空性的異名。涅盤是第八識的自住境界。這裡的空,與“色不異空”的空,其實還是一個意思,還是指涅盤空性如來藏,不論祂獨存,還是與祂所出生的前七識一起和合運作,祂都住在自己的境界裡,不改其性。祂的境界是什麼呢?即無任何世間境界,以無境界為境界。 ○是故空中無色:所以在這個無境界的境界裡,沒有所謂的色法以及色法的蘊集。為什麼?因為色不異空,色即是空。色法及色蘊都是眾生妄想的產物,若無妄想,十方世界應時銷殒。這並不是要我們把色法和色蘊都消滅,色法和色蘊本來就虛妄不實,本自空寂,何待消滅?需要消除的,只是妄想和執著。 ○無眼耳鼻舌身意:即指空性的境界裡沒有所謂的六根。 ○無色聲香味觸法:即指空性的境界裡沒有所謂的六塵。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即指空性的境界裡沒有眼界到意識界的十八界。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六根:眼根、鼻根、耳根、舌根、身根、意根。根可以對塵、攝塵、入塵。 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是根所對、識所知的境界。 六識:眼識、鼻識、耳識、舌識、身識、意識。是根塵相觸時第八識所出生的六種不同的分別功能。 根分兩種: 1、有色根,是前五根。 2、無色根,是第六根,又叫意根,即大乘所說的第七識,名末那識。 前五根又分為扶塵根和勝義根兩種: 1、扶塵根:必須要依靠粗糙物質才形成的根,如眼睛等感覺器官及其傳導神經。 2:勝義根:指大腦的中樞,通過傳導神經接受到從外面傳進來的信息,能夠在大腦皮層再現外六塵形象的各中樞系統。 六塵: 色塵:即眼根所對所觸、被眼識和意識所分, 別的境界。 聲塵:即耳根所對所觸、被耳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香塵:即鼻根所對所觸、被鼻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味塵:即舌根所對所觸、被舌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觸塵:即身根所對所觸、被身識和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法塵:即意根所對所觸、被意識所分別的境界。 塵有兩種,即外塵與內塵: 1、外塵,外面的六塵叫外塵,又叫外相分,外五塵是五扶塵根所對所觸的境界,外法塵是意根所對所觸,也是意根所分別的境界,外法塵就是外五塵的大變動。 2、內塵,大腦中樞重新形成的與外塵相同的影像境界叫內塵,又叫內相分。內五塵是五勝義根所對所觸的境界,內法塵是意根所對所觸的境界。內五塵的粗相也是前五識所分別的境界,內五塵的細相則是第六識透過內法塵所分別的境界。只有內法塵才是意識直接分別的境界,就是說,意識所作的全部工作,都是透過分別內法塵來進行的,意識的所有境界,只是內法塵的境界。 法塵:有內外兩種,如上所說,外法塵是外五塵的大變動。而內法塵是當五根對五塵,第八識在五勝義根上產生內五塵的同時,也產生了和內五塵相同的另一種影像,供第七識進行全面的但極粗略的分別,及供第六識進行或粗或細的各種分別。第七識、第六識不能直接分別前五塵,必須透過法塵來分別。此法塵一旦出生以後,又會同時成為種子保存在第八識中,成為法塵種子,即一般人所說的記憶數據。當因緣現前時,某些相應的法塵種子就會再現為法塵,供第六識進行比對、識別、思維、判斷等,以便及時向第七識提供其比對、識別、思維、判斷的結果,供第七識及時做出決定,發放指令。 在某些特殊的應急情況下,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第七識還可以不通過第六識,直接根據祂所發現的外五塵的重大變化(即外法塵),依照保護自我的強大本能下達指令。執行指令的是哪一個?是第八識。為什麼第八識可以執行指令?因為只有祂能實時了達第七識的心行並執行指令,令相應的種子毫無差錯地流注,變為現行。 記憶再現的則都是內法塵。比如:你看見一只凳子,當你甚至還沒有叫出凳子這個名字的時候,凳子的影相已經存進了大腦的記憶中。後來凳子雖然已經不在面前了,但是記憶中凳子的影相還在,所以可以隨時再現。 我們其實一直生活在影子世界之中。所以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且不說外面存在的一切並不真實,因為我們其實永遠無法直接感受外部的存在。現在我們只來說說我們了解事物的過程。共有四重幻影。以看見一個人為例。 第一、當你的眼睛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眼睛(眼根的扶塵根)如一架攝像機,立即攝取了這個人的影像,這個影像,首先呈現在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上,呈現一個上下顛倒的影像。這個顛倒的影像,當然不是外面的那個人。這是第一重幻影。外面的那個人是外相分,這個幻影也還是外相分,叫外相分色塵,或色塵外相分。 第二、視網膜上的這個影像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被立刻傳到大腦的視覺中樞(眼根的勝義根),在那裡再現這個影像,但已經被調整過來了,不再是倒像了。這是第二重幻影。這個幻影,才是被眼識所分別了知的,叫做內相分色塵或色塵內相分。我們全部的感知,都是建立在這些內相分上的,所以說我們生活在影子世界中,因為我們不能直接感知外相分。 第三、在眼根的勝義根——大腦視覺中樞出生色塵內相分的同時,還出生另一個相同的影像,被意識所分別了知,叫色塵內相分法塵。這是第三重幻影。這個法塵非常重要,因為前五識的特點是,眼識只能分別內色塵的粗相,既不能分別細相,也不能分別其它的內塵,其它四識也是如此。意識則不然,透過內法塵,祂不但可以分別全部內五塵的粗相,也能分別其細相。為什麼?就是因為第八識在五塵內相分上,都會同時出生相應的法塵內相分,而意識正是透過這些法塵來分別所有境界的。 第四、如果當那個人離開了你的視野,你的腦海裡還可以清晰地浮現出那個人的影相,這已完全是回憶。如果這個人是個熟人,你剛才的新印象,就會歸檔,自動儲存在他的檔案中。當你回憶這個人的時候,就不僅僅是剛才的印象,一些相關的、綜合的印象也會浮現出來,比如你們過去的一些交往,這個人的性別、年齡、音容、笑貌、學歷、家庭、工作、業績等等,如果需要,都會呈現出來。有時甚至不需要,也會自動跑出來。為什麼?是因為啟動這些記憶的第七識有執著,祂會按照慣性發出指令,使第六識無法立即控制。這是第四重幻影。這第四重幻影因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再現的時候,也許就有各種變化。或由於時間久了,再現的影像模糊不清;或由於有類似的人或事,再現時發生錯誤;或由於感情的加入,再現時成了另外一種印象。我們回憶往事,計劃未來,寫小說,搞創作,都是在一系列幻影中馳騁,佛說這些都是“法塵分別影事”。 晚上睡覺時,燈突然亮了,人從睡中醒來。這件事是怎麼完成的? 我們睡眠時,有兩種狀態,一種有夢,一種無夢。沉睡無夢時,前六識完全斷了,因為什麼也不知道了。而意根第七識則從來不休息,透過外法塵監察著身體內外的全部情況,巨細無遺。意根永遠醒著,永遠陪同第八識默默無聞地、無怨無悔地、勤奮地工作著。 那麼,眠熟無夢時,意識是怎樣又產生的呢?以突然燈亮為例: 1、當燈突然亮的時候,光亮在視網膜上出現,成外相分色塵。 2、此重大變化之外法塵被意根第七識所觸,依祂執著自我、保護自我的強大習慣,決定要了知具體發生了什麼事。 3、第八識以自己一切隨緣的習氣,立即了知了第七識的決定。 4、第八識流注風大種子,將此外相分色塵之信息通過視覺傳導神經即刻傳到大腦視覺中樞,顯現為內相分色塵。 5、與此同時第八識出生相同的內相分法塵。 6、第八識同時立即流注六識的識種,識種變現行,意識重新產生,前五識或前五識中的某幾個識亦隨即產生,人開始醒過來。 7、意識產生的第一剎那,透過內相分法塵,唯觸光亮之內相分色塵,盲無所知,謂之率爾初心;第二剎那,可與第一剎那之法塵進行比對,謂之尋求心;第三剎那,才能了知,謂之決定心。 8、意識之識種繼續流注,法塵之種不斷現行,意識終於知道具體是怎麼回事了。人也徹底清醒了。 六識在五種情況會斷 : 1、睡眠無夢時會斷。 2、悶絕時會斷,如休克時、被全麻時、被打昏時。 3、正死位會斷。從完全失去任何知覺,身體漸漸冷透,到中陰身完全生起,這段時間叫正死位,大約八小時左右。 4、無論是進入無想定的人,還是無想天人在無想定中,意識都會斷。 5、滅盡定中,不但第六識斷了,而且斷掉了第七識五遍行心所的受、想兩個心所,所以又叫滅受想定。 關於定和禅: 定或禅,都指“心一境性”,即指意識既不昏沉,又不散亂。沒有禅定功夫的人,不是昏沉,就是散亂。 定,也叫禅定。但定的范圍較廣,不但包括四禅,而且包括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及滅盡定,還可以包括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定。 禅,是禅那的簡稱,則僅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禅宗的禅與禅定的禅有什麼不同? 1、禅宗的禅,指第八識,是第八識眾多異名之一。有人說,禅是佛心,這話沒錯,但要弄清楚。佛有兩種,一種叫本來佛或天真佛,一種叫究竟佛或圓滿佛。本來佛或天真佛僅指眾生位的第八識,而究竟佛或圓滿佛不但指佛位的第八識,也指佛的三身,即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廬捨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也就是說,禅宗的禅,僅指佛地以前的第八識,佛地的第八識,則不名為禅;更狹義地說,僅指到初地入地心以前的第八識,因為禅宗參禅最多到這裡就結束了,見道位圓滿了,從初地的入地心開始就進入修道位了。而禅定的禅,只是指色界定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都只是第六識的部分境界。 2、禅宗的禅,指第八識的中道體性,如《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禅定的禅,恰恰是有生有滅的法,意識不現行的時候,禅定及其所有的禅定境界也就沒有了。 3、禅宗的禅,指般若智慧,主要指第八識本具的本覺智慧,也指真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總相智和相見道位所具有的般若別相智,能引導眾生走向解脫和成佛。而禅定的禅,只是意識靜定的某種狀態,縱然加修神通而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也不能引導眾生走向解脫和成佛,只能起輔助的作用,在正知見具足的情況下,幫助開發本有的智慧,增進後得的智慧。 解脫的境界就是涅盤。涅盤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淨涅盤、有余依涅盤、無余依涅盤、無住處涅盤。涅盤是清淨無染之義,中道之義。小乘的阿羅漢、辟支佛只有有余涅盤、無余涅盤兩種。大乘菩薩參禅開悟,則證本來自性清淨涅盤。八地以上的大菩薩由於已經滅除了分段生死的煩惱,故證得前三種涅盤,佛則圓證四種涅盤。無住處涅盤只有佛才證得,也叫大涅盤、大般涅盤,或究竟涅盤。 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 法身:第八識的本體有種種異名,法身就是其中之一。每位眾生皆具法身,但眾生的法身“自性清淨而有染污”,而佛的法身,究竟清淨而沒有任何染污,名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報身:是佛的福報與智慧之身,由修廣大圓滿之福德與智慧而感得的莊嚴之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名圓滿報身盧捨那佛。 化身:是佛度眾生的大願所成,名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