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光法師:作父親難作我們出家人的父親更難
文:德光法師 相比於母親節,父親節好像冷淡了許多,子女也不太重視,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父親節這麼一回事。 並非是父愛不夠偉大,而是與母愛相比,父愛顯得過於深沉了。如果說母親的愛如同涓涓的細流般溫柔而又綿延,那麼父親的愛就如那偉岸的高山般寬廣而又深遠。 轉眼,出家已經六年了,作為一個已經割愛辭親的出家人,我想在父親節來臨之時,感念一下自己的父親。也向天下所有出家人的父親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父愛並不比母愛少,但是作為男人的父親通常不善於表達愛。《大明三藏法數》雲: “父親者,謂資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長成,教誡撫字,其恩罔極也。” 父親對於子女有生成之德,沒有父親,就不可能有我們色身的生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通常扮演的是一個文化威嚴的角色,教讀書識字,教做人做事,乃至於做錯事之後進行教誡等等。《心地觀經》曰: “慈父悲母長養恩,一切男女皆安樂。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 父親的恩德如同山王般的巍峨,子女遇到任何困難,父親都是最值得依賴的靠山。大多數時候,在家庭中父親總像個旁觀者一樣,看著孩子和母親交流,想關心孩子,卻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就這麼默默的關注著,內心卻是幸福的。這就是深沉的父愛。 作一個父親很難,作一個出家人的父親更難。 我能順利出家,與父親的理解和支持分不開。父親是家族中的長子,我是家族中的長孫。對一個宗族觀念非常厚重的地方來說,長子長孫自然承載了太多家族的期望。我是我們家族第一個大學生,唯一的研究生,是學歷最高的一個,親戚教育孩子通常都是拿我當例子。 後來我出家,不知道父親背負了多大的精神壓力。父親一生老實本分,平凡普通,所以他總想希望我能夠出人頭地,為他爭氣。然而最後我選擇了出家,父親開始多少還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後來我跟他徹談之後,父親最終明理支持。 記得那一晚,父親一夜未眠,第二天在送我出門的時候跟我說: “既然你已經選擇出家,就不要掛念家裡的事情了。希望你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夠有所成就,我不懂更多的大道理,但是我知道你出家是能夠利益他人的,這就夠了。” 父親的愛就是如此的博大寬廣。 出家是一條區別世俗的道路,雖然不能博取錢財名利,但是卻可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脫離輪回苦海。出家這條出世間的道路,是捨棄小我、小家、小愛,成就無我、眾生、大愛的。 《心地觀經》曰: “一切眾生輪轉五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無數次的輪回轉世中,所有眾生都曾互為父母眷屬,因此每個人都值得我們去度化。出家行的就是這樣一條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之路。 有個偈子說的好:“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之所以在三界中流轉生死,就是因為看不破世間恩情愛義的執著,其實只有真正捨棄這種恩愛進入無為境界,才是真正的報恩啊。 剃度的時候,儀軌中有“辭親脫俗”一項: “出家之人,雖高超俗表,為世福田,禮越常情,不拜君主,不拜父母,然父母生汝,養育恩深,汝當起立,專精拜辭,此之一拜,謂最後拜也。” 一旦出家,便走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超越世俗,成為了眾生供養的福田,從此以後不拜君主,不拜父母。出家不僅是外在形象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內在精神境界的升華。出家是出煩惱家,出三界家,從此放棄世俗情愛,辭別親人,脫俗淨修。 我的最後一拜,沖著父母的方向,頭重重得叩在地上,耳邊浮現出父親最後的期望叮囑。雖然不捨,也並不能完全理解出家的意義,但是仍然願意成全兒子的選擇,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值此父親節之際,祈願天下所有的父親都能夠身心康泰,諸事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轉自騰訊佛學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