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0六集)


 2016/6/24    熱度:1069    下載DOC文檔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36O》課程進入第四個大單元「為政」的第四個綱領是「至公」。這個「至公」確實在現階段社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人真的沒有私心,一心為他人著想、為團體著想,以至於為世界著想,這無私的心是真誠,必能感通,能感通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國度。因為剛好師長在我們馬來西亞弘法一個月,老人家在這個期間剛好跟所有宗教的代表有一次聚會。我們大馬負責宗教團結的官員跟老人家語言算不通,溝通都是通過翻譯的,跟老人家見了這第一次面就很歡喜,說老人家還有幾個禮拜留在大馬,趕緊安排所有宗教代表一起聆聽了一場老人家的教誨。底下坐的都是不同宗教的代表,語言上不同、宗教又不同,但是無私的心、真誠的心感通。我看很多馬來人,他們在聽老人家講話的時候,那個耳機都是把它按進去,要聽得更清楚,就怕漏了一句話。

  所以我們看到馬來人他們在聽老人家講課這麼專注、這麼珍惜,對我們也是一種啟示。我們跟著師長這麼多年,那分誠敬、好學的心可能都比不上馬來人。所以學習得利益的程度,跟學習者的誠敬心成正比,「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其實坦白講,我們現在講師長老人家的故事,聽起來都很輕松,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我們自己身邊不同種族、宗教的有緣的人,我們有沒有把他團結起來像一家人?還是我們一看到他們,「膚色不同、宗教不同」,很多分別、執著可能在我們的心念當中,一念接著一念,都沒有察覺了。所以我們跟著聖賢的教誨、跟著老人家的教誨,我們要學老人家的行持,他老人家的行誼我們要效法。

  印尼是回教國家,老人家很為這個國度的人民著想,最後他們國家頒榮譽博士給師長。大家看過回教博士的服裝沒有?沒有看過?待會拿給大家看,非常莊嚴,待會我們廖學長拿給大家看一下。這個都是感通,都是無私真誠才能感得不同宗教的國度對他老人家的愛護跟尊重。回教國家頒榮譽博士給佛教的高僧,而且當地的印尼人講了一句話,說師長淨空老教授比印尼人更愛印尼的人。雖然語言不通,那個誠心能不能通?

  我記得二OO七年我們校長職工會第一次辦教師培訓,這個因緣也很特別,因為校長職工會是整個大馬教育界的校長,他們等於在教育上大家互相切磋、互相扶持,這屬於全國性的一個單位。西馬九百八十六所華小,東馬好像有三百多所,加起來是一千兩百多所。當時候是西馬,他們主要的代表到了廬江湯池參與傳統文化的課,很歡喜,回來就要在整個西馬推展《弟子規》。後來他們推展以後,整個東馬看了也很感動,後來東馬也跟進,等於是在華人在的國度當中,全國性的推展中華文化,這在馬來西亞是非常殊勝的一個因緣。當時候二OO七年是在金馬皇宮培訓了六百個老師,那個時候是在金馬皇宮的蒙古包。大家有沒有看過蒙古包可以坐六百個人?挺大的蒙古包。

  當時候師長老人家參與了這個開幕,開幕的時候因為教育部長是馬來人,那因為我們深入傳統文化,就知道儒釋道都是教育,但對一般其他民族的人,他可能會把佛家看作宗教,那他們又是回教的國家,所以主辦單位也很謹慎,他們覺得師父是佛教的高僧,是宗教,所以也不好意思安排老人家上台給大家勉勵,就沒有做這個安排。結果這個教育部長要上台給大家勉勵的時候,他就拉著師長一起上台去了。這沒有任何人安排的,教育部長很歡喜,「你是我的老師」,就把老人家拉上去了。幾句話他就感覺到老人的真誠還有智慧,就主動請老人給大家講話。那場會議之後,教育部長親自為《弟子規》寫序,在最前面就是教育部長寫的序。

  你看這些因緣都給我們證實,人真誠、無私,大公無私的時候,他是能感通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國度。師長老人家做到了,我們做不做得到?你們沒有反應,那可能《弟子規》沒有讀入心,尤其是最後一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一句要讀進去。不能讀成「最後一句終於讀完了,功課交完了,打勾,早晚課有上了」,那就變形式,不是實質了。實質是句句經句都能入心,變成我們的靈魂,變成我們的生活,變成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得大利益了。這一句「聖與賢,可馴致」入心,這個人絕對不會自卑、不會垂頭喪氣,他只會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因為他已經堅信了,他不會受影響了。

  那我們看到老人家這樣的行持,要從心地上效法他老人家無私真誠,胸懷天下。老人很善巧,常常講到,說有人問他你是哪裡人?諸位學長,您是哪裡人?可能大家會,「我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人」。當然這樣介紹沒錯,這叫不忘本。老人說,「我是地球人。」這個也是很有智慧,給我們的提醒。提醒什麼?提醒世界變了。因為交通、資訊的發達,繞地球一圈不到兩天的時間,所以新的名詞產生了,叫地球村。幾千年來大家聽過地球村嗎?沒有。這個時代的新名詞。地球都變成村了,那大家不都是好鄰居,不都是很親密,休戚與共?哪邊不好了,可能都會波及到其他的地方。所以在這個時代生活在地球的人,心量最少要為整個地球著想,不可以小心量。所以師長這個很幽默的介紹自己,「我是地球人」,也是非常善巧的提醒我們這些學生,一定要有這樣的胸懷。而真正要能學習到老和尚的智慧,首先要從他老人家大心量學起,不可以小鼻子、小眼睛,為整個天下著想,還有為世世代代的蒼生著想。

  我們想一想《群書治要》這本寶典,老人家一拿到手,做了一個動作,印了一萬套,就怕這個寶典再亡失掉。而且又編了《群書36O》。因為現在人忙,你把一整套放在他的面前,把他給嚇跑了,五十萬言,他馬上昏倒。所以現在人忙,你得要方便有多門,「你每天看一句就好了,掌握這個精華」,他可以接受。除了編了這個《36O》,又馬上把它翻成英文,利益全世界政治界的人,還有有緣的其他國度的人。所以我們馬來西亞的前首相馬哈迪先生看了很高興,說「幾千年前的教誨現在還能這麼有用」,這是老人家講的第一句話,很贊歎這一本寶典。接著說,「我假如早一點遇到,我在位的時候遇到,我有好多重要的決策就不會錯了。」所以這個亘古不變的經典,確實是現在人的寶典,他沒有這些經典他開不了智慧之眼。我們不要說這些國家領導了,諸位學長,您的一生當中,有多少重要的決定下錯了?當時候在下決定的時候,是依什麼為標准?所以我們沒有經典開不了慧眼,往往下錯決定,最後還得自己收拾殘局。

  所以人最大的福報不是得到多少金錢、多少財富、多高的地位,最大的福報是有聖人的教誨來指導人生,叫「福在受谏」,最大的福,能接受聖賢的教誨。我們就能站在五千年的智慧之上來經營我們的人生,這是最有福的人。這個不是遇到了就有這樣的福,要珍惜才行,要落實才有辦法得力。我們今天也會結束這個單元,「至公」這個單元。單元結束了,有沒有念念把公天下的心態提起來、把為大局著想的態度保持?這個課程結束了,我們從此不再自私自利了,那這些教誨我們就沒有白學了。

  好,我們今天是從兩百零七句開始,這句是戰國時代趙國的一個歷史故事,我們先把這個經句大家一起念一遍: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先公家之急。而後私雠也。】

  這個主人翁是趙國的蔺相如先生,我們對於蔺相如先生比較熟悉的有一個成語就是提到他,叫「完璧歸趙」。而這段話裡面它的歷史背景,是趙國的文官之首是蔺相如,武將之首是廉頗,而在《史記》當中有特別的一個單元,是「廉頗蔺相如列傳」,他們兩個的行持,給整個時代,以至於後世,很大的啟發,所以司馬遷先生做了這篇列傳。我們來看一下,在「史記治要」當中有兩段文,就是提到這兩個主人翁。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打出來了!「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非常好的一員大將,建了不少的功業。「蔺相如者,趙人也」,蔺相如是趙國人。這裡提到,「趙王與秦王會渑池」,趙王跟秦王他們聚會在渑池這個地方,這件事以前,就是發生了完璧歸趙。《史記》裡面有比較完整的敘述,我在這裡大略跟大家分享一下。

  蔺相如的身世,他是趙國人,他是趙國宦官之長(宦官的總領導)叫做缪賢這個人他家裡的家臣。蔺相如那時候只是一個官員的家臣而已,沒什麼顯赫的背景。趙國的趙惠文王當時候得到和氏璧,結果秦王聽到了就寫了一封書給趙王,說:「我願意用十五座城跟你換這個和氏璧。」趙王就趕快跟大將軍廉頗還有所有的大臣商討,秦王這麼強大,他都開了條件,去還是不去?他們討論的結果就說到,假如真的把和氏璧給秦國了,到時候他十五座城根本不給我們,我們不就被他欺騙了?可是假如不給他們,可能秦兵大怒,就要來侵犯我們國家。這個就在兩難當中。大家還沒有定下來怎麼做,然後就想,誰能夠去處理這件事情?

  結果缪賢就說了,我家裡面有一個干部叫蔺相如,可以去。那趙王就問,你怎麼覺得這個人可以去?他就說到,缪賢就講,我曾經犯了很大的過失,當時候生怕大王你降罪於我,所以我想逃到燕國去。結果當時候蔺相如就阻止我,讓我不要去。我就講,我想去燕國,因為曾經我跟燕王見過一次面,燕王跟我握手的時候就說,願意跟我結交成朋友,我覺得燕王對我很有善意,所以我現在犯錯了,跑到那裡應該他會收留我。結果蔺相如就告訴他說,趙國比較強,燕國比較弱,而主子您現在被趙王重用,所以燕王當然對你很客氣,你是趙王旁邊的大臣,他當然對你很客氣,所以才說要跟你結為朋友。但是假如今天你跑到燕國去了,那趙國比較強,燕國也怕趙國,所以他們不敢留你,你是趙國的罪犯,他們不敢留你。很可能他們會把你抓起來,再把你交回給趙國。

  你看缪賢怎麼判斷事情?「那個燕王跟我見過一次面,對我笑得很燦爛,說願意跟我做朋友。」他只有考慮到很表面的東西。可是蔺相如他是考慮很廣,它整個局勢。所以《朱子治家格言》裡面有一句話叫「屈志老成,急則可相倚」。人考慮事情,有時候心量不夠、閱歷不夠,考慮得就會比較淺、比較短。所以「友直,友諒,友多聞」,有見識的人你常常跟他親近會增長很多的見聞。

  所以這麼一建議,缪賢也覺得有道理。接著蔺相如告訴他,「你最好承認錯誤,而且承認錯誤的時候,脫掉上衣(代表忏悔),然後自己伸到鐵鍘下面准備自己行刑。」鐵鍘大家可能比較難想像,大家看過包青天沒有?那個虎頭鍘,你們就知道了。就自己伸到裡面認罪。然後蔺相如說,你有這分忏悔的心,很可能會被免罪。所以缪賢接受了,就真的去給趙王認錯,果然被趙王赦免了。「所以我覺得我家裡這個家臣,他確實是很有勇猛又很有計謀,很可能可以出使秦國。」結果趙王就召見蔺相如。趙王就對蔺相如講,「秦王要以十五座城跟我換和氏璧,可不可以給?」蔺相如就分析局勢了。

  你們不要當故事聽,你的親朋好友也會請教你問題,你會不會分析局勢?分析完局勢,還要給他非常好具體的做法,不要分析半天,然後人家問你接下來?我也不知道。你看諸葛孔明分析完「三分天下」,他一定有結論能夠讓劉備去做,這樣才是好的參謀。我們現在年輕氣盛,很會批評事情。批評完說,那現在怎麼改善?我也不知道,你看著辦。這個都不妥當的。

  蔺相如分析,秦國這麼強,趙國弱,所以不可以不回應。趙王講,「他把我的和氏璧拿去又不給我城,我有什麼辦法?」蔺相如說到,秦國以城池來求和氏璧,假如趙國不答應,那趙國理屈了。人家以十五座城來換,你都不賞臉,理屈了。但趙國假如把和氏璧給了,秦國反而沒有把城池給趙國,那理屈是在秦國,那他就是無理了。衡量這兩個做法,寧可讓秦國理屈,我們趙國也不能理屈於人、理屈於天下。那就是得給了。那趙王說:「誰去?」秦國是虎狼之國,你敢不敢去?結果蔺相如說,「大王,可能你身邊沒人,我去吧。」這個是很有勇氣承擔的人,他就自己去了。所以他答應要去,而且還許下承諾,十五座城給了趙國了,和氏璧就留在秦國;假如十五座城不能給趙國,那臣跟你保證,一定把和氏璧完完整整帶回趙國。諸位學長,你敢不敢下這種承諾?你所面對的是當時候最凶猛的秦國。結果趙王就遣蔺相如出使秦國了。

  結果到了秦國,秦王很無禮,在一個很普通的章台宮,一個普通的宮殿接見蔺相如,就開始傲慢起來了。蔺相如就把和氏璧呈給秦王。秦王很高興,拿到這個稀世珍寶,就傳給他旁邊的美女還有大臣看。這些人一拿到了,就谄媚了,「萬歲!萬歲!」就開始喊了。蔺相如開始審察形勢,看這個秦王拿到手了,根本沒有意思要把城池給趙國,馬上急中生智,已經交給人家了,拿不回來了,馬上說:「秦王,那個和氏璧上面有一個瑕疵,我指給你看。」這個稀世珍寶怎麼會有瑕疵?秦王一聽很驚訝,「來來來,在哪裡?」結果秦王把這個和氏璧拿給他要指的時候,蔺相如一抱,馬上退好幾步,退到一個大柱子旁邊。你看面對這麼多軍隊,都是拿著刀的,他很冷靜,退到那個柱子旁邊。然後馬上「怒發上沖冠」。你看人那個正氣,馬上正氣一提,頭發就翹起來了。所以這個怒發沖冠不是岳飛那個時候怒發沖冠,在《史記》當中就講蔺相如怒發上沖冠。

  然後對著秦王講,「大王,你不是想得到和氏璧而寫了信給趙王?趙王召集了群臣商議這件事情,所有的群臣的意見都是:秦國太貪心了,都是仰仗他自己的強盛、都是講空話,其實就是要貪這個和氏璧,城池根本拿不到,不要給秦國!所有的群臣都反對,但是我認為,連貧民百姓都不會欺騙人的,怎麼可能這麼大的國家會欺騙人?」你看,這個言語就是我可是信任你們幫你們說話的,你們可不能言而無信。「而且因為一個和氏璧跟秦國發生沖突,發生兩國的沖突,實在是不好,這個我都是為信任你們,又為了兩國的和平,我才贊成把和氏璧拿過來。而且你看我們趙王的態度,要把這個和氏璧送過來還齋戒沐浴五天,才把這個和氏璧交給我,還寫了書遞給我,非常隆重的讓我送過來。」其實講這些話,就是要讓秦王還有他秦國的人提起良心,人家是用什麼態度來對你們,你們怎麼可以欺騙人?

  「你們大國很有威嚴,那我們也非常恭敬來對待。可是今天我到了你們秦國這樣的大國,看到你們的態度是非常傲慢的、不恭敬人。而且馬上拿著和氏璧就傳給美女看,把我一個人撂在那裡,根本就是戲弄我了。所以我看大王你根本沒有意思要把十五座城給我們,所以我現在把和氏璧拿回來了。可是我想大王你一定要急著把我的和氏璧拿回去,那麼我沒有辦法交差了,所以今天我想我就跟這個和氏璧共同毀在這個柱子上面。」就要拿著和氏璧一起撞這個牆,然後就看著這個牆,馬上就要撞過去了。秦王當然很緊張,趕緊道歉,趕緊使個眼色,「趕緊去把十五座城池的地圖拿過來,給蔺相如看一下。」也是做個樣子,不是真正要把城池給了,然後就說這十五座城要給趙國。其實蔺相如已經心知肚明了,知道不可能給了,這時候又趕緊做一個應對,就告訴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之寶,所以趙王要獻給你。而趙王要獻給你之前是齋戒五天,所以大王你從今天開始也應該齋戒五天,然後舉行隆重的儀式。」隆重到什麼程度?「司儀要有九個人,然後再來接受這個和氏璧。」其實這個叫什麼?緩兵之計。

  那秦王聽了以後說好,反正你也在我的國家了,那也怕失禮,你們趙王這麼恭敬,那我也回禮,就答應了。因為秦王也思考到了,假如硬搶,可能真的他會撞這個牆柱,可能和氏璧也毀掉了,答應齋戒五天,就安排蔺相如住下來。蔺相如看到這個情勢,也判斷秦國不會給了,馬上安排他底下的人穿著很簡陋的衣服,帶著和氏璧從小徑逃走了。叫完璧歸趙。結果秦王齋戒五天以後,真的設了很隆重的儀式,有九個司儀的典禮要來接受和氏璧。結果蔺相如到了之後給秦王說了,「大王,秦國從秦穆公以來,有二十多個君王,從來沒有守過承諾,都是不守信用的。所以我實在很怕你又欺騙我,我又對不起我們趙王,所以我已經把和氏璧送回去了。而你們秦國這麼強,我們趙國弱,所以大王你只要遣一個使者到趙國去,把十五座城池送過來,趙國鐵定馬上就把和氏璧送給你了。所以你只要先割十五座城,這個和氏璧一定還是你的。但是今天我把和氏璧送走了,知道我也是騙了大王你,這個罪也是該殺,所以悉聽尊便,看你怎麼處理我,那大王你跟群臣討論討論吧。」

  結果群臣就跟秦王商量,很多人都氣得牙癢癢的,「把他拖出去殺了吧!」秦王就說了,「我今天殺了蔺相如,還是得不到和氏璧,而且這兩國更沖突,不如厚待他,讓他回趙王,趙王也不可能因為一個和氏璧再來欺騙我秦王。」最後見了蔺相如,用禮接待完他就把他送回去了。這是「完璧歸趙」的故事。結果蔺相如回去以後,趙王非常感動,覺得他很有膽識,讓國家沒有受辱,就給他拜為上大夫。秦國後來也沒有什麼動作,也沒有把城池給趙國,而趙國終究也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結果秦國又再次出兵攻擊趙國,占領了石城這個地方。結果隔年又發兵打趙國,還殺了兩萬人。所以秦國還是以武力在對待其他的國家,難怪他的國家,這個皇朝十五年就結束了,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它與天道相違背。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周朝最強調仁德,所以他有八百多年。結果秦王殺了人家兩萬人,又假惺惺的派使者告訴趙王,要跟趙國和好,在西河外的渑池這個地方會面。這個就是我們回到《群書治要》的經文裡面講,「趙王與秦王會渑池」。這個是已經發生完璧歸趙之後的事情了。

  接著「秦王飲酒酣」,喝得有點醉醺醺的,「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我聽說趙王你是很喜歡音樂,「請奏瑟」,你可不可彈一首瑟曲給我聽。趙王就彈了瑟給秦王聽。結果本來是歡歡喜喜談音樂來交流,可是這個秦王的態度不好,馬上讓這個御史「前書曰」,讓這個御史記載什麼?「某年某月,秦王與趙王會飲」,一起用餐喝酒,「令趙王鼓瑟」。這個「令」什麼意思?秦王命令趙王,「來,給我彈瑟」。其實秦王的態勢就是他是國王,你們全部都是我的臣。從這裡看出來,秦王沒有學過《弟子規》,是吧?「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一個人沒有這種尊重別人的態度,處處結惡緣。結了惡緣,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人其實要明白,「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不能有惡念、惡言、惡行對任何一個人,這才是明理之人的態度。

  結果蔺相如在旁邊看到這個態勢,趙王被壓下去,秦王很無理。他馬上上前說到,我們趙王聽說秦王很善於敲「秦聲」,秦國的樂器,是瓦質制作的樂器,「請奉盆缻以相樂」,請你用這個盆缻奏個音樂。這叫禮尚往來,是吧?人家唱好幾首歌給你聽,你也要怎麼樣?要回禮。所以與人應酬也要准備個一、二首歌,不然人家臨時約你,你都不上去,也是失禮。所以大家看我在一些場合都會唱歌,其實就只會唱那兩首而已,這個就是隨時要應對的時候要准備好。

  結果秦王看蔺相如提這個要求就不高興,「秦王怒,不許」,不答應。「於是相如前進缻」,把這個樂器拿出來,然後跪下來請。他是王,他也很恭敬,跪下來請,「因跪請」。「秦王不肯擊缻」,秦王還是不肯,沒辦法了。「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看秦王不答應,蔺相如就很堅決,大王你不答應的話,五步之內我舉劍自盡,我頸上的血會噴到你的身上!很剛強,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國家受侮辱、國君受侮辱。結果蔺相如這麼一講,秦王左右這些衛士就要拔刀,要傷害蔺相如。蔺相如轉頭看著這些武士,眼睛瞪得很大,「相如張目叱之」,眼睛瞪大會說話,就把這些人給嚇退了,「左右皆靡」。大家有沒有聽過所向披靡?蔺相如是用眼睛所向披靡,把這些武藝高強的人都震退了。「於是秦王不怿」,秦王非常不高興,但沒辦法,就敲了一聲,敲了一下,然後就結束了。「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蔺相如馬上轉頭對著御史看,來,記一下,「某月秦王為趙王擊缻」,秦王擊這個缻給趙王聽,禮尚往來。

  「秦之群臣曰」,秦國的這些旁邊的臣不甘示弱,就一起喊,「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請你們趙國以十五座城池為我們秦王祝壽。蔺相如馬上不甘示弱,回話給他們,「請以秦之鹹陽為趙王壽」,請把你們秦國的首都鹹陽拿來供養給我們趙王祝壽。「秦王竟酒」,最後這個宴席結束了,「終不能加勝於趙」,那個氣勢還是沒有辦法把趙國壓倒。所以這些留名青史的人都是以一當百。在《三國演義》裡面,孔明舌戰群儒,幾十個大儒一起圍攻他,他應對自如。這是勇氣,也是機智,有智慧才辦得到。

  接著經文又講到,「既罷歸國」,這個會面結束了,「以相如功大」,蔺相如又建功了,「拜為上卿」,這就不是上大夫而已,官員當中最高的就是上卿這個位置,「位在廉頗之右」,古代以右為尊,所以位置在廉頗之上。「頗曰」,廉頗說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功」,我為國家打了這麼多勝仗,然後常常都是跟敵軍兵刃相交,九死一生。而蔺相如只是口才很好而已,怎麼可以把他的位置放在我的上面?他不服氣。「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而且蔺相如出身低賤,我不願意在他下面,我覺得很羞恥。

  其實大家看到這裡,廉頗也是我們的老師,廉頗這句話是傲慢。他因為什麼傲慢?他自己有身分、有地位了,他瞧不起人、他執著了。怎麼可以看人家的出身?應該看人家的德行、智慧,跟為國家的貢獻。所以人假如有執著自己的相貌、執著自己的富貴、執著自己的學歷、執著自己曾經做過的功業,沒有不傲慢的。其實剛剛念到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是身外之物,帶不走,結果我們卻因身外之物讓自己的靈性不斷的墮落,讓自己的德行愈來愈差。所以其實人最可悲的是被自己給賣掉,自己欺騙自己了。人不是因為身分而尊貴,是因為你的德行、你的行為而尊貴,哪有瞧不起人會尊貴的道理?

  所以從廉頗這句話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在一個企業團體當中,可能我們是老臣,可是新進的人當中有沒有可能德行跟才能比我們高?我們在這裡呆十年,他呆一年,就跟我平起平坐了,自己會不會感覺酸酸的?甚至於開始嫉妒,看到他就,「哼!有什麼了不起!」緊接著更嚴重了,毀謗他、嫉妒他?那老臣應該是念念為這個團體著想,才叫老臣,而不是因為那個身分在那裡擺姿態、擺官氣,那不是與老臣這個身分相違背了?所以有時候人被習氣控制住了還得冷靜下來,老臣還得有老臣的樣子,面對新進的人也要恭敬,也要為團體舉才,焉能傲慢、焉能嫉妒?所以歷史當中,我們特別感佩鮑叔牙推薦管仲,他尊賢,他讓位、讓賢,成就了齊國的強盛,這個積了很大的福報。所以他的後代十幾世都是齊國的名大夫,「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而且廉頗不只心裡不高興,障礙自己,「宣言曰」,他大聲講出來,「我見相如,必辱之」,只要讓我再見到蔺相如,我一定當面羞辱他。「相如聞,每朝常稱病」,就是蔺相如聽了以後就不上早朝了,因為上早朝就會見到廉頗,兩個人這樣就很不好看了,在文武百官當中兩個人沖突不好,會帶動不好的風氣,所以都稱自己生病了,避開他。而且自己出門,「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剛好外出的時候遠遠看到廉頗的車子來了,他趕緊吩咐底下的人,躲到巷子裡面去,不要跟他碰見。

  「於是捨人相與谏曰」,他身邊的這些家臣看到這些現象受不了,接連對他勸谏,說:「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我所以離開我的家親眷屬來侍奉你,就是非常仰慕你的德行、你的道義。可是,「今君與廉君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今天你跟廉頗同列為大臣,廉頗還當眾講這樣的惡言,結果你反而怕他,還躲他,我們看到你這個行為,平常的人都覺得你這樣的行為太丟臉、太懦弱了,況且你還是將相、你還是上卿,做那麼丟臉的事情。我們,「臣等不肖,請辭去」,你看古人還是挺含蓄的,很無奈講完了,「還是我們沒德行,我們要走了」,雖然抱怨完了,還是很尊重蔺相如,也沒給蔺相如難堪,「我們沒德行,勸不動你了,我們要走了」。

  「相如固止之」,蔺相如趕緊也是很恭敬的勸他們不要離開,接著跟他們講,「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蔺相如問他們,就是說,你們覺得是廉頗比較凶惡還是秦王比較凶惡?那當然大家都講,當然是秦王,廉頗比不上。蔺相如講,秦王這樣的威勢,這麼凶猛,我在他的朝廷我還敢呵斥他,還羞辱他群臣的不義,我怎麼會怕廉頗?秦王我都不怕,還怕廉頗?所以「相如雖驽,獨畏廉將軍哉?」我相如雖然資質不好,可是我也不可能怕廉將軍啊。大家一聽,也對,他都完璧歸趙了,怎麼可能會怕廉頗?

  接著就說到了,「顧吾念之」,這個就是我們《36O》的經文。這個「顧」也是一個轉折,我既然不怕廉頗,我為什麼還要躲他?『顧吾念之』就是,但是我所考慮的、我所想的,『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這句話,我們說,聽留名青史的聖賢人的話,不只留在文字上,「慕賢當慕其心」,我們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只要思考事情一定是為國家著想、為大局著想。所以我所考慮的、我所念到的,是這麼強的秦國不敢侵占、不敢發兵於我們趙國,「徒」就是只,「以」是因為,只是因為趙國有我們兩個在,他們不敢放肆。『今兩虎斗,其勢不俱生』,假如我們兩個發生沖突了,那個形勢很可能我們兩個不能共存,緊接著國家會有危難。『吾所以為此』,我所以會避開他,會這麼做的原因,『先公家之急,而後私雠也』,是先考慮國家最要緊的角度,其實就是國家的安危了,而把兩個人的私怨,這個「仇」就是仇怨,先放在後面。

  我們常常同參道友一起在交流,「我也知道不能生氣,可是常常跟他講話實在忍不住,就罵起來了。」其實假如我們一想到,在團體裡,和為貴,要做榜樣,假如這個念頭擺在前面,那個氣就出不來了。所以還是把什麼擺在第一位,所以氣才出得了?我。「他怎麼可以跟我講這種話」,就受不了了。

  所以接著經文當中,在「史記治要」裡面有提到,接著的發展。「廉頗聞之」,蔺相如這一番話廉頗聽到了很感動。我們看這個歷史,古人一看到人家不簡單的地方,馬上生慚愧,因為他們有基礎,他們也是讀過聖賢書,只是一時間伏不住自己的習氣,一被提醒,馬上轉念。所以這個風范也是讓我們很冷靜,身邊任何的親朋好友只要講的有道理,哪怕我們氣在頭上,馬上要拿甘露水降溫,把人家這句話接受下來,不然意氣用事造更多的罪業。馬上,廉頗聽了不只不生氣了,很慚愧,「肉袒負荊」,脫掉自己的上衣,拿著荊條去請罪,讓蔺相如責罰他。而且,這裡更不簡單,「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請他的賓客一起跟著他去,真的把面子全放下了,不要面子,很真誠的道歉。「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他就對蔺相如講,說我是很卑賤的人,沒有見識,不知道您心量這麼寬,念念都為國家著想。結果蔺相如的無私、廉頗的至誠忏悔互相交感,「卒相與歡」,兩個人就結交成非常好的朋友,「為刎頸之交」,刎頸就是可以為對方去死,這樣的好朋友。

  所以人的一念之真誠忏悔,不只自己的德行提升,人生改變,甚至連國家的命運都會改變。其實人分不開家庭,分不開團體,甚至於我們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人,跟傳統文化分不開。我們做得好,家庭、團體、文化沾光;我們這個脾氣、瞋恚伏不下來,家庭、團體、文化都受累。所以人要有志氣、要有責任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的人習氣就不會放縱,會非常戰戰兢兢觀照自己的心念,調伏自己的習氣。

  所以這個故事,讀書人讀完之後都感歎,說蔺相如完璧歸趙很難,但蔺相如不覺得難;躲著廉頗,一般人覺得很羞恥,但蔺相如不覺得羞恥。為什麼一般人覺得難,覺得羞恥?因為這個難,首先是我們不願意老實聽聖賢的教誨。他難難在哪?難在「我」太重了。假如念念為國家著想,這個就不難,也不羞恥了。所以那個難,不是在境界當中難。我們常常都會覺得,好難、好苦,跨不過去了。其實,「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的心動」,我們執著在這個境界上,然後自己的心產生分別、產生難的執著。

  曾經跟大家分享過一個例子。新加坡有一對夫妻,相處得很融洽,他的先生說我這個太太很好,但是有時候很替她覺得委屈。就是我的母親誤會她了,然後還罵她,結果我太太還跪下來道歉,那時候我覺得我太太挺委屈的。諸位女同胞,你的婆婆誤會你,還罵你,然後你沒生氣,還跪下來道歉,難不難?大家沒反應,我聽懂了。難,光想到那個情境,就有點手要發抖了,怎麼還做得到?可是接下來這個女士講出了心法,她說,我沒有委屈的感覺,因為婆婆是家裡的寶,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她把先生照顧、養育、教育長大,我才有這個先生可以相守一生。我要感謝她的恩德,老人是家裡的寶,那是我們大福田,給我們修福報,給下一代學孝道的。所以我看老人家一生氣,我就心很痛了,趕緊讓她老人家的氣降下來,我一跪下來,她的氣就下降了,趕緊給她道歉,她慢慢就不氣了,那我就不擔心她的身體會受損。

  她不覺得很難做,因為她沒有想到「我很難受」,她把「我」放下,念念為對方著想。「念念為對方著想」,諸位學長,這一句話熟不熟悉?這句話在師長老人家的教誨當中,點播率是NO.1,點播率最高。「念念為對方、為眾生著想」,這句教誨是無上的心法。為什麼?一個人不把自私自利放下,他入不了聖賢的教誨。可是這個「我」要放很難,老人家一個非常善巧的,「你從今天開始都念念為人著想,這個我執不淡而淡,不放下慢慢自然就放下了。」所以當我們跟人相處覺得很多境界很難,很可能是我們連師長老人家最常提的這句話都不肯依教奉行。所以難不在境界,難在我們不老實依教奉行。

  包含人在很多境界當中,那個難是因為我們有退縮的習氣。有些朋友都會(我們交流到),我太太怎麼樣了、我的岳母怎麼樣了、我種種家庭的因緣怎麼樣了。有時候看他的信,看著看著都會覺得,他怎麼種種境界的考驗?但讀完他說的話或者他寫的信,最根本的一個重點,第一個,他沒有自信。他沒有自信了他就容易退縮,他不相信自己有無量的智慧德能,所以面對境界,他那個慣性,退縮的習慣就起來,人那個退縮的心一起來就兵敗如山倒。而且人一不相信自己,緊接著就是不相信所有的人。所以他在敘述所有親人的情況,他也很難相信所有的親人能改變。所以他一個心念沒有信心,最後就所有的境界都是障礙。他一對自己有信心,他就會找方法來突破;他對別人有信心,他就會造緣去成就每個人。所以是障礙還是柳暗花明,都在一念之間。

  所以有時候我們分析起因緣,好像很難、很復雜,其實都要回到自己的心念、心態。心境一轉,境界自然就會轉。假如不這樣去下功夫,坦白講,學傳統文化,煩惱會愈來愈多。為什麼?因為懂的道理多了,不在自己心地上下功夫,會拿去看別人的過。別人有過,我們又沒有善巧引導,又去控制,人家又不接受,當然我們就更多的不歡喜、更多的求不得,那當然就笑容愈來愈少。笑容愈來愈少又怕人家知道,更慘,在學傳統文化的人面前就「嘿嘿嘿」,苦笑,然後在沒有學傳統文化的人面前就「唉!」就歎氣了。回到家裡臉更臭,因為家裡的人都沒學傳統文化,然後覺得,又是討債的來了、又是冤親債主來了。都是這種念頭,哪會學得歡喜?所以一翻開《論語》第一句就讀不下去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明明是苦,哪有悅?

  所以六祖大師那句話很有禅機,當我們起煩惱的時候,以這句話提醒自己,「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我們自己的心動。心動了什麼?動了邪念、動了妄念、動了跟經典不相應的念頭了。假如我們在境緣當中念念為對方著想,我們的整個思惟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念念為他想,「愛人者,人恆愛之」,他慢慢就替你想了。你都覺得他是障礙,怎麼可能他會為我們想?

  所以,第一個,境界為什麼難?沒有自信,退縮了。再來,還有一個很深的習性,叫貪快,急於求成,就希望馬上轉變,對方馬上改,這都沒有道法自然。其實坦白講,我們有沒有馬上改?自己沒有馬上改,怎麼去要求別人馬上改?這個叫苛刻,這叫反其道而修了。聖賢人教我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現在學反了,嚴以律人,趕快改;寬以待己,自己的脾氣二十年了都沒改,但要求別人馬上改。

  所以我之前我聽了一個故事很有趣,但是對自己也很提醒。一個父親望著他幾個月的兒子,很急,把他兒子抱起來拉著,「叫爸爸,叫爸爸」,他還沒叫,「叫爸爸,叫爸爸」,太急了。結果這個孩子後來能走路了,二、三歲能走路,也會說話了,突然有一天,他的父親看到這個兒子面對他們家的雞,抓起來說,「叫爸爸,叫爸爸」。你看,你太急了,把你的下一代都教壞了。其實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光要調伏一個急躁,都要下大功夫跟長遠的功夫。人一急就沒有定性,心煩意亂,講話都會亂講。對方都感覺我們的心煩意亂跟我們的情緒,他哪可能跟我們很好的互動?所以聖賢人留了一句話給我們,一個人求學問、求道德,「為學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氣定」,要先降伏自己浮躁的氣。浮躁的氣往往來自於想控制對方,都是要求對方,這個心就開始浮動、開始急了。

  怎麼調伏?首先把精神下在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過失,「只管自家,不管人家」。能看得到自己的心,調了自己的心,別人感覺到我們的善、我們的真誠,自然他們就跟著轉了。所以道家強調「正己化人」。那當然,這個定靜的功夫要時時觀照、時時保持。所以《弟子規》裡面很多經句就是調伏浮躁。「事勿忙,忙多錯」,「步從容,立端正」,走路是修靜定;講話,「凡道字,重且舒」,所以講話快的人首先要把速度放慢,這個都是調浮躁,「寬轉彎,勿觸稜」。你講話、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緩,慢下來,才能調伏浮躁,才能時時觀到自己的念頭。

  除了從心地上不退縮,有信心,然後不去苛刻要求別人,對於身邊的緣分、因緣,道法自然。求什麼?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要欲速不達、弄巧成拙。好多人在點頭,可能都是我們共同走過的經驗。覺得傳統文化好得不得了,然後給親朋好友一講,講到他們口吐白沫。覺得自己很委屈,這麼好的東西要給你,你為什麼不接受?當我們有這個念頭的時候要想起一個故事,就是「叫爸爸」的故事,你就會稍微緩和下來,還是不能強求別人。而且要心地柔軟的去為身邊的人造緣。你看他現在不能接受,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能理解他的思想觀念為什麼不接受嗎?你一理解他,你就不會指責他了。你會覺得,這個時代傳統文化斷了那麼久了,他們也很無奈,很多思想觀念被誤導。你不只不會為他們生氣,你會有設身處地的憐憫心,你就會有耐性去陪伴他們提升。

  所以說穿了,面對境界,都不是對方的問題,都是我們心地功夫。所以這個耐性重要、柔軟重要、善巧方便重要。很多人可能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又覺得落入兩難。我假如比較順我太太的話,好像又對我媽媽不孝了。媽媽,要孝順她,《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那我到底是聽我太太的還是聽我媽的呢?那諸位學長,請問聽太太的還是聽媽的?我們也落入兩難。我們好好考慮、考慮,就像兩百零七句說「顧吾念之」,這個兩百零七句就是,所以,遇到事情,我的念頭放在哪裡?很重要。

  我們先考慮一下,下一節課我們再來探討是聽媽的還是聽太太的。好,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