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第一0七集)


 2016/6/26    熱度:1375    下載DOC文檔    

  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節課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可能在自己生活處世都會遇到兩難的情況。比方一個男士,他遇到太太跟媽媽意見不同,請問要聽媽媽的還是聽太太的?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所以不是聽媽媽的,也不是聽太太的,是聽聖人的、是聽真理的。那我們要讓她們聽,首先誰要先聽?自己。我們聽了、我們做了,才能感化身邊的人。所以不是從境界當中下手,從哪裡?從心地當中下手,還是回到根本,所謂誠意、正心,才能修身、齊家。誠意,人要真誠容易嗎?面對身邊的親朋好友,他們種種做得不妥的地方,有沒有放在我們的心上?假如有,看到他就有情緒,怎麼真誠對待?所以人這個心要清淨,他才能生真誠、才能生智慧,去應對種種人與人的因緣。所以《弟子規》就在練這個功夫,「恩欲報,怨欲忘」。你要處理人與人的問題,首先對所有人你都不能有成見,所有你曾經覺得他對不起你的全部要放下,而且還要提起種種他對你的好。你對他只有一個感謝跟報恩,你那個言語真誠,能夠感動對方。所以這些,「人情練達皆文章」。

  我們首先先自己聽話,聽哪一句話?「不怨天,不尤人」。人往往在遇到境界的時候,突然會起一個念頭,我都學了這麼久了,怎麼還有這麼多不好在我身上?我到底錯在哪?當我們講這些話的時候,請問經典在哪裡?所以有時候在境界當中,自己回想起來,要老實還真不容易,要聽話還真難,往往都是過去的習性跳得最快。大家冷靜想想,人世間哪件事情是偶然的?自己全部要負百分之一百的責任。哪有說學了以後開始做好事你的人生就變了?這不都是貪求嗎?請問有沒有哪個農夫播種了,說我明天就收成了,有沒有?沒有。所以我們覺得怎麼不改變?怎麼這麼慢?那個都是我們的貪求、急於求成的心都在起作用。那念頭都是情緒、都是迷惑,怎麼可能境界會轉好?人只要還有埋怨天、埋怨人,他的心常常會被情緒控制,他連自己都掌握不了,怎麼可能能夠把身邊的境界轉好?

  往往我們接觸傳統文化,那個貪「趕快給我好的人生」的念頭太強,而忘了我們在沒有遇到以前干了不少糊塗事,這是已經造的孽了。所以「積不善必有余殃」。反而我們現在不好的境界是什麼?重罪輕報,本來是更嚴重的,已經減輕很多了。這個是果報。再來,我們心地的習氣也還沒轉。比方說,今天還是很多時候發脾氣,那請問,這些發脾氣又是一個種子,又種下去了,後面還會不會有惡果產生?會。那我們再冷靜想一想,我們今天所有的念頭,好的念頭占多少?有沒有占一半?假如沒有占一半,那今天種的不好種子還比好的多。所以要扭轉這個乾坤,都要下堅定的決心,「寧肯碎骨粉身」,這個正念要保持,不能起邪念、妄念,要有這種決心的人慢慢才能轉得過來。所以這個修身是真功夫,不能僥幸的。所以必須把怨天尤人去掉,自己負完全的責任。

  很多我們遇到的三、四十歲的人,不要說別的,光是墮胎就好幾個,這個都是天地之間最重的惡。什麼惡?虎毒都不食子,哪有說萬物之靈的人類去殺害自己的親生骨肉?一件都是很嚴重的罪惡了,更何況還有好幾件!那我們現在種種不順事,算得了什麼?甚至要感謝上蒼,重罪輕報,你就不會怨,反而遇到的愈不順愈忏悔,因為它絕對不是偶然,還是因為我自己造的罪感召的。人這麼一忏悔,真誠才能現前,不然怨天尤人又要造新的罪業。所以學傳統文化要能改變命運,要真干,要從不怨天、不尤人下手,心才能平,平才能理智,平才能生智慧。

  心平了,緊接著要轉境界,面對太太跟媽媽的意見不一樣,那我們還要堅信她們都有「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就說,「我那些兄弟姐妹沒救了,怎麼講都沒有用!」我看不是他們沒有救,誰沒救了?自己的執著,自己就沒得救了。而我們堅信身邊的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但要循序漸進讓他們接受。首先第一個,你要讓他們信任你。怎麼信任?要多付出、多請客、多送禮。大家有多久沒買禮物給你另外一半了?還有你身邊很親的人,有沒有常常能想到他們的需要?所以第一個,你要「調劑人情」,他信任你、他接受你,你的話他才聽得進去,「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你體恤人心,知道他信任才能接受你的話,那你多付出,他就信任。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帶著無求的心,不然新的執著又出來了。你說,「今天,對,我們一起交流,要送禮。」結果這個禮拜回去送了,另外一半高興了一下,隔天又跟你發脾氣。下個禮拜你很生氣的來,「禮我都送了,怎麼還這樣?」那我只能怎麼辦?「對不起,對不起,是我錯了。」

  這個調劑人情裡面還有一點很重要,你身邊的人很生氣、不高興,在指責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進入指責的行列。比方說你太太在指責你媽媽,你不要跟她說:「對,對,我媽就是這樣!」那就完了,沖突更大,是不是?那你也不能說,「你這樣講不對,你這樣對我媽不恭敬。」那她就跟你拼了。那怎麼講?所以中庸之道很重要。你不能聽了她們的話,受她們情緒的影響,然後偏在一方,不行。你要很冷靜,調劑人情。她在那裡抱怨,讓她把苦水吐完,她比較舒服了,「我很能理解你」,你講話的時候都讓她覺得,你是站在她的立場上講話,你是為她想的。人與人要交心,你必須讓對方有這個感受,而不是你在指責她。哪怕你是提醒她,用一些很重要的道理告訴她,她覺得你不是在指責、不是在教訓她,而是為她好,她就能接受了。所以人在講話的時候要先冷靜,「我這些話是不是為她好,站在她的角度?」還是你是看到她的過,忍不住了,劈裡啪啦像機關槍一樣一句接一句的止不住?那個還是自己的情緒。所以一個人要心平氣和才能講話,不能心平氣和,講話鐵定會出狀況的。

  所以這個人情要了解,人心是時時會起伏,所以你送的禮絕對沒有白送。但是那個送禮是我們歡歡喜喜念她的恩送的,不是要求她feedback才送的,不是要求她回報。你開條件,你還是利害心,你不是真誠心,真誠是沒有任何的索求跟條件的。包含太太跟媽媽在那裡指責的時候,你怎麼調劑這個局面?一來,先把過引到自己身上來。媽媽在罵太太,「媽,是我不好、是我不好」,把過引過來,這個火藥味就是慢慢降。因為人能把罪都引到自己身上來,那個心是很真誠的。人要認錯不容易,要把面子放下的人才能常常認錯,那個是真正覺得大家都沒錯,都是我的錯,他那個自我反省、自我認錯才會非常順。你說,「我們家就是我先學傳統文化,我們家沒轉都是我的錯」,你要道歉就很快了。「聖人常受天下之責,而無責人之心」,不去指責任何人,先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來。

  再來,因為這個人情有調劑了,大家心裡比較舒服的時候,要順勢的把一些重要的道理提醒對方。比方婆媳之間相處了這麼久,彼此都有恩德,一時氣上來了,等她氣稍微下降了,你提醒她,「那個孩子來的時候,也都靠媽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拔大。」太太一聽,「也對。」然後你就要從中做潤滑劑,常常要買個東西替你太太送給你媽,替你媽送給你太太,然後都說是太太買的、媽媽買的,這個都是在造緣。所以對方在生氣的時候,都是假的,你不要把它當真,不然你會隨著她的情緒你也被牽動。情緒都是假的,是吧?生氣是真的嗎?諸位學長,你們把上一次生氣拿來我看看。會變的都是假的,不會變的就是真的,就是我們的明德、我們的真心才是真的。真的一定可以恢復,假的一定可以放下,要有這個信念。

  那慢慢的能夠調劑人情,發明事理,那親人更能夠接受我們,這個緣自然就會轉了。而且,只要自己全心全意斷惡修善,積功累德,自身跟家人福報慢慢都會現前,這個不要急。其實人很多的煩惱都來自於對未來的期望、貪求。真正明理的人不去貪求未來、不去強求未來。明理的人是什麼?「欲知將來結果」,我的未來會如何,「只問現在功夫」,只看你現在的功夫。你能不能改習氣?能不能轉自己的命運跟轉家庭的命運?很多人學了傳統文化,家裡的問題都退縮。退到哪裡?不肯面對,然後說,「我想要十年專攻一部經,以後出來弘揚中華文化,我是不是就離開我太太就好了?」這種人我不收,不敢收。為什麼?收了以後,他太太會來破口大罵,到時候我就麻煩了。所以學傳統文化,落實在「敦倫盡分」當中。你真依教奉行了,你真有那分承擔了,就像孟子講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然有老天安排你的因緣,不用急。但是你必須安住當下,盡自己的本分、改自己的習氣,不然都是寄望未來,當前都是逃避,甚至於隨順習氣,只會讓自己的障礙不只不會減少,還會更多。更多,更不能責怪別人。

  今天跟大家談這兩百零七句,從中我們體會為國著想、為大局著想,這是我們學到的第一個態度。第二個,這句裡面也讓我們感覺到一個國家、一個團體,人才很重要。您看這裡講「徒以吾兩人在也」,這個國家有兩個中流砥柱,再強的秦國不敢亂來。所以人才對家庭、對團體太重要。那人才既然重要,我們怎麼做?把自己培養成人才,然後再由自己去感召人才,這個就是有志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去找了很多人才,結果我們自己不是人才,人才也留不住。人才都往人才的地方聚集,物以群分。所以我們又向外求,找了很多人才,但自己、團體並不依教奉行,這個人才留不住,人家一看,你們都是講一套做一套,他就走了。花了一大堆功夫把人才找來,最後還是留不住。所以「君子務本」,首先自己跟自己的團體要真正做好,你不去強求人才,人才自己感召就來了,「有德此有人」。可是這句經句雖然這麼說,人太多的精神都是往外求,那個心思都是要去挖掘好的人才進來,還是會留不住。「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凡事從根本下手。

  第三,既然人才這麼重要,我們就要常常去提拔人才、去栽培人才,這個才對得起團體、國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以前的官員林則徐、曾國藩先生,隨時隨地都在記錄他所遇到的人才,為國舉才,這是真正仁慈的人。請問大家你們有沒有一本「人才簿」?不然林則徐的故事我們白聽了,是吧?最近大家交了漢學院的建議書,很多學長都在舉薦人才,這個就是落實了孟子講的「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這是真正仁慈。我也代表中心給大家感謝一下,謝謝大家。

  再來,這個故事第四點給我們的啟發,一個本來即將沖突的兩個人,最後變成什麼?「刎頸之交」,可以為對方去死。諸位學長,您現在生活、工作當中有沒有一看就很煩的人?就覺得跟他一講話,火都快上來的人?請你今天回去立一個志向,「我要跟這個人成為刎頸之交」。那這個故事你就沒有白聽了。不然故事還是故事,我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所以我們堅信一點,就是師長常常教誨我們的,至誠就能夠感通。要沒有私心,慈悲心,就是為了利益對方、成就對方,這個真誠就能感通。

  那這個感通,人與人會感通,人跟因緣也會感通。你發誠心了,你的孩子會有很多貴人來幫助,這個就是感通,「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現在很多家長他學了傳統文化,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他很急、很擔心,怕找不到這樣好的單位。其實人一急、一擔心就不真誠了。要先把心靜下來,相信聖賢無所不在,他一定會保佑我們。自己心量要大,「我以後要把孩子培養成棟梁」,你好的因緣就會出現了。所以發願,然後注意身邊有哪些好的傳統文化的單位。我現在遇到一些同仁、遇到一些朋友,他們也會說,「要往哪裡送?」其實天下善人多了,很可能你旁邊就有好的緣。你在那裡「怎麼辦?怎麼辦?」就慌了、就看不清楚了。先定下心來,然後自然緣分就會來了。

  緣分來,你自己去判斷。比方它是公益團體,不以營利為目的,這個很重要。你不能拿老祖宗的智慧來賺錢,老祖宗是無私的,你把它拿來賺錢。不能以營利為目的,是以希望大家都受傳統文化的利益為目的,是這樣的單位。再來,它要比較已經上軌道,你自己要去觀察,他們是不是已經很有章法在運作這個團隊?你自己也要判斷,不然到時候去了以後不如意,打電話來罵我,我也很委屈,你自己要會冷靜去判斷。第三,傳統文化是師道,他一定要有師承。而他師承的是真正修身過來有真智慧、真德行的人,而不是他喜歡的人,這個是要很冷靜、很理智。請問喜歡劉德華的人多不多?多吧?那可不可以跟他學傳統文化?你跟劉德華學傳統文化叫情執。你要跟過來人學,要跟他也是承傳道統的人學,這才是冷靜。你說,「那個講課的老師我挺喜歡他,我就跟他走。」搞情執、搞迷信。

  學傳統文化是學覺悟,你要明明白白。所以經典裡面告訴我們,要「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你對明師你不能懷疑他、你要相信他,「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要專信不犯。他教誨我們的,你不能聽了以後陽奉陰違,那就沒有辦法得利了,專信不犯。而且你要很努力的去落實,你不能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那就變成消遣、玩弄聖教了。要「精進奉行」,很努力,很下決心、苦功的去落實,精進奉行;「不失所受」,他今天教我們的終身不忘,這個不失所受就是《中庸》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今天我們就受持一句話,「念念為人著想」,時時保持就是不失所受了,OK?

  我講得很激動,你們繼續在那裡抄,很有趣。我講得這麼激動,大家抄好像沒有跟我有相應的感覺,所以抄還是抄,字還是字。這句要怎麼樣?念念為人著想要怎麼樣?要入心,入了心就跟你的靈魂融在一起了,念念保持著,不會忘失這個態度。一句法入心,你的境界就上去了,甚至你就得解脫了。不是要學一堆,那都變知識了。學了一堆,一句都沒有做到,受用不了,還會增長傲慢。因為懂多了,就會看別人過。所以《弟子規》很重要,不然我們都沒有學聖教的根基。《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這是不能僥幸,一定長,只要不落實一定長。

  所以我們今天回去冷靜想想,接受聖教這麼久了,哪一句精進奉行,不失所受?可能我們突然會覺得,好像一句都找不到。接著呢?灰心、沮喪。錯了,這個念頭又是迷惑了,是吧?應該怎麼樣?發現自己一句都沒做到,叫開悟了,有沒有?對。反省就是開始覺悟,發現自己的過失立刻就要痛改。發現什麼過失?一句都沒做。痛改,從今天開始,學一句做一句。那也不是壞事,那這樣才能打破自欺。不然都覺得我學五年、我學十年了。那變自欺了。要重實質,我到底落實了幾句?

  所以判斷因緣,也要看他有沒有師承。過來人很重要,在這個時代學聖教不容易,你遇到一件事,你去問十個人,可能十個人的講法都不一樣。請問我們聽誰的?聽經典的,聽已經是明白、走過來的過來人的。而且明白的過來人,他非常清楚因材施教。人還沒有放下我執以前,都是自己覺得對的去建議別人,而不是適合對方的,他還沒有到能夠觀照到對方的狀況。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我自己覺得很幸運,我們都能跟著師長老人家,他是修學的過來人,我們有問題都可以向他請教。可是往往我們有問題的時候,都是東聽一點、西聽一點,不見得是跟著他老人家學習。好,這個是至誠感通。

  但是,人在感通因緣的時候不能執著,所以人要時時看到心上有沒有執著,不然會生很多煩惱。給大家舉個例子,有個故事可能大家聽過。有一個很虔誠的基督徒,他遇到水災,結果他就堅信上帝一定會來救他。結果水災洪水淹得很快,淹到他們家屋頂了,他的半身已經都泡水了。突然有一個木盆飄過來,那個木盆很大,可以讓他飄起來。然後就有得救的人告訴他:「你趕緊抱著那個木盆,你就不會淹死了。」他說:「我是很虔誠的人,上帝一定會來救我。」他就沒有抱那個木盆。接著過了一陣子,那個水已經淹到他的脖子了,突然有一台救生艇過來了,「你趕快!趕快!手伸出來,我們趕快把你救起來。」他說:「我是很虔誠的,上帝一定會來救我。」他就硬是不上那個救生艇。結果水淹到他的鼻子了,突然有一台直升機來了,把繩子放下來讓他抓,他說:「我是很虔誠的,我一定要看到上帝,不然我一定不罷休的,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結果他就淹死了。

  淹死以後就見到了上帝,他很生氣,「我這麼堅信你,你為什麼不來救我?」他說:「我要救你,你三次都不接受,我變成那個木盆要來救你了,還有促成那個救生艇,還有直升機,你都不接受,我怎麼救得了你?」所以有時候人很相信能夠感通,但是心裡不能有執著,不能一定要怎麼樣。因為你那個一定要怎麼樣,那是你的執著的思考,那不是神聖、聖賢人縱觀全局的智慧。那你口上是說遵從聖賢的安排,事實在做的時候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比方我當時候辭掉工作,到了澳洲學習,結果回來代了一個學期的課,就等著考老師。因為我已經辭過了,要重考。結果我怎麼考都沒考上,還備取。人怎麼考都備取,難不難過?「我很努力了,怎麼考不上?」我那時候沒有這麼想,我說:「考上也好,不考上也好,老祖宗安排就是了。」我沒有煩惱,結果後來真的沒有考上。經過一段時間我才了解到,差一點考上是必要的,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的。為什麼說差一點考上是必要的?我假如成績很差,根本沒希望,我爸爸一定說:「真不用功,再去考一年,再去補習。」那我就要聽我爸的話。結果我都快考上了,然後都差一點,我爸爸不忍心責備我,然後說:「你實力還不錯,那你既然有機會去大陸看看,那就去看看吧,早點回來。」我假如成績沒有不錯的話,我爸爸就不會讓我出門了。所以那個差一點考上也是必要的。是真的,不然爸爸說:「你看你成績差那麼遠,就是不用功。」那你說得也對,那我也要聽我爸的。那都沒考上,他也很不忍心,因為他陪我去看榜單,每次看都有希望,每次看都失望,最後我都叫我爸,「爸,你別去了」,我很不忍心再看他老人家失望了。

  假如我的念頭裡面執著,「老天爺,你一定要讓我考上老師。」那我就卡死在這裡了,卡死在這個表相。我沒有這麼求,我不是要求一個當老師的機會,我們是因為學了老祖宗的教誨,自己得利了,我們希望能夠自己好好學,看有沒有機會去介紹給別人,我們求的是這個,不是求一個在小學當老師的機會。所以我當時候假如執著「一定要一個小學的資格」,那我那個至誠感通也感不了,因為我的念頭裡面有執著。我沒有這個預設立場,就感通了,才有那個機會到海南去。我作夢都沒想到怎麼會去海南,是吧?所以感通要有信心,但是不要有執著。

  好,這是最後一句,也是我們學「至公」當中,能夠真正為公,放下私心,然後不要煩惱未來。其實煩惱未來還是自私,還是自我中心,才會煩惱。不為自己,念念為他人的人,沒有煩惱。所以老人家講了一句話,「你這一生聖賢、佛菩薩照顧你,你自己不要操心。」大家聽了歡不歡喜?真正相信嗎?Anytime相信嗎?真相信的人不生煩惱。假如我們還有很多煩惱,這句話還沒放在心上。所以聽話容不容易?不容易。這句話真聽了,保證你明天皺紋就沒有了,尤其眉間的皺紋一天就散掉了,馬上印堂發亮,不發黑了。所以你看師長老人家,他什麼時候就把這句話放在心上?六十二年前。所以他老人家皮膚這麼粉嫩粉嫩的,像嬰孩一樣,不是沒有原因的,人家六十二年前就受持老師這句教誨,他就不生煩惱了。

  其實人為什麼不依教奉行?就是不老實,就是自己喜歡找罪受,不肯放下這些痛苦。所以人自己找罪受,別人也幫不了忙。明明每句教誨是清涼劑,我們就不肯受持。那他什麼時候願意受持?可能是苦吃夠了,他就會回頭了。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我們也別罣礙,自己好好依教奉行,給所有的人做榜樣,那是最大的供養。

  接著我們看第五個綱領,「為政」當中第五個綱領,這個綱領非常重要。而事實上我們要從事第五個綱領「教化」,那前面這些條件不可不具足。我們要務本、要知人善任、要至公無私,有這樣的胸懷、修養才能真正做教化的工作。還有私心,沒有辦法教化大眾。都偏心了,人家心裡都不服了,怎麼感動別人?而當我們看到「教化」兩個字,這個「教」首先是自己教育自己,不能先想著要教育別人。真正有德行,自然能夠感化身邊的人,那是水到渠成的,不是強求來的。而我們看這個「教化」,首先這兩百零八句,孔子講到,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這句話很重要,這句話跟自我教育有什麼關系?堅信這句話,從此以後不再懷疑自己了。『性相近』,我有本性、我有明德。這句話我們可能讀了很多遍,可是人還有沒有再懷疑自己?還有沒有再否定自己?那這句話還是沒有受持。這句話真的受持了,不懷疑自己,同時也不懷疑任何人,因為每個人都有。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從事教化工作的人,這句教誨是大根大本。你相信了,你有無窮的愛心跟耐心去陪伴人成長,你不會否定他、你也不會放棄他,因為你堅信這個真理。所以我們對任何一個人沒有耐性,就是對這個真理懷疑了。所以這些經句要常常讀,把自己的正念提起來。不提起來,一個妄念接著一個妄念,又懷疑他、又想他的不是,愈想心裡愈難過,愈想跟他愈對立。

  所以修身的功夫下在哪?下在一念之間,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所以孔子說,一個人終生奉行的是什麼?「忠恕之道」。忠,盡心盡力幫助他,為什麼?性本善。為什麼要恕?『習相遠也』,他沒有遇到好的教育,他被誤導了,他很可憐,他回不了頭,所以要寬恕他、要設身處地包容他。這是忠恕之道。忠恕之道在哪?跟每一句都相應,每一句裡面都有忠恕之道。所以這個「性相近」給了我們信心,也給了我們恆心、耐心。我們要恢復這個本性,得要有恆心跟耐心,不能否定自己、不能否定別人。

  再來,還要細心,對這個夾雜的絲毫的習氣都不能夠放縱,都要懂得觀照到,要放下。人貪名利的念頭非常細。比方我們跟人家講,他說,「我剛學傳統文化」,我們馬上說,「我已經學五年了」,這個念頭裡面有沒有標榜?有沒有貪名的心?就像蘇東坡先生給佛印禅師送了一首偈,「八風吹不動」,他還在認真的在修行,是不是?他也沒有去亂來,可是他在修行當中就已經起了好名的心,好人家肯定的心。念頭很細。比方我今天跟大家忏悔,我哪裡做錯了。結果我講完,下了課,可能有學長跑來了,「你能夠當眾反省,真不簡單、真謙虛。」我聽了以後笑得很開心,我有沒有染著?因為他說我謙虛,我很高興。那麼那個我反省忏悔會不會又形成我貪名的緣?所以人要細到什麼程度?念念不染著,才有可能慢慢心愈來愈清淨。不然人在每個境緣都有可能會有新的染著。所以善觀己心,這個功夫是「不可須臾離也」,隨時都要保持好,連反省都有可能會染上名利。自己會染,我自己在忏悔,自己覺得自己謙虛,染;別人又覺得我謙虛,又把我推得更高,也是助長我繼續再染。這些都很細微。

  性相近也,我們有信心之外,怎麼讓它恢復?這個要耐心、細心、恆心、毅力去觀照。「習相遠也」,有句俗話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還沒有形成定慧,還沒有形成是非善惡判斷以前,他非常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其實這個我們應該很有感受,比方說我們去上個五天的傳統文化課,狀態好不好?好。比方說我們放縱了習氣,然後好幾天不學習了,那個狀態馬上就會落得很厲害,那就證明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道習相遠,首先第一個,要保護好自己,進而再保護好身邊的人。那這個就是習相遠給我們的啟示了。習相遠讓我們能包容一切人的過,因為他沒有遇到好的緣,同時更積極的護念好自己、護念好他人。

  那護念好自己,那可不能以合法掩護非法。比方我們就會說,師長教的,「人就是要在境界當中歷事煉心」,所以我繼續看電視、繼續逛百貨公司,是吧?煉嘛!但是愈煉愈墮落,那就不對了,那就要用另外一個教誨,不能拿著一句教誨去變成自己的藉口。明明就是貪心起來了,還說老人家說要歷事煉心,所以電視繼續看。所以這個不自欺難,不只不承認自己自欺,還要把師長拖下水,「師長說」,那旁邊的同參道友只能傻笑,「呵呵,呵呵」,也沒有辦法提醒我們,因為我們自己態度根本就已經連師長都不接受了。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他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志,是不是保護自己的清淨心?坦白講,我們的功夫、我們的資質都比不上老人家,所以只要還看電視、還看報紙、還看雜志,清淨心只有退步的分。有時候老人家說他怎麼修,其實我們要會聽。就是什麼?我們修的標准要比他老人家更嚴,因為我們的程度不如他,是吧?對啊。可是我們都自己放松,「這樣就不錯了,我比張三、比阿貓阿狗好很多了。」那這個還是自欺了。

  所以什麼叫真干?不夾雜自己的想法、看法,不自欺,這個才叫真。什麼叫干?「不懈怠」,不能自己放逸、懈怠;再來,「不自恕」。有時候看到這些教誨,我們有沒有壓力?這麼難!我們,好啊,難,不干了,繼續受苦。所以人要下定決心,把它突破了,「不懈怠、不自恕」才是干。「不夾雜」,只要夾雜自己的想法、看法,就是跟自己學了,不是跟經典、跟老人家學了,「不夾雜、不自欺」才是真。所以真干二字含義深遠。真干的人就護念好自己了。

  再來,護念他人。首先我們從歷史當中就可以看到,周朝的「三太」,她們非常會護念下一代的德行。她們從哪裡做起?胎教做起。所以「三太」,周朝的太姜、太任、太姒三代出了好多聖賢後代。所以我們民族稱另一半叫「太太」,稱自己的夫人叫太太,那就是這個天下要有聖賢人出來,有聖母、有聖賢妻子,就能夠出聖賢的後代了。所以您看這個護念從哪裡開始?從胎教開始。接著誰護念?父母護念。他到學校去,老師護念,一、二十年的護念,就把他德行的根給扎牢了,他出來才不會染著。所以這是「習相遠」,就要慎重自己、慎重身邊的人所接觸的緣分。

  所以古人交朋友非常慎重,「君子忌苟合,擇交如求師」。君子忌諱隨便亂交朋友,因為人很容易受身邊人的影響。孔子也提醒我們,「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結交正直可以勸谏我們的朋友,結交能寬恕別人、體諒別人很真誠的朋友,結交有非常廣博的閱歷、見聞的朋友。另外又說,「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這些提醒在六十五頁,我們「貴德」的第九個單元「交友」都提到。這個也是提醒我們習相遠,所以我們要慎選環境、慎選朋友。包含人生大事,婚姻大事要慎選另一半,這個都是非常關鍵的抉擇。

  我們看到一百四十九句裡面就提到,孔子就斷言,子張在他死後會愈來愈有德行,子貢反而會退步。因為子張都結交比他有德行的朋友,子貢都喜歡交那些德行不如他、都聽他講的朋友,所以他就退步了。所以從這個習相遠,我們看到「孟母三遷」就很感佩了,父母為孩子選擇好的環境。包含為自身選擇好的老師,「從明師受戒」。在古代,有一個人叫魏昭,他了解到當時候很有學問的一個大儒叫郭泰,他就主動要去侍奉郭泰,還為他照料生活,幫他掃地、端水。郭泰就給魏昭講,「你就好好讀書,何必一定要到我這裡來?」但是魏昭講,「經師易獲,人師難遭。」所以他希望能親近郭泰,他說他自己就像潔白的絲,要去親近這些染料,紅色、藍色的染料,就能夠再薰陶自己、再提升自己。這個是自己主動去親近仁德之人,來護念自己的道業。

  古人在為自己的下一代找老師也是非常慎重,叫千裡尋師,而且往往都是整個家族那七八十、八九十的人去找的。那我們可能聽到這裡,「目前還找不到好老師」,又生煩惱了。其實只要有經典就不會生煩惱了。你真的找不到老師,孔子是老師、孟子是老師。孟子跟孔子學,孔子已經不在了,他學得很好。所以為什麼孟子稱亞聖?除了孟子真的學得很好,還給後世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就是他的至誠心超越時空,這表的法太好了。所以告訴我們,人只要至誠願意學聖賢的教誨、願意承傳道統,絕對學得好,跟這些聖人,哪怕離你幾千年都能夠感通。那可能也有人會生煩惱,「那好,我要跟師長學,可是我又沒有在他身邊,怎麼親近?」你看,重實質,你離他千裡之遠,但你都依教奉行,就等於跟在他身邊了;你跟在他身邊,你一句也不照做,實質上是離他千裡之遠。你說我真的有問題,寫問題問,老人家在講經,很可能就回答大家了。其實我們覺得是障礙都是自己想出來的,真正肯學的人一定有方法克服。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找理由了。

  孔子學聖教是我們的好榜樣,他一生真正恢復性德成為聖人。他怎麼學的?「學而不厭」,他無時不刻都在用功。所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功到什麼程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到很高興都忘了吃飯。這個境界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遇到過,所以還是肚子餓排第一位,還是欲望排第一位,還沒嘗到法喜。讀到這一句就生慚愧心,還要再下功夫。

  而孔子他一生怎麼學的?在《論語》當中有提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個榜樣好。十五歲志於學,學什麼?學大學之道,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不是搞知識、不是搞學術。歐洲二、三百年的漢學難出一個弘道之人,因為學錯了。聖教是內學、是心性之學,是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學問,你不能把它搞成學術,甚至於學這個是為了自己以後有個教授可以領薪水,那都偏掉了。二、三百年難出弘道之人,花了多少精神、花了多少時間、花了多少資源。

  所以從這裡我們又感覺,「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被人家叫教授、被人家叫老師,培養不出一個弘道之人,這是要背責任的。我們接受了這個待遇,接受了這樣的尊重、禮遇,都享這個福報,有沒有盡這個責任?靠傳統文化,有了一個教授之名,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弘傳、承傳下去。享了這個教授之名、享了這個老祖宗的福報,自己不行道,又不能夠把道傳給底下的人,這是有大罪過的。所以人順境不好修、享福不好修。順境很容易淘汰人,最後變成理所當然。所以接受別人照顧、接受別人敬重,一定要記住《詩經》裡面有一句話,叫「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夫子立定了志向,終身不改。其實十五歲就有這樣的定力、這樣的志氣,志於學,一定要把聖賢之道學通。我們一對照,我們在這個學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退縮?發心是容易,恆心難。所以要立恆志,不能改變,再大的困難都不退縮。

  接著,「三十而立」,在任何的境界都立住經典的教誨,絕對不會違背經典教誨,能立得住,能不受誘惑。就像孟子講的,「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時候富貴一享,不警覺,叫享癡福。癡就是慢慢慢慢就享福,德行都沒有提升。所以很多人學傳統文化會變胖,但變胖有兩種。一種,心廣體胖,他心量大了,他相貌就轉了。像我是心量還不夠大,胖不了。跟老人家學要學他的大心量,要先擴寬心量。這樣的胖,他的臉上會發亮,那個胖讓你看得很舒服,然後眼睛愈來愈亮、愈來愈有智慧,這是胖對了。另外一種,是被照顧到太舒服了,愈吃愈多,愈來愈浮腫,然後眼睛有點呆呆的,那就變享癡福。這個很危險,為什麼?老祖宗的福大,一說你是學傳統文化,人家就照顧你,甚至七、八十歲還照顧你。長者尊重我們說:「難得,你來走弘揚文化的路。」那弘揚文化怎麼弘揚?要從自身體現出來,七、八十歲是我們爺爺輩的,我們要像孫子一樣侍候他,那才是弘道。哪有被他一尊重,昏了頭,還被七、八十歲的人照顧,那不就麻煩了?那我們就受了人家的尊重。不能受,那是老祖宗的德,不是我們的德。

  所以李炳南老師教誨得好,去給大眾分享傳統文化,連水都是自己帶的,都覺得感恩你給我這個學習機會,沒有絲毫要求別人要給我們什麼,沒有絲毫條件,這樣才不會染。不然今天普洱茶,明天怡保白咖啡,後天槟城的一口綠豆酥,就慢慢慢慢的享福就完了,或者是槟城的豆蔻水。所以人往往染著、貪著的時候,不知不覺的,不知不覺的會退墮的。所以要立得住,「富貴不能YIN」,不能沾染,「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您看孔子遇到七天絕糧,意志有沒有絲毫的動搖?貧賤不能移。聽起來很歡喜,做起來,大家有沒有七天沒飯吃的經驗?沒有,對。所以其實我們弘揚文化要很慎重。為什麼?我們德行還沒樹立起來,就享很多福,因為都是祖宗跟聖賢的福。所以福不能享,要護念好自己,「以苦為師,以戒為師」,不享福。

  「四十而不惑」,四十歲了,遇到很多事情懂得權變,懂得視情況去客觀分析、了解,然後采取比較契合當前的做法。他不會在那裡兩難,好像這樣做也好,那樣做也好,不會,他會通權達變。其實只要抓住了慈悲為本,你在遇到很多事要處理的時候,為這件事裡面的每一個人著想,慢慢那個權變的方法就會出來。而且你不為自己想,都是為他們想,你那個言語很真誠,容易跟對方交心達成共識。

  「五十而知天命」,知道自己這一生的使命,不只知道了,念念期許自己不要侮辱了這個使命。我們不能「我這一生要弘揚中華文化」,你有這個承擔,反而因為有這個承擔了,產生一種自我感覺良好,「我比一般的人好,我沒有隨波逐流,我挺高尚的。」那這個有自己覺得很高尚了,可能就有好這個名的染著又上來了。所以不能染那個盛名。反而是什麼?我既然期許自己承擔了這個弘傳文化的使命,怎麼弘傳?人能弘道。我怎麼落實這個使命?在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當中落實經典,這個才是知天命。而不是只是口頭上說,「我已經知道我的使命是什麼」,但使命沒有落實在念頭跟一言一行,還是空的。所以人要不辱父母、不辱使命,才是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前面四十歲以前,叫修境,修學的境界;五十歲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跟七十歲,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證入的境界。當然認真修了,自然就會提升到開悟,最後就契入聖賢境界。就好像《大學》裡講,「靜而後能安」,那他是不是立了?是不是不惑了?對。「安而後能慮」,這個慮是什麼?智慧現前。所以智慧現前,悟境了。「慮而後能得」,那個得就是契入聖賢境界了。那契入是什麼狀況?六十而耳順,一聽人家念這個經典,他就知道那個經的意思了。就像六祖大師已經契入了,人家一念什麼經,他馬上講給他聽。包含這個心很真誠、慈悲,一聽人家講什麼,就能體會到人家的心聲。這個不容易。比方說你的家人有一天跟你講,「我一定要成聖成賢」,被你聽到了,結果隔天他又發脾氣了,那我們馬上跟他講,「你看、你看,昨天還說要成聖成賢,今天就發脾氣了。」那對方好不好受?不好受。我們聽他的話產生執著,產生什麼執著?他的文字你執著了,然後又拿著這個文字要去要求他,叫控制他了。

  你要見他的心性,體會到什麼?難得,他這一念放光,心性之光,很難得。可是他今天又生氣了,那正常,要寬恕他。但是你感覺到他那個決心可貴,你就會更有耐心去幫助他。你覺得他那一念心可貴,那個就叫跟人家交心。你聽人每句話就聽到他的心性,你會非常尊重他可貴的心性之德。那可能有人會講,「那他騙我呢?」那你一聽一個人騙你,你還是不執著他的習氣,你還是會體會到說,他還是有明德。你聽一個人騙你,你會更憐憫他,他被習氣控制住了。所以這個耳順,是聽人家一講話,都能體會到人家的心性,這個不簡單。我們都很容易著在他的言語、著在他的行為上面。所以真正耳順的人,不見世間人的過。「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起心動念、一言一行完全都跟經典相應了。

  這一段,夫子能夠做到,我們也要有志氣,我們照著夫子的教誨去做也能做到。其實在這個念頭上不能起分別,我們假如起個念頭,「孔子是聖人」,那我們這個念頭就是自我否定了,就是自己先起分別了。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孔子花了一輩子成為聖人,假如孔子的話我們每句話都照做,我們是不是要七十歲才能隨心所欲?請問大家,假如完全依聖人的教誨去做,隨心所欲要七十歲嗎?就減少了。為什麼?聖人是老師,他把他一生最精髓的都供養你了,我們怎麼回報聖人?是要學得比他好才對。怎麼我們的念頭變成「我不可能」?自己障礙自己了。

  師長老人家學了六十二年,他去蕪存菁教誨我們,我們肯照做,我們少走他老人家的彎路。怎麼可以起念頭說,那個是老人家做得到,我們做不到?我們起這個念頭,師長最傷心了。每一個跟著他學習的學生都說,「抱歉,你做得到,我做不到。」那不是讓老人家五十五年白講了嗎?哪個當老師的人希望他的學生告訴他說,「老師,你好厲害,我做不到」?都是希望青出於藍勝於藍。我們講到這裡,就要有志氣當真弟子,讓師長老人家一生的教誨沒有白費,依教奉行,讓他老人家歡喜就對了。

  這個兩百零九句,其實這些教化的經句都很相應的,古人都是通達人性,知道他有本性本善,又知道有染著的習性。所以我們來一起念一下這兩百零九句:

  【先王知人有好善尚德之性。而又貪榮而重利。故貴其所尚。而抑其所貪。貴其所尚。故禮讓興。抑其所貪。故廉恥存。】

  我們學這些經句要貫通,所有教育最精辟的一篇文章是《禮記.學記》,《禮記.學記》提到,什麼是教育?「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長善,恢復本性;救其失,習相遠,要去掉他的習氣。這句也是,『好善尚德』,這是恢復他的本性,長善;然後抑制他的『貪榮而重利』,救失。所以古人是通達人性,他有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經驗、方法、理念、效果都出來了。老祖宗是全世界最懂得教育的聖哲。結果我們教育跑去跟外國人學,跟西方的功利主義學。所以現在從小或者在學校裡面,沒有重視孝道、沒有重視長善。美國幼兒園教什麼?教競爭,就是教「貪榮而重利」。所以美國人需不需要中華文化?需不需要《群書治要》?需要。您看這句就給他們頓悟了。他們沒有通達人性,結果現在全世界青少年教育最嚴重的就是美國,你還稱它叫發達國家嗎?下一代都沒希望的叫發達國家?我也搞不清楚這個時代的標准是什麼?其實這個時代的標准就是money,就是錢、就是重利,那是錯誤的標准。下一代都沒聖賢的民族有前途嗎?

  所以我們很感恩,我們現在中國,我們習近平習主席,他很多的談話都是長我們的「好善尚德」。最近習主席的談話我們看了很感動,都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位卑未敢忘憂國」。每個人不管在哪個行業,都有復興文化的責任,這是好善尚德之性。然後又做出表率,節儉,不浪費老百姓的血汗錢,這個就是抑制「貪榮而重利」。所以一個父母依照經典去做,這個家的命運就改了;一個國家領導人依照經典去做,整個國家的命運鐵定可以改變。所以祖宗有德,我們感恩祖宗聖德的庇蔭,那整個文化復興最後還是從我們做起。

  我們今天這個單元叫「教化」,教化的根從教育自己做起、從淘汰我們自己的習氣做起、從格物下手,自然物格知至,知至意誠,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這個是道法自然的水到渠成。從淘汰習氣做起。淘汰習氣就是拿自己開刀,要把這個幾十年跟著的壞習慣割掉。痛不痛?你們沒有反應,沒有反應是還沒割過。割會痛,長痛不如短痛,就對了。

  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