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素食指標吃出健康
1 食物種類多樣化,拒絕單一 不要只吃單一種類的食物,來源必須多元,才能攝取到完整的營養素。 2 全谷至少三分一,豆類搭配主食更佳 糙米、胚芽米、全麥面粉等全谷類食物應至少占主食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攝取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等營養素,且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有預防肥胖等疾病的功效,還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 搭配紅豆、綠豆等各種豆類更好,在糙米飯中加入黃豆,兼顧蛋白質的攝取,黃豆糙米飯也被稱為“天下第一米飯”。 3 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素食用油采用植物性來源,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非常高,但單元不飽合脂肪酸卻常不足,因此建議經常更換油類,並且從堅果種子中補充適當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4 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嚴格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是維生素B12,遍尋各種發酵食物中B12的含量,結果發現,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微克B12,是不錯的來源,但要避免油炸烹調。 菇菌、海藻類也是B12的來源,以一般包壽司用的紫菜為例,3片10克的紫菜就有5.6微克的B12,也就是說,每天只要吃一片紫菜就能達到每日建議量。 5 水果正餐同食用,建議每餐八分飽 另一項素食者常攝取不足的營養素是鐵質。由於動物性來源的鐵質在人體內生物利用率較高,植物性則偏低,因此素食者更須確保吃下肚的鐵能充分被吸收,這時就要仰賴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將自然界當中的三價鐵還原成人體可吸收利用的二價鐵。 水果富含水分和纖維,攝取後胃的排空迅速,僅約半小時,因此為確保維生素C能有效與鐵質作用,無論是餐前、餐中、餐後吃水果,和正餐的時間最好不要相差半小時以上。 6 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素食常免不了多油、多糖、多鹽,因此素食族應該隨時提醒自己,烹調時少用油鹽糖,以免增加身體負擔,反而肥胖、疾病接踵而來。 7 粗食、原味、少精致,加工食品少選食 盡量選擇營養完整的天然食物,少吃過度調味、添加防腐劑的加工食品。舉例,面筋是面團經過洗筋程序溶出澱粉和水溶性物質,然後再經過油炸而成的產物,除了有嚼勁之外,幾乎沒有營養,應該少吃。 8 健康運動30分,適度日曬20分 人們普遍熱量過剩的首要問題不是吃太多,而是運動不夠。素食者更應攝取充足的營養,同樣需要加強運動以消耗熱量。 此外,為了補足動物性來源較豐富的維生素D,素食者必須多曬太陽,建議一天20分鐘,就不必擔心維生素D缺乏。
:素食护生 :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