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與孝德
孝與順 “孝”者敬老而尊賢,“順”者隨順親意而不假思慮。“孝親”或大有人在,但“順親”未必存誠;俗子有孝敬之心,未必有順從尊親之意;凡夫有順親之行,未必有存孝敬之誠。 在末法時期,眾生“父不成父、子不成子”,莫言孝順,縱使孝與順擇其一而奉行,已屬奢求,何況孝與順齊修。尤其現代人,父子為了財利互相殘害事件日益增多,怎不令人感歎?時下年輕人動辄為向父母索財,不得而辱打尊親,甚至弒親,孝道已淪亡,豈不令人痛惜! 憶昔時,舜之隨父務農,有後母心腸狠毒,欲思謀害除之以為快,處心積慮用盡千方百計,為的是滅除舜,而能順利讓其親生子獨享家中產業,因此常設陷阱,令舜就范。然而舜怎知事有文章,但能秉以赤誠至孝,真心隨順慈親心意。入井底雖被反蓋於井,井底暗無天日,仍因至孝感動鬼神,將舜引領尋出一條重生之出處光明大路。在舜務農時,更以至誠至孝感動萬物,代替分擔辛苦分工耕種,分別農作物種類加以種植,耕種層次更是分明。 因為至孝誠順,後來被群眾公推為帝王,執政後更是國家富足,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無為而治,成為後世尊崇之“三界公”,俗曰三官大帝之“地官大帝”;更成為末法時期五大教派、萬千法流之總考校(末法時期考核各教修道之士),而慈恩永沐俗塵,孝德永昭日月也。 願世人學“舜”之孝行,與順親體恤之誠也。 孝德 俗雲:“百善孝為先。”而人際關系上,“家庭”是基礎。父母與子女之關系最為密切,“三年乳哺、移濕就干”,從無怨言,只願兒女得到最安適、最舒服的,別無所求;寒冷時又恐怕兒女受涼,而趕緊為兒女添加衣物;夜來又恐兒女饑餓,而准備食物以充饑;子女長大終能獨立,每每出外時乃百般叮咛:“莫與人爭長論短,勿與人逞強斗狠”。無非望兒女珍重身體,為人兒女者又以何回報? 子曰:“豐衣足食,不令或缺,饴養尊親是孝之本份。出門在外不令父母蒙羞,孝之始也。能揚名而顯父母尊貴,孝之使然。能慎終追遠,服侍如同在生前,孝之終也。而大孝者乃能德蔭先祖,拔七祖,度九玄。” 眾生是否能憶及,從幼時至如今,父母劬勞,苦心含養,使我人識字,進而獲得高等學識,付出多少心血淚。曾幾何時,何人思憶?我立志發奮圖強,振興家門,奉養父母,不令老來憂愁,本是安閒之年,豈敢更令父母勞苦辛勤來供我身使用?每思至此,怎不令浪子淚灑? “孝”字已在現代漸見淪喪,新時代少年人,追求自我感官享受,不知承歡父母膝下。是故,天降災劫以警世人,勸眾生能重挽孝道,重新為人生打基礎。盡孝道並非富貴者所能及,唯在心誠恭敬而已。反而貧家多孝子,也許因為無法積財在身邊,而能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身旁,努力盡其孝德有關。 故願時下年輕人,莫顧自我享樂,而疏離父母,誰能知悉我父我母還能伴我多少時日?俗子啊!為何不快速“忏悔不孝”之罪,好好承歡父母,以敘天倫之樂,而不遺憾終身也。 為人父母總是以奉豆而為香,不以牛羊方認為佳肴。俗子啊!“在生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在父母生前如時孝敬,雖(粗茶淡飯),但能共享人倫,勝過死後以豐盛佳肴、盛宴大字排開,又何須五子哭墳。勸游子常憶父母(憂時、病時),每思念此,怎敢不盡心侍敬,而令尊親無憂?又何敢爭長短,逞凶斗狠而有辱父母於千古也。 曾參至孝 曾參夫子,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聖人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 他在吃飯的時候,必為父母置辦佳肴,飯畢一定問過父親,余下飯食,可送給誰。他的父親生平喜歡吃羊棗子,後來父親死了,曾參就終身不吃羊棗子了。 有一次,他在山裡砍柴,家裡來了他的好友,他的母親因為曾參不在家,沒有辦法,就用牙齒咬破自己的手指,好讓曾參知道。曾參在山裡,忽然心痛了一陣,想母親有事,就慌慌忙忙背了柴回到家裡,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 有一次,他的妻子替母親蒸一只梨子,沒有蒸得熟透,曾參就把妻子趕出去。後來曾參走過“勝母”的地方,因為避諱而不過。 曾參在孔聖人門下受學,孔聖人很看重他,傳了他一部《孝經》,內容共總有十八章。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注:聖人的教學,是以孝道為根本,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我們不管是對自已的父母,還是對一切大眾,我們都應當真誠地關懷和愛護幫助,這才是真正的孝道。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