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弟子規另解第七課


 2016/7/14    熱度:3840    下載DOC文檔    

  《弟子規》的詞句很簡單,相信各位理解上應該沒問題,但在行持上,恐怕誰都有困難。其實,無論是在家人、出家人,既然活在世間,就應該學一些古聖先賢的教誨。這種人文格言,在藏地麥彭仁波切、無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師等大德的論集中有很多,印度龍猛菩薩、聖天菩薩、馬鳴菩薩的教言中也不乏其數,而且,我們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也非常重視人格的教育。雖然從一個角度來看,對修學佛法、希求成就的人而言,為人處世的道理好像並不重要,有些上師也不重視,但實際上,我們一定要知道:先做好人,才能做佛。這一點很多大德都在提倡。所以,每個人不僅自己要學古人的優良傳統,如果有機緣、有能力,也應對身邊不懂的人進行宣說。倘若他們連這些淺顯之理都不懂,那甚深的佛教教理就更不必說了。

  這次宣講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人都沒學過《弟子規》。一般來講,我們藏地很重視傳承,但剛開始也講過,我沒有這個傳承,只是在認認真真學過一遍後,想把自己的理解跟你們分享,給大家作個輔導而已。我們的理解也許相同、也許不同,但不同的理解,有時恰恰會帶來不同的收獲。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長輩若還沒有坐下,晚輩不能坐下來,否則就是不懂禮節。即使長輩已經坐下,晚輩也不能隨便坐,只有長輩示意大家就座後,才可以坐下。同樣,在世間上,領導還沒有入座,員工就已坐在那裡了,別人會譏笑他;或者,領導坐下了,員工理所當然地跑到旁邊坐,這也不合適。我們常可以看到,在許多國際高層會議上,或者學術交流場合中,最高領導坐下之後,示意讓大家坐,大家才紛紛落座。學校中也是如此,老師一進教室,班長要喊“起立”,等老師站在講台上後,才喊“坐下”。(不過老師一般都是站著上課,不像我們講經說法,還可以坐著。)

  這個動作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其實有時候通過小小的行為,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德行。就我而言,遇到素未謀面的人,通過交談十幾分鐘,或者一起吃頓飯,基本上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前段時間,學院建經堂、外面建學校都要包些工程,很多發心人員推薦某個老板,說他如何如何好。我一直不相信,說:“最好讓他上來,跟我見個面,談談再說。”結果聊了半個小時,我便心中有數了。當然,有些人非常狡猾,表面上很會引誘人,只通過短暫的接觸,也不一定能了解他。但一般來講,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差不多就能清楚他的內心。

  話說回來,作為孩子,從小要對長輩有尊重心。但現在的孩子不是這樣,家裡不管來了師長還是出家人,他都“目中無人”;而長大之後,不管在什麼單位,對領導、同事也不理不睬,這樣一來,他的前途必定堪憂。所以,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很有必要。

  孟子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分為五個層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人倫,涵攝了人類所有關系的准則。

  一、父子有親:父母和孩子之間要有親情。父母關愛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彼此之間才能和諧。

  二、君臣有義: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要有道義。領導者不能壓迫被領導者,應以愛心和仁慈來對待他們;被領導者也不能故意欺騙領導者,而要誠實、忠厚,對份內的事情盡心盡力去完成。

  三、夫婦有別:丈夫和妻子之間要分工。在古代,丈夫主外,負責家庭的經濟來源;妻子主內,負責家務及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以前藏地的傳統也是如此,現在個別行為雖有些顛倒,但基本上仍能保持這樣的分工。

  四、長幼有序:長幼之間要有次序。哥哥姐姐對幼者應慈愛、關心;幼者對哥哥姐姐要恭敬、聽從,這樣才能和合。

  五、朋友有信:朋友之間要互相信任,也要有信義,不能欺騙對方。

  孟子所講的這五倫,不管在什麼團體中,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孩童時,學校中有它;成年時,工作中有它;垂暮時,家庭中有它。其實這些關系裡,人對人的關心、尊重是必需的。可惜現在沒人強調,老師不重視,家長不關心,學校唯一追求分數,道德教育越來越被人漠視。因此,很多孩子即使在學校呆了幾十年,讀到大學乃至博士,但由於缺少愛與慈悲的教育,畢業到社會上以後,處理人際關系特別糟糕,甚至生存都面臨危機。他們或許認為:“不管我到哪裡都特別倒霉,人人看不慣我!”其實別人看不慣你,原因在你自己,若認識不到這一點,還覺得“別人都壞,我最好”,不懂得自我反省,那就無藥可救了。

  當然,要懂得這些理念,必須學習古代傳統。如果失去了道德規范,人們沒有心裡的約束,單單依靠法律來控制、依靠經濟來滿足,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不現實的。所以,現在社會非常需要佛教的教育及儒教的理念,有了它,各方面管理都方便,人人自覺,彼此尊重,也不會有貪污現象發生。像我們學院,這麼多人集聚在一起,若沒有學佛,肯定非常混亂,但因每個人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多多少少都往這方面努力,管理起來也比較方便,不像其他社會群體,就算有公安、有法律,作奸犯科的現象仍屢禁不止。因此,不說來世,即使是今生,人類也最需要愛與慈悲的教育。

  長幼之間的禮節,實際上在佛教中也有,如雲:“上師如若已起身,切莫躺臥或端坐。”上師如果站起來了,弟子千萬不要裝作沒看見,一直在那裡躺著或端坐。從前,有個弟子在某地傳法,上師以乞丐的形象來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下頂禮上師,便裝著沒看到。傳法結束後,他去拜見上師,恭敬頂禮。上師問:“剛才為什麼不頂禮?”他妄言答道:“我沒看見您。”因上師是非常嚴厲的對境,他話音剛落,眼珠頓時掉到地上。後來他請求上師寬恕,並說了實話,蒙受上師加持,眼睛才得以恢復。

  可見,佛教的要求更高。從《毗奈耶經》的戒條來看,佛教中無論是吃飯、走路、做事,不但有相同於儒教的地方,更有超勝之處,對真正有功德的人、自己得過法的人、年長或戒臘高的人,必須要恭敬尊重,這方面的教言數不勝數。當然,如果你修行好,能把所有眾生都看作父母,則不需勤作,恭敬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

  《弟子規》裡行住坐臥的道理,表面看似簡單,實則有甚深的內涵。以前我去南方的時候,一邊看一邊想:“這位作者,傳記中沒說他學佛,但可能是位大菩薩,因為他的教言很深。如果多花點時間,可能會挖出更深的內容。”我雖不敢斷言他就是誰的化身、是大成就者,但多年以來,他的論典對人類斷惡行善起了很大作用,如今學《弟子規》的遍及整個世界,很多人學了之後,內心與行為的改變相當大,這不是小小發心所能導致的。其實,諸佛菩薩的顯現各種各樣,故而有些續部說:“縱然對外道,我們也不能輕易毀謗,否則會犯密乘戒。”所以,大家應該認識到,任何學問只要對眾生有利,就值得贊歎,也應當接受。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尊長前,聲要低”:在師長面前說話,聲音要小、音量要低,不可大肆喧嘩。有些人講話像高音喇叭一樣,用藏地的比喻說,他聲音比蒼龍聲(雷聲)還大,在長輩前面,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而且也會影響旁邊的人。故在不同場合中,應該考慮聲音的大小。尤其是修行人,戒律規定不能大聲喧嚷,倘若影響他人禅修,如此過失相當大。上師如意寶也常告誡我們:彼此交流時要小聲,切莫大叫大嚷,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應時刻保持寂靜行,如《入行論》雲:“水鷗貓盜賊,無聲行隱蔽,故成所欲事,能仁如是行。”水鷗、貓和盜賊,其行為悄然無聲,依此可達成所求的目標,同樣,作為大乘修行人,舉止也應恆常寂靜。

  不但聲量要適度,我們的語言也要適當。麥彭仁波切在《君規教言論•觀察語言》中,講了說話的許多技巧,若不懂這些,就會在師長面前講話雜亂無章。此外,《事師五十頌》雲:“談論諸多閒雜語,師聞附近切莫為。”在上師能聽到的附近,不要高談闊論、相互嬉笑,說一些無義之語。又雲:“上師之前調柔住,衣等儀表當整潔。”在上師面前,應斷除趾高氣揚的神態,舉止寂靜調柔、衣著如理如法,一切威儀謹小慎微,毫不放肆。可見,有修養的人在德高望重的長輩面前不會胡來,他的行為很如法,語言也很悅耳。

  其實,語言的運用非常關鍵,若能用得恰到好處,也會贏得他人的尊敬。比如許多人聚在一起時,原本互不相識、平起平坐,但如果有個人講話很精彩,別人就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恭敬有加。真實合理的語言,會讓他人的心有所觸動、有所改變,因此,語言的表達很重要。

  “低不聞,卻非宜”:講話的聲音不能太大,但也不能太小,若小到對方沒法聽清,這也不合理。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一種工具,假如所說的內容別人根本聽不見,那又如何溝通呢?記得有次上師如意寶嚴厲批評了尼眾:“你們每次講考,聲音小到什麼也聽不見;問話時,也是低著頭喃喃自語,這實在有點過分!”所以,不管是男眾、女眾,平時講話要清晰明了,該說的要表達清楚。當然,不該說的,也沒必要誇誇其談、喋喋不休。

  可能是習慣或性格不同吧,有些人語言簡潔、毫不啰唆,每句話都有甚深的道理;而有些人說了半天,讓人不知所雲,問他講了什麼,他自己也稀裡糊塗,這種現象並不可取。無論講經說法還是與人交流,說話都要言之有物、物有所指,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一肚子理論只吐出一兩句,其他的全部憋在心裡,會讓聽者覺得不滿足;如果肚子裡什麼都沒有,卻一直口若懸河,“叭叭叭”說個不停,那也只是自得其樂,讓嘴皮子運動運動而已。

  我們說話之前,首先應該要觀察,重大的問題一定要講。但在師長面前必須有恭敬心,即使是符合事實的道理,也要理直氣“緩”,以柔和的語氣來表達。否則,有些人得理不饒人,在嚴厲的對境面前,也自認為了不起,一開口就像下命令,別人聽起來也不舒服。所以,語言上的竅訣和分寸,大家要學會掌握!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進必趨,退必遲”:拜見長輩時,不要慢吞吞,一副不情願的樣子,而應快步上前,以示對長輩的尊重;從尊長身邊告退時,不要轉身就跑,好像巴不得快點離開,而應緩慢地退出。所以,來要快,但也不能太快,像小孩一樣沖過去,會把別人嚇一跳;去要慢,要有種依依不捨之情。

  “問起對,視勿移”:拜見的過程中,當長輩問話時,應起身恭敬回答,目光注視著長輩,不可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昨天,我問文殊學校的幾個孩子:“你們叫什麼名字?什麼時候來的?”他們什麼都不說。我問了兩遍沒人應,就不再問了。可能是老師沒教過吧?按理說,這些孩子應該恭敬我才對,因為我是他們老師的老師(眾笑)。但他們好像沒有感覺,眼睛東看西看,還互相嬉戲打鬧,一點規矩也沒有。這是第一次,我不想說太多,希望以後問話時,答得好、答得不好都要開口。比如我問:“你叫什麼?”大家應爭先恐後地回答:“我叫益西多吉!”“我叫胖胖!”……

  在漢地,我看到一些孩子很可愛,可能是父母教導有方,讓他念“阿彌陀佛”,他馬上合掌念;叫他磕頭,他馬上就趴在地上。表面上這只是一種“聽話”,但有了它,孩子長大後,領導、尊長說什麼,他會一呼即應、馬上執行,這對一生有很大幫助。如果從小怎麼叫也不應、怎麼問也不說,那到了工作崗位、僧眾團體後,領導或法師吩咐一些事,他不但不會做,還會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這樣肯定讓人不悅。所以,看似小小的行為,對人生卻有重大的影響。

  古人常說:“人不學,不知‘道’。”故對這些人倫之道,我們一定要學。在這個地球上,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也有人道。那麼,何為人道呢?簡單而言,就是在為人處世方面,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做。像在宇宙太空中,每個星球都有自己的軌道,假如不按軌道運行,就會與其他星球發生碰撞,人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對生存所需的自然規律,每個人務必要學習。

  若不學古人的甚深教誨,自然也就不會入道,猶如野馬不被馴服,就無法步入正途一樣。而要想學習,就要常讀聖賢書。古人說得好:“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我很喜歡這句話!確實,有些人剛來學院時,每天都去聽課,那時面目很可愛,心性也調柔。但過段時間,不知是業力現前還是非人教唆,他不願聽課了,此時再看到他,感覺有點可怕,好像很野蠻、很凶惡一樣。不說別人,我自己也是如此,有時出去看病一個月,不講法也不聞法,就會覺得:“是不是我的樣子變得很難看、很可惡?是不是別人都怕我?還是回去吧,應該講一點法。”

  所以,天天學習很重要。我非常佩服一些老法師、老修行人,他們聞思不是淺嘗辄止、得少為足,而是“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所學的方方面面知識,才可以調伏自己,也可以教化別人。所謂文化,有人解釋為通過“文”學來調“化”心靈,而這種調化,需要很長時間。當然,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天文地理等包羅萬象的學問,但更重要的是,應該學些調伏煩惱、約束行為的經論教言。即使不能長期廣泛地聞思,哪怕學一兩本書,每天用幾個偈頌來要求自己,也非常有必要。

  總之,做人就要學禮,像這裡的“視勿移”,就體現了細微禮節的重要性。其實看一個人的眼神,基本能了知他的心與定力,若能做到“視勿移”,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給別人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否則,跟人說話時,眼睛東瞟西瞅,即使只是短短的接觸,也會讓人生厭:“這個修行人不行,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所以,現在國際上的交往,講究各種公關禮節,如今學的人也很多。如果不了解這些基本規則,要想在這個社會存活下去,勢必有很大的困難。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對待年紀與父親相近的長輩,如叔叔、伯伯、舅舅,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那樣敬重。對待年齡和兄長相仿的人,也要像對待家中兄長那樣尊敬。

  概言之,應把所有的老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把所有年長、年幼、同齡的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從這個層面看,儒家思想中的推己及人確實很高深。不過相比之下,佛教的精神要更上一層樓,因為佛教中不止把所有“人”當作自己的父母,而是把所有“眾生”都視為父母。以這種精神環顧現在的宗教,佛教無疑是最出色的。對於這一點,深入其義的人定會明白。

  此處說,對不管是什麼樣的人,都應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孝敬自己的老人,也要把所有老人都當作自己的老人來孝敬;疼愛自己的孩子,也要把所有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疼愛。孔子亦雲:“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不能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言外之意,是應把普天下的人都當作親人,把普天下的孩子都當自己的孩子。

  話雖這樣說,但要想真正做到,儒教的方法比較少,就像一個領導讓大家做事情,但具體執行時,方法比較欠缺一樣。佛教則與此不同,經中不但承認“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有一整套的理論可加以證明,然後為令眾生達到這一境界,又有很多修行方法。尤其是藏傳佛教,學過修心法門的人都知道,不但理論讓人心服口服,實際上只要你修了,就定會明白:一切眾生確實是我的父母。

  佛教的偉大,正在於此。我再三強調過,其他宗教對人類的愛也算廣大,但與佛教相比,則不免狹隘。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它並未涉及人類以外的其他三界眾生;第二、即使對於人類,也只是要求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人,可這一點如何成立?具體該怎麼樣修?並沒有特別強調,只不過有一些教證而已。

  例如,在1998年,有個打工嫂說:“所有的老人都是我父母。”為了照顧一些孤寡、患病的老人,她辦起了“父母村”福利院,收留的老人多達千余名。後經媒體報道,她出名了。所以,社會各個角落還是有好人好事,然而這種理念要想得以推廣,讓它深入每個人的心中,儒教暫時還沒有良策。由此,我們更能體會到佛教的偉大,且不論勝義空性和光明如來藏,單單是所提倡的慈悲,其深度與廣度也完全不同。

  不過在當今社會,不說佛教的大慈大悲,就算把別人的老人當自己的老人,這種現象也極為罕見;相反,很多人把自己的老人當別人的老人、自己的孩子當別人的孩子,各種行為特別可怕。這也是人文道德衰落的象征,由於老祖宗的根已經被挖掉了,這一代成長起來的人,確實是文化改革的受害者。在不注重道德的這個時代,經濟上的改革倒是成功了,但因為缺少道德的約束,人心非常混亂、迷茫。最近下了一場金融危機的“冰雹”,也不知道很多企業家的“莊稼”怎麼樣了?這裡打一個問號,你們來猜!

  下面講第四個問題:

  謹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朝起早,夜眠遲”:早上應該早早起床,晚上應該睡遲一點。但有些人以身體健康為借口,專門把它反過來——朝起“遲”,夜眠“早”,說晚上要早點睡,不然對身體不好,中醫是怎麼說的,西醫是怎麼講的……愛睡懶覺的人總喜歡找懶惰的醫生,把他的話當金剛語來信受奉行。其實,人還是應該早起晚睡,不要浪費光陰。假如白天很散亂,晚上又睡得多,這對修行極有障礙,對學習知識也很不利。

  “老易至,惜此時”:如果不好好珍惜時光,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到時候想努力也來不及了。古詩雲:“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百川千江往東流入大海,會一去不復返,同樣,年輕時若不努力學習,逝去的歲月有去無回,等到年老時一無所成,只有徒自悲傷了。我們修行人也是這樣,有機緣若不精進修行,臨死時必定後悔莫及。

  所以,大家從現在開始要晚睡早起,多空出些時間來。南方有句客家諺語說:“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意即連續三天早起,抵得上一天的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可以多出一年有用的時間。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你看,倘若今天睡懶覺,明天睡懶覺,後天還睡懶覺,連著三天早上睡懶覺,確實像浪費了一天的時間;相反,如果每天早上都早起,就能省出許多寶貴的光陰。因此,希望大家盡量早起,否則,一天天這樣睡下去,人生就全部浪費了。陶淵明也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精進,否則,“歲月不待人”,死亡降臨時會非常可怕。

  從前,韓維的女婿去拜訪蘇東坡時,說韓維自認為年老多病、來日無多,打算沉浸於聲樂酒色之中,以娛晚年。蘇東坡說:“正因為已是殘年,就更不應該這樣做了。”他講了一個故事:

  前不久有一位老人,生死關頭,極為了然。在臨終那天,他置辦酒席,聚會親友。酒席快要結束時,他與眾辭別,奄奄一息,即將離世。他的兒子齊聲呼喚,請他留句話,作為對後世子孫的教訓。老人說:“只且第一五更起。”幾個兒子不明白什麼意思,老人說:“只有五更起來,才可以辦自家事。日出之後就干不了了。”兒子們說:“咱家比較富裕,哪裡用得著早起?家中的事,都是自家事,哪裡有分別?”老人說:“不。所謂自家事,是死時帶得走的東西。如果我平日只忙於添財置產、衣食勞碌,那我今天要去了,又有什麼可帶得走呢?”眾人聽後頗有領悟。

  蘇東坡接著說:“你回去給我帶個話兒,請轉告你岳父:趕緊預辦自家事,不要把日漸消弱的精力耗費在聲色之中。最好多想一想,臨命終時自己能帶走什麼?”

  其實,所謂的自家事,就是行持善法,因為人死時什麼也帶不走,唯一對死亡有利的就是善法。而要行持善法的話,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故唯一的機會就是早上3點到5點。當然,我也不敢讓你們3點起,否則今天3點起了,明天可能要睡到8點補回來。但即便如此,也要起得早一點,哪怕是五六點起床,也比睡到日上三竿強。

  在早起晚睡方面,我自己還是有點把握,不是特別慚愧,山上很多道友是知道的。也許前世修過還是什麼原因,過去我即使在學校,睡眠也不多,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同寢室的同學現在見了面,還說:“好像你不需要睡覺一樣。”如今這個年紀,雖然本該好好地睡,以保養身體,但睡也睡不著。所以,給你們講這些道理,我好像沒什麼不好意思。

  有人曾問我:“修行有沒有竅訣?”我說:“有。早點起,別無他。”所以,修行要靠自己精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人生幾十年一晃即過,故要用來聞思修行,或為眾生發心做事。以發心來過日子不可惜,以修行來過日子不可惜,這些都有很大利益,但做其他的事情——白天散亂、晚上睡覺,就太可惜了。

  今天聽了這堂課,明天大家可能都會早起,但一天的早起不起什麼作用,應該養成天天如是的好習慣,這才對修行有助益。如果你每天4點就起床,別人7點起時,你把該辦的都辦完了,一天會多做很多事情;但若別人7點起,你8點才起,那就不太合理了。

  所以,古人講的道理非常好!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