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念佛回向問題
頂禮大和尚,我想問一下,用於攝念的佛號和咒語,要不要做回向?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什麼叫回向?我的理解是這樣:回向就是去掉貪心和我慢。為什麼要回向呢?實際上我們誦經、誦咒,它的功德已在其中,你想回向到任何地方都能滿足。 但為什麼又強調了回向?因為我們凡夫有他的執著。我們剛一修行就會生起慢心,會生起我見,“我修行了,我如何如何”,就生出了我執。生出了我執以後,我們誦的經咒就打了折扣,甚至不靈,所以說我們要進行回向。回向的目的主要是去掉我執。 有的人就是特別喜歡回向,而且認為他的回向是一種財富,“我想給誰就給誰!”他以這個想法來回向,實際上這種回向是不正確的。真正的回向就是無相,應該回向給所有的眾生。以這個來回向,也就是去掉“我”的過程。所以說去掉“我”的過程,去掉慢心的過程,這就是回向。 所以經咒誦了以後,通過我們的回向就更圓滿了。如果我們雖然沒回向,但是我們能夠去掉我、空掉我,那就非常直接。但是有時候我們凡夫起心動念、潛在的意識中必然要存在一個我執,所以說需要回向。 但是我的想法,回向一定要注意不要老給“我”:一個是我親人、我父母,這還好一點;什麼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我的丈夫,他都回向給他自己的家人,別人誰也不給,這就是自私。這種自私和經咒就不相應了,誦經咒的效果反而會打很大的折扣。所以說我們回向一定要以無我的方式布施出去,這樣的回向會使誦經咒的功德更圓滿、更殊勝。 師父,小孩念佛可不可以回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 千萬不要這樣。這個所謂的“冤親債主”啊,對我們現在很多的人產生了一種暗示,就像一個鬼魂要跟著我們。這樣的話,老想鬼道,而時時地思惟鬼道,就會產生很多的幻境。特別是小孩,心理比較軟弱,想象力也豐富,在黑天不一定遇到什麼事情,突然控制不了,就會產生幻境了。所以說不要這樣。可以怎麼回向呢?回向給所有眾生就可以了,就挺好了。“我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給所有的眾生”,省得自己起慢心,就可以了。“冤親債主”這個名盡量少用。 附: 選自《二〇〇七年六月初三為錦州居士開示》 一居士:在家念佛誦經回向給一個人、多人,哪個得利大? 我們念佛也好,誦經也好,要回向,為什麼要回向?誰能回答一下,為什麼要回向? 一居士:為了將來能發菩提心。 為了將來能發菩提心,答得很好。還有誰能具體說一下,為什麼要回向? 一居士:希望自己心無掛礙。 心無掛礙,挺好。還有誰能說一下? 一居士:讓自己能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大家答得都可以,但具體來講,應該明白為什麼要回向?你回向那個人他就得利益嗎?不回向就不得利益嗎?不是這麼回事。你回不回向,因為只要你念佛、誦經,如果你誦的無相,是遍虛空滿法界的,每個眾生都會得利益。像太陽一樣,你能說照這個,不照那個嗎?太陽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才叫念佛、誦經。 那為什麼要回向?回向主要是去掉我執、我慢。因為我們眾生有個習慣,只要做一點善事,做一點我們的執著就起來了。剛念完經,就覺得自己已經很不得了,我已經念佛經了,我快要成佛了,慢心就起來了。自覺不自覺,它就起來了。有的時候很大,馬上能察覺出來。有的時候很微細,自己不知道。所以必須要回向,把它空掉,空掉才能符合真理,一絲一毫執著也不允許有。 誦經、誦咒必須回向,至於你回向給一個人、多人,那是你自己執著的大小。如果你沒有執著,你就不回向,也沒有問題。如果你回向的這個人,雖然是你親人,但你沒有執著,那也是可以的,是一回事。 一居士:放生回向也是這樣的? 放生也是一樣的。回向,我的體會是這個目的。至於大家可能有各樣的體會,但終歸要把自己放下,放下也就是為了發菩提心,要成佛。 【3】選自《二〇〇六年五月二十二為綏中縣居士開示》 一居士:自己的老公性格不好,不懂事、不持家,把念佛功德回向給他,能使他變好嗎?應怎樣做能改變他? 這個問題,主要是我們應該把它看開。通過各種方法,比如說把念佛功德回向給他,也是很好的。另外,關鍵是我們應該嚴持戒律去做,你做得好,他就服氣了。讓他看到學佛以後,也不打人了,也不罵人了,也不吝啬了,說話也有禮貌了,也孝敬公婆了,也知道做善事,用這些方法來感動他,是最理想的。有時候我們自己沒改好,就想叫他改好,他也不服氣。所以我們自己要把自己做好,以身示法來改變他,是最理想的。 恭錄於上妙下祥法師講述《念佛》書籍完整版--第六部分 念念往生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