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師:無記與記憶的分別


 2016/7/26    熱度:1712    下載DOC文檔    

  一居士:……(錄音不清,省略,下同)

  答:你說記憶力好像不如以前似的。我們只要能念佛就行了,管它記住記不住的。你在關鍵的時候能念句“阿彌陀佛”,就很殊勝了。

  一居士:……

  答:你通過這就悟出了人生。人生什麼房子、地呀、財產哪……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你看你摔個跟頭,什麼都不是你的了,是不是?連身體都不是你的了。而且不光身體不是你的,包括你的一切,就你的思惟都不成為你的了,過去的記憶都不是你的。所以說,就一句“阿彌陀佛”沒壞,是不是?你就記住阿彌陀佛就完事了,剩下的事就不要管它了,也別去追求了,也別考慮記住。你記住它又怎麼樣呢?你現在能記住,到摔個跟頭的時候你照樣記不住。

  摔跟頭受的教育:第一個,我們心裡打妄想,肯定要受報的。特別對老人哪,如果恭敬心不到位,都要受報的。另外呢,通過這個事情,壞事也變成個好事,摔個跟頭我們就知道了:人生到最後哪個是你的?什麼也不是你的,什麼都記不住。有啥用啊?還記它干嗎?還追求干嗎?

  本來是好事,記不住它沒煩惱。記住又咋的了?成天記住高樓大廈、房子,這樣那樣,你們家又有兒女的,又有這個那個的,最後一個跟頭摔下去,啥也沒有了。人死了就是這樣,啥也沒有了。換個環境了,就“阿彌陀佛”能隨身,業隨身。所以說呢,通過這個事情知道是個好事,就別再追求了。

  一居士:常去的瓦房店附近,出門就蒙了……

  答:好,你說,坐著說。他是摔個跟頭所造成的,你那個是沒摔跟頭,是不是?

  一居士:沒摔跟頭。

  就是正常走一走,就不知道是哪兒了。一瞬間就不知道上哪兒去了。這個有兩種情況:一個,如果是用功夫,比如攝心哪,老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念咒,或參“念佛是誰?念佛是誰?”或是你在低頭攝心,這個時候出現了這狀況是好事。如果不是,就是走一走經常就忘了,不知道方向,上哪個車也不知道了,這都不清楚了,這可能是一種無記的狀態,這個得加小心。這時候就要注意一下,是不是我們的記憶力不好所造成的。我們無念,不等於沒有智慧,這個得加小心。你看看是不是這種狀態?

  一居士:師父,我也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啊,好像就像你說的頭一個那個……

  就是突然有那一瞬間好像定住了。

  一居士:還不是定住,就是車、人在道上怎麼走都知道,突然覺得這是哪地方?就這種感覺,並不是說什麼都不知道了。

  答:還知道,得思惟一下子,才能肯定這個地方,“我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我是應該回家?”或是“這個地方是哪兒?”是不是?得做一下思惟才能確定。所以說這個現象,還屬於一種無記的狀態,這是一瞬間的無記。因為如果是在有定力的情況下,雖然不思惟,但是絕對不會有彷徨的意思,抬腿它就要走。因為啥?不思惟也知道回家,不用再猶豫。

  就像這個東西,這杯水,不用思惟我也知道往嘴裡喝。你一看到水,“哎呀!這水干嗎的?”這種現象屬於一種無記的狀態;如果說是光看到水不知道是水,沒想,但是我知道往嘴裡喝,這是智慧。它區別在這塊兒。

  所以在這裡呢,我不能給你做出什麼判斷,你自己去判斷這個問題。我只能把這兩種模式教給你,你自己慢慢思惟,再繼續觀察一下,看看是哪一種。

  一居士:師父,我有的時候就是記不住事,什麼事也記不住,放個東西就記不住放哪了。

  答:記不住事,分兩種記不住:有一種是無記的記不住;有一種是智慧的記不住。智慧的記不住呢,雖然東西放那兒了,但是需要的時候我到那兒就拿出來了,連想都不想就拿出來了。拿出來以後一看,就給你了。後來才想起來:哎呀,我這東西怎麼從那裡拿出來的?不知道。但是我能拿出來,這種是智慧。有的呢,是把東西放那裡了,但回頭扭身就忘了,這就是無記,就是記憶力不強了。

  一居士:那我以前不這樣,這是修行過程中出現偏差了?

  答:這個呢,就得整個檢查一下。你平時做什麼功夫?是念佛還是誦咒啊?

  一居士:我持咒,修准提法,念那個百字明心咒,金剛薩埵百字明心咒。

  答:那有可能是誦咒的關系,造成了一時的無記。但是一時的無記呢,也是得定的一種前兆,這個不要緊。如果是誦咒的關系,這就問題不大,慢慢闖過這一關它就恢復了。因為智慧不一定馬上就生起來,得誦一段,有了定力了以後,慢慢和智慧相接了,智慧才會顯現。這個不要緊,如果是這種情況下,再繼續修沒問題。

  一居士:我修准提法快到一年了,從去年就是……(問如何誦咒?)

  答:誦准提咒,就是不斷地誦,念到一定程度了,只要把心攝住了,它自然的,一切法都出來了。你觀也是為攝心。因為怕你這個心,這面嘴上念著,那邊又打妄想,所以讓你把那個打妄想的部分通過觀再攝回來。如果你要在念的時候能一心一意去做,就可以了,再觀,有時候反而費事。你自己試驗試驗,看看哪個方式適合你,你就怎麼做,好不好?

  一居士:上香時念頭什麼都想不起來了,如何處理?

  答:這是好事,就是說我們在上香時,必須得用我們的虔誠心,最後連佛也想不起來了,所想的事情都沒有了,家庭也忘了,什麼煩惱都忘了,腦袋就像什麼也沒想。這個空白實際上是一種定力,這是非常好的。我們念佛就是為了這個目地,這就是念佛,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定力。這種修行的方式很像禅定修行的方式。

  就是說,我們修行念佛號,只是利用念佛做個拐棍,達到沒有妄想。他這一段把所有妄想都空掉了,雖然沒有真正的進入那種實相,還沒有進入無念那種狀態,但由於他的虔誠心、恭敬心,這一段沒有妄想,妄想被壓伏住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這麼往前修就可以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