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第二十六集)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經營無怨無悔的人生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07/2/6 台灣中坜善果林淨土寺 檔名:52-184-26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剛剛提到了幾個佛陀的教誨經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而這些經句我們確實要用我們的心去體悟,從生活當中去感受、去觀照。我們確實在整個求學的過程,把這個用心感悟的能力好像破壞掉一些。我講話比較客氣,我都會說破壞了一些,其實已經是,點到為止。最直接的,現在很多人要修道,他說我都知道要慈悲、要愛人,我就愛不起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那小孩子怎麼會愛不起來?小孩一歲、二歲到公園裡面根本都不認識,沒有三分鐘玩成一團。他們還要不要交換名片?還要先客套半天,然後才開始試探、交流。都不用,心很真誠,沒有分別,一下子就融在一起了。 以至於是兩個孩子,很小的孩子走在一起,走著走著前面那個孩子跌倒了。這麼一跌下去,後面那個孩子哇哇大哭,那個跌下去的還沒哭,後面的先哭了。為什麼?你看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特別強,所以當別人跌下去了,他一定感覺到他很痛,所以自己先哭了。甚至於你看孩子很天真,他的布娃娃掉水裡去他也會哭。我們會不會哭?我們還覺得真愚癡,那個又沒生命哭什麼哭。孩子他不分別的心如此,那種心很細膩,很能感知、感悟,以至於父母有不愉快,小孩都可以感覺得到。有對夫妻吵架,他的孩子還在襁褓當中,都還沒有一歲,就哇哇一直哭。他們夫妻看孩子哭成這樣,爭執就稍微放下,看著那個孩子。結果就看著嬰兒兩只手這樣比,他們夫妻倆就很納悶,就比這個手勢。他們兩個就慢慢靠到孩子的面前,孩子還是繼續這樣比,到他們夫妻兩個把頭跟頭靠在一起,這個孩子表情就變得很柔和。所以孩子都可以感知到,父母一定要和樂、一定要和諧;假如父母一不和諧,他心裡就會非常的難受。這是我們用心的能力,感知別人的能力,感知父母的需要。 有個母親帶著她的小孩行拜師禮,先給孔老夫子的像行三跪九叩禮。這位母親她感覺到古聖先賢的威德,還有這些寶貴的教誨,在儀式的過程母親忍不住淚水嘩嘩直流。結果當母親在那掉眼淚的時候,後面這個三、四歲的孩子,跟著也是哭得都完全止不住淚水。老師們就很好奇,奇怪了,這個孩子才三、四歲,他到底在哭什麼?搞不清楚。所以就問他,你為什麼哭?這個孩子他的答案很簡單,說媽媽哭了。你看他媽媽哭了他有沒有感覺到?他馬上感覺到,所以他也哭。跟母親是一體,跟家人是一體的感受能力,這個心境我們都有,我們都有這個能力,可是現在用不用得出來?現在家裡人已經煩我們煩死了,都已經快得憂郁症了,我們還說有嗎?是我害的嗎?渾然不知。 你看以前曾子跟母親那分孝心,母子連心。那時候曾子上山砍柴,剛好有朋友來找他,可是他又上山了,母親也不知道他多久之後會回來。所以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最重要的要從故事當中去體會,當故事裡面每個人他那種處世的心境,特別的寶貴。你看他的母親看到孩子的朋友來找他,假如母親私愛太重,她說你們等就好了,我兒子回來再說。可是以前的人很厚道,她看到別人走那麼遠的路,再讓別人等,心裡會很難受,所以希望孩子趕快回來,不能再讓朋友等。以前的人都是一種心境,寧可自己吃虧,絕不讓人吃虧;寧可自己難受,也不讓別人難受。這就是古風,就是厚道。 你看以前很多這種聖賢人的家庭,包含林則徐先生,他的大伯很窮困,到他們家裡來,他的父親了解到,就交代母親把糧食載給他的大伯。他的母親交代他絕對不能給大伯知道,我們家裡已經好幾天沒飯煮了。你看媽媽不只幫助大伯,還交代自己的孩子,不可以讓大伯知道我們家是這個情況,不然他大伯一定也會很難受。自己怎麼樣委屈都沒關系,就希望自己的親朋好友能夠好。有這樣的心境,子孫一定會昌盛。因為人欠你,天會還你。曾子的母親焦急了,不能讓人家等,所以她就咬了自己的手指,你看這麼一咬,曾子馬上心有絞痛。其實這樣的例子,真正學佛、真正孝養父母很認真做的人,絕對每個人都有這種感悟跟感受。假如我們沒有,那就是我們要反省,我們這個孝心不夠真切,不然這是我們本有的能力。 當下曾子就覺得家裡一定有事,不然我不會心髒突然不舒服,馬上就趕回來。趕回來之後看到母親,跪下去跟母親講:母親,家裡是不是發生什麼事情?其實說實在的一個孩子擔心家裡面,跪下來跟父母講話反而心比較安。真的,有時候跪著講話比站著講話舒服,我之前看「商道」,常常會看到一幕眼淚一定掉下來。就是那林尚沃先生每次出遠門回到家裡,他第一個動作做什麼?拜他的母親。他在什麼地方拜?一般是在屋裡頭。這都看到中國人的含蓄,大庭廣眾就跪下去,好像讓人家給我們說,是不是在標榜我很孝順?所以很少在大庭廣眾之下行禮;除非是一些祭典儀式。一般對父母的孝敬也是都有他的含蓄在,都是進屋了,恭恭敬敬跪下去給父母行禮,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動作。 請問林尚沃先生的心境是什麼?當然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們在那個當下,雖然跟他沒有言語上的溝通。因為我也是出門在外的游子,隔了幾個月,甚至於更長的時間,跟父母見面的時候,當下那種心境就是我們在這段時間,不知道又讓父母操了多少心,那是一種慚愧、一種內疚,還有一種感恩的心去行這個禮。我們剛剛講到曾子跟他母親的故事,有很多部分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我們感同身受的能力、愛人的能力,源頭就是從孝道,從這個愛的原點擴充出來,就是對一切人的愛心。我們剛剛是講到我們現在不會用心,因為整個學習的過程沒有用心用什麼?用腦,都是意識心多,都是知識的積累,知識的記憶,一大堆的知識全塞進來。諸位朋友,請問我們學了十幾年的數學,用了百分之多少?那太少了。我們學的物理用了百分之多少?你看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一輩子受用的人生道理沒學多少,太貧乏、貧瘠了,連孝道的啟發都沒有。 諸位老師們、諸位朋友們,我們整個求學的過程,哪一段時間好好的體會孝道?有沒有老師曾經告訴我們,同學們,父母很辛苦,生你們不容易,回去要幫父母分擔家務,洗洗衣服,做做飯。你曾經遇過這樣老師的舉手?那這是有福之人,遇到了好老師。傳道,這就是傳道,傳孝道,傳道、授業、解惑,什麼是教育?我們教育的同業人員要冷靜的來思考這個問題,絕對不是知識的傳授而已。你看我們只是這樣知識的積累,知識的灌輸,到頭來我們感同身受,連孝心都提不起來,那這樣的人生到底是在進步還是退步?好,我們自己也深深的來思考這些問題,我們不會用心,那假如我們還是照著舊的方法教下一代,那下一代比我們更慘。我們感覺得到下一代現在用心的能力,變成什麼樣子?那真是變得愈來愈冷漠了。這都是很值得我們要很冷靜思考的問題。 有位老師到中學去講課,剛好這些老師、校長很著急,因為現在的孩子才十三、四歲就要談戀愛。現在這個風氣太麻煩,理智都沒有起來,情事就一大堆。我聽說現在連幼兒園就開始配對了,有沒有?大人還覺得好玩,不得了!那麼小的年紀都沒有定力、都沒有理智,一下子情愫都起來了。所以現在青少年被情情愛愛、欲望困得無法自拔的大有人在。這都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有責任要承傳祖宗的教誨,不能把下一代給毀掉了。我曾經當過幾年的小學老師,就是因為看到一屆不如一屆,那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假如繼續袖手旁觀,那這輩子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怨我們?當我們的學生長大了,為什麼我小學老師都沒有教我這些做人道理?害我撞了一輩子頭破血流,都還摸不到人生的正路。我們有愧對於我們為人師表,那我們會抱撼、後悔這一生,因為我們這一生很可能去哪裡?很可能會到十九層地獄去。為什麼?斷人慧命比斷人身命還嚴重。 我聽說現在學校開運動會,唱一條歌曲,全校齊唱叫「老鼠愛大米」。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真的話都說不出來,只能怎麼樣?只能阿彌陀佛。但是我們要記住,社會亂,我們決不亂,社會再亂只要我們不亂,它終有一天會平息下來。我們一個不亂,我們現在五十個人不亂,下個月會變幾個人不亂?你們怎麼沒反應?你們不會回答我剩十個!好人不變心,好人會愈來愈多。所以不管社會再怎麼亂,有件事情可以肯定,就是我絕對不會亂,境界轉不了我們,我們就能轉境界,要有這種氣慨才行,捨我其誰的氣慨。 當初美國對越南發動戰爭,戰爭好不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美國發動戰爭能不能怪他們?不能怪他們,怪我們沒有講《弟子規》給他聽。他又沒有讀過「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他假如知道心不然,他就能體會到這一個炸彈打過去之後不是沒事,打下去之後所有人的怨都留在心中。什麼時候會有反擊?機會成熟了,他那個怨就來報復了,所以沒完沒了。我們沒有去講《弟子規》,是我的過失。越戰是幾年了?不知道我那時候出生了沒有?假如出生了我沒去,所以這是我的過失。你看真的沒有聞聖教,用的一些方法那真是流弊太大!古聖先賢看事情,「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現行而論流弊」,這就是智慧,就是遠見。看了那個炸彈炸下去,好像他就不敢說話了,那是一時的,等他們又壯大起來,那又冤冤相報了。 我們看到中東的戰爭這麼多,解決問題沒有?愈來怎麼樣?愈嚴重。為什麼?因為報復的方法只會讓怨結愈結愈深。所以現在怎麼打仗?現在的打仗不是你十五萬,我十二萬,然後好,時間到了開戰,殺。是不是這樣打仗?現在的打仗已經沒有固定的地點、固定的形式,現在的仗很可能郵差來了,一打開伊波拉病毒,咚就死了。大家不要緊張,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知道不可以競爭,不可以戰爭,要仁愛待人。中國人會不會怕拿到一個郵包是伊波拉病毒,會不會?對!但是現在有多少的美國人必須擔這個心。還有他們去吃麥當勞,突然看到旁邊有個包包,很可能是另外一個人放的,他們就得趕快打電話可能是炸彈。是不是這樣? 美國打仗贏了嗎?要想得遠!這些情況當初發動戰爭的時候有沒有想到?現在到美國去,連襪子都要脫起來檢查,安全檢查。你看每個人要進去美國以前,首先已經感受到什麼?有沒有緊張兮兮的?對!我們才去三天、五天,去度假一、二個禮拜就回來。美國人必須每天怎麼樣?都過這樣的日子!長期下來精神會不會壓力很大?會。假如每天要來上課以前,門口一個人先幫你搜身,你進來就覺得怎樣?混身不自在,壓力一點一滴都在增加,真的沒完沒了,真的要仁慈博愛來待人。所以美國人,只要很多發動戰爭的國家,都能依照耶稣基督、聖母瑪利亞的教導,我們這個世間很多的災難就可以化解掉。 剛剛我們提到的是下一代用心的能力愈來愈差,也講到現在這個情愛、這個欲望太早污染了我們的下一代。像高中生、初中生,我們去演講,校長跟老師就說一定要叫他們不談戀愛,不要談戀愛。諸位老師,假如叫你演講,上去是不談戀愛,你會不會講?結果我們的老師一上去,感覺到火藥味很重。為什麼?因為所有的學生都知道,他這個老師是要來教訓我們不要談戀愛,大家那個臉都很難看,都跟台上的老師較勁。這很微妙,那個意念馬上就傳到上面來,假如沒有吃十八銅人行氣散會內傷。剛去的時候就感覺到這種氣氛,就跟校長溝通,我們可不可以改個題目?這個題目,我一上去好像就已經快招架不住。校長說不行,現在這個最嚴重,要講。老師就說不然改一下好了,不然這樣敵對太嚴重了,講不下去,他們都不願意聽。 這校長說不然改什麼?結果這個老師說改成如何談戀愛。不行,怎麼可以談戀愛?這叫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你跟著他抵觸,他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不干了,我不學了,所有我做什麼都錯,那我不干了。你看大禹聖人,要學習聖人的智慧,洪水來了,全部把它擋住,擋得住嗎?大禹的父親鲧用直接圍堵的,那沒有辦法;大禹是用疏導,那個水勢很強,疏導,順勢而為,不要跟它迎面沖突。這個老師一上去,今天跟大家談的是如何談戀愛,馬上熱烈的掌聲就響起來。在這個時代很難賺,真正要讓眾生能接受還真的是要順勢而為。接著就說如何談戀愛,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很多,「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要找到好的伴侶,他可以奉侍你的父母,然後祖宗也很放心,還可以旺三代,舉了很多這個例子。 結果講得很用心,講了一段之後,底下的學生說,旺三代關我什麼事?你看那種心,現在的孩子,那種連自己的後代孩子都感覺不到,你看糟糕不糟糕。只感覺到什麼?我想要吃什麼,我想要用什麼,只想到自己的欲望。所以底下就一句上來,旺三代關我什麼事?怎麼辦?變化球又接了。旺三代不關我的事,漂亮最重要。你看誰害的?從家裡開始反省,當爸爸的假如這個長得很漂亮,那個長得很漂亮,那誤導孩子;要重德,重賢德不是重美貌。這有時候我們家長在談話當中,這價值觀都在影響小孩。一個母親很賢慧,父親很尊重自己的伴侶的,這個孩子以後找對象的標准找誰?就找他母親那種樣子,這都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他說漂亮比較重要,怎麼辦?好,你們要漂亮,那就找漂亮的!話還沒說完,你要找三年看起來很漂亮的,還是要找六十年看起來都很漂亮?當然要六十年是不是?對! 你看她長得很漂亮,但是很沒氣質,一講話馬上從椅子上面跌下來,那個美貌能撐多久?一年、二年慢慢皺紋都出來了,那你還愛嗎?所以不要二、三年漂亮的,要一輩子看起來都很有氣質,讓人家看了都會如沐春風,很舒服。要有這種氣質的女孩子,所以她能漂亮一輩子,漂亮六十年,要找這樣對象。他們說對,講得很有道理。那你會找嗎?你有判斷力嗎?你能看得出來她有這麼好的氣質、德行嗎?你要學習判斷,所以你要讀《弟子規》,你要學習中國文化,你才不會看錯人。他們覺得要學會看人。結果接著又說,好,你學會看了,找到了,人家不要你。這個人很好,人家不要你,因為你水准太差,你的德行跟人家差一大截。雖然你看得懂她很好,可是人家說門不當戶不對,就把你甩了,你就在那裡哀聲歎氣也沒用。真正要追到一輩子漂亮又有德行的女子,最重要的你要提高你的德行,怎麼提高?現在好好讀書才能提高。 孔夫子告訴我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個政是管理眾人之事,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天下,都在政當中,重要的是有德行。居其所,這個北辰有幾個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比方說像北極星,整個所有的繁星繞著北極星轉,以它為中心。最重要的就是敦倫盡分,我們把自己的本分做好,我現在是個學生,我好好的好學,我恭敬老師,我友愛同學,這就是居其所。人家自然感覺到這個同學做人非常的和藹,做人非常的有道義,自然感來同質性的這些好朋友,所以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就是這麼自然的道理。我們德行提高了,感來的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的朋友,同樣都是好學的人、有德的人。 而且我們要了解到一點,十多歲那是整個成長的過程,心性都不穩定,價值觀也不穩定,很可能這個時候是這麼想,過了半年一年想法又變了,這個時候事實上是不適合談感情的,反而就是朋友這樣交往就好了。等我們人生價值觀完全確立,那個時候才是能為對方負責的時候,才是適合走婚姻的時候。不然你提早走了,到時候又覺得兩個人個性、價值觀不同,又已經談感情了,就在那裡難捨難分,纏綿悱恻,苦了自己,苦了對方。所以現在你看一大堆高中生、大學生談戀愛,到最後自殺、輕生的太多了。我們又是學佛的人,錢債好還,情債難還,那真的會搞死人,會真的搞得精疲力竭都有。要謹慎,對人分寸要拿捏好。你要居其所,你看一大堆好的對象都來了,到時候你很冷靜再去選就好了。你現在就要好好提升德行,好好學習,諸位同學要把戀愛談好,就是現在不要談戀愛。講得有道理,是!把他們的遠見視野要把他打開來。 佛家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看我們一般說,現代的年輕人怎麼聽得進去?障礙從哪裡來?自己。是因為我們急著要講道理,要說服他,要他照著我們的意思做,才產生對立。假如我們能體會他的心情,為他們設想,循循善誘,那還是可以引導得過來的。剛剛講到了重點,就是現在的孩子真的用心感受能力不足,甚至都不想到自己的下一代,也不想自己的父母。現在太多的孩子在他花錢當中,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他無動於衷,花到父母已經愁雲慘霧了,他都感知不到。所以我們為人師者,假如沒有把孝教給學生,那我們對不起這個職業。 所以孔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是太深刻的教誨了,德之本在孝,教育一定要從這裡開始。其實我們對這些經句老實的自己去修身,自己去為人演說,那就會產生很大的效應。所以我們在推廣的過程當中,很多老師認知到,他開始引導孩子在家裡要關懷、要照顧父母,一下子不管是在德行、還是在學業上,那個快速提升都非常明顯。本來他們班級是敬陪末座,結果教了差不多半年左右,成績從同一個年級敬陪末座,到現在都是名列前茅。所以聖賢的教誨,就是保持這顆本善的心就是孝道,保持本善的心進一步拓展本善的心。這個孝是本善的心的原點,孝道擴展就是仁愛之心,所以才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欤」。 我們找到問題根源,我們為什麼不會用心?我們為什麼連別人的感受都體會不到?因為我們的孝心還沒開。所以孝心開了,仁愛的心自然就會開。我們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跟父母之間沒有這分至親親愛。所以孝道、孝心、感恩的心,可以算是人生當中一個生命的原動力,有了這種心境,生命就不會覺得了然無趣,不會覺得沒有目標,反而會有源源不絕的一種毅力、一種耐力出來。說到這裡我馬上就想起我父母那一輩,包含我三個叔叔,一個姑姑,他們五個兄弟姐妹讀書從來不用人家推的,你看五個兄弟姐妹讀書都不用讓人家推。現在生一個、生兩個還得在那裡陪伴,甚至還要拿個棍子才能讓他們坐下來。問題是身體坐下來,心也不見得坐下來。我們去了解一下,我們現在都說「教育」愈來愈普及了,(這個教育兩個字打括號),教育有沒有愈來愈普及?你看人不學不知道,我們被自己騙了都不知道。 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我在秦皇島講課,我問了一個問題,你拿了最好吃的東西,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前面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不假思索馬上說趕快吃下去,那也對,他也滿誠實。現在更麻煩的是什麼?只會講標准答案,但是事實上都不做,那個比這個還嚴重。就好像我們遇到很多情境,佛經哪一句對應了,我們馬上就舉出來可溜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結果真正境界到的時候,比沒學的人還執著,那個很麻煩。直心是道場,不可以掩飾,當我們對老師、對善知識掩飾,人家幫都幫不上忙。明明知道我們的問題,可是我們又倘掩飾,只好顧及我們的面子不點出來。所以真的當我們不真誠還有掩飾,那真的入寶山都很難不空手而回。 我記得我那時候在澳洲,很多同修去請教師長問題,跟師長講我覺得怎樣怎樣,自己很多想法。明明就自己想去哪裡,然後就來問師父說,師父好不好?其實自己心裡早就已經想去了,師父跟我們說不好,我們會怎麼樣?不高興。結果後來還是怎麼樣?還是去了,去了以後回來不敢見師父,不好意思!這時候師生關系不就愈來愈疏遠嗎?師父都知道你的心很堅定,別擋你的路,所以常常看到很多人都在請教師父,但是師父都是好、好、好。我們要很敏感,當我們請教師父,師父只是好、好、好,那就是師父早知道你的心意已決,還要問我干啥?還要請老人家背書,這都是要很謹慎的態度。有沒有真心誠意的請師長指導我們,指出我們的問題所在?真有這顆心,老人家一定會給我們很寶貴的指導意見。這個態度不可以掩飾,我們目前的心境、境界是什麼樣,就要把它講出來,不然人家不可能幫得上忙。甚至於把自己的境界都講高了,那人家都把我們看高了,很多情況就不可能給我們有很好的交流。 所以他當場就說趕快吃下去,這樣也有可取之處,就是不隱瞞。接著隔幾排之後,有個中年的女士她馬上說到給兒子吃;坐在最後排的一個老人家,七十來歲,他說給父母吃。我們冷靜來看看,這個老人家為什麼坐後面?聽課,很多時候都是老人家坐後面,為什麼會這樣?老人家是什麼樣的心境?年輕人多聽點,年輕人多學,這對他們人生很重要。所以從老人的這種態度,我們就可以看得到,老人家是會為後代子孫著想。那我們有沒有為父母、為老人著想?那我們人生這種態度就很不應該,父母、老人都為我們著想,我們都沒有為他們著想,這樣就愧為人子,愧為人的晚輩。 這三個回答讓我們深思,誰受的教育最高?這麼講好像有點,誰的學歷最高?三十歲的年輕人學歷最高,那是他受的知識、科技的教育比較多。但是誰比較懂得做人?老人家。你看很多老人他不識字,他會說我很差勁,我們都沒有文化。坦白說誰沒文化?是年輕人沒文化,不是老人沒文化。老人怎麼沒文化?你從他每天舉手投足,所做的每件事情就知道他很有文化。她為人媳婦任勞任怨,一句抱怨都沒有,我們有她這種文化修養嗎?她教導她的孩子,照顧她的孩子,那麼樣的辛苦,她從來不喊一聲累。她覺得我已經嫁人,我已經把孩子生出來,把他教好是我的本分,她沒有抱怨,她沒有喊累這個念頭,就是她們當母親這種無怨無悔的心境,才成就了子孫的興盛。有沒有一個母親做點事就開始:我都被你們拖累了,你們這些拖油瓶,害得我都不能出去逛街、漂亮。你看這樣的家庭能旺嗎? 所以夫子在《易經》當中,把文化下了一個定義,「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你看人文,看到這種處事待人當中,什麼樣的風范才能真正化民成俗,這才是有文化的人。今天我們讀到碩士、博士,走到哪個公司行號,傲慢得不得了,讓人家跟我們當同事都覺得很痛苦,這哪叫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一定是讓人如沐春風,春風化雨,這才是文化人。我們真正要明白教育是教做人的道理,教育一定是上行下效,「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養子使作善也」。沒有老祖宗把這道理打開來,我們真是一輩子很可能糊裡糊塗,渾渾噩噩,都不知道孩子教育跟自己的教育問題出在哪裡。怎麼教育?我們下一節課再來談,謝謝大家。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