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難信與易行


 2016/8/10    熱度:1520    下載DOC文檔    

  雖是難信,然而易行,

  以行攝信,信在其中。

  難信與易行:

  「難信」有約法約機之兩面:

  約法:凡欲成佛,應於多劫之間,廣修萬善萬行,累積成佛因行;因圓果滿時,方謂成佛,此是一般佛教之通則。然而淨土門,眾生不能自修成佛因行,但信念名號,一念頓然圓成佛因,命終往生,證得涅槃妙果;此實超越世間尋常因果報應之理,是世間之人以常識很難相信之法。故元照大師於《彌陀經義疏》雲:

  「今此法門,不簡愚智豪賤,不論久近善惡;唯取決誓勐信,臨終惡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世間甚難信’也。」

  約機:一、自力心強固故:於往生之大事,應脫落依靠自力之心,而全托佛力。然而一切眾生,於恆河沙諸佛之處發菩提心以來,自力修行,已成習性,捨棄自力心極難;因此,信受他力,全托他力,也是極難。

  二、求法心薄弱故:古德雲:

  至堅者石,至軟者水,水能穿石。

  心源若徹,菩提覺道,何事不成?

  故若有熱烈求法心,必能生信。然凡夫世俗心深重,求道心微弱,故信心難得,故說難信之法。

  雖是難信,然而易行,以行攝信,故言易往。大師雲:「莫不皆乘……」又雲:「一向專稱」。可知但能「一向專稱」即是「乘」,信心與報恩,自在其中,六字具足信願行三義,故「必得往生」。

  此是難信易行,以行攝信,信在行中。

  何以易往:願力不可思議故;

  何以無人:願力不可思議故。

  三月十二日來函敬悉,因事遲覆,請見諒。所提七問,簡答如下:

  一、易往而無人:

  易往:彌陀成正覺之時,即已成就十方眾生往生之一切功德,故願生者必生,稱念者必生,易行易往之極。而人往往以世上何有此易事而疑之,故願生者稀。

  無人:乃稀有之意,與「十方眾生」相比則稀,故言無人。若謂「絕無人」,則與「廣大會」矛盾,不可以文害義。

  又,疑心而雜行回向,亦得往生;然在花胎五百歲,善導大師雲「雖得往生,含花未出」。源信大師承此意,而言「往生報土者不多,往生化土者不少」。

  又,此句一方面在於贊歎本願之利益,「易往」直歎願益,「無人」反顯願益。謂:

  何以易往:願力不可思議故;

  何以無人:願力不可思議故。

  凡經中數言「極難信法」,「難中之難」等,皆反顯之義。

  二、「一切善惡凡夫……」乃第十八願「取意之文」,取其意而造文,以顯佛本懷。此之化風,道綽禅師已然,請閱《安樂集》之編序。

  善導大師未曾注解《無量壽經》,是以《無量壽經》中心思想之第十八願解釋《觀經》。

  三、石經二十一字非《阿彌陀經》之文,乃後人所注解而加入者,梵文本、藏文本及玄奘大師所譯本,皆無此句對應之文,故以不補入為妥。當然,講解時可鄭重引用,大大發揮。

  四、助念中若見佛、菩薩顯現,則亡者定可往生,其益與見十方佛蒙授記同。至於佛七、法會、念佛、夢中等,則另當別論。以若不往生尚在輪回,故屬不定。若以究竟而言,雖未往生,以此道種,未來當有度脫之時。

  五、助念或法會之人數,或其人之修持,是重要之助緣,影響對方信受念佛,作彌陀與眾生之間的橋梁,如下品生之人,若無善知識在旁引導,將見當下直墮地獄。

  既是「無窮大」,是不需增減的,本身是至極的,圓滿無缺的。

  六、「如威者」是「加威者」之誤。

  七、「失念稱名」之「失」無誤。

  苦逼不遑念佛謂之「失念」;

  善友轉教口稱謂之「稱名」。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