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淨宗根本戒 第12集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請坐。我們繼續來學習「淨宗根本戒」。我們來看《大乘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這一品經文講的是五惡、五痛、五燒。五惡是因;五痛是花報,就是現世的報應;五燒是果報,那是來世三途地獄的報應。五惡就是通常五戒裡面所戒的殺盜YIN妄酒,我們已經講到第二個惡,叫盜惡。盜惡裡面范圍非常廣,這些惡業它的起源是盜心。什麼是盜心?就是對不屬於自己的物品、財富有貪求妄取的心,講到細微的地方,就是想要占別人便宜的念頭,這就屬於盜心。用這種心來妄取他物,雖然可能事很小,東西價值很低,但是這也是屬於犯了盜惡,這種罪業累積起來必會有大的果報。所以古人勸我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守住盜戒,不偷盜,必須要防范盜心,把愛占人便宜的念頭徹底斷掉,這樣就不會有盜行了。我們來看經文,我們把盜惡這段從頭念一念,因為上個禮拜清明的法會我們中斷了一次,今天我們把上一段的經文也一起念一下: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YIN驕縱。任心自恣。】 這是講盜因。底下是講盜法,是用什麼法來偷盜?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 我們先讀到這裡,這一小節的經文講的盜法,是「機偽欺诳」的惡。上一次我們有講到,『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這都是講在位的人利用自己的權勢,巧取豪奪,損人利己,禍國殃民,這個是極大的惡業。底下我們講『心口各異,機偽多端』,這是講心和口不一樣,口裡說一套,心裡想一套,以為能夠欺瞞眾生,能欺瞞天地鬼神,甚至能欺瞞佛菩薩,他沒有想到最後果報絲毫不爽,那叫自欺欺人。這裡欺诳眾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利益,所以「機偽多端」,機就是講機心,用機心待人處事,與人相處沒有真誠心,巧設機關,用欺騙、用詭詐來奪取自己的利益。 黃念祖老居士他在注解裡面給我們講,這是順著上面的經文講下來的,他說「如是惡人」,這種惡人是誰?就是上面講的,「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的人,這些人我們講奸臣、賊子。「嫉妒賢者,陷害忠良」,他有嫉妒心,為什麼會有嫉妒?因為他有貪取的念頭,貪取名聞利養,貪取人家的恭敬。而當他看到有賢者出現了,那賢者是實至名歸,真有德行,受人恭敬供養,他就起嫉妒。因為賢者雖然沒有心去跟他爭名爭利,可是他的存在對於惡人來講,惡人就覺得賢者妨害了他的名利,所以陷害忠良的心就生起來了,甚至起殺害的心,而外面還裝一套,好像是一個正人君子的模樣。 黃念老這裡的注解說,「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谀取榮,誹謗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故雲心口各異,機偽多端」。這個人的話語很巧,你乍聽起來挺有道理,這是古人講「巧言令色,鮮矣仁」。你聽他的話還找不出它有什麼毛病,講的都是大道理,聽起來冠冕堂皇,沒想到他心懷私意,心懷鬼胎,用這些大道理、用巧言來裝飾自己,俨然自己是聖賢君子。佞,也是指很會說話。不忠,忠是心裡沒有私、沒有偏邪,心是中正的,一有了私意,一有了自己的欲望,就會偏邪,就不忠。他心裡為了貪取名利,所以做出阿谀取榮的態度,阿谀奉承,這是對上,希望能得到上位人的嘉獎、賞賜。而又嫉妒賢良,所以誹謗良善的人,因為良善的人跟他形成鮮明對比,良善的人的存在對他就是威脅,所以他必須要把良善的人打下去。枉陷人非,枉是冤枉,他冤枉人、誣陷人,搬弄是非,造謠生事,心口不一,強烈的貪盜之心驅使他做出種種的惡行,這就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的意思。 下面又引義寂師的話,義寂師說,「機謂幻惑」,幻惑就是他迷惑人,他的言語、態度、動作很能迷惑人。「偽」是「虛詐」。憬興師講,「機者機關,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機偽」。他很會設機關,很能設圈套,讓人掉進去還不知道,說話說得很巧。態度,有一種獻媚、阿谀奉承的態度,很能夠迷惑在上位的領導,他曲取君意,君就是領導,如果領導不英明,就會被他迷惑。為什麼?因為他很能夠順領導的意思,一般人都喜歡別人順著自己,人家順自己就很高興,這就很容易被迷惑了。他的順從不講究原則,一味的阿谀奉承,為的是圖自己的私利,最後陷領導於不義。所以能行機偽,這個機就是黃念老講的機心,偽就是偽詐、詭詐。「如是機詐偽善,種種不一」,這叫機偽多端。 我們看到自古至今這種人也不少,尤其是一個社會如果缺乏了倫理道德的教育,個個都為了爭利,所以都會做損人利己的事情。為了自己的名利,起心動念都想著怎樣去欺騙人,把人家的利益占為己有。尤其是在商界,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顧客的死活,甚至能做出像毒奶粉、地溝油這些產品。現在也看到企業、公司上下都互相的欺騙,老板欺騙員工,員工也欺騙老板,各自都為利益打算。原因出在哪裡?我們師父上人常講,教育出了問題。聖賢教育不興,所以人們的價值觀就嚴重扭曲了,都認為生命的價值就在追求名聞利養,這個很危險。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果從領導到下面百姓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個國家就危險了,為什麼?大家都爭利,最後就會斗爭,甚至去戰爭,國就會亂了。現在是舉世交征利,地球危矣。 所以地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災難,天災人禍?根源還是這個貪字。實際上,如果我們不用機心、不用詭詐,不去爭利,能不能得到利益?孟子所言,但有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這個話能聽懂的人不多,孟子叫我們不要利,要仁義。現在人不能接受,仁義有什麼用?不能當飯吃,我要利,很現實。他不懂,你爭得來的利還是你命裡該有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你求不到。假如你命裡應該有一個億的財富,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方法去經營,你都能得到;假如你命裡沒有這個財,你用機心、偽心,巧取豪奪,你還是得不到,不僅得不到,可能最後落得個敗家亡身,死後墮三途的果報。 世間人他就沒有長遠的眼光,沒有前後眼,看不到前生後世。真正明白因果的人他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何必要用那種機偽的心去奪自己命中本來有的財富?你不用這個心,它還會來,而且它能夠保全得更多一些。用機偽的心,這是造惡業,損自己的福,反而命中有的大大的打折扣。好比你本來命中有一個億的財富,用機偽多端的方法,最後可能只剩一千萬了。你得了一千萬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你看我用這個機心,我用這種手段,我就能得到一千萬,殊不知你命裡應該有一個億,你自己把它折掉了,這是愚癡。所以古人講,「小人冤枉作小人,君子樂得作君子」。他不用機心,光明正大,如理如法,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依道而取,所得的,仁義也得到了,財富也得到了。而且他用財富更廣行布施,利益大眾,他的福就更加增厚,比他命中該得的更多,這多快樂、多自在!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教我們如何來經營。 這種方法現在能不能行得通?有的人在懷疑。我們看到現實有例子,日本的稻盛和夫,他就是用中國傳統文化來經營,經營很成功,你看他五十年的經營打造了三個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難得!他的方法是什麼?他自己總結他的經營哲學,四個字,「敬天愛人」。敬天,他有對天道的敬畏,什麼是天道?天道就是因果,就是聖賢佛菩薩給我們留下的教誨。他有敬畏之心,他一生老實做人,如法經營,不敢越雷池一步,他知道,如果用機偽妄取的手段來經營,最後一定是自取滅亡。《左傳》所謂的「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就是不應該的,不應該做的我們偏偏要去做,積累多了,自取滅亡,自尋死路。而老實經營它能夠長久,他知道因果,他學《了凡四訓》,他一生專學《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在日本過去是天皇來提倡,在歷史上曾經一度全國上下人手一本,所以《了凡四訓》對日本影響很大。稻盛和夫他就是用《了凡四訓》來做為自己做人的准則,也用它來經營公司,所以歸納起四個字,「敬天愛人」,敬畏因果,愛人是對人要仁愛。仁裡面當然有內外親疏,好比一個家裡,家庭裡面有父子、夫婦、兄弟,這是我們要愛,愛心的原點是父子有親,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愛,天性。中國的聖哲發現了這種天性,於是隨順這種天性而行教化,所以他的教育符合人心、符合天性,人容易接受。把這種愛發揚光大,保持一生不改,這就是天地完人;把這種愛擴展,從父子擴展到兄弟,擴展到夫婦,一家人都用愛心相維系;然後再擴展到社會上,對君臣、對朋友,君臣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都是愛。 在公司,師父也講企業家,企業要把它當作家來經營,這個倫理是完全可以延伸到企業當中。這企業裡面它也有五倫關系,只是它不是以血緣關系做為基礎,它是大家有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所謂是志同道合。企業如是,任何團體都如是。就以企業來講,這五倫裡面有父子、有君臣,老板是員工的君,也要做員工的父,做父母。所謂「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君就是你要領導他,要管理他;作之親,就是你要愛他,像父母對兒女一樣愛。老板對員工要照顧得無微不至,員工才覺得這企業是自己的家,他才會盡心盡力的為企業服務,這是一種報恩。你要員工報恩,老板必須施恩,老板能夠把員工當作自己兒女,員工必定能將這個老板做為自己父母,所以能跟老板同舟共濟,能度過重重難關。稻盛和夫他經營裡面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他把員工的利益放在公司第一位,處處先想到員工,因為企業最重要是人。人,大家開心,大家能夠一起做好工作,公司就能發展,所以你看多少次的經濟衰退、金融風暴,稻盛和夫的企業能順順利利的過關,他的同行很多企業都倒閉,他們這個企業沒事。因為什麼?上下同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員工之間互相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團結和睦。對外,這是公司跟其他企業的聯絡要講究誠信,這是朋友有信這一倫,在生意場上誠信是最重要。「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如果沒有誠信,人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那企業也會倒閉。 五倫之中還有一倫是夫婦,這怎麼講法?這個夫婦,在企業當中是指內外的部門,有對外的部門,有對內的部門,這是意思上有衍生。因為在一個家裡,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男的在外掙錢養家,太太在家裡相夫教子,這是講分工不同。所以講男女有別,這個別就是分工夫婦有別,分工雖不同,大家是平等的,沒有高下。在職能來講,實在講太太比先生更為重要,對一個家庭的發展太太更重要,為什麼?因為她肩負著家庭的穩定、和樂,乃至家庭後代的培養,家道、家業的承傳,這樣的使命,這種使命可比先生要重要多了。所以中國古代不是重男輕女,倒過來講,重女輕男還有道理,女性肩負的責任重大。 一個企業也是,對內的,譬如說有人事部門、財務部門,這些部門都是關鍵;對外的經營的部門,那當然是經濟來源,內外雙方要密切配合,分工不同,職能有差異,但是彼此地位是完全平等。而且老板應該把精力更放重在對內,就是員工人心要安定,你要想到他的待遇,他有沒有怨言?他開不開心?這是成功的關鍵,否則事業就很難長遠。你經營個一、二年,最後就大家人心渙散了,不想在這工作,雖然你外面的事業做得很大,最後沒人給你做,那最後就是倒閉告終。所以我們看到稻盛和夫,他的經營成功之處是重視員工,重視對內的這種和諧、和睦,大家齊心協力就能度過難關。所以當他七十八歲那年,日本首相鸠山由紀夫委任他,把他請出山,請他來擔任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長。日航那時候是瀕臨倒閉,這是因為它是央企,日本的中央企業,國家支持它,但是它年年虧損,政府已經是焦頭爛額,與其說每年給很多很多的貸款,不如請一位大德仁者來給它扭虧為盈,所以鸠山(當時的首相)就請這稻盛和夫出來。 稻盛先生從來沒經營過航空事業,他就敢接任董事長,人家覺得這不可思議,你都七十八歲了,你又不缺錢,你還冒這個風險,到時候一敗塗地,可能就是到晚來被人譏嫌、毀謗,晚節都不保,何苦來?但是稻盛和夫很有信心,他接了。接了之後,他就抓員工,首先讓員工調動起積極性,因為他知道企業最重要是人,人心齊,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解決。其實除了人以外沒有什麼困難,困難就是在於能不能把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大家齊心合力,真是團結就是力量。稻盛先生他以他的德行帶動企業員工,大家夜以繼日的來做,他自己帶頭,而且保證員工待遇,員工受感動。結果他一年下來使日航扭虧為盈,把這個龐大的企業救起來了。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是商界的一個奇跡,所以日本人稱稻盛和夫是經營之聖。他聖在哪裡?他懂中國傳統文化,所以當中國中央電視台邀請他來做訪問,他就說,我所用的都是中國二千五百年前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教誨。所以經營企業、事業還是要用老祖宗的教誨好,這成功。孟子講,用仁義,不要用利。利是什麼?如果利人的那就是仁義,利己的就沒有仁義了,所以這個利就看是對誰。孟子講「何必曰利」,不要自利,你不要自利,你可得到大利益。所以稻盛先生很成功,現在在中國大陸很多企業家都跟他學習,他在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成立學習的中心,就是帶動大家來學習傳統文化。這種經營的方式真正復興起來,可以救全世界的商界危機,所謂的金融風暴,這經濟危機都不會有了。危機都是出在人的問題,人都在爭利就會出現危機,大家都講仁義,哪有危機? 我們看黃念老的注解裡頭講,「如是惡人,無論尊卑上下,內外親疏,皆欺騙詐惑。故雲尊卑中外,更相欺诳」。這是講巧言令色、機偽多端之人,這些人心地不善,造作種種惡行,所以叫惡人。人本來都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因為缺乏聖賢教育,價值觀扭曲了,只想著自私自利,所以他就不知不覺變成了惡人。惡是他有習氣,這個惡習氣,可是本性還是善的。這種人都是糊塗,迷惑顛倒,他造作惡業,無論是尊卑上下、內外親疏,他都欺騙詐惑,用盜心來貪取所有自己認識的人的利養。尊卑上下,是講領導、上級或者是下級,中外是講內外親疏。連自己父母都要欺騙、都要盜取,現在這些事情就發生太多了,甚至家裡頭的夫妻、父母、兄弟都互相欺騙,欺騙習慣了,互相之間沒有絲毫的信任,總是懷疑對方。為什麼?被人騙太多了,所以他對任何人都沒有信心。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地球出現山崩地陷,原因在哪裡?佛法裡知道,人心因為懷疑就導致山崩地陷,地質疏松這是因為人心信心不堅實。所以我們要救這個世間苦難眾生,怎麼做?要反其道而行之。天下人都搞欺詐,都來騙我,我絕對不騙人,我總是以真誠的心待人,我對人不懷疑,我對人完全相信。有人問,你這樣做,那不吃大虧了?人家來騙你、來欺詐你,你就樂意給人家騙取,那怎麼辦,你能活得下去嗎?學佛人要相信,要相信因果,我被他騙去的,那是因為我前世欠了他的;如果我前世不欠他的,他怎麼用巧取豪奪的方式騙不了我,取不了,他想奪,奪不去,我不欠他的。他要是能夠奪取得去的,那證明我確實欠他的,我絲毫不覺得遺憾,要有這種心量。 有一位企業家他曾經跟我請問,他是做生意給人騙了九百萬,心裡非常的懊惱、怨恨,要打官司,要起訴對方。他學佛聽經,也聽過因果的道理,所以還沒起訴之前先來問我,說該不該起訴?我就跟他講,我說你要是真學佛,不要起訴,佛菩薩不會起訴人的,只聽佛菩薩是逆來順受,不會說跟人家打官司的。連儒家也講,「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打官司,最後奪得來的還是你命裡該有的,你現在被他騙去的,證明是前生你欠了他。他聽了還是有點不服氣,他說我前生怎麼可能騙他這麼多?我得要回一些來,譬如說我前生欠了他三百萬,他現在騙了我九百萬,那我要向他要回六百萬。我告訴他說,如果他真的要多了,你也不用去追究,為什麼?他來世得還你。這個世道沒有被你占便宜的,你也不會真正吃虧,你命裡有多少財富也是個定數,他能騙去,能騙得去的證明是欠了他,你就給他,還了,高高興興的還。如果你沒欠他,他怎麼可能騙得到手?證明真的是你欠了他。而且你命裡真有財富,你被他騙了,你後頭還會有。你跟他打官司,打到最後兩敗俱傷,他肯定是死咬著不放,兩敗俱傷,你可能命裡該有的錢也都折掉了,因為你這個瞋恚、怨恨折福。不如隨他去。 結果後來終於他采納了我的意見,難得,他沒打官司。沒打官司,第二年他經營房地產,他的房子賣得很好,生意興隆,賺回的遠不止那個數。我就跟他講,你看,這就是說明你命裡有,這頭去了,那頭還來,根本不用瞋恚。「瞋恚愚癡」,後頭經文就講,「瞋恚愚癡,欲自厚己」,何必?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要做好樣子,即使給人騙了,也歡歡喜喜,用恕道。他不懂,他用這種巧取豪奪,不知道造業將來受惡報,我們可憐他都來不及,那還要去懲罰他嗎?真的是一片愛心,敬天愛人,心裡是寬廣坦然,沒有恐懼,沒有憂慮。 我們跟人交往,對人絕對得相信。特別是我們在走這條弘法利生的道路,做這個事業要不要擔心給人陷害、給人欺騙?根本不需要,我們相信我們走這條路,佛菩薩給我們安排,一定是安排得最好的。即使是有逆境,那都是給我們的考試,我們歡歡喜喜接受考試,而來考我們的人,那都是佛菩薩安排來的;換句話說,他就是佛菩薩,那我對他當然要恭敬,我不懷疑他,我只相信他是佛菩薩。印光大師教我們,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自己一人實是凡夫。那些來害我的、來侮辱我的、來障礙我的都是佛菩薩。有人說,他確實是一個凡夫,他念頭不善,他想在這當中騙取名聞利養,有企圖,怎麼辦?我們不懷疑,眾生如果有福,他障礙不了。那怎麼辦?佛菩薩會把他收走的,這個我們都不用操心,全讓佛菩薩安排,我們只用真心待人,用善心善意待人。他如果行不善,那護法神就會把他遷單,甚至把他帶到另外一個世界上去。他如果能障礙得了,說明眾生沒福報,我們已經盡心盡力,功德圓滿了。所以心總是非常的安和,不要起懷疑,沒有疑慮,對任何人事物都充滿了信心,這就是為世間人做好榜樣,幫助世人斷疑生信。 現在這個疑太嚴重,人連自己都懷疑,他怎麼能相信別人?我們為什麼能相信別人?因為我們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相信自己本來是佛,我們相信自己將來能往生西方,我們相信我們在這個世間有使命。也相信佛菩薩會安排,任何人事物都是佛菩薩安排來的,我們絕不會拒絕,絕不會挑剔。也根本不需要去分別善惡,來的那我們歡喜接受,這是因為你有自信心,你就能信人、信事。我們不欺騙人,也不怕被別人欺騙,古人所謂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我們要修改一下,第一句很好,害人之心不可有,第二句我們要修改,防人之心也不可有。你看,你心地多麼正大光明,這樣活著才自在;還有防別人的心,多不自在。我們再看底下的經文,這是講「欲貪亡身」的果報: 【瞋恚愚癡。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這裡講的『瞋恚愚癡,欲自厚己』,黃念老講這是「以瞋癡二毒,助長貪心」。三毒煩惱叫貪瞋癡,貪是根本,為什麼會偷盜?因為有貪心。貪心又有瞋和癡在助長,所以更加熾盛,貪而不得就瞋,貪而無厭這是癡,愚癡,不知道因果,不知道果報的可怕。「《會疏》曰」,這是《無量壽經》的注疏,日本峻谛師作的,講「三惡相資,熾發邪欲,吸引他財,欲積自己,故雲欲自厚己」。三惡就是剛才講的貪瞋癡,融為一體了,互相的來資助,所以迅速增長。熾發邪欲,熾盛就發起邪欲,邪就是不正當的,欲是欲望。吸引他財,他要看到別人的財富就有貪取之心,自己不斷的積累,不肯布施,看到別人有財,不斷的想要貪奪,互相攀比。今天看到人家有寶馬車,我將來要勞斯萊斯;看到別人有一千萬的別墅,我將來要一個一億元的別墅,不斷的增長欲望,沒有止境,到最後互相爭奪,甚至互相殘殺,那最後天理都不容。 底下注解又說,『欲貪多有』,「欲貪」就是貪欲、貪惡的意思。《維摩經》上講,「身孰為本?」「欲貪為本」。這個身是以欲貪為根本,這《維摩經》上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這個身,五陰身,從何而來?從貪欲而來,這是輪回的根本。我們凡夫迷了以後,用的是妄識,就迷失了真心,真心不起作用,所起的都是識的作用。阿賴耶識是第八識,收藏種子,我們造的所有的業都留下種子,將來要遇到緣就會起現行,就是起報,就是產生果報。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緣,就是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就是執著,這個執著就帶著四大根本煩惱,所謂是我見、我愛、我慢、我癡。我見,就是把這個身執著成自己,這個是迷惑根本,所以輪回都要找一個身,把身當作自己;跟著身一起的,就會有我愛,愛自己的身,愛自己所擁有的東西,這是貪,欲貪;我癡就是愚癡;我慢是傲慢,傲慢是瞋恚。這裡講「瞋恚愚癡」,這都是根本煩惱。 世間聖賢,像儒家知道,欲貪這是煩惱之根,他知道很難斷,沒有讓我們根斷,只是讓我們不要放縱,所以欲不可縱。但是佛法裡就要求高,欲貪要斷,所以要入佛法之門,首先要破見惑。見惑第一個是身見,把身得放下,身要放下了,欲貪自然就沒有了。這才是叫小乘裡頭的須陀洹果,大乘裡面初信位菩薩,剛剛入門。我們要斷身見不容易,那有基礎才可以,什麼是基礎?師父講經裡常常提醒我們,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癡慢,把這十六個字放下,我們才可能入門。還沒有入門,這是基礎,要入門把見惑得放下。 見惑有五種,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身見就是把身要放下,欲貪要放下。邊見就是落二邊,對於分別善惡、好丑、是非這些念頭我們要放下。見取見、戒取見這都是講成見,對人、對事、對物我們都不要有成見。好比一個人,我們看他,這幾天看他很差,不代表他永遠差,他可能會好起來,我們不能用成見看人,古德也講「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一個士人,就是讀書人,他好學的,他願意學習佛法,願意學習聖賢教誨的,這種人很容易改變。他雖然現在不行,過幾天他就好了,他能懂得忏悔,能回頭了,刮目相看。不能用成見,相信壞人不是永遠壞,這就放下成見。還有邪見,任何的邪思、邪念都要放下,這個就入門了。 所以我們這一生要求生西方,淨宗的標准不高,比起其他法門來講,這是最容易的。其他法門,你要出三界,必須見思煩惱都得斷掉,不僅要斷見惑,還要斷思惑。思惑是貪瞋癡慢疑等等八十一品的煩惱,那不容易,斷了見思煩惱是證阿羅漢果。我們甚至見惑都不必斷,能夠把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這十六個字放下,所謂放下就是能夠壓住,不讓它起現行,那你這樣念佛能夠往生。這當中學經教就非常重要,明白道理了容易放下。 至少我自己是這樣感受到,我現在貪瞋癡慢疑比過去是少很多,十年十年來看,確實進步還是比較大的。我學佛二十年了,一學佛就聽我們師父上人講經,基本上經教沒有斷過,我就是天天沒有離開師父講經,當學生的時候就建立習慣。那時候還是聽卡帶,天天背著那個小放錄機,放著卡帶聽,吃飯也聽,走路也聽,做家務也聽,建立了聽經的習慣。雖然煩惱習氣很重,但聽久了,不知不覺人就能回頭,欲貪、瞋恚、愚癡這些煩惱慢慢也就淡了。到現在當然還是有,但是作用已經很小,自己往生的信願很足了。所以這身也能夠放下,就不在乎了,它生也好,死也好,疼也好,累也好,這都可以放下。但這算不算是放下身見?不算,只能是說自私自利淡化了,離放下身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做人就會覺得很自在了。 淨土裡面講可以帶業往生,我們的業障重,要斷身見可能這生未必做到,但是帶著業往生這可以做到。憑什麼帶業?憑自己深信切願求生淨土,感得阿彌陀佛願力加持,阿彌陀佛一加持我們,我們就帶業往生,有阿彌陀佛幫忙;如果沒有阿彌陀佛幫忙,我們這一生肯定是六道輪回。一往生西方,你要知道,你就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比阿羅漢可高出太多了。在圓教裡講,阿羅漢的境界相當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那地位很低,圓教講五十二個位次,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位次?七地以上的菩薩。所以這十信位上面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他是十地裡頭的第七地,高出七信位太高、太多了。那不僅見思煩惱沒有了,塵沙無明都破掉了,這個破是佛力加持的,就是它不再起現行了,跟那些真正破了,實實在在講真實的法身大士,是一樣的境界、一樣的受用。只不過是我們去到那裡,那是阿彌陀佛加持,表現出來那個境界是一樣,內在修持的功夫,自己是凡夫,可是得到的是阿惟越致菩薩的受用,也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得大自在了。所以我們知道去極樂世界那麼好,還貪這個世界貪什麼?為什麼不及早放下?知道這個世界都是空的,都是虛妄的,無有真實。 所以底下,我們看黃念老又引「《會疏》曰:欲海深廣,不知厭足,無尊無卑,無富無貧,唯求收積。嘈雜奔波,故雲欲貪等」。《會疏》這一段的解釋,講欲海深廣,欲望像大海一樣,永遠是填不滿的,沒有厭足的時候。人如果是貪得無厭,再多的財富都是貧窮,為什麼?他總覺得不夠。就這裡講的,無尊無卑,無富無貧,唯求收積,他不斷的在收取、在積累,沒有止境,不肯放下。他的心總是不安,總覺得不夠用,即使是億萬身家,跟一個貧窮的人沒兩樣,可能還倒不如一個貧窮的人自在。貧窮的人他沒有欲貪,他能夠少欲知足,他就安樂,所以講知足常樂。知足的人心是定的,不知足的人,一天到晚勞碌奔波,唯求收積,嘈雜奔波。這幾個字把世間名利漢那種狀態給勾勒得很形象,何苦要苦苦營求?人其實生活所需並不多,特別是修道人,夠吃夠用,有一個小房子能夠規避,能夠避避風雨,足夠了,再多都是累贅,往生西方的時候,你這麼多東西都會拖累你。 我曾經在沒出家之前參加過不少的傳統文化論壇、企業家論壇,遇到不少企業家很富有,在餐宴上大家聊天,這企業家們講到自己很多事情很苦,自己很多錢好像還是不夠。旁邊有同修笑著說,其實你看鐘老師比你還富有,為什麼?他已經夠了,你還不夠。不夠的人永遠貧窮,夠的人他就是最富有的人,所以能夠用。你能知足,天下財富就不會動心了。有人說,你要弘法利生,需要有財富來護法,有財富當然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幫助更多的眾生。但是這個需不需要我們去營求?根本不需要,有佛菩薩來安排。弘法利生,如果錢多就多做事,那自己就辛苦一點,錢少那少做事,沒錢不做事,更好,什麼事都不做,不更好嗎?沒事找事那多笨,辛苦命,眾生有福,自然就有人出來護持,根本不用自己操心。自己操心就是道業,君子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連自己三餐飯都不用去考慮,這真的要這樣想。明天沒飯吃怎麼辦?這個問題不用考慮,明天還沒到,考慮它干什麼?明天要是沒飯吃,我們就念一天佛;再沒飯吃,念個三天佛就往生了,那不更好嗎?你看你的心多平、多安。 這裡講「欲貪占有」,這心不安。這裡講「欲貪多有」就這個意思,世間人一切的沖突、一切的斗爭戰爭的根源都是在這個利字,都在這個貪字。我們要幫助世間,我們自己要做好樣子,我們不貪,他要爭利,我們讓利,全讓給別人,什麼都不要。老子所說,我們無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天下不能跟你爭什麼,沒的對立,對立不起來了。所以我們修行,首先放下對一切人事物控制占有的念頭,沒有控制、沒有占有、沒有支配,你看你的心多自在、多清淨。努力的念佛修行,破見惑都不難了,破了見惑,你就是真菩薩,初信位菩薩,你往生西方就不在凡聖同居土,你會到方便有余土;甚至你要是對道理搞透徹、搞明白了,你可以往生直入實報莊嚴土。 下面黃念老的注解說,「因利害相爭,損人肥己,故雲利害勝負,於是結忿成仇」。『利害勝負』,這是講為了利害去爭斗,損人利己,把別人的財富奪取給自己用,這就跟人結仇了,沖突都是這樣產生的。我們跟人相處,如果都能讓利,那你一定跟任何人沒有沖突,你一定跟任何人都能和諧相處,為什麼?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未必要。我要什麼?我們要道德仁義,他不要,他不跟我沖突,我也不跟他沖突,他只要利,利都給他。如果跟人相爭,一定會結仇,這個仇一結下來,是很麻煩的事情,生生世世可能這個怨結都解不開。所以我們想要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就要在內心深處放下對任何人的對立沖突,對任何人我們都恭敬,我們都謙讓,自然過去生中的冤仇都能夠化解,他要什麼我們都給他。 我們最近有一位同修,她在跟她先生打官司離婚,離婚簽協議,財產問題還解決不了。我就勸她,他要的都給他,何必要跟他爭?他已經另找新歡了,你不正好放下嗎?你要跟他打得頭破血流,這就『結忿成仇』,最後『破家亡身』,太可怕了,這一世報不完,來世繼續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真想這一生往生,他要的全給他,他能要去的,都是我欠他的,要多少給他多少,絕對沒有對立,絕對不跟人結怨。佛菩薩在六道裡面跟眾生在一起相處,就是一切能捨,甚至頭目骨髓都能捨,只要眾生高興,菩薩都能捨,要命的都可以把命給他,你把命給捨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不是他成就你了嗎? 你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歌利王要他的命,忍辱仙人把命也給他。歌利王對他是凌遲處死,忍辱仙人自始至終沒有一念瞋恚,只生起大慈悲心,還發願:將來我成佛我第一個度你。為什麼要第一個度你?你對我有恩。對我還有恩?什麼恩?沒錯,對我有恩,幫助我成就,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布施波羅蜜,這就是恩,所以要報恩,將來我成佛我第一個要度你。釋迦牟尼佛後來成佛了,忍辱仙人就是後來成了釋迦牟尼佛,歌利王是誰?就是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講法的時候,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的弟子憍陳如尊者,這真正報恩。這才是出輪回的心,我們始終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沒有任何其他的雜念,這個心一定能夠往生。如果我們對這個世間還執著還分別、還計較還在乎,放不下,這是輪回心,輪回心造的就是輪回業,將來就只好搞六道輪回去了。所以真正念佛人,就是用這句阿彌陀佛把輪回心轉過來,輪回心就轉成佛心,用佛心待人處事接物。你就想想,阿彌陀佛用什麼心來待人處事接物,我就要學習,阿彌陀佛是一切能忍、一切能讓,少欲知足,手中常出無盡之寶利益眾生,我們就要學。 不肯放下的就結忿成仇,甚至到了「家破人亡,一切不顧」。不顧,是不顧前因後果,這裡講『不顧前後』,前因後果他都想不到。在《會疏》的注解裡講,「前不顧是非,後不顧譏嫌;亦前不顧明哲昭察,後不顧鬼神冥記;或亦前不顧過業,後不顧來報」,這個講前後講得很透徹,這講到三重意思。這都是因為愚癡顛倒,人有欲望就很容易顛倒迷惑,這所謂利令智昏,欲令智迷。能夠放下欲望,放下自私自利的,這種人頭腦就比較清楚,不會迷惑。所以不顧是非,這是講對於是非善惡(我們講倫理道德)他全然不顧,就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顧譏嫌,輿論的這種批評,一個人造作不善肯定受到輿論的譴責,可是他全然不顧。 前兩年香港發生了一件事,就報紙上登的,說一個逆子,他常常到深圳去賭博,賭博完了之後就找他媽要錢,每次找他媽要,逼著他媽,他媽不得不給。最後他媽就不能再給了,結果這個逆子竟然以死相逼,他媽媽住在很高的一層樓上,這個逆子就爬到窗台上,跟他媽講:「你給不給?不給我就死給你看。」結果說話之間,因為他可能太沖動了,手一下沒抓住,人就掉下去了,那當然就摔死了,這都是天給他的報應。你看這就是貪婪無厭,盜取父母的錢財,不顧是非善惡,簡直天理良心都沒有了,所以就遭到天給他的報應。 然後也不顧明哲昭察,鬼神冥記。明哲是講佛菩薩、聖賢,昭察是他們都知道得很明白,佛菩薩神通廣大,宇宙任何一個眾生起心動念,他們都清清楚楚,瞞不過佛菩薩,瞞不過天地鬼神,鬼神也有五通,他們都知道。冥記,冥是暗中把我們的起心動念善惡都記錄下來了,將來死的時候見閻王爺,閻王爺就把我們的善惡錄拿出來,按照善惡錄來判刑,判去哪一道。實在講整個宇宙都是我們一心變現的,這個心真心,是同體的,諸佛菩薩跟我們一切眾生都是同一個心,就是真心。佛菩薩只有真心沒有妄心,我們眾生有妄心,就迷失了真心。真心是迷失了,不是說真的沒有了,有,只是自己迷了,妄心擋住了真心的作用。而妄心就好像在虛空中的一片雲彩,真心就是虛空一樣,所以妄心離不開真心,妄心的一舉一動,真心都非常明了,真心的作用是見聞覺知。所以用真心的人他知道用妄心的人,用妄心的人不知道用真心的人。 在《妄盡還源觀》裡面我們看到,佛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是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就是我們真心自性。當自性裡面產生念頭了,這是迷的現象,眾生迷了,他就會起念頭,這個念頭是波動。最初的波動很細微,彌勒菩薩講的,這一彈指就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波動非常迅速,波動也非常細微。雖然細微,可是每一念都有三種現象。第一個是周遍法界,這個念頭一動,虛空法界全知道了,佛菩薩非常清楚,它周遍法界。迷惑的眾生他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他用的是妄念,其實念頭他有感知,可是他這個感知已經被他的妄念給擋住了,所以他感受不出來。佛菩薩心地清淨,感受得出來,所以我們起心動念瞞不過佛菩薩。第二個現象叫出生無盡,真正念頭一起,它就產生很多變化了,宇宙萬有,一切的信息、一切變化由之而生起,出生無盡。第三是含容空有,這是講范圍之大,遍法界虛空界,不僅是有,就是現象含容在裡面,空也含容在裡面。所以這一念有這三種現象,不可思議,佛菩薩全都感知到,清清楚楚。我們每一個念頭都是這樣的,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所以哪裡還能夠欺瞞佛菩薩?真正是明哲昭察。天地鬼神雖然能力沒有那麼強,但是他也有一點神通,他感知也比我們敏感,他對我們的善心或者是惡念看得很清楚,我們在暗室屋漏當中,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造作的這些惡業,鬼神都看得很清楚,真的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根本欺騙不了的。 還有,或亦前不顧過業,後不顧來報,這是講因果,前生後世他不知道。過業是過去所造的業,就好像為什麼有人來欺騙我,還能把我的錢騙走,這是過去生中我欠了他的,我這個不知道。於是我們就起瞋恚、起怨恨,跟他對立,跟他斗爭,又造更大的業,那將來還是有果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欠錢的必須還錢,欠命債的也得還命債,吃了別人的肉,將來也得還,以肉相還。 在《冥報拾遺》這部書裡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這歷史上發生的。在唐朝並州文水縣有一個人叫李信,他是當一個官吏。有一年冬天,他坐著一匹紅色的馬,像赤兔馬那樣紅色的,這匹馬帶著個小駒,就是未成年的小馬,這是母子倆,馬的母子倆,就趕路。當時因為冬天冒著風雪,走了十幾裡路,這馬就不能再走了,李信就鞭了這個馬好幾十下,這馬都不動。最後,這個馬竟然能說人話,跟這個李信說:我是你的母親,因為我生前背著你的父親,將一石余米給了我的幼女。雖然這個在家裡面看得很平常,可是這也屬於偷盜,為什麼?財富,一家之主父親說了算,我背著你的父親,把這米偷出來給自己的女兒,結果就獲了這個報應。然後就告訴他,這頭小駒就是你的妹妹。他母親,李信的母親和妹妹都已經死了,原來投胎做馬了,來還這李家的債。所以李信聽了之後非常的哀痛,於是就把那個馬身上的東西背到自己身上,這人很孝順,就對這馬說:如果你真是我的母親,那你能不能自己找回家?這個馬它真的就自己往前走,找到他家。於是李信就把這匹馬當作母親一樣侍奉,每天供養它這些飼料都是上等的飼料,而且常常請出家人給它禮忏,經常一起修持回向。有這麼一個故事。這匹馬還算不錯,遇到一個學佛的人家,雖然偷盜,有這個業,它就還,你看做牛做馬來還。你看她偷的是一家人的東西,得還這一家人。假如說欠了一國的,那你能還得清嗎?那豈不是生生世世做牛做馬,太可怕了!這種是什麼?這個財物,她有私心,她有偏愛,做父母的對子女都不能有偏愛,都不能有厚薄,要平等。他的母親是因為這樣的一種心,私心偏愛,所以這個心就屬於盜心,就受報應。 我們念到底下的注解,「但求爭勝,不惜兩敗俱傷。只圖快意,不畏當來罪報。一切不顧,廣行諸惡」,這是黃念老的一段小結。這段經文也可以說是我們現代社會一個寫照,人貪心,不顧因果報應,不顧天地鬼神的懲罰,不顧倫理道德,心行不善,為了財利去爭、去斗,不惜兩敗俱傷,逞一時之快意,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害怕將來的罪報,這一切都不顧,所以造作的是眾多的惡行。現前的眾生,我們看到可以說是窮凶極惡,造作的惡業。你看果報會很快,所以現在災難那麼多,天降災難不是沒有原因的。《尚書》上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吉祥,這是行善積德的自然果報;災殃,現在的天災人禍是眾生造作不善的果報。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錯不了的,現在快得很,凡是有傷害別人的念頭,自己就招上來,報應非常快速。 前些日子,好像是「文匯報」,香港「文匯報」登的,有同修告訴我這麼一個消息。說在大陸是哪一個地方,有一個男子看到一個小孩落水了,在掙扎,他在旁邊看,袖手旁觀,不上去救,結果這小孩就被溺死了。回到家裡,他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後來到處找,終於找到了,原來溺死的就是他的兒子,他在袖手旁觀的時候,他看不到。這是什麼?惡心惡意,見死不救,報應太神速了,沒想到就是自己的兒子。我們看起來覺得這簡直就是像神話一樣,但它又不是神話,是現實,哪有這麼巧合的?真的就是這麼巧合,天地報應怎麼敢不敬畏!這個就需要我們學習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人懂得倫理道德,做惡業他就以為恥,不肯去做了。如果是懂因果,有敬畏心,不敢造惡業,他自然畏懼當來罪報,他哪敢逞強好勝去廣行諸惡?不敢了。所以要救社會,唯有大力的提倡因果教育。 你看《無量壽經》裡面世尊講因果,這篇幅很長。《無量壽經》是勸我們求生淨土的,可是對這世間的教誨非常多,我們選出這個第三十五品單獨來學習,而且詳細的學習,就是要把因果的根扎好。人能夠念念想到有因果,他行為自然就收斂,人就自然變樣了,「善男子、善女人」就能做到。但是需要長期的學習薰修,因果最好天天都要聽,天天都提醒,才不至於犯錯誤。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沒扎這個根,我這一代就沒有扎這個根,從小雖然父母也有講過,像我們到晚上出去,父母、爺爺、奶奶都提醒,要注意,外頭說話要留意鬼神,不要得罪了,都有這種最原始的因果教育,有一點印象在,但是根不深。所以要天天學習、天天薰修,這根就能夠比較深了,我們念佛往生西方,這就有基礎。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摘自: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2/4/15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