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傳統文化的別樣解讀


 2010/7/20    熱度:4306    下載DOC文檔    

來源:燕趙都市報

近年,曾在近代三百年間家喻戶曉的童蒙養正教本《弟子規》再度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它一面走入小學課本,一面由民間學人大力推廣。這本由清代秀才李毓秀編寫的小書以孔子思想為核心,從孝道開始,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范。

  由一群大部分由曾經的“壞人”組成的志願者老師團隊,近日在石家莊、保定高碑店市報告宣講,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他們用自己學習《弟子規》前後的變化,現身說法,闡釋著聖賢教育永恆的魅力。

  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的壞學生成了老師

  1月9日,22歲的蘭州青年胡斌來到高碑店市,再次坐在講台上,面對市委書記等上千名觀眾,做傳統文化的講師。他上一堂課講授於上個月25日,是在省會河北會堂舉辦的首屆公民德行論壇上,有2400多人聽了他的講座,通過報紙、電視、網絡關注他的人數達數以幾十萬計。

  一年之前,他還是一個絕望的社會青年。曾因品行頑劣被十三所學校開除,辍學後離家游蕩北京,揮霍家裡的積蓄,天天KTV、不分晝夜上網打游戲、在馬路上瘋狂飙車……,幾年的瘋狂享受帶來了慘痛的惡果,不到20歲視力嚴重下降、記憶力幾乎喪失、甚至有時站立不住……,醫生給他檢查,歎息:你這個小伙子怎麼連60歲老頭的身體都不如?

  生命的轉機來源於一本小書。與爸爸分居多年的媽媽幸運地接觸到傳統文化,開始學習《弟子規》,改變了心性和人生。她將已經走入窮途末路、身無分文的胡斌召回,給兒子提出了一個條件:你只要看完一套《弟子規》的講座,我就給你錢。

  無奈,胡斌耐著性子開始看一套北京企業家胡曉林講授的學習《弟子規》後身心和企業轉變的光盤。沒想到,三天三夜,他幾乎沒動地方,將這套講座看完,不住地痛哭。源自孔子的古老的聖賢教育一下子就吸引了他,他終於知道,人生在世,最基本的品德是孝道。他深深地忏悔,錯了,自己全都錯了……

  在媽媽安排下,他去一家養老院當義工,同時學習《弟子規》。很快,老人們都把他當成親孫子看待,給他留好吃的零食,甚至要把孫女介紹給他,他感受著做一個好人給他帶來的幸福與感動。

  半年後,他加入了陳大惠帶領的傳統文化教育志願者團隊,在各地的公民德行教育論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闡釋傳統文化的力量。所到之處,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小胡老師”。在石家莊,論壇剛結束,他就被請到兩所中學演講,一位校長說,小胡老師的經歷太有代表性了,現在有許多問題學生,學校和家庭都沒有辦法,他的親身體會非常有說服力,給我們的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份古老的藥方,那就是傳統文化,那就是《弟子規》教育。

  大多數老師是曾經的“壞人”

  胡斌加入的志願者團隊的發起人是原央視著名主持人兼制片人陳大惠。三年前,他從央視請了長假,專門弘揚傳統文化,專車不用了,大房子不住了,許多積蓄捐了出去。陳大惠感覺,這比過去有名有利的生活更幸福,因為他在做一件最有意義的事,那就是傳播聖賢教育,讓更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促進每個人、每個家庭、整個社會的和諧與幸福。

  半年前,他們開始在全國四處巡講,以論壇的形式弘揚《弟子規》,弘揚傳統文化,沈陽、唐山……,諸多大城市都留下了他們的聲音。這些論壇有的是宣傳部等黨政部門組織,有的是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組織,有的是企業甚至是個人家族出力,場場爆滿。各地的邀請函接連不斷,目前近幾個月的日程已經排滿。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團隊全是志願者,除提供食宿外沒有分文報酬,也不接受任何饋贈和捐款。

  除了陳大惠以及來自中央黨校的任登第、劉余莉教授等幾個專家學者外,近三十個老師中大部分是普通人,甚至大半是曾經的“壞人”,他們中有包二奶的老板、造假的企業家、曾殺人入獄的黑社會老大、90後壞女孩、作風不檢點的影星……,幾乎代表了生活中各種類型的問題。

  滄州國學院常務副院長田松林深有感觸:這些老師們現身說法比通常的專家說教更有力量。

  去古聖先賢那裡尋找幸福的秘方

  許多講師的問題都來源於個人與家庭,身體不健康、夫妻不和睦、孩子不聽話……。“欺壓丈夫三十年”的50歲的老教師武學雲親身體會,在家庭中,真如傳統文化中總結的那樣,男人是天,應自強不息;女人是地,應厚德載物。而自己在家裡非常強勢,一直壓抑丈夫,使得本來很有才華的丈夫庸庸碌碌。“我欺壓他,他喝醉了就打我”,“我老想當天,女人當天,不就是“妖”嗎?”武學雲的說法博得了一片會心的笑聲。

  丈夫是億萬富翁的谷愛林是團隊中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40歲的谷愛林沒上過幾年學,20年前,和丈夫進京打工,連自行車都買不起,現在身家4個億。更令人自豪的是,她的家庭和諧幸福,丈夫守法經營,孩子品學兼優。她的經驗常博得滿堂喝彩,“俺的成功經驗是,當姑娘時聽父母的,嫁給丈夫聽丈夫的。”

  谷愛林曾上過清華一個女企業家班,班裡43個人,只有6人沒離婚,她馬上想打退堂鼓,“我跟她們不是一個頻道,都說她們是成功人士,可連丈夫都沒有,還算成功麼?”

  省會一位老教師對記者說,過去我們的教科書缺少這樣的課程、我們的父母一輩也斷失了這樣的教育,現在對孩子一味溺愛的多,光想著讓他出人頭地,沒有想到他幸福的根本,找不到好的辦法。現在才知道,在古聖先賢那裡早有答案。

  傳統文化的重新打量與精彩解讀

  中央黨校最年輕的教授劉余莉說,五四運動和“文革”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大加批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達到了極端,而且這種誤解一直影響到現在。

  陳大惠等學者指出,許多詞被嚴重誤讀。比如“人定勝天”,現在理解為人一定能夠戰勝自然界,其實“定”是指安定,安定自己的本分、身份。人定勝天就是人心安定、安守自己的本分了,體現出的凝聚力能夠超過自然界。

  還有“三綱五常”,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為臣綱。許多人認為是封建的壓制,其實“綱”是榜樣的意思,就是當父母應是孩子的榜樣;當丈夫的是太太的榜樣;做領導的是下級的榜樣。諸如這樣的誤會很多。

  陳大惠說,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趨吉避凶”。“道德”中的“道”就是永遠不變的自然萬物運行的規律,如早上太陽升起,晚上落下。按照自然規律、秩序,去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這就叫“德”。古人講“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意思就是如果違背了倫常大道,就立見消亡。中華民族通過《弟子規》等經典,一代一代的教育我們按自然規律、秩序去生活,做有道德的人。

  中央黨校81歲的老教授任登第說,1988年,70多位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探討人類社會發展的問題,得出結論: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學習孔子的智慧。

  一位觀眾說,這些老師們用自己的人生際遇去告訴我們道德的本義,感覺傳統文化離我們很近很近。我們期望著,這樣的團隊能越來越多。(記者 祁勝勇)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