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淨宗根本戒 第13集
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大家請坐。今天是母親節,定弘出家以來過的第一個母親節,在此祝願普天之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夠身體健康,吉祥如意,法喜充滿,能夠遇到淨土法門,信願念佛往生淨土!記得去年母親節,那個時候我正在計劃出家,我是七月十五號出家的,當時我母親給我思考,出家要怎麼樣出法。她給我的剃度恩師上暢下懷老法師寫了一封長信,是送子出家的信。因為暢懷長老是我們淨公恩師介紹的,淨公恩師讓我跟暢公出家,因為他倆是幾十年的老朋友。後來在香港圓明寺出家,我記得在出家的剃度儀式上,當時儀軌裡頭就有這麼一段偈子,這個偈子我印象很深,在這裡也念給大家聽,以此也供養我自己生身母親以及普天之下的母親。 這個偈子是說,「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偈子文字都很簡單,講我們六道眾生在三界當中流轉,搞六道輪回,原因就是因為有恩愛,愛欲不能夠解脫。愛欲是生死的根本,愛是恩愛,欲是欲念,尤其是男女之間的欲望,使得六道眾生生生世世纏縛在六道之中不能出離,所以要脫離六道必須要斷情執。情執難斷,最難的大概是父母兒女之間的情執。在世間法說這個是天經地義的,所謂父子有親、母慈子孝,這都是世間認可、贊同。但是如果夾雜著情執在裡頭,這心就不平等,就有分別執著,就不能夠跟眾生合為一體。因為有分別,是我的父母我就特別愛,別人的父母就不太愛了,這種分別執著是迷惑顛倒的情形。所以要出世間就必須要超越世間所謂的倫常道德,而超越世間並不代表不負責任,還是要盡義務,要敦倫盡分。但是這裡頭沒有情執,盡心盡力的孝養父母,而並不產生任何的愛染。 出家人把家的束縛放下了,棄恩入無為,把恩愛放下,入無為法了。無為法是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入無為;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有為。唯有入無為才能見真性,見了真性,你才能真正知道原來宇宙一切眾生跟自己實為一體,那比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感情更深厚,是一體的。雖然是一體,又全是我們一念心變現的,所以這個相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相全是虛妄的,都是你自己念頭變現的。你能真實入這個境界,你是真實的報恩者,為什麼?你這個功德能夠令自己生身父母乃至累劫累生一切父母都能夠得到超度。超是超越,度是度脫,超越三界,度脫苦海,讓他們能夠永離諸苦,甚至遇佛法,可以這一生超越三界六道,往生西方淨土,這是真正報恩,所以自己真實成就那叫四恩總報。如果自己不成就,不僅不能報恩,自身都難保,都得要下三惡道。所以師父上人讓我選擇出家這條道路,這是超越世間的大孝,要向出世間大孝努力,真正大孝就是自己要成就,在淨土宗來講要拿到往生西方的把握,這一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成佛去,乘願再來。對往昔世中無量無邊一切父母盡心供養教化,攝受他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佛菩薩的孝順。而能夠這樣發心修行,古人講得好,「一子成道,九祖生天」。 出家入無為,真實報恩者,這個公案在禅門裡頭講的是黃蘖禅師,黃蘖禅師是臨濟宗開悟見性的祖師。他從小非常孝順,又非常的聰慧,所以幼年就出家,唐朝時代的人。唐朝是佛法的黃金時代,人才輩出。黃蘖禅師當時出家了,用功修行,沒有再回去看過自己的家鄉,把情執永斷了。結果有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黃蘖禅師要路經自己的家鄉,想到他的母親在家裡,他母親因為兒子的出家,思子心切,常常流淚,致使雙目失明,這是情執深重。當時這個老母親為了表達對自己愛子的思念,設立了一個接待所,也就是供養出家人的一個地方,讓這些雲水僧們到她那裡能夠歇歇腳,休息休息,這老母親她親自為這些雲水僧洗腳。黃蘖禅師來了,他母親因為雙目失明不知道,黃蘖禅師見到他母親,他母親照例要為出家人洗腳。但是黃蘖禅師他左腿有一個小肉瘤,黃蘖禅師怕他母親洗腳的時候碰到了,可能就會知道,於是他就把右腳伸給他母親,讓他母親只洗右腳。黃蘖禅師接受這樣的供養,不動聲色,之後又開始行腳雲游。從這一個事跡上看,黃蘖禅師真的把情執斷了,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而沒有任何的愛染。 他離開之後,鄰裡的人告訴黃蘖禅師的母親說,剛才你給他洗腳的那個人就是你的兒子。他母親聽到了之後,就在後面狂追,因為她雙目失明,一直追到江邊,這時候黃蘖禅師已經乘船過了對岸了。結果他母親竟然一下跳到水裡,自溺身亡。黃蘖禅師在對岸看到這樣的情形,不禁大聲的悲歎,發起這樣的誓願說,「一子出家,九祖生天,有我黃蘖,諸佛莫欺」,意思就是願自己出家的功德能令自己的父母、祖先都能生天。這種功德確確實實能夠做到,他發這個誓願,也讓諸佛給他做證明。所以我們相信黃蘖禅師的母親一定盡此形命往生天界,如果她要是發願求生淨土,乘此功德也能夠蒙佛接引。不過估計他母親沒有發願往生淨土,為什麼?因為她還有很深的情執。真正發願往生淨土的,情執一定放下了,兒子出家她一定不會在乎,而且會很歡喜,而且她不會再有分別執著,看一切人都像自己的孩子,都一樣的去關愛。這是以佛心來對待一切眾生,這樣念佛就「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肯定往生西方,所以就在她一念間。很可惜黃蘖禅師當時可能沒有去深入淨土法門,勸告他母親求生淨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母親要真正聞到淨土法門,一定是一切放下,這一生就不是只生天界了,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是真實的報恩。 世間人看起來好像黃蘖禅師非常的殘忍,怎麼母子情深都不顧了?而不知道,對於母子之間的這種感情的執著,其實對他母親不會有真實的利益。因為沒有辦法幫助他母親轉業,她的業轉不了,而且可能障礙黃蘖禅師這一生的修行成就,那反而是有罪過了。所以黃蘖禅師用理智,他不用感情,這給我們做示現。當然出家必須是父母要同意,而且父母要有人供養,這是出家人也必須要盡的孝道,所以必須保證父母晚年生活無憂。如果父母生活有困難,出家人接受的供養可以分出來供養父母,這樣的供養並不是情執,這是一種報恩。因為我們得到這樣的身體是父母給的,我們要用這個父母所生的身體來利益眾生,也要代眾生感謝生身的父母。而對父母這種感情跟對眾生的感情是一樣的,孝心都是平等的,看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才叫做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所以今年的母親節,是我一生中第一個以出家身分過的母親節,我想到黃蘖禅師這樁公案,也用它來自勵,要真正發心,這一生我們要在無為法上成就,在往生淨土上成就;而且希望後半生為弘揚淨土法門做出貢獻,使佛法的法脈得以承傳,發揚光大,以此功德來回向自己父母、祖先、累劫今生的這些父母親人。這也是我們母親節的一段感言。 我們下來繼續講經,「淨宗根本戒」。請大家看《大乘無量壽經》第三十五品,「濁世惡苦第三十五」,我們讀到經文的五惡五痛五燒,第二個部分就是盜惡,講偷盜。我們把今天要講的經文讀一下: 【富有悭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 這一段在盜惡裡頭講到「禍福隨身」。在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當中講,『富有悭惜』是表悭吝的過失,就是吝啬,捨不得布施。「或人富有,但悭惜成性,不肯施與」,這是我們也見到的。有的人確實家財萬貫,可是一毛不拔,非常的悭吝,見到貧窮的人不肯布施,甚至見到人有苦難也不捨得去捐助,從來不願意做慈善的事情。他的人生哲學就是有錢只留給自己用,花在別人身上自己就覺得很痛,身心都痛。反而有一些貧窮的人,沒有什麼家產,就很大方,沒有錢,他盡量的擠出錢來幫助別人。這兩種人果報那是天地懸殊,那些「富有悭惜」的人,『不肯施與』的人,他這一生的福報享盡了,必定墮落三惡道,來生就苦了,沒有福報;這一生貧窮,但是很願意布施,很願意幫助人,他將來的果報一定是大富大貴。所以富貴都是自己修來的,看見人家有富貴也不必去羨慕,這是他前生修的,他這一生如果不繼續修,來生他就要遭禍患,甚至可能不用等到來生,他這一生晚年就淒涼了。一人如此,一家如此,你看這家庭如果不肯布施,他即使是中間有發達,最後會沒落,所謂為富不仁的,最後都是以敗家做結局。 曾國藩先生,這清朝的大儒、大官,他的外孫曾經寫了一部書叫《保富法》。這裡頭就講到,他在當時清末民初時期,看到很多的家族從富貴到衰亡,非常的感慨,真正認同古聖先賢所講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們希望自己的家族永遠的興盛,那就要永遠做好事,永遠的修善修福、積功累德,而且還要用誠敬的心來修福;如果用傲慢的心、用懈怠懶散這樣的心來做好事,那個福都非常有限。我們看到很多家族,第一代往往都非常的努力勤苦,對人對事都很有誠敬心,所以他們把這個家業興旺起來;第二代就不行,享受著父母留下來的功業,開始生起傲慢懶散;到第三代就更不行了,可能都出現纨褲子弟、敗家子,對於家裡的錢財揮霍浪費,最後就是敗家。所以古人講富不過三代,有道理,原因在哪裡?就是沒有誠敬心,不肯再去修福,不肯再積德,這家運就衰了。 家如此,國家也是一樣。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的所謂超級大國,二戰之後,那是不可一世,國力之強盛其他國家沒辦法跟它比。但是你看,五、六十年下來國運就衰了,最後負債累累。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富有悭惜,不肯施與」,拿著這麼多的財富,不肯去幫助那些弱小貧窮的國家。你看,到現在世界銀行統計,全世界還有十億人在挨餓,而某些超級大國對食品的浪費驚人,這些財產如果能夠節省點使用,去支援那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能夠讓多少人從餓死的邊緣線上挽救回來。你看,這樣的陰德事它不做,反而在世界上作威作福,拿著最高級的、最現代化的武器到處去張揚,去欺負其他國家,去打仗、去侵略,最後民心都失掉了,國力當然就衰,再也禁不起經濟危機的折騰,亡國也就注定了。所以我們冷眼觀察,從個人到家族、到國家都是一樣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貧窮的人很大方的,很願意修福,很願意幫助人的,你看他到晚年會好,這我們冷眼觀察確實如此。所謂功不唐捐,就是你做的功德沒有白費,你自己修善必得善報。《太上感應篇》講得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惡所感應的就是福和禍,修善就得福,造惡就招禍,這都是因果的道理。 我父親跟我講過一個故事,說他小的時候,正好在解放前,那個村莊裡頭有一個小地主。這地主家裡富裕,那個地主的兒子(就是小地主)非常浪費揮霍,而且就是不肯施與。村莊裡的人都很窮很苦,那時候真的人都吃不上飯,小地主竟然拿著臘腸往湖裡扔,他說用這臘腸來喂魚,就是不肯布施給窮人。你要知道,一家飽暖千家怨,不肯施與就會積怨。結果後來土地改革斗地主,村裡斗地主,你想想,那村民們先斗哪一家?肯定是找這一家。所以把他的家全部抄了,最後這個小地主落得個流浪街頭的果報,餓死在街頭。這是現世報,來生都是下三惡道。死之前果報就不好,這叫花報,花報不好,果報就更不好了,這都是自己貪婪吝啬成性,導致自己這個不祥的命運。 下面經文說『愛保貪重』,「愛欲牢固,這叫愛保。貪心深重」,這叫貪重。世尊當年講這段經文,我們想想,在古代社會人雖然也會作惡,可能還是少數人,大多數人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還不至於太壞。這段經文當時講我們就覺得有點奇怪,是不是世尊看到我們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這種人就多了,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他人疾苦,窮凶極欲。這是因為現代人缺乏倫理、道德、因果教育所致,所以他的價值觀、人生觀完全扭曲了,多少人認為,我在這人世間就是要享福、享樂,不享白不享。不知道人還有來世,這一生把福都享盡,來生就苦了。這是因為沒有因果教育,他不懂得事實真相,所以完全沒有對生命的敬畏,不怕因果,肆意妄為。雖然他不怕因果,它還是有因果,果報來的時候後悔莫及。我們看到現在眼前的地球災難頻率愈來愈高,一次比一次嚴重,災難怎麼發生的?都是因為眾生造作惡業,所謂「人以惡感,天以災應」,它自然感召。人所造的殺盜YIN妄酒比過去要嚴重太多,貪瞋癡慢疑這五毒煩惱也比過去更加深重,情緒上怨恨惱怒煩也遠超過從前人,所以你就知道現代人他怎麼可能有幸福,這些惡業、惡念是招感痛苦災難的根本原因。 經文上講『心勞身苦,如是至竟』,就是講終身勞苦,直至壽命終盡。現在真的看到太多的人都是這樣,一天到晚身心都不安樂,心也累,身也苦,拼命的去賺錢,然後拼命的去享受。享受也是苦,你說他賺了很多錢,他去聲色場所去揮霍,去追求刺激,他會得到快樂嗎?愈追求愈苦。就好像人吸毒一樣,吸一些了還想吸,愈想吸他就愈苦,一下不吸,他苦得受不了。欲望就是這樣無止境的,愈追求,欲望愈濃,逼迫身心,直至壽命終盡,他都不能夠停止,完全成為了一個欲奴,欲望的奴隸。追求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自己沒辦法控制自己,像瘋狂的野馬一直在飛奔、在追求,甚至明知前面是深淵了,它也不能停住腳步,最後墜入無底的深淵。所以如是至竟,『無一隨者』,他所追求的財富、欲望到最後都沒辦法跟隨他,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他得到了財富,其實自己並沒有真正享受到,好像有人賺了一千萬,他要買大別墅;賺了一個億了,大別墅都覺得不夠,他要買更多的奢侈品,跟人不斷的在攀比,愈攀比就愈要追求。在追求過程中,他所得到的只有苦、只有累、只有煩惱,他從來沒有享受過什麼真正的快樂,這種人好可憐! 《嘉祥疏》裡頭,這是吉藏大師他對《無量壽經》的注疏,講「無一隨者,神識孤游戲,財留在自界」,這就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真正要死了之後,身體都帶不走,只有自己的神識非常孤單,自己走,在這三界六道裡面游歷,隨業受報,造作善業、惡業,到善道、惡道去消受。如果他不肯施與,愛保貪重,那決定是墮三惡道。自己追求來的財產,房產也好,游艇也好,金銀珠寶也好,甚至家裡的這些妻妾兒女統統得留下,一個都帶不走,伴隨你去的就是你的業。「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禍福之果,則不相捨離」,善惡業感得福和禍的果報,這叫追命所生,『善惡禍福,追命所生』。 懂得這個道理,我們要有智慧,帶得走的,我們要努力的積累;帶不走的,要趕緊放下。你看,你這些財產,這些享受的物品,全都帶不走,身體都帶不走,那你不放下怎麼行?你不放下,你為它要造業,你帶得走的是你的業,那何苦來!所以,既然說帶得走的是業,唯有業隨身,那我們要造什麼業?要造善業,要造淨業。善業和淨業有什麼不同?善業是做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事情,心裡有執著,認為「我在做善事」,他沒有做到三輪體空,心不清淨,留印象了,這就成為善業。善業的果報將來在人天,在人天是消你的善業的,在三惡道消你的惡業的,反正總離不開六道輪回。要離開六道輪回我們要修淨業,淨業是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不僅惡業不造,我善業都不造。這個不造,不是說我什麼事都不做了,還是要做,對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要努力的去做,但是做了不執著,不放在心上,做了好像沒做一樣,這叫「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不求未來的果報,更不求眼前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只求這一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們只求這一樁事情。 這是《無量壽經》經文裡第十八願,阿彌陀佛十八願講的,「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那你臨命終時乃至十念,你念十聲阿彌陀佛,保證阿彌陀佛會出現在你眼前,還有觀世音、大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跟阿彌陀佛一同來接引你往生。這時候你就永出三界,不再搞六道輪回了,你往生西方乘願再來的時候,是阿惟越致菩薩,你有能力、你有智慧幫助一切有緣人。過去只要跟你有緣的,不管是善緣還是惡緣都是有緣,只要有緣你就能度他,沒有緣的就沒辦法度,有緣的一定能度。 黃念老又引義寂法師的話說,「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是追逐、追隨的意思,善惡的業因跟禍福的果報都追逐著命根,命根就是神識,輪回的主體。誰在輪回?我們的神識在輪回。我們的身體是沒辦法輪回的,身體這個臭皮囊扔下,一把火燒掉就沒了,留下的是神識。這些善惡業因和禍福的果報都是你阿賴耶識裡的種子,帶得走的,隨著這個神識到將來投身的地方,遇到緣起現行,你就會受報。受報當然有樂也有苦,這裡講『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這是講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這都屬於善道,這是生活過得不錯,受用很自在;苦毒,是指三惡道,苦是痛苦,毒是毒禍,痛苦之極就叫苦毒,尤其是地獄道,那真是痛苦之極! 我們希望這一生終了不落三惡道,就必須要把三惡道的業因放棄,三惡道的業因是什麼?貪瞋癡。貪心重的,感召的是餓鬼道;瞋恚心重的,就愛發脾氣,感應的是地獄道,地獄的火是什麼?瞋火。愚癡,不明事理、不信因果,不肯接受聖賢教誨,感應的是畜生道。所以懂得這些業因果報,我們就要放下惡業,從今以後斷惡修善,把功德回向給自己臨終自在往生,也回向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過去的惡業曾經犯了,今後不能再犯,這叫忏悔,忏悔就是後不再造。不再造,不僅身不造,口不造了,口不講,不去講了,連心裡都不想,不放在心上。《了凡四訓》裡面講的,「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昨天的我已經死了,「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今天我得到新生,我已經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從今天起,我要作佛、作菩薩,過佛菩薩的生活,過去因為愚癡顛倒造作的種種惡業,從今以後一概放下,念頭上都不想,完全一心一意的念阿彌陀佛,心心念念求生淨土。現在身體還留在世間,就隨緣幫助有緣人,讓他們也能夠認識淨土法門,也能念阿彌陀佛;至少讓他們種一個種子,將來能夠往生西方。 講到「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都是佛經裡的小故事,可見得人造的業因誰也改變不了,該受的就會受,該得到的就會得到。在《雜寶藏經》裡面講到波斯匿王,佛陀時代有這麼一個國王波斯匿王,他有一個公主叫善光,長得很美麗端正,人也很聰明,宮廷裡的人都對她非常愛敬。結果這個國王就對她說,你是因為我的福報,所以得到整個宮廷裡面對你的愛敬。這位善光公主也不是普通人,她很有自信,就說這是我的業力,不是因為父王的原因。這個父王聽了之後就非常的惱怒,就跟公主說:那這樣,我把你嫁給一個貧窮的人,看你還會不會有這樣的福報。結果就把她嫁給一個很貧窮的人,就跟她說:現在看看你自己的業力怎麼樣。這個公主出嫁以後就對她的先生說:你的父母做什麼的?她先生說:我父親原來是捨衛城中第一長者,原來是一個大富人家,因為父親死了之後家也就沒落了,所以到現在我很貧窮。於是這個公主就跟先生一起到他那個故居,他父親曾經住過的那個老屋,就在那地底下挖,沒想到就挖出很多寶藏,他父親過去藏在那裡。結果一個月之後,他們用這個寶藏就蓋起了宮殿,家裡就變得非常富有,奴婢很多,珍寶都充滿了家裡。這個國王看到之後當然也覺得很歡喜,這女兒確實有福報,嫁了個貧窮人都變得富裕了,於是就跑去問佛。釋迦牟尼佛在世,佛有宿命通,圓滿的智慧,就把這段因緣跟國王說出來。 他說在過去迦葉佛時代,有一個女人,她當時想要以美食供養迦葉如來,她的先生就阻止她,結果這個婦人就說,我已經發願了,你不要退我的心。就是我已經發願供養佛,供養三寶,你這樣讓我退心,你將來也有果報。結果這一說,也就把她先生嚇住了,她先生可能沒學佛,但是也知道有因果,也有報應,於是這先生就同意了,自己的夫人就可以供養迦葉如來,而且夫婦兩個人一起去供養。結果這一生,這夫婦兩人還是夫婦,這個公主因為過去生中她供養如來的心很真切,所以她感得的福報就大,做國王的公主。那個先生他就差很多,原因是因為當時阻撓人家,結果一開始很貧窮,但是因為最後夫婦兩個人還是供養了迦葉如來,這還是有很大福報,所以最後他們結婚之後又富裕起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惡禍福,追命所生,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如是因得如是果,一點都不差錯。你看當時這個夫婦兩人供養迦葉如來,先生是被動,夫人是主動,先生修的福是因為夫人帶動的,這一生,先生原來貧窮,結果因為公主下嫁給他,也因為公主帶動讓他富裕起來。可見得因果之微妙不可思議,怎麼能不修福?怎麼能不用真誠心來修福?你用真誠心,你感得的果報就真。 或入苦毒(剛才講了或在樂處,現在講或入苦毒),在佛經裡也講到這樣的故事。在佛門裡面每逢農歷七月十五日,這叫佛歡喜日,一般在各個寺院叢林道場都做盂蘭盆會這個法會。盂蘭盆會就是在佛門裡面設大供養,供養三寶,普度餓鬼道的眾生。這個故事來源於《佛說盂蘭盆經》這部經,這部經我曾經講過,這部經可以說是佛門的孝經。佛門的孝經,一個是《地藏經》,是講地藏菩薩如何盡孝;《佛說盂蘭盆經》也是孝經,是講佛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他怎麼盡孝,蕅益大師對這部經有詳細的注解,我講這部經是采用蕅益大師的注解。大家要做盂蘭盆會,最好把這部經認真的學習一遍,你那個孝心就能發出來,而且你知道怎麼樣來盡大孝。 這個故事是講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大目犍連尊者剛剛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之後就得到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漏盡通是把見思煩惱斷盡。六通得到了之後,目連尊者很孝順,第一個想到要度他的父母,於是就用天眼觀察,看到自己父親在善地,在善道。結果見到他的母親生在餓鬼道,非常的痛苦,見不到飲食。餓鬼道長久的饑餓,連粥漿的音聲都聽不到,更不要說享用,皮包著骨,肚子很大,脖子很細,東西都下不去。當時目連尊者立刻用他的神通把一缽美食送到他母親面前。他母親是餓鬼,一見到美食,立刻是什麼?這個經文上講得很形象,左手保護著缽,右手就使勁拿那個吃。她為什麼左手保護著缽?怕其他餓鬼搶她的。餓鬼道就是這樣悭惜成性,悭吝不捨,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墮餓鬼道。有一缽飯,她不願意跟人家共享,這是宿世以來,生前就有這樣貪吝的習氣,所以她感得餓鬼道。她自己搶吃的時候,結果東西還沒有入口就變成火炭,業力使然,吃不下去。 目連尊者看到這一幕心裡非常悲痛,阿羅漢雖然已經斷了情執,但是他有情執的習氣,所以他還痛哭流淚,立刻跑過去向佛報告,把剛才所見到的事情跟佛匯報。佛當然知道了,就跟他說,你母親因為罪根深重,業力很重,不是你一人可以能夠超拔的。你看目犍連尊者已經成了阿羅漢,尚且不能夠用他的神通力超拔他的母親,連供養他母親一缽飯,他母親都吃不下。所以佛講,你雖然孝順,感動天地,你的修行、道業成就了,但是現在想要幫助你母親,你能力還是不夠,你只是阿羅漢。要怎麼才能夠幫助你母親?佛講必須靠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換句話說,要靠三寶威神加持,不是靠你自力可以幫助得了自己的父母的。 佛就告訴目連,你怎麼樣靠三寶威神之力?你要在七月十五日,這個叫僧自恣日。這是出家人按照傳統要結夏安居三個月,從農歷四月十五到七月十四圓滿,到七月十五日就是僧自恣日,就是互相做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叫自恣。這個時候,僧團通過了三個月結夏安居,也就是這些出家人已經由佛許可了,你可以去出外弘法利生了。這三個月因為是雨季,弘法也不方便,所以他們都回到佛的身邊,接受佛的再教育,再提升。所以這三個月大家都精進修行,到七月十五日圓滿的那天,大家的功夫都有大幅度的提升,這個時候你來供養這些出家人,他們是真修行人。不僅供養這個地球上的出家人,佛講十方眾僧,十方世界所有的僧人,那當然是聖賢僧,包括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清淨大海眾菩薩都屬於僧團裡的成員,那你要供養。怎麼供養?你要設這個供養必須要用觀想,要普供養。這個觀想也就是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僧,這樣的能讓你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在厄難當中得到超生,能夠享受天人之妙樂,永離三途的惡苦。佛告訴我們說,父母現在者,如果還在,這種福報可以支撐他百年,一百年,活一百歲沒問題,享福一百歲,七世的父母都能生天,這是依靠三寶威神之力。於是目連尊者聽到之後非常開心,這下可以把他母親超拔出來,於是就發心供養眾僧,這就是盂蘭盆會。盂蘭盆就是供養的那個盆,叫盂蘭盆。 佛把這個道理給我們講,怎麼才能夠報父母恩,超拔父母,令父母能夠永脫苦海?那光修小乘都不行,修小乘你證得阿羅漢果,你還是救不了父母,必須回小向大,以大乘的心量供養三寶,供養十方真修行人,護持佛陀教育久住世間。要使佛陀教育久住世間,就是供養真修行人,而供養真修行人,最重要的培養下一代弘法、護法的人才,這是真供養。法供養,將正法弘揚到全世界,令一切眾生聞法得度,令一切眾生這一生有機會了脫生死,往生淨土,這樣的功德,必定能使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得到超度。所以這《盂蘭盆經》講到是這樣的報恩的經典,剛好今天又是母親節,我們提出來做個小小的分享,怎麼才能夠報父母恩,目連尊者給我們做好榜樣。 再觀察地藏菩薩也是如此,地藏菩薩過去做婆羅門女、做光目女,你看她怎麼超拔她母親?她是自己修大供養、念佛,她做這兩樁事。婆羅門女把自己的家產全部變賣了,全部用來護持正法,當時她的佛叫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她供養如來塔寺,塔寺是佛陀教育機構,就是弘法利生的機構,護持佛陀教育。同時自己,佛勸她回家念佛,念他的名號,我們現在念阿彌陀佛是一樣。她以憶母故,因為懷念她母親,真誠的念佛,念了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亂。結果她母親原來是墮地獄,那比目犍連的母親更慘,目犍連母親是餓鬼道,婆羅門女的母親是地獄道,結果她母親都能夠超生到忉利天。 從這裡我們看出,婆羅門女超度母親的效果比目犍連尊者超度他母親要殊勝太多。第一,婆羅門女斷煩惱的功夫不如目犍連,目犍連是阿羅漢,婆羅門女還是個凡夫,那為什麼婆羅門女能把她母親超度到天上,目犍連尊者當時他不行。靠什麼?婆羅門女她發大乘心,發起菩提心,護持正法,不惜身命,而且她念佛,這兩個功德不可思議,遠超過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果的功德。阿羅漢果是小乘,只求自度,不求度人的,那個功德小,相比之下小,當然也是不可思議的功德,但是遠不如婆羅門女菩薩發心。菩薩一發大心,那地位就遠超阿羅漢,而且所證的果位一定高於阿羅漢太多,他就作菩薩了。這才是我們剛剛開頭所講到的「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婆羅門女真報恩。那目犍連他後來回小向大了,他也是真報恩,他供養眾僧也是護持正法,這也是大乘心。 所以用大乘心來護持正法,這個功德不可思議,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殊勝的幸福快樂。當然目犍連母親,你看或入苦毒,這也是善惡禍福,追命所生,兒子真修行,她自己不肯真修,她不肯斷習氣毛病,那還得墮落餓鬼道。這就是自作業自受報,誰都幫不了你,兒子證得阿羅漢了,也幫不了。後來她能夠得到超生,為什麼?目犍連尊者聽佛的話,供養三寶,供養眾僧,為誰供?為他母親供,還是他母親有功德。如果他母親不受這種苦,目犍連尊者還沒想到要供盂蘭盆會;換句話說,她自己被超度了,也是靠自己功德。首先她自己要真忏悔回頭,遇到這樣的善緣,佛力才能夠超拔;她不肯忏悔回頭,不肯改自己的毛病習氣,那佛也沒辦法。所以我們要求往生西方,要知道,自己要真正斷惡修善,要努力念佛,要放下身心世界,要求生淨土,真信切願,你自己就得到,你自己能拿到往生把握;不是真信切願,阿彌陀佛也沒辦法。所以善惡災禍,追命所生,自作業自受報,自己要對自己前途負責任。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這是盜惡裡面的第五小段,「盜習固結」: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這裡是講盜惡,就「正明盜惡」。黃念老注解裡頭說,『見善憎謗,不思慕及』,憎是憎惡,謗是誹謗。見人行善,不僅沒有敬慕之心,反而生憎惡,妄加誹謗。這種人無善念、善行,他的「胸懷之中,常是侵奪之心」,『盜心』就是侵奪別人財物的心。『悕望他利』,「悕望」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希望,心裡想著的、心裡盼著的是損人利己,把別人的利益拿歸己用,這叫『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拿來的錢財叫不義之財,得來容易,所以他也就任性揮霍,不會珍惜,頃刻就消散了。消散之後,這財散了之後他又起盜心,又是「悕望他利,用自供給」,重復盜取,所以叫『消散復取』。這一段似乎也是對我們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寫照,特別是前面一段講到,「見善憎謗,不思慕及」,這是嫉妒心,看見人家有好處,在做善事,在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就生起嫉妒心,千方百計要阻撓、要障礙,甚至毀謗、陷害,沒有絲毫隨喜的心,更不會有生起敬慕的心,這是惡念。所謂嫉妒是心靈的腫瘤,心上長腫瘤,那身體也很快會長腫瘤。這種心毒惡,他不希望善事發生,那善報就不會降到他頭上。他只希望人家有惡報,所謂幸災樂禍,他希望惡報,惡報往往就降臨在他身上,你是這樣的想,就有這樣的感應。 遇到這樣的人,我們也不要去跟他對立,更不要跟他怨恨,為什麼?他很可憐,他沒有真正學到聖賢教誨,他那個煩惱習氣放不下,嫉妒的念頭放不下,造作的都是地獄業因。嫉妒心都是瞋恚,瞋恚感地獄,尤其是破壞人家的善法。那要看他破壞的效果,如果人家做的事情利益眾生的范圍很廣,他破壞了,影響很大、很深,他的果報就很嚴重。尤其是破壞正法,對弘法利生這個事業他要障礙,果報都是在阿鼻地獄,極其慘烈。我們遇到這樣的人也不必跟他生氣,你想想,他沒幾天就要墮阿鼻地獄,太可憐了。這麼可憐,我們同情都來不及,那還能生氣嗎?只有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回向給他,希望他將來在地獄裡少受點苦,早一點出離。我們要用仁厚的心、慈悲的心對他,也化解跟他宿世的冤結,他對我們這樣,也是過去我們對不起他,他現在來找麻煩、來報仇,我們絕不起對立,逆來順受,隨他,希望他將來能夠被感化。 「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這經文上也是講到現代人,這個偷盜的心很嚴重。什麼叫盜心?貪人便宜的心就叫盜心,看到別人的好處就想奪過來,不能夠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到人家得,我們就要把它奪過來,用自供給,甚至可能下毒手。不知道這樣做,其實你能奪到的還是你命中該有的財產,不是靠你用那種卑鄙手段就可以奪得來的,沒有真正得到,反而造了很深重的業,這多可憐!所以就像剛才我們舉的例子,波斯匿王的公主,她命中就有這樣的財富,她到哪裡都有財富。她父親把她下嫁到一個貧窮人家,讓她淨身出戶,什麼都不能拿,到了那個地方,她有這個福報,自然她又會得到這麼多財富,她命裡有。命裡沒有的,你用那個卑鄙手段奪來的,最後還得消散。 在《安士全書》前半部分,「文昌帝君陰骘文廣義節錄」裡頭就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在清朝順治末年,是清朝初年的時期,有一個人叫梁石柱,家裡很富裕,他有一個愛子,他喜歡得不得了,這個孩子十九歲,生了大病,快死了,這父親非常悲痛。結果孩子忽然之間說出很驚人的話,直接叫他父親的名字,跟他講,說我前生是徐州的某人,當時我有三百兩黃金,跟你前生一同做生意。結果我得了病,就是痢疾,要上廁所,你竟然乘這個機會拿著利刃在我胸前一刀刺過來,就把我刺死了。而後你又自己拿刀割了自己的手,出來跟大家講,說我家裡來了盜賊,把我殺了,你說「我這個手也被割了」。就殺了那個同伴,說是盜賊殺的,這是誣賴過去了。 這個事情似乎人不知鬼不覺,可是你看這冤親債主找上門來,原來這生他是做了他的兒子。這兒子說,我那時候死了以後就生到了睢陵王氏(睢陵就是現在江蘇省的睢寧縣),在王氏家裡頭,二十年前的王某就是我(換句話說,梁石柱也知道這個人)。你當時跟我做商人同伴的時候,我死了之後三年,你也死了,(你看他奪來的財富,他也最多是三年享用),也生到了睢陵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你這一生,梁石柱。這個兒子說,我過去好幾年一直找你找不到,結果有一天,你到了縣裡的一個納銀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銀行,那個櫃台那裡遇上了,當時我看見你就很生氣,就拿拳打你,你還記得嗎?梁石柱記得,兩個人不認識,上來就打,這都是前世冤家。當時你也沒介意,結果我當時沒幾天就悶悶而死,就是非常憤懑就死了,報仇沒報成。死了以後就投生到你的家裡做你兒子,今年十九歲。這十九年前發生的事,梁石柱還記得,曾經在那個銀行裡打他的人來做他兒子。這兒子又說,現在計算一下你一生對我的供養,說我出痘的時候你給我花費了若干,你給我請老師花費了若干,給我娶媳婦花費了若干,考試、拜門生費若干。一條條這孩子都給他說出來,還有些零星小費等等,算一算這三百兩黃金的債已經還清了。但是還欠我一條命,你沒還命,但是現在念你對我這十九年的照顧非常的厚,所以我也不忍心殺害你。 這是過去有倫理道德教育,父子之間有仇,那兒子都不忍心殺父親。現在就不行了,現在那就殺了,沒有孝道教育他就殺了。結果這個孩子說,雖然我不殺你,但是你欠我一條命,自己將來還得還。說完那個孩子就死了,十九年把債討完了,命債不討了。這梁石柱愛子心切,聽到孩子死前說的這段話,就大哭,因為他愛孩子,就沒把這個孩子的話當真,就以為這孩子對他太孝順了,所以臨死前說這番話等於是安慰他,讓他不要太牽掛。所以他對別人講,我孩子這麼孝順,又這麼有智慧,他怕我悲傷,所以才編這段話來告訴我。他還不相信。結果沒多久,有一天他拿了一支槍,古代的那個長矛槍,拿柄這邊撐在牆根那裡,那邊對著自己的胸口,忽然就大聲的說:孩子,你等我自己過來吧。說完之後,他就自己往槍尖用胸口一下撞下去,這個槍就入到胸裡頭七、八寸,一直插到了脊骨,就這樣死了。你看這把命債也還了,不是他孩子討他命債,他欠了人命,他自己自殺了。大概我們世間人看,這是愛子心切,孩子死了,他也自殺了。實際上那個業因果報,這是欠人一命就還他一命,那債務當然也要還。 從這裡可以看到,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最後奪來的多少,還得還多少,這世間沒有占便宜的,也沒有真正吃虧的。所以懂得這個道理,絕不能夠有盜心,決定不能夠去奪取人家的財物,不敢有占人便宜的念頭。這世上「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命中該有多少就會有多少,不是你靠盜取可以得到的,盜取得來的必須得還,不義之財那要還,不僅要還,還得將來受果報,到三惡道去受報,往往先受三惡道的報應,然後出來再還。懂得這個道理,人家欠我的債,我們也不要去追了,為什麼?其實你不追他,他也還得還你,你何必要追?現在我們放手了,不要,反而跟他結了一個好緣,他將來會感我的恩。感我的恩,他將來報效我們,他會非常樂意,而且你要是學佛了,你將來能度他,所以冤仇宜解不宜結。 在《安士全書》裡頭還有一個故事,講到在桐城有一個秀才叫姚東朗,他有一個孩子十歲,病死了。父母非常可憐,因為很疼愛這個孩子,就對著孩子的屍首說:你如果真的無緣做我的孩子,那父子之間就離開了;如果你還有這樣的父子之緣,那希望你回來。結果這孩子忽然就能說話,活過來了,用北方的話來講。這個桐城,我們知道在安徽的桐城派,我們師父的老家,安徽桐城派三個縣,廬江縣、桐城縣、舒城縣三個縣,這桐城派的故鄉,安徽在中原來講屬於南方。這個兒子忽然就用北方話說話了,我是山東的某僧人,積累了三十兩黃金。這個僧人積累黃金是不應該的,嚴格來講這屬於犯沙彌戒,不應該積累黃金。結果被他師兄看到,這個師兄又生了歹意,起了盜心;不僅起盜心,還起殺心,為了這三十兩黃金,竟然把這師弟推下水,要把他淹死。結果當時這個出家人下了水之後,不會游泳,大呼南無觀世音菩薩,結果真的就見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跟他講,說你命數剛好要到了,你過去因為有這種業,大概也是欠他一條命,所以被他推到水裡,你就得淹死了。見到觀世音菩薩,他就不會墮三惡道,你看果然又來人道投胎了。 當時有人為這個僧人鳴冤,這個師兄就拿了這三十兩黃金用來供奉當時的地方的官員,用來賄賂,就賄賂當時地方官員,這個官員就是姚東朗,當時做縣令,這事就不了了之。當時死的這個僧人,因為沉冤未洗,就來投胎當你弟弟,就是這個人的弟弟,弟弟後來也死了,這個弟弟叫姚嵩紹,這是姚東朗他的弟弟。真有其人,因為跟著這個哥哥二十多年,不能追債,追不了,他哥哥可能也不肯給他弟弟錢,結果死了以後,就做了這個哥哥的兒子,就是姚東朗的兒子。又十年了,這兒子十歲了,這十年當中父親為兒子花費不少,大概這三十兩黃金也就償還完畢,這時候這兒子就得走了。所以他十歲死的時候又活過來,把這番話說出來。然後告訴他父親說,「你家裡」,你看他說你家裡,他不說我們家裡,這個兒子就是討債來的。「你家裡有一根拐仗,我非常喜歡,請你能不能夠把這個拐杖也燒掉,化了送給我,剛剛好就把之前那個三十兩黃金的數充抵了」。這是因為這個官員受了這個三十兩黃金的賄賂,這個兒子就來討債。 而他說,我那個師兄,真正害我那個人,就是來專門賄賂你的人,師兄後來他因為把錢供養了給你,那是賄賂,其實不是真心供養。不是真心供養給你的,你就收了,那你也等於盜,你是悕望他利,用自供給,那你用盜心得到了這個財產,他也來討債。我那個師兄也會來討債,討什麼債?怎麼討?他說,他也是這一生投胎到你家,就是你的長女。也就是這個孩子的姐姐,你看這姐弟倆都是來討債的。他說這個長女已經出嫁,現在剛好已經有孕,准備要生產(快生產了,那個女孩),說我現在死了之後,要到她那裡去投胎。那你想想,他投胎干什麼的?要報仇雪恨,討回命債的。這孩子說完就死了。 這個事有記載的,記載在一部叫《繡虎軒次集》這個書裡頭,講的是康熙年間的事情。你看從這裡可以看到,眼前六親骨肉,真的,佛法裡說的不外乎四種緣分,討債的、還債的、報恩的、報怨的,不是這四種緣分,不能感召到一家人。我們師父老人家曾經一九七七年來香港講經,到壽冶老和尚的那個講堂,看到那個講堂外面掛著個對聯特別的有意思,對聯上聯是講,「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真有其事。那是我們知道它的謎底了,所以就知道;不知道謎底的,我們也能想像到,人與人之間關系都是這樣。所以,既然如此,就不要跟人結惡緣,不要欠人家債,欠錢得還錢,欠命得還命,干嘛要結這個惡緣?更不能跟人結怨,學佛弟子,特別是要求往生,不跟任何眾生結惡緣,不跟任何眾生對立、怨恨,把這一生安安全全度過,往生西方,絕對不能夠生盜心,絕對不能有討人、占人便宜的念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摘自: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 第十三集 2012/5/13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