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你真的在利益眾生嗎?
自利和利他是很難區分的,這裡就是有誤區的。有些時候我們以為我在利益眾生,其實不是利益,是在利益自己。 這個很重要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有這種問題。我們把利益眾生、普度眾生天天掛在嘴邊,就是我們的口頭禅;然後就認為自己做的事情是利益眾生,幫助別人。其實不是。這個裡面就是有自私自利的成分,就是因為我要達到一個我自己的目的,然後這個利益眾生實際上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手段而已。真正最後要做到的不是利益眾生,是我自己的一種心願,就我自己要追求、要得到什麼東西。 然後我的這個方法,在表面上就是利益眾生,慈善、幫助別人、救災救難等等,這些都是手段,不是他的終極的目標,不是終極的,終極的目標在背後。背後是什麼?就是我自己要達到什麼。比如說我去搞慈善,實際上不是搞慈善,實際上不是想幫助別人,而是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個也有的。我們並不是說所有慈善家都是這樣——當然不是這樣,但是這個也不能排除;實際上就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最終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這個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就是用慈善這種行為來包裝,然後再推出,再推銷。這個慈善只是一種包裝而已,實際上內涵是什麼呢?內涵是我的知名度。 這是故意的。還有無意當中——比如說我們有些時候我們自己喜歡做的一些事情我去做,然後表面上我自己也認為這是利益眾生的,因為我要利益眾生,所以我要去這麼做。但是實際上我靜下來仔細地觀察的時候,這個根不是利益眾生,就是我自己的某種利益。 因為這個根,它的基礎沒有建立在真正地利益眾生,就是建立在我自己的一個利益上,如果取消了這個基石、取消了這個基礎,那我會去做這個嗎?我不做了。那這個就是說明這個不是一個單純的利益眾生,這個裡面就是有自私自利,而且這個自私自利它是藏得很深的,它是基礎。 單純的利益眾生 所以我們平時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徒都是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是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問一問自己,我是不是真正地在做利益眾生,這裡面有沒有我自己的自私自利。如果我沒有自私自利,我自己的某一種利益取消的話,那我還去做這件事情嗎?如果還是去做的話,那這個是真正的利益眾生了。 平時我們利益眾生的過程當中,這個是我們經常會遇到的,所以這個很重要的。這是我們自己修行上的問題,大家一定要重視這樣子的事情。平時我們表面上幫助眾生、利益眾生等等做得很好的,但是呢,這個背後或者是看不見的地方,有一個東西就是幕後的操作者,不是利益眾生。是什麼呢?就是利益自己,利益自己的自私自利。 它就是隱藏在幕後,在幕後操作。然後看到的是什麼呢?大家看到的就是利益眾生;實際上不是利益眾生。這樣子的利益眾生沒有太大的意義,這個不是很單純的、不是很純潔的,所以這個根本不是大乘佛教所提倡的這種利益眾生,這就是世俗的人的一種手段而已。 所以我們必須要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問自己到底是不是利益眾生,要靜下來思考。有這樣子的成分的,那就是還是干脆就不做了。 騰訊佛學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