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弟子規》聽滿三百遍,就從凡夫變成聖人了
經,不能不讀;教,不能不聽。我們今天,你看這些道理(大乘經教裡頭)我們能理解,我們也講得很清楚,可是我們的境界為什麼轉不過來?這是什麼原因?自古以來許許多多的學人,都犯了這個毛病!能說不能行! 這一樁事情,我初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去請教過章嘉大師。跟章嘉大師談中山先生的學說"知難行易",可是世間也有一些哲人講"知易行難"。那我們學佛,到底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呢?我就請教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知難行易是對的。我說明明經上你講我都懂得,我境界就轉不過來。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法身菩薩,那就是諸佛如來,我懂得,但我為什麼還是起心動念?為什麼還是分別執著?我為什麼放不下?我非常想放下,為什麼放不下? 老師講的話,"知難行易",放下很容易,你為什麼放不下?你知的不透徹!想想這有道理,你知的不究竟,你是一知半解。這使我們想到古人有一句話說:"讀書千遍,其意自見",為什麼要讀千遍?你那個知有深度,行就容易了。我們年歲大了,毛病、習氣太深,境界轉不過來。我常常跟同學們說,我這一生算是非常幸運,這一個行業,這一條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他老人家指導我的,教我走弘法利生這一條路,我非常感謝他。每天沒有離開經典,每天跟同學們互相研究、討論、學習,四十七年!四十七年沒有間斷,我這個知才有這麼一點點深度,在境界裡面,才能轉到一點,轉的不多。如果用百分比來說,我轉的只是十分之幾的樣子。一百分是圓滿,我只能夠轉到十幾分,大概不到二十分,可是就很有受用。一般人可以說,也能講經,講的天花亂墜,他一分都轉不掉,還是凡夫境界。妄想、習氣,遇到緣馬上就起現行,喜、怒、哀、樂、貪、嗔、癡、慢,境界風一吹馬上就動了,什麼工夫都沒有。這曉得"讀書千遍,其意自見",這個道理太深。 我們今天看出佛門同學的病根!所以不得不提倡,從頭來起吧!除這個方法之外沒路可走!所以從頭來起,才特別提倡《弟子規》、《十善業道》,佛法《十善業道》是從頭開始;中國幾千年傳統聖賢的教學《弟子規》是開頭。我們今天開頭,從頭來起。從頭要能收到效果,需要用什麼功夫?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決定不能放松啊。讀書千遍,我現在不要求你千遍,我要求三百遍。蔡禮旭居士講的《弟子規》,在香港講的兩次,一次是八個小時,一次是四十個小時。四十個小時,你至少要聽三十遍,從頭到尾聽啊,一天聽八個小時,五天聽一遍,五十天聽十遍,一百五十天聽三十遍,算是半年吧,半年的時間,你把這部四十個小時的聽滿三十遍,你有底子了;然後再聽簡單的,聽他那個八個小時的,聽滿三百遍,我相信你人變了,你從凡夫變成聖人了。你不用這麼深的功夫不行啊,我們這個煩惱習氣太重!所以你自己好好想想,我這個話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就曉得。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後悔,也不需要憶念,過去已經過去了。從今天開始,我要堅定信心,轉凡為聖啊,那你就對了。這從不真實你就走向真實,轉不真實為真實。 後面兩句"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清涼注解裡頭,注的雖然不多,但注的很好。與前面"如夢不實,念念無常"。我們要想真的把境界轉過來,隨順無常去轉,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方法,我們可以試驗試驗。這個試驗不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兩年到三年足夠了,這時間足夠了。這叫要真下功夫,功夫要綿綿密密,不能夠間斷。真的,因為你這樣做法,就是佛家講的戒律、規矩呀。你守得住這個規矩,這是一個軌道,你不能夠脫軌,守這個規矩,用二、三年的時間不間斷,心定了,你看,"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就這麼個道理。 我們現在心浮氣燥呀,妄想、分別、執著一分一秒都沒有間斷過,這是我們學習困難、功夫不得力的所在。譬如一個人生病,我們一定要把病源、病因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藥到病除。你不知道病根,不知道病源,你沒辦法對治呀。那今天我們開了這個處方,諸位可以先試試,從《弟子規》下手,三百遍的學習圓滿之後,你再接著學《了凡四訓》十遍、《太上感應篇》十遍、《十善業道》三百遍。《十善業道經》也能夠學三百遍,你的根基就穩固了。然後無論修什麼法門,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我相信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有成就,為什麼?基礎太好了。我們今天學佛搞了幾十年,悠悠泛泛。這念佛,我們老老實實問一句,你往生有沒有把握?說真實話,沒有把握,為什麼沒有把握?都是我們的根基不夠,如果真的根基扎的好,哪有沒有把握的道理? 那麼我再重復一遍,《弟子規》三百遍,《十善業道經》三百遍。不是叫你把這個經念三百遍,念三百遍時間不多,我現在勸導大家的是聽,你聽這個講演聽三百遍。專心去聽,一心一意去聽,戒定慧三學具足。聽的時候,記住《起信論》裡面的教誨,不要分別執著言說,不要分別執著名相,聽的時候不要去研究,不打妄想。離言說相,離名字相(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離心緣相,只聽不去研究,這是什麼?這是修定,這是修止、修觀!止觀就是禅定啊,我用這個方法修禅定。 在佛法裡頭,諸位都知道"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修的什麼呢?都是修的戒定慧。換一句話說,修戒定慧的方法太多了。我們今天用這個方法來修戒定慧,這方法方便哪。蔡居士在香港講的四十個小時,我在山上休養這段時間,我聽了十遍,我很有感觸。我們聽就是遵循《起信論》的教誨,不分別、不執著言說名字,只是一味地聽,決定不去探討、不去研究、不去討論、一直聽就對了。聽多了怎麼樣?耳熟,不必要去記憶,境界現前,自然它就起現行,熟了它才能夠起作用。這是我們讀這首偈,要知道在現前應該怎樣學習。為什麼一味去聽,不要去起心動念,不要去分別執著,為什麼呢?"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你分別它干什麼?你分別錯了,你執著錯了,你只用聽,字字句句都跟自己的性德相應,《起信論》這個教誨妙絕了,我們要會用。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