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22集)


 2016/8/31    熱度:1177    下載DOC文檔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剛剛麥克風還沒放上來,是我的同仁他可能覺得我的身體已經好到可以不用麥克風了。那我們身邊親朋好友對我們好的期望,我們就要盡力去做到,這個叫「親所好,力為具」。那我們進入《禮記.學記》的學習,剛剛講了兩段。剛剛是放錄像,我來考試一下,看剛剛大家有沒有打瞌睡,我們來跑一遍剛剛這兩段。

  「發慮憲,求善良」,這一段讓我們感覺到,這樣做事、這樣處世,能贏得別人的信任、佩服。反過來,一個人做事情急躁不思慮,都不按照做人做事的原則,那人家沒辦法信任他。所以這句話也提醒我們,當別人不信任我們,我們有沒有發慮憲?再來,求善良,用的都是善良的人,不是用會谄媚巴結的人,交的都是善友,「見人善,即思齊」,這樣的人讓人家感覺信任。所以「足以謏聞」,這個字通大小的小,小有名氣,讓人佩服。但是「不足以動眾」,動眾,感動眾人,以至於這個動眾是可以帶領一群人去建功立業,領大眾去成就事情,這個是動眾。一個人能夠尊重賢德之人,體恤遠方的人,確實可以感動大眾,「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他還不能教化人民,改變他們的氣質,提升他們的靈性、智慧。

  比方在這一、二百年,整個世界的政治走向民主制度,很多國家有很多的人他有很多的理念、制度,號召了一群龐大的人,取得了政權,「足以動眾」。可是大家冷靜看,在民主制度裡面的這些政治團隊,腐敗得快不快?你們怎麼沒反應?讀書人要有正氣,要敢講真話,我又沒有說哪一個國家的,我只是說這一、二百年全世界的政治制度。大家注意看,在中國的歷史,我們說滿清就好了,清朝,光是康熙、雍正、干隆加起來就有一百三十多年的盛世!大家現在去看看,全世界哪一個政黨超過一百年還不錯的?我就不指哪一個政黨了。尤其這個民主政治裡面很有意思,在野黨都罵執政黨,是吧?罵得可凶了,這裡做不好,那裡做不好。結果等他做了,可能還做得更差。所以罵人很容易,真正自己做了,能不能做得好還有待商榷。

  但是這一些從事政治的人,他也有理想,他才能夠凝聚這麼多的人。但是他假如忽略了教化,最後他底下的人都貪污腐敗,他也愛莫能助。所以真正一個人要利益一個國家、利益社會,他必須教化。政治人物要在他自己的政黨當中,真實的去落實倫理道德的教育,不然政黨的腐敗更快。為什麼?他有權,他有錢,他沒有好的德行根基,腐敗得更快。所以我們要很冷靜,政治要能辦得好,人的德行最重要,制度其次。

  好,那現在是民主政治,大家有沒有去投票?有。要投好,要負因果責任,你投錯了就害了一個國家。那怎麼挑?看他有沒有孝廉,孝則有德,廉則不貪污。你們投票以前有沒有去調查他們家的情況?你們不夠謹慎。傳播媒體不是去報他們去罵人的情況,是要去報他們家的情況,對他父母怎麼樣,對他太太怎麼樣,這樣才對。也沒有傳播大學找我去講講課,是吧?我奉獻奉獻點微薄之力。現在媒體的影響這麼大,他先入為主,他假如一開始就知道,報這一些對整個國家、社會太重要了,隱惡揚善!所以我非常佩服大陸山東電視台「天下父母」這個節目,不簡單,弘揚孝道。他們的員工第一天上班,要把一個勳章,上面寫著「天下父母」,別在左胸前。代表什麼?你今天上崗了,工作了,從今天開始,要把天下的父母幸福放在心上。太好了。我們中心應該也來做一下,「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個胸章要別在胸前。人有時候會健忘,一看到了,不忘初心,警覺性就大了。

  所以要動眾,要真正保持一個人,甚至一個團體的初心,他們的理想,他們利益人的這一分抱負,還得靠教育才能保持。大家看,歷代歷史當中,建國的時候,大家同心同德;等取得政權,開始斗爭,殺來殺去。因為沒有德的基礎。「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必然要從教學開始。所以第一段,從整個國家、團體的目標,很明確,教育要化民成俗。

  第二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雖然「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要透過教育他這個本善、明德才能彰顯。假如不教了,「苟不教,性乃遷」,就染上很多習氣、欲望,就被欲望給控制住了。所以人沒有教化,做出來的行為可能連禽獸都不如。有好的教化,可以是萬物之靈,可以是天地人三才,可以把天地無私透過人的德行把它實踐出來。這裡我們就感覺到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談到教學,師長曾經說過,世界為什麼亂?東方人忽略了古聖先賢的教育,西方人忽略了宗教的教育,所以人心沒有依歸,沒有正確的判斷能力,就沉淪了。而東方的聖賢教育學的核心,假如用一個字,就是孝道。「人不學,不知道」,這個道首重是孝道。我們之前也跟大家有分析過,孝心開了,百善皆開。

  我們文言文班沒有做簽筒,正式學長應該有個簽筒,我隨時抽起來問問題。你看大家覺得這樣好不好?好,就不會打瞌睡了,不敢分心了。當然,要專注,但是不要恐懼,假如一個簽筒擺在這裡,在那裡嚇了老半天,你也聽不進去東西。所以《大學》說,心有所恐懼,不得其正;有所憂患,不得其正。一支籖就可以嚇成這樣,以後怎麼為往聖繼絕學,是吧?下一次做個簽筒。對,我們常常給學生考試,我們自己也要常常考考試。

  有沒有哪個學長來談一談,為什麼孝心開百善皆開?好,我是很厚道的,你們不要太緊張,今天放你們一馬。但是這個問題很嚴肅,為什麼?假如今天有一個人說,為什麼孝心開百善皆開?然後你說,「嗯,嗯,今天天氣挺好的」。那這個叫「倘揜飾」。「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再來,就錯過了一個可能讓他明白這個大道理的機會了。假如我們想,「今天多學一點馬上可以去利益人」,每個學完的東西就把它吸收了。真正沒搞清楚,一下課就問。為什麼?不能打包,都等著「明天再說,明天再說」,哪有那麼多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事情就一直拖,拖到最後一事無成,德行也沒提高。所以,今天講的都要全部吸收,然後真正沒聽懂的記下來,待會兒下課我在餐廳等大家,「今日事,今日畢」。

  「今日事,今日畢」講給誰聽的?講給學生聽的?那天我跟一個朋友在談,我說你現在修學遇到的瓶頸,你用了什麼方法去突破?他想了老半天,搖搖頭,「沒有」。我說:「你不是在教小孩嗎?那你現在遇到問題了,你都沒想方法去突破、去解決,你怎麼教給孩子解決問題?你怎麼教給孩子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假如我們自己不先好好的去力行,那百折不撓跟愈挫愈勇叫成語,跟人生沒關系,跟教育也沒關系。這一些教誨化成我們的心態、我們處世待人的風范,這種態度無形當中就影響小孩了。我們希望我們的小孩、學生能有怎麼樣的人格特質,我們自己要先做出來。

  剛剛跟大家談到了,孝心開百善皆開,這個「入則孝」就可以談清楚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一個人的忠誠,一個人的盡心盡力,從哪裡來的?孝,「親所好,力為具」。這是我們從自己父母,上一代的身上,看得太清楚了。為了讓父母早一點過上好日子,讀書、工作不用人操一點心,盡心盡力、盡忠。信,對誰誠信?一定是先對父母誠信,所以「父母命,行勿懶」。

  「禮、義、廉、恥」。禮,「父母呼,應勿緩」,對父母有禮,對他人就有禮。一個人對人無禮,一回到源頭,他對父母一定不恭敬。真的,一個人假如在跟人相處的時候,覺得有一些習氣出現了,馬上想,我怎麼傲慢?對媽媽也傲慢;我怎麼脾氣這麼大?對父母脾氣也大。所以《孝經》講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道啟發人的性德,孝心開,性德就開始流露了。所以愛敬是一個人本有的性德。假如愛敬沒有辦法提起來去對待他人,一定是孝道還有虧。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一個修身之人怕的就是不知道問題在哪,甚至於是道理聽了,我們還不承認、還自欺,那就提升不上去了。跟人相處有對立、有沖突、有情緒,馬上提醒自己,我對父母是不是也有這些錯誤的心態?這從根本去掉我們的習氣。所以禮。義,對父母有道義。以前的人可貴,父母都去世了,一想到父母就流淚,「父母對我的恩德太大了」,「喪三年,常悲咽」。廉,「物雖小,勿私藏」,你看,都在「入則孝」裡面。恥,「德有傷,贻親羞」。

  仁,設身處地叫仁,「冬則溫,夏則凊」,體貼入微,設身處地。愛,愛是用心去感受,「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和,我們現在年輕人跟人講沒幾句話火就上來了。「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對父母、對長輩講話還會大小聲,那我們對不起孔老夫子,對不起聖賢的教誨。柔和恭敬。一人在團體裡面,對領導、對長輩還非常傲慢,言語還粗暴,那真的要好好忏悔、反省,離這個明德、離恢復本善那是愈來愈遠。所以,這個和裡面,「怡吾色,柔吾聲」。平,一個人能達到平,任何境界都不能讓你生氣,練成這個功夫沒有?《弟子規.入則孝》就可以練,「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大家看,父母不理解他、罵他,甚至打他,一句怨言都沒有,人的這種任何境界都能平心靜氣去應對,而且不帶任何的怨恨。

  諸位學長,你的兒子就是這樣好不好?你的女兒就是這樣好不好?你的學生這樣好不好?好。首先我們自己要是這樣的人,是吧?上行下效。我們對這些道,孝道、五倫八德,都很清楚了,我們就能傳道,「傳道、授業、解惑也」。

  所以一個國家、一個團體的領導者,他知道教學為先最重要。這個教學,我們剛剛講到有宗教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就好像一台車的四個輪子,四個輪子都挺好的才跑得遠,一個輪子出狀況了就跑不穩健。那請問大家,現在四個輪子壞幾個?壞了不少個。所以開起來危不危險?不能繼續這樣下去,趕快亡羊補牢,趕快把輪胎要補上,把它破洞要補好。一個人的德行根在家庭,所以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發展,從家庭到社會去。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圓滿,因為宗教教育強調的是高尚的情操、犧牲奉獻的精神,把人的人格提到頂點。

  所以一個國家領導者他重視教學,從這四個環節,要多管齊下。在國家的電視台要講家教,每個父母都懂家教,把這個家庭治理好了,把下一代教好了,社會的細胞就安定了。還有,不只要教倫理道德,還要教因果報應的教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才能讓人不敢作惡。現在的人為什麼什麼都敢做?他覺得死了以後就沒有了,他覺得做什麼惡事,反正死了又不用負責任,他肆無忌憚的造惡。所以老祖宗幾千年來都知道,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缺一不可,從小他就知道不能造惡,不敢作惡。倫理、道德讓他有羞恥心,恥於造惡。

  現在學校教育在我們馬來西亞推展得非常好,校長職工會在華小全國推展。包含中學也有,好幾間中學,像鐘靈獨中,他們做得非常好,他們的校長,吳校長,很不簡單,真是以父母之心在教他的學生。連我們台灣的東森電視台都去拍了,把他們的經驗介紹給社會大眾。中學,在大陸有吉林松花江中學在做。確實,這些小學、中學的校長、老師,真是做出了榜樣,給整個教育界的人信心。大學裡面,鐘茂森博士他是教授,他們帶頭來弘揚倫理道德教育,還有中共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他們兩位教授都是七三年生的,都很年輕,都很有成就,然後都是盡心盡力在弘揚倫理道德教育。這是學校教育。我們那一天剛好辦了幾天課程,我們興華小學的廖校長,他在談話的時候講到,他父親臨終以前給他的叮咛,照顧好兄弟姐妹(他是長子),還要記得為這個社會多做點事。所以大家看,真的奉獻社會的人都是孝子,「忠臣出於孝子之門」,這真的。

  再來,社會教育,現在各行各業都重視倫理道德的推展,很多企業家非常不容易,都帶頭。不只自己的企業在做,禮拜六、禮拜天還免費義務的讓社會大眾來學。在新疆有一個郝總,他禮拜六、禮拜天讓社會大眾學,他自己的高階主管去做服務員,而且做得還很高興,因為他們真正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讓我非常驚訝的是,他的員工裡面,有百分之十五都是殘障人士,這個比例相當高。而他這麼愛護這些同仁,最認真的就是這些肢體上有欠缺的人。真的是「愛人者,人恆愛之」。結果他這麼義務給人家辦課程,很多家庭改變了。後來很多人都跑來跟他買產品,然後他就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人家都來跟他買,他不好意思了。「我辦這個課程是希望大家受益的,不是要你們買我的」,他還把它推了。然後對方說,我一定要買你的。為什麼?辦倫理道德教育是利益他的一生,利益他的家庭,利益他的團體,人家把這一分恩德可能會記在心上,都不會忘。當然不是為了要去做生意才去做,這個心態要對,是無私的,反而他的事業愈來愈興旺。

  再來,宗教教育非常重要。我們馬來西亞在這一點也是非常用心,國家的首相在致力於這方面。包含民間,我們八月三號也才去參加宗教和平論壇,不同宗教三百多人坐在一起,那感覺非常的和諧。所以「教學為先」。

  【兌命曰。】

  這個『兌命』,是《尚書》裡的一篇文章。「兌命」,是殷高宗的宰相,以前這些當宰相的都是聖人,很有智慧,在經典當中都有留下他們的教誨。「兌命」裡面講到:

  【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這意思就是,『念終始』就是自始至終,常常念著教學,這個『典』就是常常不忘,持續的重視教學。因為明白教學的重要,他了解到學習要趁早,從胎教就要開始了。假如一個人懂得從胎教就要教育了,那他「念終始」,從胎裡就開始教了,教到什麼時候?俗話又講,「活到老,學到老」。而且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能說我今天學習,明天放我一天假好不好?學習不能放假的。三日不讀書,面目都可憎,這一句話是宋朝講的。我們要有科學精神,實事求是一下,請問現在撐得了三天嗎?現在多久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所以更要了解「念終始典於學」,不可以懈怠。求學就像鑽木取火,哪有說鑽三分鐘,休息一分鐘,「手好酸,待會再來」,那鑽到哪一年才鑽得出火,鑽得出智慧來?

  還有一點,學習為什麼不能間斷?因為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天就夠了。人要學好,要好幾年,慢慢慢慢改變氣質。學壞呢?今天帶他去「斗鬧場」,明天就面目全非了。所以「斗鬧場,絕勿近」,絕對不能近,用絕、用勿,是不可以犯的,一犯就兵敗如山倒。從學的角度,不能懈怠;從教的角度,也不能停下來。教學者要不斷提升才有智慧利益學生。教學者一懈怠,一言一行馬上給孩子帶壞了。所以什麼時候是教育、是教學?Anytime,Anywhere,是吧?「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對教學有更深的體會,就能了解到「兌命」這一句話的深意了。很多人就講了,那學習不是很累嗎?請問大家,你要累一陣子還是要累一輩子?要累一陣子,咬緊牙關,三年就把德行成就,你就累一陣子而已。可是假如不肯真正用功,那累一輩子,身心都變成欲望、習氣的奴隸,累一輩子。能吃苦,吃一陣子苦;不能吃苦,吃一輩子苦,不只自己沒得利益,後代也學不到真實學問。

  我們再看下一段。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又是一個比喻。這個文章裡面也在提醒從事教育的人要善於譬喻,善於說故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個時代的人,幾代缺乏教育,所以他的悟性不高。假如你不用這個譬喻,不用講故事,因為他悟性、感受能力不高,你只要講道理,差不多講三分鐘他就開始有點恍惚了,他就集中不了了,或者就快打瞌睡了。這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小孩,大人都這樣。你說,「講個故事」,精神來了,喜歡聽故事,從故事當中再很自然的把道理給帶出來。現在當老師不容易,就是因為他不容易才顯出當老師的精神,這是「誨人不倦」。

  所以這裡比喻到,『嘉』,非常美好的食物,這個『肴』就是菜肴,你不吃它你不知道它的美味,這個『旨』就是美味在哪裡。雖有五千年的經典智慧,『雖有至道』,不去學就不知道它對我們人生有多大的善處、益處了。我們曾經遇到朋友,他來聽《弟子規》,聽了兩個小時,他已經是四十幾歲了,還是當老板的人,他就在那裡跺腳,「我四十幾年的人生經驗,總結起來,不就是《弟子規》那一、二句話嗎?」他花了多少年去摸索?四十幾年。所以「雖有至道」,不學,『不知其善也』;一學了,「那太好了」,手不釋卷,真的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讀書讀到忘了吃飯。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還沒是吧?快了快了,大家繼續再讀這些千古文章,味道很濃。當我們讀著讀著,可以很多經典觸類旁通,那你會讀到跳起來在那裡拍手,這個就是知道它的益處,法喜充滿。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我們很歡喜,「教學相長」這四個字從哪裡來的?就是從《禮記.學記》來的。而孔子在《中庸》裡面提到,智、仁、勇三達德,「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道這三個道理,三達德,「則知所以修身」,懂得用這三個道理來修養自己。「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自己身修好了才能幫得了人,才能利益得了人。而好學才會有智慧,人有了智慧他才能夠把正確的思想告訴別人。當父母、當老師,我們假如沒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我們也利益不了孩子的。首先一個教學者要先好學。這一段不只是講給學生聽,老師自己要好學。

  學了以後『知不足』,知道自己還差得遠,人一覺得不足,他那種謙卑、慚愧心,「比古人差多了」。你說一個人傲慢,他突然想到孔子溫良恭儉讓,聖人都不傲慢了,我還傲慢,太慚愧了。常常這麼想,這些習氣就轉成慚愧心了。我們一起學習文言文第一節課,我們有一起信誓旦旦,你們都忘了嗎?我們那時候有沒有山盟海誓?我們說學儒要學孔子,所以處世待人都要以孔子為標准,就「知不足」了。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自我反省。一反省了,趕緊改過,趕緊繼續學,所以能「學而不厭」。而且為什麼不厭?知不足,而能自反,人一自我反省、自我改正,放下習氣,就樂了。大家有沒有曾經戰勝自己一個壞習慣的經驗?一個都沒有?有沒有?有。高不高興?有沒有「耶」這樣高興老半天?有沒有比吃大餐快樂?有沒有?有。而且還持久。吃大餐快樂多久?快樂一個小時,之後就胃痛,因為吃得太撐了。告訴大家一個很重要的邏輯,真正的樂,真的東西不會變,它才是真的。比方說,我今天讀經典很快樂,明天讀快樂,讓你學習加兩倍、加三倍,更快樂,這才是真樂,是不是?你們好像沒樂起來。真的,每天可以讓我十個小時都讀這些書,真是樂不思蜀。

  可是你注意,吃一碗飯,高興;吃兩碗,勉強;吃三碗,跑廁所了。所以吃飯是不是真正的快樂?不是。那個叫什麼?痛苦暫時解除。因為餓了,吃下去不餓了,叫痛苦暫時解除。不是說吃飯讓你快樂,讓你得到真樂。吃飯能得真樂,愈吃愈多才樂,是不是?所以只要是會讓你一時快樂,那個都不是真樂,那叫刺激你,暫時忘了痛苦而已。比方有人說,跳舞真happy,他跳半個小時,happy,你叫他連續跳兩個小時,他還happy不happy?那個都是麻醉。所以現在的人很可憐,都覺得是去刺激,去暫時忘掉痛苦叫樂,那個終究解決不了真正的痛苦,也嘗不到真正內心的自在快樂。所以真正的自在快樂只有學習,「學而時習之」,只有真正依經典去盡仁義、情義、道義,他才知道什麼叫孝順父母的快樂、助人的快樂,他也才知道,真正放下壞習慣、習氣,一身輕安自在的感覺。我講得挺高興的,你們也不配合一下,我看你們都沒什麼反應。所以學習,「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個就是不學不做,「不知其善也」。

  『教然後知困』。真正我們了解到,一個人的痛苦根源在哪?你今天安慰安慰他,痛苦不能根本解決。你說他缺錢了,我給他錢,解決了,他假如是貪心,你要給到什麼時候?所以人痛苦的根源在迷惑、不明事理,他思想錯誤是他痛苦的根源。「知足常樂」,知足的人就不痛苦了,貪心的人給他再多的東西他還是痛苦。所以唯有透過教育,讓他轉迷惑為覺悟了,他才能根本解決痛苦。所以真正仁慈的人從事教學工作,或者以自己的身教讓身邊的人覺悟,「誨人不倦」,這就是仁慈。「智、仁」,一個人有智慧、有仁慈,能恢復他的明德。而在提升智慧、仁慈的過程當中,還要有勇氣,「知恥近乎勇」。因為學會有瓶頸,要不屈不撓,要突破。要面對自己的習性,要勇猛,要趕盡殺絕,要像這個毒蛇咬到你的手了,咬到你的指頭了,你下一秒鐘會怎麼做?你會不會「呼,好痛」,會不會這樣?不會。馬上刀子拿起來,就切掉了,還管什麼痛不痛,不然命就沒了。再放縱習氣,我們法身慧命就完了,智慧的生命就完了。

  所以告訴大家,學習苦不苦?不苦是騙人的。剛剛說的,放下習氣的樂,學習真樂。但學習也苦,什麼時候苦?在那裡掙扎放不下的時候苦。在那裡對治最嚴重的壞習性,比方說好面子,「倘揜飾」,那個對治起來,跟把一層皮撕下來差不多,很難過。大家撕過沒有?苦是苦在,跟習氣在那裡打仗的時候那時候苦。可是人只要勇往直前,這一些習氣最後就統統歸順你了,就變成你的軍隊了。而且,你突破這些習氣以後,你有寶貴的經驗可以告訴人家,怎麼不貪心、怎麼克服壞習性、怎麼不傲慢,謙虛,這都是你的真實功夫,是不是?你才能利益人。我們假如今天在跟人家,要不貪、不瞋、不癡,首先第一個不可以貪吃。結果講得心裡毛毛的,講不下去了,昨天才貪吃。而且自己做不到,講出來,人家聽多了、看多了,「會講不會做」,就不聽我們的了。

  所以「教然後知困」,這個困,有時候是覺得自己理通了,結果跟人家講,講到一半卡住了,就像那個DVD卡在那裡,跑不過去了。「對不起,明天再跟你講,我一定把它搞通。」丟不丟臉?不丟臉。今天我們告訴學生、告訴對方,「明天我來跟你講」,這是負責任的態度。而且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會逞強,不會打腫臉充胖子。好像搞不清楚,還稀裡糊塗講了一通,這樣不好。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個困,大家有沒有經驗,我們在求學的時候,同學來問你,比方一題數學,你會做,然後你跟他講、講,講到一半,講不下去了。所以自己會做不代表你會教。教而後知困,你就更提升,把那個道理貫通,提升到能夠指導別人。所以也是學生在提升、成就我們,我們才知道我們有哪些不足、哪些沒有貫通的。

  這個困,另外一點,也是教著教著,我也很努力教學生,怎麼他的行為愈來愈不好?真的,在教育界太多老師真的是鞠躬盡瘁,可是他們看到這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他們也很憂心,這就是他們困惑的地方。而真正再去『知困,然後能自強』,這個「自強」就是自我提升,從經典當中找到原因,他就不迷惑了,他就不困惑了。困惑在哪?因為沒有找到根本,先後本末。「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現在是知識、才藝為先,德行被擺後面,本末倒置,才會產生這些狀況。所以一個從事教育的人不要怕面對困惑,好事,我們把它想通了,就能讓更多人明白。大家別擔心想不通,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拿到中心來一起探討。那我們也不緊張,你們問我們,我們不會了,反正有師父可以問。所以不擔心,Don't worry,be happy 。所以從這一段我們可以感覺到,確實教學者他自身得最大的利益,他擴寬了心量,他增長了智慧,他的智慧、心靈都在不斷提升當中。

  【兌命曰:學學半。】

  這第一個字它的古字是這麼寫的,這個『學』就是指教。教跟學,這個『半』就是相長的意思,就是互相促進,學了幫助你教,愈學才愈有智慧可以教人。教了,又讓我們明白不足,自力自強,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所以我們看,古人念念都跟經典相應,前面是诠釋道理,後面都要匯歸到經典。孔子講「述而不作」,世間這些真理聖賢人說盡了,沒有說我們自己什麼創造發明,他們都已經講得很透徹了,總結都用經典。

  【其此之謂乎。】

  應該就是這個道理了。

  接著我們看下一段,這一段主要講到古代教學的設施,還有學習者的目標。剛剛講的是一個國家要重視教育,要化民成俗的目標,現在這一段裡面還提到的是,每一個人學習的目標。我們看經文。

  【古之教者。】

  古代的教育設施。

  【家有塾。】

  這個『家有塾』就是指二十五個家有一個私塾。而且二十五家他們稱為闾,這個闾是二聲。這二十五家,一般私塾就在巷口第一間,一般巷口第一間都是比較有錢的人,大戶人家,他們請私塾老師,讓這些親戚、鄰裡鄉黨一起來學習,「家有塾」。一般可能六、七歲,五、六歲,就開始學習私塾了。

  【黨有庠。】

  這個『黨』是指五百家為一個「黨」,而它這個學校的名稱就叫『庠』。

  【術有序。】

  這個字念「遂」,它是一萬二千五百家的單位設一個『序』,這樣的學校。其實以現在來理解,一個人在鄉村裡面讀書,讀得不錯,送到哪裡?送到縣裡去讀。縣裡讀得不錯,送哪去?省裡去讀,州裡去讀,省重點學校。那愈上去,都送上去一些精英。省讀完了送哪去?國立大學,一國的精英。所以下一句說:

  【國有學。】

  這個就是指國家辦的大學,一般他可能已經經過了私塾、庠、序這些學校,年齡也差不多十五、六歲左右,快成年了,半大不小了。而且以前念國學的,考過秀才,考過一些測試的,他才有資格去念國家辦的學校。國學一般是指天子、皇帝或者諸侯辦的學校,都是這些貴族,加上民間很優秀的人去讀的。接著這一段是接續國家辦的學校談的。

  【比年入學。】

  『比年』是指是每一年都有招生入學。

  【中年考校。】

  『考校』就是考試,考試的制度是隔一年,這個『中年』是隔一年才考,入學第二年才考試。為什麼?先積累,「厚積薄發」。你說都沒有積累,都沒有涵泳,都沒有領納,一年考了好多試,說實在的那都是紙上文章而已,都是知識而已,沒有內化。

  【一年視離經辨志。】

  這個就是入到國學裡面的目標了,學一年能夠『離經』,這個指的是對一些重要的經典能夠用句讀把它標好。當然這也表示他的理解力很好,他能標得出來,對這些教誨他能判斷,句讀應該在哪,這個意思才妥當、完整。『辨志』。大家看,我們已經學到第三段了,其實每一段都在談教、在談學。第一段,當我們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對於一個教學者他就有使命感了,根本的教育使命發出來。第二段裡面又提到「念終始」,這代表學習不可中斷,教學也不可中斷。第三段代表學習當中要不斷的自我反省,教學者要不斷的自我提升,這個都在談教、在談學。

  每一段我們從經義當中都可以抓到教學的關鍵、心態跟方法。這一句,我們看到,教育的內容一定要經典為先。你不能先教他一大堆文學,他連是非善惡都不會判斷。我們看近代的這些寫文章的人,徐志摩會不會寫文章?那你說,他利益了社會嗎?他的行為讓人家覺得很可恥,拋棄他的原配,還說自己要做第一個離婚的男人。你說一個讀書人講這種話,沒有先從經典教就亂了,都是過河拆橋。他今天能寫出好的文章,基礎在哪?他沒有以前讀那些古書,他有那個功力?現在的人狂妄,都是過河拆橋。古代這些教育方法不得了,師長常說,民國初年小學生寫的文章,現在博士生都寫不出來,沒那個功夫。我聽說現在大學聯考,改考卷的老師一個頭兩個大,錯字連篇。所以這個時代要反思,人家小學可以寫出那樣文章,我們現在連博士畢業都寫不出來。文章不行,涵養那差得更遠。

  這個徐志摩先生,他叫他太太去墮胎,他太太說這樣會有生命危險。他說做火車都可能會出意外,誰不危險?你說連自己的另一半都不能感同身受,這算什麼學問?去找林徽因。林徽因,我講得太激動了,發音都不標准了。人家還不要他,林徽因有家教,她判斷得出來,這樣的男人不行,會甜言蜜語的靠不住,只會寫文章,言行不一致。後來他還去找陸小曼,真是要不得,那陸小曼是他好朋友的妻子,胡來,這無情無義,我們還把他當大文豪,現代的人也顛倒,是吧?千古文章不讀。結果,惡有惡報,三十五歲就坐飛機,為了去看林徽因的表演,就走了,飛機失事了。他是一個公眾人物,要給天下人做好樣子,公眾人物都做錯的,那惑亂社會,造的孽就大了。他原配活到八十九歲。所以好人還是有好報,為什麼?他原配離完婚還照顧徐志摩的父母,那一分情義都還在,難怪人家活那麼長命。所以厚道好,才會長命。多活長點,多干點事,人生總不能白來一次。所以經典,「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辨志」,代表教學也好,學習也好,首重立志。因為志向立定了,這是他源源不絕的動力。范仲淹先生為什麼學問這麼好?他立定志向,哪一年一定要把他母親接出來,他要光宗耀祖,他要考上功名。結果他在他定的日期之前就達到了,不簡單。「饘粥糊口」,每天就吃那個粥,把它煮爛,凝固以後切成四塊,就這樣一餐吃一點,那一般的人受不了,因為他有堅定的志向。那當老師的人要判斷,這個學生,辨志,他的志向對不對?他假如不對,那要引導他,不能立錯志向。以至於要讓學生自己能分辨什麼樣的志向是有意義的,這個辨,最好能夠傳授到他自己能夠判斷。

  一個人的志向與仁義相符合,這個叫大志;與情義相符合,這個叫高志,崇高的志向;與道義相符合,叫壯志;與欲望相結合,「我趕快賺到錢,吃得飽飽的,然後可以好好玩一玩」,這叫卑志,這個人沒什麼大志,很卑微,人生以享受欲望為目的,叫卑志。再來,還有人的動力,「我考上什麼,我以後能怎麼樣,就要去給誰好看」,這個志跟恨相合,叫危志,很危險。這個是講到「辨志」。諸位學長們,你們都在第一線教學,以後你們帶出來的學生,人家一問,你的志向是什麼?我相信他們連想都不會想,就會說,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你們這個辨志就教得好了。再來:

  【三年。】

  他學習了三年,能達到什麼狀況?看他:

  【敬業樂群。】

  我們又看到一個重點,學問一定從誠敬、恭敬當中求得,「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他尊敬老師,尊敬老祖宗、聖賢人所留下來的這些道業、這些學問,所以他『敬業』。一個人很誠敬了,他學起來就專心致志,他不會懈怠,不會心猿意馬。再來,『樂群』,這裡主要提到,跟人家相處得很融洽。學問很重要的,要懂得愛人、敬人,「愛敬存心」,君子跟一般的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愛敬存心。假如跟同學們相處幾年都發生沖突,那他的學問有問題了。《禮記.大學》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是高遠的志向,從哪裡落實?「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這麼一直找找找,高遠的目標從哪裡開始落實?「格物」。一個人不把傲慢去掉,不把貪心去掉,不把壞脾氣去掉,怎麼可以跟人相處得好?連相處都相處不好還能利益人?那這是空的了。

  所以一個人前三年學習,首要的扎根,扎他的德行,扎他的恭敬心。怎麼看他根基好不好?就看他跟人相處,一看,馬上可以判斷,他還有哪些習氣很重。這個時候當老師的就要跟他講,你看,你的貪心、虛榮、傲慢、不尊重人,他才能夠再下功夫。我們看,在國學裡面學習,都不是從知識的角度去看,都是從道德學問。我們自己勘驗自己學得如何,就看自己跟家人、跟同事相處得怎麼樣。假如還會對立、還會沖突,那我們還得從自己的習氣下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五年視博習親師。】

  他五年的時候,『博習』,這個「博」就是廣博,隨時隨地都在學,這個人非常好學。而且是「博習」,習是什麼?學到的東西要落實、要實踐、要練習,這個就是解行相應。他五年的時候,學的東西馬上去落實,解行相應。而且,這個博除了處處都在學習以外,《論語》裡面講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一般人沒有把道理搞通,他不肯依照經典去做,只有兩種人會很老實去做,一種就是搞通的人,一種就是沒懂,他也想不明白,不過他說,「你怎麼說,我怎麼做」,老實人。往往他對一些經典很多的了解,他知道這些道理,他想通了。而事實上,一個人廣博學習以後,他最後會明白,智慧要成就還得「學之道,貴以專」。我們看,范仲淹很有學問,但是他深入《易經》,他最通的是《易經》。這樣子深入以後,一經通一切經就通了。因為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後面還會講到。今天學假如一次學好幾部經典,那變學知識,不是學智慧,叫「雜施而不孫」。

  所以這個博習強調解行相應,而且務求貫通,通達明白。道理通了以後,還得要好好去做。理有頓悟,事要漸漸去修。古代有這個例子,漢朝馬融學問很好,還可以著書,可是他的學生鄭玄學得比他好,他嫉妒他的學生,還要殺他的學生。嫉妒心起來真恐怖。你說他有沒有學問?有,他還注經。他有沒有德行?沒有。德行要為基礎,再求學問,不然也沒有辦法利益人。馬融在教書的時候,有時候還請女子在後面跳舞,他還有很多習氣。

  這個『親師』,親近老師,而且這個「親」字還有「以師志為己志」,以老師的志向為志向,以聖賢的志向為志向,心同聖賢,願同聖賢。看到古書、看到聖人教誨都覺得很親切,就好像聖賢人親自到他面前來教他一樣。而一個人真正恭敬、親近他的老師的時候,最重要的他要依教奉行,他那個親愛才是真的。一個人五年能真正親近老師,依教奉行,那也不簡單。

  【七年視論學取友。】

  他可以跟人家談論學問,代表他這些理貫通了,能跟人探討,然後去引導別人,了解、深入這些經典。『取友』,他有能力判斷親近的好友、善友。老子說,「知人者智」,要看得懂人那才是有智慧;「自知者明」,自己知道自己的,那是明白人,能夠知道別人的是有智慧的人。而我們看到這裡,能達到『論學取友』:

  【謂之小成。】

  在學問上已經是小有成就,他有判斷力跟智慧了。我們看一個成年人在社會當中,受誰的影響最大?朋友。所以「取友」對他的整個道德的提升就非常重要。孔子在《論語》當中有提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之前跟大家談過沒有?大家搖頭很正常,因為我們只講過一遍,要講到二十一遍的時候,才會「講過了」。「友直」,正直無私的朋友。但是告訴大家,正直的人你怕不怕?他都把真話告訴你,你心髒要准備好。正直的朋友,友直,無私的人。「友諒」,這個諒,寬恕、度量大,而且真誠。「友多聞」,他很有人生的見識,增廣我們的見聞。那「損者三友」要會判斷,哪些人一接近會損害我們的德行?這個我們下次再談。

  那我們下一次背就背到今天講的這裡。我剛剛是說你們會不會覺得,這麼一點點,so easy這樣。那代表你們的功夫已經提升了。好,恭喜大家,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