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26集)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淨意說」這篇文章。剛剛張先生已經把俞都的問題都給他講透了。所以,你都是不好的意念,「意惡太重,專務虛名」,那等於種遍地的荊棘卻還癡癡的妄想要收到非常好的糧食,那豈不是太荒謬了嗎?「君從今後」,給他具體的建議,「凡有貪YIN、客氣、妄想諸雜念」,這個客氣就是不實在、應付這個味道。處世要真誠,不可以不實在、應付。「先具猛力」,下勇猛的心。「一切屏除」,一有這些不好的念頭起來趕緊把它去掉,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把它轉過來。「收拾干干淨淨,一個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念頭都是善的,都跟八德相應,跟覺悟相應,就對了。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遇到善事了,只要自己夠力量去做的。「不圖報、不務名」,不要想著好報,也不要為了名聞利養。「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就實實在在去行善,誠誠懇懇的做。這是力量可以做得到的。「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雖然力量不夠,還是不斷的祝福他有更好的發展。而且,「第一要忍耐心」,忍得住脾氣,忍住不要起壞的念頭,這個都是忍的功夫,擴寬度量。「第二要永遠心」,要堅持的去行善。「切不可自惰」,自己懶惰,懈怠了。「切不可自欺」,不要欺騙自己。「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應」,這個不測就是料想不到的好的感應、好的果報。 「君家事我」,張先生表明身分,你家裡事奉我。「甚見虔潔」,非常的虔誠、恭敬。「特以此意報之」,今天跟你談這些是回報你事奉灶神這麼恭敬。「速速勉持」,趕緊勉勵自己要照著這些教誨去做。「可回天意」,可以改造你這一生的命運。「言畢,進入內室」,話說完,就走進他的房子裡。「公即起隨之」,趕緊跟著後面。「至灶下,忽不見」,突然張先生就不見了。「方悟為司命之神」,終於明白,這個悟就是了解、明白了,他就是灶神。 「因焚香叩謝,即於次日元旦」,因為剛好是除夕夜發生的事情,隔天大年初一。「拜禱天地」,祭拜天地。「誓改前非」,發誓要痛改前非。「力行善事」,這個力行就是要盡心盡力去改過。因為改造命運最重要的是改習氣。我們看俞都先生,他看起來做了這麼多善事,但是在他的意念上,在他的習氣上有增無減,命運他就轉不過來。改習,改壞的習性。現在修身、修行的人很多,改造命運的人不多,主要還是心地不純淨,意念還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只要是依教奉行,沒有不改造命運的。「力行善事,自別其號曰淨意道人」,從這一天開始他就別號「淨意道人」,所以後世就稱他叫俞淨意先生。那也是下定決心,從意念改起。「志除諸妄也」,因為取這個別號,就是時時提醒自己從意念當中去改正。 「初行之日」,一開始去做的時候。「雜念紛乘」,不好的念頭還是非常多。「非疑即惰」,這個懷疑的心常常會冒出來。「這麼做真的會好嗎?」有時候做一做就懈怠了,不想做了。「忽忽時日」,恍恍惚惚,這日子又一天過一天,虛度了。「依舊浮沈」,好像進進退退沒什麼進步。他也是覺得很難過,怎麼自己還是沒有辦法進步?因為這種情況,「於家堂」,就在自己的家裡面。「所供觀音大士前」,在觀世音菩薩像前。「叩頭流血」,就很忏悔自己,叩頭叩到流血。「發誓」,對著神像發誓。「願善念真純,善力精進」,每一個意念都是非常純淨純善,去力行善事都是愈來愈努力,愈主動。「倘有絲毫自寬」,假如有一絲一毫的自我寬恕了、自我退縮了,不認真了、不盡力了,一有這樣的心態,「永墮地獄」。那這個真正是破釜沉舟了,絕對要力行,不然自己就墮地獄,就發了這樣的誓言。 「每日清晨,虔誦大慈大悲聖號百聲,以祈陰相」,這個陰相就是祈求觀世音菩薩暗中幫助,這叫陰相。其實,人的意念一起,天地都有感應,都知道,這些冥冥中的聖賢、祖先也會保佑。但是要誠心改過,就能保佑。所以《中庸》說「至誠如神」,至誠就能感通。所以他是下了很大的決心,發了這樣的誓言。而下了決心以後,整個人的身心感覺不一樣了,「從此一言一動,一念一時,皆如鬼神在旁」,好像這些鑒察的神都站在旁邊,他就不敢亂來了。就好像《大學》裡面說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就一個人隨時都感覺有十顆眼睛在看他,十只手都指著他,他敢不敢亂做?好,從今天回去之後,你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想著,十個眼睛在看我,就不會在沒人的時候亂做事情了。你不要嚇到了,這個是告訴我們,天地之間有非常多的神明在鑒察。人間有警察,天地也有警察,而且他們的組織比世間的警察嚴密多了。你在家裡干什麼警察都不知道,是吧?他們沒有那種什麼定位,那開車現在不是有衛星導航,是吧?他們追蹤不到你的情況。但是天地鬼神他們很有本事的,都鑒察得到。所以「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不敢欺騙放肆。 「凡一切有利於人,有濟於物者」,只要對人、對萬物有幫助的。「不論事之巨細」,不論是大事、小事。「身之忙閒」,其實主要的就是,縱使自己再忙,都要盡力去做。「人之知不知」,不是在做樣子給人看的,是發自真心去做的。「力之繼不繼」,做的時候也沒先考慮自己,反正就盡力做,不要怕自己沒力氣了,先盡力再說。「皆歡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後止」,都是盡力,縱使自己委屈了、辛勞了,他都在所不辭。「隨緣方便」,有緣了盡力去做。這個方便,還處處替人著想,給人方便。「廣植陰功」,廣結善緣,都去幫人,積了很多陰功。「且以敦倫、勤學」,因為畢竟他也讀了很多書,他能透過讀的這些經典、教理,可以去勸人家怎麼去守好五倫這些倫常道德,勸人勤學。「守謙、忍辱」,能謙虛待人,能忍住脾氣,忍住污辱。「與夫因果報應之言」,常常勸人要行善積德才有好的果報。「逢人化導」,這個等於是不疲不厭的去勸人,盡心盡力,教人不倦,逢人就講。「惟日不足」,都覺得時間不夠,日子不夠了。 「持之既熟」,他這一些灶神爺給他的教誨他盡力去做了,慢慢的這些存心、言行都已經變成很自然了。最後到什麼境界?「動則萬善相隨」,只要他起念頭了,一言一行都是善心。「靜則一念不生」,他沒事的時候一個邪念都不會起來。那是真正做到了淨意,把自己的意念都能純淨了。「如是三年」,就做了三年就達到,「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諸位學長,回去看看今天是十月二號,是吧?二O一三年十月二號的時候,就是這個目標。那我們要有志氣一點,人家做三年,我看我們做兩年就好了,二O一二年十月二號就能達到,那你的學問就有一定的功夫了。 「年五十歲」,三年以後他五十歲。「乃萬歷二年」,萬歷是明神宗的年號。「首輔張江陵居正,為子擇師」,首輔,是指當時候有大學士,國家最有學問的人,而他是首席大學士,就等於是這個國家推崇最有學問的人,張居正。而且張居正先生好像也位高到宰相。為什麼叫張江陵?一般人很有道德,對國家、社會很有貢獻,就以他住的地方稱呼他,他的出生地,代表這個地方成就了一個很有道德的人。所以大家好好努力,以後就有人叫做張怡保,是吧?就以這個地區命名給他了。張居正先生他為兒子選擇老師,「人交口薦公」,他真的是德行好,有口皆碑,人家推薦他。「遂聘赴京師」,他到了京都,做了張居正先生的私塾老師。「公挈眷以行」,就是帶著親屬都到了京城。「張敬公德品」,張居正先生非常恭敬俞公的德行。「為援例入國學」,讓他進國學去。「萬歷四年丙子,附京應試,遂登科」,就是過了兩年之後,他去應試,遂登科,登科是中了舉人。結果隔年,皇帝又有殿試,就考上進士了,這是國家的考試,中了進士,這很不簡單。那等於是五十三歲考上進士了。 「一日,谒內監楊公」,他去見,內監是指宦官,太監,楊公。「楊令養子五人出拜」,這個公公他收了五個義子。「內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覺得他非常面熟。「問其籍」,看他家裡住哪裡。「曰江右人,小時誤入糧船」,就被船給帶走了。「猶依稀記姓氏闾裡」,記得他自己的姓名,住在哪裡,哪一裡。俞公聽了,「甚訝之!命脫左足,則雙痣宛然」,果然就是他兒子,左足底有兩顆痣。「公大呼曰:是我兒也」,就是我兒子。而當下楊公公也非常的驚訝,「楊亦驚愕」。趕緊送孩子跟自己的父親相聚,「即送其子,隨公還寓」。當下可能俞公也是感歎人生,趕快「奔告夫人」。他的夫人已經因為死了這麼多孩子,都哭瞎了眼。所以從這裡也感覺這個夫妻情深。他趕緊回家去給他夫人報告這一件事情。夫人見到自己孩子了,「撫子大恸」,當場抱著孩子痛哭。「血淚迸流」,血跟淚水一起都流出來了。「子亦啼」,兒子也非常感傷,流淚。「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就是用舌頭舔他母親的眼睛。「雙瞽復明」,他母親本來雙眼失明,最後都恢復光明了。「公悲喜交集,遂不願為官,辭江陵回籍」,回到自己的家鄉,從北京回來。「張高其義」,張居正先生非常推崇他的情義,「厚贈而還」,給他很厚的禮,讓他帶回去。 「公居鄉」,俞公在自己的鄉裡面「為善益力」,行善就更加的努力。因為覺得老天非常厚愛他,他丟失的唯一的兒子找回來了,太太也復明了。後來「其子娶婦」,他的兒子娶太太了。「連生七子,皆育」,本來已經命運是斷子絕孫,就轉變過來,生了七個兒子。「悉嗣書香焉」,悉就是全,嗣是延續,我們說子嗣子嗣,這個就是後代,都能夠承傳他們讀聖賢書的風氣。「公手書遇灶神,並實行改過事」,俞公自己把遇灶神的事情記下來,還有他怎麼改過的過程。「以訓子孫」,以留給子孫,讓他們成為人生的准則。「身享康壽八十八歲」,他也很長壽,活到八十八歲。「人皆以為實行善事,回天之報雲」,所有知道這個事的人都覺得,是因為俞公實行善事上天給他的回報。 從這一段我們也感覺到,俞公的行持已經受到大家的矚目跟肯定了。其實這個就是給天下人建立信心,善有善報,行善一定會有好的果報。尤其對現在的人特別重要,現在的人你跟他講道理講半天,他會跟你講,你拿證據來,有誰改造命運改造得很好的,你給我看看。你拿誰給他看?Hello?拿自己,這叫為人演說。為什麼?你跟他是有緣,親戚、朋友,你的改變,包含你習氣改掉很多,人家馬上有感覺,包含你整個命運的改變,就會給人建立很大的信心。而且俞淨意公不只給當時候的人信心,幾百年之後我們還在讀他的文章,他也在給我們信心,這叫「相觀而善」,古人善行也在啟發我們。「同裡後學羅祯記」,這個是他同鄉裡的羅祯記下來的文章。 我們回過頭來看《禮記.學記》,是剛好講到教育所以會興,是因為教學方法、心境得當。那這四個方法,其實也要用在教導因果報應的道理,才能達到「禁於未發,當其可之謂時」的這一些效果。包含多講這一些歷史當中,甚至是現階段人發生的善惡果報的故事,就能達到「相觀而善」的效果。我們接著看下一段,上一段是教育成功的方法,下一段是教育失敗的方式,剛好是反過來了。 【發然後禁。】 他這一些壞習慣已經形成了,這個『發』就是已經養成,才要禁止他。 【則捍格而不勝。】 這個『捍格』,「捍」是抵御、抵抗,「格」就是很堅固,不容易進去,堅不可入的情況。意思就是壞的習慣、習性養成了,縱使要教化,因為它太堅固了,這壞的習慣太堅固了,很難扭轉,『不勝』就是很難扭轉。有一句俗話講,「江山易改,習性難移」,那個就是已經養成,要改很不容易。比方我們現在都成年了,改一個幾十年的習慣容不容易?那就是很不容易了,「捍格而不勝」。 【時過然後學。】 一些好的學習時機過了然後才要學。 【則勤苦而難成。】 非常勤勞刻苦的學,卻很難學得好。大家現在背古文有沒有這種感覺?當然我們比起七、八歲的孩子輩,可能他們的記憶力,因為他們煩惱少,心智比較清淨,背得就快。所以應該要趁他年紀小的時候,記憶力特別好,把所有這些人生最重要的道理、經典都能夠熟背在他的心中是最好的。那難也要學。而且告訴大家,難跟心態有關,我們覺得它很難,它就愈難。我們中心的董事主席李金友先生,他是五十歲才開始背經典的,他也背得很熟。所以「見人善,即思齊」,人家做得到我們也能做得到,看用心。我記得我一個長輩,他不識字,但是學經典他就很認真。因為剛好他的女兒是中文博士,他就一個字一個字問,在那裡讀、讀,讀到最後也背起來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而且告訴大家,人的記憶力為什麼愈來愈差?記憶力愈來愈差是結果,原因出在哪?因為胡思亂想太多了,煩惱、罣礙的事愈來愈多,當然記不起來。所以我們肯放下這些執著跟煩惱,記憶力會慢慢恢復,會恢復到年輕時代的功夫。所以我們一些同仁都感覺現在的學習狀況不輸給高中、大學那個時候。所以人可以返老還童,最重要就是要把煩惱、執著、欲望要放下,慢慢能力會恢復,大家可以試看看。下一個提到: 【雜施而不孫。】 這個『雜施』就是所教導的這些教材雜亂無章,沒有循序漸進,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就會造成: 【壞亂而不修。】 就是支離破碎了,沒有系統。『不修』就是效果很不好,學得都非常雜亂,摸不著頭緒,這樣就『壞亂而不修』。 【獨學而無友。】 都自己單獨學習,沒有好的同參道友一起切磋。 【則孤陋而寡聞。】 孤單、淺陋,缺乏見識,缺乏見聞,『寡聞』就缺乏見聞。所以往往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切磋探討,集思廣益,反而探討一個道理,深度、廣度都能夠撞擊出來。 【燕朋逆其師。】 這個『燕』字就是狎昵,就是去親近不好的朋友。成年很受朋友影響,他都接近這些不好的朋友,每天都跟他們黏在一起。『逆其師』,就違背他老師的教導了。但我們也要思考,「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他會跟這些不好的朋友能很一拍即合,那也是我們之前沒有把德的根,沒有把判斷怎麼交善友,給他很好的扎下基礎。比方《弟子規》講的,「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讓他去判斷。他學《弟子規》他知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應該有孝悌的才是有德行的人,這個都是形成一個判斷的能力。而且禁於未發裡面也提到,「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都是形成他的判斷,他才不會去接近這些不好的環境。接著下面講到: 【燕辟廢其學。】 親近,這個『辟』就是邪惡的一個方向,指的就是不好的習慣。那他都是養成這些不好的習慣,『廢其學』,就會把他的學業給耽擱掉了。所以染上不好的習慣,交到不好的朋友,對他的學業都是很大的障礙。 【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教育為什麼會廢?這個『廢』就是愈來愈失敗,教不出人才,跟這六點有很大的關系。比方這個『燕辟』,假如是迷上網路了,那就麻煩了,可能都連睡覺都不睡了,都在玩這些東西了。玩物喪志,玩人喪德,都是養成這些很致命的壞習慣。就像人的身體,他的免疫力要強,邪氣進不來。人也是一樣,正氣足,邪氣就干擾不了。所以扎每一個人德行的根,確實是刻不容緩,因為外面的環境確實誘惑還是比較多。我們好幾個月以來,看到很多家長帶著三個孩子、四個孩子,一、三、五都到中心來上課。然後好的歌曲,從父母到四個孩子,每個都琅琅上口。父母就讓孩子不斷的接受這些倫理道德,善的思想、善的音樂,他的孩子就不會「燕辟廢其學」。他都很習慣,很歡喜在這種教化當中,邪的東西一出現,他會很不舒服,他自己就逃開了。 我們看下一段,這裡是提到教育要很注重啟發、誘導。而且一開始,這一句說到: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 君子他既然知道教育興起的原因、方法,又知道教育之所以失敗的問題出在哪裡,因為前面已經講到「所由興、所由廢」,都明白了。 【然後可以為人師也。】 所以當老師的一定要先了解怎麼教育是正確的方向、方法,什麼教育的目標是錯誤的,方法是不妥當的,都要很清楚。不然用錯誤的方向跟目標去教孩子就不妥當了。所以『可以為人師』,要有這樣的智慧,「可以為人師」。不是說有一個師范學院的證書就可以為人師。為人師是真正能傳道,才能稱人師。所以在史書裡面講,「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拿著經典這樣讀、這樣教的,容易遇到;真正教人做人的老師,難遭!而且《韓詩外傳》裡面也有提到,「智如泉源,行可以為儀表者,人師也」。他很有智慧,像泉水一樣,智慧不斷都能夠冒出來,學問很好,而且很有德行,就是行可以為儀表,他的行為可以給人做榜樣。這個在經書上,有一段《孝經》的話,就可以很能彰顯這個行為儀表,就是「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等於是他一言一行,包含他做事的方法,都可以啟發人,都可以讓人提升,那這個就是可以做儀表了。古人留在經典這一些教誨,也是期許我們要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要往這個目標去邁進。 【故君子之教喻也。】 所以君子教化、曉喻,主要是教化要讓人明理。這個『喻』就是讓人明白道理。曉喻,這個曉是「春眠不覺曉」這個曉。剛剛想這個曉,好像想不到什麼詞。曉得,是吧?有時候你把事想得太難,最簡單的就想不到了,凡事不要把事情想得太復雜。『故君子之教喻也』,教化、曉喻他人。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 【道而弗牽。】 引導他,但是不要強迫,好像牽著他的鼻子那種感覺。 【強而弗抑。】 這個『強』是鼓勵他,但不要壓抑他,不要抑制他。 【開而弗達。】 啟發他,但是不要和盤托出,把話都講完了,應該讓他去思考。全部都講完了,就好像灌輸一樣,填鴨式一樣。不是的,是啟發他,讓他能思考。 【道而弗牽則和。】 引導他,循循善誘,而不是強迫硬拉著他,這樣就能融洽、和氣,接受的人就覺得這個老師很親和、親切。 【強而弗抑。】 鼓勵他,然後不要壓抑他。 【則易。】 這個『易』就是接受的人,這個學生,覺得輕松、自如。你一直鼓勵他,他就會比較有信心去做好。 【開而弗達則思。】 啟發他,沒把話全講完,他就能獨立去思考。 【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 非常親和,非常融洽的氣氛,然後又讓學生覺得學得很輕松,又能去獨立思考,這樣的一個教學的方法,『可謂善喻矣』。這樣的教法確確實實是善於教誨他人,讓人明白。那具體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有沒有看過《了凡四訓》這一部書?沒看過的請舉手。請放下,不多。大家翻到《德育古鑒》兩百七十頁。了凡先生,他也是一個很傳奇的人。這一篇文章,《了凡四訓》,在日本列為治國寶典,很受日本人的推崇,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明朝的一篇很有名的家訓,結果人家拿去當治國寶典,我們連讀都沒讀過。所以我們身為炎黃子孫,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前面這一段主要是,我們快一點把它看過,我就不太多解釋了。大家邊看,我順著解釋,我就不念原文。 了凡先生說,他童年父親就去世了。老母親命令他不要讀書了,就學當醫生。為什麼?這個是學了以後可以養生,又可以去看病,可以濟人。而且學得這一門技能,然後也頗有名氣的話,這也是你父親以前的願望。後來,剛好袁了凡先生,他到了慈雲寺,剛好遇到一個老人,胡須很長,相貌不凡,飄飄若仙,仙風道骨的樣子。然後就跟他講,你是當官的人,明年應該就要好好去讀書,就能考上秀才,這一些公家的讀書機會,你何不去讀書?結果了凡先生跟他講,講說因為我爸爸想要我從醫,講了這些情況。結果這一位長輩就說,「吾姓孔,雲南人也」,他是得到「邵子皇極正傳」,算人的命,還有算一個國家的命,都算得很准。這個書在《四庫全書》裡面都有,邵雍先生他們都是精通《易經》,很會算。你們有沒有去算過命?有沒有?算得准不准?准,那你白修了。修身的人還被人家算得准,那叫白修一場。你修得好,他算不准的。好,大家好好修個幾年,去算算。假如還都算得很准,那就要好好檢討;都算得不准,這幾年還算有點提升。 而且那個因緣還說要把邵子皇極數要傳給他的,「數該傳汝」。結果他把他引回家裡,讓他算,算他們家,算他。「試其數」,看他算得准不准?「纖悉皆驗」,那個纖就是很細的事情都算得很准。「予遂起讀書之念」,他實在算得太准了,就相信他說的。「禮郁海谷為師」,他就開始讀書了。結果孔先生又幫他算,而且說他,「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結果明年赴考,三個地方考上的名次完全一樣,那就更相信了。最後說,老先生,那你就把我這一生全算了。「復為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廪」,這個補廪就是公費生領的國家給他們的俸祿。「某年當貢」,當上貢生。「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大尹可能就是像秘書長,縣長旁邊的重要助手。「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就差不多了,該回家了。「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連他哪一天的哪一個時辰死都算得出來,有夠厲害。「惜無子」,沒有兒子。他趕緊都把它記下來,「予備錄而謹識之。自後凡遇考較,其名數前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之後很多年所有的名次都如孔先生跟他算的,完全准。 只有一件事有蹊跷了,「獨算予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就是他吃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時候才轉成貢生。可是吃到七十余石的時候,「屠宗師即批准補貢」,就是那負責人就要批他可以當貢生。「予竊疑之」,這個竊就是私底下覺得有懷疑。「後果為署印楊公所駁」,剛好那一段時間,屠宗師剛好有事,就來了一個新的官員,就把他駁回去了。「直至丁卯年始准貢」,到了丁卯年才補上貢生。然後計算一下,所吃的米剛剛好九十一石五斗。所以經過這些事以後他更沒有懷疑了。「予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反正命都是注定了,沒有什麼好去求的了。所以「貢入燕都,終日靜坐,不閱文字」,他去讀國家辦的學校,在北京讀,那他覺得命都注定了,就每天靜坐,也不看什麼書了。後來又回到南京讀書。因為明朝很特別,他本來定都南京,後來又移到北京,所以有兩個地方都有國學。 他轉回南京,剛好有一天,「訪雲谷禅師於棲霞山」。從這個文章我們看很有意思,儒生、道家的、佛家的,這三家相處得非常自然,學問都互相切磋。結果他們「對坐一室,三晝夜不瞑目」,很厲害,三天都沒睡覺,我一天沒睡覺就不行了。「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想相纏耳」,人都是被妄想給綁住了。你坐了三天,沒有見起一個妄念,為什麼?雲谷禅師很驚訝,他功夫這麼好。「予曰」,我的命都被孔先生算准了,榮辱死生都有定數了,怎麼想也沒用,想它干什麼。結果雲谷禅師就笑了,我以為你是英雄豪傑,原來只是凡夫一個。這麼一說他很好奇了,那您這話是什麼意思?「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人沒有能達到無私無我,都還是在天地五行的控制之下。「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得;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得」,極善的人他的命運就整個轉變,極惡的人也是。所以你二十年來的命全部被算准,連一絲一毫都沒有變,那不是凡夫,不然是什麼?結果他就問,「然則數可逃乎?」這個命數真的逃得過嗎? 接下來這一段我們就可以看到,雲谷禅師是真會教育人,確確實實,「可謂善喻矣」,他真的是「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我們看,「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開始引導了。而且引導的時候,從對方熟悉的東西去引導他,不要講一大堆他不懂的。「詩書所稱,的為明訓」,那讀書人五經是必修科目,所以舉出這些例子他很容易接受,道而弗牽。「我教典中說,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家大戒,諸佛菩薩豈诳語欺人?」這一段話我們可以知道,以前的讀書人儒道釋的經都看。尤其讀書人有幾部書,縱使他不學佛,他都會看。《金剛經》、《六祖壇經》,這些很優美的文章他們都讀。所以也知道佛家的一些重要的教誨。五戒其中就是不妄語,怎麼會騙人? 結果他當下也把他的疑惑提出來了,「予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可以力求」,功名富貴那怎麼求得了?雲谷禅師跟他講,孟子的話沒有錯,你把它理解錯了。「汝不見六祖說」,你看那時候讀書人都讀《六祖壇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所有的福報不離開這一顆心,「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的修養而已,「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都求得了。「若不反躬內省」,不反省自己,只是向外去攀求,「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還是求不了。要求得了,要如理如法,要反求諸己,要修這一顆心,命運才能變。 剛剛這一段是「道而弗牽」,舉一些他能了解的經句慢慢引導他,然後引導的過程他馬上提出懷疑,又趕緊引導,讓他明白。接著,「開而弗達」,啟發他,讓他思考,不把話給他講透,讓他自己悟。就問他,那孔先生算你終生怎麼樣?他馬上把所有一生這些情況都告訴他。那雲谷禅師知道了之後,這個問題就問得妙了。就問他,那你自己想想,這個「揣」就是自己想,你應該得到功名嗎?你應該有兒子嗎?這個就是設問,讓他去思考,這個就是開而弗達。結果了凡先生也很受教,就趕緊思考、反省,他說不應該。一個人自己承認跟別人說一不一樣?假如雲谷禅師說,你本來就不應該有兒子,你本來就應該考不上,假如是這樣的,他心裡還有點不服氣。為什麼?那不是他自己悟到的,他可能還在那有牢騷。可是是完全引導他,讓他自己思考出來的,他就完全明白了。 結果他說不應該。科第中的人「類有福相」,結果我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自己又沒有好好去行善。「兼不耐繁劇」,脾氣又不好,度量又小,不能容人。時常還用才智去壓人,傲慢,就常常妄談很多事情,可能還批評這個、批評那個。就剛剛我們說的俞淨意公,差不多都有這個問題。所以人書讀多了,不力行,就常常會亂批評,就刻薄。「舌鋒所及,觸怒鬼神」,這個口就折福,這個都是他反省是薄福之相。然後又問他:你能生孩子嗎?能有後代嗎?他又分析了好多點自己的問題,好潔、善怒、多言耗氣,喜歡晚上喝酒,徹夜長坐,這個都是他沒有兒子的原因所在。「其余過惡,不能悉數」,他說還有很多,來不及說了。那這個都讓我們反省,讀了這麼多聖賢書了,結果是落得個過惡很多,數都數不完,那這個就已經偏離了讀書的目的,讀書是希聖希賢,是改習氣,那都變成知識而已。 所以雲谷禅師這個時候又藉由他的反省把道理告訴他,這個科第、福分都是修來的,他有千金的福報定是千金人物,能享百金福報的定是百金人物,會餓死的那也是餓死的人物。上天他只是去執行而已,他沒有偏心的,都是人自己造作的命運。然後生子,有百世的德定有百世子孫保之。這個我們非常清楚的,孔子的後代第八十世了,甚至是,好像八十一可能都有了。有百世子孫保之,人家出的都是孝子賢孫。「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孫保之;其斬焉無後者」,就是斷子絕孫,「德至薄也」。都跟他分析完了,道理清楚了,接著給他具體的指導。你今天既然知道不對了,將以前所不好的這些習性跟過錯,造成不能登科、不能生子的這些錯誤,「盡情改刷」,都要把它改掉。「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這些都是點出他的問題。 接著鼓勵他,這叫強而弗抑,「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剛剛念這一句念得特別大聲?大聲就是重點。就是讀這篇文章不是看故事,藉由這個故事啟發我們,我們從今天開始,「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看每一篇重要的經文跟好文章的時候,都要當自己是當機者,就講給我聽的,這樣句句都有受益。假如看的時候,那是袁了凡的事,不干我的事,那就很難受益了。都當作是為我講的,那就受最大的利益。 「此義理再生之身」,重生,不隨本來的命運走了。因為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跟道義、跟道德相應。「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數,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大家在聽到這一段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內心澎湃,很受鼓舞,有沒有?你們都麻木了嗎?我都覺得我念得愈念愈來勁,這個就可以感覺到,這些言語非常鼓舞袁了凡先生。「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詩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都是舉這些鼓勵他的道理,讓他有十足的信心去改過。好,接下來的部分大家自己回去看。假如繼續這樣發展下去,可能我們今年《禮記.學記》都講不完。就舉這一段很重要的,雲谷禅師確實是一個好老師,循循善誘,這個方法特別值得我們來效法。 接著下一段,所以要當一個好老師,真的是要用心下功夫。不只把這些好的方法要領納在心中,而且還要非常了解學習者出的問題。這個跟大夫治病一樣,大夫治病,他要知道他的病根出在哪;一個老師要教導這個學生,他也要清楚這個學生的問題出在哪裡,才能因材施教。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教者』,我們把它延伸出來,變成什麼?君、親、師都要知道。這個『學者』可以是孩子,可以是學生,也可以是你的下屬,我們都應該要把他教好。所以扮演君、親、師的哪一個角色,都要給他當好榜樣,當君,都要像親人一樣愛護他,才有信任的基礎,也都要像老師一樣循循善誘,才能把這三個角色做好。 【人之學也。】 一般的人學習有這幾個問題。 【或失則多。】 就喜歡學很多,貪多,雜學,不專精。學到最後都是記問之學,很難改善他的心性。 【或失則寡。】 他就學一點就好了,一點點他就覺得很滿足了,學得很局限,范圍很狹小。 【或失則易。】 就學得過程當中,見異思遷,今天學學這個,明天學學那個,很容易就改變了。這個『易』還有指,《弟子規》說的「輕略」,把它想得太容易了,「就這麼樣而已,哪有什麼?」輕慢了這些學問,他就學得不實在。就好像很多孩子背了書了,他說《弟子規》我都學會了。他就是輕略了學問重在落實。 【或失則止。】 這個『止』就是畫地自限,自己限制自己。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這四個容易在學習當中出現的錯誤心態,每個人不一定相同。而我們知道了: 【知其心。】 他心偏在哪裡。 【然後能救其失。】 才能改善他的錯誤,把他導正,把心態擺在正確的方向。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救其失』就是補救。長他正確的態度,長他的善心,補救他的過失。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核心工程,長善救失。那我們今天身為父母,今天就可以回去思考一下,我們的孩子有哪一些問題,都要很清楚;當老師的,現在的學生都有哪些問題,把它列出來,才能救其失,可以針對問題好好的去教導他。不過很有意思的是,當都列出來,當父母的一列出來,「好像我也都有」,那這個可能就是身教的問題。所以當領導、當父母、當老師有教不好這些晚輩的情況,還真的要回到反求諸己,反省自己。自己的心轉了,家庭、人生這些因緣就會跟著轉變。因為我們反省了,就真誠;真誠了,就可以感動人。 那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