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寶藏才是取之不竭


 2016/9/13    熱度:2995    下載DOC文檔    

  財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寶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質財富是無常的

  論財富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原來熙熙攘攘這個成語是說明,這個世界如此熱鬧,皆因利益而往來。一切眾生為個人利益而爭奪,這從理論上反映了世俗人難以懂得財富的真谛,從實踐上更是難以做到捨財為善,而真正受益。這就需要我們學習佛法,參悟智慧之門,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如果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財富,縱使他暫時還很貧窮,但他實際上已經很富有,因為真正的財富並非指的都是金銀珠寶。如果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財富,即使他富可敵國,也不是真正的富有。

  慈禧太後是清朝末年的老佛爺,她生前享盡榮華富貴,窮奢極欲,死前又花費金銀無數,把自己的陵寢建設得金碧輝煌。更令人發指的是,她棺椁內帶去的珍寶,價值5000萬兩白銀,堪稱世界之最。

  據心腹太監李連英和侄子所著的《愛月軒筆記》記載,慈禧屍體入棺前,先在棺底鋪三層金絲串珠錦褥和一層珍珠,共厚一尺。頭部上首為翠荷葉;腳下置粉紅碧玺蓮花。頭戴珍珠鳳冠,冠上最大一顆珍珠大如雞卵,價值1000兩白銀。身旁放金、寶石、玉、翠雕佛爺27尊。腳下兩邊各放翡翠西瓜、甜瓜、白菜,還有寶石制成的桃、李、杏、棗200多枚。身左放玉石蓮花,身右放玉雕珊瑚樹。另外,玉石駿馬8尊,玉石18羅漢,共計700多件。葬殓完畢,又倒入四升珍珠,寶石2200塊填棺。

  帶去一棺金銀珠寶,閉上眼僅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軍閥孫殿英盜掘了她的陵寢,毀棺拋屍,掠走了全部隨葬珍寶。慈禧遺體被拋出棺外,嘴裡的寶珠被摳走,上衣也被扒光了,下體僅剩一條內褲。

  想把財寶帶去陰間,沒想到反而自取其辱。名為老佛爺,實則與佛法背道而馳。

  世間的財富與這世間其他的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無常的,轉瞬即逝,不能長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是人們沒有認識到世間財富的無常性,他們認為財富是屬於自己的東西。按照佛法的解釋,諸法(一切客觀現象)皆空,因果不空,財富的具足,世間的萬事萬物之因緣聚散,都是不能長久的,都是如過眼雲煙。而只有參透宇宙人生真谛之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法樂與寂靜。正如電視連續劇《濟公游記》裡唱的“迷迷糊糊/顛顛倒倒/幾度一輪回,昨天是你/今天是我/明天又是誰;來來去去/起起落落/妄心生煩勞,清清靜靜/自自在在/心與蓮花隨。”

  《法句經》有:“‘此我子我財’,愚人常為憂。我且無有我,何有子與財?”大意是,佛說:“‘這是我兒子,這是我的財富。’因此(執著的)愚者感到苦惱。事實上,他自己也不是自己的,兒子與財富又怎能是他的呢?”

  把財富視為己有,那是不知道無常的道理。因為你自己在哪裡呢?如果血肉之 軀 就 是 你 自己,它終究是會消失的,當你死了你自己又到哪裡 去 了 呢 ? 因此,一切物質的東 西 都 是 無 常的,如果認為財富 是 屬 於 自 己的,那是愚癡而沒有智慧。不但財富不會永屬於你,世間的萬物也是一樣。

  論財富如果一個人本來已經很富有,可他還在那裡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不去從事社會慈善事業,即使做一點好事,也僅僅是沽名釣譽,甚至還是為自己的產品做廣告而已,那麼,這種人的未來很可悲,財富給他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痛苦。

  世間的好多事情,有的時候都是那麼滑稽和耐人尋味。有位佛教大德講過這麼一個故事,他說,有幢非常豪華的別墅,主人一年只來一兩次,每次也就住上幾日,便就繼續奔波於商海。這所別墅日常總是兩個保姆打理,且居住在這麼豪華的別墅裡。大德說,這兩個保姆比那個別墅主人的福報還大啊!

  《淨心誡觀法》說:“一切苦因果,財色為本。”就是說,一切痛苦的根本,都是因為對財色貪得無厭而引起的。

  《四十二章經》有言:“財色施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人們對於財色戀戀不捨,實際上就等於在舔食鋒利刀刃上的蜜。

  佛陀曾經將金錢說為毒蛇,它只會給人們帶來傷害和痛苦,要想得到真正的解脫,就要像逃避毒蛇一樣逃避金錢。《無量壽經》說:“棄國捐 王 , 絕 去 財色。”可見,尋求解脫的大修行人,連國王都可不要,佛陀自己曾經身為太子,可他卻拋棄了王位,出家修行,就是因為要尋求宇宙人生解脫的真理,永恆之法。貴為皇子,整個國家都是自家的,財富巨大可想而知,但是,佛陀還是捨棄了所有財富,這在常人看來比登天還難啊!

  世間上物質財富的作用,僅僅能夠滿足眼耳鼻舌身五根的肉體享受,它所帶來的五欲是使人墮落的前因。老子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大意是說,五色使人眼瞎,五音使人耳聾,五味使人喪失口感,縱情圍獵使人心發狂,稀罕的寶物使人行為變壞。因此得道的聖人只要飽腹就行了,不為耳目享受,所以要拋棄後者選取前者。

  我們來看出自《大莊嚴論經》的故事。有一位國王,名叫難陀。這國王拼命聚斂財寶,希望把財寶帶到他的後世去,心裡想:“我要把一國的珍寶都收集到我這兒來,不能讓外面有一點剩余。”

  因為貪戀財寶,他把自己的女兒放在YIN女樓上,吩咐她身邊侍候她的人說:“要是有人帶著財寶來求我的女兒,把這個人連同他帶的財寶一起送到我這兒來!”

  他用這樣的辦法聚斂財寶,全國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金錢寶物,所有的金錢寶物都進了國王的倉庫。

  那時有一個寡婦,只有一個兒子,她對他極為疼愛。這個兒子看見國王的女兒姿色美麗,容貌非凡,非常喜歡。但是他家裡沒有錢財,沒法結交國王的女兒。為了這事,他病得身體瘦弱,氣息奄奄。

  他母親問他:“你害了什麼病,怎會病成這個模樣?”

  兒子把事情告訴了母親,說:“我要是不能和國王的女兒交往,必死無疑。”

  母親對兒子說:“可是國內金錢寶物,一無所剩,到哪裡去弄到寶物呢?”

  母親又想了一會,說:“你父親死的時候,口裡含有一枚金錢。你要是把墳墓挖開,可以得到那枚錢,自己用那錢去結交國王的女兒。”

  兒子照著母親的話,就去挖開父親的墳,從屍口裡取出那枚金錢。他拿到了錢,來到國王女兒那兒。這時國王的女兒便把他連同那枚金錢送去見國王。

  國王見了,說:“國內所有的金錢寶物,除了在我的倉庫中,都蕩然無存。你從哪裡弄到這枚金錢?你今天一定是偷了我地下的窖藏了吧?”

  國王用了種種刑法,拷打這寡婦的兒子,要問清楚他得到錢的地方。

  寡婦的兒子回答國王說:“我真的不是從地下的窖藏中得到這枚金錢的。我母親告訴我,先父死的時候,口中含著一枚錢。我挖開墳墓,是由此而得到這枚錢的。”

  難陀王派了人去驗屍檢查,果然看見此人父親口中曾放過錢,這才相信了。難陀王聽了差人的報告,心裡暗自想道:“我先前聚集一切寶物,想的是把這些財寶帶到後世。可是那個人父親死了,一枚錢尚且帶不走,何況我這樣多的財寶呢?”

  貪得無厭地積累財富,只能算一個守財奴。如果捨財布施,那麼財富不但不會減少,而且因為積德越來越多,那麼福報就越來越大,為善好施的人最快樂,不僅他自己能夠善終,而且子孫還代代發達,這是古今不變的鐵律。

  二、君子謀道不謀食

  《佛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並不稱意。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不知足者,常被五欲所牽,為知足者所憐憫。”

  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他也感覺到安樂;不知足的人,即使到了天堂,也不會滿意。知足的人,即使他很貧窮,可實際上他已經很富有。不知足的人,即使富有,實際上他還是很貧窮。不知足的人,常常被世間五欲所牽累,被知足的人憐憫。

  顏回是孔子最窮的學生,但孔子卻稱贊他是最好的學生,因為顏回在物質財富上很貧乏,在精神財富上卻很富有,所以他實際上很快樂。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箪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感覺到不快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君子謀道不謀食,因為追求大道可得到真正解脫,而衣食只能滿足色身的需要,只要能夠飽腹御寒就行了。只有“安貧”,才能“樂道”。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即是說粗茶淡飯,居住簡陋,對於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所以孔子特別贊揚顏子“一箪食”的精神。

  當然孔子也不是要說讓大家都去做苦行僧,正當的生活還是必要的,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決不能以破壞別人的利益為代價去取得自己的名利。所以孔子提出:“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通過不義的手段而取得富貴榮華,是堅決不能做的。不義的榮華富貴,如天上的浮雲一般,來得快,也去得快。聖人視天下如敝屣,把拋棄本來屬於自己的榮華富貴都看作如拋棄一只破舊的鞋子一樣,可世間人竟然還要用不義的手段去獲取富貴,真是有天壤之別。伯夷和叔齊兄弟互相推讓王位,竟然為此而逃走。佛陀雖然為太子,卻不願意繼承王位而出家修道,尋找天下眾生的解脫之道。與他們比起來,若有人還想通過不義手段去牟取富貴,是不是太愚蠢了呢?

  中國歷史上的禅師們對於安貧樂道體會最深,他們認為“少一分物欲,就多一分菩提;少一分占有,就多一分慈悲。”有的禅師,堅持過午不食,即過了中午後就不再吃東西。有的禅師,夜不倒單,所謂休息就是打坐。有的禅師,入山苦修,皇帝請他下山他不肯,他以山間的松果為食,與大自然同在。有的禅師,農禅並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有的禅師,身懷絕技,醫術精湛,救死扶傷,不求回報。

  四川樂至報國寺前任住持離欲禅師,可謂是真正離欲的一位禅師,一生安貧樂道,也是仁者壽的現實榜樣。他是四川省合川縣泥溪鄉人,生於1868年,清同治七年,1992年4月17日預知時至,安詳坐化,世壽124歲。禅師一生節儉,樸實無華,常年居住一小小的房屋,從一扇小窗透進微弱的光線,照著一張三尺多寬的舊木床,一床土麻布蚊帳,老藍布的被褥和床單。床上一張爛草席,一個土藍布包糠殼的枕頭,都是疤上重疤,深淺不一的各色補丁,共有一百多個。一張舊書桌,一把舊竹椅,一個裝滿雜物的舊衣櫃。屋側一間小廚房內,一個泥糊的土灶,放著直徑約一尺五寸缺一個邊邊的小鐵鍋,小缸邊一張爛木桌。雖然報國寺設施不斷改善,但禅師的寮房一直照舊,直到圓寂。禅師對自己的生活如此簡省,對眾生卻有求必應。他做了很多好事,又用精湛的醫術,給大眾看病。

  三、淡泊知足,即能入道

  在我們這個世界也有很多大富翁明白財富的真谛,他們雖然有錢,卻比我們生活得更簡單,甚至更加清貧。新加坡過去有一位大財主陳嘉庚先生,南洋的人都知道他,他白手起家,發了大財。可是自己的生活非常節儉。年老了去檢查身體,還營養不良。他的錢到哪裡去了?他的錢全部都用來做社會慈善事業,新加坡南洋大學是他辦的。在國內自己的家鄉,他到處興辦學校,提倡教育,幫助一些苦難的人。

  如果一個人很有錢,他省吃儉用把錢節約下來貢獻給眾生,又不追求任何回報,也不企求後世的大富大貴,這種人就是真正的財主,其福報不再是下輩子的富貴。因為他捨棄了五欲虛假的快樂,必然得到解脫的永恆的快樂。

  孔子說“君子安而不忘危”。

  《易經》否卦九五爻辭是:“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於苞桑。”意思是,不要干壞事,王公貴族就會吉祥。如果作威作福,為所欲為,那就會滅亡,王公貴族的命運就像系在苞草和桑枝上一樣搖搖欲墜。

  孔子解說:“凡是遭遇危險的,都是他處於富貴時安享逸樂;凡是滅亡的,都是他自以為可以長久;凡是混亂的,都是自以為秩序會永遠良好。所以,君子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樣才能身安、國保。”

  處於富貴的有錢人,一定要居安思危,不可以為滿足五欲而干盡壞事,也不可為積累財富而欲壑難填。今天雖然還是億萬富翁,哪能保證明天就不一貧如洗?即使一輩子富貴,又哪能保證後世不輪回受苦?

  總之,淡泊知足,不為世俗名利富貴所左右,即能入道,斷惑證真。

  四、追求永恆的財富

  追求世間的物質財富不是究竟,相反讓人沉迷物欲而不能自拔。什麼叫做“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的時候有權有勢,忘乎所以,為所欲為,無惡不作,等福享盡了,第三世便墮落。

  因此,為了求得後世富貴,大做好事,可以得到後世的富貴,可不能保證有錢有勢的時候再做好事,多少有錢有勢的人還願意做好事?一旦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世間的貪官他不記得他前世是怎麼為善的了。

  《大寶積經》說:“吾不捨財,財將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

  大意是,“我不捨財,財就會捨我;我現在就應當捨財,使它變為永不衰竭的堅財。”

  什麼是永不衰竭的堅財?那就是覺悟,也最究竟,最圓滿!

  佛經說:“貧女不知自家有伏藏,待智者教之始發掘。”佛陀告訴人們不要去挖掘身外的伏藏,真正的財富就在自己心裡。“不知自家有伏藏”即比喻眾生不知自身具有佛性,待佛說法開示始能覺悟。

  有則禅話,對我們認識財富的實質很有啟發。“十五月圓的夜晚,一個小偷去禅師居住的茅屋裡面偷東西,正好被禅師回來趕上。這個小偷看到貧窮的禅師什麼值錢的東西都沒有,遂沮喪地要躲閃開禅師而去。禅師不但沒有憎恨小偷,反而把身上僅有的袈裟送與小偷,並對小偷說——你等等,我再把這庭前屋後的滿月之光給你帶走吧!小偷聽後,似有所悟,偷偷地又把袈裟送了回來。”

  總之,要得到永恆的財富,就要覺悟,覺悟五蘊皆空,也就是要看空一切世間財富,拋棄自我的執著,不要總是心看外面,而要發掘自心的智慧寶藏,面對到處都有引誘我們走向歧途的花花世界,要時刻提防,像觀自在菩薩那樣時時觀照自己,那麼,我們也就會像菩薩一樣漸漸擁有永恆不變的財富。

  一句話,任何物質性的東西都是無常的,任何財富也都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寶藏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最圓滿的財富。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