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為什麼淨土法門是易行道


 2016/9/14    熱度:2321    下載DOC文檔    

  (一)因有彌陀的救度,淨土法門才稱“易”

  在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淨土法門屬於“特別法門”,特別在哪裡?

  第一點,容易。

  第二點,完全靠他力。

  這個“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不是任何人,因為人都是凡夫;也不是阿羅漢,因為阿羅漢沒有發救度眾生的利他之心;也不是其他菩薩,因為菩薩救度眾生的功德還沒有圓滿──這個“他”是指阿彌陀佛,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力量。

  淨土法門的特色是:“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如果濃縮的話就是“易”。

  “易”這個特色,在佛法修持中是特別的。特別在哪裡呢?在於被救度,十方眾生都被阿彌陀佛所救度。修行與救度是相對的,淨土法門是他力救度,不是自力修行。

  如果解脫只能靠自己修行,那對我們來說就都沒有希望了,因為我們沒有修行的力量,我們有的都是造罪造業、往三惡道去的力量。我們哪有超越生死輪回的力量呢?因為要超越生死輪回,起碼要斷除貪、瞋、癡,不貪求世間的五欲;如果不能達到這個境界,就不可能脫離三惡道。這方面我們做不到,可是,阿彌陀佛有力量、有能力幫我們超越生死輪回。

  阿彌陀佛成佛就是為了十方眾生,他的力量在於救度我們(凡夫),乃至阿鼻地獄的眾生。他不但能使我們脫離三惡道、脫離六道輪回,而且能夠讓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並且快速成佛。所以,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才能夠解脫輪回;因為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才能夠容易修行──雖然是說修行,但其實是無修之修。

  怎麼說呢?我們只要信受阿彌陀佛的救度,此後就隨個人的根機、因緣專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這樣,救度是當下的事情,當下就被阿彌陀佛救起來了。就像石頭,它能不能度過大海,關鍵不在於它的大小、重量,而是在於有沒有乘靠的憑借:如果有船乘靠,再大、再多的石頭也不會沉入海底;如果沒有乘靠船,即使再小的石頭,一落水面,也必定直沉海底。同樣的,能不能離開生死輪回,關鍵不在我們的罪業大小、輕重,也不在會不會修行,而是在於我們有沒有信受彌陀的救度。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積極、平等、無差別地,將他修行的功德回向、賞賜給十方眾生。十方眾生如果能夠信受的話,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他的;如果不信受,就永遠無分。

  所謂信受,也不是多麼的玄妙、高深、困難。信就是相信,受就是領受。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相信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建設的,是我們的;相信阿彌陀佛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救度我:這就是相信。此後就只要領受他的救度就可以了。

  那什麼是領受救度呢?就是專念名號,這樣就是被阿彌陀佛救到了。等同我們這塊很重的石頭已經靠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可以確定這塊石頭無論如何都不會沉入海底了;只要時間一到,必定能夠順利到達彼岸。

  所以,雖然我們娑婆業報未盡,還在六道苦海當中,但已經不是六道輪回的凡夫;雖然還沒有到達彼岸,但已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一旦肉體業報償完,自然離開這個世間,到達極樂世界。也可以說,我們現在雖然還沒有離開這個世間,但已坐在阿彌陀佛的船上。

  這個方法很容易。一個法門,如果根機銳利的做得到,根機低劣的做不到,那就不容易了。每個人都做得到,所以說,“易”是淨土法門特色;換句話說,唯有符合這個特色的,才是真正的淨土宗。

  而且,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救度是平等、無差別的。所謂十方眾生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眾生──不管是阿鼻地獄、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或是人道、阿修羅道、天道的眾生,乃至超凡入聖的阿羅漢或者證入法性的菩薩,阿彌陀佛都平等地看待。因為在阿彌陀佛的心中,沒有差別觀念,沒有瞋,沒有害,沒有怨,沒有恨:冤親平等,自他一體。

  阿彌陀佛視十方眾生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是他的手,他的腳,他的頭,與他是一體的。既然對十方眾生是一體看待,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功德當然也沒有差別,每一個人都可以平等地領受阿彌陀佛的功德:大菩薩所領受到的功德是這樣,小菩薩或者凡夫所領受的也同樣是這樣──大菩薩沒有增加一點,我們罪惡生死凡夫也沒有減少一點。

  阿彌陀佛送給我們的,是可以使十方眾生當下消除生生世世所有的罪業,當下離開六道生死輪回,當下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當下成佛的功德。這樣的功德,我們信受了,此後就只要專念他的名號就好。

  所以淨土宗的宗旨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廣度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不是逃避到那裡去享受清閒,而是為了到那裡成佛;成佛之後跟阿彌陀佛一樣,再來廣度眾生。

  有人或許會認為自己根機低劣,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就好了,不敢有廣度眾生的願心,也認為不可能有這樣的力量。其實不是這樣的,只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的心量就會擴大,心境就會升華,就跟阿彌陀佛同樣的具有無量光、無量壽、無量智慧、慈悲、願力、功德,所以就自自然然會到十方世界去廣度眾生。所以“廣度十方眾生”是淨土宗最終的目的。

  凡夫說法度眾總有不容易的地方;但是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成就和阿彌陀佛一樣的無量光、無量壽,和阿彌陀佛同樣以四十八願為願,屆時要廣度十方眾生,就輕而易舉。《往生論》就說,到十方世界救度眾生就好像游玩一樣,賞心悅目,不辛苦,是舒適、清爽的。所以我們信受彌陀救度,不但是為了解脫自己的生死輪回,也是為了解脫十方眾生的生死輪回。

  (二)信受彌陀的救度也算修行嗎

  只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這樣算修行嗎?是的,也是修行,佛法沒有不講修行的,只是和一般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或者參禅、打坐、誦經、拜忏、朝山,或者入定觀想等,想完全靠自力解脫是不一樣的。

  可以說,依純正淨土法門來信願念佛,是修而非修,行而非行;不修而有大行,不行而有大功德。因為念佛也不用特別費時間──白天可以念佛,晚上可以念佛,清晨、夜晚都可以念佛;也不用特別找場地,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大雄寶殿固然可以念佛,佛堂固然可以念佛,客廳、房間、廚房,甚至洗手間也可以念佛;也不簡別根機,任何人──聖人、凡夫,善人、惡人,出家、在家,男女老少……通通都可以念佛,因為沒有任何時空因緣能障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能不受任何障礙地救度任何眾生。所以士農工商都可以念佛,都可以把念佛落實在他的行住坐臥裡面。

  善導大師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不但將念佛落實在行住坐臥,也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生活?為了念佛。生活就是念佛,念佛就是生活;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要怎樣養成呢?所謂“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一般人對念佛很陌生,對妄想雜念、閒言雜語卻很熟悉;現在則要將它完全回轉過來,把陌生的念佛念得純熟,把妄想雜念、雜言閒語轉為陌生。當然,對於初學的人來說,這方面需要有一段時間來培養。

  從哪裡著手呢?一天的生活從念佛開始。早晨起來先靜坐念佛,有五分鐘的時間就靜坐念佛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三十分鐘、一個小時皆可……不管時間多久,早晨起來就先靜坐念佛。先不要動腦筋去想:要准備什麼早餐,今天要做什麼事,要如何規劃……,都先不要做這些。我一直強調,早晨有三靜(淨):心裡寧靜,空氣清淨,環境安靜。念佛人應利用這三靜(淨)的時間來念佛,就會特別地入心。

  寂靜的心如果達到沒有煩惱,沒有雜念,那就是佛性的顯現。以一天來說,經過一夜的睡眠沉澱,早晨的心是比較寂靜的,是最接近佛性的時候。我們利用寂靜的心境來念佛,雜念比較少;雜念比較少的話,則字字句句都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又回入到我們的心。每一句、每一字都灌入到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成為我們解脫輪回的金剛種子,這個就是寂靜念佛。這種方式很能夠讓我們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希望大家盡量利用早上的時間靜坐念佛。

  如果腿不方便靜坐的話,也可以經行念佛或禮拜念佛,總之以念佛為主;其他都是為了能夠念佛而做的方式──靜坐也好,經行、禮拜也好,都只是方便策略,目的就是念佛。

  念佛不要趕數目,也不要趕速度。有多少的時間,我們就一句一句、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去念,有多少時間就念多少佛。如果念得太快,心根本不在佛號上,本來是六字,結果變成三個字、兩個字,而且念得模糊不清楚,這樣不好。阿彌陀佛沒有要求我們要念多少數目或要念多快,阿彌陀佛只要求我們要盡一輩子信受他的救度,盡一輩子憶佛念佛就可以了;也沒有要求我們要念佛入定,也沒有要求要入念佛三昧,更沒要求一定要二十四小時不斷地念佛:這些要求通通沒有。

  (三)離開淨土法門沒有人間佛教

  現在很多人強調人間佛教或人間淨土。真正來說,離開淨土法門就沒有人間佛教,也沒有人間淨土,因為,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就一定還在六道輪回。而且,佛教所說的“淨”是沒有污染,沒有貪著。我們還有貪瞋癡,有妄想雜念,會追逐五欲,遇到順境就快樂、歡喜,遇到逆境就痛苦、悲傷、怨恨,哪裡會有淨呢?

  誰才是淨呢?只有佛才是真正的淨。《仁王經》說:

  唯佛一人住淨土,十地菩薩居果報。

  即使十地菩薩也還在果報當中,唯有佛才斷除見惑、思惑、塵沙惑。破了四十一品的無明,才算是淨。

  有人甚至強調“心淨土淨,心淨的當下就是淨土”,不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自迷迷人,自惑惑人,害人也害己。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三界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在這三界火宅中,無論你出生在哪裡,都是火,都離不開火,都離不開苦惱,都不能安樂。也就是說,人只要活在這世間,凡夫情境哪有淨土可言?因此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樂,究竟的安樂。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出現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講了三藏十二部經,一定有一個救度十方眾生的法,這個法就是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如果拿掉淨土法門,佛教就談不上真正的慈悲──拔苦與樂了。總而言之,佛出世的本懷,就是要宣講阿彌陀佛救度的法門,使十方眾生都來領受,都來往生極樂世界。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