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參學班有感:體驗真理的快樂


 2010/8/2    熱度:3030    下載DOC文檔    

今年3月到6月,末學有幸參加了在北京通州舉辦為期三個月的《弟子規》踐行學習班,師資核心由楊淑芬老師、北大法律碩士生導師李毅多老師以及虞向陽老師組成。教學核心目標是依據《弟子規》等傳統文化經典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規范自己的言行,以此來長養一個人的孝心愛心和定心。課程設置了太極、傳統文化經典和書法三個方面的內容,同時,在三個月的學習中,結合田園菜地勞作、廚房幫廚、衛生內務等方面倡導身體力行,體驗隱藏在平凡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視的真理。

說到《弟子規》,在幾年前就有朋友向末學推薦了,當時看了一眼封面,順手翻了一下,認為那只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書籍,沒有興趣再深入。這一成見,讓自己在聖賢的門外多徘徊了很久,幾年時光就這樣荒蕪在聖賢文化的潤澤之外,也由此隨波逐流,做了許多違背仁義之事,實在是可惜可歎。直到聽了淨空老和尚一席話,他老人家說學習大乘佛法而沒有根基是不能成功的,小乘佛法是根基,儒家的文化也是根基,《弟子規》就是根基。這才改變心境重新去認識《弟子規》。


這一次學習共有來自海內外以及全國各地的同學72人,其中包括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各一名同學。學員年齡差距也大,20歲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到花甲之年的長輩共聚一堂,共同學習和實踐。

學習之前,以為只要一個人的心好,就可以算是有道德的人了,但是具體在生活中怎樣體現,卻沒有一個具體可行的標准,常常很多做了錯事、壞事的人,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後方知,自然規律為道,循道而行是德。宇宙中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從容有序,絲毫不亂,這是天道;社會中人與人的關系也有必須遵循的倫理規律,五倫關系就是人類文明運行的正常軌跡,是人類社會的道,不可絲毫紊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個人要在各自的崗位上能有所作為,首先是修身,傳統文化的學習就是認知這個道理,並依據先哲在歲月的長河中淘洗出來的金子般的生活智慧,來反觀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是否偏離了自然的軌道。聖賢們總結出來的智慧,就濃縮在《弟子規》、《三字經》、《孝經》等看似簡單的兒童啟蒙經典中。
     

在三個月的學習生活中,主要還是根據《弟子規》來踐行,學習《孝經》、《論語》等典籍來明義。比如《弟子規》“入則孝”篇章裡“冬則溫、夏則凊,晨則醒、昏則定”那份對父母細致呵護的存心,《論語》中“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學習之後末學感到慚愧萬分,原來僅僅把錢物交給父母以維持生活而沒有發自內心恭敬的態度,和養寵物沒有任何差別!難怪從前把錢給了母親之後,常常還能看到她充滿期待的眼光,可是,又有多少人才如末學此時一樣,又陷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懊惱之中呢?

一個人從小到大,會養成很多言行習慣,大多數人是壞習慣多,好習慣少,還有很多人認為一些行為習慣是無傷大雅的,不會給人帶來傷害,比如坐的時候喜歡架腳、斜靠,這樣的小毛病在家裡或許不會覺得怎樣,但習慣養成了,坐著不架腳就會渾身不舒服,所以我們就會在候車廳、候診室等公共場合看到一大群東倒西歪的人在漫不經心地打發等待的時光,這個場景如果移到國門之外,會讓很外國朋友對“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這句話心存懷疑,而那些習慣架腳坐著的人,也許事業有成並且心地善良,卻不小心成了讓人不喜歡的人而不自知,甚至讓人誤以為現在的中國人都是這樣。也許他們的父母在家裡就是這樣的坐姿,現在他們還會繼續把姿勢傳給孩子。末學也曾是這樣的人。人不學,不知義,“步從容、立端正…勿踐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本是兒童啟蒙的書中就教導了,而為人父母甚至公婆的人還沒有被啟蒙。這是末學學習中的另一個很深的體會,防微杜漸是在生活言行的每一個方面,而不是只對於那些重要的和危險的事。

洗衣、灑掃、內務整理也大有學問,洗衣盡量少用洗衣粉和肥皂,頭兩道的髒水倒去不用,蕩洗衣服的水、洗臉水、洗碗的最後一道水都收集到放在各處的大桶裡,留著沖廁所、澆地,所以,廁所中的沖水閥門基本是沒有被動過。平時的公共區衛生、宿捨衛生也是做得很仔細,連宿捨的日光燈架也是擦得很干淨。疊放被褥和衣服也是要僅僅有條,被子不一定要疊得部隊那樣稜角分明,卻一定是規矩有序,至於疊衣服,末學還從來沒有那樣做過,每一件都和店鋪賣的襯衫一樣的疊法,並根據顏色從深到淺順序放置,剛開始很不習慣,不認為有這樣必要花時間,甚至說男人不需要做這樣的事情,實踐後就如老師說的,其實時間並不會多花多少,主要是我們的心太久都處在浮躁的狀態當中,到了沒有靜下來的意願。真正靜下來做了,確實能感受到內心的清涼,而且每次打開衣櫥,總有賞心悅目帶來的成就感。普通的生活,只要用心,用安靜的心去做事,就會有收獲發自內心的愉悅,這種方式帶回家中,也會讓一家人都收獲同樣的感受,讓家變得溫馨其實不一定要多多的花錢。


要是在平時,末學想自己還沒有到練太極的年齡,公園裡都是大伯大媽的專場啊,既來之,則安之,太極課程學到最後,最大的感受是學會了身體和心理的放松,心要定靜下來,身要舒緩動作,保持相對和諧的狀態,每一堂課結束後,都會感到身心舒暢,行動輕盈。

書法的練習,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內心很期待原來有些書法基礎的自己能有大的提高,寫出一手漂亮的好字。沒想到三個月的練習以寫“點”為主,以此來培養定力。也沒想到這點確實不太好寫,前面一個月基本上找不到感覺。這種寫法是楊淑芬老師幾十年書法總結出來的經驗,要站著寫,全身放松,基本上就是太極的無極樁姿勢,最後的頓筆更是用身體的力量爆發頓出。三個月下來的書法課,大家都沉浸在寫點的安靜裡,一招一式地讀過了一天又一天。最後大家發現自己有的變瘦,有的變胖,一致的感覺是腿力提高了許多,當然筆畫書寫的進步也獲得老師們的表揚和鼓勵。


教育基地有很多空余出來的土地,其中一部分種植了小麥,另一些就由同學們開墾來做菜地,黃豆,小白菜,西紅柿、黃瓜等,除草、整地、播種、澆灌到收獲,然後再送到廚房加工飲食,每個人都可以是綠色食品的創作者,勞動的汗珠獻給大地,收獲的果蔬留給自己,如果那兩片麥田收割後,就可以供養很多人的生命,有飯吃,有菜配,有水喝,一個人活著就可以這樣的簡單。

儒家的經典文化,重在落實,而不是停留在閱讀或者背誦的層面,誠如《弟子規》所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落實的過程當中,致知在於格物,不被貪婪的心左右去追尋虛幻的欲望,而是學會將心定下。太極、書法課程的目的正在於此,日常生活實踐與聖賢教誨行解相應,體會就會更加深刻,只要堅持力行,自身的德行會日漸提升,學以致用,自己做好了,家庭生活自然會美滿和諧,若人人家家如此,社會這個大家庭也一定美滿和諧,所以學到最後油然而發這樣的感慨— —生在中國,古代先賢的智慧,為什麼今天才遇到? 這個社會,還有多少人用錯誤的觀念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他們什麼時候才能遇到並接受聖賢文化的教誨呢?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