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54集)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新年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然一開始不好也要鎮定,就像剛剛我要上樓梯沒踩穩,沒踩穩沒關系,下一步要穩就好了,不能驚慌。大家看得出來,我的身手還算矯捷。人生會遇到各種境界,就好像考試一樣,心裡愈穩重、愈笃定、愈不慌亂,才能把考卷寫好,才能轉危為安,才能轉禍為福。所以人只要用樂觀的心面對一切境界,都不是壞境界。剛剛我要到教室來,坐電梯,電梯壞了只能往上爬,不能往下走,我趕緊換另外一台電梯,不過怎麼按,還是那一台開門,所以趕緊走樓梯。結果一走樓梯,所有的門都鎖住了,最後在那裡推斷,我在幾樓出去坐電梯,才不會又按到那一台。所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都很難說,但人要具備一個基本的能力,就是爬樓梯,就是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 人在這個時代,物質極大豐富,生活都非常寬裕、富裕。請問大家,假如斷電一個月,我們活得了嗎?諸位學長說,蔡老師,那是假如。我告訴大家,這個假如是可能發生的,最近科學家一直在觀察太陽風暴。太陽,在這幾年,它表面的爆炸頻率很高,能量會很快速的到達地球,有可能這些衛星、電訊,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為什麼說順境容易讓人安逸,容易讓人很多能力開始退步?以前的女性,像我母親那個時代,五歲、六歲站著椅子上面煮飯,煮的時候後面還背一個弟弟,能力強不強?那是五歲的女孩。現在呢?三十五歲連飯都不會煮。所以,往往有成就的都來自貧困的家庭,纨褲子往往來自富裕的家庭。說到這裡,懂不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培養他很多重要的生活能力,就很重要了。而且我們不要等到很大的一些自然現象、災害發生。其實說實在的,人類現在很多能力要恢復才行。比方現在金融風暴,錢好不好賺?不好賺。假如一天三餐都要吃館子,吃不吃得消?吃不消,得自己煮。這不是說女孩子煮,男孩子自己也要會煮。這都是應變整個人生變化的能力,都沒有應變能力,遲早會被人生很多境界給考倒。那我們為人父母者,有沒有看到孩子一生應該具備哪些應變能力? 我這次回台灣,遇到一個朋友,他說以前他們夫妻雙薪家庭,孩子給別人帶,夫妻都吃外面,存不了什麼錢。結果後來他們重視孩子教育,他一個大男人扛起家庭重擔,他一個人賺,他太太回家照顧孩子、照顧家庭,自己煮飯。他說存的錢比雙薪的時候多,大家相信嗎?其實很多道理,靜下心來才想得透,攀比來攀比去,什麼時候都想不透。比方兩個人雙薪賺,夫妻心裡都想,反正我們兩個一起賺,所以花的時候會不會比較節省?沒關系,兩個賺,大手大腳,花得多。變成一個人賺,只有一個人賺,花一塊、兩塊還會思考一下,無形當中那個心態就省下不少錢。再來,孩子給保姆帶要不要錢?不只保姆要錢,奶粉也要錢。還有,自己帶健康,還是保姆帶健康?現在不一定,因為現在的媽媽不會帶,是吧?會帶的話,媽媽帶一定比保姆帶好,那是自己親生的,所以媽媽自己帶身體比較健康。 請問大家用電腦算一算,他的醫藥費省下多少?從小母親陪著孩子識字,讀聖賢書,以後不用補習,請問補習費省多少?電腦在轉了沒有?懂得做人了,以後事業不會出問題,家庭不會出問題,請問又省了多少錢?我們現在不好好重視孩子教育,誰敢說孩子以後的事業不會垮、家庭不會離婚?離婚財產要分多少?這個我比較不懂,是不是要分一半?錢分一半事小,人內心的創傷、內心的痛苦都會伴隨他一輩子。所以現在缺乏健全人格、沒有很好成長環境的人愈來愈多了。所以心裡影響身體,現在什麼病都出來了,包含直接心裡的憂郁症都愈來愈多。說穿了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幾千年來沒有變過的規律,在我們這個時候快速變化,最後家庭、社會亂象叢生。比方我們說,我們這幾個禮拜一起學習禮,禮者天地之次序,人倫的規矩它不會亂。現在為什麼亂?因為不守禮了。 我記得有一個朋友跟我說,西方文化很好,孩子直接叫爸爸的名字,多好,多平等。有沒有道理?其實經典是開人的智慧,人沒有經典,也很難看清是非利害得失,正邪看不清楚。請教大家,你念初中、高中的時候,最喜歡看什麼電影?「OH MY LOVE」,那個是吧?看那些電影對我們的心性,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我們念書念了多少年,會不會判斷?我記得念高中的時候,很多女同學看瓊瑤小說,陷在裡面,她有判斷力嗎?我念中學的時候,沒有聽過哪一個人陷在《論語》裡面。那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所以人這一生要真正明理,不讀經不行。以前的祠堂有兩句話,特別有深義,「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這兩句話都是禮,祖宗雖遠,守祭祀之禮,飲水思源,不能忘了祖先,不能忘本。「禮者,報本反始,不忘其初也」。這個時候人不忘本就厚道,厚道就善良,人跟人就和睦。現在祭祀愈來愈被忽略,人沒有感念祖德,只想著眼前的利益,都偏離禮教,一重利,爭奪就產生。所以老子講,「知常曰明」,知道做人的常道、天地的正道,這是明白人;「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常道,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帶給自己以後的凶災,但自己不知道。比方說人類在破壞自然,有沒有凶災?現在都出來了,很多雨一大,泥石流、土石流就產生了,那就是不敬自然產生的。 諸位學長,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是帶給身邊的人吉還是凶?大家有把握嗎?比方剛剛舉的那個例子,這個父親得意洋洋,很高興,覺得他很進步,叫他的女兒直接叫爸爸的名字就好了,直接叫Michael,這樣就好了。說穿了,危機在哪?喪失民族自信心,對五千年的智慧文化沒有信心,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一位爸爸跟我講完兩個禮拜以後,再看到我的時候,臉很焦急,然後就問我,我女兒現在已經騎到我的頭上去了。平等,直接叫名字叫平等,這個叫相上平等。請問大家這只手掌平不平等?有沒有方法平等?有,直接從拇指這裡切過去,全平了。那會怎麼樣?那就不像人。《禮記.學記》教給我們,「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教育我們的子女是長他的善心,這個原理、原則抓到,就不迷惑。請問孩子直接叫父母的名字,長了他的善嗎?「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我們看《弟子規》每一句都是禮教,都在啟發孩子的恭敬心、善心,真正看透了每句經句對人心深遠的意義、跟對他善心的影響,自己學《弟子規》,帶著孩子落實《弟子規》,不會被任何人動搖,信心有了根基。很多人學傳統文化,親戚、朋友、鄰居,「拜托,那個還在學?」幾句話就給我們講得有點動搖了。所以深入、了解,就不動搖,就能扎下自己德行的根,也能扎下自己家庭正確的家風。 而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很重要的,從根本去學習。禮的根本是什麼?我們上一次在禮篇的「緒余」當中有講到,「禮之體,敬為主」。《孝經》當中也告訴我們,「禮者,敬而已矣」。禮是外在的禮儀行為,它內在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恭敬、真誠的心。而所有的禮都是從恭敬心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比方我們恭敬天地、感恩天地,所以有天壇、有地壇,包含祭山,山川大地,這個都是感念萬物給予我們的恩德,人這樣厚道。人不感恩天地萬物就變成什麼?恭敬心沒有了,傲慢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出來了。什麼傲慢心?人可以主宰一切,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忽略了天地的平衡跟循環,這傲慢。自私自利,就會覺得所有的東西我用了應該的,不感恩天地,接著不感恩父母。這都是心性偏掉慢慢形成的錯誤行為。不敬天地,我們看現在的人,把父母的養育、教育都覺得是應該的,因為你沒教他恭敬、沒教他孝道。有些父母被孩子忤逆得很無奈,孩子不只不能體會父母的苦,還講一句話,「誰叫你要生」,有沒有?你看孩子這一句話,折盡他人生半生的福分,這樣對父母講話。假如孩子現在都造這樣的罪孽,你說以後怎麼會沒有大災!閩南話講的,「人要是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人不照天理,那老天爺也不照規矩,老天爺要收人,收誰?收不像人的人,他已經失去做人的資格,老天爺就要把他收走。 《左傳》當中告訴我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詩經》上講的,「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所以這個禍福是自己招感來的,但問題是孩子會講這麼忤逆的話,還是我們父母忽略了教育最重要的教做人、教孝道。所以禮義是一個人做人的規矩、准繩,禮義,他懂禮、懂道義。忠信,我們說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悌是做人的根,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忠信是動力。一個人為什麼可以為家、為自己的本分,甚至為自己的國家民族竭盡心力的奉獻,因為他有忠的人生態度。信,對人誠信、守信,承諾給別人的事情終身不敢忘,盡心盡力去兌現自己的承諾。古人做得更徹底,不只言語的承諾,自己心上起的念頭都不願意違背,誰做出了榜樣,我們印象很深的「季札掛劍」,「心已許之矣」,我的心已經說要給他了,「豈以死倍吾心哉」,怎麼可以因為他已經死去了,而違背我的良心、我的信諾?而禮義就是准繩。所以孔子才說「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禮他道德不能立足,他在人群當中也很難生存。 我們體會到禮的本質是恭敬,禮是報本反始、飲水思源、知恩報恩的精神。我們除了對天地恭敬之外,我們上一次,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在《群書治要》當中的一段話,「禮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你們怎麼都無辜的看著我,算了,今天開春第一次見面,不要太常考試。但是我們在領納經典這些教誨,假如用心去感受,都覺得這是太精辟的人生道理。所以敬天敬地,因為天滋養萬物,我們感謝它。先祖,我們這個族群就是靠先祖的血脈、先祖的教誨,我們的家道一直這樣傳下來,所以不能忘祖。我們看近代很多華人、中國人遭大難,跟忘了祖先有直接的關系,叫數典忘祖。數典忘祖,不聽聖人的話,災難就來了。所以我們看《孝經》裡面有一段話很精辟,「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把這一句話,再跟我們剛剛念的禮有三個根本,體會就更深了,沒有英明的領導者跟社會上好的老師,天下怎麼可能安定!但是現在的人不敬國家領導,不敬至聖先師這些聖賢人,又不敬自己的父母,那焉有不亂的道理?他做人的本都沒有了。所以我們敬祖先,當我們能更了解我們的祖先,我們就更愛我們的民族、更敬佩我們的先王,進而去效法他。大家有沒有查過你們家姓氏的始祖是哪一位聖人?還有人搖頭,來人,待會帶他們去圖書館查百家姓。你們不要緊張,我是還算仁慈的,真的要去查,這叫認祖歸宗。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德育故事》,《德育故事》是蔡振紳先生編的。這一套書前面,蔡振紳先生確實是念念不忘祖德,把蔡氏的始祖蔡仲給後代子孫的一篇教誨列在最前面。所以我一翻開來,看了就有觸電的感覺,繼續把它看下去,字字句句不敢不慎重看。那是在周王朝時候的祖先,一看,原來我們是文王的後代。然後又翻到孟子講的,文王是「視民如傷」。老百姓都過著安樂的生活了,但是他看著老百姓還是覺得他們好像受傷的樣子,時時不敢掉以輕心,刻刻在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麼仁慈!突然想到自己有時候還瞪人家兩眼,脾氣還有時候控制不住,這個叫丟文王的臉。所以一個人德行要進步,沒有別的,有羞恥心,「知恥近乎勇」。「德有傷,贻親羞」,不能丟父母、不能丟祖上的臉。還有,二0一0年五月八號,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日子?你們過了個年還是很冷靜,腦子還很清楚,沒有過得樂不思蜀,我們古文班第一堂課二0一0年五月八號。我為什麼說到這一堂課?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共同發了一個願,你們有沒有忘記?剛剛才說忠信是做人的動力,發了願要守信諾,我們那一天共同的心態就是要以孔子為榜樣。那只要不如孔子,羞恥心就上來,「勿自暴,勿自棄」,不跟張三比,也不跟李四比,從今天開始跟孔子跟聖人比,就對了。 我們一起來看一篇文章,是《史記》的「五帝本紀贊」,在四十二頁。《史記》是中華民族正史第一本,從黃帝記載到漢武帝,總共差不多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一本巨作。而這一本書,也來自於使命、來自於孝道。現代人都說創新能力很重要,現在幼兒稚園也教創新,愈小教創新好像以後就愈有成就,大家說對不對?這些說法,現在是普遍的人都這麼認為。但請問,這個說法跟經典相不相應?經典講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連做人的規矩都不懂,他很會創新,閩南話叫「想洞想縫」,胡思亂想,他想出來的東西不一定跟善心相應,那個東西會毀了世界。 現在有時候去書局、去一些超市,看到整個櫃子都賣什麼?網絡游戲、電腦游戲,有沒有?請問大家,這樣的商品一百種,殺人游戲有幾種?有沒有創新?有,怎麼沒創新?那個我也寫不出來,他想得出來,我想不出來。問題是他創新這個東西的本質是錯誤的,他只想著他的利益,他沒想到這個東西會贻害多少人。贻害已經出來了,現在很多不成年的孩子,甚至是五歲、七歲、八歲的孩子,持刀、持槍殺死自己的親人。然後到警察局去的時候,他好像覺得什麼事都沒有發生,警察很震驚他的態度。那個孩子說,他們待會就活了。因為孩子不懂,他從小被這些東西一直刺激、一直刺激,他就活在一個虛擬的狀況。說坦白話,我們從小常聽老人家講一句話,「夭壽!」這個話很有哲理,夭壽叫折壽,人做什麼事會折自己的福分跟壽命?就是做那個害人,做那個讓人妻離子散的事情,那個就是折壽的事情。現在更厲害的是什麼?不是一個人做,國家帶頭做。但問題是人不懂宇宙的真相,叫天人合一。所有我們人生、社會出現的事情都跟人心分不開。很多華人,最近我也聽到,有談到說災難這麼多,奇怪了,怎麼馬來西亞不地震?這個用中華文化解釋就很簡單,天人合一。誰有福報?不忘祖先的人有福報,不忘民族的人有福報。 我記得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四號。我都記得很清楚,所以你們不要欠我錢。不是,我是說重要日子我會記很清楚,我借人家錢,我是會忘記的。人的聰明要用在什麼該記,什麼該放,「恩欲報,怨欲忘」,這個叫聰明人。那一天,第一次踏上馬來西亞的國土。隔天,在吉隆玻陳氏書院,跟我們同胞們一起探討《弟子規》。上課的時候,是在陳氏宗祠,講堂兩側全部都是陳氏的祖先。在上面講話戰戰兢兢,講錯了,晚上會被敲頭。但是很感動,講自己民族的文化,就在祖先面前講。以前就是這樣,私塾都是在祖先牌位前面上課,哪有不認真的道理!時時想著光宗耀祖,而陳氏就是大舜的後代。而那個時候我了解到一件事讓我非常感動,就是我們馬來西亞華人為了要辦好華文教育,承傳民族文化,幾十年,所有華小的費用都是華人自己拿錢出來辦的。請問大家,每個華人拿自己的血汗錢出來承傳民族文化,這個福大不大?念念在民族,這哪有福不大的道理!你們不相信,禮拜一、禮拜三晚上八點,歡迎大家到中心來看那個小朋友,長得都是肥肥的,耳垂都挺大的,那就是福報,看得出來。所以這一念心足以讓全球的華人感動跟效法,有福都不是偶然的。當然人生最大的福分,就是能聞聖教,能接觸聖賢的教誨。孔子講,「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生沒白來,沒有糊糊塗塗的走。更有意義的是不只自己可以明白了,以後還可能盡心盡力幫助親朋好友把人生給搞明白,這是最富有的人生。 而我們看到《史記》,這是一本千古巨作。他的動力來自於孝心,哪怕遇到了最大的恥辱,漢武帝讓司馬遷受宮刑,讀書人很重視自己的氣節,受這麼大的侮辱,寧可自殺。但是司馬遷先生忍下來了,然後完成了這部巨作,因為他不願意辜負了父親臨終前的囑托。他父親告訴他,周公之後五百年出孔子,孔子之後到現在也快接近五百年了,應該有有志氣的人再像孔子一樣,把中華文化集大成再傳下去。司馬遷聽懂了他父親講的話,他知道父親對他的期許,他真正下功夫做到了。所以我們希望我們孩子所有的創新,都是出自於對於這個社會的愛,都是出於對這個社會的責任,那各行各業都會興盛起來。請問大家,金融風暴它形成、造成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個因素就是很多人在那裡動腦筋,設計出買空賣空的金融商品,有沒有?那個買空賣空就是他不用本錢,然後就賺一堆、住豪宅。是不是創新?那一般人想不到,要有他那種博士學位的功夫才想得出這種東西,然後可以講得人家聽不懂。其實人世間的道理很簡單,就是被很多人給它搞復雜。 我記得念大學的時候,真的人喪失民族自信心很可悲,感覺上拿起原文書,好像水平就不一樣,顯得高貴。跟別人講話,還得講幾句for example,in general,好像才表現出自己的水平。然後別人,我們插幾句,他聽不懂,皺著眉頭,我們也不理他。這些心態其實都偏掉了,長了什麼?長了整個功利社會的那種傲慢、虛華。這個不好!我們看原文書的時候,愈看,有一種感覺,好像愈不明白。怎麼說?當然不是所有的原文書。我發現有些原文是這個情況,比方說你讀了第一段,裡面有三個專有名詞。然後你就看注,注一,某某名詞,然後那個解釋某某名詞,看看看,看一大段,看了那段之後,它裡面又有三個專有名詞,然後你再去找這三個專有名詞,等你繞完回來,好像愈來愈不明白。為什麼說會愈來愈不明白?因為告訴大家,你繞這麼大圈,裡面可能包含了十個人的看法。請問大家,這十個人,幾個人是明白人?大家聽懂我的邏輯沒有?你讀了這一段文章,裡面有十個人的觀點,請問你會明白嗎?我告訴大家,只要這十個有一個不明白,你就不明白,是吧?可是他不只一個不明白,幾個我不知道。所以你看,明明孔老夫子那些話簡單明了,「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一下就把做人的根本給你講了,這個書你不讀,要讀一大堆很大本的,然後翻得頭昏腦脹。所以說到這裡,要總結一句話,人的辛苦從哪裡來的,叫「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所以,我們這個時代要撥亂反正,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礎,才能適為德行所運用。沒有好的德行,才華愈高,對家族、對社會的傷害可能愈大。大家想起哪篇文章沒有?「才德論」,是吧?記載了很多亡國敗家的,「才有余而德不足」。老祖宗都是把根本的道理給我們講清楚了。所以我們再從《史記》司馬遷的背景,給我們人生很大的啟示,就是真正做出利國利民事情的人,都是來自於他的責任心、仁愛心、孝心的動力。我們接著來看經文: 【太史公曰。】 『太史公』是司馬遷自稱。因為每記載完一段歷史,史學家會下一段評論,在每部經典不近相同,史記是「太史公曰」。《漢書》,《漢書》是繼《史記》下一本史冊,但是《漢書》是斷代史,它只記一個朝代。《史記》是通史,從黃帝一直記到漢武帝,所以它是通好幾個朝代。《漢書》以後全部都是斷代史,一個朝代一個朝代記錄。《漢書》,班固先生他是用「贊曰」,就不是用太史公,是贊曰。還有一部歷史巨作,《資治通鑒》,「才德論」就是從《資治通鑒》出來的,司馬光先生評論的時候是「臣光曰」。因為寫這一本,最主要是給予皇帝鑒往知來的經驗、智慧,寫給皇帝看的,所以自稱臣光曰。《後漢書》用「論曰」,《論語》的論,就是論曰。後世的這些史冊,正史裡面是用「史臣曰」。不管哪一個說法,都是寫這個史冊的作者,他對這一段歷史的一個評論。當然他評論也要非常嚴謹公正,才能受到廣大人群的認同。太史公曰: 【學者多稱五帝。】 這個『多稱』就是指這些學者常常津津樂道五帝的這些功業事跡。而這個「稱」裡面,它衍生的一個意義,為什麼要稱述五帝他們的這些事跡?那是有意義的,就是稱述,就「述往事,思來者」,陳述這些以前的歷史,給予後來的人重要的啟示。為什麼我們這個民族特別重歷史?就是這個意義,鑒往知來,承先啟後。在印度的歷史,應該不輸給中國的歷史,但很可惜印度人不注重記載歷史,他很多祖先的這些智慧,都沒傳下來。所以我們老祖先慈悲,恩澤後人,留下來五千年文化瑰寶。所以我們可以感覺得到,漢朝那個時候,兩千年左右,其實那時候人心,學者都是希望能利益後代,所以「多稱五帝」。 【尚矣。】 這個『尚』是久遠。這個『矣』是有點感歎。「尚矣」,就離我們非常久遠。五帝都離我們四、五千年的光景。 【然《尚書》獨載堯以來。】 『《尚書》』是屬於五經之一。「《尚書》」是古代非常高度智慧的政治哲學,記載的都是怎麼治國的這些智慧,它是從堯帝開始記歷史。五帝,我們之前有說過,我們也復習一下,在《史記》當中指的五帝是黃帝、颛顼帝、帝喾、堯、舜,指這五帝。而《尚書》前面三帝就沒有記載,只記載堯帝以來。 【而百家言黃帝。】 諸子百家,尤其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這些典籍文章也非常多,都有提到黃帝。但是諸子百家提到黃帝的文章有待商榷,叫: 【其文不雅馴。】 『不雅馴』就是不是很典雅的正論、正述、正訓。這些教誨讓人很難完全生信心,為什麼?感覺這些文章裡面有穿鑿附會,甚至還談很多神鬼的事情,所以寫出來、呈現出來,文辭有一些比較荒誕不可信。所以: 【薦紳先生難言之。】 這個『薦紳』也就是指缙紳,就是士大夫,讀書當官的人,讀書明理進而去服務老百姓。缙紳階級指士大夫,也包含史官在內,『難言之』,就是這些文章呈現不是很雅正,所以很難說清楚。可能他們說的時候,心裡也不踏實,怕可信度不夠,讓人質疑。這裡也點出來,有記載五帝的,其實不少資料,百家言黃帝。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 這是兩篇文章。重點來了,孔子有記載,我們上一節課,一起學習了「孔子世家傳」,司馬遷先生對孔子是非常佩服,而且當時候漢朝所有民族文化的道德學問折衷於夫子,有什麼爭論,以誰為標准?孔子留下來的教誨跟經典為標准。所以這裡舉孔子也是增強我們對司馬遷先生在考據五帝這些事跡的信心,史學家他做這些事情都很嚴謹。孔子所傳的『宰予問五帝德』,「宰予問五帝德」這一篇文章在《大戴禮記》裡面。還有『帝系姓』,這一篇文章是在《孔子家語》裡面。而: 【儒者或不傳。】 有一些儒家的學者,他們覺得《大戴禮》跟《孔子家語》不算正的經,不算在五經裡面,不算在他們覺得是正統的經典裡面,所以他們不傳,覺得是非聖人之言,這是他們的觀點。當然君子和而不同,人家跟我們觀點不同,也不要跟他吵架,但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更重要的,我們更深入去探討真理。所以接著,雖然這些儒者他不傳,但是司馬遷先生他心裡很有主見,不能某某人說不傳,說不是聖人所言,那我就聽他的了,我得要自己去求證。 【余嘗西至空峒。】 『余』是司馬遷自稱,『嘗』是曾經,走西邊到了崆峒山。 【北過涿鹿。】 『涿鹿』是指涿鹿山。這個都跟黃帝的歷史很有關系。包含黃帝跟蚩尤戰爭,涿鹿中原,這些都有典故。 【東漸於海。】 這個『漸』就是入,就是到達,到達了海濱、大海邊。這是記載大禹巡視九州、治水這些事情,都曾經走到海邊。當地的人可能還流傳著大禹那個時候的歷史,他要去搜集。 【南浮江淮。】 向南,這個『浮』就是坐著船,舟,泛著舟,泛著船,乘船去游歷,游歷長江淮河一帶。大家看這本《史記》容不容易?司馬遷先生都不知道走了多遠的路。所以當我們捧著中華文化的這些瑰寶,要生難遭難遇想,不容易! 【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 剛好走到這些地方的時候,遇到一些年紀很長的老者,這些耆老,他們都有講到。『往往稱』,就是都有談到黃帝、堯、舜,他們這些曾經走過的地方、發生的事情。 【風教固殊焉。】 這些地方,他們的風俗教化本來是很不相同的。為什麼風俗文化差異這麼大的地方,傳頌五帝的事跡卻這麼相近?這就不是空穴來風。所以了解到這些情況,搜集到這些訊息: 【總之。】 總而言之,得到的這些消息,得到的這些事跡: 【不離古文者近是。】 就是這些事跡對照古籍的記載,還是很多相應的地方,既然有這麼多相應處,覺得這些歷史事跡是很正確的,假如不把它留下來,那我們後世不就學不到五帝的聖德、跟他們的功績了嗎?所以基於這個考慮,接著司馬遷先生說到: 【予觀《春秋》《國語》。】 這是開始從這些經典當中去考據、考信,《春秋》、《國語》都是春秋時代的經典,古籍。《春秋》是孔子所作,《國語》是左丘明先生作的。 【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 就是在這些古籍當中,也是有談到『五帝德』、『帝系姓』裡面的這些內容,是很明顯。這個『章』就是彰明,是很明顯。 【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 這個『顧』是但的意思,『弟』是只是的意思。其實《春秋》、《國語》這些古籍,跟「五帝德」、「帝系姓」這些內容,它是很彰明,是相關的、相應的。但只是我們沒有,『弗』就是沒有,沒有很深入的去考信、考察,然後就懷疑了,沒有深思考察而疑惑。這些內容,『其所表見皆不虛』,它整個這些古籍裡面所表現敘述的內容,確實都不是虛妄的。雖然,接著講: 【書缺有間矣。】 很多書,這個『間』就是間隙,就是有缺漏。在談到《尚書》的時候也都有提到,《尚書》有很多內容都遺漏掉了,不見了、缺失掉了,確實是都有說到這個事實。《尚書》本來就有殘缺脫落很多的內容,不能說《尚書》從堯帝記,那就代表堯帝以前沒有這些歷史,那就不妥當,所以「書缺有間矣」。 【其轶乃時時見於他說。】 比方《尚書》裡沒有記載這些內容,可能是不見了。這個『轶』通逸文的「逸」。可是《尚書》裡面很多沒有的逸文轶事,卻在其他的古籍當中都有看到,可能這些內容都散於其他的種種古籍裡面。不只儒家在記這些歷史,孔子以前兩千多年的歷史不是儒家記而己,諸子百家都記。孔子他是把整個中華文化集大成,不是只集儒家大成,所以他是至聖,因為他對整個中華文化的貢獻最大。堯舜禹湯沒有說哪個家的了,都是共祖。司馬遷先生發現這個情況,確實這些歷史在很多古籍當中都見得到。所以: 【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就是面對這樣的情況,這個『非』就是假如不是很好學、非常深思熟慮的人,而且還是『心知其意』,就是心能領悟聖人的道理的,有這樣「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人,他才能悟通這些情況。進而把這些好的歷史資料,把它搜集起來,編撰很有系統,不是下這種功夫的人辦不到。所以『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一個人他假如不是下功夫,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司馬遷先生「西至空峒,北過涿鹿,東漸於海」,這個字念一聲間,「南孚江淮」,這些下的功夫。本來就很難,「固」是本來,本來就很難和,這個「淺見」就是見識淺薄,「寡聞」就是孤陋寡聞,像這樣的人你是很難跟他說清楚的。說到這裡,也給我們一個人生提醒,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或者是一篇道理,我們要是真正清楚了、深入了、研究了才能去發表。所謂「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你下功夫研究了才有發言權,不能遇到事情亂批評、亂下定論,這樣的態度就不妥當,甚至於還會誤導別人,就麻煩了。 我曾經看報紙看到,某個教授說《弟子規》不能學。他是教授,但問題是他看過《弟子規》沒有?他為什麼說不能學?他說有愚孝。我跟他緣分不夠,不然我就直接問他哪一句,是不?我沒找到,他怎麼找到的?可是很有意思,現在的人從小有個錯誤的習染,傲慢,自己有身份地位,不懂的東西也在那裡批評,這是不妥當的。真的有機會了,我一定「怡吾色,柔吾聲」跟他講,因為這一句就是沒有愚孝,「親有過,谏使更」、「善相勸,德皆見」、「過不規,道兩虧」。《孝經》裡面講,學生問孔子,做到了這一些事就是孝順了嗎?孔子強調了一點,還要懂得勸父母,父母有不對了要勸。「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父母不對的時候,你還順著他去做錯的事情,這樣哪叫是孝順?所以我們自己在處事當中也要守好這些分寸,不然人的一些習性很容易就浮起來。 請問大家,我們什麼時候學會貪心?我們什麼時候學會發脾氣?是不是我們有一天說,貪心過來一下,是不是?我們什麼時候學會傲慢的?不知不覺,就學了。古代很多父母懂得護念好孩子的清淨善心,胎教做得好,所以出聖人。文王的母親太任,「目不視惡色,耳不聽YIN聲,口不出傲言」,因為假如這麼做了,孩子就在學不好的。這個啟示,大家一聽完說,「我兒子都生完了」。學東西不要這麼死板,舉一要怎麼樣?反三。你自己生完孩子了,這麼沒愛心,旁邊還有人還沒生,你趕緊把你慘痛的經驗告訴他,那你也是功德無量。再來,不只要護念胎兒的清淨心,還要護念誰?要護念自己。一個人連愛護自己、幫助自己都不會了,他還能幫助誰?欲愛人者先自愛,欲助人者先自助。我們人的觀照能力能看到自己的習氣,一起來趕緊調伏,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人有這樣的覺照能力,才有能力把這個本事傳給孩子、傳給你身邊有緣的人。哪有我們自己每天不明不白,然後還能讓人覺悟!儒家的聖哲人說,「先覺覺後覺」,我們自己得先覺悟才能覺悟別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就恢復自己的本性本善,恢復了再親民,才能去利益人。這個是知所先後,我們時時有這個觀照、護念自己的態度。這一段提醒我們,處事不可傲慢,不可不懂的東西亂評判。 【余並論次。】 這個『並』就是綜合這麼多的史料。『論次』就是依次,依照一些次序、規矩來把它編纂論述出來。而且是: 【擇其言尤雅者。】 選擇這些文章非常雅馴可信的、雅正可信的。 【故著為本紀書首。】 再把這些內容,著作在『本紀』的一開始。因為「本紀」是記載帝王,五帝是先王裡面最早的,所以我們叫炎黃子孫。而本紀是《史記》五個重要內容裡面第一個內容。《史記》包含本紀、世家。「世家」是寫諸侯的。「表」是指一個朝代的大事記,哪一年發生哪件大事,記這些事情。「書」是當時候的典章制度,可以供後來朝代一些重要的治國的原理原則。再來是「列傳」,他不是這些貴族,但是他的事跡跟他的行為,影響了當時候的人心,雖然沒有位置,但是他對社會的貢獻大,列在列傳。所以這個都很有意義,記載了這些留名青史,或者是對我們民族世道人心有長遠影響的,都把它記下來。 這是跟大家提到我們敬祖先,其實也是敬君王,因為五帝都是當時候的天子。從這裡我們也體會到,我們中華民族在前面幾千年是聖賢政治,都是全天下公認的聖人出來做天子,是公天下,沒有一點私心。我們一開始讀的第一篇文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不是理論,這是堯舜那個時代,真正達到的社會和諧境界,都是禅讓。而且為國家找一個賢君,堯帝找了二、三十年,這麼辛苦,終於讓他找到大舜。所以真的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心能夠交感。我們尊敬這些先王,他們的政治智慧也能夠給我們得到很大的啟發。所以歷代的天子皇帝,絕對讀《尚書》五帝他們的這些風范,以他們為榜樣,都要祭這些三皇五帝的。再來,我們每一年都祭祀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所以敬天地、敬祖先、敬先王、敬聖人就延伸出我們很多的祭祀。而這個敬字,再繼續延伸到,比方敬字紙。字紙,尤其是古代印刷術還沒很發達的時候,這些經典都要靠人手抄出來,很不容易!很多人抄這個書可能都抄到半夜三更,我們當然要很珍惜人家的付出。不只珍惜抄的人,而且這個都是聖賢留下來的智慧,打開來就像聖賢人在我們目前一樣的恭敬。而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每一個人讀《弟子規》、讀《論語》,受益一不一樣?不一樣。誰決定的?是不是孔子看哪個人比較順眼,然後他就得利比較大?聖人是公天下的心。 大家有沒有想起來有一篇文章,我們復習一下,《德育古鑒》二百四十二頁,「王沂公曾」,王曾的父親。「其父見字紙遺墜」,這些字紙掉在地上,他看了很不忍心。「必掇拾」,把它撿起來。「以香湯洗而燒之」,對聖賢人的教誨這麼恭敬。「一夕,夢至聖」,夢到孔子,至聖先師。「拊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紙之勤耶」!你如此敬重這些經典、這些教誨。「恨汝老矣」,你年紀比較大了,這個時候再來讀書比較晚一點,「無可成就,當令曾參來生汝家,顯大門戶」。「果生沂公,因名曾。狀元名相」,王曾是宋朝的名宰相。這一篇文章讀完了,跟我們每個人有什麼關系?沒有關系?沒有關系就利益不了了。我們多希望曾子趕快來,是吧?子路趕快來,顏回趕快來,怎麼來?要靠你們,是不是?靠你們這麼恭敬珍惜經典,就來了。你們怎麼無辜的看著我?是!假如我們從今天開始,只要打開經典,頂禮三拜,再讀;或者鞠躬鞠完,至誠心現前了再讀,絕對對經典的體悟不一樣。真的這樣做下去,或許你的兒子,或許你的孫子,就感來聖賢人來投在你們家當後代子孫。要會用每一段故事的啟示,來成就我們這一生的因緣。你們還是沒什麼反應,真的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