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法師:《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2016/9/29    熱度:2894    下載DOC文檔    

  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今天和大家研討的講題是“《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主要是會通善導大師《觀經疏》開宗明義所講的: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是所有往生者的增上緣,只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則不論聖凡善惡,任何眾生都能夠往生彌陀報土,沒有一個遺漏。反之,如果沒有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即使等覺菩薩都無法進入報土,何況我們博地凡夫?如果能懂得這個道理,不論對修行人來講,還是對願生極樂的念佛人來講,都是莫大的法喜與安慰。

  修行人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自他的生死輪回,念佛人的目的,則是往生極樂世界。但怎樣才能把握往生、確定往生,而不會有絲毫差錯?那就得先了解這個關鍵的道理。

  “確定往生”的教理,固然三經一論都有解說,但如果能進一步經由純正淨土法脈的傳承祖師來闡釋,那就能夠更加明確地掌握到純正的法義而獲得往生的安心。

  首先解釋標題——《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觀經疏》是善導大師批注《觀無量壽經》的一部論注,也叫作《觀經四帖疏》。《觀經疏》也稱為《楷定疏》,意思就是善導大師寫這部《觀經疏》的目的,是要糾正在他那個時代之前,以及在他那個時代,所有對《觀經》的誤解。

  “大願業力”就是“大願、大業、大力”。《大經》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發四十八大願之後,再度以願偈的形式發願,四句一行,總共有十一行,叫作“重誓偈”。“三誓偈”是最前面的三行,涵蓋十一行“重誓偈”的內容;因為有三種誓願,所以叫作“三誓偈”。

  法藏菩薩在發四十八願之後再度發這三誓偈,當然有祂的用意,這個後面會提到。

  《觀經疏》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裡所講的“弘願”,是與“要門”相對的。

  《觀經四帖疏》一開始開宗明義就舉出《觀無量壽經》的核心,也就是“要門”與這裡所講的“弘願”。

  《觀無量壽經》的內容有三點:一是“定善”,二是“散善”,三是“弘願”。

  “定善”就是十三種定觀,“散善”就是三福九品,此二者皆屬於“要門”。所謂“要門”,就是重要之門,以定善或散善為門而往生極樂世界,或者說以定善或散善為門而進入阿彌陀佛的弘願。

  不過,不管定善也好,散善也好,或者完全沒有定善、散善,凡夫眾生之所以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其實不是靠自己本身。也就是說,如果他本身沒有定善、散善可憑靠的話,當然就無所靠;即使自己有定善,有散善,他的往生也不是靠他定善或散善的功德,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阿彌陀佛的願力,善導大師在這裡講“弘願”,意思是說,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要救度的眾生,是沒有一個眾生不被救度,也沒有一個眾生不能救度的。定善、散善的根機,阿彌陀佛固然能夠救度他,即使沒有定善、散善,阿彌陀佛照樣要救度他,照樣能夠救度他。這樣的悲願,弘廣普遍,能夠救度十方世界任何眾生,沒有一個被遺漏,所以善導大師贊稱為“弘願”。衡諸事實,阿彌陀佛確實是要使所有眾生都能夠到祂的報土,也深願所有的眾生——不管是等覺菩薩,還是聲聞、緣覺,乃至天、人,甚至三惡道的眾生,阿彌陀佛都要他們往生極樂世界,而且是平等往生。

  等覺菩薩能夠進入極樂世界報土,下品的罪惡凡夫、地獄的眾生也同等地往生極樂世界報土,善導大師稱作“五乘齊入”。“五乘”就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同稱佛號,平等往生極樂世界,因相同,果也相同,所以善導大師說“莫不皆乘”。

  所以,淨土法門是“他力救度”的法門。這個“他”是指阿彌陀佛,“力”就是大願業力。因此,阿彌陀佛的增上緣,也可以說是完全他力、絕對他力,沒有自力可言。如同過海,從此岸到彼岸完全是靠船;如果不靠船,世界游泳冠軍也不可能到達彼岸。要從娑婆的此岸到極樂的彼岸,沒有不須靠阿彌陀佛大願船而能到達的。

  我們凡夫,盡管有散善的功德,甚或有定善的功夫,可是往生不是靠這些。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救度,沒有阿彌陀佛的迎接,我們再怎麼功夫高、功德多,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反之,即使沒有定善的功夫,即使沒有散善的福德,只要乘靠大願船,也照樣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淨土法門是絕對他力、完全他力,是阿彌陀佛他力回向給我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的。

  可能有人會問:“我們精進念佛,累積功德回向往生,這不是自力嗎?盡管有阿彌陀佛的來迎,有阿彌陀佛的救度,如果我們不發願往生,如果我們不念佛,不接受阿彌陀佛的救度,也不能往生,阿彌陀佛也救不到我們。所以,我們的發願,我們的念佛,這不就是屬於我們的力——自力嗎?”

  其實不是這樣。如果沒有阿彌陀佛成就大願業力,我們能做什麼?我們要去哪裡?有什麼“力”可言?我們既然無“力”,如今能往生極樂,不就是全憑彌陀的大願業力嗎?

  阿彌陀佛呼喚我們要“欲生我國”,我們就隨順阿彌陀佛“願生彼國”;阿彌陀佛要我們“乃至十念”,我們就專一念佛,與佛感應道交:只是這樣而已。

  這樣講,並不是說就不用行善持戒,不是的。行善積德,那是我們為人的本分,如《觀經》“三福”所講,我們處事為人本來就要“孝順父母,奉事師長”;學佛的人更要“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如果是出家眾的話,則要“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而大乘法門,自信教人信,“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都是本分。

  所謂“發菩提心”,我們專修淨土,因此我們的菩提心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之心。因為只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就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能圓滿菩提心。而願意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人當然也是相信因果,曉得善惡報應,曉得六道輪回,所以才發願捨離娑婆而往生極樂世界。

  “讀誦大乘”,可讀誦淨土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三部經是大乘中之大乘,因為淨土法門是圓頓之教。所謂“圓”,只要念佛,就能圓滿成佛的功德,只要念佛,就可快速成佛,這豈不就是圓頓?

  “勸進行者”,自信教人信,我們以念佛來勸導,豈不是最好的勸進行者?真正的大慈大悲,是使對方能脫離輪回,快速成佛;否則再怎樣精進修行,不能了生脫死,那都不算大慈大悲。因為只要還在輪回之中,投胎轉世,逢緣遇境,就有可能再作惡。我們念佛而了生脫死,也勸導他人念佛,使他人亦能往生極樂世界,就是對他人的大慈大悲。

  徹底地講,往生極樂世界是全憑他力,完全他力,絕對他力,所以善導大師才說“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

   

 

  這裡所講的“大願業力”,就是“大願、大業、大力”(如上表格)。“大願”是指彌陀因地五劫思惟四十八願——為我發,“大業”是指彌陀因地兆載永劫六度萬行——為我修,“大力”是指彌陀果地光明名號,廣度十方眾生的能力——為我成。那大願、大業、大力濃縮的話,就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阿彌陀佛以這句六字名號來回向給我們,這六字名號就是“大願、大業、大力”,“大願、大業、大力”就是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

  “大願、大業”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所有修行,“大力”是因地修行的“願、行”圓滿,如此才有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能廣度十方眾生。

  “彌陀因地五劫思惟四十八願”是指阿彌陀佛因地當國王的時候,發菩提心要廣度十方眾生,放棄王位,現出家相。祂的智慧、願力以及德能,都是很勇猛高超的,所以經中說“高才勇哲”。

  “五劫思惟”,“五劫”可說是天文數字。這個“五”也未必是數字上的五,而是指經一段長久時間的息慮凝心,尋求徹底周遍的解救之道。

  “四十八願”——後面所要解釋的“三誓偈”,就是要解釋這超世願——四十八願是為誰發?就是為我所發。每一個願都是為了我,我就是十方眾生之一。阿彌陀佛為了要救度十方每一個眾生,所以必須發願。

  願的內容,必須涵蓋三方面:

  第一,必須涵蓋極樂世界,作為十方眾生離開輪回的去處。如果沒有極樂世界這個去處,那眾生到哪裡去?還在六道?所以要有一個淨土,而且這個淨土必須純樂無苦,讓往生的眾生快速成佛。

  第二,必須涵蓋救度十方眾生的功德。

  第三,阿彌陀佛必須成為救度眾生的佛,而且要成為“諸佛之王”,其他佛不能救度的眾生,阿彌陀佛也能救度。

  願發了,如果沒有實際修行,願就只是空願,只有內容,沒有力量,因此要進一步修行,來圓滿這個願。法藏菩薩經過多少時間來完成這個願呢?“兆載永劫”。“兆”,是億再上去;“載”,是漢字數目的最高位元,在第23位,上面再沒有更大的量詞了,意思就是多到沒辦法具體來數了。

  一般成佛只要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法藏菩薩要以那麼長的時間來累積六度萬行呢?那是因為法藏菩薩所發的願是超世願,是超越一般諸佛的願。阿彌陀佛發的願是要廣度眾生,如果有一個眾生不能救度的話,阿彌陀佛即使有成佛的資格,祂也不成佛,祂要繼續為十方眾生累積萬行,直到使每一個眾生都能具有足夠的功德來消除生生世世的業障而脫離六道,同時又能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因為要為眾生圓滿到這樣的功德,所以才要經過那麼久的時間積累六度萬行功德。

  阿彌陀佛之所以必須用這麼久的時間修行,是為了每一位十方眾生,也可以說都是為了我。檢討起來,我比任何一個人都不好救度。為什麼?煩惱比任何一個人都重,業障比任何一個人都深,罪業更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救其他眾生或許不困難,要救我就很困難,困難重重。所以,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已經有能力救度其他眾生了,可是對於這個業深障重的我呢,還不能夠救度,因此阿彌陀佛說,祂還不能取正覺,祂要繼續修;要修多久呢?要修兆載永劫。

  所以,我們看“兆載永劫、六度萬行”,如果只當是白紙黑字,就沒有什麼感受,但深深去思惟的話,就會令人痛哭流涕,令人無法形容地感動;覺得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是深廣無底,讓我們無法報答!即使自己同樣兆載永劫生生世世粉身碎骨也無法報答。

  阿彌陀佛大願大業所完成的功德,都濃縮在這句六字名號裡面,回向(布施)給十方眾生,這就是大力。大力就是大到能夠救度十方眾生,大到十方諸佛無力救度的,阿彌陀佛也能夠救度。所以這個大,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

  善導大師說,大願、大業、大力為“增上緣”。凡所有事,皆必賴因緣合和才能成就。無因不生,無緣不長。有因無緣、有緣無因都不能成果。如果有因也有緣,可是如果這個緣是弱緣,要結果就比較困難;即使結了果,這個果也會比較不優良。阿彌陀佛這個緣,是增上緣,是百分之百能使因結成優良之果的緣,這個叫作增上緣,也叫作強緣。我們有願生之心,也專念這句彌陀名號,這樣就已經乘上阿彌陀佛的大願船。簡言之,既已領納了阿彌陀佛的增上緣,就必定結果,也就是必定往生,必定快速成佛。

  善導大師所講的“大願、大業、大力”,與《無量壽經》的“三誓偈”剛好是兩兩相配。

  《大經》“三誓偈”:

   

 

  這“三誓”,第一是有關大願方面的誓約;第二是有關大業,也就是修行方面的誓約;第三是有關名號超十方的誓約,把前面的願與行歸結在名號當中,並使之超聞十方法界,廣度十方眾生。

  “誓不成等覺”,也有版本作“誓不成正覺”,翻譯不同,意思是一樣的。這裡所說“等覺”,不是指等覺菩薩,而是指“等正覺”,也就是等同正覺,是佛的意思。

  四十八願中,每願都有“不取正覺”之誓約,今又重說,理由有四:

  可能有人會疑惑:“阿彌陀佛已經發了四十八大願了,而且每一願每一願都說,如果不圓滿的話,祂就不取正覺。既然這樣,為什麼後面又重說呢?會不會是重復、多余的呢?”其實並不是重復,當然也不是多余。理由有四點:

  (一)為顯示“統攝諸願”: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

  之所以再發這重誓偈,第一點就是“統攝諸願”。

  四十八願內容很廣,可是約略、綱要性來講,重點就是“願”、“行”以及願行成就之後的“名號”。願——“我建超世願”;行——“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願行圓滿而成就一句萬德洪名的結晶,所以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名”就是六字洪名。以這三誓偈統攝四十八願,而成為四十八願的綱要。

  (二)為顯示“超世大願”:四十八願雖皆大悲,但未明示彌陀獨有、不共諸佛之超世無上誓願,故今言“我建超世願”。

  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與其他諸佛的願到底同不同?如果相同的話,那就沒有什麼殊勝的地方,我們也未必一定要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極樂世界;如果不同的話,差別在哪裡?所以這裡說,雖然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出自彌陀對眾生救度的大悲,可是並沒有明示阿彌陀佛的願是殊勝、超越、不共於諸佛的。為了顯明超越諸佛、不共諸佛,所以特別說“我建超世願”,有超越三世諸佛的意涵。

  (三)顯示“他力回向”:四十八願未顯他力回向之義,故今言“大施主”“為眾開法藏”等,示往生正因皆由彌陀他力回向。

  四十八願沒有明確顯示我們凡夫乃至聖者——也就是包含聖凡善惡的十方眾生的往生,完全是靠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把祂的名號回向給十方眾生,使得十方眾生只要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夠離開三界六道輪回,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也能夠快速成佛。重誓偈的第二首就說,阿彌陀佛要成為一個大施主,“普濟諸貧苦”,又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通過這些經文,就可以了解:四十八願,願願都顯示“他力回向”的意義。這個“他力”,是指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是指阿彌陀佛的佛力、佛德、佛能。我們能夠往生,都是靠阿彌陀佛的回向,絲毫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功德或功夫。

  有的人認為:“往生極樂世界哪有那麼容易?必須自身有很大的功德才能夠往生,因為《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是因為還沒有會通上下經文,導致斷章取義而誤解了《阿彌陀經》的意思。

  或者有人認為:“念佛當然可以往生,可是如果念佛功夫不達到某種程度的話,也不能往生。”他是以自身功德的大小、功夫的深淺來作為往生的標准,往生與否全決定於自身的修為,僅以自己的力量來作為衡量的標准,這也是錯誤的。

  我們應該把眼光掉轉過來,看阿彌陀佛,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

  從經文以及淨土宗傳承的法義來看,往生完全是靠阿彌陀佛。我們固然有功德,也不以我們的功德作為往生的條件,或者作為彌陀救度我們的補助。同樣,也不是以我們念佛的功夫來作為往生的條件,或者作為彌陀救度我們的補助。

  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功德力量已經圓滿成就了,不須要再假借我們一絲一毫。而且,實際來說,我們眾生既沒有功德,也沒有功夫。我們即使受三歸、持五戒、行十善,也沒什麼功德可言,因為這些全都只是有福德而已。功德,是就證悟般若空性來講的,也就是三輪體空,如果沒有證入三輪體空,那些都只是三界輪回的福德而已。

  那福德是真的還是假的?佛陀說,對生死輪回的解脫來講,這種善是有漏的,是有漏之善;祖師則說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一則修行人不可能依靠這樣的有漏善而了脫生死輪回,二則因為是雜毒之善,所以跟往生極樂世界是毫不相關、毫不相應的。因為這是虛假的、有漏的,怎麼能夠以之回向往生極樂世界呢?

  善的種類很多,但是論我們凡夫所修的善,也不是真正的善。昙鸾大師就說:

  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因為人天所作的一切善,都還沒有斷除煩惱。比如,以五戒為因,生人為果;以十善為因,生天為果;以禅定為因,生色界天、無色界天為果。這些都不是永遠不變的,不是真實的,而是虛假、顛倒的,因為還沒有降伏煩惱,還沒有脫出輪回。即使能夠生天,能夠得人,那也只不過是一時的因緣而已,將來還會墮落三惡道;一旦墮落三惡道,將來要再生而為人就很不容易了;即使有幸生而為人,也未必能夠繼續行善積德,逢緣遇境還會造殺盜YIN妄,起貪瞋癡慢,種種的惡行都來了。為什麼?因為我們有雜毒,有煩惱,罪惡的因子在我們內心蠢動。所以,轉一個世,變一個體,就會有不一樣的因緣。

  同時,就念佛的功夫來講,譬如有人將《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以聖道門的教理解釋為禅定上的一心不亂,但即使達到禅定上的一心不亂,也不是靠這個來往生的。因為極樂世界是報土的境界,縱使等覺菩薩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進入,何況我們呢?而我們即使有禅定的功夫,禅定的功夫也還是有漏的,還是在三界六道中輪回,更何況我們哪有禅定的功夫呢?禅定的功夫,最起碼要降伏五欲——財色名食睡。沒有降伏財色名食睡,所謂的定只不過是心一境性而已,只是當下沒有其他雜念,沒有想到其他的事情,綿綿密密地維持那一念的寂靜,就這樣而已。

  前面提到等覺菩薩靠自己的力量也不能進入彌陀的報土,我們都曉得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都是等覺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都想往生極樂世界快速成佛。祂們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是什麼呢?文殊菩薩說: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

  普賢菩薩說: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兩位菩薩的願都一樣,祂們都是等覺菩薩。所以,凡是往生極樂世界,都是靠阿彌陀佛,不是靠我們自己;靠我們自己不可能往生。如果靠阿彌陀佛,就人人都可以往生。所以善導大師說“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不往生則已,一旦往生,沒有一個不是靠阿彌陀佛的。昙鸾大師也說:

  凡是生彼淨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

  一樣是顯明往生完全靠阿彌陀佛,也顯明淨土宗的法脈及祖師的傳承是一味的、一致的。

  (四)為顯示“本願稱名”: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正直捨方便,故今言“名聲超十方”,以示彌陀回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念佛為往生正因。

  “願”和“行”融成一句萬德洪名,所以最後就說“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

  聞名的目的,也是要眾生稱名,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願,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的無量德行,通通歸結為一句名號,使這句名號的聲音遍滿十方世界,令所有的眾生都能夠聽到,都能夠稱名而往生極樂世界。

  這裡說“攝生願有三”,四十八大願可以歸結為三種:一種是成就極樂世界的願,一種是成就阿彌陀佛本身的願,一種是救度十方眾生的願。

  救度十方眾生的願——攝生願有三個: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其中有真有假——這個假,不是虛的假,是方便的意思。所以,這三願有真實願,有方便願,有結緣願。真實願就是第十八願,方便願就是第十九願,而第二十願是結緣願。最後,正直捨方便,直接、純粹地講出心中的真實願望:阿彌陀佛是願以這句名號,使得眾生稱名而往生,而不是使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往生。如果那樣的話,門檻太高,一般人達不到。可是如果只是聞名稱念就能往生,那幾乎是無條件的,沒有門檻的,這樣,十方眾生都能夠往生——這才是阿彌陀佛最根本的願心,最主要的目的,可以說是阿彌陀佛的本心、本懷。所以,最後就說“名聲超十方”,顯示阿彌陀佛的回向。回向什麼呢?回向名號。

  回向名號,等於回向了彌陀因地所發的願、所修的行,通通都在裡面了。就好像要送禮物給別人,送給他金、銀、珠寶、房子、車子……恐怕送都送不完,可是如果送他一張價值無量的金融卡,那這張卡就是最高價值的了。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這樣,所以祖師的法語當中就說這句名號是“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又說“至極無生清淨寶珠名號”,具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

  淨土法門有一句話講得很純粹,很徹底: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果地覺”是什麼?在哪裡?果地覺就是成佛,而佛的功德都在這句名號當中,所以說“名體一如,名體不二,名體不離,名體相即”。

  也就是說,這個名字、名聲——佛名、佛聲,不只是白紙黑字,不只是一個音聲而已,這是阿彌陀佛的全部,阿彌陀佛的功德都在裡面,阿彌陀佛本身所具備的功能力用,這句名號也完全具備;阿彌陀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量智慧、無量願力、無量神通、無量辯才,都容納在這句名號當中。因為凡是佛,都證悟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阿彌陀佛本身與這句名號是融通無礙、一體不二的,使得我們一稱佛名,當下就能夠消災免難,就能夠增長福德,即使當下斷氣,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句名號不只是白紙黑字,不只是一般的聲音而已。印光大師就說:

  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

  蕅益大師說: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

  如果這句名號只是一般的名字、一般的聲音,絕對沒有這樣的功能。所以,“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以佛的功德作為我們凡夫因地往生的資糧、成佛的資糧。我們都是因地的凡夫,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但是我們都自覺煩惱強盛、業障深重,既沒有德,也沒有行;可是信受彌陀的救度,領受彌陀的名號,這樣就是接納了阿彌陀佛的果海,阿彌陀佛果地如海的功德就完全賜給我們。此後就像善導大師所講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這樣我們就能夠往生,就能夠快速成佛:這就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所以,既然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如果還覺得往生不定,必須還要假借這個功德、那個功夫;或雖然念佛,還不確定是否往生,必須還看臨終的時候有沒有正念現前,假設昏迷,沒有念佛,或者病苦念不出聲來,或者遇到空難、車難、海難、水難、火難而去世,恐怕往生不定。如果是這樣,那他所說的“以果地覺,為因地心”的信念到哪裡去了?

  一、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願:總指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以第十八願統攝諸願。

  “我建超世願”這個願,是指四十八願,這是就總的來講;若就別的來講,是指第十八願。有了第十八願,就有其他各願;若只有其他各願,而沒有第十八願,那其他各願也等於不存在了。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說:

  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初看會覺得奇怪:既然是四十八願,應該有四十八個不同的內容,怎麼會說每一願都說“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呢?既然這樣,就不用發四十八願,發一願就好了。

  但是,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說“一一願言”,每一願每一願都是在說念佛往生,這樣講得通嗎?初看會覺得講不通,可是這是祖師所講的;難道祖師所講的就不可以懷疑嗎?可以懷疑。但也由於懷疑,深入探討才會因了解而颔首:“原來如此!是的是的,沒有錯,真的是這樣!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反而不對。”

  譬如第一願說極樂世界沒有三惡道,我們向往沒有三惡道的地方,願去那個地方;那要怎麼辦呢?念佛。

  同樣,去到極樂世界,相貌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顏色也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我們向往那個地方,要去那個地方;那要怎麼去呢?念佛。

  極樂世界是具足三明六通的地方——我們必須斷除煩惱才能具備六通,即使五通,也要有入定的功夫才能具備,可是我們無法斷煩惱,也沒有入定的功夫——那麼好的境界我們很向往,要到那個地方;那要怎麼辦?念佛。

  又,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到了那裡一定會成佛,如第十一願所說“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已經取正覺了,所以不管任何人,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當下就“住定聚”,而且“至滅度”,滅度就是成佛。所以極樂世界是當下成佛的境界,那誰不向往?那要怎麼辦?念佛。

  所以善導大師說“一一願言: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是故,是以第十八願來統攝四十八願。

  這好似水脈滲透到地裡面去,每一塊地面都有這樣的水脈在流通。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好像水脈,流到每一願每一願裡面,所以每一願的內容固然都不相同,可是都有一個共同的指向——念佛。因此,善導大師在《觀經疏.定善義》中說: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每一願各有不同的內涵,怎麼說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呢?意思和剛才講得是一樣的。

  《法事贊》就有一首偈說: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四十八願各不相同,其中念佛是核心,念佛是主體,唯有念佛才與阿彌陀佛一體不離。

  超世:四十八願皆超勝二百一十億諸佛之本願,是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之精華。

  阿彌陀佛於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為救十方罪苦眾生,發心出家,如《大經》言: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阿彌陀佛原是一位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講法之後,歡喜踴躍,立刻大發悲心,要廣度十方眾生。那時候的法藏比丘是怎樣的階位呢?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說是“悟無生法忍,位名聖種性”。“無生法忍”就是聖種性階位,也就是十地菩薩中的八地到十地,法藏比丘是在這聖種性的階位當中發四十八大願的。

  世自在王佛顯現宇宙之中二百一十億的佛土來讓法藏比丘選擇,法藏比丘就把這二百一十億佛土之中最精華、最殊勝、最清淨、最莊嚴的,作為祂思惟極樂世界的藍圖。所以極樂世界是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的精華,法藏比丘將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中最殊勝的,通通集中到極樂世界。因此,阿彌陀佛的願超勝諸佛的願,阿彌陀佛的淨土超勝諸佛的淨土。宋譯《莊嚴經》就說:

  有一苾芻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作法”就是法藏,意思一樣,翻譯不同。

  “信解第一”,信仰宇宙的真理以及深入經藏,這種信及體悟,都是當時舉世第一的。以現代來說,就是所謂的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一聞千悟。現在的人能夠舉一反三的並不多,聞一知十的少之又少,一聞千悟的可說是沒有。而法藏菩薩於此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說信解第一。

  “明記第一”,現在能夠一目十行的人已屬超能力了。過目不忘的,就是說從小到現在,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他都能夠記起來,世界上也有這種人,但也是比較奇特的;以我們來講,昨天的事情大部分都忘了,上個月或者去年,能夠回憶起來的也沒有幾件。但是法藏菩薩不但過目不忘,而且記憶力非常好。通常記憶力和領悟力是相對的,有的記憶力很好,但悟性沒有那麼好;有的悟性很敏銳,但記憶力就會比較差。太虛大師曾自述,他閱讀《大般若經》時曾經進入體證空性的境界,之後看《華嚴經》,覺得華藏剎海宛然是自心境界。又說以前自己的記憶力很強,只要用心看一遍就能背誦,但從此以後變成理解力強而沒有記性了。

  “修行第一,精進第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而且勇猛精進,無有疲倦,毫無懈怠。

  “智慧第一,大乘第一”,智慧是指空性的證悟,大乘是與小乘相對的,大乘是自度度人,捨己利人,以眾生為念,不以自己為念。眾生需要怎麼被救,就顯現來滿眾生的願。

  《大經》言: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法藏比丘當初發願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說明法藏比丘所發的是超發無上之願的。

  《彌陀偈經》言:

  發願逾諸佛。

  《彌陀偈經》是一部很短的經典,整部經都是偈頌的形式。經文前面就說“發願逾諸佛”,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超越十方諸佛的:阿彌陀佛獨有的,諸佛沒有;諸佛有的,阿彌陀佛都涵蓋。

  阿彌陀佛願超勝諸佛,故其佛身佛土悉皆超勝諸佛諸土。

  這裡講“我建超世願”,阿彌陀佛所發的願真的是超世願嗎?因地的願如何,就以果地的成就作為證明。接下來就引用經文來顯明,也讓我們了解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一尊佛、極樂世界是怎樣的淨土。

  (一)佛身超諸佛:

  《大阿彌陀經》言:

  徹視、洞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

  又言:

  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

  這兩點是從自身六種神通來講的,彌陀的三明六通勝於諸佛十倍以上。

  又言:

  頂中光明,絕勝諸佛。

  又言:

  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言: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平等覺經》言:

  彌陀光明勝於諸佛光明百億萬倍。

  《大經》言: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以佛而言,應是佛佛道同、光光平等,可是從上面所引的經文看起來,佛佛光明似乎有一點不平等,像是獨尊彌陀,十方諸佛光明不但匯歸彌陀,而且以彌陀為尊,十方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其實佛的內證都是相同的,佛的光明是佛智能的外相。佛的慈悲、願力、神通、道行都涵蓋在智慧當中,智慧光明超勝的話,也顯現這尊佛的願力以及度生能力就比較超越。

  光明,在《無量壽經》裡面說十二種光,也就是說阿彌陀佛由於德能無量,所以名號也是無量的,釋迦牟尼佛就以兩種無量作總歸納,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

  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簡要來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無量光又開展為十二種,其中有一種光就是無礙光,於無量光明當中具足無礙。關於“無礙”,昙鸾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

  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阿彌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樣說來,豈不是阿彌陀佛對眾生的破暗滿願超越十方諸佛?

  有關彌陀的光明,我來念一遍:

  “最尊第一”,第一本來是與第二相比對的,若是“最尊”,就是絕對的,就沒有第二與之相比。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佛的光明最尊第一,是諸佛中光明所不能及的。所不能及就是所不能比,表示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熾盛,在十方諸佛當中是絕對性的,是其他佛都無法相比的,不只是第一,而且是唯一,所以說“最尊”“不能及”。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阿彌陀佛的光明在諸佛當中是王,是最高的、最尊的,沒有比王更高的。如果以世俗來講,一個國家,王只有一個,是至高無上的。宰相以下,官位的高低都還能夠互相比較,只有王不能比較,因為王是絕對性的。譬如地球上的山岳、建築,高與低都能比較,如泰山在中國內地平原當中是最高的,可是與喜馬拉雅山比較的話,還是低的;台灣最高的大樓是一〇一大樓,其次是台北火車站對面的新光三越,新光三越跟一〇一大樓比的話,就比較低。可是,不管一〇一大樓、新光三越,還是喜馬拉雅山、泰山,要與天比,能比嗎?不能比,因為天是絕對的。這是一種譬喻。

  佛的光明都是遍照十方世界的,但在經典上,釋迦牟尼佛特別強調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最尊第一。雖然其他佛也有光明,但與阿彌陀佛的光明是不能相比的。

  佛的光明代表什麼?代表佛的智慧。智慧是光明的本體,光明是智慧的外相。阿彌陀佛的本身在哪裡呢?在名號中,所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名號也有光明,因此善導大師說這句名號是“光明名號”。這句名號就是智慧,智慧當中含藏著慈悲,含藏著願力,含藏著神通,含藏著辯才。意思就是說,救度眾生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都在光明裡面,以光明的大小,以光明的情況,可以看出佛的慈悲、智慧、願力、神通、救度眾生的能力。阿彌陀佛的光明既然在十方諸佛當中是最尊第一,是王,是諸佛所不能及,就表示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慈悲、智慧、神通、願力都超勝諸佛。諸佛所不能救度的眾生,阿彌陀佛都能救度;阿彌陀佛能夠救度的眾生,諸佛卻未必能救度。

  (二)佛土超諸土:

  唐譯《如來會》言:

  彼二十一俱胝佛剎,法藏比丘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大經》言: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又言: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又言: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又言: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往生禮贊》言: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觀經》言:

  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前面說彌陀淨土超勝十方諸佛,後面引用《觀經》韋提希夫人蒙受釋迦牟尼佛的佛力,觀遍了十方世界、十方諸佛的淨土,之後作了決定:諸佛土雖然也都清淨,都有光明,可是“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韋提希夫人的選擇,也就是我們的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講義)

  《觀經疏》大願業力與《大經》三誓偈

  《觀經疏》言: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大經》三誓偈:

   

 

  四十八願中,每願都有“不取正覺”之誓約,今又重說,理由有四:

  一、 為顯示“統攝諸願”:四十八願甚廣,約之即是因地願行與果上名號,今以此三誓偈統攝之,故此三誓偈是四十八願之綱要。

  二、 為顯示“超世大願”:四十八願雖皆大悲,未明示彌陀獨有、不共諸佛之超世無上誓願,故今言“我建超世願”。

  三、 為顯示“他力回向”:四十八願未顯他力回向之義,故今言“大施主”“為眾開法藏”等,示往生正因,皆由彌陀他力回向。

  四、 為顯示“本願稱名”:四十八願中攝生願有三,真假並列,為正直捨方便,故今言“名聲超十方”,以示彌陀回向本願名號,令十方眾生知念佛為往生正因。

  一、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願:總指四十八願,別指第十八念佛往生願,以第十八願統攝諸願。

  超世:四十八願皆超勝二百一十億諸佛之本願,是二百一十億諸佛淨土之精華。

  阿彌陀佛於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為救十方罪苦眾生,發心出家,如《大經》言: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宋譯《莊嚴經》言:

  有一苾芻名曰作法,信解第一,明記第一,修行第一,精進第一,智慧第一,大乘第一。

  《大經》言: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彌陀偈經》言:

  發願逾諸佛。

  逾或作逾,過、越、進,即超過超越之義。其超逾之相,具如大本諸譯廣說,謂於二百一十億佛土中,選捨粗惡,選取善妙,攝取心中所欲願。其發願之相,超然於諸佛土,謂:莊嚴超過故,受樂超過故,光壽超過故,生因超過故,利益超過故,故曰“發願逾諸佛”,謂之“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彌陀佛願超勝諸佛,故其佛身佛土,悉皆超勝諸佛諸土。

  (一)佛身超諸佛:

  《大阿彌陀經》言:

  徹視、洞聽、飛行,十倍勝於諸佛。

  又言:

  智慧、說經、行道,十倍勝於諸佛。

  又言:

  頂中光明,絕勝諸佛。

  又言:

  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又言:

  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平等覺經》言:

  彌陀光明勝於諸佛光明百億萬倍。

  《大經》言: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二)佛土超諸土:

  唐譯《如來會》言:

  彼二十一俱胝佛剎,法處比丘所攝佛國,超過於彼。

  《大經》言: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

  又言: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又言: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又言: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往生禮贊》言:

  觀彼彌陀極樂界,廣大寬平眾寶成。

  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觀經》言:

  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二、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誓不成等覺

  此示未來無量無數劫,非唯當時,末法萬年之後,猶獨留此經,以廣度眾生。

  施主:財法二施。本願中二四願供具,卅八願衣服,十八願念佛,四六願聞法。

  下偈言“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下文言“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唐譯言:“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宋譯言:“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世眾善根,成就菩提果。”

  諸貧苦:通財法二貧。如《法華經》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

  先與其物救其肉身,再與其法救其法身。

  三、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初偈發願(四十八願),次偈回施眾生(無量德行),第三偈縮此願行為一名號。願行結晶即是名號,以彌陀名號總攝彌陀願行。名聲由願行而彰,願行由名聲而著,三誓唯一名聲。

  雖名號能度十方眾生,若不超聞十方,何能度十方眾生?故發第十七願,此又重誓超十方。兩者有何不同?第十七願但諸佛稱揚,此文稱揚之力,名聞十方,此是其異。

  超有二義:

  一、超遠。名聲遠聞(遍滿)十方世界之意。德小故其所聞亦狹,德廣大故名聞十方。

  二、超勝。名德超勝十方諸佛之意。普濟諸貧苦,使至無上道,諸佛所無故。又,諸經所贊,多在彌陀。世間稱佛,彌陀唯多。

  此三誓偈大意:第一偈顯示四十八願是超世願,且必定滿足。第二偈顯示以此超世本願普施眾生,並示他力義。第三偈,願行結一名號,此名德超諸佛,此名聲超十方。以此名號廣度眾生,如宋譯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大經》言:

  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

  又言: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