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17


 2010/8/10    熱度:1825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05/8/4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7-17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學習要直截了當,要抓對態度,從存心學習,從隨順聖教的態度下手。楊老師有一天早上對我說到她昨天作夢,夢到她走到一個離地很深的地窖之中,一片漆黑。在地窖當中有很多書櫃,她把書櫃打開,那都是塵封已久,每本書上都是厚厚的塵土。她把塵土擦掉,看到了書名是《四書》、《五經》。諸位朋友,接下來我們要怎麼做?把每一本塵土擦干淨,用什麼擦?用布擦?要去掉經典的塵埃,這些塵埃誤解了聖教。

  現在很多人讀《四書》注解愈讀愈偏頗,好多的這些作者以他自己的境界在衡量孔老夫子,衡量聖賢人的智慧;這樣的書不能看,這樣的書就好比積累了很厚的塵土,根本見不到經典的真實義。學習必然要靠師承,沒有師承,愈學愈偏頗,而且現在「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因為我曾經跟楊老師到書局去翻了一些現代人對《論語》的注解,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要趕快打開四書五經,趕快讀誦、受持,再來,為人演說,把經典裡面的道理演出來,就能夠讓所有的人歡喜來深入經典,這才是真正把塵土抹掉,真正讓聖教能夠彰顯開來。

  在台中李師公講儒佛已經數十年,後來師公往生以後也有幾位大德持續在宣講。李師公留下一本《論語講要》,可以提供大家在學習《論語》的時候做參考資料。《四書》也有很多古注都相當精辟,漢朝也有、宋朝也有,我們都可以博覽眾人的智慧。假如因緣成熟,老和尚很可能會宣講《四書》,諸位朋友,我們就發出一個信念,希望這個因緣能成熟。老人家是真正經過私塾的教育,經過幾位大德的栽培,他是真正能夠承傳聖教的智者。由老人家來宣講《四書》,相信一定會把《四書》的面貌、真義解開來,讓我們能夠承再傳下去。

  由於楊老師給我講了這個夢,其實在那個當下我們就已經有默契了;雖然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我會去海口,那時候我只想著要回高雄考上老師,然後繼續站在講台上教《弟子規》,教《三字經》、《孝經》。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在那個當下我已經告訴自己,這一生遇到這麼多的好老師,這一生能看到為了正法久住的善知識,我絕對不能讓他們孤單,要自始至終陪在身旁,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的心非常的歡喜,因為我對兩句話特別有感受,在高中時候就是這樣。雖然我在高中上國文課常常打瞌睡,但是念到兩句話的時候我好像眼前一片光明,第一句是「岳陽樓記」裡面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眼前一片光明,結果老師說把這句背起來,考試會考,結果光明就不見了;這個光明一直到十多年之後才重新點燃。諸位朋友,我們有幾個十多年?幸好還有點燃,不然不知道要黑暗到什麼時候。

  另外一句是孔明的「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念了就莫名的感動,後來還去買了一套《三國演義》回來看。看到孔明生病很嚴重還在帶兵,還把他的智慧一筆一字承傳下來,然後士兵端飯過來:丞相,您吃點飯吧!孔明把飯推開,吃不下,依然是為了這個時代的使命在奮斗,依然是想著如何把智慧做傳承,憂國憂民。當我看到孔明這一幕的時候哭得實在控制不了我的眼淚,結果突然我就明白了一件事,我一定是前世幫孔明送飯的,不然我為什麼看了之後,看到這一幕好像如對目前,好像很深刻,不是身歷其境怎麼會有這種深刻的感覺?這一生也希望能「先天下之憂而憂」,也希望自己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我們要陪著這些善知識、這些師長一起奮斗,而且你要有一個信念,這個信念很重要,縱使所有的人都不走了,你要不要走?你們有一點猶豫。縱使所有的人都不走,我們依然堅持的走下去,太重要了。這樣的教誨師長有沒有告訴我們?有沒有放在心上?老和尚說所有的人都不念阿彌陀佛,我一定念阿彌陀佛,不然我就是背師叛道!這一條正法承傳的路沒有任何人走,我們依然正氣凜然一步一步踏出去,我們不做背師叛道之人。我們人生求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這樣走下去。

  由於你這一份堅定,才能喚醒大家的願心,總要有人走在前,才能喚醒同心千千萬。千萬支蠟燭也都是從一支蠟燭開始點燃傳下去的;我們要定位自己就是那第一支蠟燭,從你開始,往子子孫孫點下去,而方法並不困難。《大學》裡有一句最重要的關鍵教誨,「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不用好高骛遠,你現在把《弟子規》做到,把《弟子規》變成你的家風,把《弟子規》變成你的班風,把《弟子規》變成你公司的文化,現在都很強調企業文化,你能這樣子做到你已經在治國、平天下了,不要把治國、平天下想得很遙遠。當你的家庭是榜樣,你周圍的人都來跟你學習;當你的公司是榜樣,同業也好、商業界的人也好,都跟你學習了;你把你的班級帶好,你同校的同仁都來跟你學,整校的人都因為你而得利益。

  我們在大陸好幾位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其他的同仁每一節都會來聽他上。而且假如你把聖學在你的班上推展得很好,明年我回來的時候希望不要讓我這麼累,希望我們一起來講,把你寶貴的經驗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大慶講課是六個老師一起講,除了我以外另外有五個,這五個老師來自山東、來自深圳、海口還有烏魯木齊,這個叫各路英雄好漢一起來教。希望往後在大陸很重要的課程當中還加入台灣的老師去講。我相信台灣老師的素質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一定可以成為全中國學習的榜樣、效法的楷模。為什麼我這麼有信心?我不對台灣了解我還先了解誰,是吧?因為我這麼一點淺薄的經驗拿到那裡他們都很受用,在台灣比我有經驗、有方法、有智慧的人大有人在,我所舉的那些例子都是當初指導我的一些前輩跟同事。我是台灣到大陸去拋磚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英雄豪傑出來,這樣我好可以回來奉養父母。希望大家有這個定位。

  我們在海口推廣的時候,佛家有一句話叫「隨緣」,因為緣分是動態的,人往往會想得很難,一下要跟那麼多人講,我怕死了,還沒做就自己嚇退了。其實我哪有想那麼多,楊老師就給我一個目標,很簡單,「你什麼都不要想,先講三百場」,多麼干淨俐落!其他都別想。所以有一些朋友來說「蔡老師,我講課很緊張」,我說「什麼都別想,先講三百場」。第一場來了十幾個家長我就講,來了十幾個小朋友就講,因為你的能力會隨著歷練提高,你的能力又不是死的,是動態的,要相信自己,要信任自己。

  去年的七月份我在海口講課,第一次五天課程,「四千五百年」我講了八個小時講完。諸位朋友,我們講到現在已經將近快二十個小時,我的「四千五百年」還沒開始講。事隔四個月以後,差不多三個多月,我到香港去錄「四千五百年」,錄了四十個小時;才三個多月的時間,講這個主題增加了五倍的內容!你沒有做哪來的這些體會跟經驗?所以做都沒問題,想都一堆問題,問題真的不是做出來的,都是想出來的。

  回想前年十月我做了一場演講,事隔十個月以後,有一些老師第二次見到我,我就跟這位老師請教,說到你十個月以前聽我講課;這是去年七月,我辦五天的課,我問了一下,因為我看他很面熟,想起來是十個月前見的老師。我說您第二次聽我講課,覺得跟十個月前有沒有什麼不一樣?那個老師很單純,直接就回答說差別好大!我想說我十個月前是不是講得很爛?人有無限的潛能,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遠大的志向。人這一生只要沒有立志,一生枉然,「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我就從十幾個家長開始講,慢慢的人就多了。慢慢的我們掌握了小孩在家庭、在學校當中的狀況,再結合自己二、三年的教學經驗,做一個整合,我接著又開教師課。你跟家長溝通多了,孩子的問題你也多有了解,這個時候很自然心裡有一個底,也不會唐突,就這樣小孩課先開。因為你小孩課開了,跟孩子有很多互動,你在跟家長講話你就會比較穩了。再來就跟家長,家長累積了,就再跟老師上課,就這樣一步一步,也沒有什麼訣竅。

  因為我們深刻了解到,真正要把下一代教好,不是教孩子是第一要事,哪一件才是最重要?一定要把家長教好、要把老師教好。老師跟家長對孩子的人格影響太大,假如只要求孩子,長者不做,那不可能讓他們欣然接受。你教我們「凡出言,信為先」,你們講話不算話;你教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爸爸你對爺爺講話那麼大聲;教我們「置冠服,有定位」,爸爸你那個襪子怎麼亂扔,那怎麼教?言行不一致不只沒有教學效果,還會有反效果;教兒教女先教自己,這是關鍵所在。我們只是看到了這個事實,就去盡一點綿薄之力,慢慢重視德行的老師出來了,重視德行的家長出來了。

  我們不管在各地開的課,海口也好,深圳也好,汕頭也好,北京、山東也好,人數都是有增無減。很多人還沒開始做會有一個想法,「假如沒有人來聽怎麼辦?」要有信心,楊老師給我一個指導,她說假如你那一天講課沒有人聽,你就講給桌椅、板凳聽。假如桌椅、板凳還會跳起來拍拍手,我們說「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那「聖與賢,可馴致」,要跟著學習。要抱著這種態度去做,能力才能一天一天提升。我們的能力不一天一天提升,到時候真正有一個很重要的事端給你,你在那裡怕得半死不敢接,可是一看這件事不做又不行,你就痛苦了;要為最好做准備。

  所謂「君子居易以俟命」,這句話很有味道。人不用去攀緣,你只要不斷把你的修身、齊家做好,這是《中庸》的話,這些經句都相當有宇宙人生的真相,「故大德者必受命」,這個世間該做的事太多了,而沒人做。你看《無量壽經》那句話,你慢慢去觀察世間,「世人共爭不急之務」,家庭最重要是教育孩子,誰把教育孩子擺在第一位?社會最重要的是教育,現在整個社會風氣在教育嗎?在哪裡?本末完全倒置,「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一個社會也好,一個企業也好,一個家庭也好,能夠長治久安,能夠興隆發展,根源在有德,這是真理。

  可是現在人要去組織家庭,要去經營一個企業,第一個念頭他覺得最需要的是什麼?錢。你看那個認知本末倒置,所以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不超過十年,都是昙花一現,全球五百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年,因為沒抓到根本;能抓到德的根本,天下可以維持八百多年,周朝。你看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只重錢財、只重武力,秦國維系天下十五年就被推翻了。歷史上都把真相演出來了,我們人不肯隨順聖教,依然順著自己的煩惱在思考。

  「大德者必受命」,因為這個世間太多重要的事需要我們用心去完成,只要你有真心的願力,只要你有修身的功夫,上天都會安排你去做重要的事情;不只會安排,還會有諸佛菩薩、古聖先賢冥冥當中加持你,我們要有這個信心,一步一步不疾不徐從自己的修身跨出去。還有要隨順聖教,要提起正念,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假如十八個小時都是煩惱,那不可能進步,我們有時候連作夢都沒提起正念。有一個讀書人(我第一天有講),在夢中隨手給人家摘了一個水果下來吃,隔天早上醒來非常的自責,面壁思過。古人克己功夫我們要好好學習,一定要隨順佛菩薩教誨。

  而我們剛剛也講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只有一個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諸位朋友,這句話我們講完了,你也立了目標,「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我就是善財童子,我就要這麼做。現在這一句「只有一個人是學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師」,放在心上了沒有?等你脾氣要起來的時候要想到,只有一個人是學生,你突然明白這個人告訴了我,我還有瞋恚,這個人告訴了我,我還有傲慢,他是不是你的老師?他沒有出現你還不知道從何修起,還在那裡「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有沒有?

  我念佛念了五天,非常的輕安,很想把這個境界留住,那叫貪心,你去哪裡留?要把這一份清淨、這一份平等、真誠的存心落實在生活的一切,這叫會念佛。不然你佛七念了七天,真是清淨,突然看到人,開始很不舒服,有點煩惱,趕快要跑回佛堂「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點輕安了,又出去又不對勁了,又跑回來,「阿彌陀佛」,你這樣下去會得神經病,你這樣下去見人就怕;大乘修行要歷事煉心,要看一切人皆是菩薩。

  看到一個孩子非常的傲慢,你自己教的學生,這是老師,他來告訴我現在的孩子太可憐了,都沒有好的家庭教育,沒有好的學校教育,這樣的孩子一生都將成為他壞習慣的奴隸,很淒慘!可惡之人有可憐之處,我們不能讓這個孩子從此墮落,我要拿出我的真誠,在這兩年好好教他,讓他的心中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我有一個老師德行很好,我有一個老師念念都為我著想,該罵我的時候就罵我,在他的心中;他也成就了我們的慈悲心,他也成就了我們的真誠還有使命感。諸位朋友,還有哪一個人走到你的面前不是你的老師?

  所有的眾人為了成就我們的道業,每天辛苦的在那裡表演給我們看,你看我們連點掌聲都沒有給他們。(該配合的時候配合)。真的,你看他們冒著墮三惡道的危險表演給你看,你要體會到他們的用心良苦。真的,我常常說有一個孩子要墮到井裡面去了,你下一個念頭是什麼?你瞬間連什麼都不想,整個人撲過去,能抓到腳都好。當一個人不去分別、執著,他那第一念就是真心;當他假如還想我去救那個小孩,那個小孩家裡有沒有錢?說不定會送我一頭牛,那就是妄心。第一念是真心。

  現在的人群比小孩要掉到井裡還嚴重,小孩掉到井裡死了是一條命死了,小孩很單純,十八年之後他又是一條好漢;可是現在的人沒有聖教的教誨,每天都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殺盜YIN妄、十惡業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現在是你假如看得懂十法界是依正莊嚴,我們現在在什麼法界?是人道嗎?現在有人中佛,人中菩薩,人中阿羅漢,人中天,人中畜生、地獄、餓鬼;畜生是愚癡,地獄是瞋恚,餓鬼是貪婪。

  諸位朋友,現在人中什麼多?現在是外面披著個人皮,他下一輩子要到哪;我們下一輩子要到哪自己心裡要有數!現在這個時代人中三惡道的比例太高太高了,他們這個一掉下去不是十八年一條好漢,他們這個一掉下去很可能是俗話講的萬劫不復。我們光思考現代的人這個嘴巴一年可以造多少罪業?吃、講話造多少業!當你看明白了眾人都要墮到三惡道裡面去了,你還能袖手旁觀嗎?而我們的悲心就是眾生成就的,每個人都是老師,都讓我們的生命愈來愈找得到定位,愈來愈找得到方向。有這份態度不怕道業不成,不怕眾人的心喚不回。

  話說回來,信心重要,信心是根本,我們理解到仁義禮智才是做人最重要的德行,而羞惡、是非《弟子規》當中都有教到;還有「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弟子規》哪裡教辭讓?還要翻課本?「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都是教辭讓的態度。所以仁義禮智《弟子規》都抓到根本,大家對《弟子規》要有信心。《弟子規》是儒佛聖學的根基所在,君子務本,本立道生。

  諸位朋友,我只會講一部經,我講了兩年只會講一部經,哪一部?《弟子規》。我也沒有多想,因為我們只覺得自己還不足,就好好學,學了點收獲再分享供養大家,就這樣講了兩年。現在假如叫我講《論語》我還有一點信心,因為你依教奉行,沒想很多,老和尚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你就好好的把這部經學三年、學五年,做了以後就沒有多想。結果有些家長就拿著《論語》:蔡老師,這一句什麼意思?結果我就開始講了,講完以後說我還能講一點。因為《弟子規》這七個綱領是世出世法的總綱領,所有的教誨不離孝悌的根本。對!不離孝敬之心。

  佛家以淨業三福為基礎,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孝敬就是孝悌,都是相通的,殊途同歸。所以諸位對《弟子規》的修學要有信心,而且要靜下心來把這部經扎扎實實的學好,您再學第二部經的時候就會覺得觸類旁通。我們剛剛提到要隨順佛菩薩教誨,不要擔心孩子會被欺負,《易經》說的「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現在一般白話講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善人會跟善人在一起,惡人才會臭氣相投。你真正明白這一句話,現在要把你兒子變成什麼?變善人,那你那些煩惱不就消失了,你那些煩惱不就是多余了,杞人憂天。

  現在再叫我去唱KTV,我一定會想到「斗鬧場,絕勿近」,讓我坐在那邊三分鐘我一定頭痛,因為裡面那些聲音那些磁場很不舒服。其實很簡單,你今天全身清香,走到賣魚的市場你可能兩秒鐘都待不下去,你馬上就跳出來,因為差距很大,壁壘很分明。你的孩子非常善良,他一遇到別人在講是非,他不由自主就離開了,要養他的浩然正氣,這是最根本的。再來,我畢業到現在十一年了,在這麼漫長的歲月我也沒有被人家欺負過,所以你說會被人家欺負,雖然我只算一個小善人,但是也沒有被人家欺負。你看很多想法不正確。

  再來,我的小外甥兩歲多他的母親開始教他讀經,然後一句一句《弟子規》講給他聽,跟生活做結合,你跟小朋友要怎麼相處,對爸爸應該怎麼樣,一句一句教。有一天他的媽媽帶他出去,剛好看到小朋友罵人,他就拉拉他媽媽的手:那個小朋友不可以亂罵人,那個小朋友不可以亂打人。當孩子講出這樣的話代表他有什麼能力了?判斷是非善惡。又沒教他惡,他為什麼會判斷?孝是善,請問什麼是惡?沒有這麼難,大家不要太緊張。

  我現在問你們一加一等於多少你們可能答不出來,不過你們還真的答不出來;我再問你們一個數學,五加二等於多少?這兩題數學題是人生的智慧,太重要了,還是要講。五加二能夠等於零算是不錯了,這叫學校上課五天,回家來當少爺兩天,當小皇帝兩天,等於多少?等於零代表沒退步。現在的孩子是二年級比較乖還是五年級比較乖?所以現在這一題數學,家長都做成五加二小於零,有沒有?為什麼?沒有原則,沒有遵照《弟子規》。禮拜五了,「好了,放假了,給你放松一下」,孩子看電視看到十二點,隔天又睡到中午,生活不規律,完蛋了。孩子只要這樣教出來,一定是好逸惡勞,玩物喪志,誰不喜歡玩?我不喜歡玩?他沒有感受到從內而外的喜悅他就喜歡用麻痺的,真的已經感受孝順父母的快樂,成長的喜悅,世間這種玩樂他沒興趣。我們現在一有時間干什麼?看書,那些古書味道可濃了,句句都是人生智慧,每天都一定要讀幾句,滴水穿石,積累上來。

  所以這一條你們回去再做做看,看能不能把它變成五加二怎麼樣?假如真的等於七,那恭喜你了,這個孩子以後一定成大器。生活要規律,不然整個都亂掉。我們教書最怕遇到禮拜一,禮拜一第一節課孩子的眼睛都是呆滯的,還沒醒過來。對!要冷靜,人生就這樣玩掉了,可歎!這一題怎麼做?這是兒童教育的問題,這是婚姻大事。一加一等於多少才可以結婚?一,你們真是知足常樂。一加一假如能等於一那還不錯;不過人要有志向一點,一加一等於一這麼沒志向,要怎麼樣?最起碼要一加一等於二,互相成就。但是夫妻之間假如能互相成就這一題數學題就變了,一加一等於多少?大於二,真的!你們回去好好做。然後他說「蔡老師,我兒子都十幾歲」,你要把這個正確的觀念給你的下一代,他才懂得去選對象。

  但是要選別人以前首先要照照自己的面容,「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人往往在挑別人都忘了自己是根本,因為閩南話說「龍交龍,鳳交鳳,穩龜交洞憨」,這也是印證「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也是印證了這個真相。人真的根本都在自己身上。其實一個人有這種觀照能力,你每天都在增長智慧,因為我那時候看到一個廣告,是在賣飛利浦刮胡刀,剛好有一個老長官在那裡刮胡子,有一個新上任的軍官雄赳赳氣昂昂,在那裡上廁所,可能他心裡想,「待會出去把你們這些菜鳥好好訓一訓」。當他在那裡洗手,這位老長官就對新的軍官說了,「要刮別人的胡子,先把自己的刮干淨」。你看,有智慧的人隨拈一法都是菩提;以後我們要教訓孩子的時候,要先想想我做到了沒有?

  孝是善,不孝是惡。再來,悌是善,什麼是惡?不悌是惡,愛人是善,傷害人是惡。他懂得善惡怎麼樣?從小就懂得善惡分明。諸位朋友,你身旁有沒有惡人?沒有。你們已經契入看一切人皆是菩薩,阿彌陀佛!但是我們現在講的惡人你要了解,「分別亦非意」,現在的惡人也不是在分別善惡,是要好溝通。在身邊也是有一些行為比較不好的人,你為什麼沒有被他影響?你說你身旁完全都是很有道德的人,在現在的社會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卻沒有被影響。孩子必然是在善惡混雜的社會當中生存,但是只要他有定見、有分明,依然能夠「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你有沒有這個信心?要「樹根站得穩,不怕樹尾做台風」。

  有一個媽媽她的兒子犯了很重的罪,警察局打電話來:你兒子犯了殺人罪,趕快到警察局。她在電話那頭:不可能是我兒子,我兒子不會做這種事。到了警察局門一打開,誰在做筆錄?兒子,她馬上說:都是被那群朋友給帶壞的。有沒有道理?你看,一下把責任推得一干二淨,請問她這個動作能教出負責任的兒子嗎?不可能!萬法因緣生,壞朋友是緣,因在哪?善惡不分。家長不教他道德,他怎麼知道好人壞人、好事壞事,一被引誘馬上就誤入歧途。現在不管他讀大學、讀博士,善惡分明的能力都大大的缺乏,難怪現在觸犯法網的比比皆是。當他沒有善惡不分,縱使他身旁不好的緣,它也不結果,所以根源還在善惡要分明。

  只要孩子真正把《弟子規》扎根,把聖學的教誨領納於心,你這一輩子可以「跷腳捻胡須」,可以很放心。我們對於學習聖教一定要有信心,你才能夠不斷去深入,不斷去成就自己,成就家庭社會。這一節課我們就先上到這邊,謝謝。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