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66集)


 2016/10/9    熱度:947    下載DOC文檔    

  「義田記」。錢公輔。

  「范文正公,蘇人也。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這一段跳過去,我們從「初,公之未貴顯也」,從這裡開始念。「初,公之未貴顯也,嘗有志於是矣,而力未逮者三十年。既而為西帥,及參大政,於是始有祿賜之入,而終其志。公既殁,後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既位充祿厚,而貧終其身。殁之日,身無以為斂,子無以為喪。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車羸馬,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晏子日:自臣之貴,父之族,無不乘車者;母之族,無不足於衣食者;妻之族,無凍餒者;齊國之士,待臣而舉火者,三百余人。以此而為隱君之賜乎?彰君之賜乎?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而言有次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後及其疏遠之賢。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晏子為近之。觀文正之義,賢於平仲,其規模遠舉,又疑過之。」

  「嗚呼!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鐘祿,其邸第之雄,車輿之飾,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族之人,不得其門而入者,豈少哉?況於施賢乎!其下為卿、大夫、為士,廪稍之充,奉養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為溝中瘠者,豈少哉?況於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公之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功名滿天下。後必有史官書之者,予可略也。獨高其義,因以遺於世雲。」

  謝謝大家!我們翻到一百零三頁,接著看「泷岡阡表」。他母親接著給他勉勵:

  【夫養不必豐。】

  奉養父母不一定是食物要很豐富。

  【要於孝。】

  這個字念邀,祈求、期望最重要是那分孝心,這實質的孝。

  【利雖不得博於物。】

  利益雖然不能普及,『博』就是普及,利益、恩澤雖然不能普及到萬物、到萬民:

  【要其心之厚於仁。】

  期望孩子心地要時時淳厚、厚道,念念為人著想。所以從這一段勉勵我們看得出來,歐陽家包含他母親的母教是仁孝傳家、忠孝傳家。

  【吾不能教汝。】

  他母親說到,我沒有能力教你。

  【此汝父之志也。】

  這是你父親的心願。他的父親一生非常仁慈、孝順,也希望孩子效法他。所以母親講了父親的一生風范、德行,也期許他要圓滿他父親的心願。

  【修泣而志之。】

  歐陽修聽到母親這些話,都是流著眼淚,把它記下來。『志』通言字邊的「志」,用心、用筆都把它記下來:

  【不敢忘。】

  不敢忘記。這一段主要是講到他母親能看到自己先生的孝行、仁慈,而且也把這些德行來期勉他的孩子。而他的母親也非常堅信,他的丈夫這麼有德,孩子以後一定會有出息,會有很賢德的後人。這是他母親的信心。接著我們看一下段:

  【先公少孤力學。】

  『先公』是歐陽修指自己的父親,也是年少的時候,父親也去世了,非常刻苦學習,『力學』。

  【鹹平三年進士及第。】

  『鹹平』是宋真宗的年號。歐陽修也是世出名門,他的父親也是很有學問的讀書人,也是進士及第。要考上進士,是很不容易的。

  【為道州判官。】

  曾經當過道州的判官,是指湖南道縣。

  【泗綿二州推官。】

  泗州、綿州二州的推官。『泗、綿』是在安徽省。

  【又為泰州判官。】

  『泰州』在江蘇泰縣。以前當官的人很不容易,按照朝廷的指派,有的一生可能走過好幾個省,都是以國家社稷為重。而更可貴的,他們的家人也是都陪伴著他們來為國、為民付出。

  【享年五十有九。】

  他父親享年五十九歲。

  【葬沙溪之泷岡。】

  就葬在沙溪的泷岡這個地方。

  【太夫人姓鄭氏。】

  他的先母『鄭氏』。

  【考諱德儀。】

  這個『諱』是指死去的人,稱他們的名字用「諱」。活著的人就要稱他名,去世的叫諱。「諱德儀」,他母親的父親的名。

  【世為江南名族。】

  他的母親鄭氏的家族,也是世代江南的望族。他這個望不是有錢,是指很有學問,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他的母親是很有家教,所以能教育出這麼優秀的兒子,也不是偶然的。

  【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

  他的母親對人很恭敬,而且很節儉,又有仁愛之心,對人又很有禮貌,所以時時都是愛敬的心在對待他人。而我們常講「儉以養廉」,節儉她就不會貪求物欲的享受,能守節操。所以歐陽修是一個非常清廉的大臣,也跟他母親從小的德行,尤其重視節儉有關系。我們之前有曾經講過「訓儉示康」,大家有印象。《德育古鑒》二百零四頁,這幾段都是講奢侈跟節儉所產生不同的果報。而二百零四頁,「司馬君實」,就是指司馬光先生。他就講到,「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很多這些很有智慧的讀書人都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豈是一般平庸的人能夠考慮到的?「御孫曰」,御孫提到,「儉,德之共也」。所有有德行的人,他都有一個共同的美德,節儉;不節儉很難有德行。「侈,惡之大也」,奢侈很可能就放縱欲望,最後他的惡行就很大了。所以「共,同也,言有德者皆從儉來也」。有德行的人,都是從小節儉培植起來的德行跟節操。

  「夫儉則寡欲」,一個人節儉,他的欲望就少,他欲望少,對他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您看,考慮的都是他的一輩子。這個君子是指在位者,他有官位、有權位的人,他寡欲,「不役」,這個「役」就是被控制,他不會被物欲控制,無欲則剛,他言語就非常剛直,不會谄媚、不會貪污,可以直道而行,成為國家的棟梁。「小人寡欲」,這個小人就是指一般老百姓,他欲望少的話,「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他很節儉,所謂大富由天,小富由儉,由勤儉就得的到了。他節儉,他也不會動歪腦筋去貪贓枉法,所以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奢侈了,欲望就很多。在位者多欲,「則貪慕富貴」,最後就觸犯法網,所以「枉道速禍」,他的災禍很快就會來了。我們現在看很多為官者,最後貪污被抓,那個都很悲慘,有的都判死刑的都有。「小人多欲」,一般老百姓欲望太多了,「則多求妄用」,什麼都要吃好的、穿好的,妄用就是很奢侈、亂花錢,「敗家喪身」。所以奢侈的人,「是以居官必賄」,當官的貪慕虛榮,就很容易接受賄賂。「居鄉必盜」,一般平民,他欲望很重,在鄉裡之間可能就會偷盜。「故曰:侈,惡之大也。」奢侈會讓德行墮落,做出來的惡言、惡行就愈來愈多。

  所以我們在課程當中,常常跟大家提到,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於人生的規劃,其實是先從他的德行下手,他有了德行的基礎。所以「德者,事業之基也」,事業的基礎;「未有基不固」,基礎不穩固,「而棟宇堅久者」。你要蓋一幢大房子,一定地基要扎牢,地基不牢,這個房子蓋不穩,遲早會倒下來。所以德行是事業之基,應該從小培植他的善心。您看,歐陽修的母親教他孝、教他仁厚。福田靠心耕,所以他積福。而且從小對爺爺奶奶,對父母就懂得孝順、愛敬,這樣孩子的人格,他的心地時時都在積福。這樣的孩子,讀書會很認真,增長他的學問、能力,因為他有責任感。

  我們看這篇文章,歐陽修先生時時想著要光宗耀祖。你看他說,一開始「有待矣」,他在等什麼時機才要立這個墓表?什麼時候?等到他建功立業了,才能彰顯他的祖德,彰顯他父親的教育,他等到這個時機到了。我們從這裡看到,古人真的他一生的動力,都是要報父母、要光宗耀祖。我們現在的孩子,從小沒有這樣的教育,他沒有責任感,做什麼事不主動,讀書都要人家催、都要人家推,還要談條件。談條件是什麼?他的動力在哪?欲望,要滿足他,他才讀。麻煩了,不能滿足?不讀了。這樣孩子的心地,父母操一輩子心都操不完。你看,我父親那一代的人,孝道、責任就是他一生的根本動力,讀書不用人家操心,做事業、組織家庭,不讓父母操心,有孝心。

  諸位學長,您現在要找到一個孩子,讀書、組織家庭、工作,不讓父母操一點心的年輕人,容不容易?不好找了。問題不在這些年輕人,在什麼?在我們的教育不知不覺偏掉了。以前是德的教育,讀書志在聖賢;現在是利的教育,叫讀書志在賺錢,他的思想觀念偏掉了。所以生涯規劃都要從根本的心地著手。他心地善良,積福,他一出校門,他為家、為國都有責任,他不管在哪一個行業,都會盡心盡力,盡忠職守,造福。這是少年培福,積福;中年,到社會各行各業去服務人群,造福;晚年,一個人為家、為國都有責任,這個人一生積了很厚的福德,所以晚年享福。而且從小重德,不是增長他的欲望,人老了享清福。一個人老了,能享清福,才是真正的福。假如人老了之後很多錢,然後他又很貪這些錢財,那他也享不了福,每天煩惱這些錢的事情。

  所以孔老夫子講,「君子有三戒。少之時」,年少的時候,「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告訴大家,現在的下一代,都被財狼跟色狼給控制住了,幾乎快到全軍覆沒。你看,這都是整個教育的主軸偏掉了。教育是德、是義、是責任,現在變成從小就是享受。享受他就縱欲,財他也受不了,色他也受不了,一點定力都沒有。你看以前的人有責任感,我沒有大學畢業,我沒有碩士畢業、沒有工作穩定,我不談婚論嫁的事,他很有定力。這樣的話,您現在能聽到年輕人講出來嗎?現在是幼兒園說,沒有男朋友很丟臉。那還得了,這麼小的年齡就被情所困,你說他的心性還能有定力嗎?所以我覺得十萬火急,要制禮作樂,好的音樂,從小孩子要學禮、學節度、學分寸。

  我第一年教書,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剛好到了一個偏遠的鄉村,那一年法律規定要大學畢業才可以去小學代課,結果都找不到大學生。剛好我從高雄跑到台東,開車要五個小時,他們當地找不到大學生,居然我一個高雄的人跑那麼遠來就被我撞上了。所以你看人生的緣分很有意思,跑這麼遠來還遇上了去代兩個月小學一年級的課。而奇怪了,我這一輩子都沒有想過要當老師,跑這麼遠,居然還跑個代課的機會。所以我從中悟到了一點,人生該你干的事,跑都跑不掉,不如老老實實趕緊干,不要逃避,要面對,要承擔。

  結果我去教那一年書,首先,孩子的仁慈之心是很好培養的。我去代課沒幾天,剛好走過看到一堆螞蟻,不知道什麼原因都死了。我就挖個小洞,把這些螞蟻的屍體都埋掉,順便勸它,別執著這個螞蟻的身體,你是很有靈性的,趕緊到好的地方去。結果小朋友看我蹲在那裡,他問:老師,你在做什麼?我說:螞蟻死了,很可憐,我把它埋了,入土為安。隔天我看到三個孩子蹲在那裡,不知道在干什麼,看他們的背影很認真。我就屈身過去看,我說,你們在干什麼?孩子那個表情,一輩子都不會忘,他很認真看著我,埋螞蟻。就是他問我的。你看那個仁慈之心,七歲的孩子,隔天他就做了。

  我當下很高興!高興什麼?找到一個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行業可以干了。因為我之前好幾年都是在商業,然後商業都是「都為人家好」,講的口號都很好,進去以後都是為了money。那個根本的動機很堅固,都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講的話都很好聽,「為你打算」,其實都是為自己的業績。其實這個也是行業偏離了信義,這個義就是服務,為他好、為他著想。所以那兩個月代下來,我是很歡喜的,因為我已經確定,我這一輩子就干這一行,從小可以盡力把這些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深植在孩子的心田裡面。我覺得這些孩子都是來成就我的,很巧,怎麼都碰上這些孩子。

  包含我最後一年教書,那是全校最難帶的一個班,我帶了他們四個多月,也是挺羅嗦的人,也不知道他們聽懂不懂。我帶十班,有一個女老師帶十一班,這兩個班是最皮的。那個女老師年齡比我小,教學經驗,我已經教了兩年,她才是在代課而已,所以她教得滿吃力的。她一百五十公分而已,六年級的都比她高一個頭,她帶得很吃力。所以我們兩個互相開玩笑說,我們兩個叫雙響炮,我罵人罵完了,換她罵,她休息了,換我罵。那些學生真皮,但是他再怎麼皮,他還是很可愛,就是那個心地,他還是沒有太污染,就行為有時候會讓你很生氣,但還是很單純。有時候你氣得半死,教訓完他,剛好也下課了,然後他拎著書包,老師,拜拜。我氣還沒完,他已經沒事了。所以放下的功夫,他是比我們高。

  結果,剛好那一年把他們送走了,親自送出校門,六年級畢業了。然後走回來,走回教室,曲終人散,突然看到桌上有一本筆記本。所有的學生什麼東西都拿走了,奇怪了,就一個學生留了一本本子。然後我把它打開來,看到的是什麼?「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看到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非常震驚,這個學生,我課堂當中,就是課本沒有的東西,他全記下來了。我們才在那裡心裡想,講那麼多,他們願意聽嗎?聽得懂嗎?你看,這個小朋友,老天爺派來增加我們的信心,堅定的意志!你看,真有學生這麼認真。我們期許自己,有一個就夠了,有一個就應該盡心盡力做。所以教書那二、三年,很多因緣都感覺是孩子來成就我們的這分事業。

  所以那個時候我去代那兩個月的課,一個體會就是孩子的仁愛之心很好培養。再來,就是覺得這個社會的污染太快了。我一進這個校園,七歲的孩子,每個都會唱,「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我說這種歌曲,小孩子在那唱啊唱啊,每天走路就看到有沒有人在看我,他心性都不定,心思就愈來愈復雜。又看到一些綜藝節目真是害死人,讓六歲、五歲的孩子在唱情歌,然後還要模仿那個唱歌的人苦得不得了。你說他五歲,他懂那是什麼嗎?然後還裝得很苦,在那唱唱唱。你讓他唱到十二、三歲,情窦初開,他會怎麼樣?從這裡都看到未來的路很辛苦。孔子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提醒我們,血氣未定,要戒之在色,男女關系要避免。所以您看現在青少年那些問題太嚴重了,很多少女放完假之後墮胎。不只她的身心受損、福德受損,男孩子做這樣子的事,都折掉他大半的人生福報。現在災難為什麼多?人心造惡感召來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孔子看得很清楚。從小孩子就不能貪心增長,貪財、貪色,要有正氣、要有責任感,心是定的。

  「及其壯也」,到壯年的時候,中年、壯年,「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嫉妒心,見不得人好,傲慢,要壓別人,這個都很不好。從小讓他「見人善,即思齊」、「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不要嫉妒人家,「人所能,勿輕訾」。人不調伏嫉妒心,一輩子自己在那裡苦,跟人對立,看人不順眼。嫉妒心重的人,時時都是在痛苦當中,看到人家工作好,不高興;看到人家長得比自己漂亮,不高興。每天都是一張臭臉,嘴角都是往下的。所以人幸不幸福,不是外在有多少的條件跟物質享受,在他心理的素質。沒嫉妒心了,時時都看別人的好,效法別人,他每天,「德日進」,能力日進,「過日少」。「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砺」,這心理素質。每天都知足常樂,知恩報恩,「恩欲報,怨欲忘」,每天都念著別人的恩,這個人是真幸福的人。幸不幸福還是心理素質決定的。

  「及其老也」,年紀大了,「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年齡大了,患得患失,那就麻煩了。一有得失心,自己一生的遭遇在那裡哀聲歎氣,或者拿兒子跟人家比,拿媳婦跟人家比,拿孫子跟別人比。年紀大了這麼患得患失,沒有清福可以享。而且晚輩、子孫一看到你,就趕緊跑了,又要念那些話,又要拿我跟別人比,壓力真大。所以人老了要成為家裡的喜星,人家一見你就歡喜,給人信心,給人鼓勵,而不要攀比,給人壓力。而我們看,從小就去掉他的貪心,他老了就能享清福,念念為人想,不去縱他的欲望。所以這個才對,享清福,一生都活在道義的人生目標態度上。

  而現在的社會,功利社會,它整個就誤導了人的心靈跟人生目標,它是先享福。所以有個說法,小時候是天堂,他開始享他的福,孩子人生都還沒有積累福,就開始享,很快就享完了。接著,享完了,他已經很多欲望了,一入社會,戰場。為什麼?他欲望多,還沒有賺錢,他就花了很多錢。現在的年輕人有一個說法叫卡奴,變成信用卡的奴隸。每一個月賺了,付信用卡的錢就付完了,他怎麼可能積累財富。一個女士假如是卡奴,她能當媽嗎?很難。所以諸位男學長,你們假如要娶妻的,先調查一下,她是不是卡奴。不然你娶了一個很奢侈的太太,你這一輩子真的沒有寧日可以過了。所以現在年輕人,就是從小的心靈跟價值觀被誤導,重視欲望、享樂。很多新的貴族都產生了,有的叫月光女神,每個月都花光光;還有叫白領一族,白白領父母的薪水,這個叫啃老族。花太多了,不夠花,啃他父母的退休金,老本。這都是我們這些長者沒有深謀遠慮,沒有勤儉持家,造成的後果。

  現在我們一看,現在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確實,現在很多年輕人做出來的行為,應該算是叫妖魔鬼怪。為什麼?「棄常則妖興」,我們教育他的方法偏離了常道,才會有這些奇奇怪怪的行為出來。「人」,這是在《左傳》裡面講的,「棄常則妖興」。大家剛剛念那一段,少之時,壯之時,老之時,我們現在的小孩子,三樣都有,你看那個習氣增長得多快。小小年紀好色,再來,嫉妒心也很重,很容易跟人沖突。我們看現在初中、高中生,看同學不順眼,可以找人這樣子打、傷害,看了我們都不忍目睹。還有得失心很重,現在中學生、大學生,考試考不好,受不了,就尋短見。你看,教育沒有長他的善心,沒有健康的思想,他的人生很難走。

  中年是戰場,都忙著賺錢,根本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的心靈、德行,所以人的道德學問一直在往後退。然後還要當爸、還要當媽,又教不好下一代,就忙著追名逐利,忽略了自己的德行跟孩子的教育。老了,孩子又不孝順,那就變墳墓了。大家看,現在很多西方國家,他們不重視孩子的孝道,人老了統統到養老院去。那個日子不好熬,每天在養老院裡面看,誰又走了、誰又走了,那個心靈生活是非常恐懼的,而不是活在天倫之樂當中。所以人老了,最大的福就是享天倫之樂,享清福。諸位學長,您的人生是往哪一條路在走?你的孩子現在是走在哪裡?對的,要堅定的走下去,不對的,趕緊要回頭,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歐陽修的母親是很有智慧的,她能勤儉持家,成就孩子好的德行。我們看文章提到他父母的美德,這個都是很好的承傳。而皇帝也封他母親官職:

  【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

  這個『郡太君』都是比較大的官才能封的。

  【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

  就是他的母親從他們家比較貧寒、比較微薄的時候,這個『少』也是微的意思,家裡比較貧窮,治家就非常的儉約。

  【其後常不使過之。】

  縱使歐陽修當官了,比較富裕了,他的母親持家也不讓生活超過本來貧窮的樣子。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你一有錢,開始花了,欲望就愈來愈重,真的遇到沒錢的時候,就受不了了。而且他母親說到:

  【曰。吾兒不能苟合於世。】

  這個母親非常了解他的兒子,知道他的兒子很正直,剛正不阿,所以不能勉強迎合世人這些錯誤的風氣,鐵定會得罪人,又是當谏官,很有可能還要被貶官。他母親考慮得很深遠,知子莫若母,他母親非常理解他、了解他。

  【儉薄所以居患難也。】

  能夠節儉,花銷少一點,『所以』就是用來,『居』就是用來應付處在患難中的日子。這是「居安思危,戒奢以儉」,都能看到他以後人生的情況,先做准備。一個母親這麼理解兒子,一定是兒子心靈上最大的支柱、支持。在宋朝,還有另外一位讀書人,當他要當谏官的時候,他母親年紀大了,他回去說,皇帝要封他當谏官,叫劉安世。結果他想母親年紀這麼大,我當谏官很容易被貶官,我母親年紀這麼大,還陪我走那麼遠,他於心不忍,回去跟他母親講:皇上有意讓我當谏官,我想母親你年紀這麼大了,到時候我被貶官你會受不了,我想還是把它推辭了。結果他母親講:你受國家的俸祿,國家的信任照顧,當谏官,你假如進谏對了,萬民的福祉,這樣的機會,你怎麼可以錯過,一定要去做;被貶了,我陪你一起,就對了。所以真的這些留名青史的好官,都跟他的家教有關系。

  所以歐陽修的母親講這一段話,也是讓他的兒子寬心,你不用擔憂我老人家,你就直道,正直的去盡忠職守,就對了。

  【其後修貶夷陵。】

  真的被他母親看得很准,歐陽修被貶官到『夷陵』。那個時候他三十歲,當夷陵令。他被貶官,是因為范仲淹先生被貶到饒州,歐陽修先生看不過去。因為像范仲淹這樣的大賢之人,在朝廷就能夠讓天下歸心,一起來為朝廷奉獻。可是現在把范仲淹先生貶了,這是涼了天下讀書人的心。所以歐陽修就寫到,因為那個時候是范公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而那時候的司谏,高若讷,他是谏官,這麼大的事都不谏,范公這樣的人還貶。歐陽修覺得高若讷實在是太不像話,所以寫的文章當中,寫了一句話叫「不知人間有羞恥事」。讀書人很敢仗義執言,你這個當司谏的人,國家這麼大的事都不敢谏,這麼羞恥的事你也做得出來。這個高若讷,還取個讷,孔子說剛毅木讷,這是很有底蘊的才會取這個名字,可是糟蹋了這個名字。這麼正直的言語,不只不接受,還奏歐陽修一本,連歐陽修也被貶官,貶到夷陵縣當夷陵令。當然一個人被貶官,要走這麼遠的路,一定在心理上不好受,覺得拖累母親。但我們看:

  【太夫人言笑自若。】

  這一言一笑跟貶官以前一樣,沒有任何影響,這都是在寬慰兒子的心。而且:

  【曰。汝家故貧賤也。】

  我們家本來就窮,就貧賤。

  【吾處之有素矣。】

  『處』就是居家,我過這樣的日子,『有素』,這個「素」是平素,平常都過慣了。就是我過這樣的日子很習慣,一點都不影響。

  【汝能安之。】

  你過得很安心自在。

  【吾亦安矣。】

  那我也過得很安心自在,沒有任何影響。這一段主要揚他父母之德。而他父母有德,雖然已經離開世間,都接受了當時皇上的贈封,也都是享這個福報,所謂「大德者,必得其名,必得其祿」。我們看一下段,談到了他的整個先祖所受到的封贈。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

  他父親去世二十年後。

  【修始得祿而養。】

  歐陽修才開始能夠用他的官祿來奉養他的母親。那個時候他二十四歲。

  【又十有二年。】

  又過了十二年。這個字念又,跟「又」字是相通的。這個時候他三十六歲,當了中央官員。

  【列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

  他當了中央的官員,就開始封他的先人。

  【又十年。】

  又過了十年。歐陽修四十六歲:

  【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

  四十六歲的時候,他官職更大了,『龍圖閣直學士』,學問道德很受肯定,還是『尚書吏部』,這個都屬於一般的部會,『郎中』都等於是部長的重要幕僚,算司長這一類級別的,或者是副部長這樣的級別,留守在南京。

  【太夫人以疾終於官捨。】

  他的母親生病,然後壽終,去世了,是在他的官捨裡去世了。

  【享年七十有二。】

  所以歐陽修也很欣慰,終養他的母親。

  【又八年。】

  又過了八年。歐陽修五十四歲。

  【修以非才入副樞密。】

  『非才』就是平庸的才能,這也是歐陽修謙虛。『副樞密』,樞密院是當時候最高軍事單位,還有另外一個是中書省,是最高行政單位,這兩個單位是權力最高的了。這個『副』是指輔佐,他是副樞密使,也是很重要的官職。

  【遂參政事。】

  『遂』是指後來、終於,『參政事』是指他進了中書省,當了參知政事。那也是宰相職了,參知政事。

  【又七年而罷。】

  當了七年,因為被誣陷,後來歐陽修就請辭,罷官。

  【自登二府。】

  這個『二府』就是指樞密院跟中書省這兩個最高的單位。

  【天子推恩。】

  皇帝推廣恩德。

  【褒其三世。】

  『褒』是表揚,我三代的先人。

  【故自嘉佑以來。】

  『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

  【逢國大慶。】

  剛好遇上重大國家慶典。

  【必加寵錫。】

  一定會封贈這些大臣的先人。所以有整個寫到,天子皇帝給他三代的封賞。

  【皇曾祖府君。】

  『府君』是尊稱他的先人。『曾祖』就是爺爺的父親。

  【累贈。】

  就是幾位皇帝都有冊封,所以『累贈』:

  【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

  『妣』是指曾祖母,女性我們稱「妣」。父親稱皇考,母親考妣,妣是指母親,女的先人。

  【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

  他的爺爺:

  【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

  他的奶奶:

  【累封吳國太夫人。】

  這個『累封』就等於又加封。

  【皇考崇公。】

  就是他的先父。

  【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

  這個就是指他的母親。

  【今上初郊。】

  剛好遇到神宗即位,神宗熙寧元年,皇帝剛即位要祭天,是在十一月,農歷十一月,冬至的時候,在南郊祭天。這個『郊』就是指南郊祭天,祭天大典。這麼重要的慶典,會封賜大官還有他們的先人。所以:

  【皇考賜爵。】

  就是在神宗登基這一年,封:

  【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就是魏國太夫人,他的母親就再加封魏國太夫人。這一段很仔細敘述了他三代先人所受到的封贈。下一段談到父母的庇蔭,還有父母的遺訓,給他的教誨。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

  他自己自稱『小子修』,流著眼淚說到。當然這個話,是對他的父母、先人說:

  【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

  一個人積德行善,絕對會有善報,而每個人他的善報來得早晚不同罷了,『遲速有時』。

  【此理之常也。】

  善有善報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但善果有的人來得快,有的人來得慢。所以有一句話講到,「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他為善了,不是說他馬上美名就彰顯,福報就現前;一個人為惡,也不是說他很快的就受到惡報。他做惡了,那就是一個惡因,惡果,機緣成熟就會現了。但不一定說,他的惡果明天就出現。而這一點,有很多人就會對因果報應產生懷疑,但這一點搞明白了,就不懷疑。這個人造惡,怎麼現在還這麼富貴,為惡必殃,為惡不殃,其祖上、自身必有余昌,昌盡,享完了,必殃;為善必昌,為善不昌,其自身及祖上必有余殃,殃盡必昌。所以因果報應的道理,我們要很清楚、很明白。而整篇文章當中,您看都彰顯了因果報應在社會當中人人都是非常堅信的。他的母親看到的自己丈夫這樣,非常堅信,你父親一定會出很有成就的後代。歐陽修自己也非常堅信,為善必有善報。

  【唯我祖考。】

  我的祖先。

  【積善成德。】

  積累善行,成就美德。他是當到宰相,一個人能當到宰相,那不知道有幾代的祖先積德才當得到宰相,這個是事實真相。

  【宜享其隆。】

  他能享到這樣的,『隆』就是很盛,就是指他的官位非常的榮顯。范仲淹先生精通《易經》,他對這些天地的道理特別清楚。所以范仲淹先生顯貴的時候,他就告訴他的子女,我今天能當到宰相,能當這麼大的官,就是我的祖先的福報報在我的身上,我假如拿著這個福報自己去享受,我以後怎麼有臉面去見我的祖先!所以范仲淹把他的福報,拿來照顧所有的族人,這是真正對得起祖先的庇蔭。所以「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所有的族人他都盡心盡力照顧。現在的人這一點不懂,有的有點成就了,當了官了,都覺得是自己的本事,這個在心態上就差古人差太遠了。包含我們現在在弘揚中華文化,都是享祖先的福蔭,不是我們很有德,要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把事情做好。不然祖宗德蔭,我們做這個事業不愁吃、不愁穿,慢慢把這些福報、照顧當作應該的,就墮落了。是我們老祖宗的教誨好,不是我們的德行很好,也不是我們講課講得多好,那不都是照著經典、照著祖先教誨嗎?所以這都是聖賢祖先福蔭,我們在戰戰兢兢來做,但求不辱聖賢祖先。享福很容易墮落,叫順境淘汰人,逆境磨煉人。

  【雖不克有於其躬。】

  『克』就是能,雖不能,『躬』就是親自,雖然這些先祖不能親自領受這些封賞。

  【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

  彰顯他們的榮耀,然後表揚光大他們的德行。

  【實有三朝之錫命。】

  三代皇帝都給他的先祖追贈、追封。

  【是足以表見於後世。】

  這個字念現,跟表現的「現」一樣。讓後世的人都能體會到,這些先祖有德,教育了好的子孫,庇蔭了好的子孫。

  【而庇賴其子孫矣。】

  庇佑了他的子孫。歐陽修先生講這一段話,也是感念祖先的德蔭,還有也感念皇上的這種恩賜,這樣的尊榮。

  【乃列其世譜。】

  於是羅列家世、家譜。

  【具刻於碑。】

  詳細的刻在墓碑上。

  【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

  把這些祖先、祖譜,還有他們的冊封,都記載清楚。而且又把我先父給我的教誨:

  【太夫人之所以教。】

  還有他母親給他的教誨,統統寫在墓碑上。

  【而有待於修者。並揭於阡。】

  『阡』是墓道。一並都刻在墓碑上。這裡講到,也是他能感覺到母親對他的期望,母親堅信他們歐陽家會出好子孫,而六十年之後,他也確實有很高的成就。等於是光宗耀祖,也安了他母親的心,告父母於在天之靈。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

  他寫這些父親的遺訓,太夫人的教導,使讓大家,這個『俾』是使,使讓大家知道,我是道德淺薄。當然歐陽修也很謙虛,他的道德淺薄,但是:

  【遭時竊位。】

  『遭』就是遭遇,遇到了,只是恰逢時機,竊占高位。『竊位』就是竊占了高位。這個都是很謙虛的態度,當然他們在當官都是盡心盡力,鞠躬盡瘁。

  【而幸全大節。】

  卻能僥幸保全操守,終其一生。

  【不辱其先者。】

  沒有羞辱到祖先。

  【其來有自。】

  這四個字,『其來有自』,就是有原因的。因為我歐陽修的父母、祖先很有德行庇蔭我,他把一生的成就都歸功於父母、先祖。

  【熙寧三年。】

  宋神宗,『熙寧三年』。

  【歲次庚戌。】

  到了那一年是庚戌年。我們傳統的紀年是以天干地支。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是十個天干,十二個地支,合起來,最小公倍數(馬來西亞是這麼講嗎?不是。),是六十年。所以六十年就是一個循環。所以我們常說一甲子,一甲子就是指六十年,它整個紀年就又重新回到甲子。第一年甲子年,第二年,乙丑年,知道意思。甲子,接著是乙丑,第三,丙寅年,就這樣排下去,六十一個循環。

  【四月辛酉朔。】

  『朔』是指初一,辛酉日。

  【十有五日乙亥。】

  乙亥日,初十五,四月初十五的乙亥日,這兩天:

  【男推誠保德崇仁。】

  這是朝廷褒獎他的頭銜,『推誠保德崇仁』:

  【翊戴功臣。】

  『翊』是指輔助,等於他是對國家有很大的功勞。

  【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

  這都是他當時候封的官職。

  【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

  『路』是當時候的行政單位,宋朝把天下分成若干個路,路都有設『安撫使』。

  【上柱國。】

  『上柱國』,這個官職都是正二品的大官。

  【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食實封一千二百戶』,這都屬於他的俸祿。所以最後把他的成就昭告給他的父母,他的先人。

  我們也反觀自己這一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一生也要好好努力積德累功,光耀門楣,這也是孝道的落實。「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些讀書人都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我們見賢思齊,「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今天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節課,大家可以先預習一下一百三十七頁,有一篇「原才」,曾國藩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這是我們在「恥篇」相關的古文,跟大家來做分享。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