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22


 2010/8/11    熱度:1971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第三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二集)  2005/8/5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7-22

  諸位朋友,大家好!學習首重立志。再來學習必要力行,「學貴力行」,學一句要做一句,君子得一善言,終身可以受用,假如沒有這個力行的態度,縱使一生讀盡聖賢書,也是沒有益處,這態度就是很關鍵。不只沒有益處,還有害處,聖賢的教誨就好像藥一樣,我們不遵守吃藥的方法,不去實踐,反而會有贻害,就像《弟子規》上面「余力學文」的經句,「不力行,但學文」會怎麼樣?「長浮華,成何人」。真正的修行人就好像真龍得一滴水,真正的龍得到一滴水,可以把這一滴水轉化成遍灑世間的甘露,「真龍得一滴水,可以遍雨一世界;泥龍縱泡之水中,也不免喪身之禍」。

  諸位朋友,當我們聽到一句好的教誨,比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真正領受了,將有多少人得利,多少人因為你做到了這個教誨起而效法。不要小看一句話!您明天回去以後,能時時記住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你將會轉動你身旁所有人的為人態度;當然一開始回去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人問你「你還好吧?你沒事吧?」,不要小看一個好的教誨。大舜當初還沒有聽到善言、沒有看到善的行持以前,他也是住在深山之中,跟著野豬、跟著野花、野草、野獸為伍,住在一起,與深山的野人並沒有什麼兩樣。但是當大舜「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他聽到別人善的言語,又看到有人把善的行為做出來,點燃了他內在的善良,他不等絲毫的時間,當場就要去做,當場就要力行。孟夫子形容舜王力行的態度,就好像「若決江河」,好像江河快要潰堤那種勢不可擋,誰也攔不下他行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完全擋不住他行善的那一股動力,這是舜王。我們跟舜王有什麼差別?我們是一堆人擋不了我們行惡的動力,現在知不知道凡夫跟聖人的差別?只在力行的功夫。

  一個人真正打從今天以後抱持一個態度,學一句做一句,絕對不打包,您這樣的態度持續三個月,保證你會有「工夫到,滯塞通」的感覺。很多人說三百六十句《弟子規》,我要從哪裡做?那麼多,我怕我做不來。別擔心,你一個禮拜挑一句貫徹,一個禮拜一句,半年能做幾句?半年能做二十四、五句,可能二十五、六句都有;不用等你做半年,你差不多做到第十句的時候,你會突然感覺開始觸類旁通。有些道理講破了就不值錢,「江湖一點訣,講破就不值錢」。

  但是有時候跟你講得太清楚又不行,為什麼?因為講得太白把你的悟門都塞住了。我今天跟你講得太清楚,你回去就開始「蔡老師說十句以後就會觸類旁通」,然後開始在那裡算一句、二句、三句,十句沒有觸類旁通,馬上要找我了;是你真正領受每一句,立身奉行。雖然每一句教誨都是一個行為,可是每一個行為都在提升你的存心,當這一句經文提升了你的恭敬、提升了你的孝心、提升了你的仁慈心、提升了你的細心,你這心真的到位了,其他的句子你就通了;可是你沒有這個力行的態度,做了五年、十年還是不通!有時候老師為什麼話不講完?怕把悟門堵塞,誰得的利益最大?老實人得利益最大,真的。老和尚說兩年打根基,先從《弟子規》學好,我也沒有多問為什麼,老師怎麼說我們怎麼做,因為那是幾十年的智慧,做了以後就有少分的明白、少分的契入。

  「泥龍縱泡之水中,也不免喪身之禍」,因為泥龍過河自身難保,泡到最後自己都散掉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學了以後不做,就好像泡在水中的泥龍,到最後會因為自己讀了不少書而開始恃才傲物,傲慢,而傲慢跟學問剛好背道而馳,一生枉然。《弟子規》每一句不可等閒視之。「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成何人」就是一生枉然,做不成好人、善人;「但力行」,拼命做,可是對經義的理解有限,甚至於解錯了,「但力行,不學文」,會「任己見,昧理真」。要能解行相應,學文是解,力行是行。解行相應,就好像我們推著一台車,兩個輪子的車,左右非常的協調它就運行得非常的順暢,其一都不可偏,我們要聽經,我們也要行經,聽明白了趕快去做,做得愈深入解得愈深刻。

  《弟子規》這兩句跟《華嚴經》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誨,《華嚴經疏鈔》裡面講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解無行就是「但學文,不力行」,「長浮華」那就邪見一大堆;但是有行無解,「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昧理真你就愚癡了,所以「有行無解,增長無明」。諸位朋友,你不要小看《弟子規》,《弟子規》每一句跟《華嚴經》是很相應的。很多人每天早上念「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每天都把「普賢十願」念一遍,請問禮敬諸佛從哪裡做?誰是諸佛?堂前兩尊佛,你的父母,所以要從「入則孝」做。再推而廣之,禮敬誰?「兄道友,弟道恭」,禮敬兄弟、禮敬一切長輩,「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除了父母、長輩要禮敬,還要禮敬誰?「凡是人,皆須愛」,凡是物,皆須愛。你看《弟子規》教你的,自始至終禮敬諸佛。

  還有「謹」,謹教什麼?「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教你珍惜時光;「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淨手」,教你禮敬自己的身體,你的身體也是諸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叫會修了。你看到人會恭敬,看到書本亂扔,你的心已經不恭敬了,去哪裡修道?一切皆恭敬,一切時皆在道中。中國從小對孩子的教育,那是成聖成賢的根基所在,幾個人看得懂?不只對時間珍惜,不只對身體,其實一個人尊重自己的身體也是尊重別人。「冠必正,鈕必結」,你衣服都不穿好,肚子都露出來,你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誰?也不尊重別人。

  你看,現在穿衣服都不知道怎麼穿,像我們這個比較跟不上時代的,看到一些年輕人,說「你褲子沒有穿好」,結果他說那個叫「流行」。沒學《弟子規》的關系,誰錯了?我錯了。那種穿衣服的方法保證身體從小就搞壞了,只要風邪入侵就會破壞五髒六腑,而風邪最容易入侵的地方,在你的頸部後面督脈上有一個風府穴,督脈兩旁這邊凹進去有兩個風池穴,所以你看冬天都圍個圍巾或穿個高領的。結果現在電視上都說「愛美不怕流鼻水」,錯了,「身有傷,贻親憂」。而且說實在的,什麼叫愛美?什麼叫美?幾個人懂!

  什麼叫美?是要讓人見了以後內心很舒服,覺得對你很恭敬,覺得你看起來很莊嚴,讓人家看了以後很舒服,那叫美。現在什麼叫美?穿得那麼少,走在外面很危險,我們的穿著引起別人什麼念頭?不是莊嚴,不是歡喜,是邪念,是危機!從小教孩子就穿那麼少,都在引起他往後人生的危機,家長都沒注意。穿衣服也是學問,這個再講下去實在是太長了。衣服怎麼洗?衣服怎麼晾?衣服怎麼曬?衣服怎麼摺?孩子的細心、耐心、惜物的態度,都從生活點滴教起。現在這些統統沒教,孩子長大了啥都不懂,啥也不珍惜,然後一下要讓他變成「你要懂事一點,氣死我了!」怎麼變?只有在夢裡可以變。要深入中國經典!

  有一部書非常的重要,叫《五種遺規》,這往後我們會印出來,到時候大家再好好來研究。真的,我拿著每一本古書都做希有難逢想,這不是刻意的,這是真實的。《五種遺規》是陳弘謀先生走過了幾十個省份,他當大官,愛民如子,像在廣西,他短短幾年時間,辦了一百多所學校。他是康熙時代的大臣,一百多年之後,新的官員去上任,非常的佩服、崇敬,說到陳弘謀先生一百多年前的政策,現在在當地還有很大的影響力,讓他去當官的時候覺得非常的輕松,他很佩服陳弘謀先生。

  而陳弘謀先生把他一生看到最寶貴的人生智慧會集成這本《五種遺規》,有「養正遺規」,如何教孩子、有「訓俗遺規」,如何移風易俗、有「養女遺規」,如何教一個好的女孩,讓她能夠當好太太、好媽媽,讓她能夠相夫教子,讓她能夠平天下;天下的太平與否,女人決定了大半。一個孩子胎教,六歲以前的教育扎得好,他這一輩子不可能會做出大錯事,他這一輩子很有可能成為利益人群的善人,所以女人的教育影響著天下的安危。這樣的話我從小到大沒聽過,這樣的話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這樣的真知灼見太少人能洞察明白,而陳弘謀先生一清二楚。這《五種遺規》要好好去研究,最重要先把「養正」、「訓俗」、還有「養女」先研究好。

  我們明白到「學貴力行」,面對每句經文、每一個經本,我們要有難遭難逢、希有的態度去學習。剛剛我們也提到「禮敬諸佛」,「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是對一切物品的禮敬,你敬它三分它就還你三分,所以李師公的衣服穿了幾十年,依然整潔莊嚴。你對你的胃很有愛心,不要暴飲暴食,它會不會回饋你?它會給你長命百歲,你不恭敬它,它三天兩頭就給你拉白布條抗議。對!對一切物要恭敬,這是「謹」的精神。「事勿忙,忙多錯」,對事的恭敬,「勿畏難,勿輕略」,都是對事、對人的恭敬。

  再來「信」,是對自己言語的恭敬,言語一出要負責任。再來「親仁」,對什麼恭敬?對老師、對善友要恭敬。最後「余力學文」,對自己的學問要恭敬,你力行的態度就是對學問的恭敬;你不偷懶,能「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這都是對學問的恭敬。所以整本《弟子規》在教你「禮敬諸佛」,在教你奉行「普賢十願」,因為所有立身處世的大根大本都是一樣的。《弟子規》是依據孔老夫子的教誨編成,完全掌握住了,在《論語.學而篇》說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都抓到了。

  我到深圳是去年三月十五號,到的當天上了兩個多小時的課,一開始底下坐了將近有三、四十個人,我看他們的表情都有一點納悶「《弟子規》有什麼好教的」?因為好多都是老修行,聽經也都聽了好多年,很多都是我的前輩,聽得比我還久。第一堂課,從一開始很納悶上到最後很驚訝,這些朋友來跟我講,他說:蔡老師,我還沒上《弟子規》以前,覺得我是大乘根性,善根深厚,但是學了《弟子規》以後,覺得我什麼都沒做好。諸位朋友,是覺得自己善根深厚好?還是覺得自己啥都沒做到好?前者狀態好還是後者?前者是活得不明不白,後者叫開悟。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這些話語我們要時時放心上,修行才不會偏掉,才不會「學佛三年,佛化雲煙」。

  我每次打開師長的教誨,很多書本前面有一篇師長精辟的開示,那一段文章我當作是灌頂法,「升灌頂階」。就是這一篇,把佛法的本質、把修行的核心、把修學的綱領都跟你講得一清二楚,你再不領受,那不是當面錯過了嗎?這些重要的教誨要時時觀照才行。隔天三月十六號當地的老師請我幫他們的幼兒園大班學生上一堂《弟子規》,我只好獻丑,因為他們教學的經驗也都很豐富,但是我們就做個交流。我一走進教室,對著一班的小朋友說「老師今天來給你們上《弟子規》」,所有的小朋友異口同聲說「老師,《弟子規》我們都會了,我們都背起來了」。他的認知裡面什麼叫會?背起來叫會,跟真實學問差距可大了!慎於始,當他認知學問就是背起來,他一生的學問都是花拳繡腿,都是拿來記問之學。

  這些小孩在講「老師,我們都會背了,我們都學過了」,邊講頭都是往上揚,為什麼往上揚?這個叫傲慢。你看,那個人都不看你的那個就是傲慢。這樣叫傲慢,這樣叫什麼?這樣叫自卑。現在當老師還要有幾把刷子,不能被境轉,我很嚴肅的告訴他們:諸位小朋友,我們學《弟子規》、學經典,最重要的目的,要做一個有道德之人。而什麼叫有道德之人?中國文字含有人生的智慧,這個叫會意字,右邊一個首先的「首」,左邊一個「辵」部,這個「辵」字旁含有向前進行的意思,也就是實踐的意思。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去實踐、能做到,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有道德的人。

  很多道理你把它講清楚,孩子受教的情況會很好,講完以後我接著就跟他們講,諸位小朋友,《弟子規》哪一句你做到了?小朋友開始想,「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沒做到。你看,馬上從傲慢變什麼?孩子的習染不嚴重,很容易扭轉,只要你的學問夠好,他馬上就轉過來。不過大人就不一樣了,我會了,你哪一句做到了?「父母呼,應勿緩」,沒做到,「父母命,行勿懶」,沒做到。為什麼頭低不下來?面子!現在我們台灣面子一斤的行情多少,我這次也帶了不少錢來買,因為要成就學問,第一件事首先要把面子賣掉,面子賣不掉提不起「知恥近乎勇」,這個相當重要。

  接著我就一句一句跟學生講,其中有一個孩子回去以後寫日記,他在日記本上第一行寫到「今天蔡老師給我們上《弟子規》,蔡老師說《弟子規》是拿來做的,而不只是背而已」。他把它寫在日記本上的第一句,代表他的印象深刻,這樣深刻的印象記多久?一輩子。你花的時間是十分鐘,孩子的利益是一生,甚至於他這個態度又成就了他出世間的佛法,那是當生作佛,太重要了。

  這個孩子確實學得非常非常好,他的故事太多了,再講下去,舉一個例子,有一天他們大樓底下辦活動,有很多的關,過幾關就可以有獎品。其中有一關是搖呼拉圈,他搖的次數還差標准二三次,守關的長輩就說:沒關系,才差二三個,來,我幫你打「ˇ」。你看,家長都在毀掉孩子的德行而不知道,覺得我很好心,錯了!這個孩子馬上把手收回來:一個人要誠信,「詐與妄,奚可焉」,我沒有到不可以打「ˇ」。在沒有老師的狀況之下他能做到,這叫慎獨的功夫。

  另外有一個學生學了以後,隔天站在她父母的房間門口,父母一走出來,這個小女生就鞠了一個躬「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嗎?」因為昨天上了一句「晨則省,昏則定」。她的爸爸很驚訝,當天就打電話問幼兒園的老師昨天發生什麼事了?孩子有教就有反應。這個家長的態度非常好,好在哪?時時了解孩子在學什麼,這個叫親師合作,配合。老師把《弟子規》教了,家長讓孩子在家中也做《弟子規》,那個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幸好這個爸爸沒有摸摸他女兒的頭「女兒,你有什麼不舒服嗎?女兒,你是不是吃錯藥了?」現在很多的家長還覺得他自己很幽默,都把孩子搞亂了。孩子在力行德行的時候他還跟他半開玩笑,那不對的。孩子給你夾菜,你要怎麼說?要怎麼做?你可不要說「別那麼麻煩,我自己來」;你要成全他的孝心,不然他去哪裡學孝?要成全他的孝心,要督促他的孝心,要跟老師好好配合才是。這是學貴力行。

  再來,學之次序,知所先後不能亂,深入中國文化也要了解次序,而讀書的方法、次第在我們《三字經》有提到。而這一本《三字經》已經流傳了千年,數百年將近快千年,我們念沒拿起來用,「為學者,必有初」,從哪裡下手?「小學終,至四書」、「四書熟,孝經通,如六經,始可讀」,讀書的次第從《小學》開始扎起。《小學》是什麼?可不是把他送到小學去讀書。《小學》是一本書,宋朝朱熹朱夫子編的,就教孩子處世做人、灑掃應對進退之禮,教的都是德行教育、生活教育。

  其實這個《小學》的功夫往往都是在家庭裡面扎根,而現在家庭教育失教了,必須有賴學校老師的重視來補這個家庭教育的空缺。這本《小學》我讀過,南宋的文章,有很多的遣辭用句跟現在將近千年的時代社會不一樣,我看的過程差不多只能看得懂七成。但是我邊看邊生起對清朝李毓秀李夫子的崇敬,因為在這本《小學》當中所提的所有重點所在,在《弟子規》當中統統抓到了,而且《弟子規》的綱領還是依據孔夫子那段話編出來,非常的有智慧。而《弟子規》是清朝的書籍,沒有一句跟現在的社會格格不入,都可以做得到。

  這本《小學》,最好的書籍就是《弟子規》,也難怪師長要這麼樣大力弘揚,它是修學的根基所在,所以我們現在從《弟子規》開始學習。《弟子規》學完,《弟子規》沒有學完的時候,《弟子規》的教誨要重復講,《弟子規》要變成你的家風、你的班風,一有機會點出來趕快再把經句拿出來,機會教育重復提醒,他就能領納於心。而讀誦,你可以在《弟子規》都背熟了以後,可以加《三字經》、《孝經》,然後《大學》、《中庸》、《四書》接著背,可以接下去背,但《弟子規》一定要重復宣講。

  諸位朋友,一本《弟子規》可以教多久?我們的老師,我自己教了半年,一個禮拜一節課,一個月四節,我教了將近五個月的時間,教到「出則弟」。當然你在教「出則弟」能不能把後面的抓過來?有呼應的當然可以抓。我們在深圳開家長課,現在課程已經經過一年的時間,跟家長上課目前上到什麼?「謹」還沒有上完。所以一本《弟子規》,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的素材,你先把《弟子規》教好。很多人都在那裡擔心,《弟子規》教完以後要教什麼?還要教什麼?你列一大堆書給我吧!先從第一步踏穩,不要太著急,讀書學習的次第在古書當中都有。我們學習中國文化也要緊記一句話,「依法不依人」,因為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一定要依據經典,因為經典它是幾百年幾千年證實的真理;現在人說的話,很多是他自己的見解,都很有可能還要修正。這是學習的次序。

  再來,學習的方法,要記住「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諸位朋友,你這一輩子能夠遇到這八個字,你都是有相當厚的善根,你這一生道業、學問能不能成就,這個方法太重要了。太多人聞到聖賢的正法,但是他的方法不對,一輩子很難得利益,學了一大堆,自己不得利、不受用,因為學雜了。「教之道,貴以專」,教跟學是一件事,教要專,學當然要專,一經通一切經通,不能一下學一大堆經典,把腦筋都弄亂了,都不注重解行相應了,學的都是記問之學。

  一門,掌握聖學綱領的一部經,我們這一門就是《弟子規》。深入,如何深入?深入的方法,解行相應,我們剛剛說了,你真正全力以赴去力行、奉行,你做到第十條的時候很可能就觸類旁通。「長時薰修」,薰修這個薰字,我們常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們常常在聖教當中薰陶,不知不覺自己的氣質就愈來愈好,薰;修是修正。知道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改正、修正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從這裡開始調整起,這樣就有下手之處。

  長時,修學應該如何修?長時是指能夠相續不斷,假如一天煩惱十二個小時,清淨二個小時,這樣會不會進步?就很難,這個長時是要能遇到境界正念提起。那如何能達到遇到境界正念提起的功夫?要能「讀誦受持」,讀誦是受持的前方便,你要對這些經文、教誨時時記在心上,境界一來,你就會突然提起來對治它。比方常常喜歡講人家是非,每天早晚有服用《弟子規》,突然有一天要講的時候,有一句經文像一道光芒一樣照到你的嘴巴,「人有短,切莫揭」,突然要講,把它吞下去,當你把它吞下去之後,你會突然覺得很有成就感,突破了自己。

  古代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古代人他的學問都不能三日不讀書,請問我們現在多久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放下經本面目可憎,離開教室面目可憎,有的是還在讀經就面目可憎,那就很慘了。要長時,「工夫到,滯塞通」。我們現在要求不多,早晚把《弟子規》讀一遍,時間寶貴,在搭車、等車子,隨手一本《格言別錄》,隨手一本《延壽藥言》,隨手一本《印光大師文鈔》,隨手一本好的經典文字,滴水穿石之功,每天累積每天累積。你看我在坐飛機的時候一定拿一本書在看,不敢浪費時間,因為我們不要讓這一生的志向空過,不要虛發,「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這一輩子不想再做小人;你要聽懂我這句話,以前都做小人。這是我們要先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因為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改變態度,這個先後順序可要搞清楚。

  很多人說「你等我有錢以後我就很會微笑了、你等我有錢以後我就去做善事了」,這種話你要會判斷,那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他態度不對,怎麼可能會邁向成功?他態度不對,第一沒學問,第二沒有人和,沒學問又沒人和怎麼把事情做起來?他當下不肯行善,說以後賺大錢我一定護持,我一定幫忙,當下沒有善心,發了財以後突然變有善心?更不可能,因為當下沒善心,一有錢以後更是揮霍、更是享樂,而且他這樣的念頭保證一生絕對不可能有成就。

  因為一個人財富的真因在哪?在財布施,努力只是緣,因緣具足才結果,他這一輩子都不種布施的因,空忙一場,還是沒有結果。所以一個人不聞聖教很可憐,因為要如理如法去求才求得到。當你遇到這樣的朋友要對他好一點,讓他信任你,因為幫一個人容不容易?不容易,然後再把《了凡四訓》送給他,讓他了解經營人生如何成功,讓他了解斷惡修善才有美滿的人生會發生。這一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