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2


 2010/8/13    熱度:1829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5/8/8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8-02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老師好!

  我們剛剛提到學歷讀得愈高,反而不見得懂得做人,代表所受教育的方向、內容有所偏失,而我們到底有什麼能力去判斷有偏失?假如我們的心中沒有一把正確的標准尺,又從哪裡開始量起?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心中沒有定見,沒有主宰,往往是人雲亦雲。

  有一位朋友,他們家是賣古琴的,生產了一年的古琴,一台也沒有賣出去,那很奇怪,怎麼一年都做白工?他對我們說道,因為他第一年所做的古琴都是依據一把尺做出來的,他們都很相信那把尺絕對是直的,就用那一把尺做了幾十台古琴,後來賣不出去才知道那一把尺是歪的,他很相信這一把尺。相同的,我們現在很相信我們腦袋裡所想的事情、所認知的道理,但是卻不清楚我們認知的這些道理到底是在成就自己的人生,還是在毀了自己的人生;我們這些思考、這些態度到底是在毀了我們下一代的價值觀,還是在成就他健全的人格,我們到底能不能量得出來?幾個為人父母者,為人長輩者,你心裡有底?人要下決定不是因為你有這個職務,你有這個地位,你有這個身分,我是爸爸,所以我就有資格下決定,不是,是你要有智慧把孩子引導對。

  在古代的人,為人父母的心中常常會有一種想法,我養出來的孩子最起碼不能成為社會的負擔,他有這樣的態度,對於孩子偏頗的行為,在古代的家教當中都是相當嚴格的。

  我們現在眼看著犯罪率愈來愈高,孩子是非判斷的能力下降;眼看著憂郁症的比例上升,自殺率頻頻攀升,這一些數字都是結果,到底給了我們什麼警訊?早上我們提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現在這麼多果相呈現了,我們是否有把真正的原因找到,進而去解決?現在的孩子承受挫折、壓力的能力相當低,因為你從小就不讓他扛責任,他太好命了。我看一些報導,家裡養了條貓,貓死了,他難過得受不了,結果他也自殺了。爸爸媽媽罵他幾句受不了,往窗外就跳下去了。這些情況都突顯到我們的下一代身心不安,這都攸關於我們給予他的教導,給予他人生態度的引導,到底要給他什麼東西?

  在《說文解字》當中說「育」,教育的育,是「養子使作善也」,諸位朋友,這一句話的關鍵字在哪?教育當中最重要是把孩子怎麼樣?養成善人,這個叫目標,不是養成醫生,不是養成老師,不是養成律師,首先要先養成善人。養成善人以後,不管他到各行各業去,都會是一個很有貢獻的人,這是抓到根本上,對啊,那我們現在有沒有引導孩子往善人的方向走?你這個根本沒抓到那整個人生的方向就偏了。我們現在叫孩子考醫生,為什麼?

  要讓孩子的人生健康,首先我們的人生要怎麼樣?健康。你希望你孩子以後的人生會幸福,首先你要把幸福怎麼樣?演出來。現在這些青少年想自殺的比例我看是相當高,因為他覺得家庭裡面也沒有快樂,人生很乏味,多得很。因為我們講課的主題是「幸福人生講座」,我都會問聽課的人,你幸福嗎?喔不,幸福嗎?不是你姓胡哦,不是你姓古月胡哦,是你幸不幸福?下一句你們不會接啊?難道我們有代溝了嗎?不會吧,要接很美滿。你快樂嗎?我很快樂,講話就感覺不到快樂。

  像我們這種年紀是很敏感的年紀。記得有一次過年,我一個禮拜吃了三個地方,哇,那三個地方吃下來覺得還是清粥小菜好一點,大魚大肉常常吃都想吐了,所以確實生活簡單才快樂,才沒有負擔。這麼多同學、同事一個一個都踏上地毯的那一端,還沒有踏上去的就倍感壓力,然後爸爸媽媽、長輩、爺爺奶奶每一次見到面就是關心這件事情,像我一看到我爺爺,我爺爺就搖搖頭,唉!不講你了,所以年輕人都很怕遇到這些場面。諸位朋友,人生要勇於面對,你常常逃避,解決不了事情,智慧就是要在境界來的時候用上。你逃避掉了自己快不快樂?也不快樂,那家人好不好?也不好,那大家都不好你還繼續干,要正視它,要無懼它。所以我爺爺在那裡搖頭,我就跟我爺爺講,我說:「爺爺,我非常認真在找」。哇,我這麼一講,我爺爺眼睛都亮了,「真的!」我說:「當然,我可是長孫是吧,又是長曾孫,對家族的影響太大了。古書上都說娶錯一個老婆要敗三代,我怎麼可以讓我們家族敗三代!」我爺爺說「喔,對對對」。「我一定會再認真去找,你不要擔心。」對啊,他也很認同,那就不會再常常給你唠唠叨叨。

  那很多父母就跟她女兒講,你趕快結婚,然後她女兒就跟她講,你都不幸福還叫我結婚。哇,她媽媽一聽說,好像滿有道理,突然停了三十秒鐘想了一下,三十秒以後就說,反正你就趕快給我結婚就對了,這種對話在多少家庭當中發生。諸位朋友,母親、父親叫女兒結婚的目的在哪?在哪?在給她幸福嗎?你再不嫁出去,我都不敢出去見人了,誰都問我,你女兒嫁了沒有?兒子娶了沒有?你看我多沒面子。現在有一個天平,你的面子跟孩子的幸福,諸位朋友,哪一個重?你們一定會說孩子幸福重。講都是一套,做都是一套,我們言行不一致,如何取信於下一代。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在這個時代太嚴重。我常常都會問家長,給孩子一生正確的做人做事態度重要,還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差兩分重要?標准答案是哪一個?當然是做人做事,所以你寫是非題一定都是寫對,寫選擇題也一定對,但是真正遇到了還是追求分數,追求面子。孩子從小看我們的言語行為就已經出現矛盾,當孩子的心中已經感受到父母言行不一致,這個孩子的人格開始扭曲,因為一個孩子人格的建立,最重要的參考值就是他的父母。當他也感受到父母是虛偽的,他會非常的心痛,他會不想長大,他會對成人產生懷疑,久而久之他對成人不恭敬。我們現在去找到幾位對長輩很恭敬的人,對人很謙恭的人,相當不好找。我們要認知到為人父母的態度影響下一代太深了。

  我們冷靜的思考到,當我們自己的人生都不能幸福,我們又如何能傳給孩子幸福的方法?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突然有一天你掉進了一個陷阱,好不容易從陷阱裡面爬出來,爬出來的時候身體都已經是遍體鱗傷,稍微休息了一下,突然看到後面有人來了,正往這個陷阱邁過來,你是會躲到草叢後面看他跌下去,還是會擋在陷阱前面告訴他,別再重蹈覆轍了?諸位朋友,你會怎麼做?標准答案是:你會站在陷阱前面提醒他。諸位朋友,我們人生跌過的跟斗,我們提醒了孩子多少次?我們人生跌過的跟斗有沒有好好學習了解以後如何不再栽跟斗?有沒有把不栽跟斗的智慧再傳給小孩?這是重要的態度。我們栽下去了,婚姻不幸福,結果躲在草叢旁邊,女兒來,進來,我們有沒有在干這樣的事情?我是當老師的,我是走過升學主義十多年摧殘的人,當我現在重新走入校園,我的身分不一樣了,我是老師,我要不要依然用本來那種只重視分數,壓迫孩子的教育方法繼續對待我的學生?你一定搖頭,不行,但是幾個老師真正把他人生走過的錯誤在孩子的人生當中不讓他重蹈覆轍,然後又把自己體會到人生最重要在學做人做事的這一份醒悟,全心全意成就他的學生?這值得我們思考。太多人生的錯誤我們是在推著下一代,不管是孩子還是學生,繼續往我們錯誤的路走。我們好面子,活了虛榮幾十年,還在逼孩子走這種虛幻的人生,而不是充實的人生。

  你真正希望你的孩子幸福不是叫他趕快去結婚,有一件比趕快結婚更重要的事,哪一件事?你們不知道了吧,我告訴你們,學《弟子規》。他不把做人學好,他如何判斷人?他好壞都不分,他能找一個好的對象?你愈逼他,欲速則不達,在匆忙之下抉擇的事情,十有八九是錯誤的,對啊,你還去做他下錯錯誤的增上緣。要讓他趕快學習聖教,有智慧了,自己的水平又提高了,到時候他不用去找,一堆人來找他,這個方法叫「眾星拱月法」,這是我在大學的時候研究出來。把自己的光圈擦亮,綻放智慧的光芒,一大堆星星就靠過來了,靠過來不是更從容?你就慢慢挑就好了。這個道理是在《論語》裡面悟出來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什麼叫「居其所」?是一個人時時把他的本分做好。當學生有學生的樣子,當領導有領導的樣子,當孩子有孩子的樣子,都做得非常好,人家特別欣賞、佩服他,一堆有善根的人都靠到你的身邊來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為什麼這麼早就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又跟習性有關系,因為我從小學就在追女朋友,結果從小學就開始產生八年抗戰,追了半天都追不上,因為沒有智慧。

  很有意思,我在高中的時候覺得那個長得很酷的人都有女朋友,都這樣擺著一副不苟言笑,對人都很冷漠,很奇怪,女孩子就要去照顧這種人,我都搞不清楚,害我自己也要裝得很酷,真的。你看那時候多執著,為了要交女朋友還要裝酷,後來我裝了一天以後,我說我不干了,太痛苦了,那一天一句話都不講也不能笑,喔,還是做自己比較好。女孩子為什麼看到很酷的人反而會比較容易上鉤?因為女人的慈悲心用錯方向,這個人笑都笑不出來一定很缺乏愛,她的母愛的光輝出來了,好吧,我不入地獄,結果一跳下去才搞清楚,啊,我不會游泳。因為我曾經跟一些朋友聊過,很多女孩子是,我為了要去救我的另外一半,所以她才結婚,結完婚之後突然體會到一首詩,「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這沒有理智。

  救人不一定要超過自己的能力好不好!你前面就是一個五十公斤的石頭,你才能抬二十斤,你就硬是要去把那五十斤抬起來,然後你的身體損壞了,然後石頭也摔破了,對誰有幫助?對任何人都沒幫助。幫助一個人不一定要跳下水去,你不會找找看旁邊有沒有竹竿,竹竿他肯拉就拉,是不是?不肯拉你也沒事。你跳下水去,那個已經溺水的人一拉到別人的手就怎麼樣?把你整個人拖下水。你先用竹竿,保持距離怎麼樣?以策安全。現在都不保持距離,所以都沒有安全可言。那一枝竹竿是什麼?那一枝竹竿就是《弟子規》。你就送他一本《弟子規》,他真正好學,進步得特別大,這樣的人他善根深厚。假如你《弟子規》丟過去他都視若無睹,無動於衷,那這個是因緣不成熟,你想幫他都困難。

  我們要了解一個事實的真相,你能不能改變任何一個人?很多人的腦袋裡就是我要去度他,我要去改變他,我要去影響他,腦子裡一直都有這種悲天憫人的胸懷,我常常聽他們這樣講都覺得好不容易,都想去影響人。然後我自己蓦然回首,在這幾年來也沒想要去影響誰,結果到了大陸去兩年左右了,好多的老師把他非常優厚的教學環境當場捨掉,來過這個安貧樂道的生活,就跳下來了,我們有沒有叫他跳?沒有,我們只是做我們該做的。我們把我們的生活過得充實,他看了很向往,自自然然就下來了。你勸他下來的,你拉他下來的,到時候走到半途還跟你講我不玩了,你把我送回去,那你不就累死了。除非當事人願意改變,不然誰也改變不了他。萬法因緣生,我們對於任何人的生命只是一個緣而已,因在他自己的手上,他想改,你這個緣才起得了作用。而當我們時時想要去改變誰,要去影響誰,當對方不如你期待,你就有求不到的痛苦,每天在那裡患得患失,把自己搞得都神經緊張,是你對於這個真相不了解。而往往要影響一個人不是靠嘴講,是靠什麼?靠你的德行做出來為人演說,演在前面,演得漂亮,人家心生向往,你說得就因緣成熟。

  很多我母親的同事、朋友就問她,他說你的孩子教得不錯,你是怎麼教的?諸位朋友,你們就勉為其難接受這個事實,就是我媽教得還不錯。我媽媽回答,我不會教,我都胡亂教的,我都沒教。那時候我在念大學,聽到我媽媽這樣對話就覺得我媽媽有點不近人情,人家都說你會教了,你還說胡亂教的。

  有時候帶我很多同學去我們家,我那時候在師范院校讀書,讀完書又教書,我有一個習慣,大家一起讀書效果特別好,這一個方法在幾千年前都有記載,在《禮記.學記》裡面叫「相觀而善之謂摩」,觀摩法,這個也是《弟子規》裡面的教誨,「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已漸跻」。「相觀而善之謂摩」,觀摩法,觀摩法在幾千年的古籍裡面就有,中國人的智慧。近代幾十年當中很多教育心理學家他發現了觀摩法,他講出來,說版權所有,盜版必究,這是我發明的理論;不能怪他,因為他沒有看過中國古籍,不過看到了不知道他會不會慚愧。為什麼中國人把這麼多好的智慧講下來的時候,他卻不掛他的名?現在人不一樣,他發現了一個道理,他馬上就要申請是他發明的。現在人自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古代人只想著這一些道理能不能利益後代的子孫,他都是從這個出發點,甚至於自己寫得非常精辟的道理不用自己的名字,因為怕用了自己的名字太少人受益,還拿一些名人的名字掛上去,自己名都不沾,這是我們老祖宗的厚道,由於這一份厚道,幾千年的智慧才能夠承傳下來;無私的心。

  跟同學一二個月聚一次,每一次聚,大家把這一段時間讀書的心得,教學的經驗、體會統統講出來,一天下來,每一個人的腦子都是滿載而歸,互相學習,這樣才快。為什麼要快?因為當老師的人,你早一年覺悟,你將有一年的學生人生截然不同,那是幾十個學生的人生,那是幾十個家庭的發展,我們體會到老師的重要性就能時時鞭策自己不斷提升。那透過大家的交流,學習的效果特別好。中午我媽媽就煮面請我這些同學吃,吃完之後,我這些同學就跟我媽媽講,蔡媽媽,你這個面煮得真好吃。我媽媽說沒有,我都胡亂煮的。結果這一次我到善果林來,我們林長夫人對我是非常非常的照顧,她用很多東西給我吃,我跟她說,這真好吃,她說沒有,我都亂做的,我什麼都不會。哇,那種講話的感覺讓我倍感熟悉,結果林長夫人跟我媽媽同年,都是屬馬的,這十二生肖還真有道理,那一年的那種人的態度有一些雷同性,像我們屬牛的真的都比較勞碌命,但是是苦盡甘來的命。我看到林長夫人我就跟她說,我們這一生注定了要做牛做馬。

  當我自己從事教育,突然回想到母親那一句話「我都沒有教」,突然我明白了,我媽媽真的沒有教,她沒有用嘴巴教,真的,我父母的言教特別特別少,他們都很懷疑我是不是他的兒子,因為我爸他們說,我們都不大會講話,你怎麼這麼會吹牛。我媽媽常常看到我講電話,一講,少則二三十分鐘,多則二三個小時,每一次掛完電話她就過來給我開開玩笑,又在吹牛。突然有一天我媽媽這麼跟我講,我就很認真的看著她,然後對我母親說道,說:「媽,我從剛剛接電話到掛下電話,你都聽到了,請問我所講的話當中有沒有一句廢話?」我媽媽想了一下,「沒有」。我說:「連一句廢話都沒有怎麼叫吹牛?」我媽媽就笑了。接著我就跟她說道,「在這個時代你要把一個道理跟人家講清楚明白,甚至於要引導他如何把這個道理落實在生活當中,這都不是三言兩語能辦到。他現在生命當中剛好遇到這個情景,又剛好打給你,這是一個緣,緣都是很希有難逢,他說不定明天就想不開了,就做出些會毀了他人生的一些決定都有可能,既然緣都到前面,到面前來,我們都應該盡心盡力去付出,去幫助他」。我這麼跟我母親講完以後,從那一天開始她就不說我吹牛了,然後同學來我們家吃飯吃完,我跟我媽媽說,媽,辛苦你了,你這麼忙。她說不辛苦,我可以當你的護法。確實家人之間溝通是要恰到好處,時機到了我們可以互相交流。

  而很多人都問我,說蔡老師,上台講課怎麼准備?時時刻刻在准備,准備什麼?講課當中最根源的一個核心:真誠心,你是不是誠心誠意要利益他人,要成就他人?諸位朋友,真誠心什麼時候准備?是突然要上台來了,禮佛三拜的時候開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時時刻刻都是落實在一切時,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落實在每一次我們跟人交談當中,時時觀照我有沒有耐性,我這一顆真誠有沒有提不起來,在這生活當中不斷去提升。

  後來我到澳洲去學習了半年,到澳洲的學習當中有一個科目叫「內典研究」,裡面老和尚也好,李師公也好,都提到講經最重要的,百分之九十五是什麼?是真誠心,是至誠感通,百分之五才是技巧、口才。我們要抓住根本,不能抓到枝末,你本末倒置努力了五年、十年到頭來也是空忙一場。而演講的能力實在不是自己要去訓練,也沒想過自己會站到講台上來講課,只是在師長的教誨當中我們體會到聖教難遇,體會到一個人遇聖教以後能夠放下煩惱,人生會過得很幸福自在,由於這一份強烈的感受,希望能夠去利益更多的人,那就很自然的會盡己所能去把自己體會到的一點點分享、供養他人。就在這一點一滴與人互動、與人分享、供養他人的過程,我們慢慢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一些經驗再透過我們深深去體會,現在的人應該用什麼樣的溝通方式才能讓他接受得了,不然這麼多親友來到我們生命中,我們又無法成就他,無法幫助他,那就很遺憾,自己這樣的念頭就不斷的去突破自己的能力,也沒有想到要講經說法,都沒有。是後來教了兩年的書,覺得自己的中國文化根基太差了,不足以指導孩子的處事做人,應該趁年輕再好好自我提升,是有了這一份明白才辭掉工作到澳洲去學習。

  而在這幾年來也確實深刻體會到一個真理,也感受到宇宙人生的道理並不復雜,它很簡單,「大道至簡」,是非常的不復雜。那為什麼我們面對現在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會覺得這麼復雜,有這麼多的挫折、困難?那是因為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提起的是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習氣,而不是提起佛菩薩以及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隨順佛菩薩教誨對於我們修學來講是相當重要的態度。

  在我這幾年很幸運,有一天轉電視看到了老和尚在講經,我們不由自主被老人家的風范、德風所攝受,我就坐了下來,聽了一段話以後,感受很深刻,怎麼講得這麼有道理!不由自主就拿起筆來記了。所以真正一個老師有道德、有學問,你都不用去求學生來上課,他們積極主動要來求學。別怪學生,要怪我們自己當老師的人,有沒有真實的智慧才行。

  在這幾年跟著師長的教誨學習的過程,有一個態度是一直保持著,不管老和尚講什麼經教、道理,我們聽了以後一定往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學習,腦子裡面絕對沒有一個念頭說,喔,這是佛菩薩的境界,這是老和尚的境界,這是聖賢人的境界,我做不到,沒有起過這個念頭,就是一直想辦法如何去遵照師長的教誨做,「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這樣的態度持續下去就會愈來愈印證經典上的話、師長所講的話,確實是真實不虛,你不相信的話就不可能去契入。因為老和尚說,當你發心為佛法、為眾生,你以後的人生,佛菩薩幫你安排。諸位朋友,相信這一段話每個人都有聽過,當時候師長在講這一段話,他的內心是什麼狀態?我們有沒有感受到?充滿笑容。這個方法是章嘉大師教給老和尚的,老和尚聽了以後馬上要這樣做,然後他覺得很輕松,因為以後他都不用操心了,佛菩薩幫他安排。但是這個根源是什麼?是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是一輩子要為佛法、為眾生,那就跟佛菩薩的存心這個頻道接上,這頻道接上了那佛菩薩就會幫我們促成很多的因緣。

  假如這個頻道沒有接上那就很難幫我們安排,因為假如幫你安排了,你的心境還不夠,有個重要的工作分配給你做,結果你做了一個月,然後蹲在地上耍賴,我不干了,你先讓我回家好不好?可是這一個月所延伸出來的緣都已經啟動了,這時候你要回去也不是,要往前也不是。佛菩薩有深遠的智慧,他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心不夠真,他可以知道一個月以後我們會耍賴皮,所以當然不接這個緣給我們做。當這個願心是真切,我們跟佛菩薩的頻率就接上去了,這個時候就用你的真心去感,真心是能感,境界是所感。

  因為希望自己的中國文化能夠再扎根,就想了一個念頭,希望能遇到一個好的中國文化老師。而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修學聖教的過程,我是身旁沒有老師指導,都是看老和尚的經教學習。有一些朋友不嫌棄跟著我一起共修,共修完還會問我一些問題,我還給他解答,但是又想到一句話叫「離經一字,便是魔說」,我又不想當魔,所以常常講話的時候都是很戰戰兢兢,但是我學到一個方法,要回答話以前先念十聲佛號求佛菩薩加持。希望在我的身旁有一位善知識,能就生活的點滴好好的指導我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生活裡面每一個行為都是我們心性的反射,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有智慧的人,他所做出來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定慧之中,那我感覺我自己很匆忙,這絕對不是定慧,一定要有人很細膩的去指導,我才會有提升、有進步。起了這兩個念頭。

  本來我去參加淨宗學院的課程是不允許的,因為我必須把畢業班帶完,畢業班帶完已經開課了,課程規定不能中途加進去,那我也沒有強求,因為我們要隨緣,我就先訂好位子在山下的淨宗學會先暫住,看什麼時候有機會了再上山來,也是很隨緣。結果我還沒有到澳洲以前,在山上淨宗學院剛好有一位台灣的朋友打電話給我,他說他去跟總干事求情,希望能夠讓我中途加進去,後來他可能講得感人肺腑,總干事就讓我參加了,我就很幸運,還沒出發以前就已經得到這個好消息,就去了。去了以後,楊老師就坐在台上講課給我聽,你看都不費力,然後盧叔叔這一位長者就坐在我的旁邊,連中間都沒隔一個位子,就直接在身旁給我耳提面命,而那一期佛學講座只有兩個人是破例參加的,哪兩個人?就是我跟盧叔叔,你看誰安排的?

  所有你覺得困難的事,其實都不見得困難,是你的願心不堅定,被這些困難把你打道回府。你真正那個願心很堅定,佛菩薩都會造助緣來幫助你、來成就你,所以這個存心是根本,萬法由心生。我們學佛都說「莫向外求」,自己能感什麼境界,自己決定的。現在我們真有願心要成就家庭,要成就你的企業,要成就這個社會的安定繁榮,當我們有這個願心,很多好的因緣就會來到我們的面前,不用去向外攀求。好,這一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