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27


 2010/8/17    熱度:2525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第四梯次)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七集)  2005/8/13  台灣中坜善果林  檔名:52-138-27

  蔡老師,劉林長,林長夫人,諸位法師,華藏耕心教育基金會,李老師、陳老師,諸位老師,諸位志工,我們善果林的諸位義工菩薩,諸位學友,大家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次我們因緣非常難得,能夠在台灣中坜善果林淨土寺舉辦四個梯次的「幸福人生講座暑期種子教師研習營」的活動,這個因緣非常難得,到今天是大圓滿。

  這次活動是楊淑芬楊老師她安排蔡老師來舉辦這一次的活動,她希望我們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來主辦,我們也非常榮幸來主辦這一次的活動。楊老師是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交給她這個任務,在宣揚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理念,這方面宣揚教學的工作都交給她來接洽、來安排、來處理,這一次蔡老師來此地講課是楊老師她安排的。而這次活動我們社團主辦得力於財團法人華藏耕心教育基金會全體總監事,全體的老師,全體的志工來支援,他們來安排這些活動課程,尤其李老師跟陳老師非常用心的來安排。中坜善果林淨土寺劉林長、林長夫人他們提供硬體設施,吃住,這次剛好遇到幾個台風,他們夫妻兩個人以及我們淨土寺的全體義工,大家都忙上忙下的,非常的辛苦。在此悟道謹代表社團法人華藏淨宗學會向這兩個單位全體的義工菩薩來致謝,謝謝大家。他們這次全力的支援,我們這個活動才能夠順利的圓滿,同時也一定得到佛力的加持,保佑諸位六時吉祥,身心健康,法喜充滿。

  我們這個研習營到今天是全部的圓滿,後續的當然有很多同修非常關心蔡老師明年還有沒有因緣再辦一次這樣的活動。辦活動的確只看因緣,這個因緣成不成熟在於你學習這個課程之後,後續的修學,我們有沒有在生活當中去把它落實,如果大家認真努力在生活當中去把它做到,去落實,就是因緣成熟,因緣成熟當然以後還是有機會,還是有機會請蔡老師回來再跟大家講課,這個就是佛門講的「感應道交」。感應一定是以真誠心才能感,真誠就是我們實實在在、落落實實的依教奉行,這個才是真誠心的表現,真誠心具體表現在生活當中就是依教奉行,能夠依教奉行自然感應道交得佛力加持。

  所以我們求不管求什麼,我們看《了凡四訓》大家都知道不能向外求,向外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我們要向內心去求,向內心求。我想蔡老師也是同樣的願望,他真正的願望是希望各個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我想蔡老師的願望一定是這樣。並不是說希望大家對他贊歎,你講得很好,我們聽得很有受用,也應該不止於這個,應該是希望大家真正能夠理解他講的內涵,真正能夠去做一個改變,起碼像《了凡四訓》講的改造命運,這樣才有真正效果。

  所以我們一定要先了解蔡老師他講的觀念跟態度上,這個是非常重要,這個就是我們佛門常講的,六和敬第一個就是見和同解,我們在認知上、在知見、見解上,你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思想,你的言行也才會正確,否則我們一個起心動念的基本心態錯誤了,但拿著《弟子規》、拿著佛經來念那也都錯了,因為你基本心態錯誤,因此有很多人想要學習,也真正發心要學習,但是怎麼學,味道不一樣。所以我在每一個梯次也都跟大家報告這一點,就是不能只聽他的言語文字,最重要要透過他這個言語文字裡面的真實義,我們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一定要把這個聽懂了,你自然就知道怎麼去做,你就會做。如果一個觀念心態上扭轉不過來,那我們所做還是偏差,縱然拿著《弟子規》來背誦那也是偏差的,當然有讀是比沒有讀好,但是還是不能跟聖賢的教誨相應,主要就是心態上錯了。存心是好心,但是心態錯了,做錯了,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一點一些老同修常聽老和尚講經,老和尚也常講,在學佛的人來講,就是一些錯誤心態,老和尚講經當中也都很明白給我們指點出來。比如說讀經,他勸人家讀經讀《無量壽經》,讀經是好事,但是如果不知道用心,用錯了心,讀經是一方面有在種善根,但是另外一方面又在增長煩惱,增長什麼煩惱?比賽,我讀十部你才讀八部,我比你厲害,增長我慢,那有的干脆不要讀,這個增長他懈怠,這兩個都不對。所以一定要抓住這一個重心,正確的中庸之道,那我們不管做什麼也都是正確的。

  這一點也是希望我們同修圓滿之後,因為我們每一梯次都有現場錄影,錄出來我們原來計畫就是凡是來參加的學員,你參加哪一梯次,這一梯次或者四個梯次的你都可以聽,你從第一梯次聽到第四梯次,每一梯次蔡老師講的都會有一些不相同,這個也是老和尚常講的後後勝於前前,每一次講都有一些新的體會,新的境界,每一次有新的學員進來,彼此之間老師跟學生有新的互動,互相加持,這樣的一個悟處。我想下次如果有因緣再請蔡老師來講,假如說明年有因緣,我想肯定跟今年的境界不一樣,來的人,對象也不一樣,又有新的東西,這個是不斷的增長。

  我們等一下大家結業式完成之後,發個結業證書給各位,大家走出去善果林淨土寺,後續的我們要再怎麼修學,這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當然我們一個人修學總是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所以我是建議大家還是跟佛門共修一樣,在我們這個道德學問還沒有成就之前,依眾靠眾還是非常需要的,大家最好一個禮拜或兩個禮拜聚會一次,大家再來進修,這樣才能保持一個不至於退轉。這個我想李老師跟陳老師他們會主動來協助大家,提供給大家後續的修學的這些機會。如果你的因緣沒有辦法跟大家一起共修,那就完全要靠自己提醒自己,靠我們自己提醒自己,這個自己的警覺心要特別的高,如果警覺性提不起來,那我們在這個大環境當中我們很容易隨波逐流,跟著就又退回去了,這是我們現前在這一個時代、這個環境修行的一個困難。雖然不難,但是我們總要自己掌握一些修學的機緣來成就自己的德行,來幫助別人。

  另外我們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講,我們這兩天早上放的這兩片,「中國人在四千五百年前如何教導他的子孫」這兩片,雖然只有兩片,是一個總綱領,這個非常重要,大家要多聽,等一下我們結緣品當中會有這兩片,大家帶回去一定要找時間來多聽幾遍。他講的儒家的、佛家的修學的綱領都在裡頭,雖然有一些都是淺顯的語言,但是這個語言當中裡面有很深的意義在,大家務必要多聽,聽多了你自然才能明白它裡面的真實義,裡面真正的道理,真正明白才知道怎麼去做。

  另外我們修學《弟子規》,因為我們這一個時代的人從小就沒有接受這個教育,所以在做人處事這一方面可以說是一張白紙,我自己個人也是一個例子。老和尚講的人情世故是一竅不通,我是出家之後多少跟老和尚看一點、學一點,才懂得怎麼做人、怎麼做事,但是學得還差很遠,實在講我這個學得是很少,學得很少,但是親近善知識我們總是多少都會得到利益。從這個當中我再去看別人,那就知道現在一般人實在講是完全不知道怎麼做人、怎麼做事,一些人情世故,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是完全不知道,完全是一張白紙。所以我出家那一天老和尚跟我講,他說如果你只有懂佛法,你不懂世間法,你這樣不能弘法利生,所以特別給我講,不但佛法要通達,世間法也要通達,這樣才能夠弘法利生。如果只通佛法不通世間法,不知道人與人之間怎麼相處,那這樣不能弘法利生。這一句話我已經放在心裡放了二十一年了,出家那一天給我講了這些話,所以這二十一年我也常常記住這句話,常常自己在學習,也提供給大家做一個參考,所以學做人非常重要。

  我們跟人相處,相處得不好,老和尚也講得很清楚,幫助你的人少,甚至沒有人給你幫助,最後你要辦什麼事情你都很難有成就,所以辦一些事情不是說一個人有什麼能耐做那麼多事情,靠眾人,大家眾志成城才能成就。像這次我們辦這個活動也是我們社團上上下下這些工作人員,華藏耕心教育基金會,善果林淨土寺,大家這些同修大家同心協力來幫忙才有辦法辦這一次的活動。悟道個人實在講是無德無能,什麼都幫不上,實在他們很客氣給我封個引導師,實在導師是我們上淨下空老和尚,他是我們指導教授,他老人家才當之無愧。我實在講可有可無,來這裡還是跟大家一起學習,所以我也是跟大家一樣在學《弟子規》,因為我也是沒有受過這個教育,所以也是不懂,雖然出家這麼久,但是對這一方面還是不通,也沒有去做到,這是很慚愧的。

  所以我們要向蔡老師學習的,就是他年紀這麼輕,比我輕,他能夠明白中華文化《弟子規》,他能夠認識的這個深度的確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是第一個,但是我也沒有慧眼去發現這樣的人才,這是我們楊淑芬楊老師還有我們老和尚,他們才有這個慧眼,如果沒有他們兩位的推薦,我跟蔡老師坐在一起大概我也不會認識,因為我也沒有那個慧眼,這的確是這樣。經過老和尚的推薦我們才知道,可見得我業障有多重大家都知道了,業障深重,這是實實在在也不是說客氣話,不是客氣,是實實在在的業障凡夫,這個不是客氣話,就是這樣。

  老和尚大慈大悲,楊老師對我們台灣的同修也是心心念念在照顧,雖然她在大陸,但是我們這邊同學她還是照顧,所以這一次楊老師她打電話給我辦這個講座,我們也對她非常的感激,下次回來,我們大家再有機會,大家再請她來吃一餐,再跟她聚聚餐,有機會再請她來跟大家見見面,不過她也是很忙,現在老和尚給她的任務太多了,所以是忙得不亦樂乎。我們這次講座到此圓滿,接著我們看下一次的因緣。

  我們《弟子規》的修學,在我們年紀比較大的人來講,像我這個年紀不算很大也不是很小,總是習氣很重,煩惱習氣很重。過去早年在華藏圖書館,老和尚有一天早餐給我們開示,對我們出家眾開示,他說戒臘高,罪愈深。那個時候我們出家眾大家在比戒臘,誰的戒臘比較高,誰先去受戒,戒臘高排班就要排前面,吃飯坐都坐上面。老和尚說戒臘高,罪愈深,這個聽了我們冷汗直流。原來以為戒臘高坐在上面滿光榮的,結果坐在愈上面那個人罪愈深,所以我們坐得實在是渾身不對勁。所以後來我們就不敢再比戒臘,戒臘比較低的人罪愈輕,戒臘高那罪愈深,那比什麼?比到最後就是戒臘愈高就墮地獄墮得愈深。所以這個實在講是沒有戒,沒有戒以為自己有戒,這個就是罪愈深的一個相,這是實在。所以年紀愈大,戒臘愈高,說明習氣就愈重,習氣愈重要改就愈困難,我現在自己實在講有這種感覺。所以大家剛剛初學的是最好的,最好的,年紀愈輕來學當然要調整愈容易,年紀愈大,習氣養成了,愈深,就更難改。所以明天是善果林又要佛七了,每一次佛七都有一些老菩薩關門很大聲,每一次有人都給我告狀,我說年紀大了,他已經養成八十年的習慣,叫我跟他講,我嘴巴講得都快破掉了還是一樣,都已經養了八十年的習慣了,我們要體諒他,這個時候我們要換個心態,要去體諒他,他那麼老了。所以明天佛七,有參加佛七的同修有遇到八十幾的老菩薩關門大聲一點,大家多擔待一點,我也沒辦法,我現在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最後祝大家這次的學習帶給大家真正法喜充滿,六時吉祥,心想事成,事事如意。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我們的引導師悟道師父把話都講盡了,各位,師父這麼說了,那我們。

  悟道法師,劉林長,林長夫人,諸位法師,諸位老師,諸位義工菩薩,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老師好。」坐在這裡百感交集,剛剛我們陳老師說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是一種心境。因為剛剛我們悟道法師有提到戒臘愈久,地獄墮得愈深,那我們學習要懂得舉一反三,學問不夠被人家太尊重了,那地獄也會墮得很深,所以我真是那種心情。有時候突然睡覺醒過來都會想,我現在怎麼在這裡?這兩年的因緣真的是趕鴨子上架,結果上了架以後,猶如在坐雲霄飛車,一個因緣接著一個因緣。

  受到老和尚精神的感召,我們也堅信至誠感通,所以不自量力出來盡點心力。因為我們在這兩年的過程當中,最重要是有諸佛菩薩的加持,聖賢人的庇蔭,以及老和尚威德的感召,一路上有非常多的菩薩、善心人士給我們極力的支持幫忙,才讓事情得以順利推廣。確實每一次辦了活動,我總希望能夠到廚房,到很多工作人員在的地方去給他們道謝,因為萬法緣生,就是他們默默的付出才成就了殊勝的因緣。而我們能做得這麼順利,因為老和尚他的教誨已經在神州大地十多年的時間,非常多的同胞都是因為老和尚的教誨而把人生從轉惡能為善、轉迷為悟,進而朝著轉凡成聖的目標邁進。而我們因為有著這些恩德、這些威德的庇蔭才能做得順利。而大家對末學的尊重卻讓我覺得誠惶誠恐,時時提醒自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第二個心情就是影響我的生命相當重要的一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人生的過程有無量的恩德要去回饋,要去報恩,那因為無量,所以也說不盡,不要說有把過去世算進來,當世的恩德我們就報不盡。每一位朋友至誠的祝福,至誠的關懷,我們也要對得起,不要讓他們失望。

  回想在六七年前,剛好有一天晚上我到高雄淨宗學會聽講經,那一天是悟道法師講課,那我坐在底下。課還沒開始講,悟道法師先禮佛三拜,因為法師的法相非常的莊嚴,我坐在底下看著悟道法師拜那三拜,突然眼淚就迸出來,心裡想同樣是丈夫,法師可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我卻依然還在自私自利,還在沉淪,當下就覺得很慚愧,在那裡掉眼淚。由於悟道法師的這一個因緣,給了我生命相當大的撞擊,也影響了我往後的人生方向。而我們人生有太多的因緣在成就著我們,而每一個緣我們都應該珍惜,都應該時時把殊勝的因緣來鞭策自己。

  這六天的課,多少老師、多少義工菩薩用著至誠,用著慈悲的態度在成就我們這一段人生。在「孔子傳」裡面有一幕不知道諸位朋友還記不記得,當很多的學生擁入夫子家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那時有另外一位長者默默在那裡付出,就是孔夫子的夫人。她非常耐性,非常歡喜在給每一個學生盛飯,給他們生活的所需,當我看到那一幕的時候突然有很深的體會,孔夫子的夫人跟孔子所修的功德無二無別。福田靠心耕,智慧也靠心去成就。為什麼孔子的夫人她能這麼歡歡喜喜幫每個人盛飯?因為她把每個人都當作未來的聖賢人,都當作可以成就學問進而造福社會國家的棟梁,她盛這一碗飯盛得歡歡喜喜。我相信我們在大寮裡面所有工作的菩薩都以這樣的心境在供養我們,這一份恩德也不能忘掉。人真正能時時想著「上報四重恩」,我們的道業絕對會「德日進,過日少」。

  緣有生就有滅,緣起要珍惜,緣滅要帶著收獲更去造殊勝的因緣,惜緣之後要懂得造緣,開始成就自己,成就家人,成就生命當中的有緣人。而其實緣散即是緣聚,當我們散了以後,各自都能盡心盡力為聖賢正法的弘傳而努力,那將是下一個聚的重要因素,那也是下一個聚能夠更上一層的關鍵所在。緣散了,我們留下了什麼?留下了感動,留下了體悟,留下了成長的喜悅。那我們又要帶走些什麼?我們要帶走的是使命,是責任,是一盞能夠點燃人類的心燈,點燃人類光明的心燈,我們要有這個使命,要有這個責任。能為道德的重整,能為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能為我們的國家民族以及世界的和平盡一份心力,那如何盡?最重要的要做出《弟子規》,要演出《弟子規》,再教出《弟子規》。只要《弟子規》能夠普遍弘傳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那未來的家庭、社會必然可以安康幸福,這是可以預料得到。

  而當然信心很重要,首先要先相信誰?相信自己。再來還要相信誰?要相信聖賢的教誨真實不虛,你要信經典。「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還要信誰?「信老師。」信我們的老和尚,信我們的師公李炳南老師,這一脈相承,「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己身求安樂」。對於這些高僧大德以及諸佛菩薩的信心我非常的強,莫向外求,我都很相信只要我是至誠受教的心,釋迦牟尼佛都會馬上現身來替我說法,你有這個信心嗎?假如沒有你根本不相信佛法,釋迦牟尼佛是千百億化身。而當你真正明了一個真相,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就可以感覺身旁所有的人都是佛菩薩,他們都是老師,他們都在提醒我們還有哪些不足之處。一個人修行最怕是搞不清楚該修什麼,他們每天提醒我們,一看到他們,我們火氣就來了,代表我們還要修什麼?不瞋,那他不是老師不然是什麼。末學在這裡講了六天也沒有一棒敲到你,一回去看到他,他一棒就敲到你了,他是你的好老師。要會修,你就可以契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就是只有一個學生,所有的人都是老師。

  我們要相信師承,再來還要相信誰?人性本善,這一句話也是總綱領。很多人在推廣的過程說,唉呀,小孩都好教了,大人最難了,也要相信大人是「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說現在那些老師都是為了薪水才來的,他們也很沒愛心,那你又不相信他們。要相信一切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很多的朋友、同修都在各地推廣著,像我們在三重有華藏耕心蓮苑,非常多優秀犧牲奉獻的老師,可以在我們學習聖賢教誨的過程當我們的好善知識,好同參道友,因為剛剛悟道法師也有指到這個時代要依眾靠眾。而這個眾不一定代表一定要是人,你當下有多少緣要盡心盡力去惜緣,不要刻意去攀,你可以每天打開經典是眾,每天打開老和尚講的VCD是眾,這個很重要。再來,我們大方廣文化公益網上面儒道釋三教的教誨很多,那是眾。你打開《論語》、打開德育故事,那都是眾,裡面有七百多個聖哲人,當下你要用心跟他學習。真誠心可以超越時空,還是莫向外求,當然假如你身邊就有好的善知識,那你也要不錯過這一個機會。

  像我在澳洲那兩個多月,每天都是跟在盧叔叔的屁股後面,我都不敢離開。記得我要回去的最後一天,剛好我先走了,去處理一些事情,後來處理完在淨宗學會等飛機,剛好盧叔叔又下山來辦事情,又遇上了,我又趕快又跟到屁股後面去。盧叔叔對我講一句話,你真像我兒子,跟得這麼緊。緣來的時候要珍惜,緣散的時候不要執著。盧叔叔跟我並沒有分開,我把他的風范放心上,我把他的教誨好好去實踐,下一次見到他,緣分更殊勝,為什麼?因為你有做了,他的話你才會愈聽愈明白,愈聽愈有收獲,愈有悟處。假如你只是執著能夠跟著他,又不去依教奉行,這個緣會變化,會下降,緣是要靠經營的。

  看得出來非常多的朋友有一份願心,想要替眾生、替佛法、替正法弘傳去努力,只要你有這一個心,諸佛菩薩都怎麼樣?都知道,但是不能著急,急了,欲速則不達,不用急,往自己內心求。我有這一份願心,我現在每一天好好提升我的境界,等你的能力夠了,佛菩薩就給你通知了,你跑不掉的,緣就接過來了,統統都不用去刻意求,對啊。我也沒想我去海口,就去了,也沒想要去深圳,人家就來找你了,我們是阿彌陀佛的小工,阿彌陀佛就會排我們該去哪、該去哪。但是我們能力不夠的時候,佛菩薩會不會派?不會,那會讓你生煩惱,你剛好走到一半說「菩薩,我不玩了,你帶我回去吧」,這樣就很吃力了。中庸說的「君子居易以俟命」,每天充實的過,每天不斷提升自己能力,等待天命安排。我都很怕有一個媽媽把她兒子帶過來,「蔡老師,我兒子就拜托你了」,那我會做惡夢。

  還是往自己的內心去求,因為這種弘傳正法的事業,那不是楊老師的,那也不是蔡老師的,我怎麼講台語?那是諸佛菩薩的事業,都是諸佛菩薩在安排,不是誰在決定的,諸佛菩薩是怎麼安排?都是看每個人的真心有幾分就安排到幾分的工作。你要對佛菩薩有信心,他們的智慧是已經到了極處了,不會看錯你。當我們有了這一份明白就不會常常打妄想,在當下的因緣盡心盡力修福去付出。

  再來修慧,在境界當中歷事煉心,你放心好了,「世人共爭不急之務」,現在很重要的事很缺人做,只要你真發心,這個位置馬上就怎麼樣?咚就下來了。我們在大陸這一二年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楊老師才說,怎麼都沒有一個法律顧問來幫助我們?那一個禮拜就有一個人上報,我在法律顧問上班,可不可以來幫大方廣做義工?我們想說他在法律顧問不知道是洗廁所的,也不知道,後來來了,長了一百九十公分,高頭大馬,還是老板,就來幫我們全力的護持法律方面的工作,而這一位朋友現在已經到處在講課了。因為他有願心,後來我們每個禮拜就做一次教師訓練,他因為有社會的歷練,很快加上他的練習,才練了兩個多月,現在已經在到處講課了。佛菩薩都會穿針引線。

  好,那祝福大家在未來能夠福慧雙修,六時吉祥,更重要的能夠當生成就,讓我們每一天在念那一句回向偈的時候都是從真心念出來,「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好,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