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七集)


 2010/8/26    熱度:4143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七集)  2005/3/19  澳洲雪梨大學  檔名:52-121-07

  諸位朋友,我們接著剛剛的課程。這個孩子在日記裡面寫下《弟子規》是拿來做的,而不是拿來背而已。所以態度決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以後再來改變態度,孩子學習的態度一定要從力行,才能夠入學問之門。另外有一個小女孩,她那天上完一節課,隔天早上就在她父母的門口等父母出來,結果爸爸媽媽出來以後,她就對著他們鞠一個躬:爸爸、媽媽早上好,昨天睡得好嗎?她爸媽覺得很驚訝,怎麼今天會這樣問好?馬上打電話到幼兒園去,說昨天發生什麼事了?這樣的父母非常正確,有敏感度,知道孩子有變化一定是老師在學校有教導,懂得了解以後親師合作。父母要了解老師教什麼,跟老師做好配合,孩子的學習就很快能達到效果,所以親師的合作一定要密切配合。孩子不是不能教,孩子很好教,因為他很單純,只要你道理跟他講清楚,他會很願意去改過;反而大人不好教,為什麼?習性比較久了,那個慣性比較重,比較難推。所以凡聖的差別就在於力行的功夫。

  大舜是聖人,但是當大舜還沒有接受到聖賢教誨以前,他居住在深山之中,跟一般的野人看起來也沒什麼差別;可是大舜當他第一次「聞一善言,見一善行」,看到別人好的行為,聽到別人好的教誨,他一聽心生歡喜,馬上要去做,那個力行的態度就好像江河決堤一樣,誰都擋不了。那種好善好德的決心很強烈,進而去實踐,才成就了他的道德、學問。所以諸位朋友,我們聞一善言,見一善行,也要像大舜一樣的態度去做。那容不容易?聞一善言,聞到別人規勸我們的話語也是善言,能不能馬上心生歡喜去改?

  《弟子規》說「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這句話意味深遠。「聞譽恐」,為什麼聽到別人的稱贊、贊揚要覺得惶恐?一般的人接受別人贊揚會怎麼樣?得意忘形,人家拍馬屁馬上就覺得自己很不簡單。聞譽恐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態度,因為當名譽來到我們面前,事實上絕非我們一個人的功勞,沒有父母養育,沒有老師教導,沒有這麼多人同樣的付出,怎麼會成就這件事。假如我們聽到功勞自己都包起來了,其實這個態度已經在折福了,所以要讓功於眾。今天縱使我們是主管,把一件事情辦好了,是不是自己辦的?也是很多這些底下的員工一起付出的,所以聞譽要恐,要讓功於眾,這才是正確的。愈謙卑,愈受教有地;愈謙卑,我們才不會停止學習,停止成長。

  「聞過欣」,當別人指出我們的缺點,我們心生歡喜就可以改過。諸位朋友,當你的臉上這邊剛好被木炭用黑了,你看得到嗎?看不看得到?那被人家看笑話!那朋友告訴你趕快擦掉,你要感謝他還是要對他生氣?當然是感謝得不得了。臉弄髒了會丟臉,德行污染也會丟臉,所以當朋友指出我們德行的缺點,我們高興都來不及,怎麼可以生氣?所以要聞過欣。

  現在我們成人修學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做到聞過欣,無法做到,因為面子太貴了,賣不掉。不知道我們雪梨的面子一斤賣多少?我想來這裡大肆采購,下完課以後大家可以賣給我,面子賣掉學問才能成就。有一位太太來聽了一段時間的課,有一天就對她先生說:對不起,這件事我做錯了。她先生一聽了這句話,眼睛瞪得很大,他說「對不起」三個字是從我老婆的嘴巴裡面講出來的嗎?他不相信!「對不起」有沒有那麼困難?「我錯了」有沒有那麼困難?當我們父母跟老師對孩子認錯,有沒有矮一截?剛好相反。我們感覺好像對孩子認錯、對學生認錯,我們低了一截,反而是我們真正做錯事,勇於認錯,孩子對你會更尊敬,因為父母做到「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這個也是我實驗出來,因為我們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對。有一次我決策不好,我就對同學道歉,結果我道完歉,看他們都很嚴肅,然後都露出那種對老師滿尊敬的態度出來,所以認錯反而會讓家庭氣氛更好,更懂得互相體諒、互相包容。一個孩子從小就要確立這種「聞譽恐,聞過欣」的態度,不然長大就不好調教。我們很多讀經的孩子,只要別人指出他的缺點,他會對那個人鞠一個躬:謝謝你指出我的缺點。這個可以在學校裡面做,能不能夠在家庭裡面做?可以形成家風。哪一天你的孩子指出你的缺點,你走過去:謝謝你指出爸爸的缺點。你的女兒會對你肅然起敬。所以我們要看出我們與聖賢人的差距,慢慢把它拉近,這樣就能「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所以大舜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聞善必行」,聽到善言、善行,他一定起而效法。

  現在人的心裡是看到別人的善還會嫉妒,還會不想做,這樣的態度對我們來講,就是一種很大的障礙;我們要隨喜功德,成人之美,相當重要。而當我們成人之美,隨喜功德,雖然你沒有跟他一起做這件善事,其實你的心境,你的成長,跟他沒什麼兩樣,因為你隨喜他的功德,你就是歡喜他做那件事,你的心境已經跟他契合了。而修養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修養這一顆心,所以你時時能看到別人好,隨喜別人好,道德、學問就從中在提升,心量也在擴寬。《弟子規》說「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你常常說別人的好,讓大家起而來效法,那你是帶動社會良善風氣。所以人這一個嘴巴影響很大,禍可以從口出,口也可以舌粲蓮花,讓社會、家庭和樂,所以都在一念之間。《弟子規》這些經句,諸位不可小看,每一句都是做人重要的態度所在,你愈深入愈覺得它博大精深。

  所以諸位朋友,我從前年到現在只講一部經,叫《弟子規》,已經講了一年四個月了。諸位朋友,我雖然在講《弟子規》,請問我有沒有講《孝經》?有沒有講「大學」?有沒有講《論語》?對,所有的道理都不離《弟子規》做人做事的綱領。所以學習很重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習的次序要抓對,讀書前後順序要抓對。《三字經》裡面的內容,它含攝了中國文化教誨的綱領,前面點出來求學問的大根大本,「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信心重要,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相信別人才能成就他人。我們都不相信他「人之初,性本善」,你在幫助他的時候,其實你都想他會變好嗎?,我們有這一念心的時候,事情不可能做得好。所以求學問者,首先要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而你這樣的認知,這樣的真誠,才能夠喚起他人的善良。

  不然你去做實驗,縱使是十惡不赦的人,他面對十個人,十個人的態度不一樣,他很有可能面對其中一、二個的時候態度很溫馴,有沒有?那為什麼十惡不赦的人面對這個人態度很溫馴?為什麼?因為這個人道德、學問好,他面對他的時候,還是覺得他「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他會覺得在他面前倍受尊重,他不願意作惡。其他的人看到他就罵他,「揚人惡,即是惡」。他說,好,你們說我那麼壞,我就做給你們看;「疾之甚,禍且作」,所以我們的存心會影響到跟所有人的互動情況。

  「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人是因為沒有得到好的教育,所以習性當道,才會把人生搞得亂七八糟。因為沒得學,我們應該包容,應該憐惜他們。所以「先人不善,不識道德」。我們的上一代的人沒有得到這樣教誨,那我們要不要怪他們?他們會說我們也沒有學,那要再怪上去,那再繼續上去好不好?沒有意義了,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開始學起。我們都跟很多的孩子講,我們很幸運,才五、六歲就開始學聖賢教誨,所以我們要當好榜樣,要當社會、當下一代的模范。他有這種定位,他的學習狀態就會不一樣。

  「教之道,貴以專」。學習經典,你可不能今天回去很沖動,把所有書上諸子百家的書都請下來,然後疊在桌上,這個月要全部把它看完,一個禮拜以後保證你汽球消掉了,因為一下看那麼多書會砸掉,必須重視順序。所以《三字經》裡面讀書的次序就提到「為學者,必有初」。有讀過《三字經》的舉手?好,因為我看到大家的眼神呆滯,所以我們要常常了解對方的狀態。為學者,必有初,要先從《小學》來學習,再讀四書。

  在海口講《弟子規》講三個多月,剛好深圳有一些推展讀經的老師,他們有聽到我們一些經驗,希望我們能過去跟他們做交流。我要過去的時候我就對他們說我只會講《弟子規》。那邊的老師是希望有人過來講《論語》,結果後來他們說,不然《弟子規》也好,我就去了,去年的三月十五號。講了一節課下來,他們聽了很驚訝,有一位老師就對我說:我還沒有學《弟子規》以前,讀這些經典,覺得自己善根深厚,每天覺得真了不起;但是聽完《弟子規》,聽一、二節課,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諸位朋友,是覺得自己善根深厚好,還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好好?哪一種狀態比較好?前一種狀態叫消福,自己本分都沒做,每天只想著自己不錯。本分沒有做就損德了,兒子該做的沒做,先生該做、夫妻該做沒做,那對德行都是一種損害。

  什麼叫開悟?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什麼叫修行?修正行為,改正自己的過失叫真修行,真修身。能發現自己什麼都沒做好,這個人開悟了,他接著能夠改過,那他的道業,他的學業,就可以增長,所以這個基礎影響一個人學習的態度。因為這本《小學》是宋朝朱熹朱夫子編的,裡面的內容是讓孩子從小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懂得灑掃應對進退。這個德的根基一扎穩,他接觸這些經典就懂得落實,懂得效法。假如這個《小學》的根、這個德沒有扎穩,書讀愈多,可能會造成傲慢,所以這個次序不能跳。

  因為宋朝朱夫子編的《小學》,離我們現在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面的內容很多是依據當時候的社會狀況,我們現在來看,可能有一、二成看不懂。在清朝的時候李毓秀夫子他很用心,他把《小學》裡面所有做人做事重要的綱領所在抽出來,依據孔老夫子在「學而篇」裡面的一句教誨,「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從這七個綱領,再依據《小學》所有的重要內容編成了《弟子規》,所以現在要修學《小學》,《弟子規》是最好的一本經典,只要從這裡入門,你的學習就可以循規蹈矩。

  林則徐先生他也提到「人生十無益」,人生假如不抓住重點、抓住本質,那可能忙了一輩子都徒勞無功,所以他歸整人生有十無益。「滿招損,謙受益」,我們肯虛心受教,所有這些聖哲人一生的經驗,我們都可以領受得到。所以我到福州去演講,我首先問到福州有哪些留名青史的讀書人?剛好提到「林則徐紀念館」,我一進到林則徐紀念館,第一幅對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對國家有利益的,縱使捨掉生命,縱使要招禍,他也不會去逃避,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又看到林則徐先生把人生十件事整理出來,希望我們不要犯這樣的過失,第一個「父母不孝,奉神無益」。連父母都不孝順,每天拜神有沒有用?那叫迷信。所有的神明、聖哲都教導我們要怎樣?人生要從哪裡開始做起?孝順父母。

  再來「存心不善,風水無益」,存心不善良,你們家是龍穴,住了三年以後變什麼?變鼠穴。風水會不會改?你今天到一個人家裡,整理得干干淨淨,東西為什麼會干淨?主人的心清淨,環境才干淨,風水就好;主人的心雜亂,這個房間會怎麼樣?就像被機關槍打過一樣,風水會好嗎?所以中國話講「福地福人居」,因為福人心善良,那個風水就轉掉。所以風水的根本在存心,我們時時能夠找到道理的本質,才不會在枝末裡面打轉。在枝末打轉人就很可憐,常常還要去買一個大水晶,還要做什麼,忙得半死,也不孝順父母,也不教育孩子,以後會發達嗎?

  林則徐提了十無益,其中有兩個是針對讀書的態度提到的,「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一個人行止不端正,講話態度不恭敬,讀書有沒有用?沒有用。心高氣傲,傲氣一起,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會恃才傲物。所以為什麼要從《小學》扎根?要從《弟子規》扎根?因為《弟子規》都是教導一個孩子德行還有行為的規范。當他行為規范能夠中規中矩,他的言語、行為就跟經典相應,他往後再讀其他的經典很容易有所領會。而他行止不端,讀經書不會相應。所以一開始從《小學》入手,從《弟子規》入手;再來讀四書、讀《孝經》,再讀五經,這是讀書次序。

  學習方法是一門深入。這一門是掌握聖賢教誨綱領的一門。那《弟子規》就掌握了聖賢的綱領,從孝悌入手,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是一個人能夠契入仁慈之心的根本所在。所以孝悌扎德之根,慢慢的懂得謹信,謹是一個人的生活能力,跟解決事情的態度;再來信,「凡出言,信為先」,言語影響個人,影響整個人群,所以言語必須要好好學習;最後泛愛眾,把孝悌的態度延伸到對一切人;最後親近仁德之人,又能懂得學習態度,余力學文,這是一門,掌握了綱領。

  深入,如何深入?是不是讀三年就能深入?讀五年就能深入?深入,有深有淺,有快有慢,而這個深入的關鍵所在,其實《弟子規》就講「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所以必須要力行加學文才行,用比較簡單的話叫解行要相應。理解以後要馬上去做,做了以後你體會愈深,解得就愈廣。所以一個人的悟門從哪裡開?關鍵在行,你不做,你的悟性出不來,你無法觸類旁通。

  比方說,我們提到《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緩揭簾,勿有聲」,這只是一個動作,但是這個動作可以流露出一個人的存心。他時時要去拉窗簾的時候,會考慮到不要太大聲,說不定旁邊有人在談話,說不定旁邊有人在睡覺,所以要勿有聲。當他時時可以想到我的聲音不要去影響到他人,他真正去做,改天他走在旅館裡面,突然自己講話太大聲了跟朋友,他會警覺到我這個聲音吵到別人,他會開始把這樣的存心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他解的就深、就廣了。半夜回家裡來,他會放慢腳步,他在關鐵門的時候也會小心翼翼,因為他深怕聲音影響到他人,所以緩揭簾勿有聲可以體會得很多。

  假如我們在拉窗簾的時候都很粗魯,這個窗簾本來可以用十年,最後用多久?可能一年不到就被拉壞了。所以緩揭簾,其實動作都要輕柔,對東西要恭敬,你愛護它,恭敬它,它就給你用得很久;你對它不恭敬,它很快就壞了。我們使用任何物品動作不可以粗魯,不然會摔壞、會撞壞。脫衣服的時候要輕一點,你看很多孩子現在脫衣服都很大力對不對?脫到一半,你就聽到一個聲音,那件衣服可以穿多久?當你在力行當中,那一顆心會愈來愈柔軟,愈來愈懂得觀照,悟性就開了。為什麼說每一句經文無量義,因為你從內心去觀照,就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力行,去存心,所以要深入必須解行相應。

  長時,什麼是長時?可不可以三天捕魚兩天曬網?不行。聖哲人說道「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你要不要做實驗看看?從今天回去不看聖賢書,三天以後再去照鏡子,你自己看不准,叫你先生看看,看看氣質有沒有變。以前的聖哲人三天不讀書都會面目可憎,現在的人一天不讀書就怎麼樣?甚至於還在這裡念「弟子規,聖人訓;言語忍,忿自泯」,才剛念完,看到先生哪個動作很不高興:你在干什麼,給你說多少次了,都講不聽,氣死我了。「言語忍」,可能當下在念都用不上。所以要常常薰習、常常讀誦、常常落實,所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的學問一定要達到某種定功,你才稍微可以喘一下氣,沒有這個定功很容易就被境界把你轉掉了,一轉掉,你的憤怒起來了,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你認認真真做,太太做了那麼多工作,在做的時候都一直用眼睛瞄你先生,看他有沒有看到我的改變。做了兩個禮拜,愈做愈不甘心,他為什麼都沒看到,還在那裡看報紙,氣死我了。突然往桌子一拍:我做了那麼多,你都沒看到嗎?不會來幫忙嗎?你先生把報紙放下,看看你:還說學什麼《弟子規》。所以要忍得住,不然會前功盡棄。

  而說實在的,我們去做這些應該做的事,不是去求別人來看,是做得心安理得,別人願不願意做那是別人的事,首先要把我自己管好。可是你愈是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很自然的去付出,反而更容易感動身旁的人;而你是有所目的去做,很奇怪,好像人都會感覺到你的目的,你要這樣我就偏不要,跟你唱反調,考驗你的功夫。我也常常跟朋友期許,別人對不對是別人的事,我自己有沒有做對才是當下當務之急,所以先把身修好。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影響力不是你刻意要去影響,影響力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所以這個長時,不可松懈。

  薰修,薰就好像拿一支香常常在我們的衣服繞來繞去,它會愈來愈香;經典每天讀誦,我們身上也會有香氣,有戒定真香,有德行的香氣。修是修正,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哪些行為?修正想法、看法、說法、做法。想法、看法,從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去修正;說法,言語;做法,行為,身體。你時時可以從自己的身口意去修正,那每天都可以「德日進,過日少」。所以修行不是經典讀的遍數多,這只是一種手段,是要讓你時時記住;記住以後、讀誦以後是要受持,常常能提得起來;受持以後要為人演說,要演出來,演得愈精采,別人對你的信心愈足,你講的話人家信服、人家佩服,所以要「讀誦受持,為人演說」。

  當我們這些學習正確的態度,包含立志,包含力行,包含學習次第、學習方法,掌握好了以後,我們現在要進入中國文化的精髓「道德」。道是五倫大道,德是隨順五倫自然流露的德行,所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首先父子有親,父慈子孝,父有慈子才有孝,因為父慈這個慈是愛護、是教導,是用正確的方法教導,孩子才會學到做人的道理,而不是寵愛,寵壞了就不慈,愛之足以會害之。當父母要不要學?所以要學為人父,學為人母。

  以前結婚,前三天男方、女方不熄燈。這三天做什麼?他們的父母積極的把如何當好太太,如何當好先生,如何當好媳婦,如何當好媽媽,如何當好爸爸的道理要教給孩子。當然不是那三天才教,應該是從小就在引導,而那三天密集復習一下。所以禮儀都有它很深的道理含攝在其中。為什麼中國的婚禮這麼隆重?因為它告訴年輕人,你要准備好再來,這可不是兒戲,要讓我們生起莊嚴肅穆的態度來面對婚姻,面對往後人生的責任。

  諸位朋友,您曾經有去聽過如何教育孩子的課程的舉手,你自己當父母的時候有曾經去上。是生完以後去還是生完以前去?大部分會是生完以後再去。「中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凡事時時能夠做好准備,你才能從容不迫;都沒有准備好,突然出來了,會手忙腳亂。所以你看我都不敢結婚,開玩笑。你要先准備好再去經營、去面對。當父親,首先父母要會教育孩子,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義務。

  那怎麼教?什麼叫教育?這裡有沒有小學老師?假如我當校長,我一定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教育?請他說說看,可能十個老師有八個答不出來。為什麼?現在教育體系都著重在教學的技巧,而不是教育的本質,所以人現在都到枝末去了,沒找到根本,本末倒置,教育出來的孩子就一代不如一代。現在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我們自己當老師的都感覺,一屆不如一屆,真的,一、二年就差距很大,所以必須要趕快教育界的人認知到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做事。老祖宗說的,在《說文解字》「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叫教,透露出什麼?身教重要。

  記得我在海口去沒有多久,剛好坐在公車上,有位母親帶著她的兒子,兩個人在啃甘蔗,一邊啃,母親就往右邊吐下去,然後我的車子緩緩開過。我一直想要捕捉下一個畫面,我的頭一直往後仰,但是沒有看到,可是我可以想像,下一幕是這個兒子往左邊吐下去,整個人行道上剛好兩排甘蔗渣。壞的學得快,好的學得慢,所以「寧可終年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小人」。假如我們父母就是小人,那怎麼可能把孩子養好?而這個上行下效真是無微不至,真是潛移默化。為什麼我有這麼深的感受?因為隨著年紀愈大,隨著自己深入教育,愈感受到父母的身教對我們的人生影響太深遠了。我們三個孩子,跟同學、同事相處都很好,從來不跟人家吵架的,但是我們也回想到,父母在我們面前沒有批評過任何一個同事、朋友,所以你家庭長養一個和諧的氣氛,寬厚的態度,孩子就很習慣這樣講話,這樣待人。

  記得有一次回外婆家,在這個路上,計程車司機技術不大好,掉到水溝裡面去了。結果水溝它那個是水泥地,很硬,把他的排汽管撞搖晃了,所以後半路途是這樣「叩叩叩」開到外婆家,所以我記憶很深刻。下了車,我的母親把車費付給他,額外又付了五百塊台幣。那個時候我很小,五百塊不算少,我母親拿給他的時候,她甚至於不知道她兒子在旁邊看,但是母親這一個動作卻讓我的腦海裡面浮現了好幾排的字(我自己當導演下注解)。我想到,母親覺得我們的生活比較寬裕,他們是勞動階級,賺錢比較辛苦,假如這一個月還要付這個修理費,可能家庭負擔就重,我們行有余力,多幫他一點,所以才付了這個錢在幫助他。當父母確實是用仁慈之心對別人,首先感動的是他的身旁的孩子,這個潛移默化影響就深了。

  所以我母親每次說,對我爸爸說:你這個爛好人。罵我爸爸爛好人,結果罵完又說:你們都是爛好人;然後我在想你也是爛好人。其實吃虧就是占便宜,這種潛移默化確實影響很大,所以上行下效。連父母一個心境孩子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我們是歡喜侍奉婆婆還是痛苦侍奉婆婆,孩子能不能感覺到?可以,所以上行下效。再來,育,教孩子使他作善,叫育。不是養大了叫育,養大了叫育,那所有的動物都叫育,所以至要莫如教子。人生第一要事,把孩子教好,我們的中晚年才能夠自在清淨、才能夠享後福。我們把教育的主軸抓到了,要身教,要把孩子教善,把孩子教成一個好人。

  中國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教育哲學,我問過所有的老師沒有人讀過這篇文章,太可惜了,短短一篇文章把教育的綱領都抓到了。這一篇文章勝過於任何教育這麼厚的書,都沒有它談的徹底,談的抓住綱領。這一篇文章在《禮記》裡面,《禮記.學記篇》裡面有一句話把教育的兩大主軸都抓出來「教也者」,什麼是教育?「長善而救其失」,教育最重要,長孩子的善良,救孩子的過失。兩大主軸抓到了,好習慣要養成,壞習慣要改過來。那未論行善,首先要把壞習慣導正,壞習慣不導正,善很難增長。就好像我們拿了一個水桶,把水倒進去,水是善,但是水桶下面破了兩個洞,都漏掉了,我們首先重視救失,再來長善。

  諸位朋友,現在的孩子要對治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沒有問題?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醫生醫人的身命,父母、老師醫孩子的慧命,你要把他導正他智慧才會增長。智慧影響一生,不止影響這一生,智慧還影響他世代子孫,為什麼?因為他觀念錯了,他的兒子也會教錯。所以為什麼教書叫無量功德?因為影響是無遠弗屆,所以教書無量功德;但是教錯了會怎麼樣?一片黑暗,無亮功德,差很多,要教好。父母就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對,所以我們了解到教育的影響甚深,也能夠正視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職責。

  我還沒教書以前就聽過有一個故事提到,一個醫生草菅人命,把人家醫死了。結果死後墮到十八層地獄去了,他很生氣,他說:我又不是故意的,干嘛判這麼重。這叫死不認錯,死了還不認錯。結果他在那裡生氣,還在那裡跺腳,突然聽到底下有人說話:仁兄,你不要再跺腳了,你的灰塵都染到我的身上來了。把他嚇一跳:地獄不是只有十八層,怎麼底下還有人?我是干醫生的,草菅人命墮到第十八層,那你是干哪一行的,怎麼墮十九層地獄?他說:我是當老師的。斷人慧命,影響深遠。

  所以我們當父母、當老師要正視到它的重要性,我們就能認真去學習,認真找出問題症結,進一步才能對症下藥。不然你每天在那裡擔心,他怎麼變這樣,怎麼變那樣,有沒有用?到最後變杞人憂天。所以從現在以後,播下去的種子一定要是對的,要是優良的才行。那我們靜下來思考,現階段的學生、小孩有哪些行為必須要趕緊導正,有哪些態度必須要趕緊引導?自私自利。你們怎麼都不緊張的感覺,我都比你們緊張。對,你一天不教,他就一天退後了。來,還有沒有?禮貌,「不學禮,無以立」。這個禮貌,首先把他的名字改成裡面有一個「禮」字,每天叫他什麼禮,他就比較有禮貌。懶惰,還有沒有?我感受到澳洲的孩子比較優秀,還有沒有?傲慢,懶惰就放逸。好,我們想一下,下午再來討論,好,謝謝大家。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