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幸福人生講座(第八集)


 2010/8/26    熱度:3513    下載DOC文檔    

幸福人生講座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05/3/19  澳洲雪梨大學  檔名:52-121-08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早上提到教育很重要的兩個主軸:長善、救失,也提到現在孩子在態度上、在行為上,有哪些迫切需要趕快導正過來的一些缺失;也提到了自私自利、懶惰、沒禮貌,這幾個情況,傲慢,還有沒有?嫉妒,還有沒有?義務、責任,沒有責任心是吧!還有沒有?任性,責任心,還有什麼?任性聽起來比較不容易了解,就是脾氣很大。還有沒有?說謊話,花言巧語。這也難怪他們,現在連小孩到幼兒園去都會說他跟誰一對,幼兒園就在配對了,難怪會花言巧語,跟誰學的?跟電視節目學的。這些是結果,原因到底在哪裡?

  因為我們成立中心,場地很大,從門口走進來也要有好幾百公尺,差不多要一百公尺左右進了辦公室。在這個走的過程,家長會提到我的孩子脾氣真大,我的孩子很懶惰,我的孩子很不懂事,就會一路這樣講過來。進了辦公室,我請他先坐,因為講話也講了滿久,口渴了,我們趕快倒一杯水給他喝。接著就問他,孩子自私自利是結果,原因出在哪裡?孩子沒有禮貌是結果,原因出在哪?當我們這樣問的時候,這個家長表情很驚訝,雖然他沒有講話,我從他的表情解讀出來意思就是,怎麼沒有人問過我這種問題。當我們常常看著別人的孩子比較乖,別人的孩子比較好學,那只看到結果,沒有找到原因。那只看結果的人生就會常常患得患失,怨天尤人,解決不了事情。

  我們來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自私自利?人都比較健忘,所以我們回到小孩子很小的時候,當夫妻跟爺爺、奶奶一起吃飯,小孩子也在,為人父、為人母這個菜夾起來第一口先給誰吃?先給小孩子吃,所以媽媽又說:小華,這道菜是媽媽特別煮給你吃的,要多吃一點。幫小華夾菜了。爺爺奶奶也不甘示弱:乖孫子,這幾道菜也很好吃,來,來,多吃一點。小孩子的碗菜盛得滿滿的。所以從夾菜裡面看出來,這個家庭裡面誰最大?小孩最大,所以小皇帝出來了。俗話又說「伴君如伴虎」,那小皇帝的脾氣怎麼樣?很大,所以任性,因為所有的人都必須要滿足他。你滿足了他九次,一次不滿足他會怎樣?他會發脾氣,會大發雷霆,而你做的那九次他會覺得是應該的,因為你侍候他,他視為理所當然。所以你把他寵壞了,他當然脾氣很大,很任性。

  我師范院校老師有一天剛好下了一點雨,他走在校門口。因為師范院校旁邊會有一個附屬小學,那附屬小學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大專院校裡面教職員工的孩子占多數,剛好有一輛高級轎車開過來,母親打開車門慌慌張張把雨傘打開,正要接她的女兒,她的女兒站在校門口不等母親走近,對著母親嚷嚷:你白癡!現在才來。我們老師本來在走路,嚇了一跳,站在那裡很驚訝,結果下一句話更驚訝,這個母親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所以孩子任性,脾氣大,那不是偶然的,我們把他寵壞了,恃寵而驕,所以菜夾錯了往後影響就很大。

  《大學》裡面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個先後順序錯了,為人子之道就沒有教給他。所以孝子孝子,是孝順父母叫孝子,現在的孝子是什麼?孝順兒子、女兒,所以孝順的方向、順序錯了,顛倒了,所以教出來的孩子那當然也顛倒,狀況百出。所以要教孩子孝道,首先要把菜夾對。所以諸位朋友,今天回去菜會不會夾對了?我記得小時候父母親打開冰箱拿出水果來,先給誰吃?給爺爺、奶奶吃,我爸爸的水果假如拿錯了,我今天就沒有坐在這裡了。所以順序重不重要?重要,假如拿錯了,我現在一定是敗家子,對!又是長孫,又是長曾孫,那一定三千寵愛於一身,哪有不墮落的。

  所以我們要把孝道演給小孩看,他自然而然就學習到了。現在還有母親買了一些很特別、很昂貴的水果藏起來,等公公、婆婆去睡覺了,馬上拿出來:兒子,來來來,特別買給你吃的。人算不如天算,以為這樣很疼孩子,請問孩子以後買水果給誰吃?不用等到兒子了,一定給老婆吃。所以我們還是要循道而行來教孩子,他才不會自私自利。因為當父母演出孝道,演出德行,會讓他本有的善根喚醒,上行就下效。我們記憶當中,父母從來沒有講過說要孝順,沒有,可是我們為什麼很自然就是這個態度?那就是身教。

  我母親二、三個禮拜都會回外婆家看看父母,十八歲以後我會開車了,變成我接送我母親回娘家去。其實讓孩子常常跟老人家接觸,對他是一種很大的幫忙,讓他敬老,讓他享受天倫之樂。我記得小時候回去,外公看到我,馬上就把飲料端上來,我一杯喝完他馬上又去開第二杯,第二杯喝完他又去開第三杯,深刻感受到他對這個外孫的慈愛,所以我們對於這些長者、老者就特別的恭敬。自私自利是從我們寵壞了他,只要我們現在念念為父母,念念為他人,孩子就學習到這樣的態度。

  再來第二個禮貌,為什麼會無禮?原因在哪?沒有教,現在假如父母跟親人老死不相往來,那孩子怎麼學禮貌也很困難。禮貌在《弟子規》裡面教得非常仔細,「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所以吃東西一定是先讓長者。我們很多讀經的孩子,一吃飯他們一定先站在旁邊,等長者坐下去了他們才坐,很有規矩。有一次我坐上去以後孩子還在那裡轉桌子,我就很奇怪,我說桌子為什麼要轉?他們說他們的老師教了,桌子上面假如有紋路,這個紋路不能對著主位,這樣不禮貌。你看孩子多細心,他那個恭敬心多細微,還把桌子轉了一下,讓這些條紋沒有對著我。

  諸位朋友,您孩子知不知道主位在哪裡?一進門正對的那個位子是主位,因為主人坐在那裡可以綜觀全局。結果有一個公司跟另外合伙的公司要開會,有一個員工一起走進來,這個員工馬上就跳到那個主位坐下去了,他的老板坐在那裡,那麼大的人怎麼說他,那就很尴尬了。所以連這點禮貌都不懂,以後會不會有前途?所以禮貌重要。一個人有禮,人生形成很多助力,一個人無禮,言語、行為無形當中,造成自己很多的阻力跟障礙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別人都看我不順眼?他也搞不清楚,那都是在一舉手一投足當中不懂得替人設想。

  有一個幼兒園的老板,帶著幾位年輕的老師一起請一個廣東的客戶吃飯。諸位朋友,請廣東的客戶吃飯點什麼菜?那當然點廣東菜。結果這些老師是湖南人,湖南人喜歡吃辣,所以一邊吃飯,這些老師在那裡:這個怎麼這麼難吃,那個怎麼那麼難吃。老板帶這些員工去吃飯目的在哪裡?目的在幫他招呼客人,總不能老板坐在門口端菜,所以這些人情世故都在禮貌當中可以形成、可以學習。所以老板最喜歡帶什麼人出去?最會夾菜,最會倒茶那種,他就輕松多了。您的孩子會不會倒茶?會不會夾菜,應對進退得當,人人見了都歡喜,這樣的態度、能力才能辦大事,才不會壞事,這跟學歷高低沒有關系,這跟培養跟歷練有關。所以這個老板一看這些年輕的老師,很無奈,不幫忙就好了,還在那裡搞砸了。突然上了一道比較辣的菜,他們很高興,老板馬上把它轉到客戶面前來要給客戶吃,結果沒有幾秒鐘這些老師馬上把它轉走,然後趕快自己夾起來,結果老板又趕快轉到客戶前面來,他們又把它轉回去。所以禮貌很重要,人與人之間優美的距離,不學好會搞出很多錯事出來。

  禮貌從小一定要教導,從飲食當中要先尊重長者,這個尊重的態度就會內化成他的存心。有一個孩子,剛好他的老師在看講經的錄相帶,這個孩子經過的時候把他的身子彎得很低,完全沒有擋到老師,經過。這個動作有沒有教過?有沒有老師還特別教他,長者在看電視,我們腰要蹲很低走過去?不可能教!那為什麼孩子做得出來?恭敬心形成的,有這一分恭敬心他就會去感受我怎麼做才是對人尊重。所有這些禮儀它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內化成他的存心,時時恭敬,時時替人著想。或坐走,也是如此。有一個孩子剛好跟他母親去找朋友,母親還在打行動電話,他跟他媽媽說:媽,你坐。他媽媽說你先坐,他又看他媽媽:媽,你坐啦!你這個孩子干什麼,叫你坐就坐,那麼羅嗦?媽,你不坐,我不能坐;「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這個時候母親應該怎樣?趕快坐下;你不要說你們老師教是一套,現在坐沒關系,那老師白教了,要跟老師搭配好才行,長養他的德行。

  「長呼人,即代叫」。在古代因為是大家族,客人來到門口可能要找伯伯,找叔叔,地方那麼大,我們是晚輩,應該主動去把長輩叫過來,來跟客人見面;有沒有可能客人自己去找?那這樣就太失禮了,我們自己接待客人很失禮。我們現在來看看,客人到家裡來,孩子正在那裡看電視,他會怎麼做?媽,阿姨找你。喊得很大聲,繼續看他的電視,然後客人站在那裡不知道要怎麼辦,有沒有這個情況?要不要教?慎於始,教育的敏感度很重要,沒有孩子生下來就自私、生下來就無禮、生下來就懶惰。你有看到一個孩子生下來然後全身不想動,有沒有?那要去看醫生,一定有病。孩子都活蹦亂跳,怎麼會懶惰?都是一開始沒有教好,才會造成往後壞習慣養成。所以我們敏感度要高,要觀察他有沒有孝心,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愛心,只要遠離這個存心,要趕快引導。

  所以接待客人要學,這個接待客人不止在家裡,在學校也如是,在公司也如是。我們在學校裡面,其他的老師來找了,學生一看到也是放大嗓子:老師,隔壁班老師找你。這樣都是無禮。在公司裡面,你會不會說:經理,有人找你?那經理說你明天不用來了。或者客人來了,經理正在開會,你還馬上說:經理就在裡面,你自己去。那客人走進去一開,在開會,那經理一看是接待還是不接待,就很唐突了。

  所以應對進退很重要。我們就訓練孩子,這個時候就不是用講的,禮儀的教育要讓他實際操作。就教導他,客人來應該問好,請客人坐,坐下以後要倒一杯熱茶給他喝,然後再去叫爸爸,叫媽媽,叫長輩過來見客人。剛好那一天幾個孩子學完,中午吃飯的時候來了一個阿姨,他們一聽到門鈴聲,六個人都舉手:我要接待。六個人都躍躍欲試,所以僵持不下六個人都接待。突然門打開了,六個小朋友都鞠一個躬說客人好。結果這個阿姨不敢進門,她說受寵若驚,她說從來沒有這麼隆重的接待,假如下一代的孩子都這樣,國家一定很有希望。結果一進門,拖鞋也要教他們要放在客人走進來馬上可以穿進去的位置,所以仁慈之心是落實在生活點滴當中。你接待客人也要想到,今天他假如要在家裡面過夜,可能匆忙之下會忘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到時候又不好意思跟你拿,你要跟他准備個毛巾、准備個牙膏,這些用品。他帶了,縱使沒有用,朋友會覺得你處處替他著想,在無形當中情誼就會愈來愈深厚,所以禮不可失,這是接待。

  客人一走進來,馬上請她坐,端一杯茶:阿姨請喝茶,阿姨您先等一下,我去叫我媽媽。這是在家庭裡面接待之禮;在公司亦如是。當我們能這樣應對進退,別人對我們的信任愈來愈高,那孩子他也從頭到尾把一件事情做好,他的責任心也會提升起來,有頭有尾。當家裡的人長輩不在,他也會主動再回來,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一定要再回來收尾。我媽媽剛好不在,我哪一位長者不在,叔叔,請問你有什麼事嗎?你要不要交代我,長輩回來我替你轉達他。或者您假如有急事,我父親的電話是幾號,您可以直接跟他聯系,他就把事情能夠辦好。有一些孩子你叫他去叫人,叫到最後不見了。接著問他說我不是叫你去叫某個老師,你怎麼不見了?他說找不到,他不在,沒有回來收尾。孩子能否有始有終,都在生活的點滴當中,我們要去注意,要去提醒才行。

  除了見面接待的禮貌,接電話也要有禮貌,所以禮貌一定是落實在生活點滴,那個恭敬心就時時提得起來。有訓練過孩子接電話的舉手?這個很重要,很可能你們在外的名聲不錯,都被孩子搞砸了。打電話來,你媽媽在嗎?不在,去哪裡?不知道,長者還想講話電話已經掛掉了,會覺得很無禮;這個朋友做人還不錯,怎麼孩子教成這樣。所以接電話也要注重禮貌,接起電話來:你好,我是某某某,請問你找哪一位?你母親在嗎?我母親在,您稍等,我去叫她,趕快去叫媽媽來。假如母親不在,很抱歉,我母親現在不在,請問您哪裡找?請問您有什麼事嗎?我可不可以替您轉告?或者您有急事的話,可以打我母親的行動電話,電話是多少,孩子自然懂得怎麼去應對,怎麼去處理事情。很奇怪,人愈有禮貌,他就愈歡喜去做這件事。所以這是接待之禮。

  還有打招呼的禮儀,人與人見面,中國的禮儀是互相敬個禮,西方的禮儀他們是以握手。諸位朋友,握手怎麼握?這個也要注意,也要教導。有沒有哪位朋友要出來示范一下,我們配合一下,來來來,楊老師來一下。我們在見面我是比較推崇中國的禮儀,敬個禮,不然剛好手很髒,又不好意思握手。握手的禮儀首先我們要注意到眼神,比方說在握手的時候,你好,你好,這樣有沒有禮貌?很多場合,一堆人來他搶著要去握手,這邊握的時候看這個人,那邊握看這個人,對方的感受怎麼樣?應付應付,所以眼神要注意。

  再來,這個握力道很重要。你好,你好,(你正常一點,沒關系),有沒有都這樣給人家握,好像給人家碰一下,你好,你好,都沒有力氣;好,好,好,有沒有這樣的情況?這樣感覺怎麼樣?不真誠,所以這個握的力道要適中,你好,你好。可不可以握得太大力?這樣會讓對方很痛,所以握的力道也要適中。還有握的時間,你不要一直握著,你好,你好,他都不知道你到底要不要放手;尤其看到漂亮的女生不可以一直握著,不然人家下次都不敢來了。還有這個握的位置也適中,也不要握太進去,也不要握太出來,這樣都很奇怪。這是握手要注意到眼神,還有注意到力道,還有位置都要適中。好,我們掌聲謝謝楊老師。這是握手要注意的。

  再來,握手的順序也很重要。握手應該是長者先伸手還是晚輩先伸手?是男士先伸手還是女士先伸手?你們應該握手也握不少次了,是長官先伸手還是下屬?好,這個時候不能民主投票。其實禮儀你靜下心來都可以推得出來,比方說男生跟女生,你男生先伸手,人家女孩子不要,那不是很尴尬,所以女孩子先伸手比較恰當。你看到女孩子不要手都伸出來,到時候人家不伸你就在那裡,很尴尬。再來長官身分比較高,他可能每天面對很多人群,所以我們不要主動伸手,我們只要站在一旁,畢竟是長者、是長官,我們面帶微笑,鞠個躬就好。當長官主動伸出來了我們再伸手,就不失禮了,不然他根本還不了解你是誰,假如長官又有一點傲氣,你伸出手來,那也是很尴尬,又縮回來。所以長官先伸手,長輩先伸手,這都是一種很自然的一種應對。

  接下來,握完手要介紹才不會失禮,所以人與人相處,當你是兩邊都認識的時候,那應該主動互相介紹一下,你不介紹,那一天也不知道要叫對方什麼名字,怪尴尬的。介紹的順序是把長輩介紹給晚輩,還是晚輩介紹給長輩?是把男士介紹給女士,還是先把女士介紹給男士?諸位朋友,你現在腦子有沒有打結了?介紹客人給主人,那是正確的。其實這個順序剛好跟握手反過來,把晚輩介紹給長輩。其實我們去想一想,你今天有一個朋友,你會不會去把你爸爸帶過來:爸爸,來來來,我介紹一個同學給你認識,不奇怪嗎?長官,來來來,我介紹我一個朋友給你認識,無禮了。所以尊重長輩一定是我們晚輩去跟長輩打招呼,一定是下屬介紹給上司。男女也是一樣,一定是男士介紹給女士認識,這樣的一個禮貌。

  再來,見面我們也會遞名片,這個禮貌也注意,很多人拿出名片,來,你一張,我一張,他一張,你這樣子發的時候人家會不會很重視你這一張名片?不會,所以禮貌除了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所謂自敬,自己尊敬自己,而後人敬,自重而後人重。俗話說「不自重取辱」,一個人不尊重自己就會招來他人的侮辱,所以為什麼一個人會讓人家指指點點?他可能連衣著都太隨便了,《弟子規》說「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其實當我們把自己弄得整齊干淨,就是對他人的尊重,這個禮也不可失。今天假如我在台上穿一個T恤,你們要不要聽我講?那就不用講了。

  所以遞名片也是一樣,要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遞名片要雙手遞過去,而且遞過去的時候,對方馬上一拿就可以看到,你不要用反的,他拿過來還要這樣反過來,或者要這樣看,那很奇怪。當我們接到名片以後,你要馬上看到他姓什麼,比方說他姓陳,後面是經理,陳經理你好,你這個稱呼一叫下去,第一印象就很好。你不要收了一下子就放在口袋裡面去了,然後一吃起飯要講話他姓什麼,再拿起來看一下,那就很失禮了,所以這個應對進退會讓人家覺得很舒服。你不要拿著名片就把它擺在桌子上,然後在夾菜的時候那個菜湯又滴下去;或者有些人拿了就把它放著,放在椅子上,結果都坐下去了,他看到那個名片被菜湯這樣侮辱,那你這個生意能不能做?那做不成。所以這個禮貌在我們生活點滴當中,我們應該多學習,這是要教導。

  有一個母親她就提到,她從小客人來的時候,她一定都會切一盤水果請客人。有一次剛好客人來她不在家,她的女兒小學三年級,結果一進門,她看到客人,同時也看到桌上有一盤水果,誰弄的?她女兒弄的,所以這個身教很重要。再來懶惰,懶惰怎麼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孩子小時候都很好動的,我的外甥差不多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他母親在擦桌子,他跑過來,剛好母親離開一下,他拿起抹布就在那裡擦,他是不是想擦桌子?模仿,覺得很好玩。結果他母親一走過來,就對他說:小偉,這麼小就懂得幫媽媽的忙,真是有孝心。這個孩子一聽完擦得更用力,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然後又對他說:你只要能把四個角再擦干淨,那這個桌子就擦得很好。不只肯定他的孝心,同時把做事的方法教給他。所以孩子小時候就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任,也很愛惜干淨,他就不會懶惰了。

  《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句話提到,「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以前這些生活上的勞動誰做?小孩要做,他就勤奮。曾國藩先生提到,要看一個家族興還是衰看三件事,第一件事早上睡到幾點,假如都睡到很晚,家風必敗,睡那麼晚愈來愈懶惰安逸了;第二件事看看小孩做不做家事。曾國藩先生他已經做到四省的總督,在清朝的漢人沒有人做的官比他大,但是小孩的家務不給傭人做,自己來。勞動的好處甚多,我們待會來分析一下。曾國藩先生說第三件事就是看子孫讀不讀聖賢書。所以「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讀經書才能分辨是非善惡。

  現在很多家長教孩子是你只要把書念好就好,其他的事都不用做,這樣的方式害了孩子。我們來看看做家事跟不做家事會有什麼樣的差別?我對於這一件事會有思考也是學生成就我的。剛好我有一個學生從一年級上學期到六年級下學期,沒有一次成績不是第一名,諸位朋友,這樣的孩子優不優秀?很優秀!可是分配給她的掃地工作都偷懶,不做,而且她口才又很好,都會給你找很多藉口,但是同學都已經怨聲載道了,大家都很不滿,老師偏心。這個時候不能不處理,眾怒難犯,帶一個班就好像帶一個小國一樣,也要讓民心能夠平和下來,所以我就打電話給她的母親。當然講話要有藝術,你不可以一開始就說你女兒哪裡不好,那她聽了很不能接受。

  所以我們跟人談話有一個准則,見到人要懂得先鼓勵,先稱贊,稱贊二、三句再批評一句,這樣他的心髒比較能夠負荷得了。所以我先肯定她女兒這段時間做了哪些對班級有貢獻的事,接著我也沒有直接說她女兒很懶惰,不做掃地工作,我們只是告訴家長說做家事有很多好處。第一個好處身體好,我們現在很多少女一、二十歲就病厭厭的,做啥事都沒力氣,結果我們看到很多八十幾歲的老婆婆還拿著鋤頭在耕地,誰身體好?那為什麼老婆婆身體這麼好?從小干活勞動,筋脈通暢,身體有磨煉,體格有長成,所以其實禍福相倚。

  我常常會跟我父親講,我說你比較好命,我們比較命不好。他們都很驚訝,我們小時候哪有吃得像你們這麼好,你們才好命。我說不對,因為你們小時候苦,常常干活,身體那麼強壯。所以我爸爸已經六十幾歲了,比我強壯多了。每次跟我父母出游,我開車的時候,我爸爸還要在旁邊問:要不要換一下,累不累了?我爸爸一開都是好幾個小時都不累。有朋友都說:你很孝順,跟父母住在一起。我都覺得很丟臉,根本就不是我照顧父母,而是父母照顧我。所以多勞動,身體血脈才會健康,這是第一個。而身體好影響多大?一輩子。

  多勞動的人才會深刻感覺到他人付出的辛勞,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你什麼都給他做好了,他都視為應該,有什麼好感恩的,你沒做他反而對你生氣。有一個母親她孩子上初中,每天都幫他水壺裡的水裝好了,然後拿給他去上課,數十年如一日。突然有一天她稍微拿晚了,拿給她兒子,她兒子拿了以後罵她:我要遲到了,都是你害的。她突然被罵醒了,這件事應該是他自己做的,結果我每天幫他做,他不感謝還罵我,說我害他遲到,所以母親醒過來了,從此以後不侍候他。結果她的孩子快速成長,因為回來以後說午餐自己弄,她孩子現在很會煮午餐。所以你幫孩子做太多,反而他的成長愈少。

  我們看到以前的人十多歲十八般武藝都會,為什麼?練出來的。現在很多要結婚了可能菜都不會煮,當然男生也要學煮菜,不然家裡都沒人會煮菜,每天吃哪裡?吃館子,吃外面,長期吃下來會怎樣?病都出來了,外面都是比較油,比較鹹,比較膽固醇高。我自己到海口去,去了以後自己一個人住,所以煮飯要自己來,洗衣服自己來,拖地,整個家裡的家活都要自己干。當我在拖地的時候突然會想到誰?突然會想到一首歌,叫做「世上只有媽媽好」,感恩心就出來了。所以你讓孩子去拖地,他說拖地那麼辛苦,結果一想,媽媽每天要上班,上完班回來要煮飯,還要做這麼多事,媽媽都沒喊累,我做這樣就累了,生起對母親的尊敬。假如你從小都沒讓他干,突然他都上高中了,有一天你實在忍不住,媽媽做得那麼累,你還在那裡看電視,不會過來幫忙。你的兒子很無奈、很無辜看著你,看完以後繼續看他的電視,這個時候你也莫可奈何。

  我們很多老師會告訴孩子,母親生我們的時候很辛苦,所以生日首先要想到感謝父母,而不是要一大堆禮物跟蛋糕。一個小女孩四年級,她聽了以後也很受教,回去決定炒菜給她母親吃,所以她就炒了一個黃瓜。一進到廚房身高不夠,搬了一個椅子站上去。所以你讓孩子做事,他那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在做當中會去想辦法。搬了椅子以後,油倒下去噴起來,她很害怕,去拿了一個大手套套在手上,繼續炒黃瓜;把黃瓜倒下去油噴得更高了,她情急之下去找到她父親的安全帽,把安全帽戴在頭上,這叫全副武裝,把黃瓜炒完了。當她把這一盤黃瓜端出來,雖然只是那一剎那,這個孩子的心境變了沒有?她以後面對母親煮出來的菜會不會挑三揀四?不會了,她知道不容易,她就會感謝。

  我也曾經自己種菜,種空心菜、種紅蘿卜,結果我種了二、三個禮拜,然後把它摘一摘炒成一盤,他們三分鐘就把我解決掉了。「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我自己去種過以後我就知道辛苦,就不會浪費,也會感恩了,這是習勞知感恩。多做就會勤勞,而勤勞是一個人致富的根本,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這個勤勞的態度也會形成。當你讓孩子常常做事,那他都能夠去盡心盡力做好,他的責任心就在這個當下形成。

  我們教導很多學生都會深刻感覺,那些辦事辦得很好的孩子,在家裡都是能手。我有一個學生他的父親比較早過世,母親後來改嫁,嫁給他的繼父,後來他的母親也離開了,變成繼父帶他。那時候他還很小,才幾歲而已,都在繼父的計程車裡面度過晚上,他從七、八歲就開始煮飯給他的弟弟吃,所以辦事能力特別好。確實雖是禍,福也在其中,他照顧弟弟,做那麼多事,干起活來非常精練,往往我有什麼事交給他,特別放心。當然我們今天讓孩子去做家事,比方說拖地,你也不能只把工作交給他,你還要去做一個檢查的工作。好,這一節課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