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參半的人道


 2007/10/7    熱度:7872    下載DOC文檔    


人到底是什麼?在哲學、文學、生物學,乃至各宗教中,對人類的討論很多,至於佛經中,關於人的名稱,在《立世阿毗昙論》卷六中提到,人道以摩奴沙、末奴沙(梵文manusya)為名,又稱人間界、人趣、人道,或單稱人,為欲界中的有情眾生之一。

而依佛經說法,人分別居住在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瞻部洲、北俱廬洲等四洲。在《長阿含經》中敘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四周有七金山圍繞,七金山之外,則是浩瀚無邊的鹹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著不同的人類,之間完全隔絕,互不相通。而我們亦即地球上的人類,則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閻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點。四大部洲的敘述,散見於《長阿含經》、《樓炭經》、《立世論》、《俱捨論》、《造天地經》等經典中,各洲各有特點,例如西牛貨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為特點;東勝神洲的特色則是土地極廣、極大、極妙,所謂極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盧洲的人沒有膚色、種族優劣之差別,也沒有憂悲啼哭,但這裡是佛法中視為八難之一的地方,因為這裡只有純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而我們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點,則是有無數的欲望,所以能造種種善、惡業行,但也由於具有思惟能力、慚愧心,所以,能夠修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釋類具有憶念、梵行、勇猛心三種特性。形諸於外的則是為了他人的利益,寧可犧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種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則是展現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難受能受的‘菩薩道’精神。

人身難得今已得

而在六道中真能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也唯有人,可見生在人道,是多麼的可貴,所以《涅盤經》卷三十二有言:‘人身難得,如優昙花’。

更何況唯有人能夠修禅定、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所以,人間雖然充滿了各種苦難,但是透過人身來修行,也可化煩惱為菩提,化苦痛為喜樂,淨土也可在人間展現。

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面對世界人口不斷增加的事實,以全球人口來說,目前已超過五十億人,不免要問:‘人身會難得嗎?’事實上,若從六道眾生來看,要投生為人還真是不容易。在《中阿含經》有一個故事譬喻投生為人的困難,如同有一只瞎龜在茫茫汪洋中,要剛好遇上一塊浮木,這塊浮木上必須又恰好有一個小孔,這樣的機會已是少之又少,而這只烏龜的頭又要恰好從浮木孔伸出來,這樣的機會真可說是難上加難,經典中便以此來形容得人身之難得。

那麼如何才能投生為人呢?據《成實論.六業品》指出,投生人道的眾生,是因為過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業。關於受生人間的業因,在《雜阿含經》卷三十七:‘若行不善業則生地獄,後若轉生人中則受諸難,又若行十善業則得生天上,後若轉生人中可免諸難。’所以,《法華文句》說道:‘五戒為人,十善生天。’過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終生奉行,來生可得人趣之果報。

有關於人的故事

佛教對於人的由來,是以因緣法說明,至於人類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現,在《世紀經》、《大樓炭經》、《起世經》中提到,地球形成後最初的人類,是從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來,他們由於貪愛地球上的一種天然食物,吃了以後,身體變重以致於無法飛行,從此就在地上安居下來。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