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四章 積善 (7)
正文:昆蟲(32)草木,猶不可傷。 譯文:即使是細小的昆蟲,無情的草木,也同是生命,不可隨意加以傷害。 分析: 為善之人,知道天地是好生的,所以,即使是細小的昆蟲,因為其有佛性故,也不敢任意傷害。花草樹木屬於無情,因其也在不斷地生長,也是不肯隨意折斷。這是因為仁愛之人的仁愛之心,普及世間萬物,連樹木、蟲豸都不肯傷害,那麼其它生命更不用說了。 有人說,細小的昆蟲,亦是生命,可以尊重,不去傷害。草木乃無情之物,為什麼一定要尊重不傷呢?花草樹木,也是出生、長大、開花、結果,他們也有幼小、成長、衰老的生命周期,怎麼可以說他們不是生命呢?如,現代的馬向雲,在室內養了一盆闊葉花樹,等他在事業上發達時,花繁葉茂,人見人愛;等到馬向雲事業受挫折時,花樹就枯萎死去了。再如,老人劉冬,他養的鐵樹開了花,其家即喜事不斷,兒女升遷,事業成就。為此,怎麼能說草木是無知無情之物呢?為此我勸說世人,大家要認真對待一切有情,和一切無情的生命,要養成一片慈悲的心態。 事例一 孟慶圓家養一棵橡皮樹,當橡皮樹茂盛生長時,她家的生意,主人的工作都順利。後來,她嫌其形狀不好看,進行了大的修剪,結果她家的一切環境變得不好起來,出現種種不順。經過幾年的養育,她家的橡皮樹重又生長起來,她的家又重新順利。從此,她視樹為寶,百般灌育,不敢怠慢。 事例二 李億經常買生命,一次到市場,見到兩個烏龜,他的錢只夠買一個放生,於是跟老板講價,商議買下一只,第二天去河邊放掉。這時沒有被選中的那只在網袋中朝李億爬過來,似在叩首求救。被人拉回去,又爬出來,如此數次。李億不忍心扔下他不管,就跟老板商議,先欠著貨款,帶那只烏龜一起走。老板也深受感動,同意了他的請求。等李億放生時,兩只烏龜叩首不斷,不肯離去。李億說你們走吧,我要回去了,它們才走進河中游走了。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