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了凡四訓菁華—改造命運,心想事成(第二集)
了凡四訓菁華—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第二集)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9-13-02 請看第三段,丙這一段:「立命之學」。這是四篇裡面的第一篇,全文分兩個大段:第一個大段講「休咎有數」;第二個大段是主題,「立命之學」。了凡先生自己敘述,他在慈雲寺遇到孔先生,孔先生給他算命,斷定他一生的吉凶禍福。「休咎」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吉凶禍福,算得非常准,屢次的試驗都非常准確,「試數皆驗」;驗是很靈驗、很准確。所以算命、看相、占卜,這裡頭不是沒有道理的。可是要能遇到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那個算就會很准確。一般江湖上算命的靠不住,好像小的,他也能說得幾分,實際上那是完全憑經驗。因為他每天接觸的人多,看的人多,所以對於一般眾生的心理,他能夠揣摩得到。看看你的言行舉止,看看你的談話,看看你的表態,就曉得你有些什麼困難,說一些應付的話,那個不准確的。像孔先生,不是屬於江湖術士這一類的,確實有學問、有修養、有道德。 於是了凡先生就相信,這個信是深信不疑。一個人「生死」有命,「榮辱」也有命。「榮」是你這一生當中發達,功名富貴你得到了;「辱」是你所希求的得不到,你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非常困苦,都是命裡頭注定的。「生死榮辱」這四個字是講自己一生。下面「治亂興衰」這四個字是講家庭、講社會,我們佛家講依報的環境,就是我們居住的環境。這個環境「治」,治就是像現在所講的安定,社會安定;「亂」就是社會動亂。社會安定、動亂也有數,國家的興衰、家庭的興衰,乃至於你自己事業的興衰也都有數。 所以古老的這些預言家,能夠推測到幾十年之後社會的動亂,幾百年之後的社會動亂,還有更高明的,能夠推算到三千年之後社會的狀況。在中國、在西方都有這種人,也都有這些書籍,我們不難看到,這所謂是預言。預言它能夠預算得那麼准確,根據什麼道理?第一種就是術數,就是此地講的數學。現在人也知道,數學為科學之母,中國最古老的,講術數的就是《易經》。所以在中國,推算一個人的一生休咎,推算一個國家的國運,乃至於整個世界的種種演變,都可以從《易經》卦象裡面看到。西方也是依照這些數學、天象、術數,這些東西能夠看到過去未來,都相當准確。所以說「數皆前定」,好像人這一生,乃至於生生世世,都按照定數過日子,很少有人能夠逃出定數的,這個現象也是真的。 了凡先生經過孔先生算定之後,知道自己一生吉凶禍福,都是前世注定的,那還有什麼話好說?所以就「澹然無求」。在一生當中,他的心定下來了,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他心定下來了。這是個聰明人,畢竟是個讀書人,讀得很不錯,為什麼?求也沒用處,求不到;爭也沒用處,爭不來。如果真的爭得來、求得到,那就拼命求、拼命爭,爭不到!正是所謂:「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我們讀了之後,感到了凡先生是個標准的凡夫,完全順著命運過日子,這就是比一般人聰明多了。一般人不曉得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天天虛妄來祈求,哪裡能求得到?這個妄念不但求不到,而且造作許許多多的罪業,把自己命中原有的福報都折損了,你說這個多可惜!不知道修福,不知道培福,把前生所修的福報,天天在那裡毀損,這是最愚癡之人。我們講世間人愚癡,這種人是最愚癡的人。這是第一段的大意。 後面這一大段,這是這一篇的主要內容。他遇到雲谷禅師,「山中對坐三日無念,師奇相問,知為凡夫」。雲谷禅師是參禅的,也是當代的高僧,這是明朝時候的事情。他閒暇沒事的時候,喜歡到這些寺廟裡面去,訪問這些高僧大德。跟雲谷禅師在禅堂裡面對坐了三天,他的心很定,沒有什麼妄想。雲谷禅師看到他很驚訝,一般人妄念太多,所以參禅功夫不能得力。他在那裡坐了三天,不起一個妄念,這在禅門裡面講,相當功夫!真正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做到了。所以雲谷禅師非常贊歎他,問他這個功夫,平常用的什麼功夫。了凡先生是個老實人,照實說了,「我沒有什麼功夫,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打妄想也是白妄想,干脆就不打了」,這麼回事情!雲谷禅師聽到就哈哈大笑,說: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你還是被命運所轉;被命運所轉的人是凡夫,能轉命運的人那才是聖人。雲谷禅師就教導他,應當要轉命運才對,不能隨著命運所轉。了凡先生就懷疑了,他說命既然是定的,難道還能轉嗎?這個疑惑,他解不開。下面這是雲谷禅師對他開示的重點。 禅師先「引證」,因為這些詩書、佛家所說的這些話,他都聽得耳熟。詩書這是中國當時念書人必讀之書,四書五經。「詩書」裡面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這個話說得多明白,說得多清楚。命運是從哪裡來的?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定的。你的一生吉凶禍福,是你過去造作的因,這一生你所受的果報。佛家講我們這個身叫業報身;諸佛菩薩再來,跟我們這個身不一樣,他是願力身。他是乘願再來的,他不是業力,所以他的應化永遠是自在的。我們被煩惱所縛,一點自由都沒有,是業報。業有兩種:一種叫「引業」,就是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這叫引業;第二種叫「滿業」。引業多半是講五戒十善,你過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很好、修得不錯,這個力量引導你到人道來投生,你得人身。你得人身這一生當中吉凶禍福,那叫滿業,那是另外一個因;你在前生,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你所修的善惡,你修的善業多,你這一生得福報。 哪些是屬於善業?佛講得很清楚,布施供養。你這一生得財富,你有錢,財富從哪兒來的?命裡有的。命裡怎麼有的?前生財布施,那是因,你布施得愈多,你這一生所得的財富也愈多,是這麼來的。命裡面有財,不管你干哪一個行業都發財,命裡沒有財,無論你選擇什麼行業,你都失敗。所以我們從事哪個行業,工作勤惰那是緣,那不是因,因是過去生中種的種子。聰明智慧這是果報,佛給我們講,前生修法布施,喜歡教導別人,這一生就得聰明智慧。如果修無畏布施,你就得健康長壽。世間人希求果報,總不外乎這三類。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是屬於果報,你要不修因,哪來的果?我們今天看到世間人,有財富、有聰明智慧的,有健康長壽的,人家前生修得好。我們這一生得不到,生活過得很困苦,如果你要是覺悟了、明白了,現在修還來得及。現在努力的修,不要等來世,現在這一世當中就能得到果報,亡羊補牢,不晚!只要自己懂得道理,認真努力去修因,你這個因修得非常殊勝,不要等到來世,這一生果報就現前,這是佛教導我們的。 我們要懂這個道理,錢決定不是,賺了錢去儲蓄攢起來,你就會有錢,靠不住!佛經上講「財為五家共有」。你看一個經濟動亂,我們這兩年在新加坡住的時間多,看到馬來西亞、新加坡,在經濟動亂的時候,多少富有的人,幾億財富的人、幾千萬財富的人跳樓自殺。股票跌了,一賠賠得一文不值,到最後走投無路。有一個同修告訴我:他有一個朋友,在經濟好的時候,他的財產上億,這一次經濟風暴來的時候,全部賠光了,只剩下三百多萬,跳樓自殺了。來跟我講,這三百萬也不少,也能過日子了,何必要死?所以財靠不住。如果他在有錢的時候,拿這些錢做好事情,做社會救濟的事業,他就不會受經濟風暴的影響。在這種狀況之下,做生意還有人賺錢的,不是沒有。我們同修當中一個,做什麼生意我沒有問過他,他就賺錢。命裡頭有,肯布施,歡喜布施,經濟風暴對他毫無影響。所以財是從布施來的。 聰明智慧從法布施。法布施在現前我們印經布施,印經是屬於法布施,印這些善書送給人,也是法布施,勸人為善。除這個之外,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做錄影帶、錄像帶、錄音帶、CD,到處給人結緣,也屬於法布施。你要認真去做,智慧就天天增長。不肯幫助別人,你哪裡會有福報?你哪裡會有智慧?無畏布施裡面,什麼叫「無畏」?別人有恐懼,身心不安,你去安慰他,你去保護他,讓他離開一切恐怖,屬於這一類的,都叫做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中國的佛教徒選擇素食,素食是屬於無畏布施。不吃眾生肉,絕不傷害一切眾生,這是屬於無畏。 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這一種果報叫「滿業」。業報有兩種,得人身是一回事情,得人身,如果過去沒有修三種布施,人身雖然得到,生活非常艱難、非常困苦。我們看到世間人,有富貴的人,有聰明的人,有富貴而沒有智慧,有智慧沒有富貴。這個現象,諸位稍稍留意就看到,很多發大財的大老板,實在講沒有智慧,福報太大了。他底下用的這些人,手下的人有智慧沒有福報,聽他指揮,給他出主意,給他辦事。他養活那些人,那些人就是前生修慧不修福;這老板修福不修慧,我們確實看到過。既有福報又有智慧,那個人不多。如果三種福報都圓滿、都齊全,又健康,又長壽,又有智慧,又有大福報,這才修得叫真正圓滿。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三種布施都要修。 我們提倡要辦個老人院,這在布施裡屬於哪一種?屬於無畏布施。我們看到老人,晚年的生活很痛苦。尤其在現在這個社會,兒女不孝,年老住進老人院裡面;老人院固然物質生活給你照顧到了,精神生活非常貧乏。我們在此地,黃金海岸幾個退休村,我們去訪問、去參觀過。在世界上,我看到許許多多地區的老人院,老人福利這些事情,我看得很多,澳洲辦得最好,可是還是缺乏精神生活。所以住在那個地方,吃飽飯沒事,一個人在曬太陽,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你說他多苦悶。換句話說,他自己心裡明白,在這個地方干什麼?坐吃等死。那是什麼味道?看看那些老人,今天這個走了,明天又有一個走了,天天看這種情形,想想什麼時候輪到自己。所以我們想辦老人院,希望對老人有好的照顧,特別是精神生活的照顧,宗教修學上的照顧。對於病苦的老人,年歲高的這些老人,要特別照顧。每天都要有人去跟他談話,老人你跟他講多了他又煩,又不能不跟他講話,又不能多話;所以每天有個兩次、三次,一次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這個他很歡喜。勸他念佛,把三世因果這些道理,常常講給他聽,讓他明了,讓他對於死亡不產生恐怖,這是無畏布施。 生死只是一個轉變而已,我們這個身壞掉了,再轉一個身,再換一個生活環境,實實在在的狀況如是。他如果真的明白了,他就不會貪生怕死;年歲大了,想到來生我們的生活環境,比這一生還要好、還要殊勝!教他修學的方法。這裡面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都修了。財布施怎麼修?我們用我們的精神,用我們的體力,去照顧他,去幫助他,這是布施。用身體體力這是內財,比外財還要殊勝;外財是身外之物,我們親身去照顧他,是內財布施。你給他講這些因果道理,講佛法的道理,勸導他念佛,法布施。他接受之後,心裡很安慰沒有一切恐懼,無畏布施。老人院裡三種布施具足,你要是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來生的果報就非常殊勝;你得財富,又有聰明智慧,又得健康長壽,你這果報多殊勝!所以老人院是真正的道場,天天勸別人念佛往生,自己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得生淨土。 可是世出世法總要緣具足,緣不具足,雖有這個願不能夠實現,要緣具足,緣不是我們勉強能夠強求的。看看現在,大概新加坡的緣會先成熟。我們准備在新加坡建一個彌陀村照顧老人,新加坡這個彌陀村是比較殊勝。我們很冷靜的考慮過,有很多年輕的兒女,不願意跟父母住在一起,厭棄父母。好,有這麼一個地方,你又喜歡念佛,把你送來了。如果要收費的話,第一個月費繳了,第二個月可能他就給你拖半個月,拖兩個月,第三個月就沒有了。老人住在那邊心就不安,什麼時候會被這個地方趕走,趕走之後到哪裡去,他就免不了憂慮恐懼。我們想到這一層,老人院不收費用,他進來心就安了,不收費用,一直養你到老送你往生。進來之後,衣食住行我們統統照顧,新加坡彌陀村,我們是從這一個目標方向來進行。 正像現在新加坡的齋堂一樣,我們講飯廳,這個飯廳裡面吃飯免費的。無論什麼人,你學佛不學佛,反正你到那個地方,你都有得吃,自助餐,現在的菜差不多有十幾道到二十道菜,由你選擇。供應水果,還供應咖啡、牛奶,跟外面一般素食餐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年多來,新加坡也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失業的人多了,賺錢不容易,很多餐廳關門了。居士林這個餐廳興旺,每天來吃飯平均增加三百人,現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差不多每天吃飯的超過八百人;星期六、星期天,差不多三千人到四千人,遇到假期的時候。那個地方非常興旺,吃飯人擠人好熱鬧,一分錢不收,一年到頭沒有一餐缺乏的。居士林附近有一些住家,天天到裡面吃飯,家裡不要開伙的,這是世界第一家。你說這錢從哪裡來?不知道,不曉得錢從哪裡來的。反正居士林天天供齋,每天供養八百人以上,這麼多人吃飯,居士林沒有買過米,沒有買過菜,也沒有買過油鹽。因為大家曉得這個地方供齋,無條件的供齋,就有人送米來、送菜來、送油來。送那些東西吃不完,吃不完,這吃的東西不能放,放久了就壞掉;所以我們每天用卡車,我們轉送,送給一些老人院、孤兒院,我們吃不完還要往外送,從來沒買過。 好事就怕你不做,你真正發心做,三寶護持、龍天護法,哪裡要操心?我們有這麼多年的感應,這麼多年的經驗,所以辦彌陀村有這個膽子干。住進的老人一分錢不收,我們照顧他,衣食住行四事供養。彌陀村現在設計圖已經批准,政府批准了,大概七、八月間可以動土。預定一年半建好,裡面有四百個房間,每一個房間住三個人,可以容納一千兩百人。當中建一個大的念佛堂,念佛堂是圓形的,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人念佛。這個建成之後,是淨土宗第一道場。所以要有信心。 再底下「佛說:有求必應,內外雙得。」我們不是求自己的,我跟李木源居士兩個常講,我們是替阿彌陀佛做小工的,是替佛菩薩來照顧大眾,照顧這些需要照顧的人。彌陀村的消息才撒出去,現在報名的人,聽說已經有好幾百人,我看我們彌陀村沒有蓋好,報名的人一定就超過了,都想來。如果說人數太多了,我們將來考慮,彌陀一村,彌陀二村,彌陀三村,慢慢的發展,總不能說不照顧,總不能說到此為止!我們沒有錢,有膽量做這個事業。曾經有不少人問李木源,你的膽子太大了,你怎麼敢做這個事情?李木源答覆得很好,我們沒有錢,真是一文都沒有;我的老板有錢,老板有福報。他說老板是誰?老板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大福報。我們一切靠佛菩薩,不靠人,得佛力加持。只要你真誠心、清淨心去做,大慈悲心去做,就有感應。 這個道場,諸位有機會可以到那邊去看看,任何一個人到居士林,預先通知他,那一邊就准備接待,你去看看,非常殊勝!這就是佛家講的「有求必應」,哪有求不到的?凡是有求不到的,你有業障;什麼叫業障?私心。自私自利的這個念頭就是業障,你求就沒有感應。沒有一點私心,完全為眾生、為佛法,哪有不感應的道理?「內外雙得」,內就是剛才講的智慧、健康、長壽,這是內;外,就是財富,從前人講功名富貴,這是外。內外雙得,你統統都得到。佛說的話,哪有假話?你今天有求而不得,那就是有障礙,這是業障,你能夠把業障忏除,你就能夠滿願,就能夠稱心。這是理論,理明白了,你就建立信心。 從哪裡做起?底下一小段:「指歸實學」。實是真實,實實在在的,不是玄學,不是空談。「斷惡修善」、「廣積陰功」,這就是你要想改造命運,從哪裡做起?從這兩句做起。一切不善的念頭,不善的思想,不善的言行,要把它改過來。修就是修正,修正過來那就是善。什麼是不善?我簡單說個標准,也是標准裡面的總綱領,凡是為自己的都是不善。我們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總是要為自己的利益,這就不善。諸位要知道,這是大道理。你念念為眾生、為社會,這個善。善惡的標准要這樣定法,世出世間這些聖賢教誨我們的,也是以這個為標准。起心動念一切所為,幫助這個社會,幫助苦難的眾生,我們奉獻自己的身心;奉獻就是廣積陰功,為一切眾生服務,這是功德。什麼叫陰功?做了好事情不能讓人知道,別人曉得了,一稱贊一表揚,你的功沒有了,馬上就報掉了,人家贊歎你,報掉了。所以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這叫陰德,你這個善德愈積愈厚,果報就不可思議,殊勝!惡事希望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看到罵你一句,那個人指責你,你的惡就報掉了。所以惡不要隱瞞,惡要揚出去,善要藏起來,你的善積得才厚。現在人沒福,為什麼?做一點點好事情,唯恐人不曉得,大肆宣揚,立刻報光了;造的惡事情隱瞞,決定不能讓人知道;所以惡愈積愈厚,善沒有積到,將來的果報都是惡報,沒有善報,這個我們要曉得。這兩句真正能做到,就不失人身。 第二:「改過指入不二法門」。這一條裡面所講的意思深一點。什麼叫不二法?不二是平等。我們所有一切的過失,根在哪裡?根就是在不平等。我總比別人高一點,時時處處有高下之念頭,這是煩惱,這是嚴重的分別執著。所以佛家要我們斷煩惱;儒家是世間法,雖然沒有講斷,但是也教人控制。你看《禮記》「曲禮」裡面,在第一面就說到,「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傲慢,一切眾生都有,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是學的。貪瞋癡慢是天生的,怎麼說是天生的?無量劫來,生生世世薰習成了種子,不需要學習的,貪瞋癡慢就現前,傲慢的習氣隨時就表現出來,人人都有。儒家教你控制,不可以再增長,要控制;佛家要斷。 你不斷傲慢,你在六道輪回裡面,你只能在欲界,色界沒有分。諸位看看大小乘經論,世尊所說的色界天人,煩惱裡面慢沒有了、瞋沒有了,你沒有瞋恚、沒有傲慢,你修行才能夠到色界天,色界天修禅定成功的。換句話說,你有傲慢、你有瞋恚,你決定得不到禅定,你修禅定不會成功的。一定要把瞋恚跟傲慢斷掉,你的禅定才能修得成功,你才能夠生色界天。所以這是大煩惱,嚴重的煩惱,你能夠斷掉,你的心就平等,這才能夠跟大乘佛法的不二法門相應;不二法就是平等法。真正明了,法法都第一,你有什麼好傲慢的?你怎麼能在別人上面?沒這個道理!「法法平等」,《華嚴經》上講法法都第一,沒有第二。第一那就是不二,智慧才開出來。所以慧從哪裡來?慧從定來的,你沒有定哪來的智慧?這是真正的功夫,有這樣的功夫,你的命運改變了。 後面說:「義理再生之身。」底下四個字是我加進去的,「乘願再來」。換句話說,你沒有前面斷惡修善、廣積陰功,認真去改過,你決定被命運所轉,你一生脫離不了業報;你要認真努力去修學,你的命運轉變了。義理再造之身,超過數量了,你就不落在數量,你再去看相算命就不准了,就不靈了。這就說明命確確實實可以改,有改的道理,有改的方法,有改的效果。真正改過來了,就跟諸佛菩薩應化沒有兩樣,乘願再來的。這是雲谷禅師開示的大意。 底下我寫了這三句,這三句是佛法教學的三種果報。如果人家問,佛法的內容是什麼?這三句就把整個佛法說清楚、說明白了。佛法教學的內容,第一個目標:幫助你不墮三惡道,就是不失人身。在六道輪回裡面,你不會墮三惡道,你得人天身分,你來生生活狀況決定比這一生好,你能得這個果報;因是什麼?因就是斷惡修善、廣積陰功。只要這八個字你做到,在六道輪回裡不失人身,來生比這一生生活決定殊勝,得好果報,這是第一個目標。 再提升一層:「轉迷成悟」。轉迷成悟要從改過上下功夫,改過先要知道自己的過失。諸位都曾經聽說,佛家常講,開悟了、覺悟了。什麼叫開悟、什麼叫覺悟?知道自己的過失,這個人就開悟了;把自己過失改正過來叫修行;悟後起修。你覺悟了,知道自己毛病,不能改沒有用,悟等於沒悟。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過失修正過來。過失有三方面:身語意。身有錯誤的行為;口有錯誤的言語;心裡面有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能把這些東西改正過來,這是真正修行,真實的功夫,這種功夫能夠轉迷成悟。轉迷成悟,果報就超越六道。六道都迷,悟了不迷,六道就超越了,超越六道輪回。那到哪裡去?六道外面有四聖法界,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這是覺悟了。 再往上提升:「轉凡成聖」。這個凡,十法界都是凡,大乘經裡面說得很多,六道叫內凡,六道以內的凡夫;超越六道輪回之外,聲聞、緣覺、菩薩、佛,叫外凡,六道以外的還是凡夫。他雖然是菩薩,雖然是佛,他沒有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那就不是凡,那就是聖。他雖然是菩薩,雖然是佛,六道裡面的佛,天台家所講的藏教的佛,通教的佛,都是指這一類的人,沒有見性;別教的佛見性了,那是聖。所以藏教、通教的佛是外凡。轉凡成聖,那就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怎樣才能做到?都在改過上。諸位要曉得,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都還有過失,我們哪裡沒有過失?我們天天造作無量無邊的過失,自己完全不知道,正所謂是麻木不仁,這還有救嗎?現在眾生確實是如此,唯一的辦法就是聽經、讀經、研教,希望用這種方法提醒自己。 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中斷過。除這個辦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天天講、天天勸,所謂是「一門深入,長時間的薰修」,他才能產生效果,才能起作用。三天不聽經,毛病完全恢復了,這都是事實。由此可知,我們的煩惱、業障、習氣是多麼的深重,我們還自以為是。明眼人看到你,造三惡道的業,再過不了多久,你就墮三惡道去了,還有什麼值得傲慢的?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這些善知識真的是大慈大悲,天天在勸勉我們,天天在教導我們。我們自己如果能夠反省,就能發現自己的過失。還有一些同修告訴我:我們看到別人過失,看不到自己過失,怎麼辦?我說:你回過頭來就看到了。他說:怎麼回頭?看別人的過失,別人是一面鏡子;看到他的過失,想想自己有沒有就發現了,這是個好辦法。 大乘法裡面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道人是指什麼?轉凡成聖的人,那不是凡夫,凡夫決定見到世間的過失。但是你要曉得,過失從哪裡來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世間並沒有過失,是自己的煩惱習氣現行,才看到過失。所以你看到過失,正是自己的過失,但是世間人差了,差在不知道回頭,不曉得是自己過失,總以為是別人過失。所以真正會修行的人,真正覺悟的人,見到世間過失,立刻就知道是自己的過失。這是一個修行人跟不知道修行人,差別的地方。發現自己過失這是覺悟了,改正自己的過失,才能夠轉凡成聖。 我們要問,有哪些過失?過失無量無邊。它的根、它的本是什麼?根本就是自私自利。好事歸自己,惡事推給別人,這是過失的根本。大小乘佛法都講究從根本修,你要能從根本修,效果就非常顯著,也非常快速,所以要懂得從根本修。我們常常在講席裡面,講的妄想分別執著,那也是根本。我們六根對外面的境界,對六塵就會起分別、起執著;要知道執著就是煩惱障,分別就是所知障。執著尤其嚴重,執著裡最嚴重的,就是執著身見、我見。把這個身當作自己,以為這個身是我,於是就產生自私自利,產生我癡、我愛、我慢;唯識裡講的「四大煩惱常相隨」,這大錯特錯!真正覺悟了,所謂是「義理再生之身」,這是明白身不是我;誰是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這個道理深,大乘經上講得透徹,你要不深入經藏,你怎麼會了解這個事實真相。 曉得為一切眾生是真正為自己,那是正知正見。念念為自己,錯了,造業,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縱然行善也不是真善,為什麼?不能脫離六道。行善,三善道受果報,出不了輪回,那就是惡業,哪裡是真善?所以一定要懂得,做一個大的轉變,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沒有學佛之前,念念是為自己;明白之後,念念為眾生。活在這個世間,是為眾生服務的,為佛法服務的。什麼叫佛法?佛法是覺悟一切眾生的方法。換句話說,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叫佛法。我們到世間來,有這個身體來干什麼的?就是來干這樁事情,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是為自己。當然一切眾生裡面,也包括自己,自己不是在一切眾生之外,你的心量就擴大了,時時刻刻想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個念頭就轉過來了。 末後這兩句話很重要,提醒我們,「疑為罪根,信為福母」。這是指前面所講的道理、所講的方法,你要是懷疑,那就錯了。你不能夠相信,不能接受,不能照做,你每天生活還是造業,這個造業就是罪根,你懷疑。你能夠相信,斷疑生信,信了之後你能夠理解,能夠依教奉行,那就是自求多福。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意思是講「信能生福」。這是雲谷禅師對袁了凡開示的大意。有好老師也得要有好學生,好學生是對老師的教誨不懷疑,決定相信。能懂得教誨的意義,又肯依教奉行,這是好學生;這樣的學生決定有成就,這樣的學生,是老師心目當中的傳人。 底下講「實行的功德」。功是功夫,功夫是斷惡修善,功夫是改過自新。下面列了五條:第一、「體悟凡聖實學,改號了凡」。了凡先生接受雲谷禅師的教誨,醒悟過來了,明白過來了。聖賢人所教導的,真實的學問,不是空談,確確實實能夠改變我們這一生,能夠改造命運,這種學問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講踏實、落實,不是談玄說妙。所以他改了一個號,自己自稱叫「了凡」;了是明了,對於過去凡人這些習氣,他統統明白、統統明了。名是表法的,佛家講表法,取這個名號,別人見到他,「了凡先生」,稱一個了凡提醒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明了了?是不是真的覺悟了?名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人家叫你這個名號,古人是這樣的,他頭一個念頭起來了,我名實相不相符?那真修行;你的名跟你的心行不相符合,那是假的。古人起名號意思很深,父母給你起的名號,這一生不能改變的,時時刻刻提醒,父母對你的願望你有沒有做到,名實相符,這是大孝,父母的願望你做到了。但是現在人對於起名字,已經不講求這些,這個意義失掉了。佛門裡面還存在一點,但是不像過去那麼樣的嚴謹。這是名號的用意,時時刻刻叫一切親朋好友,認識他的人,見他的面提醒他。 第二、「解行相資,誓行善事三千,定數不驗」。他接受雲谷禅師的教誨,斷惡修善、廣積陰功,他真干。解是解其理,幫助他行持;在行持上又幫助他深入的理解,這叫解行相資,解幫助行,行幫助解。他發願要行三千樁善事,但是雖然發誓要行善事,也做,做得不夠積極,時間拖得很長,所以感應就沒有那麼快速。但是還是有,感應慢,我們在本文裡面看到,他這三千樁善事,十年才做滿。可是命運改變了,孔先生給他算的,逐漸逐漸不對了。他作官也升級了,跟命運不相符了,得的俸祿也增多,它確實還是有效果。十年圓滿,有了這個效果,他信心具足了。 第三、「二次誓行善事三千」,他有個願望「求兒子」。因為他命裡沒有兒子,而且壽命只有五十三歲,命裡頭沒有兒子,這一次是行善事求兒子;他得到兩個兒子,命裡頭沒有的,那是求來的。這三千樁善事,不到三年就圓滿,可見得他做得有信心,做得非常積極。而且全家人做,他的太太、家裡面的人都幫助他做,三年就圓滿了,果然求子得子。 第四、「第三次再發願,行一萬樁善事求進士」。進士是功名,他命裡頭沒有的,命裡頭沒有功名。進士在古時候,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最高的學位;從前的學位是考試得來的。縣考秀才,錄取之後這是縣考秀才;省考舉人;進士是皇帝考的,這是殿試,皇帝的殿試。進士是國家給學位,最高的學位,他命裡頭沒有,這叫功名,他求功名得功名。這一萬樁善事,很容易就圓滿了。那時候他做寶坻的知縣,看到農民生活很困苦,農民納稅他減稅。減稅的政策,這一個政策全縣幾萬人都得好處;一樁事情,他一萬善事就圓滿了。夢中有境界告訴他,他的善行圓滿了,他自己半信半疑;再請教當時高僧大德,人家告訴他,這個事情確實。所以說公門好修善,你機會好,你有權力做這個好事,減輕農民的負擔,讓整個縣裡的人,都能夠得到利益,都能得好處。一個政策就萬善,一個錯誤的政策就萬惡,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求進士丙戍登第」,果然得到了。他沒有兒女,求兒女得兒女;沒有功名,求功名得功名;壽命他沒有求,但是延長了,他的命裡頭有五十三歲,他活了七十多歲。他並沒有求長壽,因為積功累德,壽命不求自然就延長。因緣果報的道理,我們要懂。他老人家一生的經驗,一生的實學,教導他的兒子。 末後這一段,第五、「訓子閒邪存誠,知非改過,齊家報國」。這是四篇文章教訓他的兒子,內容是閒邪存誠。閒當作防止,邪是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行為,要知道預防。存誠,處事待人接物用真誠的心,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真誠的心處事待人接物,福報就大了。諸位要曉得,心地虛偽,那是造作一切罪業的根本。處事待人沒有一點誠意,這種人不是墮三途,決定墮地獄,肯定墮地獄,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用真誠心待人,別人欺騙我們無所謂,不必去介意。人生時間很短,我們以真誠心待人,來生有好去處,至少生天享天福。他用欺罔的心對待我,他墮三惡道,他造罪業。各人有各人的去處,各人有各人的因果,這個我們一定要懂。「知非改過,齊家報國」,心量逐漸逐漸擴大,不為自己了,能夠為社會、為眾生,所以他福報就大了。 末後結論,「雲師教誨,精邃真理,熟玩勉行」。這幾句話是勉勵我們自己的,雲谷禅師的教誨是真理,是非常精深的大道理。我們要細心去讀,要去玩味,勉勵自己努力的奉行,決定改造自己命運。我們自己命運能改,家運也能改,國運也能改,今天世界上有這麼多災難,能不能改?能改;只要我們真正覺悟,真正回頭。我們今天修行,修行是什麼?生活。過去生活為自己,錯了;現在生活為眾生、為社會,這就對了,修正過來了。過去念佛為自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享極樂,為自己。現在念佛不為自己,為一切眾生,求佛菩薩加持消災免難,這個念頭轉變過來了。為自己是自私自利,為眾生功德無有窮盡。所以念頭這一轉,這叫修行,這是真修,這是真正的實學。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