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教育好孩子,父母是關鍵


 2010/9/16    熱度:3054    下載DOC文檔    

夫婦的關系我們分析一下,也是經典當中提到的,“有夫婦而後有父子,而後有兄弟”,緊接著從家庭延伸到社會,“而後有君臣,而後有朋友”。所以社會能不能安定,就看家庭教育。

    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西方一些科學家就很好奇,為什麼全世界其他的古文明,它的歷史文化都斷層了,怎麼唯有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還承傳,原因在哪?經過他們調查說,“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分析得很准確啊。我們看,我們這幾十年家庭教育、倫理道德沒傳下去呀,現在我們華人的子弟,這個驕奢YIN逸的狀況,不亞於其他的民族了。所以文化的價值、文化的重要性,在我們這兩三代人真的看得清清楚楚了。現在我看揮霍最厲害的,可能是我們華人的子弟了。這個要很值得借鑒啊,家道一定要傳。

    好,所以我們看到,夫婦是好的榜樣,教育了好的孩子,給了兄弟姐妹最好的影響。夫婦是關鍵,要拜天地就是這樣。
而且夫婦隨時都在影響孩子,都在教育孩子。我們記得在湯池的時候,有去訪問一個好媳婦。其實她那個時候年紀也不小了,她已經是人家的婆婆了,但是她以前對她婆婆非常好。我們在訪問她的時候,她的三個兒子,還有兩個媳婦都在,她的小兒子還沒有娶妻。

    結果聊的過程當中,她的小兒子就說了:我的爸爸媽媽非常地恩愛。他說到,他小時候,剛好有一天晚上全家十口人吃飯,那時候貧窮啊,那一天特別,有九顆雞蛋。結果上菜之後,媽媽很自然地就把九顆雞蛋都分下去了。誰的碗裡沒有雞蛋?母親沒有。所以母親對孩子、對家庭的愛,都表現在這些生活的細節,表現什麼呢?完全沒有自己,無我地付出。所以我們成長的記憶當中,媽媽都是最晚上桌的,最早吃完的,最晚睡覺,最早起床的。我們確確實實從這些生活細節去感悟,就可以知道母親的愛太偉大了。

    所以這個小兒子就提到,當下他的父親看到自己妻子的碗裡都沒有雞蛋,這個丈夫就夾起雞蛋給他的太太,說:太太啊,妳太辛苦了,這麼瘦,這個應該給妳吃。他太太又夾回去說:丈夫啊,你在外面工作耗費很多勞力,你應該補一補。夫妻兩個人就互相讓,就夾來夾去,結果這個雞蛋就,噔,就掉下去了。他的兒子提到那個蛋掉下去,哇,那個眼睛泛著淚水。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他父母這種相處的情境給他的內心很深的感動。諸位學長,他兒子會感動多久?請問以後還要教他兒子怎麼夫妻相處嗎?什麼時候在教了?隨時隨地呀。父母有這樣的認知了,這個慈愛就表現出來了,念念為孩子著想。

    所以夫妻教育孩子,常常都會溝通,要怎麼配合教孩子。有一個老爺爺九十歲了,結婚六十多年,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所以剛好那一天他們結婚紀念日,就有晚輩向他們討教了,“老爺爺,你們夫妻是怎麼相處的,怎麼可以這麼和樂?”當下這個老爺爺就給這些年輕人講,“我們夫妻結婚當天約法三章,絕對不在孩子面前有不愉快、有對立有發脾氣。假如有一方情緒稍微激動起來了,另外一方趕緊出去外面走一走。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一個動火了,另外一個跟上了,就吵起來了,一個人不動氣就吵不起來。”這個年輕人一聽,哎呀,真是用心良苦啊,結婚當天就這麼約定了。接著這個老爺爺就笑得很開心說了,“我告訴你們,這六十多年來都是我先出去的啊。”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他的整個家庭的情境。你說一年、兩年不發脾氣,已經有點功夫了,六十多年來,都是這一顆初心,不忘當初的約定啊,而且都是為孩子著想。所以當太太有點情緒上來了,先生馬上低著頭就出去了,那當下這個太太是什麼感受?這個故事我沒跟大家講過啊?講過了是吧?你們真是最好的觀眾。但是入心了沒有?入了是吧?諸位學長,已經結婚有家庭的,這一個月來打電話回去有沒有感覺太和之氣啊?有,是吧。好,很好。

    人,“聞教便行,奚待更勸”,一個人聞到經典的教育,學一句就去做一句。一個人學了馬上去做,他就不用再等待任何人勸他了,他每天“德日進,過日少”。對不起,寫錯了,這個“奚”。就不用人家再勸你了。這個其實誰做到了呢?大舜做到了。我們提到舜,他還沒聞到聖賢人的經典,他也是像山上打獵的人一樣,每天走路的時候旁邊還,“嗨,野豬好”,是吧?跟這些野豬、鹿走在一起。有什麼差別,差在什麼?“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那個力行的力量,就好像黃河潰堤那個力量,誰也擋不住他斷惡修善。那我們是怎麼樣?誰都能擋得住我們斷惡修善。差就差在這裡了,人家講兩句,我們信心就沒了。

    好。所以很不簡單,很多同仁說,馬上打電話回去給太太,給先生,都是太和之氣。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