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怎樣念佛往生成佛
第一天
首先闡明佛教為教育,其目的則在成就吾人之‘無上正等正覺’,覺了就能離苦得樂;我們所有的一切苦難、煩惱、憂慮皆因‘迷’而來。
學佛就是學做一個明白、清醒的人而已,我們要以彌陀為學習之目標,我們要心同佛,願同佛,行同佛,以彌陀之殊勝功德來啟發我們自性之功德。
西方淨土雖有四土之輩,然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往生要件。不為自己就是菩提心,一切為佛法,一切為眾生,心量愈大,成就愈殊勝。
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要以印光大師為榜樣,全心全力來布施法寶,一舉三得;況且也唯有流通法寶,助人覺悟,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第二天
說明佛法殊勝之利益,近可幫助我們此生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生活,遠則永脫生死輪回之苦。而法門眾多,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就要選擇最契機之法門,此即念佛法門,一向專念,永生淨土。
而修學之次第,首重發心,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以此為先導大願,則自能勇猛精進。發心之後,即須在‘斷煩惱’下手。
根基之奠定全在‘五年學戒’,如此,你才有能力辨別是非、真妄、正邪,一切自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三天
念佛的人那麼多,往生的卻那麼少,追根究底,不外乎未能看破、放下;看破是善根,放下是福德。
怎樣才能看破、放下?一定要深入經藏,將宇宙人生的真相弄清楚。真相是什麼?一切法不可得,亦即能得與所得皆不可得。若能深入此理,則自然看破、放下。
並引倓虛老法師《念佛論》中所述三位念佛人,預知時至,坐著走的,站著走的來作證轉,說明念佛功德之真實不虛,及其殊勝確不可思議。
末後並以韓館長之往生勸勉我們臨終一定不能生病,怎樣才能不生病?將貪嗔癡三病毒拔掉,自然身心健康,往生必然自在。
第四天
陳會長、諸山長老、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今天難得有這樣殊勝的因緣,在洛杉矶僑教中心我們一起聚會,談談佛法;我沒想到今天有這麼多同修來參加,有許多是新面孔,這是顯示出這個地區佛法的興旺,學佛的同修逐漸逐漸的年年增加,這對社會來說,是個非常殊勝的現象。
今天我們要談的題目是‘怎樣念佛往生成佛’,這個題目的范圍非常廣泛,老同修都已有很正確的概念,對新同修,我們必須還要簡單的將佛法作個介紹。
佛教,一般人都把它看作宗教,這個我們無可諱言,佛教確確實實是宗教,可是我們學佛的人自己必須要曉得,佛教本來不是宗教,而是現在變質成了宗教,這是先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究竟是什麼?如果我們不能認識清楚,就談不上修學了,效果那當然就更不必說了。
世尊當年在世也是不辭辛勞,到處講經說法,足跡遍五印度,所以他是教學,他不是在傳教,他是在搞教育,教導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而後眾生才能離苦得樂,這是他老人家一生為社會、為眾生所作的貢獻,我們不能夠不清楚。他在印度的教導就如同我們中國古代的孔老夫子一樣,夫子也是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
世出世間真實的功德,不朽的事業,無過於教育,因為這個教育不僅僅是我們一般講的‘可大可久’,它之大,含蓋了虛空法界;它之久,那真是無量劫,我們無法想像,如同經典上講的‘不可思議’,這些都是真實的。
世間法所講的‘可大可久’,實在講,它有限度的,為什麼?地球它有成、住、壞、空,你再怎麼久也無法超越太陽的將來會死亡,銀河系將來也會變壞。由此可知,‘久’是有限度的,唯獨佛的教學這個‘久’是無限的,因為它超越虛空法界。
佛教導一切眾生,到底教什麼?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經論上的術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音譯,實在講是可以譯成中文,它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是教我們這些。這句話依舊用梵音不譯是屬於‘尊重不翻’,不是不能翻,我們是很尊重它。這是佛陀對於九法界一切眾生教學的目標。
這句話裡面就含三個層次,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無上正等正覺,像《華嚴》、《圓覺經》裡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我們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變成了迷惑顛倒,樣樣都不覺了,這才受了許許多多的苦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佛在一切經中,就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為我們說破,讓我們醒悟過來,一般講覺悟過來,大徹大悟;悟了之後,你就能離開一切苦難,苦難是迷惑顛倒造成的。
我想今天來參加講座的同修,無論是老修或是初學,對於佛教多少都會有一點信仰,沒有信仰,你不會來這裡坐一個半鐘點,對於佛法裡講的六道輪回、十法界,雖然不甚清楚,我想都會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六道輪回從那裡來的?十法界從那裡來的?十法界之外聽說還有個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怎麼回事情?這些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搞清楚。
佛告訴我們,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我們迷失了自性,自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迷失了正覺,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把原本的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回;我們在六道裡面受盡了苦難折磨,六道裡只有苦沒有樂,如果你覺得你目前的生活環境還不錯,你還很快樂自在,那不是真的,那是你想錯了,也看錯了。佛給我們說了真相,你現在覺得有快樂,是你那個苦暫時沒有發作而已,就像病人,病未發作時覺得還不錯,發作時問題就來了,就嚴重了。
那到底有些什麼病?病太多了,無量無邊,說不盡,經裡講的‘八萬四千煩惱’,四弘誓願裡大家常念的‘煩惱無盡’,那是病啊;我們不能不承認,不能不覺察這個病的嚴重性。
佛菩薩跟我們的差別在那裡?佛菩薩沒病,我們是病人,如果你一餐飯沒吃,你就覺得餓了,餓是病;換句話說,這一餐飲食是治病的,吃飽了很快樂,下一餐不吃,病又發作了,三天不吃飯就要命,你還能是個健康的人嗎?你還能說你自在,你快樂嗎?擺在眼前的事實,我們都沒能覺察到,佛說我們迷惑顛倒,說的不過份啊,說的都是事實。
六道從那裡來的?從執著來的,無論世法、佛法,你只要有執著,這執著就變現出六道,你就出不了六道輪回。古德常說‘生死事大’,幾個人能夠警覺到生死事大?果然警覺到生死事大了,這在佛法裡講,‘他開悟了’、‘他覺悟了’,覺悟就有救了,沒有覺悟的人,那沒有法子,遇到佛法,他也不肯認真去修學,佛法裡確實有殊勝的功德,有圓滿的成就,這些好處,他都得不到,唯有真正覺悟的人,他才能夠得到。
所以我們至少要警覺到生死事大、輪回恐怖不是好事情;人在六道輪回裡,總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佛在經論上常常這樣說。我們冷靜去想一想,它真的是事實,佛不但沒有妄語,佛說的話,絲毫都不過份。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經論裡講的太多了,一切經論都是這些道理,給我們講解方法。
諸佛菩薩都是凡夫修成的,他們將修學的經驗提供給我們做參考,幫助我們學習,所以佛法是師道,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本’是根本,‘師’是老師,他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就是創立這個教育的創始人;我們佛弟子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形象,無論是雕塑的、鑄造的、或是彩畫的,我們供奉的目的是在尊師重道,不是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如果把佛菩薩當作神明來看待,那就變成宗教了。
我們要依靠神明的保佑,這是一個妄想,神明能否保佑你?中國諺語說得好,‘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神明就是這樣的,他自身都難保了,他怎麼能保佑你?你要是仰賴神明來保佑你,這個念頭是妄想的,是錯誤的。
講佛菩薩對我們的貢獻,我們常講的對我們的加持,也可以說對我們的保佑,那是什麼?為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告訴我們做人的方法;所以它是教學,教學就是加持,教導就是保佑。
他不但把這些理論說明白了,說清楚了,方法也說得非常周詳,就在我們自己現前的生活上,不需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大家差不多一樣的,但是我們跟外國人相差就很大了。生活方式不相同,沒有關系;工作的狀況不相同,也沒有關系,就在你現前的生活方式中,現前工作的崗位上,佛教給你一些原理原則,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你的生活會很快樂,你的工作會很圓滿、很成功,這是你現在得到的好處。
更大的利益是它能幫助你斷煩惱,也就是破執著,幫助你離開一切分別、妄想,使你自性裡面的智慧,正等正覺能夠現前;智慧現前了,無論從事怎麼樣的事業,必定是圓滿成功。
所以佛的教學是智慧的教學,諸位看看佛陀當年在世,一生教導的科目之中心,你也能夠覺察到,後人集結成為經典,實在講,若以現在的話講,經典就是教科書。經典歸納為三大類,經、律、論三藏,三藏裡面所闡揚的重點是戒學、定學、慧學,戒定慧三學。
戒、定、慧,諸位要是認識清楚了,這和宗教沒有關系,宗教是要講求宗教的情操,對於神是極力的尊敬擁護,百分之百的服從,那是宗教徒。佛法裡不如是,你看看經典裡的記載,世尊當年講經說法,聽眾、學生提出問題來跟他辯論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可以跟老師辯論;但是宗教徒對於無上神聖的神明只有服從,不可以辯論,你也不能夠懷疑他。我們佛說的可以辯論,可以打破沙鍋問到底,這也像現在的政治,佛是民主、自由、開放的,神是專制的、獨裁的。
所以我們要認清楚,佛法是師道,不是神道;它是教育,不是宗教。在佛法裡,一切眾生和諸佛如來的地位是平等的,‘生佛不二’,‘生’是眾生,‘佛’是諸佛如來,地位是平等的。我們跟佛都是平等的了,那我們跟法師的地位有什麼高下?也是平等的,絕定沒有高下,沒有差別。他的年歲大,他學佛的時間比我們久,我們後學有問題可以向他請教,這個態度也是屬於尊師重道。
我們這種尊敬,對於一切人物也是平等的,普賢菩薩的十願,第一條就教給我們‘禮敬諸佛’,‘諸佛’包括一切眾生,諸佛講三世,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未來佛是誰?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所以他對於三世諸佛都是平等的恭敬,你說為什麼?平等恭敬是你的性德,平等恭敬就是正等正覺。
你現在對於一切人不甘心,這個人我瞧不起,他不如我,我對他何必恭敬?生這個念頭就是你自己的迷惑顛倒,你的煩惱起現行,把你的自性蓋覆住了。如果是諸佛菩薩看到這些眾生,甚至於下等的動物,他的態度都是平等、恭敬,他跟我們不一樣。為什麼?他不迷啊,我們迷了,迷了才起傲慢,覺悟裡沒有傲慢;傲慢是煩惱,大煩惱。
你看講到煩惱,根本煩惱‘貪嗔癡’的底下就是‘慢’;現在這個社會,稍稍有一點成就,就值得驕傲,你們想想看,那就是值得煩惱啦,值得迷惑顛倒啦。錯就在此地,現在社會上普遍都是迷惑顛倒,幾個人頭腦清醒,醒悟過來?
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就是要學這些東西,就是要講求這些東西,特別是初入門,不能有差錯;開頭錯了,一錯到底,那太可惜了。一開端就要清楚,佛沒有別的,說個普通話來講,佛菩薩就是明白人而已,清醒人而已,我們願不願意作個明白人?願不願意做個清醒的人?如果都願意,那你一定要學佛。
學佛,這裡面有二層意思,一個就是學明白、學清醒,佛就是這個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智慧的意思。第二個意義是我們要學釋迦牟尼佛,要學阿彌陀佛,要學和一切諸佛一模一樣;他們是已經明白、覺悟,他們是我們的好樣子、好榜樣。學佛有這麼二層的意思,如此,你才真的學會了,真的學像了,真的有成就了。這是我們初入門必須要認識清楚,要搞明白的。
我們再說六道的狀況,六道是煩惱變現的,煩惱是執著來的,有執著就有六道輪回,有執著就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回,這一點大家要明了。
說實在話,我們絕不是二、三年前、或十幾年前才開始學佛,那你就錯了,那有那麼容易。學佛的同修大概都承認一切眾生有三世,我們有過去世,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今天能發心學佛,那是因為過去世,生生世世,有無量的善根,佛在大乘經上講的很多,聽說同修們念《無量壽經》念得很多了,《無量壽經》上講的很清楚。
經中明白告訴我們,像阿阇王子他們五百人,那是一個小團體,常常參加佛的講經法會。他們聽世尊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他們聽了很歡喜,動了心了,希望自己將來成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佛有他心通,你一起心動念,他就知道了。佛告訴大眾,他們五百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一尊佛,不講別的,就說三大阿僧祇劫吧,四百億,這是天文數字;你才曉得一個學佛人,善根深厚不可思議。
我們在座的同學裡,我想大多數的善根福德超過阿阇王子,為什麼?他們供養四百億佛,如此的善根福德在聽說西方極樂世界後,只動念頭,將來成佛想跟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發心想念佛求生淨土。
我們今天聽到了,居然是要發心念佛求生淨土,你的善根福德就超過他們太多太多了;不要小看自己,覺得自己煩惱很重,業障習氣很深,總感覺到自己沒有善根,沒有福德,這就是你自己想錯了,其實你真正發心求生淨土,你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議。
《金剛經》,我們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講過一遍,也用了四個月的時間,這部經特別是在中國佛教傳誦最深,許多人沒念過《彌陀經》,但不知道《金剛經》的人就很少,念《金剛經》的人多。《金剛經》上佛也曾講,你聽到這部經典而能相信,你不懷疑,你能夠接受,這個人的善根福德亦不可思議,絕定不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所種的善根,這是無量佛來所種的善根。
你把此段和《無量壽經》阿阇王子那段合起來看,佛沒有妄語,我們一定要肯定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是無量劫來累積到今天的,真正不可思議。現在我們缺的是什麼?我們有善根,‘因’已經有了,我們缺少‘緣’,如果因緣再具足了,那你這一生絕定去做佛,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這都是真的事實。我們三天這一點時間就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確確實實有機會在這一生成佛,在這一生當中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你要是有這個願心,那你就要依照佛的教誨,佛教我們怎麼做的,我們要認真的去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絕定不做。從這個地方建立信心,信心要像《金剛經》上所說‘信心不逆’,那這一生當中就有把握成就。這是依靠佛的教訓,依靠佛所說的理論與方法,這就是得佛力的加持,得佛的保佑;佛是用經典保佑我們,是用經典當中的理論方法來幫助我們,這裡面絲毫的迷信都沒有,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的。
我們既然知道六道、十法界是怎麼一回事情,六道是執著,十法界是分別;由此可知,我們一切都不執著了,煩惱就沒有了;一切都不分別,所知障就破掉了,這就能超越十法界。那到那裡去了?佛這時候不得已才為我們說出一個名詞,叫‘一真法界’,你就入一真法界了。
一真法界裡面也有很多層次,像《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都是一真法界;在圓教,從初住到等覺共四十一個位子,這四十一個位子怎麼來的?妄想來的,諸位要知道,妄想也叫‘無明’,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一品無明破盡了,法身就圓滿顯現了,這叫‘究竟圓滿佛’。
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圓教初住菩薩,天台家稱為‘分證即佛’;分證位有四十一個位子,到四十二位是究竟圓滿,這四十一個位子都叫‘分證佛’,是真佛,不是假佛,可見得妄想最難破。
佛在《華嚴經出現品》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也把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的狀況都包括在裡頭。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都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沒法子離開,怎麼辦?無論你想什麼辦法,還是離不開,你還是落在這個范圍當中,而且生生世世每況愈下,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生生世世累積,愈累積愈多,愈累積,這個病愈重,這是個大問題,非常嚴肅的一個問題,不解決,實在講就不得了,這個嚴重性,我們一定要知道。
我們在輪回當中,如果這一生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來生再搞六道輪回,必定是三惡道的機會多,三善道的機會少,這個是事實,並不是佛在經上說這些話來嚇唬人,佛沒這個意思。
我們冷靜去想一想,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我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念二十萬聲,嗯,我的善念多啊,都念佛嘛;那是你自以為善念多;你再仔細想一想,你念佛是為自己念,還是為眾生念?為自己就是惡念,為自己是增長我執,《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是為自己念的,增長我執,你還是脫不了六道輪回,還是不能往生。
你要知道,十萬聲佛號,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號是念的不少,念得很多,但你那個心是自私自利,你不是菩提心,你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唯一的條件,從上上品到下下品,沒有例外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是有一向專念,但你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你還是不能往生,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不為自己就是菩提心。所以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念佛起心動念為眾生、為佛教,不要為自己,我們才有出路。
這二句話怎麼講法呢?不能不清楚;‘為佛教,為眾生’,你好像是聽懂了,其實沒懂;為佛教是什麼?為道場?為寺廟?為佛菩薩?你就搞錯了。為眾生,我們去幫助一切眾生,出錢出力?這都搞錯了,都不是佛的意思,換一句話說,都不是覺悟的意思,你仍在迷惑顛倒。
為佛法,你先要曉得什麼是‘佛’,什麼是‘法’;‘法’是一切諸法,包括世間、出世間。佛法裡將法分為很多類,五欲、十二處、十八界,《楞嚴經》上講的‘七大’,這都是分類的方法。我們從最簡單的說法,大家很容易懂的,人、事、物,這個好懂、好分,我們把一切法分做這三大類,這就是在我們眼前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是‘法’的意思。
‘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你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都能夠覺而不迷,這叫做‘佛法’,為佛法就是為這個。我對人、對事、對物,我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叫‘我為佛法’,是這麼一個講法。
如果你對於一切法還感情用事,那你就是顛倒了,你就不是為佛法了,你是在搞迷、邪、染,那是世間法,那是六道輪回法,絕定不能夠誤會,把‘為佛法’搞成為六道輪回法,這豈不是顛倒了嗎?那怎麼可以?所以對於佛教的名詞術語要有正確的了解,不能把意思錯會了,也不能夠含糊籠統,要清楚、要明白。
為眾生,怎麼樣為一切眾生?要為一切眾生做好榜樣,如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是九法界眾生的好榜樣,也就是說我們要做一個好樣子,要做一個‘覺、正、淨’的樣子給人看,這叫‘為眾生’。覺正淨怎麼個做法呢?就在生活裡而已,穿衣是覺正淨,吃飯是覺正淨,工作是覺正淨,為一切眾生做示范,這叫‘為眾生’。
你要是不相信,你去念《金剛經》,經的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在生活上示現,‘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天天這麼做,這是做一個出家人的好樣子,他現的是出家身份,示現的是一個講經說法、教化眾生的身份;所以他就在這種生活方式、工作環境裡做一個好榜樣。
我們在《金剛經》上說的很詳細,佛就用這個方法度一切眾生,做給大家看;所以經典上一再說,教我們這些後學的人‘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在《金剛經》重覆了十多遍,重復的遍數多,換句話說,這句話太重要了。
‘受’是接受,對於佛的教誨,經裡面講的道理、境界,我們完全能接受;‘持’是保持,接受過來,我們要依教奉行,要照作,要把它變成我自己的生活,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我們跟佛就一樣了。
‘為人演說’,‘演’就是表演,就是為眾生;我們統統做到,做一個樣子。至於怎麼個做法,這是活活潑潑,不是死板板的。看眾生是什麼毛病,我們對症下藥,我們做出這個樣子給他看。
現在這個社會,無論在任何一個地區,我們常常在各地區旅行,我們所見到的普遍的現象是貪嗔癡正加速度的在增長,這個不得了,貪嗔癡叫‘三毒’,什麼毒?病毒。你們今天聽說得癌症就怕得不得了,癌症有什麼了不起?小病一個,貪嗔癡才是大病,不但要你命,還要你墮阿鼻地獄,這個病多嚴重啊。這個病天天在增長,天天在養這個病,你說怎麼得了。
內有貪嗔癡,外有這些妖魔鬼怪在誘惑,你還會有好日子過嗎?什麼是妖魔鬼怪?五欲六塵就是妖魔鬼怪,財色名食睡在外頭誘惑你,裡面有貪嗔癡,你怎麼會不墮三惡道?幾個人能覺悟到這個事情可怕呢?幾個人曉得這樁事情嚴重?佛菩薩曉得。
我們學佛,今天逐漸覺悟過來了,我們要為一切眾生對症下藥;眾生貪,我們做一個不貪的樣子給他看,他認為他貪才有受用,我們表演給他看,我們不貪也有受用,我們的受用比他還快樂,比他還自在。讓他自己去看,看久了,讓他去反省,讓他去覺悟,這叫‘演’,表演給他看。他如果看明白,覺悟了,要來問了,我們再詳細為他解說;所以先是表演,而後才解說。
釋迦牟尼佛入捨衛大城,著衣、持缽、乞食,先是演哪,被須菩提看出門道了,贊歎‘希有,希有’,這才問釋迦牟尼佛,講出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看,先表演,有人看出來了,從這裡覺悟了,再為他詳細說明;我們學佛要學這一套。
在日常生活中,你要學遠離貪嗔癡,我們在生活裡穿衣、吃飯、日常工作當中,應酬裡處事、待人、接物,不貪、不嗔、不癡,做出樣子給人看,這叫做‘學佛’。
也許有一些同修說:‘我要是照這個樣子做,我就不能賺錢了,我就不能生活了。’,他的恐懼害怕都來了,問題一大堆,其實他這些問題全是錯誤的概念,沒有一條是正確的。如果你認為天天搞貪嗔癡,就可以天天賺大錢,你真有這種能力,不但釋迦牟尼佛,所有一切諸佛都拜你為師,你還得了。他為什麼拜你為師?因為你把因果律推翻,而佛沒有辦法推翻因果律。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怎麼能夠勉強多賺一些呢?那有這種道理?由此可知,你用盡心機,耍盡了手段,你所賺得來的,都是你命裡所有的;你命裡沒有的,想多一分都賺不到。你要是曉得這個事實,你才知道那個心機手段都白費了,冤枉在造業而已,於此事實毫無補助。這個事情,諸位多看看《了凡四訓》就曉得了,裡面將理論和事實講的很明白,確確實實‘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你命裡有的,自自然然會有,無論從事那一個行業,規規矩矩去做,你這個行業是緣,你的財富是命裡有的,那是因,有因有緣,果報自然現前。不能說我命裡有,我什麼都不要做,我坐在那兒不動,錢就會掉下來,那也沒有這回事情,你也錯了。命裡有的是因,因必須要有緣,所以佛法講‘緣生論’,要緊的是‘緣’。
財富,財布施是因,你過去生中喜歡財布施,你這一生得財富,你布施得多,你得的就多;你布施的少,你得的就少,這就是你命裡頭有的,還是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如果我們命裡頭沒有,哎呀,佛菩薩保佑我,我就發財了,這個觀念也是錯的;佛菩薩沒有辦法保佑你,佛菩薩是告訴你前因後果;佛菩薩教你布施,你就能得財富,你種因,後面一定有果報。
法布施得的果報是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世間人都貪圖富貴、聰明、健康、長壽,他又不去修因,只是不擇手段,用盡心機,想能得到;殊不知所得到的,都是過去生中所修的,這一生冤枉的造了許許多多的罪業,果報現前享完了,你的罪業成就了,罪業起現行了,這就墮三途,這是真實的道理,是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絕定不能夠迷信。
假如我過去生中修的財布施很少,這一生當中,物質生活比較困難,有沒有補救的方法呢?有,怎麼補救?多修財布施。
所以《了凡四訓》這小冊子,我初學佛時,朱鏡宙老居士把這小冊子送給我,我看了之後非常歡喜;可是真正對於此事有認識,知道它的意義重大,是在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去講經,我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倓虛老法師建立的,那次住的時間較長,共四個月,講《楞嚴經》。
我對圖書館的藏書就很留意,特別注意‘弘化社’出版的東西,弘化社是印光老法師辦的,我才了解老法師一生都將信徒對他的供養全部都作法布施,他沒有做別的事情,只做流通佛法這一樁事情。這是告訴我們流通佛法的重要性,唯有幫助人覺悟,才能解決社會問題。
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他老人家的開示中,我們知悉那時北方有災難,到處在捐獻救災,他老人家從印經典的款項裡撥三千大洋去赈災,所以我們才明了印祖老人家一生重視法布施。法布財裡當然就有財,你印經需要錢,你所印出的經書是法,這些人讀了這些書都覺悟了,他就無畏了。所以這種作法,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具足,高明。
所以我從香港回來之後,也搞了一個‘華藏法施會’,學他老人家。再仔細看他出版的書籍裡,《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匯編》、《文昌帝君陰骘文》、《安士全書》,這幾樣東西,他印的數量特別多,我看它的版權頁都印了三、四十版,而且每一版數量少的三萬冊,多的竟到十萬冊,這個把我嚇了一跳,我怎想都想不通。佛經沒有這麼大的數量,印的版也不多,最多的也不過就是五、六次,十來次是最多了。數量也都是一千冊、二千冊、三千冊,三千冊以上的很少,所以我就想為什麼他印這麼多。
我概略估計一下,他這三樣書在那時印超過三百萬冊,那是民國十幾、二十年的時候,印刷術並不發達,鉛字排版印的,印這麼大的數量,非常驚人哪。而後仔細想一想,能夠體會到老法師的意思,在這個時代唯有提倡因果報應才能挽救世道人心,佛法雖然好,來不及啊;儒家經論雖然好,那更緩慢;救急的辦法,這三種書太重要了。
它有健全的理論,有周詳的方法,所說的皆是事實,如果細讀這三本書,我們起心動念自然就會收斂了,知道謹慎,知道應該怎樣去做。所以這三本書是挽救現前這個社會唯一的法寶。
我在台灣也全力的提倡,最近這幾年有個王警官,很不錯,他是個高級警官,居然對《了凡四訓》很發心,全心全力的在推行,最近成立一個《了凡基金會》,他要請我當董事長,我說:‘不行,我年歲大了,不要再搞這些了,我幫助你。’,我介紹悟道法師去當他的董事長,‘你們去做,我幫助你。’。這本書一定要讀,實在講,三種都要讀,而後才真正明了我們這一生的命運怎麼來的,完全是自己造作的,真的是自作自受,不可以怨天尤人。
現前環境不好,可以改造,了凡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的壽命也不長,福報也並不很大,他得到雲谷禅師的指導之後,才明白這個大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認真的斷惡修善,勤修布施波羅蜜;他後半世的命運完全改掉了,他的壽命只有五十多歲,他活到七十多歲,完全改掉了。
所以我對於這樁事情深信不疑,過去很多算命看相的,說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我四十五歲那年真的害了一場病,害了一個多月,心裡一想,壽命到了,看醫生也沒用處了,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這壽命到了,就念佛等佛來接引往生;念了一個多月,好了,就度過了,今年七十一歲了,而我從來沒有求壽命。
我的確沒有福報,前世大概是經上所講的‘修慧不修福’,我是這樣的人。有一點智慧,接觸佛法,我一聽就能懂,就能明白意思,可是物質生活非常辛苦。這幾年好像有一點福報了,是修布施得來的,我是拼命布施,我不干積存一點的事,我是全部布施出去,愈布施就得的愈多,愈多就愈布施,千萬不要存在那裡,一存就壞了。
所以錢財叫‘通貨’,‘通’就是要流通,你不能把它堵死,你要把它存在銀行或置什麼產業,那就壞掉了,那個就是死水,不通了,所以一定要教它流通,要認真去修布施。你看諸佛如來給我們做好樣子,一絲毫都不留,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什麼叫‘無畏布施’?真誠,以清淨平等心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就是‘無畏布施’。你要真干啊,認真努力的干,你下半世的命運將完全改變,你再去看相算命,不靈了。
我們這邊有一個算命算得不錯的翁陽春居士,聽說最近生病,好像在台灣,不在此地,他要是在此地,我這裡講經,他一定會來,這個都是學佛的人,都是明理的人,不欺騙人的人。一般的看相算命是江湖人士,騙人的多,說實話的少。
所以我們學佛後要不要再去看相算命?不需要,自己的命運清楚得很,不必要人看,而且自己懂得改造命運,這個時候就高明了;不但改造現前的命運,而且改造自己超凡入聖,把自己從博地凡夫提升到佛菩薩的境界,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達到佛教學的目的,符合佛的願望。
能不能做到?人人都能做到,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了;如果大家真的願意,當然第一個課題是要正確的了解佛的教誨,要聞正法,要親近明師,不是名氣大的‘名’,名氣大沒什麼用處,知名度高沒用處。‘明’是明白的明,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通達佛理的,你要親近這樣的老師,要聽他的指導。
在洛杉矶,我每一次來,都勸勉大家,法印寺的印海老法師是當代的善知識,這不是假的。他原先也沒福報,多少年來,你看看,從前在那個小廟,一點點大,像個土地廟一樣,信眾也不過就是二十來個人。你看現在福報大了,怎麼來的?布施。他老人家也跟印光大師一樣,三種布施具足,愈施愈多,我看他的福報會愈來愈大,我今天也勉勵他,要認真再加功用行,努力,將來是美國淨宗初祖。
希望同修真正接受佛的教誨,學佛第一步,親近善知識,得善知識的教誨,這個比什麼都重要。在現代,實在講,道場不需要太大,建大道場沒有意思,開銷太大,需要大眾來維護,大家在美國的生活,我們都知道,生活的壓力很重,所以不應該要大家再勉強的出錢出力了,道場小容易維護。
我今天建議老法師,一定要建一個標准的錄影室,我們在錄影室講東西,錄制出這個錄影帶,就可衛星傳播,傳到全世界每一個人家裡去了,不要辛辛苦苦讓大家到道場來,在家裡就可以學了,打開電視機就學了。
所以現在要利用高科技,道場愈小愈好,維護容易,簡單嘛,不需要找信徒的麻煩,將真實的利益用科技傳到每個人的家庭。縱然有疑問,也不必自己來,打個電話,寫封信或傳真,現在電腦國際網路非常方便,就可以交流了,那裡還要用那麼大的地方?所以你開銷少、省事、少煩惱,心就清淨自在,才能幫助全世界的眾生,這是我們學佛的起步。
你看《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第一句話就說要親近明師,接受明師的教誡,關鍵就是在這二句。如果有疑問,疑是障,必須要破除,破疑生信;沒有疑惑,那是福德,有些人他什麼都不問的,教他念佛,他就老實念佛,念了幾年,人家站著往生。
他什麼經教都不懂,他什麼都不疑惑,那是福報大,他信得過,這種人很少,很難得。一般的智識份子妄想多、疑問多,這疑問不解除,妄想不把它斷掉,就障礙你的信心,信心有了障礙,後頭就不必說了,全都障住了。
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什麼?幫助大家斷疑生信,如果人人都老實,教念佛就念佛,佛又何必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呢?那麼辛苦干什麼?就是大家不相信,所以才這麼樣的辛苦。現在人的妄想、分別、執著比古時候更要嚴重,故對於經教的研究、探討、解說,就比什麼都重要了。
可是能夠講解的人不多,為什麼不多?貪嗔癡沒放下,這是講經說法的人的大障礙,心不清淨,講經說法怎麼能如法?貪嗔癡慢要把它斷干淨,佛法是從清淨心裡流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清淨,跟佛就不相應。
所以發心講經說法,出家在家的同修都不少,常常到我這兒來打聽,要什麼樣的條件?要斷貪嗔癡,要發慈悲心,真正為佛法、為眾生。這‘為佛法。為眾生。’,要記住我剛才的解釋,為佛法是自度,是為自己的覺正淨;為眾生是做出覺正淨的好榜樣給別人看,是度他,自行化他。
你有這樣的心願,出來發心講經說法,一定得三寶加持。如果自己程度差一點,口才也笨拙一點,那都不要緊,佛菩薩一加持,你就聰明了,就伶俐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第二天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昨天我們將佛法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這對於我們的修學是有必要的,因為只有正確的認識、明了,才曉得如何來修學。一般講,修學的方法很多,大家常常常聽說八萬四千法門,確實是有這個數字,並不是隨便說的,在佛學辭典可以查得到,確確實實是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法門不只這麼多,所以四弘誓願裡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無量’也是真實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法門?這是因為眾生的根性不相同,我們知道佛陀教化眾生,他的對象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地區的,經論裡常說‘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種廣大,我們無法想像,都是佛教化的對象。初學的同修聽到這個說法,總不免懷疑,這麼大的范圍,佛用什麼方法去教?何況這裡面的眾生,包括常說的九法界,從菩薩、緣覺、聲聞到六道眾生,都是佛教化的對象。
此時此刻,我們得人身在人道,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並不很大,而地球上幾十億人,個個根性都不相同,佛要是用一個方法教這麼多人,那是很困難的事情,不見得每一個眾生都能接受。
所以佛的說法是講求契機、契理,契機是適合個個不同根性眾生的需要,這樣說起來就有很濃厚的趣味了。接著是契理,佛所教的,無論他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樣的手段,絕定與宇宙人生的真相相應,他不會說假話;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般若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也就是本性。
經論裡面所說的名詞很多,總不外乎是同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佛用了許多的名詞,他的用意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名相,名相是工具,不是我們修學的目的,我們可以用工具,但是不能執著它,執著就把我們的悟門堵塞了,也就是說,你不能開悟了。佛法講求的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而後才能達到離苦得樂。
法門這樣多,佛教自從傳到中國來之後,到隋唐之時,是佛教的黃金時代,大小乘各個宗派,幾乎是在那個時期建立的,祖師分宗判教,其目的都是便利我們大眾修學,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興趣不相同,根性不相同,也可以說習性不相同,而修學佛法絕定與過去生中有關連。不但佛法如此,世法也不例外,許許多多的習氣不是這一生養成的,與前世有關系。正因為如此,後天的教育非常重要。
根性善的,那當然沒有問題,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就能夠成聖成賢;根性劣的,根性惡的,這些習性若能遇到良好的教育,他也夠斷惡修善,也能夠成為賢人君子,所以教育非常非常的重要。
中國在古代,最早建立教育制度是在漢朝,漢武帝的時候奠定了中國教育的基礎,一直綿延到清朝末年,我們教育的宗旨幾乎都沒有改變,教育的目的是教你做人,以這個為目標,讓你知道人與人的關系,這就是我們講的倫理的關系,父子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朋友關系、君臣關系,這‘君臣’就是現代社會裡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些你都能夠認識清楚才知道怎樣做人,才能夠維系社會的秩序、安全、繁榮、興旺。
另外教你人與天的關系,也就是說人與鬼神的關系;鬼神確實存在,不是虛構的,學佛的人對這事情更能夠深信不疑。人與天人的關系,人與鬼神的關系,人與一切自然萬物的關系,中國教育是教這些。
科學技術也有,但是並不重視,你要是問為什麼不重視這些科技?科技雖然對我們生活帶來一些方便,可是你要曉得它的副作用及害處是不堪設想的。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有鑒於此,所以在教育上就特別著重在人文,而少講科技。
其實這些原始的科技在我們中國很早就有了,這個是大慈悲心哪,希望社會長治久安,所以不發展這些東西,細細想一想是非常有道理的。
今天西方人著重在科技教育,帶給我們全世界的人是惶惶不安啊,不知道地球那一天會被這個科學毀滅掉。諸位想想,這個壓力、陰影常常在我們身邊,它的好處到底在那裡?
佛法,近而言之是幫助我們這一生得到真正的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是近的目標。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課題,如果不能夠在這一生超越六道輪回,任何成就,給諸位說,都等於零。
這一個事實,我們不能不警覺,警覺到這個問題了,在佛法裡來講,這個人就覺悟了,知道生死事大,輪回恐怖,我們怎樣在這一生當中解決這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所有大乘經教裡面講的理論方法,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所以法門,方法門道就很多了。
這些法門有沒有優劣呢?給諸位說,沒有。佛講的很清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從理論上講,從方法上講,沒有兩樣。可是我們眾生根性不相同,於是在平等門裡又變現出差別的差別門,就像《華嚴經》裡五周因果裡的平等因果中生出了差別因果,這些我們都要注意到,都要明了,差別因果是我們眾生根性上發生的。
有一些法門,我們修學感到困難,困難的原因是過去生中沒有薰習,所以這一生初接觸就感到很生疏。過去生中,生生世世曾修這個法門,這一生當中一接觸,就感到很容易、很熟悉。可見得差別因果與過去生中的薰習有著密切的關連。
我們怎麼知道過去生中學那個法門呢?這一樁事情,最方便的是你不妨去體驗體驗,去觀察觀察,甚至於也可以去嘗試一下,看看有沒有效果,如果有效果,那就適合你的根性;沒有效果,那就不適應了。這個如果不適應,我們再嘗嘗其它的法門。
從前佛陀在世,這個事情方便,佛陀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一切眾生見到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知道你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狀況,他給你說法就很契機了,像大夫治病一樣,知道你的病根,你的病怎麼得來的。
他給你說法就是給你治療,真是藥到病除,非常有效果。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許多弟子們聽世尊講經說法,這一部經還沒講完,講了一半,有開悟的,有證果的,這就說明佛說法契機啊。佛滅度之後,在正法時期還有菩薩、羅漢應化在世間,他們也有高度的智慧,也能觀機;現在是末法時期,這些現世的賢聖就少了。
我們凡夫業障深厚,從那裡看出來呢?從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不曉得要比古時候的人重多少倍,再加上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好,外緣不好,外緣裡面最不好的就是電視。
你們那一個不看電視?你天天看電視,你就被電視污染你的清淨心;你看報紙、雜志,糟了啊,每一天受這些東西的薰習,你學佛怎麼能學得成功?
所以大家要認識,這妖魔鬼怪在那裡?電視、廣播、雜志、報紙就是妖魔鬼怪,你對於這個東西喜歡得不得了,天天親近它,你怎麼能脫離這魔掌呢?
所以諸位要想學佛,要想脫離六道超越生死輪回,真正有決心的話,這些東西要遠離,家裡面最好不要有電視,最好不要訂報紙。我已很多年不看電視了,也不看報紙,人家問我,每天天下太平,沒事啊,你說多自在。
你們的事情亂七八糟,我沒有事;你看我們同住在一個地球、一個社會,我天天沒事,天下太平,你們天天多事,都亂烘烘的,這境界就完全不相同了。
不是說不看電視就沒有智慧了,不看電視就不能應付這個社會了,我照樣應付,你們很多人提出問題,我都能夠給你解答,可見得我不看這些東西,對我沒什麼影響。這個不能不知道,你認識清楚了,我們才把這些障礙排除掉。
佛法的法門多,這是祖師大德大慈悲心的流露,為了我們修學方便起見,分宗判教,我們在這些宗派當中,選擇適合於自己修學的法門,不要以為某個法門高,某個法門低,沒這回事情,那是你自己虛妄分別。
所有一切法門,歸納到最後,都是歸納在‘戒定慧’三學,總不出這三門;這三門,給諸位說,就是覺正淨,這三寶啊。所以學佛的同修剛入佛門就要求授三歸依,把佛法修學根本的原則傳授給你。無論修學那個法門,總不離這個根本原則,這個根本原則就是三寶,佛、法、僧。佛是覺,法是正,僧是淨,總不外乎這個原則。
都歸依到這個地方,法門才平等,否則你說法門平等,怎麼個平等法?而且‘覺正淨’這三個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們想想,覺悟的人,他的知見焉能不正?心地當然清淨,所以得一個字,另外那二個同時得到。思想、見解純正之人,當然覺悟,當然清淨。一個清淨心的人,自然覺悟,自然就正知正見了,所以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給你講三寶,任何一條入門,一切都圓滿得到,所以法門是平等的。
如果我們就事而論,在中國古代,佛法分十個宗派,其中二派是小乘,其余八大宗是屬於大乘,小乘在唐朝曾經盛行了一個短暫時期,唐朝末年之後,小乘就衰沒了。我們初學佛後,也對這樁事情提出質疑,為什麼小乘在中國不能夠興旺?
以後我們得到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中國以往學佛的人多半都是先讀儒家、道家的典籍,有這個基礎再入佛門;而儒家和道家的典籍,它們裡面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實在講不亞於小乘,於是這些典籍代替了小乘經論,所以小乘以後很難在中國發展。
中國人以儒道的基礎直接就入大乘,這樣入門而修學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看看八大宗這些歷代的祖師大德,幾乎都是這樣入佛門的。
可是在今天就有了困難,今天我們不學小乘教,四書五經也不念了,開頭就學大乘,這個困難就來了。今天科技這麼發達,生活受用如此普遍,為什麼我們修學的成就卻比不上古人?那就是古人他有基礎,我們今天學佛沒有基礎,正如同蓋大樓一樣,他們有地基,所以建築物能一層一層的蓋得很壯觀。
我們今天沒有打地基,那只能搭個小茅蓬、小帳蓬而已,建築物一蓋起來就倒塌掉了,就不能成就了。這是說明今天修學大乘的人為什麼不能成就,你沒基礎啊。
那應當怎麼學法呢?你不從小乘經論上扎根,你就要從四書五經上奠定基礎,這是一定的道理。雖然我們現在年歲大了,讀書的年齡已經過去了,可是依舊要用這些典籍來補助,我們才有成就的可能。
總而言之,如果你不是天才,中下根性的人一定是循序漸進,由淺而深,跟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你不能躐等,天才太少了,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你不讀書怎麼行?
這是說明現代佛家的典籍垂手可得,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請一套《大藏經》回去供奉在家裡,這是古時候的人作夢都不敢想的,得到一部經典就很難很難,怎麼可能全藏都得到?這是得力於現代科技的發達,印刷術的進步,價格低廉,才有這麼多的便利。
現在得到是容易,成就卻不如前人,要細細想想原因到底在什麼地方,你把這個原因找到,你把這個原因消除了,你才能有進步。
因此法門就需要選擇,就中國這些宗派而論,我們舉一個明顯的例子,在中國,禅宗、性宗他們是從覺門入的,它提倡的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覺正淨,他是從‘覺’門入,這是宗門裡提倡的。
而它的對象,六祖在《壇經》裡就說得很明白了,接引的是上上根人,若不是上上根人,參禅參了一輩子都不開悟啊,這種人,太多太多了。我們試問自己是不是這個根性?
禅的確是好,不是不好,真好,只是我們煩惱習氣太重了,用禅定的功夫伏不住煩惱;換句話說,別說大徹大悟你做不到,你連禅定的功夫都得不到。這禅定的修學是先得定,《楞嚴經》上講得很好,‘靜寂光通達’,‘靜寂’是定功,定功達到一定的程度,智慧開了,世出世法一切通達。
有同修來告訴我,說他自己貪圖佛法,佛法好啊,樣樣都想學,這一部《大藏經》,你要學多久才能學得完呢?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龍樹菩薩學釋迦牟尼佛留下來的這些典籍,這三藏十二部的典籍,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完全通達了。你試試看,你用三年,三十年,三百年,當然你沒有三百年的壽命,說實在話,三百年你也不能通達。
原因在那裡?你要曉得龍樹是什麼人,初地菩薩,煩惱已經斷了,智慧已經開了,就是宗門講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後,看這部《大藏經》,三個月就通達了,就畢業了。
我們今天煩惱習氣,妄想重重,這個東西障礙住本性,障礙了自性的智慧,別說這一大藏,一部經都不能通達,這是真的。所以學佛要從那裡學起呢?佛在四弘誓願裡,就把修學的次序告訴我們了。
第一個要發心,要發大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真發,天天念沒用處,從內心裡面發出來,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難。這樣的大心發了,你才會用功,為什麼呢?我勇猛精進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可以懈怠,早一天成就,晚一天成就,不在乎啊;為一切苦難眾生,那我們就得勇猛精進,我早一天成就,眾生早一天離苦,你這個責任多麼大?所以說‘大願為先導’,你不發大心,你怎麼能成就?
大心發了之後,從那裡下手?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所以佛法修行,在第一個階段是發心,諸位同修有沒有發這種大心?前天有一個人問我,出家人受戒,頭上燒的香疤,他不懂,他叫‘戒疤’,‘你們受戒,有人受三個戒,有人受九個戒。’,這個說的當然是外行話,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與受戒不相干,這叫‘燃香’,在家居士都把香燃在手臂上,出家的燃在頭頂上,什麼意思呢?就是四弘誓願的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發這個願,可以捨己為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取的是這個意思。一看到我燃香,我已經發了這個願了,我可以為一切眾生犧牲生命,在所不惜,發這樣的心啊。
今天佛門燃香的風氣很普遍,有沒有發這個心呢?他為什麼燃?燃香供佛,多燃幾支,佛就喜歡了。我看不見得,佛一定喜歡一個很健康的人,看到頭上燒這麼多疤,哎,我看了都不喜歡,那個手臂好好的,燃燒好多點,多難看啊,佛怎麼會喜歡這些?所以一定要懂得它真實的意思,它是代表自己在佛菩薩面前發下這個願,捨己為人。
我們勇猛精進就是捨己為人,所以修行的下手,不管那個宗派,不管那個法門,方法再多,都是斷煩惱。你要問你自己修學有沒有效果?換句話說,你煩惱斷了多少?你的貪嗔癡慢,如果今年比去年少了幾分了,那就恭喜你,你的功夫得力了。
假如你誦經、拜佛、持咒,勇猛精進,可是貪嗔癡慢比去年增長了,你那些功夫白修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煩惱斷盡了才能夠學法門,這是現代學佛跟古時候不一樣。
古大德教學,宗門就更不必說了,就是教下,諸位也許聽說‘五年學戒’,你入佛門,五年學戒,實在講就是現在一般學校的‘新生訓練’,軍隊裡的‘入伍訓練’,它的時間是五年,不是學三藏裡的律藏,不是學這個。‘五年學戒’是遵守老師的教誡,你是初學,初學不能夠離開老師。
老師教你什麼呢?並不教你經典,老師以善巧方便幫助你斷煩惱;煩惱當然不能夠完全斷掉,但是五年當中一定能夠做到煩惱減輕,智慧增長,然後才有能力學法門,無量法門才可以學,這個學還是選擇的學。
所以教下,像賢首、天台、三論、法相,他們走的是‘正門’,正知正見;淨土宗和密宗走的是‘淨門’。剛才講三門,一而三,三而一,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如果不是上根利智,‘覺門’很不容易成就,這個法門真的叫‘一步登天’,可是你那一步要真的登天了才行,登不上去,摔下來是粉身碎骨,那個不是開玩笑的。教下,中等根基的,應當都有成就,因為它循序漸進,由淺而深,像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按步就班的,但是時間很長,也要得到好老師的教導才行,它是漸漸的得到成果。
實在說,最方便的還是修清淨心,這個法門好,密宗修清淨心,淨土宗修清淨心,這二宗都是修清淨心,密宗比淨土宗難,難得太多了。給諸位說,密宗是絕對的清淨,淨土宗是相對的清淨;相對的清淨好修,絕對的清淨難修,這裡面的差別很大。
密宗的清淨心跟諸佛如來的心地相等,所以它難,那是高度的清淨,不是普通的;也就是說,他在五欲六塵裡面能夠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而不染。這一招利害啊,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如果你在五欲六塵裡修,你還染著,那你一定墮三途;但是淨土宗是遠離五欲六塵,這個就簡單了,知道自己沒功夫,不接近它,離開它,得清淨心,所以這個清淨心就比較容易多了。這是二種都修清淨心的法門其截然不同之處。
於是千經萬論,諸佛如來,祖師大德為我們大家所提倡的,實在講,不僅是為我們,而是為九法界一切眾生所提倡的,淨土念阿彌陀佛的法門,這個很不可思議。
世尊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成佛說法,大家都曉得,第一部經是在定中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當中,佛給我們說了二千多種修行的方法,二千多個法門啊,這麼多法門說出來之後呢,而以五十三參,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用他們來表演,示范給我們看。我們在這裡面發現,他們推祟的是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們推崇這個法門,這在《華嚴經》上非常明顯。
善財參訪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德雲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超越十法界,證入一真法界了。為什麼還叫他做‘比丘’?這是表法的,因為他初證法身,還要依靠僧團,不能夠離開老師,所以叫他做‘比丘’,實際上他是法身大士,用這個來表法而已。
你看他教導善財念佛法門,他將念佛法門歸納為二十一大類,二十一種;能念的方法也說了五種,細細去觀察,他這二十一類已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門,統統都包括了;換句話說,沒有一個法門不是念佛法門,顯示出《大華嚴經》裡面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任何一個法門都能統攝一切法門,這個‘一’是任一,不是專一,如果說禅,禅就統攝念佛;如果說念佛,念佛就統攝參禅;任何一個法門都能統攝一切法門,這才叫‘不二’,這才叫‘一真’。
他那個‘念’不是口念,‘念’這個字,我在講習當中講的很多,我們中國人要珍惜,要好好的去念書,文字是符號,我們古老的祖先大德們,創造這個符號,留傳到今天,這種文字在世界上任何國家民族都不能夠相比的,為什麼?智慧的符號,讓你一看到,你就覺悟了,這個不容易。
‘念’字是會意,你看到這個符號,體會到這個意思,上面是‘今’,‘今’是現在,下面是‘心’,‘念’就是現在的心,可見得不光口念。你現在心裡頭有‘覺’,就是‘念佛’,那麼禅宗是念佛,性宗也是念佛。
你現在的心裡有‘正’,正知正見,那麼教下是念佛;你現在的心清淨,一塵不染,那個淨土宗也是念佛。所以他那個‘念佛’的意思是這個講法的,含蓋了全部的佛法,沒有一法不是念佛法門。
這麼多念佛法門,德雲比丘他自己怎麼個念法呢?我們在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去訪問,他沒在家,他在另外一個山頭經行,善財童子費了好幾天的功夫才把他找到,在別峰上找到,‘別峰’就是代表特別法門,這個法門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他表演的是這一套,他用的方法就是經上講的‘般舟三昧’,‘佛力三昧’,這法門著重在經行,我們現在講‘繞佛’,是以繞佛為主,他不坐下來,不躺下來,不休息,始終在經行,或者是站著。可以站著,可以走著,就是不能坐下來或躺下來。
《般舟三昧經》告訴我們,這種念佛的方法是屬於精進念佛,日夜不間斷,期限是以九十天為一期,就是三個月。從前的人行啊,有這個體力,能夠三個月不睡覺,三個月不坐下來,精進修學這個法門。現在人不能不承認自己業障深重,一個晚上不睡覺就不行了,你能說我們業障不重嗎?
所以古大德在注解裡就有通權達變,九十天不行,我們把時間縮短,一個星期,這是古德的注解裡特別通融,為我們開出這麼一個方便。古人既然有了方便,在方便當中還可以更方便嘛,所以我們可以提倡一天,一個月修一次,或者半個月修一次,用德法雲比丘的方法。
我們體會到,這種方法在今天講,現在人都很著重養生,是最好的養生之道。‘身’是個機器,需要動,身要是不動,這個機器就壞了,就會有故障。身要動,心要靜,你才會健康。
現在人恰恰相反,身,他不動;心,胡思亂想,他怎麼能不生病?完全顛倒了,這個就是講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顛倒了。
佛法的教學一定跟事實真相相應,身要動,你看散步,散步這種運動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現在看到早晨有許多人跑步,跑步是好運動,可是裡頭有副作用,心髒不好的話,容易出狀況,唯獨散步經行是有好處,絕定沒有壞處,心裡面專念阿彌陀佛,心清淨,沒有妄想。心清淨,身在走動,最健康的修學方法。
專念阿彌陀佛,這是《華嚴》五十三參,開頭就教我們這個方法。諸位要知道,第一個法門,在一般習慣上說叫‘先入為主’,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呢?善財就修這個法門;一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圓滿了,他成就了,一生成佛,用什麼方法?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只要你能信、能願、能行,你就決定得生,《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看了這一句經文,有什麼想法呢?想到自己業障深重,煩惱太多,沒有善根,大概這個法門我沒指望了,你要來問我,我也告訴你,你沒指望了。
我為什麼說你沒指望了呢?因為你自己說你沒指望,那就真的沒指望了;你自己要是說:‘我絕定得生。’,那我就恭喜你,你絕定得生,為什麼呢?這種事情不要問別人。
什麼叫‘善根’?什麼叫‘福德’?昨天已經跟諸位概略說過了,今天我們再把它落實在念佛法門上。善根就是你能信、能解,你對所接觸的法門深信不疑,對於淨土三經五經,你能夠理解,或者是讀經,或者是聽講,你懂,你明白,這就是你有善根。
什麼是‘福德’?福德是願行,你真的發願,求生極樂世界,一心想阿彌陀佛,專持名號,你就有福了;你的善根福德就具足了,不少啊。
如果你對這個法門懷疑,信不過,不肯念這句‘阿彌陀佛’,那你就少善根福德了,你這一生就不能成就。由此可知,善根福德因緣,因緣是指你遇到這個法門,那因緣你就具足了。你在這一生當中看到淨土五經,看到《無量壽經》,聽到念‘阿彌陀佛’,那你的緣是具足了。
現在的問題就在你的善根福德,換句話說,你能不能相信?能不能發願?肯不肯念阿彌陀佛?如果這三個你統統都具足了,那你是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的修行在這一生當中達到圓滿,絕定超越輪回,不但超越輪回,超越十法界了。
縱然是下下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也不輸給龍樹菩薩,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說老實話,絕定在龍樹菩薩之上。龍樹菩薩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三個月,你不需要用這麼長的時間就能一切通達了。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利益、好處,《無量壽經》講的很詳細,那是佛親口說的,你要是懷疑,你就是不信佛了。學佛第一個要信佛,佛在經上講的句句真實,特別是《無量壽經》傳到中國來最早,後漢時候就來了。
當年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同修一百二十三人在廬山結蓮社,後來我們尊稱他老人家為‘初祖’,淨土宗的初祖。當時他所依靠的經典,就是一部《無量壽經》,因為《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只依靠一部經啊。
三經是後來才翻譯的,五經就更後了,清朝末年才有四經,《普賢行願品》是鹹豐年間,鹹豐就很晚了,魏源居士把它附在裡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稱為‘淨土五經’,五經是這麼來的。
這二位大德把這二部經附在三經之後,我們仔細觀察,有道理,有智慧,因為淨土宗實在講就是華嚴,昨天我跟諸位提到的,華嚴是淨土的圓滿,淨土是華嚴的成就,是一不是二。怎樣成就華嚴呢?唯有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大圓滿、大成就,你在一生當中就證得。
而且真正念佛,發願求生的人,現前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這種利益,功德的殊勝,是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比的,直接得佛加持,不但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加持你,非常明顯,我們如果細心留意,你不難覺察出來。才知道這個法門能夠普度九法界一切眾生的根基,連華藏世界文殊、普賢這二位上首菩薩都求生淨土。
我對這樁事情是搞了好多年才搞明白的,我從前都懷疑,我們凡夫求生淨土,及一般菩薩求生淨土,在情理上都講得通,華藏世界文殊、普賢是毗盧遮那佛的左右手,華嚴三聖,一邊是文殊,一邊是普賢,他們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後補佛,為什麼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問題困惑了我很多年,想不通;到最後念《彌陀經》得到答案,實在講,《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常常念,粗心大意,含糊籠統,沒看出它的門道。
經上跟我們說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到現在才十劫,十劫這時間很短,就算十個大劫也不長。這十劫裡面往生的人,大部份都成佛了,不是少份。那多份,以百分比來講嘛,絕定不會在百分之五十以下,應當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到西方極樂世界都已經成佛了。
這樁事情非常要緊,絕定不能夠疏忽;阿彌陀佛在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之初,第一批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世間自在王如來的弟子,這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勸導他的學生到極樂世界去修學,這是第一批的。
第一批到現在有十劫了,第二劫去往生的,到現在有九劫了;第三劫去往生的,到現在有八劫了;你這樣按時劫來算,絕大多數的人成佛了,換句話說,五劫之前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現在都成佛了。
我們從這裡面恍然大悟,明白一個事實,原來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做佛,只要四、五劫的時間就成功了;你看你在十方世界去作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天文數字啊。三大阿僧祇劫給誰說的呢?不是給我們說的,我們不在數,無量劫修行到今天都不在數。
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是對法身大士說的,像《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你證得圓教初住菩薩這一天算起,也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從這一天算起。
第一個阿僧祇劫修滿三十個位子,第二個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七個位子;第三個阿僧祇劫只修三個位子,八、九、十地,到法雲地,後面還有等覺。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愈往後愈難,這四十個位子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來完成,那要是依照這個道理來算,等覺菩薩要破最後一品無明證究竟圓滿的果位,大概至少也要一個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只是到法雲地啊。
這個我們才想通了,為什麼文殊、普賢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快啊,他在華藏世界要用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得到大圓滿,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太容易了。
像我們這種凡夫,一品煩惱都未斷的,到西方世界成佛只要四、五劫;他們那種等覺菩薩到那裡,恐怕只要一、二天就成就了,他為什麼不去?
這個疑惑我們才解開,然後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無比的殊勝,為什麼諸佛如來贊歎;你在《彌陀經》上看到六方佛贊歎,‘六方佛’的翻譯是省略的,實在講是‘十方佛’,玄奘大師的譯本對於經文保存的很完整,沒有欠缺,十方佛啊,說得很詳細。《無量壽經》上也是說‘十方佛’,但說得簡咯,沒有如《彌陀經》講得詳細。
所以仔細一觀察,細心去想一想,這個道理就明白了,西方世界成佛快速,我們采取這個法門,的確效果很顯著,如果諸位要是專心念佛,如理如法,依照經典所講的理論方法,你認真的去修學,要多久才能感覺到有效用?給諸位說,三個月,不長。
三個月你就感受到自己功夫得力了,所謂‘得力’,就是你感到煩惱輕了,妄想少了;你會發現自己智慧增長。這是怎麼發現的?從前看人、看事都迷迷糊糊的,都不甚清楚;現在看人、看事都很清楚、明白,這就是你的智慧增長了。
你有能力辨別真假,有能力辨別邪正,有能力辨別是非,都不要思考,一接觸就明了,這是智慧增長了。所以你要真正會念佛,念的很如法,三個月到半年,一定得這個效果。如果你要是念個半年,或者是十年、八年,愈念頭腦愈迷惑,愈念愈愚癡,愈念煩惱愈多,實在講,不怪經典,不怪佛菩薩,只怪你自己錯用了心。
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是‘錯解如來真實義’,你是‘曲解如來真實義’,那有什麼法子呢?這個責任要你自己負,為什麼別人很短時間就有效果?為什麼我們自己沒有?功夫不得力,趕快反省,把那個不得力的毛病找出來,這個就是聰明人。
這個法門感應最快速,我們聽的很多,見的也很多,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好例子,感應真的不可思議。如果你有疑惑,那怎麼辦?疑惑一定要消除,不是叫你勉強相信,那個是辦不到的,有疑惑,一定要破迷起信,怎樣破迷?深入經藏。
經藏不必涉獵太多,淨土的五經一論,你就在這上面下功夫,去讀誦,去研究,看古大德的著述,可以破除你的迷惑。如果再不行,大乘經論裡重要的,像《華嚴》、《法華》、《楞嚴》、《金剛》都可以幫助我們破迷起信,對於修淨土都有很大的幫助,一定要斷疑。
如果自己不能讀誦,古人的注解都是文言文,如果我們對於文言文的修養不夠,那你一定要請教這些在家、出家的大德,向前輩的學者求教,虛心的學習,希望把這個疑惑拔除,你才能得大受用,才能夠得真實的利益。
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成就的,不要說是古人,《淨土聖賢錄》、《往生傳》所記載的太多了,到底是真的或假的?現在的人懷疑心很重,疑,佛在經上說是菩薩最大的障礙;古人對於一般事也許會懷疑,但是對於聖教不懷疑,所以在佛法裡講到‘三量’,現量、比量、聖言量,可是現在人對於聖言量也懷疑了,那就沒救了。
佛菩薩還能騙人嗎?騙人的人都不是好人,這大家都知道;騙人的人一定有目的,如果說無緣無故去騙一個人,那大概神經有問題,騙人都有目的的。諸佛菩薩距離我們遠了,還會騙我們後人嗎?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說他是頭腦有問題才欺騙我們,他講出三藏十二部這樣多的經典,而且頭頭是道,不像是神經不正常的人。
所以對於佛菩薩及聖賢人一定要存恭敬心,絕定不能懷疑,你就有福了,這是屬於福德。對於古聖先賢存懷疑的心,說實在話,是福德很薄的人,尤其是對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這些修行證果的人,《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都破除之人,不是普通人哪。他們對於諸法實相,個個是親身證得,他不是從比量,完全是從現量裡所流露的。
所以我們今天初學,對於經典所講的絕定不懷疑,完全肯定,我們就有受用。佛在經上教我們遠離五欲六塵,我們要真干,遠離五欲六塵真的是享受,這不是假的。五欲六塵就是財色名食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六根所對的這些境界。
怎麼個離法呢?在這個境界裡絕定不起貪嗔癡。財色名食睡,我們需不需要呢?需要,需要裡頭沒有貪心,能得少量也就滿足了,知足就常樂,你就會得大自在,你就會開真實的智慧。
今天世間人迷在五欲裡頭,迷得太深、太重了,所以日子就過得很可憐、很辛苦。你要問,他能不能得到?他自己以為他得到了,那是自己以為,實在是一樣也沒得到。《金剛經》上就講得很清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想這大家都承認的,這是能得的心;能得的心沒有了,你用什麼去得?
所得的,那境界就是萬法,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萬法緣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能得所得統統不可得,你天天在這裡想求得到,頭腦有問題啊,與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所以那些過來人,諸佛菩薩叫我們看破、放下,那是真的。
看破,即是一切事實真相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放下,那是世出世法心裡頭絕不沾染,你多自在,多快樂。從那裡下手?從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志、不聽是非下手。古德講的好,‘知事多時煩惱多’,統統不看了,我沒事,我沒煩腦了。天天都沒事,天天都天下太平,看到每個人都歡歡喜喜,這個多自在。
又給我們講‘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認識人多了,交際應酬多了,你的煩惱就多了。沒有必要認識的人,我們不要認識;不必要的場合不必去;沒事就到山林曠野無人處散散步,念念佛,好自在啊。
這都是古聖先賢真實的教誨,我們應當記住,應當學習,應當去享受啊,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人與人往來,應酬多了,那是痛苦的享受,那是煩惱的享受,諸位只要細心去比一比就曉得了。
念佛往生絕定是真實的,念佛自在快樂也是真實的,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我把這個真實的事情給諸位舉例子報告幾位,提供我們作參考,也勉勵我們共同的來學習,謝謝諸位。
第三天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時間過得很快,三天的聚會今天就圓滿了,我們要討論的主題也就在這一個半小時,‘怎樣念佛,往生成佛。’,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對我們學佛的同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前面二次,我給大家做了簡單的報告,學佛一定要在這一生得到圓滿的成就,圓滿的成就一定包括我們這一生、來生、後世,那才叫‘圓滿’。現前一定要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快樂,來生不只是超越六道輪回,絕定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薩,我們一定要具足這樣的信心。
‘念佛成佛’這個道理,世尊在經論裡給我們講的很多、很清楚、很明白。學佛人為什麼不能往生?至少我們可以說大多數的念佛人都未能往生淨土,正如季炳南老居士在往年所說的,他是舉台中蓮社作一個例子。
蓮社的同修,一萬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人而已,實在講是不成比例,這個原因,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然後消除這個原因,我們就有把握成就。
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追根究底,根源總不外乎沒能看破,沒能放下。由此可知,看不破、放不下障礙了我們這一生大好的緣份。
諸位要知道,這緣份得來不易,古人所說‘百千萬劫希有難逢之一日’,這話說的不過份,說的是事實,不止是開經偈上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於這一生所遇到的緣份就應該要特別珍惜,曉得這個不是生生世世都能遇到的,多少劫來偶然遇到這麼一次。
可見得我們非常幸運,遇到了,就像昨天所說的,因緣有了,那能不能成就呢?就在看你的善根福德具足否;如果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了,這一生就成就了。
也許同修聽到我這個說法,就起了疑問,善根福德與看破放下有什麼關系呢?殊不知關系太密切了。看破是善根,放下是福德;正因為你看不破,你的信願不能建立,這是少善根。
因為你放不下,所以你不能一向專念,那你就是少福德。可見得未能看破放下正是我們無量劫來修學不能成就的重大障礙,第一個因素啊,我們知道了就應當把它消除。
那就要問,怎樣才能看破?我告訴諸位同修,放下就能看破了;怎樣才能放下?看破就能放下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當我們沒辦法看破的時候,一定要深入經藏,經藏是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是什麼?要用一句話來說出,那就是《心經》上所說的‘無智亦無得’,這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講的般若最後的總結,‘一切法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這個意思,佛在《大般若》說得太多太多了。
《大般若經》總共六百卷,學佛的同修,不要說是在家,出家學佛的同修在一生當中,能將《大般若經》念一遍的人就不多,何況其它?
但是我們要知道,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古人判教,依照的順序是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這叫‘五時判教’,五時當中,般若就占了二十二年。你們想想看,世尊一生當中教化眾生,以什麼為中心?當然是般若,那我們對於般若就絕定不能疏忽。
中國人喜歡簡單,這一部《大般若經》無法讀,就在這裡面選出了二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心經》,這也很好,確確實實這二部經足以包含六百卷。
這二部經在中國,無論是那一宗,無論是那一派,不管你修學那個法門,每天必讀的,特別是《般若心經》,念佛法門也不例外,早晚課誦裡面也列入必讀的經卷。
雖然《心經》文字少,只有二百六十字,而它裡面的內容就是六百卷的《大般若》。諸位想想,我們天天念這部經,念再多遍也沒看破,也沒放下,這就是念了不管用。
念了為什麼看不破呢?不解其義。我們也看看古今大德講《心經》、《金剛經》的注解,讀了之後還是看不破,還是放不下;這個道理,實在講,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深解義趣’,這句話我們沒做到,我們所理解的很淺薄,不夠深度,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起不了作用。
如何深解呢?那還是要讀六百卷的原文,六百卷的確份量太大了;這個時代,大家的工作都很緊張,無論工作、生活,精神上的壓力都很重,受持六百卷《般若》,確實有困難。
這樁事情,古來的大德已經見到了,清朝初年有一位葛□居士,他將六百卷摘要,擇其綱要成十卷,《大般若經綱要》,內容就是六百卷的精華,六百卷的濃縮,我覺得我們不能讀六百卷,這綱要是必定要讀,你不能熟讀《大般若經綱要》,確確實實你對《金剛經》、《心經》裡的義趣就很難透徹。
我在早年將這本子從《卍續藏》裡抽出來,在台灣印成單行本流通,印的數量也不少;以後我在香港講經,遇到木刻的版本,刻的非常好,我看了很喜歡,是‘香港佛經流通處’印的,印的紙張也非常好,我就帶了二本回台灣。
去年(一九九六年)我講《金剛經》,在新加坡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講了二百四十八小時,把這部《金剛經》講圓滿了。講圓滿之後想起,若是不深入《大般若》,也不容易體會,所以就將《大般若經綱要》交給‘佛陀教育基金會’印了一萬本,印出來之後,流通也很廣,得來不難,希望大家熟讀。
我們是修淨土念佛的人,為什麼要讀這個?我在講《金剛經》時就說明了,說明我這次講《金剛經》的意義,這麼多年來專弘淨土,怎麼突然又去搞《金剛經》去了?實實在在是看到大家這麼多年來,念佛功夫不得力,縱然是將《無量壽經》念三千遍也沒用處。
我是提倡讀經,讀三千遍是什麼意思呢?要怎麼個讀法?諸位都忽略了,開頭讀三千遍《無量壽經》用意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用讀經的方法修定,修清淨心,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使我們起心動念都能想到佛在經中的教誨,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境界,把我們的雜念妄想排除掉,這樣念才有效果。
而不是在那裡數遍數,哦,我一天念了有多少遍,佛菩薩很喜歡我了,我的功課有交待了。還是滿腦子胡思亂想,大多數念經的人都犯了這個錯誤,這是我們不能不講般若的原因,希望在般若裡得一點智慧,幫助我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然後才會老實念佛,我們念佛的功夫就得力了。
縱然不能得一心,功夫成片應當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功夫成片也有九品,上三品可以自在往生,所謂‘自在往生’就是我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再多住幾年也不礙事,這就是一般講的‘生死自在’;在我們念佛人不要太高的功夫,上品功夫成片就做到了。
所以古大德說這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古人能做得到,今人做到的也不少,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去檢點的。
古人我們暫且不論,各位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那不是假的,那些寫的都是真實的事。近代往生的,有倓虛老法師講的《念佛論》,我想這本小冊子很多同修都見過,我印了很多次,每一次數量都很多,到處把這小冊子介紹給同修們。
《念佛論》末後舉了三個往生的例子,老法師講《念佛論》,可以說是應用世尊三轉法輪的例子,末後作證轉,真正給我們拿出往生的證據來。
第一位他舉的是出家人,東北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這一位法師沒有念過書,未出家之前是泥水匠。民國初年,那時生活相當艱苦,在中國未受教育的人也很普遍,教育不發達,他出家之後在常住修苦行,為常住做出力的事,重活他干得來,除此之外,他就學會念佛,老實念佛。
因為過去生活很苦,對人世間就看得很淡薄,出家之後一心念佛,也勸人念佛,這是慈悲心生起來了,真的是萬緣放下,一心專念。
極樂寺建成之後,倓老法師傳一次三壇大戒作為紀念,請他的老師谛閒老法師為得戒和尚,當時他是極樂寺的住持。傳戒期中,修無師到此道場來討一份工作幫助戒壇,當時極樂寺的監院(即當家師)是定西法師,此人也很有成就;以後這二位老法師都是在香港往生的。
定西法師看到修無師來了,就問他:‘你能做什麼?’,修無師說:‘我可以照顧病人。’,傳戒期中感冒的,有生病的,這是戒壇裡一個不能缺少的工作,所以老法師很歡迎他。
住了十幾天,他就向倓老和定西法師告假,他要走了,倓老很有修養,沒表示什麼意見,定西法師就比較急躁些,聽說他要走了就責備他,‘你這個人怎麼沒有長遠心呢,來了才幾天,我們的戒期不過二個月,二個月的耐心都沒有啊,你急著要走?’,修無師就說了,‘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往生極樂世界。’,二位法師一聽,這事情大了。
就問他:‘你何時走?’,‘不出十天。’,這樣就把事情交待過去了,求定西法師為他准備柴火用以火化。到第二天,修無法師又去向老法師告假了,他說:‘我今天就要走了。’,這事情是大事情,定西法師立刻替他安排,在後面寮房給他安了一個鋪位,找了幾個人幫他助念。
他是盤著腿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助念的人向修無師說:‘你今天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從前往生的人都要作幾首詩、幾首偈子留給我們作紀念,你也不能例外;我們替你助念,你也要給我們一點紀念啊。’,修無師就說了,‘我是老粗,不識字,我不會作詩,也不會作偈,但是我有一句老實話告訴你,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聽了這句話也很踏實,給他助念,不到十五分鐘,他就往生了,坐著往生,沒有生病。
這麼樣的自在,這麼樣的潇灑,在傳戒期間當眾表演給大家看,以後得戒老和尚谛閒老法師來了,看到他這個樣子,非常贊歎,告訴大家:‘這才是出家人的好榜樣。’。
我讀了這段記載,常常念念總想到哈爾濱極樂寺修無法師往生的地方去拜一拜,現在極樂寺的方丈慈法法師邀請了我好幾次,我這個緣還沒成熟,我很想到他那個地方去看看,這是我們的榜樣。
第二位,倓老舉的是一位在家居士,一位男居士鄭錫賓,山東人,是經商的生意人,常常聽倓虛法師講經說法,他有悟處,於是把生意全交給他弟弟,自己跟倓老法師學經教,以後他學會講《彌陀經》,就會講這麼一部經。
他學會了之後,到處為人講《彌陀經》,都是在鄉下,當然聽眾沒這麼多,鄉村裡可能只有十個、八個,或三個、五個。他到處去講經,勸人念佛,很有效果。
往生那一天也是在講《彌陀經》,已經講圓滿了,告訴幾個好朋友,請他們替他租個房子,他們問:‘你租房子干什麼?’,他說:‘我要走了。’,他們奇怪的問:‘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干什麼?’,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是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怕死在別人家裡,有忌諱,不方便,你們給我租個房子。’。
他們這一幫朋友很好,很開明,問他:‘你真的有把握往生?那你到我家裡,我沒有忌諱。’,另外的朋友也說:‘你到我家裡,我也沒有忌諱。’,於是乎他就到朋友家裡,臨時給他收拾了一個房間,鋪一個干淨的鋪蓋。
他在鋪上盤腿一坐,請大家念阿彌陀佛送他一程,這些朋友說:‘你既然能往生,也要留點紀念給我們。’,都要求作詩作偈,鄭錫賓就說:‘不必了,你看我這個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
走的這麼潇灑,這麼自在,說走就走了,這是一個好榜樣啊。最初他學佛,把事業放棄掉,他的弟弟常常責備他,不原諒他,說他學佛迷了,家都不要了,事業也不要了。到以後看他哥哥走的這麼自在,他弟弟也覺悟了,也一心念佛了;過了三年,他弟弟也是預知時至,也很自在的往生,不過他哥哥沒有生病,弟弟還生病,病中往生的,這是舉了一個男居士。
第三位舉了一位在家女眾,清島湛山寺的信徒,此寺也是倓老創建的,北方的寺廟大部份是倓虛老法師在那邊經營建立的,這位女信徒家境非常困苦,先生是在碼頭拉黃包車,這裡年輕的同修恐怕都不知道黃包車,也沒見過,也沒聽說過,年歲大的人曉得,是很苦的工作,真的叫‘苦力’了。
一天不拉車,一天就沒有生活,夫妻二人帶著二個小孩,一家四口,過得非常辛苦。這位居士本人姓張,張居士家境如此貧窮,道場大眾也不會尊重她,也不會重視她,所以她在跟大眾念佛之外,平常就在廚房裡幫忙。
她往生的這一天也是預知時至,早晨起來吃過早飯後,就教導二位小孩要聽爸爸的話,跟她先生講:‘我今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她先生聽到這話就說:‘我們家窮得這樣子,你還說什麼風涼話,還來諷刺我。’,氣呼呼的就拉著黃包車到碼頭去了。
小孩吃飽就出去玩了,她在家中收拾收拾,洗過澡換件干淨的衣服,在自己床鋪上盤腿,一打坐就往生了,什麼時候走的,不曉得。小孩到中午吃飯時回來,想吃飯,母親卻沒有煮飯,看到母親盤腿在床上,已經死了;就哭哭啼啼告訴鄰居,鄰居來一看,這了不起,坐著走的,都沒有生病啊,都是預知時至。
老法師舉的這三個人,一個是出家人,一個是在家男眾,另一個是在家女眾,距離我們現在都不遠,民國二十年左右的事情。他們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我們要認真去想想。
除鄭錫賓之外,修無師和張居士都沒有念過書,都不懂得經教,只是心地善良慈悲,一心念佛而已,他就成功了。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書念得很多,真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不如這些沒念過書的人那麼老實,那些人謙虛卑下,因為總覺得自己不如人,待人真誠恭敬,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對於這世間沒有絲毫留戀。
由此可知,我們今天的毛病出在那裡呢?出在我們知道的東西太多了,思想太復雜,妄念太多了。不但在佛法,連道家都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家都懂這個道理。修道要把你那個妄念減少,天天少才行啊,為道與為學不一樣,我們今天要是把佛法當作‘學’,那個問題就嚴重了,你把它當作世間學說來研究,那你就錯了,這個是修道啊。
修道,我們的妄想執著要一天一天減少,不能夠增長,所以我勸同修不要看電視,不要聽廣播,不要看報紙,為什麼?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會一天天減少。你接觸這些東西多了,你接觸人多了,天天就人我是非,張家長李家短,不得了,你是在增長妄想分別執著,那你怎麼會成就呢?你佛號念得再多也枉然。
那些成就的人,就是心地清淨,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他成功了,秘訣就在此地,這是我們要牢牢記在心上,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奉行,我們這一生往生才有指望,才能像倓老所見的這些人。
倓老他說他親眼見到預知時至,不生病,坐著往生,站著往生的,他一生親見的有二十多人,聽說的那還不在其數,說明念佛往生真實不虛。
在十幾年前大概是一九八四年,我在舊金山講經甘老居士送我一卷錄音帶,說是倓虛老法師在香港佛七當中的開示,只有這一卷,他的開示當然很多,我們只得到這一卷;我非常喜歡,因為我在倓老的道場(香港)講經很多年,我沒見過他老人家,所以能夠聽到他老人家聲音非常歡喜。
他是北方人,口音很難懂,我將這錄音帶從頭到尾反覆聽了三十多遍,大概可以聽到八成。我非常欣賞,我覺得我們現在末法時期,能得老法師這錄音帶,我們就絕定往生了,毫無疑問的。
他在這裡面講了二個事實,在佛門叫‘公案’,都是谛閒老和尚的徒弟,等於是他的師兄弟一樣。谛老在早年有一個參禅的徒弟,那時候谛閒法師尚未成名,在關中寺講經弘法,那個徒弟受過很好的教育,堅持要跟老和尚出家,老和尚收了他,他對於禅非常有興趣,老和尚是學教的,於是把他送到當時禅宗最著名的一個道場江天寺,也叫金山寺,位在江蘇鎮江。
這寺在長江邊岸的一個小島上,四面都是江水,所以叫‘江天寺’。他也很用功,從親眾慢慢得到方丈和尚的賞識,將他提拔,以後他當了首座和尚,這個地位就很高了。
這一當首座和尚,毛病就來了,什麼毛病?貢高我慢生起來了,因為在寺院裡自己有了地位,又收一些在家徒弟,也收一些供養;傲慢心一生起來,他就著魔了,無緣無故去投江自殺,第一次投江被人救上來了,問他,他自己也不知道。過幾天之後,他又去投江,再被人救起。
方丈和尚心心裡就慌了,知道首座和尚著魔,趕快通知谛閒老法師,谛閒老法師不得已趕到鎮江把他接回去,那時候是搭船。回來之後,也很正常無事,問他為什麼投江,他不知道,但總是覺得有問題,把他接回來,不致於擾亂別人的道場。
關中寺這個地方在溫州,雖然沒有江,它有河,河也很深,平常可走帆船。因為他過去當過首座和尚,所以在寺院裡大家對他比較尊重,他單獨一個寮房,也不必跟大家一塊上殿,對他很禮遇。這一天早晨他沒去吃早飯,老和尚就叫查房去敲他的門,無人答應,想辦法把門撬開,看到窗子打開,人不在了。
趕緊報告老和尚,老和尚一聽,不得了,他從窗子爬出去了,是不是又跳河去了?趕快派人到河邊去找,大概找了有半裡多路,找到時已經死了,屍首浮在河邊上,將他打撈回去,念念經超度一番。
正在此時,他女兒來了,原來他出家前曾結婚並育有一女,太太不同意他出家而跳水自殺了,女兒由親戚養大,這麼多年,女兒也大了。女兒哭哭啼啼到寺裡找老和尚,老和尚說:‘我正要找你呢!你爸爸出事情了,你來是什麼事啊?’,她說她昨天晚上作了一個夢,她父母今天要去上任,爸爸要去當土地公,媽媽要去當土地婆。
谛閒老法師一聽恍然大悟,原來他以前跳江是他太太的鬼魂附身了。最初他在金山寺參禅,很用功,有道心,有護法神保佑,鬼魂就貼不上身;後來做了首座,傲慢心生起來了,護法神走了,冤親債主就附上身了,所以把他帶去當土地公。
正好寺的附近有一間新的土地廟,谛閒老法師心想大概就是那個地方,於是到土地廟裡為他念經超度,老和尚也很有趣,說:‘如果你真有靈,顯靈給我們看看。’,在超度期間就看到一陣小的旋風,在那裡轉了幾圈,老和尚點點頭,‘嗯,大概是你來顯靈了。’。
所以谛閒老法師常講參禅參到去當土地公了,這麼一個成就。老和尚舉這個例子是要警惕大家的,你有一點成就就起貢高我慢的人,沒有不著魔,沒有不墮落的,太可怕了。
又說了一個例子,是一個念佛的徒弟,比參禅這一個還要早,也是谛老未出名前,早年的事情。這徒弟從小和谛老同住一村,是童年的伴侶,以後谛老念了幾年書,跟他舅舅學做生意,他這個同伴就沒有念書,也不識字,長大之後學了補鍋補碗的手藝,大陸上叫‘鍋漏匠’,他能把打破的磁器再補起來。
這種生活很苦,每天挑著擔子在鄉下叫喊,我小時所住的鄉下有做這種手藝的人,當然生活非常清苦,於是他去找谛閒老法師,谛閒老法師當時在金山寺當知客,一定要跟他出家,那時他已差不多四十歲了。
谛老說:‘你不要找我的麻煩了,你這麼大的年歲,既不識字,又笨手笨腳的,你怎麼能出家?住幾天,你還是去做你的生意吧。’,住了幾天,他賴著不走,最後老和尚提出條件才答應讓他出家,谛老說:‘你這麼大的年歲,學經教,學識字已來不及了,讀書的年齡過去了。你天賦這樣笨,學法器、學唱念也學不來,那你這個出家怎麼辦?’。
寧波那邊有許多小廟,過去谛老曾住過那裡,‘那邊鄉下有許多小廟,沒人住的,我去給你找個小廟,你到那裡去住,我再給你找幾個護法,每個月供養你一些米菜及生活費用。我會在附近找一位念佛的老太太,給你燒飯洗衣服。’。
‘你就在這廟裡住下,也不要受戒了,你就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接著念,一直念下去,准有好處。’,這個人老實,真的就接受這條件了,至於會有什麼好處,也不曉得,師父講的話准沒錯,就依教奉行。
就這樣在小廟住下來,念了三年多,這一天他就告訴伺候他的老太太,跟她說:‘明天你不要替我燒飯了。’,他在那小廟念佛從未出過門,就像閉關一樣,念了這麼久。這一天他到城裡去看看親戚朋友,去辭行,回來之後就告訴老太太,明天不要替他燒飯了。
老太太心裡想著,師父從來沒有出過門,今天出門一趟,可能明天有朋友請他吃飯,不要我燒飯了。到第二天中午,老太太還是記掛在心裡,看看師父回來沒?是否吃飯了?就到廟裡去找師父。那是破廟,他又窮,所以廟門都不關的。
進去一看,師父站在房間裡,手上拿著念珠,叫他也不答應,走到面前一看,他死了,站著死的,老太太從未看過如此,嚇了一跳,趕快通知鄰居幾位護法來看,大家都感到很稀奇,從未聽說過人站著死的。
立刻派人通知谛老法師,谛老法師趕來替他辦理後事,這一來一去共二、三天,他還站著,等老和尚替他辦理後事。老和尚看他這樣子,很贊歎,‘你總算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講經的法師大德比不上你,這四大名山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啊,真成就了。’。
這是念佛人的好榜樣,你說他用的是什麼功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方法妙極了,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他為什麼能有這樣殊勝的成就?說實在話,他看破、放下。
他過去半輩子過那種苦日子,已對世間沒有絲毫留戀,這是人家真正看破、放下了。出家之後就守住師父教導的這個方法,死心塌地的念佛,沒有第二個妄念,人家成功了。
我們想想,我們為什麼不成就呢?我們念佛念了幾十年了,人家念了三年多就能夠站著走,走了之後還站了好幾天,不能說沒有功夫啊,這是我們不能不警惕的。
他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作佛去了,諸位讀《無量壽經》就知道,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作佛作菩薩去了。他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能跟他比嗎?他的成就是真實的,我們的成就是假的,是虛妄的。
講經說法不能夠往生,講經說法是修福;這才曉得真修、真成就要緊,比什麼都重要。
為什麼不能往生?就是看不破、放不下,不但世緣要放下,弘法利生的工作也要放下啦。
這個放下,諸位要聽清楚,不是說我放下了,我就什麼都不干了,那你就完全錯會了。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放下?釋迦牟尼佛在世,天天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的工作仍然照做,不是叫你放下工作。
放下心裡面的妄想、分別、執著,然後你仍認真努力的去做工作;做而無做,做,為一切眾生做;無做,自己心裡確實沒做。
放下,是叫你在心裡放下,不是叫你在事相上放下。
我們再看《華嚴經》,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為我們所表演的,這五十三善知識是四十一個階級,他們所表演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看他們對事業、對家庭、對生活都很認真,都做到盡善盡美,心裡面一點執著都沒有。所以放下是在心裡放下,不是在事相上放下。
我們再看看谛老法師給我們講的是這幾個人,都是他親眼所見的,修無師每天為常住做事,做的很認真、很負責,他並不是說我放下了,我什麼事都不干,去念佛了,不是的。
什麼苦事情都干,人家不做的,他都去做,他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做‘放下’。
鄭錫賓居士雖然把生意放下了,天天去講經,天天到處去勸人念佛,這些事情他並沒有放下。雖然講經,雖然勸人念佛,心裡卻毫無牽掛,真正把一切法都看破了,這叫做‘放下’。
再看看青島湛山寺這位張居士的往生,家裡雖然窮苦,每天要照顧先生及小孩,天天要燒飯洗衣服;每星期參加湛山寺的念佛會,這些事,她都照做啊,也做得很認真、很負責。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其它的什麼都沒有了,這叫做‘放下’。
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看破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麼?佛說的很多,但是講的最精彩、最扼要的是《金剛經》上的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講了四個比喻,說明一切都不是真的。
‘如露亦如電’,是講境界存在的時間,很短暫。‘電’是講真相,是剎那的生滅。‘露’是講它的相續相,我們人活在世間幾十年,就像露水一樣,相續相;而事實的真相是剎那生滅。
所以這句偈子將大乘經論裡的精華都說出來了,佛教我們‘應作如是觀’,那你就看破了。不但世法是夢幻泡影,給諸位說,佛法也是夢幻泡影。
世法是因緣所生法,佛法也是因緣所生法;因此,世法不能執著,佛法也不能執著,《金剛經》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要執著,都把它放下,這些東西絲毫利益都沒有,你要它干什麼?
什麼事情重要呢?老實念佛重要,你還想看看經,還想研研教,那你就是不老實。老實念佛的人,只有一句佛號,其它統統放下了。
我們看近代這些往生的,預知時至的,這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人距離我們都不算太遠,他們給我們做見證,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要是說我自己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恐怕不能往生,那修無師當泥水匠的,湛山寺張居士的先生是拉黃包車的,你的善根福德難道不如他嗎?
谛老門下那個念佛往生的鍋漏匠,沒念過書,一個字也不認識,你跟他比比怎麼樣?他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這個地方要緊的是他能看破,他能放下。
我們今天不能的,就是沒有能看破,沒有能放下,牽腸掛肚的事情一大堆。這樣也想學,那樣也想學,全搞的是生死輪回業,這還得了嗎?
心裡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做所為卻都是增長輪回業,這是我們今天的大病,真正要覺悟,真正要學這些老實人。
世間名聞利養要捨得干干淨淨,從心地上把它斷掉;我們為什麼看不破?我們為什麼放不下?說實在話,名聞利養的念頭未斷,吃了這個虧。所以我們的修行不老實,老實人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念佛往生實實在在不可思議,最近我們華藏圖書館韓瑛居士的往生,這是我親自送她,親眼所看見的。她雖然生病往生,我覺得她是菩薩來示現給我們看的,她的瑞相非常稀有,臨終之前二次見阿彌陀佛,一次見蓮池海會,阿彌陀佛將她接引走了。
我們仔細去觀察她一生學佛的經過,她護持佛法三十年,冷靜的觀察,她不是普通人,她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派來的,她的任務完了,阿彌陀佛將她帶回去了。
所以她生病沒有病容,往生,人家講的‘死’,她亦沒有死相,這個很難得,看不到的。而且她走的時候沒有中陰,這也是我們送過不少人往生,從來沒有看到這樣好的瑞相。所以想想,沒錯,她是阿彌陀佛派來的,任務完成了,阿彌陀佛將她帶回去了。念佛往生,護法往生,真實不虛。
她生病的這個示現,提醒了我一樁事情,我們絕定要學倓老講的那幾個在家出家的,自在往生,預知時至,沒有病苦。你要是有病進了醫院,你的往生希望就很渺茫了。
為什麼?到你病重的時候,你這個身體動彈不得,完全聽任別人擺布,這是最危險的時候,你們看看《饬終需知》、《饬終津梁》,你才曉得這個事情可怕。此時沒有真正的善知識在旁邊保護你、照顧你,你要想往生太難太難了。
譬如我們一般學佛的人,不學佛的人就不必說了,學佛的人總會想,他走了,我們也念了八個鐘點了,去摸摸看他那裡還有熱,你這去摸摸碰碰他,書裡告訴我們,一般人斷氣之後,十二小時後神識才離開身體,你去碰他,他就感覺到非常痛苦,他會生嗔恨心,一念嗔恨心生起來,就又輪回,去不了啦。
誰懂得這些常識?誰能保護到不但身體不能碰,連他那個床鋪都不可以碰?我們從旁邊走過去,衣服碰到他,他都會感覺難過,這種情形,幾個人知道?
所以,館長這次的示現給我很大的啟示,我們絕定不能生病,能不能做到呢?絕定可以做到。病從那裡來的?病從合貪嗔癡來的,貪嗔癡叫‘三毒煩惱’,貪嗔癡是最嚴重的病毒,你內有這些病毒,外有環境的污染,你怎麼不生病?
內裡面把貪嗔癡拔掉,你修清淨、平等、慈悲,清淨平等就把病毒拔掉了,慈悲可以解毒,任何的毒碰到慈悲心,都化解了。
所以縱然有病,不要看醫生,不要吃藥,老實念佛,使你的清淨平等慈悲天天增長,如果你還有壽命,你的病一定會好;如果是壽命已盡,那你絕定是自在往生,你才有把握。
醫院不能去,藥不能吃,你們大家好心送給我的補品、藥品,你送給我,我當然不能不接受,不接受不好意思,你走了之後,我就丟掉了,我不上你的當啊。你們雖然是好意,我懂得,但是我知道這些東西不好。
最健康的東西就是天然的食品,蔬菜、白開水是好東西,比什麼都好,花那麼多冤枉錢吃那個補品,都變成了病毒,對你的身體沒有一點好處,為什麼不拿那些錢去布施佛法,成就真實的功德?
怎麼布施?我們外頭錄音帶很多,你拿回家去拷貝一片,送給你的親戚朋友,這就是布施。你拷貝二、三片,一面自己聽,其余的不就流通了?這就是修布施。你把吃藥、吃補品的這些錢拿去布施,你就不生病了。
好好的一個身體,天天去補就補出病來了,什麼病都補出來了,你為什麼要補?貪戀這個身體嘛,你不是在息滅貪嗔癡,你是在增長貪嗔癡,希望這個身體強壯,希望這個身體能多活幾年。
多活幾年干什麼?多受幾年罪啊!哎!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不想早去,還想在此多受幾天罪,你看你多愚癡。道理一定要明白,事實真相一定要搞清楚。
我過去這三十年當中,非常感激韓館長的護持,我們才有今天這樣的成就,我所有一切弘法的活動都是她安排的,她等於是我的經理,我作不了主啊,都是她在安排。現在她走了,我可以作主了。
我作主第一個是什麼?第一個是,我在美國還有二棟房子,這是我私人的,一棟捐給‘達拉斯佛教會’,這次手續做了;另一棟我打算將它賣掉,再將銀行戶頭關閉,所有的錢統統拿去作弘法的基金,我設一個基金會,統統去作基金。那麼我什麼都沒有了,財產也沒有了,鈔票也沒有了,信用卡也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我得自在了,得大自在了;所以你們供養我的這些錢,統統拿去作基金,我們成立一個基金會,用這個基金專門培養弘法人才,我們不做別的,專門做這個用途。
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非常認同,他發了這個心,我們要為全世界淨宗培養弘法人才、領導人才,我們做這個工作。所以這個道場純粹是辦教育的,辦佛教教育的,我們這裡面沒有經忏佛事,也沒有任何法會,專門搞這個,這個基會就專門支持這事業。希望它能很順利的進行,對於現前、將來的佛教做出真實的貢獻。
所以晚年從今以後,我就是教學,我也不講經了,因為不講經,我也就不看經了,我所有的經書都送給圖書館,不要了,什麼都不要了,我就要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接引我往生不退成佛。
統統放下,連經教都放下;那是年輕人干的事情,不是我干的事啊。
那我現在要教學,怎麼個教法呢?給諸位說,我今天教學生,我不會給學生講經說法,那我太累了,太苦了,我講給他聽,那有這種事情?我的教學是‘教你學’,不是我學,我教你學。
怎麼個學法呢?我把經本給你,再找些注解、參考書給你,你去准備,上課的時候,你講給我聽,我的教學方法是這樣的。學生講給我聽,講錯了,我為你糾正,所以我就可以不要看書了,這是教學,不是講學;往後講經,我都讓我的學生出來講,我訓練他,看他上台講的像個樣子,可以出去了,我再介紹他到各處去講經,可能明年到這裡來講經,我就派學生來講了。
我也可能來,我會坐在最後一排,為什麼呢?我最後一排聽不清楚,他講經就不及格,他總要講的我滿意,這才能畢得了業;他講的我不滿意的話,他畢不了業。
所以我教的人非常輕松,學的人非常辛苦,他要把全部的精神力量集中在經教上。所以我將我的一切圖書經典都設一個圖書館供他們作參考,讓他們去學習,我天天念阿彌陀佛,沒事了,不過我要陪他,要督促他,其實我自己是沒事了。
到此,我們將‘怎樣念佛往生成佛’統統奉獻給諸位同修了,提供給諸位同修作參考,你們認真去思惟,如果覺得有道理,也可以這樣做。覺得沒有道理,佛法的法門很多,你就另找高人,這我們都歡喜。門門都通達道,門門都能成佛,可是念佛這法門,的確是最快速、最穩當、最方便。
好,時間已經到了,謝謝諸位同修。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