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宏滿:如何正確對待權力
作者: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釋宏滿
權力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不同的說法。我們從單位或個人方面來說,權力就是一種責任,或是一種利益的標志和象征。這裡所講的莫做權力的奴隸,人不能跟著權力走,就是著重指個人和單位方面的權力而言的。
對於一個單位和個人而言,權力又是什麼?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認識和追求。尤其在個人與權力之間,是權力為人所用呢,還是人跟著權力轉呢?在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上,可是大有學問的。
只要用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在人與權力之間,有的人是能夠正確看待和運用人和權力的關系的。表現為,人不會為權利所累,能保持心態平衡,視權力為工作性公益性的正常化制度化的行為。既一旦手中有了權力時,能視權力為身外之物,看作是受組織和眾人之托,是用來為大家謀利益的東西,就會把權力當做責任,能在有了權力和掌權的時候,如履薄冰。有了這種思想和心態,就會做到得了權力時不覺寵,權力越重壓力越大,高風亮節;一旦丟掉和失去了權力的時候,就會不覺恥,心安理得,心態如常,風平浪靜,無所畏懼。
現在有部分人做權力奴隸的人,圍著權力轉的人,為了得到權利,往往心態變態,甚至喪失理智,不惜一切代價,千方百計地追逐權力,瘋狂地到處以不正當手段,或用骯髒的交易謀取權力。為了權力,他們可以不要人格,不要廉恥,不顧德行。但是,由於他們的心術不正,權力欲極至,欲望也是永遠滿足不了的,沒權的時候想權,有了小權想大權,有了大權想特權,有了特權想專權,有了專權也會喪權。
因此,權力的奴隸當不得,跟著權力走使不得,圍著權力轉要不得,夢想專權更要不得。有人說,濫施權力等於濫殺無辜。此話是太過了點,但冷靜地思考,不無道理。我以為,如何對待權力觀?還是以平衡的心態對待權力的好。
依我的理解,“權”字是由一個木字和又字組成,也就是說,一個人用力過猛就很容易把樹木折斷,對於權力也是這樣,如果作為領導者擅自越權、違權、專權的話,也很容易腐敗犯罪。所以說,權力可以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也可以用來為個人謀私利;權力可以造就人,也可以腐蝕人。權力異化背離社會公共權力的性質;造成運用權力追逐個人私利;給人民群眾的事業帶來嚴重危害。
因此,要正確對待權力。權力是大家信任你,尊重你才有的。不是自己生下來的,所以要為大家做事,服務大眾。權力也是一種機遇,要珍惜這種機緣,要借有權之時多廣結善緣。權力使用的好,即功德無量。權力使用不當,會變成危機,會犯錯誤,損失大。後果不堪設想的。
而另外一種思想和心態,就完全不同了。即那種做權力的奴隸的人,那種個人跟著權力轉的人,則是又一番的表現了。這種人,視權力是個寶,俗話說:升官發財,誰能得到誰就好;視權力為保鮮物,正像有人講的,今天得到權力今天就升值,明天失去權力明天就跌價;視權力為身價,誰能撈到的時候誰就增值,今天無權是平民百姓一個,視自己一分不值,明天獲得權力時就變成了老爺,立刻身價百倍,比大騾子大馬還要值錢。有的人形容這種人是,得到了權力如中山狼,百倍地瘋狂與猖狂,恨不得用來呼風喚雨,一旦丟掉了權力,心態不平衡心裡痛苦萬分、消極自悲、仇視他人,讓周圍的人不得安寧。
權力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特殊的影響力,是促使人們為實現預定目標而行動的力量.權力是為了完成各種不同職能而被賦予的,它是完成工作任務的工具,凡是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者,都有圓滿、認真完成本職工作的職責,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無責任的權力,也沒有無權力的責任.領導者的權力又稱領導影響力,是領導者為了達到預定目標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
任何濫用權力搞特權的目的都是極不正確的。這使我們能從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權力,使它更是責任而不是特權。運用權力來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比如一個公司主管,他就要以合理的理由使用權力。如果運用權力威嚇、折磨員工,或者將自己的地位凌駕於他人之上,或者隱瞞錯誤,或者寵信親友,或者逃避責任,或者強迫他人做不道德的事情,他們就是在濫用權力。
權力變異是產生腐敗的重要因素,預防權力變異是當前廉潔自律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權力異化及根源:當前,社會公共權力的異化,無論發生在哪個領域、哪個部門、哪個層次,其核心都表現為權力腐敗。權力變異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主要表現形式為:以權代法、以權謀私、權錢交易、徇私枉法、濫用職權等。
有些人把手中的權力視為撈取個人私利、追求奢華生活的資本,脫離群眾,私字當頭,為所欲為。這叫:“居上不正,在位不明。”在什麼位子,負什麼責任,責任不能錯置。這些年來,社會上出現了重權、錢,輕人情的現象,人際關系往往靠權、錢來維系。私欲一旦滋生、膨脹,廉潔的閘門就關不住了,腐敗隨之而來。
舉個例子: 貪官邱其海,原為深圳市社保局局長,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他悔悟說,“別人向我行賄是出小利,得大利,我是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所以在這裡,我要給有職有權的人提個醒: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如果不警惕,不知不覺權錢交易就發生了,所以這些人最終成為金錢和人情的俘虜。
權力都是與職務相聯的,所以叫職權。這裡有兩層含義:
1、權力的大小受職務大小的限制。你不能超出你的職務行使某種權力,也不能在你的職務范圍內不行使這個權力。用多了叫濫用權力,用少了叫不負責任。
2、你有多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責任。當你是一個領導者的時候,不光意味著權力,更意味著責任(和職務相關的責任)。職責不光是指你"管"的范圍。舉個例子,營銷總監的職責不光是對全公司的營銷進行管理,更多的是承擔培養的責任,發展的責任,激勵的責任。使用權力要端正,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權力不能帶來激勵。人的需求是內在的,你用權力不能夠激勵它,因為不一定能滿足他的需求。
2、權力不能使人自覺。權力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有可能你的意願剛好是別人想做的事情,更多的時候是你的意願跟別人的不一樣。迫使別人做事情怎麼能帶來自覺呢?
3、 權力不能使人產生認同。有些經理一拍桌子:就這麼定了!一次兩次有效果,時間長了,下屬就跟你軟磨硬泡了,甚至當面跟你頂撞。原因很簡單,權力不能使人產生認同。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干什麼呢,不就是想用權力統一思想嗎,那他做到了沒有呢?秦始皇沒能做到的事情,你能做到嗎?
4、 權力對下屬的影響有限。有個小故事非常經典,說的是有個老總喜歡講笑話,他一講笑話,公司裡的人就樂得哈哈大笑,有一天,這個老總又在公司裡講笑話,大家又樂得哈哈大笑。忽然他發現有個員工面無表情,就點他的名問:"哎!你怎麼不笑啊?"那員工只冷冷回敬了一句:"我明天就走了。"
5、權力不能濫用。高層濫用權力的情況有沒有?有。但是總經理濫用權力的危害大,加上它的監督機制比較完善,所以濫用的現象要少些。但部門這一層最有可能濫用權力了,因為除了對頂頭上司負責以外,其他人都管不了他,而且部門經理的權力是最缺乏監督的了。
所以,應該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為了一時的小利而亂作為,失去的是公正廉潔,丟掉的是部門形象,影響的是領導者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做為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為人民掌好權、把好關、執好法的思想,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因此,普遍人的認為:是升官發財,有了官就有權,有權就有利。這叫做:“權謀私利”。所以形成了賣官買官的風氣。有了官就擁有了一切,所以當官的人,天天忙,忙什麼,有些官員,忙著名利吃住,急功近利、欺上瞞下、搞形象工程、吹吹牛,互相拉關系,層層擦皮鞋,對上拍馬屁,對下要關系。所以官場就象一場游戲。
如今,我們佛教界也有些寺廟的僧人,一旦當上執事,就覺得很了不起了;好象當上了官一樣,為所欲為,把“六和敬”都忘了,其實過去叢林當執事就是發心做事,有些人不願意去當執事的只想專心修持,現在有人當上住持,方丈更不得了。以權謀私,拉幫結派,好象寺廟是他一個人的,把寺廟當成一種公司撈錢的地方,招親引友來寺廟做事,不是變成子孫寺廟,就是家族寺廟,這些現象不好!學佛是來弘法利生,來求解脫,不是來造罪的。所以說:權力用得當就功德無量,權力用得不當就罪過無邊。
可以說,權力是一時的,不可能永遠擁有;今天是你做,明天不一定,一張紙可以改變你的全盤計劃!所以要正確對待權力,運用權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