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第二集)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二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2-02 請掀開經本第一四0二頁,第一行: 【善財白言。大聖。雲何禮敬。乃至回向。】 前面將十種行願的名目說出來了,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善財童子聽了以後,更進一步希望了解行相,就是修行的境界,於是向普賢菩薩請教,『大聖』就是對普賢菩薩的尊稱。此地的普賢菩薩是當位普賢,就是等覺菩薩,在菩薩裡面地位最高,所以稱之為「大聖」。向下經文分成十段: 【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 這一句是重復把這個十大行願的名目再說出來,下面這是解釋: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 這一段很明顯的告訴我們,這是禮敬的對象。 【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境界非常的廣大,絕對不是我們凡夫心力能夠觀想得到的,所以必須求普賢菩薩加持。這個話是普賢菩薩自己說的,等覺的普賢菩薩還要以普賢行願力來加持嗎?需要!因為比等覺菩薩還有高的,還有成了佛以後倒駕慈航回來的道後普賢。你看等覺菩薩多麼謙虛,還要求佛力加持。 【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 這個說明將這個行願表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的方面。我們就念到此地,這段沒念完,這個意思很長,我們細細的來探討。清涼大師告訴我們,由心地恭敬表現在我們身體容貌上,這叫做禮敬,所以禮節必須「誠於中,而形於外」。為什麼要修禮敬?世出世間法都重視這一條。像我們在世間法裡面,我們看到《禮記》,《禮記》實在說就是古時候的教學雜志,拿現在的話就是一本雜志,古代那時候的雜志。裡面記的東西很多、很復雜,零零碎碎的,但是篇篇都非常重要,都很精彩,不但可讀,而且都是必須要多讀。 《禮記》注疏裡面說,這個注疏是鄭康成注的,就是鄭玄,漢朝的大儒。他解釋「禮」這個字,他說「禮者,體也」,本體。所謂體,拿現代話來說,就是我們思想、行為所依據的本體,你看這個多重要。又解釋「禮者,履也」,履是鞋子,我們人走路不能不穿鞋子,禮的重要性就像鞋子一樣。下面他有個注解,「統之於心曰體,踐而行之曰履」。由此可知,是從內心生出來,表現在日常生活行為當中,這叫做禮。由此可見,非常的重要。 在古代,禮經一共有三部,《周禮》、《儀禮》、《禮記》。《周禮》是國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中國自古以來不是法治,現在我們講提倡法治,一切都講法,國家有憲法、法律,法治;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是禮治。國家行政依據什麼?依據禮。這個禮是《周禮》,是周公作的,周公是大聖人,真正了不起!實際上《周禮》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周朝的憲法。他不說法,他說禮,法裡頭沒有情,禮裡頭有情,所以比法要完善得多。法是強制的,禮是感化的,是以慈悲攝受,跟法不一樣。 所以,中國從周朝可以說一直到滿清,不管帝王用什麼樣手腕,但是標榜、口號都是以禮治天下。所以中國自古以來自稱為「禮義之邦」,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事實。《周禮》之好,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沒看過。那時候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一直就贊歎,我早年跟他學的時候,他告訴我,他說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民族的憲法都比不上《周禮》。他那時候希望我把《周禮》多看幾遍,我書是買到了,買到了沒看就學佛了,學佛以後不搞這個東西了。所以我知道,方先生講的話一定沒錯,他說是最好的憲法。如果周朝以後的子孫,都能夠將這個法完完全全遵守、做到,周朝不會亡國,真是千年萬世;可惜後代的子孫違背了祖宗的這個法制,所以才衰亡。方先生非常的贊歎。 《儀禮》是老百姓的生活的禮節,所以叫「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定得很微細,就是人與人之間往來,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禮節。不過分,過分了顯得巴結人;也不能不到,不到的時候失禮。所以禮節,禮一定有節度,剛剛好到那裡為止,彼此大家相安、和睦。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是個講禮的社會。 《禮經》上告訴我們,講到最高的是道,所謂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佛所行的是道、大道,佛菩薩是行道。如果我們把尺度放寬一點,可以說在十法界裡面,四聖法界行道;六凡法界裡面天、人,天就是行德,道德;仁,這是人間才有,仁、義、禮這是人間道德的規范,道沒有了這才講德。道是真正發乎自然,拿佛法來講很容易講,出自於本性的是道;本性迷失了,起了無明,道就失掉了。所以拿佛家來解釋儒家這些經典,很容易明了,意思非常明顯。 我們迷惑了,迷了以後怎麼樣?迷了以後要重視德。德再要失掉,那就是仁。所以德,我們用儒家來說,簡單來講,五常是德,「仁義禮智信」這是德;八德是德,八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我們現在常講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種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兩種講法都好。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我們所稱的道統,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哲學。我們用什麼教人?就是用倫常、道德,這個才是教育。你看孔老夫子教學,他有四科,他也分科,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就是德行,可見得德育在古時候是非常重視,重視道德的教育。這個教育如果在佛法裡面講,就是戒、定、慧三學,是佛法裡面的德育。 中國的民族是五倫的民族,五倫是什麼一回事?五倫就是我們整個民族就是一家人。所以,「團結」兩個字用在我們中國過去的社會上是毫無意義,為什麼?它本身就是團結。五倫,從室、家開始,室就是我們居住的房間,夫婦,開始從夫婦、夫妻;出了你房門之外,就是你的家庭,家庭有父子、有兄弟。所以夫婦是一倫,父子是一倫,兄弟是一倫,這是一家人。出了家庭,這是社會、是國家,這有君臣、有朋友。 君臣的意義是廣義的,我們踏進社會,換句話說,你不是領導別人的,你就是被領導的;領導人的是君,被領導的是臣,決定是這個關系。如果你說在這個社會上,我不願意領導別人,我也不願意人家領導我,這就很難;連出家也不行,出家一個寺廟裡住持是領導人,清眾是被領導的人。這個社會構成就是如此,決定不是被領導,就是領導別人,一定有君臣的關系。同等的,朋友,朋是同學的關系,友是同志,志同道合;友是同志,朋是同學。這個一擴大,領導上面還有領導,我們拿一個很小的職員,推到上面就推到總統,在過去,就推到皇帝,所以他是一家人。朋友還有朋友,四海之內皆朋友也。 所以中國過去社會的組織,大家在思想、概念裡面就是我們一國就是一家人,整個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五倫的社會。社會的道德,大家必需要遵守的,五個基本道德觀念,就跟佛法裡的五戒同樣的,仁、義、禮、智、信。要仁慈,「仁」,你看中國造字,兩個人叫仁,就是我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我要怎樣對待自己,我應該怎麼樣對待別人,這叫仁,推己及人這叫仁。我不希望別人傷害我,我就不能傷害別人,我希望我自己得到幸福,我也希望別人得到幸福,常常拿自己去想別人,這個叫仁。所以說「仁者無敵」,敵是對立的,如果外頭有一個人跟我是對立的,這就不是仁慈,仁就沒有了。真正做到仁,在整個世界上沒有敵對的,不是朋就是友。你看這個意思多圓滿! 「義」是講求盡義務,我們對於社會、對於一切眾生只講求義務,不要講求權利,天下就太平。我們看看今天這個世界,爭權奪利,爭到之後他也不盡義務,把義這個字忘得干干淨淨。「禮」,禮是講禮節,處事待人接物都要有節度,都要合禮。「智」是理智,決定不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信」是守信用,孔老夫子特別重視「信」,人無信他就沒有方法立足於社會。古時候非常講信用,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沒有什麼契約可以立的,說出來大家決定遵守,絕對沒有反悔的,他守信。現在人訂了契約還反悔,那有什麼法子,沒有辦法。這是五個基本道德的建立,人人都必須遵守。 所以這才說,道失掉之後,才講德;德失掉之後,就講仁,道德水准越來越低;仁沒有了,這再講義;義要不講了,最後再講禮。禮是什麼?禮尚往來,禮是有報酬的,是往來的;義沒有,義講盡義務,只有付出,不談報酬的,講義。 依照我們中國古人古書裡的記載所說的,三皇時代行道。大概那時候這個世界人口稀少,遠古的時代人口少,地大物博,人的心地都非常厚道、真誠,絕沒有欺诳,行的是道。到五帝的時候,道就沒有了,人的意識形態就起了變化,換句話說,在三皇時代,人決定沒有私心,完全沒有;到五帝的時候,人有私心了,換句話說,我執重,起了我執,這時候行德。到三王的時候,三王是夏、商、周,德也沒有了,行仁,還算不錯。到春秋五霸的時候,仁也沒有了,仁沒有了還行,他還講義。像齊桓公得了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他尊重周天子,講義,還有義氣。五霸以後,義也沒有了,也不談義了。這是我們在中國歷史演變,可以說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古人這種評論一點都不為過。 所以到漢以後,都著重在「禮」這個字,如果禮沒有了,那就天下大亂。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現在不講禮了,天下就亂了,現在我們中國人對這個禮之差,不如外國人。我們在外國,跟外國人不認識,完全是陌生人,你在馬路上遇到,他很客氣跟你打個招呼,跟你點點頭,這在我們中國見不到的。外國人還有這個禮節,見人還能夠親切的給你打招呼。 禮書裡面告訴我們,聖人統治一個國家,他依憑什麼?就是道、德、仁、義、禮,同時並運於心,就像佛法一樣契機、契理,應機施教,看眾生的機感(機緣、感應)應該用什麼方法教,就得用什麼方法。人心真誠、純樸的時候,決定用道德。在人心險詐的時候,無可奈何,決定要用禮,禮決定不能失掉。所以鄭康成說,「周禮為本,聖人體之」,這是治國、平天下的大根大本,如同我們現在憲法一樣;《儀禮》是末,有本有末,「賢人履之」。 所以,中國可以說自古以來,社會的中堅分子是知識分子,士大夫階級,他們做全國老百姓的榜樣。這些士大夫階級都能夠守禮,行仁、義、禮,老百姓心自然服,自然也起來效法。所以在過去,我在小時候住在鄉下,大陸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國家沒有那麼多警察,也沒那麼多法官。鄉下人要起了爭執,怎麼辦?找誰來評評理?鄉下有辦私塾的老先生,教私塾的老先生,請他來評斷。他搖頭晃腦,孔夫子怎麼說,孟夫子怎麼說,說得大家心服口服,一句話沒得說了。所以不必要警察,也不必要法官,鄉下教書的先生就把這些問題都擺平了,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那個時候的人他還相信,他還尊重孔老夫子,一聽說孔老夫子說的,這還有什麼話說?沒話說!五四以後,打倒孔家店,這也沒法子了。現在真是無法無天,這個社會混亂,太亂太亂,重新再建立社會新的秩序非常不容易。 現在政府開放,諸位都有機會到大陸上去觀光旅游,去看看,你看了之後你就能體驗到,非常的痛心,教育失敗。我們台灣的教育,說老實話,也是失敗,台灣只有科技的教育,沒有道德的教育,這是教育上失敗。孔老夫子最重要的,他是著重於德行,第一個科目是德行,第二個科目是言語。人與人之間往來,第一個接觸的就是言語,如果言語不謹慎,說的人無意,聽的人有心,就造成誤會,就結成冤仇,所以言語比什麼都重要,不能夠輕忽。孔老夫子教學,第二個科目是言語。 第三個科目才是政事,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屬於孔老夫子政事這個科目,就是辦事的能力,現在講科技的教育,學有一技之長,將來在社會上可以謀生。可是人家那是整個社會的安定、國家的繁榮、強大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安和樂利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上,我們今天在教育上把這兩個丟掉,疏忽掉了。第四個科目是文學,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藝術。所以孔老夫子把藝術列在最後,把德行列在第一,那是根本,文藝是枝末,這個非常有道理。這是首先我們認識禮的意義,禮的重要性。 所以,《禮記》是雜志,三禮裡面,《禮記》是雜志。《禮記》一開端,第一句話就說「曲禮曰」,曲是委曲婉轉,禮就是委曲婉轉,自卑而尊人,這個叫禮。所以一開頭,「曲禮曰,毋不敬」,跟我們這個十大願王「禮敬諸佛」一個意思,第一句話就是講一切恭敬。「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辭,安民哉」,這四句話,第一句話是講恭敬,是講禮敬;第二句話是講端莊、莊嚴;第三句話就是講言語,言語要肯定,要安、要定、要柔和、要肯定。這個三條做到,天下老百姓就得到安,安和樂利,「安民」!末後一句是講效果,前三句是因,後一句是果。所以,世出世間法都重視禮,可見得禮重要。 佛法尤其注重,為什麼?實在講儒家也講到,沒有佛法講得這麼徹底,講得這麼究竟。我們在《禮記》裡面同時也看到,也就在第一章,明白的告訴我們,「傲不可長」,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肯定了,傲慢人人都有。在佛法講,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是你這一生學的,是前世帶來的,傲慢。佛法裡講得更透徹,講第七末那識,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四大煩惱就有我慢,這個東西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只要有這個東西在,你的道業決定不會成就。不但你不能證果,你連開悟都不可能,你要想在佛門裡開悟,都要把傲慢捨掉。我們在《壇經》上看得很明白,這是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大家常常看到的。法達禅師誦《法華經》三千部,自以為了不起,他開不了悟。他為什麼開不了悟?就是自以為了不起,傲慢!見到六祖,頂禮的時候頭不著地,所以他不能開悟。被六祖喝斥一頓,他生了慚愧心,這才捨掉傲慢,六祖一點他就開悟了。你想想看,這個東西障礙大不大? 所以有這一念存在,諸位要記住,不能開悟,當然更不能證果,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不可能。西方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要捨傲慢,你只要有這一念存在的話,西方極樂世界沒你的分,你就是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你十萬聲佛號降伏不住煩惱,那有什麼用處?所以,佛教給我們,孔老夫子也是教給我們,教學裡頭第一科就是禮敬。禮敬目的在哪裡?目的在斷傲慢心,把這個習氣連根要拔掉。因為儒家是教育,佛法也是教育,人有傲慢的心,遇到再好的老師他也學不到東西。為什麼?沒有把老師看在眼裡,他能學什麼東西!真正有成就的人一定是個謙虛的人,他才有成就。 你看《易經》謙卦,六爻皆吉,大吉大利;六十四卦裡頭只有這一卦六爻都吉,謙卦;地山謙,它那個卦的相,山本來很高,山在哪裡?山在地底下,這表謙虛。所以禮的定義是自卑而尊人,這是真正有學問,真正有涵養,世出世間法都能夠成就。我們這一條決定不能夠疏忽,要認真的去修學。絕對不是叫我們見到人要拜,好像巴結人、求人,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滅除我們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讓我們自性光明透出來,成就世出世間一切法,目標在此地。你要是不肯修學,換句話說,你的我慢山太高了,你還不服氣,道業就很難成就。 學佛的同修,禮裡面最好有觀,為什麼?因為禮裡面沒有觀,剛才講,它最大的功德利益就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習氣,它的功德利益是滅除傲慢的煩惱習氣。如果這裡面有觀,它能攝心,它能使我們的心清淨;換句話說,能得定,能開慧,這個功德就更殊勝。觀裡面有很多很多種,這就是佛門的宗派不同,法門不一樣,所以作觀的內容就不相同。通常,我們講個通途的,就是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都可以用的。學佛的人行禮,最敬禮是五體投地,佛尚右,所以我們拜佛,我們右手先下去,右膝蓋先著地,尚右。我們右膝蓋著地的時候,我們觀想叫一切眾生得正覺道,也就是成佛道,我想成佛,希望一切眾生個個成佛。右表正,佛法尚右。左,左道,左就是外道,右是正道。右膝蓋著地之後,當然左膝蓋也要著地,左膝蓋著地,也有個觀想,也有個願,願一切眾生都能夠覺悟,想這個意思。 這個心願就廣大了,平等,真正每一拜都想到一切眾生。我們右手著地的時候,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左手著地的時候,就想到那些外道的眾生,佛以四攝法攝受他們統統歸到正道。頭頂是最後著地,頭頂著地時候,願一切眾生離貢高我慢的心。我們頭頂這是最高的,我們禮什麼?禮佛之足,禮他最下的,的確跟六十四卦謙卦那個意思很像,意思非常的像。令一切眾生離驕慢心,成無見頂相,像佛的頂一樣,佛頂是無見頂相。這種觀想是普通的,是一般的,並不是指修哪一宗哪個法門。 如果我們專修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每天拜佛、禮佛最好是用夏蓮居居士《淨修捷要》,它一共是三十二拜,每一拜裡面都有觀想。這個《淨修捷要》我們會很快把它印出來,我已經交到這邊來,讓他們趕快作版來流通。三十二拜的內容,觀想的內容,包括淨土三經一論;觀想的文字統統是經論的原文,它能夠將三經一論的精華把它濃縮在三十二拜裡面,很難得!所以,《淨修捷要》是一部行經(修行的經),費的時間也不會太長,人人可以修。在平常如果我們念得很熟的話,平常可以觀想,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正是《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夠收到這樣殊勝的效果。經畢竟是太長了,我們記不得,他這個小冊子薄薄一點點,經典的重要的經文他都節錄下來,至少要把這個小本子能夠背過,我們常常想。早晚拜佛,它每一拜三稱,確實他這個方法裡面有觀、有念、有發願、有回向,真是樣樣都具足。大意明了了,我們就可以看經文。經文這一段是實相,也就是我們所禮敬的對象。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這個對象非常的廣大。「諸佛世尊」是指誰?就像經上所說的,「十方」我們容易懂,「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諸佛我們也好懂,在《三千佛名經》裡面我們看到了,過去千佛,現在賢劫千佛,未來千佛,這是三世,我們也明白了。《萬佛忏》裡一共有一萬兩千多尊的佛名,還不夠,這個地方講的是「一切佛剎,極微塵數」,一萬兩千這個數目相差太懸殊了。這個經是《華嚴經》,佛在前面曾經說過,「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句話佛在本經說過,在《圓覺經》上也說過。所以我們了解,「禮敬諸佛」這個「諸」字就包括了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就應當作佛。 所以我們這個行願要怎麼樣修?我們每一天早晚拜佛,最少也要拜三拜,要把拜佛的願行應用在生活上。我們以這個誠敬之心對佛,我們要以同樣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叫修「禮敬諸佛」這一願。你不要搞錯了,我見到佛我就禮敬,見到人我理都不理他,那就錯了,大錯特錯。好人、壞人都是諸佛,不但好人壞人是諸佛,一切畜生也是諸佛;不但畜生是諸佛,桌椅、板凳也是諸佛。這個問題大了!經上不是明白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情是有情眾生,無情就是植物、礦物。我們桌椅、板凳是無情的眾生,無情的眾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同樣一個性;在有情眾生上我們叫它作佛性,在無情眾生上叫它作法性,名稱不一樣,是一個性。 不僅是以最真誠的心處事待人,還得接物,待人真誠恭敬,辦事也是真誠恭敬,那就是認真負責,盡心盡力。無情的眾生,你把它安排得恰當,這是對它的禮敬;像桌子擺得整整齊齊,擦得干干淨淨,這就是對它的禮敬。真正修菩薩行的人,修十大願王的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隨時隨地,以桌椅板凳作個比喻,不管在什麼地方,我們看到它擺得斜扭了,我們隨時把它扶正,這是對它禮敬。不要認為這是他家的,與我不相干,這是道場的,不是我家的。隨時隨地,沒有分別,不干淨的把它擦干淨,我行菩薩道,我對它禮敬。 所以,對於一切物整齊清潔,這是恭敬。並不是說對桌椅、板凳每天要給它拜幾拜,那你就變成佛呆子,學佛學呆了,這就錯了。學佛要開智慧,不要變成佛呆子。這是舉一個例子。所以說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都要用真誠,都要盡心盡力,做到樣樣都圓滿,樣樣都沒有欠缺,這叫禮敬諸佛。所以「諸佛」的對象實在講太廣大,這是法身大士所修的,境界是無量無邊。 底下這一句是能修因,『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一句我們要留意,為什麼?以後九願每一願都是依這個原則。在這裡說了,到以後就不必再說,不要再羅嗦了。第一個是「以法力」,法就是普賢願力,這個是法。我們今天接受《華嚴經》普賢菩薩的教誨,我們尊重普賢菩薩,依照普賢菩薩教誨來修學。普賢菩薩教我們什麼?一切境界就是諸佛,就是我們修行人所緣的境界,盡虛空遍法界,萬事萬法,這就是講的諸佛,前面講的境界,是我們禮敬的對象。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那麼莊嚴?為什麼十方諸佛的剎土都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原因在哪裡?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人人都修普賢大士之德,沒有一個不是修十大願王的。因此,諸位要記住,別人對我不尊重、不禮貌,沒關系,我對人要尊重,要有禮貌;別人虛情假意對我,沒關系,我要以真誠心對人。為什麼?我修普賢行,他修六道三途行,各人不一樣!我們不能說:他對我都是虛情假意,我為什麼要對他認真、誠心誠意?好像自己吃虧一樣的。換句話說,他修三惡道,我為什麼不修三惡道?你要願意跟人家去,這是苦,這是愚癡。 所以要知道,菩薩行裡面最高、最殊勝的是普賢行,這是《華嚴經》到最後的結論,菩薩裡面最高、最殊勝的。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所有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統統修普賢大士之德;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講是普賢菩薩的世界,每個人都是普賢菩薩,他都修十大願王。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為過,普賢菩薩成佛了,就叫做阿彌陀佛,普賢行修圓滿,就叫做阿彌陀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個平等的世界,每個人都是平等心,都是真誠的心,一絲毫虛偽都沒有。 我們學了之後,要從今天起要做到!我們要以真誠待人,不管人家怎麼對待我,我們只是一味真誠。眼前吃虧上當無所謂,吃虧上當能吃虧多少年?過幾年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吃這幾年虧,上幾年當,值得!這個有代價的,值得。如果你要是不肯吃虧,不肯上當,那好,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還干六道輪回;既在六道輪回,必墮三惡道,後果不堪設想!第一個「以法力」,一定要尊重老師的教誨,把老師的教導一定要做到。 第二個是「以自己的力量」。所以這是二力法門,淨土是二力法門,普賢菩薩在那裡教給我們是二力法門。後一句就是自力,「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深心」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這不是普通的心,深心。這個「信」是真信,超過了正信,真信。理解,曉得這個事情,菩薩這個開示叫我們這樣做法是有道理的,合情、合理、合法,完全正確,我理解我才會接受,我才會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決定不假。 「如對目前」就是我禮敬的這個對象,禮敬是這個對象、這個境界,將來稱贊、供養、忏悔業障乃至於普皆回向統統是以這個境界。這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裡面十法界依正莊嚴,一一就像在我面前一樣。大經裡面說,「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諸佛怎麼現前法?你要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看作諸佛,那錯了。《金剛經》上都說得很明白,你要是「以相見如來」,那就大錯特錯。什麼叫見如來?見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 一切法本來就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為什麼看到一切法會有生滅?我們用生滅心看一切法,一切法就有生滅。假如我們把生滅心給斷掉,生滅心是妄心,生滅心是八識,識心有生滅,阿賴耶都有生滅。你看在《百法》裡面講,八識五十一心所是什麼法?有為法。「百法」前面九十四個是有為法,有為法是假的,有生有滅,八識列在有為法裡頭,不是真的,連阿賴耶都有生滅。不生不滅是什麼?是百法最後的「真如無為」。真如無為是什麼?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直心是真如無為。《觀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是無為,誠到了極處;誠就是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就誠,有一物就不誠。 曾國藩讀書筆記裡頭,他對「誠」下了個定義,什麼叫誠?「一念不生之謂誠」。他用這個來解釋,一念不生這是誠,真誠。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如果起一念,有一個主觀的念頭,這就不誠。處事待人接物應該怎麼樣?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誠,用這個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就跟前面所講的,聖人是道德仁義禮並運於心,我心裡頭本來具足,樣樣都具足,這是什麼?這是道。但是在應用上面,該用道的時候我用道,該用德的時候我用德。在應用的時候,跟大家相接觸的時候,該分別的時候我分別,該執著的時候我執著;這種該執著、該分別,叫權智,善巧方便。內裡面真誠,內裡面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沒有動念。內裡頭要真誠,內裡面是道,表現在外面是德、是仁、是義、是禮,這叫「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 什麼叫佛法?道是佛法,真誠是佛法。怎麼叫不壞世間法?世間人有分別、有執著,我隨順你的分別而分別,隨你的執著而執著,正如同十大行願後面所講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順裡面自己有主宰,隨喜裡面成就功德,這個了不起!佛門也常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我過去講這兩句,我把它講成四句。「不變隨緣」是佛,佛不變,內裡頭真誠,不變,決定不變,隨緣,能夠隨順一切眾生,隨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像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這就是隨緣;應以佛身得度就示現佛身,應以畜生身得度就示現畜生身,這就是隨緣,但是他的佛性不變,本性沒變。這是講已經成就了的人,已經圓滿證果的人。 九界裡學佛的人,他是「隨緣不變」,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我們隨緣,隨緣在這裡學什麼?學不變。我們一天到晚與這一切人事接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在接觸當中學什麼?學內裡頭,佛法叫內學,內裡面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學不變。所以隨緣不變是菩薩,不變隨緣是佛陀。 再一個是「不變不隨緣」,這是小乘阿羅漢,他做到不變,他不隨緣。「隨緣隨著變」是六道凡夫,一天到晚搞六道輪回,隨緣隨著變。諸位細細想想這四句,十法界怎麼來的?就這四句變出來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有取捨。隨緣隨變,我們不取,不變不隨緣,我們也不取,我們應當學佛、學菩薩,隨緣裡面學不變,不變裡面學隨緣,學佛菩薩。 所以你能夠見到一切眾生的佛性,你能夠見到一切萬物的法性,這叫做「如對目前」,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大經講的「諸佛常現前」,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那個佛統統現前,不是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了佛以後,你看一切眾生統統是佛,為什麼?到那個時候你見性不著相。我們凡夫是著相不見性,所以見不到諸佛,見不到諸佛就是見不到性,佛作性講,「佛現前」作「見性」講。 因此,我們總歸一句話來說,「離念亡情」,念就是念頭,情就是情識。能夠把念頭、把情識斷掉了,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自自然然透露出來。這時候我們一切的行為,跟諸位說,統統是普賢行。不要這樣一條一條說,穿衣、吃飯、待人、接物,哪一行不是普賢行?真是頭頭是道,左右逢源,那就沒錯了。所以這是「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個很要緊,這三句,前面一句是普賢的法力,後面是靠我們自力,一定要「深心信解」。 下面就容易懂,『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這一句就是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用什麼態度。這句話實在講是成佛正因,一定要修淨業。它這裡只有『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十二個字,如果這十二個字要細講,就是《觀無量壽經》裡面佛給我們講的三種淨業。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我們拿那一段經文來注解這三句,非常恰當,特別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要常修。所以,這三種淨業就是禮敬,要以至誠心、恭敬心去做,都把它做到。下面經文我們念念,好懂: 【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佛。】 前面三句是總說,後面是別顯、別說。以前面普賢教誨的法力,以我們自己真誠的心力,所以我們在境界裡面見到無量無邊的諸佛,也見到無量無邊的自己的身,這個很奇怪!實在講,這是華嚴境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這個境界實際上來說就現在我們眼前,我們自己迷失了自性,把這個境界不能覺察,雖然在面前不能夠覺察。如果真正覺悟,覺悟了的人不會認為這個身是我身,他跟我們的觀念不一樣。他以什麼為我身?以一切萬事萬物為我身,那你的身相就不知道有多少,身相跟佛相一樣多;佛無量無邊,我自己的身也無量無邊。 我這樣解釋大家還很難體會,我們還拿作夢做比喻,諸位好好的想一想,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當你作夢醒的時候,你懂得一點佛法了,今天晚上作夢醒過來的時候,你好好想想,想想夢裡面的境界,夢裡那些境界哪個是你,哪個不是你自己?夢裡面,我們夢到有很多人物,那些人物從哪來的?都是自心變現出來的。既然是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那統統是自己,夢中的所有一切人物是自己,夢裡面山河大地還是自己。為什麼?整個夢就是你的心,全夢即心,全心即夢。所以在那個時候你要問,心像什麼樣子?作夢的時候最明顯,心就變成那個樣子。那個樣子是妄相,心是真心,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不二。 所以覺悟的人,你說他證得清淨法身,他證得什麼法身?就是他真正明白、肯定、認識盡虛空偏法界統統是我自己。他跟任何人決定沒有分別,他認為一切眾生都是自己,愛護一切眾生像愛護自己一樣,一體,不是二體。我們一個手掌伸出來,五個指頭一體的,它不是五個,是一個,一體的。這個手上被蚊子叮了,這個手去給它趕一趕,它不會說「我感謝你,你幫了我大忙」,沒有,為什麼?一體的。所以契悟之後,則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他對於這一切眾生的愛護、慈悲沒有條件,為什麼?是一體,不是二體。所以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無二無別,我們迷了才分,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才分,分自分他,虛妄分別。 佛菩薩沒有自他,沒有你我;他說你我,這就剛才講了,「恆順眾生」,你說這個叫我、那個叫你,那我隨順你說!其實佛菩薩絕對沒有這個概念。是一切眾生自己在虛妄、分別、執著,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所以叫迷失了自己。禅家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是本來面目。你要是真正明白,真正入了這個境界,就叫證得清淨法身,那好了,你成了法身佛。證得法身,當然報身、應化身統統具足,沒有一樣不具足。可是我們只要有一念「這是我,那個是你」,《金剛經》講的四相具足,你還是迷而不覺。 今天我們在經論裡這樣詳細研究、討論,大家好像是有那麼一點影像,這是什麼?這是叫解悟,對你不起作用。必須證悟才起作用,你才真正得受用。你雖然理解了,你入不了這個境界,你還是有是非人我,你還是有很多界限,有許多分別執著。幾時把這些分別執著統統都打掉,都沒有了,盡虛空遍法界融合成一體,這是證悟。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所以這一段是講境界。後面講: 【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 這是顯行願廣大無有窮盡的意思。 【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講菩薩修這個行門是永遠沒有中斷的,沒有間斷的。為什麼沒有間斷?眾生無盡。他雖然是究竟圓滿了,圓滿之後曉得虛空法界是一體,所以佛看到眾生快樂他快樂,就是自己;眾生受苦他苦惱,所以拔苦與樂是佛菩薩唯一的大事業,因此他十方世界度化眾生無有疲厭。今天時間到了,後面兩段意思沒有說,但是每一段後面都是同樣的,我們留到第二段再講,今天就講到此地。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