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第三集)


 2010/9/28    熱度:2727    下載DOC文檔    

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  (第三集)  198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4-02-03

  請掀開經本:

  復次。善男子。言稱贊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遶。】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十大願的第二願「稱贊如來」。第一願是「禮敬諸佛」,第二願是「稱贊如來」,這是這個文章上的修辭,「諸佛」跟「如來」是一個意義,境界完全相同,諸位總得要記住。在我們中國古禮裡面說,前面是講禮,稱贊是講樂,音樂演奏,像佛門裡面的贊佛偈,我們唱的香贊、佛寶贊、戒定真香,都是屬於贊佛的,這是屬於音樂。「禮樂皆得」,這叫有德,道德之德。什麼人叫有德(德行)?就是他的心行與禮樂相應,思想、行為都融會在禮樂之中,這個人有德行,這古禮上說的。

  禮與樂在古代的教學,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教學的手段,而且禮與樂幾乎是不能分的。禮著重於身,樂是調心的,換句話說,是調和我們內心的情緒。凡夫畢竟他是有煩惱的,煩惱要得不到調和就要生弊病,所以樂調心;實際上這個心就是心情,我們現在講情緒,這個很重要。外有禮,內裡面能夠保持正常的情緒,這個人叫有德,這個話說得不過分,你就曉得,樂在古代教育裡面所占的地位非常的重要。不像現在的樂是歌舞,都是娛樂的;古時候不是,古時候是教育,樂是教育,樂教與禮教是教育的兩大骨干,是教化人心的。因此,知樂也就近乎禮,所以禮樂常常連帶來說。

  這個禮,道理是有相當的深度,很可惜我們中國古代的樂失傳了,六經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只有五經,樂失傳了。現在所保存的只有《禮記》裡面還有一篇「樂記」,只有這麼一篇了,「樂記」雖然不多,確實是中國古樂的哲學。「樂記」裡面講,凡是音聲的生起都是由於人心。人心當它動的時候,就是心動的時候,心動,身是器官,是物質,物質自自然然它就發出聲音,它震動了。心動了之後,身就動,我們身體內部器官就動了,動的時候它就有聲音,這是「音之起」。所以心與物它有感,相感,這樣動,它就形之於聲。你要明白這個原理,這裡頭就有很深的學問。

  我們有時候見到有些盲人,眼睛瞎了他看不見,如果他真正懂得音樂的道理、音聲的道理,他聽一個人說話,聽一個人咳嗽,聽一個人動作的聲音,就知道這個人貧富貴賤,就曉得;不但知道這個,知道這個人壽命長短,這很厲害!我們覺得好像有點神通一樣,不是的,他懂得音聲。實在講,這樁事情說穿了一點都不希奇。我們看到現在汽車,這個交通工具很平常,有些修護的人員,修護的時間久了,這個汽車一發動,他一聽聲音就曉得正常不正常。聽到發動的聲音如果是不正常,他就曉得它毛病在哪裡,他一找就找到。甚至於哪個地方螺絲松了,它的音聲跟正常聲音都不一樣,我們一般人決定聽不出來。所以行家,他內行,他懂得。正常的聲音是個什麼聲音,那個地方有故障的時候,它聲音決定不一樣。因此我們人咳嗽一聲,他整個內髒(五髒六腑)統統會起震動的作用,從這些音聲當中就知道你內部生理上健康不健康,心理情緒穩定不穩定,都能從音聲聽得出來,不要問你一句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奇怪的,說老實話,很正常的一樁事情,在理論上決定講得通。

  過去我們在台中,李老師給我們說了個故事。他說在清代有個很高明的醫生,是個名醫。曾經在某個場合當中接觸一些人,也就是跟人家談話的時候,他聽到這個聲音他就告訴他:你要小心,你三十年之後你會生什麼病。那個人聽了笑了笑,以為這個東西是神話,決定不可靠的,他沒有在意。到三十年之後,果然他說的那個地方生病了,這才佩服得不得了。他是怎麼知道的?聽音聲,你音聲哪個部位有些小障礙,現在還沒關系,但是這個障礙如果要是不排除,不謹慎的話,累積到三十年就會成大障礙。所以音聲裡面有很大的學問!

  因此,「樂記」裡面告訴我們,它說一個人心地恭敬,有誠敬,發出的音聲是直、廉,「直以廉」;如果是愛心,愛心是柔和,愛的音聲柔和。敬的身心直廉,聲音直,廉是簡單,一點不復雜,這是敬,誠敬。明白這個原理,喜、怒、哀、樂,我們中國人講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各有所感,音聲決定不一樣。真正有學問的人沒有辦法欺騙他,怎麼裝也裝不出來,從你的動作,從你的音聲,人家就把你看透了;不但現在把你看透,能看透幾十年,甚至於看透你下一輩子。這個東西學問大了!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一個社會,看一個國家,興、亡、盛、衰也能從音聲上觀察得出來。在我們中國春秋戰國的時候,諸位要讀古書,念《左傳》就常常看到。這些諸侯、大夫到別的國家去考察,現在我們一般講觀光旅游,那個時候像現在考察的意思一樣。他去看什麼?到那個地方去,看看上面的國王,那時是諸侯,諸侯就是國王,小國的國王。因為在周朝時候中國沒有統一,很多小國,周朝初年時候有八百諸候,我們中國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一帶,有八百多個國家。秦始皇第一個統一中國,在秦始皇以前都是列國。到人家國家裡看什麼?看這個國家從上到下,上到它的君王,下面到一般老百姓,看他們的禮節、禮貌,聽他們唱歌的音聲,就曉得這個國家的盛、衰、治、亂,就曉得。老百姓對於這個社會、對這個國家他心有所感,他自自然然就發出這個音聲。往往斷定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准確。

  所以從一個人的富貴窮通、壽命長短,能夠看到一個國家社會,從音聲上就能夠觀察得出來。太平盛世的時候,一般人的音聲安樂,他心安、快樂,從音聲裡頭表現出來。它的政治一定非常的清明,一定辦得很好,老百姓表示出真正得到安樂。亂世,一般老百姓的音聲裡面含著有怨(怨氣),不平,心裡面不平,瞋恨、嫉妒、不平,他必定是音聲裡面顯露出這樣的感應,我們就想到這個時期它的政治一定不好,「其政乖」。那個國家要是將亡,快要亡了,老百姓的音聲是「哀以思」,非常的悲哀,常常念舊,想到從前,會想到過去,音聲悲哀,這是國將亡,老百姓困苦。所以音聲之道,連社會、政治、文化都能夠貫通。

  所以,聖人設教,對於音樂他就非常的重視。為什麼?我們曉得,前面說過,音聲是發於心與外面境界的感觸。如果心平氣和,可以轉外面的境界,佛法裡頭告訴我們「境隨心轉」,我們自己心能做得了主宰,可以轉境界,可以轉萬物。心要做不了主宰,這個很麻煩,會被外面境界牽著走,這就很苦惱,心為境轉,這個非常苦。《楞嚴》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世出世間聖人,樂教其目的都是教我們轉境。

  「樂記」裡面講「樂之為教」,就是音樂的教育,先王(這是講古聖先王)以這個來教國子本業。那時候的國子監就相當我們現在的大學,國家最高的學府,用來教國家最高學府的學生,而且這個課程是必修課,是基本的課程。從前學校只有小學,有太學,沒有中學;民國以後才有中學的,以前沒中學,學校只分兩級。小學一般都是私塾,國家只辦一個太學,太學也是考進去的,私塾是小學。

  小學的教育大概是從七歲到十二歲,著重於道德的教育,人格的修養,根本智的啟發;中國過去的小學教育,它的重點,可以說是它的宗旨,著重這三方面。因此學生入了小學,學什麼?灑掃應對,不但接受老師的教導,還要伺候老師,事奉老師,要接受這個教育。原因是跟著老師他能夠事奉老師,他回家就可以侍奉父母,所以從灑掃應對,日常生活教起。我們現代教育,老實話這個教育沒有了。現在只是知識的教育,做人的教育疏忽了,倫理、道德的教育我們把它忽略掉了,所以中國的社會確實今非昔比。古時候我們中國是全世界禮義之邦,現在要找禮與義,在中國幾乎找不到,沒有了。所以學生從小學一入學就教孝、教敬,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長幼有序,以這個為中心。

  音樂這是太學裡面很重要的課程,小學裡面,樂也有,少。但是小學裡頭實在講,它背誦經典那就是唱歌,它有腔調、有音韻,也非常好聽。以後像四書、五經、諸子、百家,諸子百家是選讀,幾乎在古時候,五經或者我們講《十三經》這是必修課,從七歲到十二歲,這些課程一定統統都要能背過。所以以前小學教育,裡頭老師沒有講學的,沒有講解的,只是教你做人,教你處事待人接物,教你背誦經典,沒有講解的。所有這些經書統統要背過,背得很熟。

  實在講我們中國古老,你要說中國沒有科學,那是假話,中國人的頭腦比哪個國家人都聰明。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書本,你從書本形式上去看,它就具備有非常科學的頭腦。書本一面十行,一定是一面十行,一行二十個字,全國不管哪個地方,那時候木刻版刻書,統統都是這個刻法的,因此整個國家的書是統一的。說第幾頁第幾行,你就曉得那是什麼字,不管是哪一家的,它都一樣。因為那時候沒有標點符號,也沒有空格,字都排得滿滿的;一定是一面十行,一行二十個字。這很符合科學。

  所以在小學期間,都是念得很熟很熟,到十三歲小學畢業,這些書都念完了。十三歲就像個小大人,很懂事了,可以去考太學。如果太學考取了,太學裡面上課跟小學不一樣,因為那些你早己經培養成了。太學裡講學,完全講解,那就很有趣味了。讀書真是樂,我們中國自古以來,讀書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在研討學問。講學的時候都沒有書本的,老師也不用書本,學生都不用書,個個都背熟了!說《孟子》第幾章第幾面第幾行,大家都曉得,那文都能念,都背得出來,所以他們不要書本,你說講學多自在!有很多國子監的老師講學,往往是帶著學生旅游,游山玩水。開一個科目,這個科目三個月,名山大川玩三個月回來,他的課程上完了,他一面走一面講。每天學生擔著酒菜,老師坐著車子,學生要替他趕車,這都是學生的義務,學生要伺候、事奉老師。那時候做老師很舒服,不像現在的老師很苦,那時候老師非常受人尊重,在社會上有很崇高的地位。所以他讀書真樂,四時讀書樂,不像現在念書這麼苦。

  小學那個時候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背誦。現在一般人不知道背誦的好處,不知道背誦的利益,他也不曉得背誦究竟為的是什麼,現在人不知道。背誦是什麼?是修定!不叫你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天天背書他就不能打妄想,打妄想書背不出來。所以實際上是修定,叫你心定下來,定能開慧,他能開悟,背書是修定。我們佛門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佛門在過去,你要是出家,一出家是五年學戒;換句話說,五年的小學,佛教的小學。學什麼?學出家人的生活,換句話就是出家的入伍訓練,五年的入伍訓練。這個生活就是依《沙彌律儀》,一共有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威儀就是規矩,二十四門的規矩你統統要做到,五年的時間來訓練。除這個之外,這五年還要背誦經典,跟我們過去儒家小學方法完全相同,生活教育。

  背誦的經典,看你是學的哪一宗哪個法門。中國過去佛教的寺院庵堂,可以說都是專科大學,每間寺院庵堂都有它獨特的學風與道風,所以它叫道場。學風,它依據某一部經論;道風,它修學的什麼法門,它用什麼方法來修學,它跟其他寺廟不一樣。譬如我們舉個顯著的例子來說,我們這個經是《華嚴經》,在大乘八個宗派裡面有華嚴宗(賢首宗),在山西五台山。五台山就是我們中國華嚴宗大學,就是華嚴大學,專門講《華嚴》,專門研究《華嚴》、弘揚《華嚴》,你要學《華嚴》你就到他家去;換句話說,這一部《華嚴經》,在五年當中,從頭到尾要背過。你要是背不下來,你沒有資格進它的學校,沒有資格,它的講堂你沒有資格到那裡去坐著聽講,不行的。那時候沒有印刷術,這些書都要抄寫,手抄,所以不可能一個人一本,不可能的。聽經講堂裡面決定沒有經書,講經的人不要經本,聽經的人也沒有經本。

  如果要學《法華經》,有法華宗(天台宗),它是依《法華經》為主,在浙江四明天台山,在溫州附近一帶,天台宗。學天台,天台宗的經典比「華嚴」要少一點,其實分量差不多,絕對不比它少。《華嚴》有八十卷,天台《法華經》,還有智者大師的注解,經加上注解,分量又加了好幾倍。還有《玄義釋簽》,線裝本二十本,差不多要拿我們現在印的話,比我們這一本還要厚,我們這個只有它三分之二,比這個還要多三分之一,經的注解也差不多比這個多三分之一。這兩樣東西合起來,就是《法華經玄義釋簽》跟《法華經文句》合起來,有我們現在這個書兩本這麼厚;還要加上《摩诃止觀》,差不多也有我們這個本子兩冊這麼厚。所以分量差不多,叫「法華三大部」!你要是進天台山,這三大部不能背誦,你入不了它的門,這門檻都很高,無愧於佛教大學!它不是普通的學校。

  哪一宗、哪個法門都有它修學基本依據的經論,你必需要把它背熟。他不要你懂意思,因為你背熟之後,五年以後你可以進講堂,可以聽老和尚講解;你也可以提出你的心得報告,或者你的疑問來質疑,這個可以。這個叫學風。

  除這個之外,道風,道風講行門,他用功怎麼個用法。華嚴它修法界觀,它修的是普賢菩薩的十願,這個十大願王,要把它做到;它要修文殊菩薩的十行,就是十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到後面的願、力、智,十波羅蜜,這是華嚴宗修學的方法。天台宗修學的方法是三止三觀,他們修的是止觀,與《楞嚴經》有點相彷佛。所以,每個宗派都有它依據的經論,特別修行的方法。

  這些宗派在中國,可以說淨土宗建立得最早,那個時候也無所謂淨土宗,沒有宗派。後來宗派林立的時候,才承認慧遠大師在東晉時候建立的集合志同道合的同修,大家來共同修念佛法門,發願求生西方。它成立得最早,其余宗派多半是在隋唐時候成立的,這個是東晉時代成立的。慧遠大師成立淨土宗,所依據的經典只有一部經,《無量壽經》。因為那個時候佛法傳到中國來還不久,翻譯的經論還不多,你看「淨土三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還沒有翻出來。所以,慧遠大師當年看到淨土宗的經典,三經他只看到一種,他們就依這一種經,這一種經裡面提倡的持名念佛,執持名號。當年,這個在廬山建的念佛堂,參加的人一共是一百廿三人,很難得,個個成就!以後宗派林立之後,追溯到淨土宗的起源,就以慧遠大師為我們淨土宗的創始人,第一代祖師。

  在修學裡面,不管是哪一家,都著重於唱誦,唱誦就是音樂,就是「稱贊如來」,都著重於唱誦,講求音調的柔、和、雅、美,講求。確實能夠達到調心,不但講調心,而且它講究聽了這個音聲使我們心清淨。清淨就是能夠離五欲六塵,我們聽到這個音聲能夠把心裡五欲六塵都離開,恢復到心地清淨光明,有這樣好的功效。所以佛門裡頭,也有歌,也有舞,歌舞都有的,但是絕對不是像現在這種跳舞。現在這個跳舞,對於心地清淨光明,我看只有妨礙,不能增長;古時候的歌舞的確是很優雅的。這是說音樂的功能,這個意思明白了,我們就可以看經文。

  『復次』,這是一段的開頭,承前啟後。『善男子』,就是叫著與會的這些大菩薩以及善財童子,這一句就統統都包括。如果說得詳細一點,就是華藏會上所謂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都包括在其中。『言稱贊如來者』,這是把十願第二願的名目重復提示一下。「稱」是稱述,「贊」是贊揚,稱述如來的聖德,贊揚其美,所以也可以說稱揚、贊歎。「如來」,前面跟諸位講過「諸佛」,特別跟大家說明,佛在本經以及《圓覺經》上跟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所以前面的「諸佛」不僅是包括我們有情的眾生(拿現在的名詞說,就是一切動物,這是有情眾生),還包括了我們現在所謂的植物、礦物,都包括在其中,佛經裡面講無情眾生。因為大經上說得很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如果無情不包括在裡面,怎麼能同圓種智?這話講不通了。有情,佛經裡面稱為佛性,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無情眾生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並不是有兩個性,只有一個性。禅宗裡面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一成一切成,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個地方「如來」就是講佛的性德,佛十號當中之一。成了佛有十種通號(通名),不管哪個人成佛都有這十個名字,這十個名字是顯自性裡面的萬德萬能。如來的意思,《金剛經》上講得很好,「如來者,諸法如義」,這個解釋真是既簡單又明了。「諸法」是一切法,我們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包括在其中,沒有一法漏掉的。「如義」,「如」是什麼?真如本性。古人也是大概說了人不懂,才不得已用比喻來說,「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好像這個比喻是賢首國師給唐朝哪個皇帝講的,講《華嚴經》他聽不懂,就用這個比喻來說。把金比作本性,把器比作一切法,同樣用黃金做佛像、做菩薩像、做聲聞像、做緣覺像、做天人像、做畜生像、做餓鬼像、做地獄像,做十種像。然後告訴他,統統都是一樣的,都是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用十個相代表一切法(諸法),諸法如義,如是什麼?金,統統是金,沒有兩樣。

  十法界是平等的,我們現在為什麼搞得不平等?著相了,著相就不平等;如果我們不著相,平等的。譬如說這尊像,我們稱稱重量大概黃金有兩斤重,兩、三斤重;黃金一方寸就是一斤,這麼大大概有三斤重的樣子。另外塑一尊地獄像,那個很恐怖、很可怕,也這麼大,分量也一樣。你要到外面去買的話,價錢相等,一樣的,沒有差別。所以你要是離了相,你就見到性,原來是一樣,法法皆如,沒有一法不如;你一著相,把性忘掉了,那相是千差萬別。我們世間人常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貌不一樣,相不一樣,但性是一樣的,佛性是一樣的,這個沒有什麼不同,性相同。

  這樁事情,佛法還沒到中國來,咱們孔老夫子也知道。夫子在《論語》裡說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兩句話把事實真相給我們說破了。性相近,就是性是一樣的,沒有差別;習是什麼?習是習慣、習氣,這個就不一樣,這個越來越遠;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習氣。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那個性叫習性,善惡性是習性;孔老夫子講的「性相近」是本性。在佛法裡面講,本性是真如,真如本性;習性在佛法裡講是阿賴耶識,那是習氣,阿賴耶識。所以,習性差別很大,本性決定相同。

  經裡面講「如來」是講本性,這個意義就廣了。這是稱贊什麼?稱贊一切人、物、事的本性,跟前面「諸佛」的意思就相同,所以這個稱贊的面廣大而無邊際。唯有真性是最善的,是真實的真善美慧,值得我們去贊揚。所以《金剛經》上這個解釋,解釋得非常好,非常的圓滿,「如來者,諸法如義」。除這個解釋之外,經論裡面還有許多的解釋,可是我覺得唯獨《金剛經》上解釋的意思圓滿,究竟圓滿。也有經上解釋說如來的意思是「今佛如古佛之再來」、「佛佛道同」,這個意思也很好,從現象上來說的。不像《金剛經》講「諸法如義」這四個字,是從真性上來講的,萬法平等。講「今佛如古佛之再來」,十法界只講了佛法界,其他九法界沒說到;「諸法如義」,是九法界依正莊嚴統統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諸位將來讀經,看到「如來」這兩個字的解釋有很多的解釋,我們就不必太羅嗦了。下面這一段經文是講稱贊的境界。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遶』。這個境界跟前面一段境界是一樣的,太大了,真正是不可思議。虛空無盡,諸佛的剎土無盡,這個我們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證實。科學已經發展到可以說,拿現代人來講,也許有相當程度的滿意,但是拿佛經來一比,那還差得很遠,還是在幼稚啟蒙的時代,沒有發展到理想的程度。一個佛剎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一個銀河系,我們太虛空有多少銀河系?太多了。以今天的科學來看,承認是很廣大,但是能夠觸及得到的,還是很小的范圍,再往無際太空深處去走,我們今天力量達不到。一個銀河系彷佛是一尊佛的剎土,佛經裡面講佛剎無量無邊,每個佛剎有一尊佛在那裡教化,所以佛也是無盡無邊;而每一尊佛有多少菩薩、聲聞圍繞著他!這個境界太大太大了。

  普賢菩薩在此地教給我們,這是我們稱贊的對象。可是在此地,諸位一定要體會經裡面的義理。佛經之難,難在意在言外,難在這個地方,你要是依文解義,那就錯了,所謂三世佛冤,三世諸佛都喊冤枉;不能依文解義,一定要懂得他言外之音。言外之音是什麼?諸佛無量無邊,我們要是依照這個文字來說,「我很想稱贊,很想禮敬,但我這一生一尊佛也沒有遇到」,這就是依文解義,佛就喊冤枉了。你真正明白這個,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諸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念淨土經,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都是阿彌陀佛神力變化所作。西方的鳥也會說法,樹也會說法,風吹的音聲也會說法,六塵說法,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換句話說,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如果你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華嚴經》上所講何嘗不如是?

  我們今天張開眼睛看到這一切萬法,見到的就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就是十方一切諸佛變化所作。佛在哪裡?你所見到統統都是的,你所聽到也全都是的,你能夠接觸到的全部都是,六根接觸統統是諸佛變化所作。有沒有錯?沒錯;是不是真的?給諸位說,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什麼?我們講佛,是講佛性,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個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我們承認性是佛,禅家講「見性成佛」,哪一法不是自性變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就好像我們作夢一樣,能作夢的是我們的心,整個夢境是心變的相分,你想想對不對?如果想通了,知道整個夢就是我的心,整個心變成夢境,夢境跟心原來無二無別。今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是我們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東西,法法皆如,所以諸法如義,法法皆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是如來,就是諸佛,就是我們稱贊的對象,確實廣大沒有邊際。

  所以我們念這個經,不要一下腦子想到佛,菩薩還差一等,阿羅漢又矮一截,這就糟了。你把這個十大願王,普賢菩薩看了都會流眼淚,你把他的意思全解錯了。所以一定要懂得真實的道理。這一段講境界廣大而無邊際。

  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

  這一段我們就不要細說了,上次講過的。在前面第一段,第一段的文是「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此地文字上稍微變動一點,但是意思完全相同,就是以普賢的法力,以自己的甚深的信解力。這是說能稱贊。

  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贊歎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

  這一段是講贊歎的方式、贊歎的行相。舉出經中言語辯才最好的,佛經裡頭常常說的『辯才天女』,「辯才天女」也是等覺菩薩變現的,她具足四無礙辯才,我們用她來作個比喻。『各』是指各個人,就是說每一個人,都能超出、越過辯才天女,辯才天女佛稱贊至極,一切菩薩都不能勝她。這是假使說,你的辯才能超過辯才天女,超出辯才天女,這個沒有話說了,以這樣的辯才來稱揚、來贊歎。天女的『微妙舌根』,微妙就是妙有的舌根,微細妙好。《華嚴經》上說即一即多,普賢聲遍法界,所以舌根也是遍滿法界;像經上常常講的,佛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就是這個意思。

  名詞、術語我們在此地統統把它省略,我們還是講一講這裡頭的含義,這個重要。讀經要以清淨心,要體會到經裡面的密義,然後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才有用處,要活用。所以,稱揚、贊歎,我們修學這個法門,前面是禮敬,是講身。這一段是講口跟耳,口發音聲,耳聽進去,在六根裡頭著重這兩根;禮敬著重在意根與身根。我們應當在一切時一切處,所聽到一切的音聲、一切言語,統統是贊歎如來的音聲。

  古德教人,修行兩個大原則,聽教要在消歸自性。聽教就是聽講經,不要著相,不要著言語、音聲的相,不要著文字相,不要著心緣相;心緣就是我聽到這個,我想(打妄想)這個話什麼意思,在想這個。統統都不要,以清淨心來聽,這樣聽會開悟;心聽得得定,定中就開悟,這就是稱贊如來。聽了之後,「這個話裡頭什麼意思」?這叫打妄想,這不是稱贊如來。所以,稱贊如來是聽了之後心地清淨,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知見,這是真正稱贊。為什麼?在一切音聲裡面得定,入定了,聽音聲而入定,聽音聲而開無量無邊的智慧。慧從哪裡來的?慧不是聽得來的,是經過定之後,定心放光,定心起用,這是真實的智慧,這叫稱揚、叫贊歎。所以我們天天聽的,車的音聲,飛機的音聲,一切人吵雜的音聲,風聲、樹聲,鳥叫的音聲,聽到這些音聲都要能夠把它會歸到自性上去。

  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說什麼?都是贊三寶,念佛、念法、念僧。我們此地,我們耳根接觸一切音聲,又何嘗不是念佛、念法、念僧?佛是什麼?佛是覺,覺而不迷;我耳沒有聾,有音聲我並不是沒有聽到,我覺,覺就是念佛。正就是念法,我在一切音聲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個妄念,音聲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正。如果在這個音聲起一念分別、執著,我們的心就不正,正就失掉了,起了妄想。一切音聲裡面,我們心清淨,沒有一絲毫污染,這就是念僧。所以,此界又何嘗不是念佛、念法、念僧?

  難的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迷惑太重,習氣太深,雖然眼前境界與西方極樂世界無二無別,在我們感覺當中相差懸殊太大,這才需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換換環境。換環境,實在講就像從前「孟母擇鄰」,孟子的母親要選擇鄰居,就這麼個道理。釋迦牟尼佛也替我們選擇鄰居,哪個鄰居最好?阿彌陀佛那裡最好,要我們到那裡去親近阿彌陀佛,叫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世尊釋迦牟尼佛替我們選擇的。十方諸佛剎土唯有西方世界特別,完美而沒有一絲毫缺陷,所以十方諸佛都勸一切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你能夠在現前環境裡面培養,那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品位是上品往生,上輩上品。

  這就是《楞嚴》上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六根在六塵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馬上把外面六塵轉為六種清淨法性土,就轉變了。正是《維摩經》上所說「心淨則土淨」,諸佛的淨土立刻就現前,也是我們自性的淨土現前。轉不了,就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我們就住穢土,就有六道,就有三途,因為我們轉不了!轉得了,那就是淨土,清淨莊嚴。

  因此,修行無論哪個法門,無論是哪個宗派,沒有不著重觀想的。我們念佛法門裡面,講到往生淨土的方法,是《十六觀經》。《十六觀經》裡面給我們提出三個重要的方法,第一個是觀想。《觀無量壽經》裡面一共是有十六觀,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講觀想念佛,你看看十六觀就占了十二,觀想是為主;第二種方法,就是第十三觀,觀像,觀佛像;第三種方法,就是最後一觀,第十六觀,講持名念佛。所以持名念佛是十六觀裡面的一種,《觀經》裡面講的三種方法,持名是其中的一種。

  觀想雖然在理論上講好,事上太難。為什麼?我們凡夫心太粗,境界太細了,叫你去想,想不出來,沒有辦法,想不出來。因此理論雖然好,自古以來大家都欣賞,依照這個方法修的人很少。依照這個方法修成功的人更少,鳳毛麟角,自古以來沒幾個人依照這個方法修成的。

  第二種,觀像。觀像比觀想是方便多了,譬如你家有個佛堂,有這麼大的佛堂,佛堂四面都掛著佛像。你在這個地方經行,不管眼睛看到哪裡都看到佛像,眼睛跟佛像不能中斷。如果你有事情到外面去一下,好了,你的觀像斷掉了,你會間斷;這個法門講求的就是不間斷、不夾雜。所以觀像容易中斷,你離開佛堂,佛像就不在了,因斷掉了,不能相續。所以這個也有它的難處。

  第三種,持名。持名好,行住坐臥,心裡頭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好,這個不容易斷。粗心大意的人也能學,因為什麼?他不要觀,他不要用觀,只要把這句名號記住,念好;這句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從口裡面念出來,從自己耳朵聽進去。這個樣子念法,我們心裡就不會起妄想,不會有雜念,念到心清淨,「心淨則土淨」,一樣成功。自古以來,運用這個方法,念成功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非常之多。我們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的,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用持名念佛念成功的。因此,佛、祖師、菩薩、歷代的這些大德,極力提倡持名念佛,道理也就在此地,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它。再看末後這一段: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贊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贊歎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這是總結無盡。在總結文字裡面,比前一段文字要省略,但是意思跟前面一段沒有兩樣。前面這段文字,我們因為時間來不及,沒能細講,好在這個十願每一願最後的文字都一樣的。今天時間又到了,又沒有辦法講,我們留在底下一段再講好了,再跟諸位討論,好在意思都一樣。這是總結無盡,是菩薩了不起精進的精神。尤其是末後一句『無有疲厭』,疲是疲倦,厭是厭惡,不疲不厭,這是菩薩自行化他精進的現象,值得我們效法的。好,我們念佛回向。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