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新證 第六章 諸惡 16


 2010/10/18    熱度:2018    下載DOC文檔    

正文:輕蔑59天民60

譯文:有的人做官,視平民百姓如草芥,平日裡作威作福,不顧百姓死活。

分析:

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的動力。”可見人民才是歷史的主人。百姓與君王的關系,唐太宗有個形象的比喻,叫做:“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在這裡他將百姓比喻為水,君王比喻為舟。這個比喻也形象地說出了官員與百姓的關系。

有智慧的人做官,第一重在愛民,他們對於貧困山區的農民,城裡下崗失業的市民,必定通過救濟、設立公益崗位,搬遷等方法,使其改變環境,有工可做,增加收入,不再受貧餓之苦。對於患病無力治療和受災的群眾,通過民政部門救濟和呼吁社會愛心人士捐獻,為其創造生存環境。對於辍學和考上大學而無力讀書的學生,號召助學捐助,使其受到教育,進而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對於沒有手藝技術的失業者,進行免費培訓,使其有一技之長,能養家糊口。總之,有智慧的人居官必視百姓如赤子,事事為民著想,處處為民造福。

沒有智慧的人居官處處為自己打算,平日裡只交好上司與大款。這種現象,在“大款”名為“傍大官”;在官員,則名之為“傍大款”。所以,他們真正是談笑皆官員,往來俱大款。自己住豪宅,坐豪華轎車。將“游山玩水”命名為考察學習。把燈紅酒綠命名為工作應酬。平日裡前呼後擁,美女圍繞,只想自己做威做福,不管百姓的死活。遇到民不伏上訪告狀之事,能打則打,能壓則壓。對暴露出來的問題互相踢皮球。古人歷來把地方官稱為父母官,其意是要官員視人民為子女,自己要象慈悲的父母一樣養育和愛護他們。為此,輕視人民,只重收稅,只管自己撈錢的官員,必失人心天意,也必將禍及自身和子孫。

事例一

周某是北方某市的一個領導,他的手下若送錢者,就是他的親信,不送錢者一慣看不起,並且打擊報復。他當區委書記期間,用“選優評差”,“末位淘汰”、“竟聘上崗”等方法,往下鏟除異已,竟讓數十名不送禮的機關干部失去職業。而他選用的“優”者,有的竟然是小學畢業生,只要給他送錢他就給官給位。為此,下去的干部群體上訪,農民群體上訪,他所在的區竟然上訪不斷。在這種形勢下,他大賣企業,從中大撈一筆。有錢好辦事,在這個市的換屆時,竟然“選”為市領導。在他上任的第一天,就被他區的上訪人員揪住衣領圍住討說法。嚇得他掙脫後躲在一個辦公室不敢出來,直到民警來才保護他逃離現場。從此,除了他必須要開的會之外,他就呆在辦公室不敢出來,辦公室一直在內反鎖,別人進不去。周一看在那裡無法工作了,就花錢調到省裡某部門工作,區裡的上訪人員追到省裡,打著標語口號上告。盡管他仍在當官,但老婆不敢上班,跑到國外去跟兒子陪讀,親屬一律調回原藉,不敢在他呆過的市工作。他本人不敢再回他工作過的市,他本想在仕途上百尺桿頭,更進一步,卻無法如願。那些上訪的人,只要在電視裡見他露面,就到省裡群體上訪,群眾威信一落千丈。

事例二

北方一個村支書,他執政期間賣完土地,賣山林,把錢都用來揮霍一空,引起村民不滿,到縣裡去群體上訪。村支書知道後,對領頭的上告者打擊報復,矛盾越積越深。在這種情況下,支書反而提拔到鄉裡當副鄉長,並把上訪的人抓走關了起來。由於事情過分顯露,農民都知道村支書腐敗的種種事情,引起全縣農民的不滿,事情越來越大。於是農民聯名寫上訪信,派代表到上級上訪告狀。上級經過調查,查清事實真相後,追究村支書和一些縣、鄉領導的法律責任,施暴者很快都得到報應。村支書不但官當不成,連家都不敢在當地住了,他的妻子兒女只好外出打工。他本人被追究法律責任。

事例三

吳萍娣從事環衛工作二十六年了,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200629日下午,吳萍娣正在顧山鎮上最繁華的一條街道上清掃垃圾,把垃圾車停在路邊,這時一輛別克車從老人身邊開過,車子後鏡擦到了垃圾車,車子開走後,又開回來。江陰市OO彩印有限公司老板許某走下車,一把抓住吳的脖子,讓吳賠他車。吳說:“我沒有撞你,讓我怎麼賠。”許OO對吳破口大罵:“你這條癞狗,癞在街道上干什麼,礙手礙腳的,你這條命還不值我車子上的一道劃痕。”然後上前又打又踹,吳萍娣趕快躲閃,城管人員見到讓吳給許道個道歉,吳連說對不起。吳說後到一邊繼續掃垃圾。這時許OO不肯罷休,追到馬路對面,抓住吳的脖子硬把她按跪在地上。吳萍娣無力抵抗,最後只好給大老板和他的兒子當街跪下。此事被群眾舉報,經媒體在網上曝光,許OO的行為激起民憤。最後他公開向環衛工人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