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一般宗教大多重視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視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認為開發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偽,斷除煩惱;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脫。大乘菩薩以般若智慧作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雙運,濟世利人;三世諸佛都是因為證得無漏智慧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經典上說:‘般若為諸佛之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譯,因為它的含意比世人觀念中的智慧還要深遠,人聞則生殷重之心。而智慧含義膚淺,有善有惡,有正有邪;般若是純淨善美的,是真實無漏的。所以根據譯經‘五種不翻’的‘尊貴不翻’法則,古來都直譯為‘般若’,而少用‘智慧’來表達。
般若是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有了般若就能認識‘緣起性空’,進而能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夠認識‘緣起性空’、‘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種能透徹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並非外來知識,而是眾生的清淨光明本性,是眾生的本來面目;般若是法身、實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義詞。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大師說:‘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若能‘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得般若。
般若有知苦滅苦,觀空自在的功用,沒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見,易為外境煩惱所轉,而在起惑、造業、受苦中輪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開發自性之光,證悟自己真實的生命,從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脫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羅蜜’。佛陀為了幫助眾生達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中,僅僅‘般若’就講說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經》,指引著眾生‘證真實以脫生死’,由此可見般若對人生的重要。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以此無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廣行六度萬行,而能‘一切捨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行於精進而離身心,修禅而無所住’。《大智度論》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般若為六度的根本,能攝導五度趣入‘波羅蜜’,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羅蜜多’,一定要以無所得的般若為方便而修。因此,‘導萬行以入智海’,這是般若的另一個功用。
般若是諸佛菩薩親證諸法實相的一種‘圓明本覺智’,是離一切迷情妄想的‘清淨無分別智’,是通達一切法自性本空、本無所得的‘真實無相智’。般若有很高的境界,從凡夫到二乘、菩薩、佛,有層次上的深淺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見,二乘的般若是因緣,菩薩的般若是空,諸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就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則要到證悟成佛才能證得,因此《法華經》說:‘唯佛與佛才能究竟諸法實相。’《大智度論》也說:‘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勝。’
般若是通達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有三種:一、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三、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斷一切諸法的差別相,觀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諸法的真實相,這兩種般若的妙用都發自於實相般若,所以說實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眾生本來具有的自性光明。要開發這種智慧,需要從佛法中精勤修學,由淺至深,逐次前進。依其方式有:由聞法所得的智慧,稱作聞慧;由思惟所得的智慧,稱做思慧;由修行所得的智慧,稱為修慧。
惠能大師說:‘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每個人都有一顆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團心、妄想心、分別心,卻忽略了本自具足的靈知心,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般若’不是語言所能解釋,勉強言之,可以取喻為‘鏡子’。一個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鏡子前一照,當下實相現前,見到本來真面目。佛弟子平時誦經拜佛、聽經聞法,做種種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鏡子,心淨則般若現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評毀謗、無理打罵,都可以視為消災;遭遇挫折、打擊、冤屈、侮辱,皆能視為逆增上緣,以之作為修道之養分,而能滋養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樣了。因此,學佛除了要涵養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觀空的般若智慧。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