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行《玉歷》,生死無憂


 2010/10/22    熱度:3560    下載DOC文檔    

文/徐足之 

    上有天災,下有地震,中有人禍。該死的少,冤死的多。這是今時代“共業所感”。與其歎息,不如讀讀《玉歷寶鈔》。有人不主張學佛人推介《玉歷寶鈔》,原因是它是道家的“寶典”。可《地藏經》說,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玉歷寶鈔說的太詳細,難以全部依從,但也符合《地藏經》的旨趣。可作為修學地藏法門的輔助教材。造業容易消業難,釋迦佛早替我們想好了解脫法門:求生淨土,帶業往生。
    《玉歷寶鈔》第三章《為何有玉歷》載:地藏菩薩問十殿閻王,可用什麼好方法,使世人深信因果,忏悔罪行,止惡行善,改心向道。十殿閻王回答說,世人善少惡多,因有邪見和惡見之故。持邪見的,認為人死之後,什麼也沒有;或者認為人死必定還會投胎做人,畜生生生世世做畜生,因此自私自利,大膽行惡,肆意殺生。持惡見的,欺昧良心,倡導邪說,否認善惡因果,不承認鬼神,阻人入善,致使共業大災難不斷發生。
    普度眾生,當知善巧和權變。十殿閻王亦復如是。十殿閻王提出了幾個勸行善道的方法,得到地藏菩薩的認可:一,勸信《玉歷寶鈔》,知有地獄果報,忏悔可減免罪行。二,已經犯過罪行的,若能兼善天下,推廣教化有功,可減罪罰;或者功過相抵,免予罪刑;如果善功有余,可迅速獲得福報。三,忏悔改過之後,如能進一步皈依佛法僧,精進修行,則日常必獲諸佛菩薩和善神護持照顧,不受災禍侵害,壽終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玉歷寶鈔》是宋遼時代的淡癡尊者和他的弟子勿迷道人一起傳播出來的。觀音菩薩聽說十殿閻王要托付淡癡把《玉歷寶鈔》帶回人間,便示現鬼王金身,做了精辟的因果報應道理開示,觀音菩薩最後說:“世間如有善男子,善女人,見聞玉歷之後,能在行住坐臥之間,恆常攝住妄念,而且發菩提心,勸化未來眾生,令都知道忏悔向道,心地一切平等,以廣度眾生,則此人必定成就一切種智。”
    《玉歷寶鈔》本是道家的勸世書,但一直與佛家緊密相連,還影響了歷代有善根的儒士。清代到民國時期,作序勸行《玉歷寶鈔》的多是儒士,很多儒士因為親身經歷,而崇信《玉歷寶鈔》。書中不但有地藏菩薩和觀音菩薩訓示之內容,還有兩位菩薩的畫像,第二章《玉歷圖像》第一幅是“普門大士”觀音菩薩的,第二幅是“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的。有人考證,淡癡道人可能就是宋朝天聖年間從西域來的名叫“經吾”的“癡和尚”,癡和尚精通法術。
    當代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暢行流通《玉歷寶鈔》的,主要是佛家,我手頭有兩個版本的《玉歷寶鈔》,都是大陸居士們根據台灣的版本翻印的,其中有淨空法師75歲時題字暢行流通的版本,還有附有現代因果報應錄的厚一倍的版本。附有因果報應錄的版本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在書的最前面增加了《心經》,這是再版者的良苦用心,意在引導學習者既要遵從玉歷,又不要被其中的內容嚇倒而起不來,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2010年4月25日)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