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中學生脾氣非常暴躁,與同學、老師對立怎麼辦


 2010/10/23    熱度:6025    下載DOC文檔    

中學生脾氣非常暴躁,常和同學、老師對立,他們可以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和同伴或老師起沖突。

    現在是這個狀況?跟我以前看武俠片差不多了,一觸即發,是吧?

    當家長被請來學校了解情況時,從家長的言談舉止可發現,其實孩子和父母是同一個模子出來的。若和家長沒有信任為基礎,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引導家長反求諸己?

    我感覺這些問題,最後一句話都是重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引導家長反求諸己?”我們要要求家長反求諸己,我們老師有沒有反求諸己?其實人與人當中,彼此的關系能不能愈來愈好,不在對方決定,在我們的心態。假如我們就是盯著學生、盯著家長不對,這個時候我們心裡有沒有情緒?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能跟家長、孩子達到很真誠的溝通嗎?那家長跟孩子會覺得你理解他嗎?這都是問題哦。

    我記得我那時帶六年級,有一個學生出狀況了,我就把他父親請來。把他父親請來以前,我首先要深呼吸,是吧,你不能有情緒,要心平氣和。結果她父親來了,我就欣賞他的孩子:你這個女兒,上個禮拜,幫我倒茶;有一次我走在路上,搬著作業本,她還幫我提作業本。我提了她兩三個好。這個家長來的時候心裡想,哎呀,一定出了什麼纰漏了,結果聽我不只沒批評他孩子,還把他孩子做得好的一一講出來,結果他愈聽愈不好意思,說,老師,我孩子沒這麼好,她有哪些毛病,這個、這個、這個……是他講的,不是我講的。他自己講出來了,我說,這個孩子很好,只是現在有點狀況,我們要好好幫她,我來干什麼,我來幫你孩子的。家長一聽,好啊,好啊,很高興。那就商量怎麼配合幫孩子。

    好,諸位老師,剛剛講這一段,大家不要只看到這些方法哦。你說稱贊他的孩子,結果稱贊半天說,奇怪,他怎麼還沒自己招供呢?那學到的又是技巧了。

    因為曾經我有提到說,夫妻之間,“好話一句,做牛做馬都願意”。結果有一個先生回去就跟他太太(他太太在煮飯),“太太,您真辛苦啊。”結果他太太聽完說,“知道辛苦還不進來幫忙洗菜!”結果他站在柱子旁邊說,“欸,蔡老師沒有這麼講啊。”所以這個心態都是自私自利,沒辦法哦。要能真正,假如那個好話一句是發自內心,體會太太辛苦了,太太一說來幫幫忙,高興都來不及了,哪有說愣在那裡的,是不是?

    所以老師有柔軟了,稱贊他的孩子,他父母一定會歡喜的。縱使他沒有接那一句話,(老師可以說:)“孩子確實本質很好,那他現在有一點狀況,在他這個年齡,也很正常。”你別說他孩子不正常嘛。所以你看,言語總要厚道、柔軟。“也很正常。我們怎麼協助他,他就可以更上一層樓了。”達到一個很好的溝通的氣氛、狀態。

    那我們看,老師反求諸己,有一點:學生為什麼會因為一個眼神或一句話,就被激怒了?老師為什麼一個眼神、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激怒?那有沒有前因?可能有哦。縱無前因,我們當時候一定有情緒。假如一個老師能不發脾氣了,那這些情況會不會就不發生了?就大大減少了。這個就是老師的反求諸己。

    假如老師真的能這樣反求諸己,再惡劣的學生,遇到這麼有德行的人,他還是會敬他三分,這個我跟大家保證。你看那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知不知道誰德行好?他知道啊。他知不知道這個學校誰有愛心?他雖然忍不住自己的習氣,不過他也很敏感,他可以感覺得到。可是雖然他佩服你,他不見得馬上能改過。因為他還有習氣啊。其實我們問問自己,改過要多久?改過不容易啊,我們不能說,去要求他人的時候:馬上給我改!那我們這個心態就太急於求成了,可能就變成揠苗助長了。

    所以我們剛剛寫這個字,身教跟什麼?耐性啊。而且甚至於是,要把求的心放下。為什麼?這個學生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竅啊。“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在這個時代做事,“只問耕耘,莫問收獲”。每天在那裡盯著,還不改,還不改,我們每天自己心裡負擔也很重。盡心盡力去做,就對了。

    再來,有一個實際的情況,比方說,我們帶五六年級。台灣是兩年一個學級,就是一二年級一個老師,三四年級一個老師,五六年級一個老師。在馬來西亞呢?一個老師帶六年?一年。哦,那馬來西亞的學生也不容易,每一年要適應一個老師。他那個頻道也得轉六次。當然,在《弟子規》的學校就不會這樣了。真的,有一些標准不一樣,每個老師一套理論。

    兩年換一次,四年級要升五年級了。有些四年級的老師就來了,“哎呀,你真倒霉,這個學生到你這兒來了,壞得不得了。”當老師的,干嘛說這種話呢?是不是?人家本來老師還不會去覺得這個學生不好,你一講,他每天就在那裡,這個不好,這個不好,愈看愈像不好。

    這個都做過科學實驗的。就給這個老師講(這個都可以查到數據),“你們班,是全校最優秀的。”哇,這個老師高興得不得了,每天笑呵呵的教啊教啊,教了一個學期以後,成績非常好。最後那個學校領導跟他講,你們班是跟一般班一模一樣,沒挑過。事實證明,是不是學生素質問題?跟老師的心態,很有關系啊。

    肖陳穎老師有沒有跟大家舉一個美國的例子?在黑人貧困地區教書,那都是出流氓,都是出犯大罪的人。結果有一個老師在那裡教,在那個黑人貧民窟教,最後出了非常多頂尖的人才。就二十幾年以後、三十幾年以後,很驚訝,這些人居然都是同一個老師。回到這個貧民窟訪問那個老師,那個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因為我愛他們。”愛他們,至始至終信任他們,他們的潛力就會出來。

    所以,我們接班,接一個新班,要信任孩子,然後要祝福他。怎麼祝福?各個宗教都不一樣。你是基督教,請教大家,《聖經》念一遍要多久?一天念得完嗎?念不完哦。好,比方說,你要接這個班的時候,所有宗教、聖賢的經典,那是最好的能量磁場,你把《聖經》讀兩遍,然後祝福我這一個將要來的學生,他們會很不一樣哦。

    日本江本勝博士做的水實驗,他對那個已經不知道多少年都已經臭掉的琵琶湖,一百多個人在那裡,“水干淨了,水干淨了”,念了半個多小時,那個水干淨了半年。一個已經幾年都臭掉的琵琶湖,就因為那個祝福的能量,水干淨了半年。不過後來又髒了。要持續啦。所以禱告、祝福的力量非常大。

    而那一份心除了祝福他以外,又在每一天的接觸當中指導他、愛護他們,就能轉變這些孩子的心性。

    好,所以這一些方法提供給大家,你沒有宗教,就讀《弟子規》、讀《孝經》,祝福這些同學們。


(恭摘自師資培訓班學員問題解答 蔡禮旭老師  2010年9月6日)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