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泳杉老師:為什麼要學習《弟子規》
我們今天為什麼選擇《弟子規》?因為《弟子規》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家規的集大成。在中國本土的思想當中,最初發展的一門思想是《易經》,我們知道是我們的始祖伏羲氏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所為我們揭示出來的人生的真理。《易經》所闡述的就是一個概念,就是易,這個易它有三個含義,第一個含義是“簡易”,它叫簡單,簡單明了。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學術思想都是簡單的,它不復雜、它不啰嗦,愈啰嗦愈復雜的,事實上就不容易推廣。所以老子講“大道至簡”,最偉大的道理都是最簡單的道理,第一個是簡易。第二個是“變易”,變易就是無常的意思,變化無常、變化不定的意思,這也是事實的真相。我們看這個世界沒有一刻不在改變,就像我們在這個講堂裡面宣講,這一刻的我跟下一刻的我已經不一樣了,裡面的細胞已經在代謝了,已經不一樣了,它是變易的,變動不居。第三個意思就是“不易”,不易就是不變。從變動不居當中找到不變的本體,再從不變的本體以不變應萬變,這只是《易經》的學術思想。我們今天為什麼講《弟子規》?我們今天是順應《易經》的學術思想,我們講簡易。
換句話說,今天要講儒家的學術思想。我們中國有一部偉大的大部頭的百科全書,叫《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它的分量非常非常的大,這是清朝乾隆年間編纂的一本百科全書,它匯集了中國自古以來,它把它分成四種,叫經、史、子、集這樣的一個學術思想,而且造了四座的樓房把它供起來。因為部頭太大,皇帝自己要學習,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學習,所以又編纂了,從當中摘錄了最精華的部分,叫做《四庫荟要》,放在宮廷裡面提供皇帝學習、御覽。這麼大的分量,據說一個人他從出生,出生的那一天就能閱讀,他一天花十個小時的時間在閱讀,閱讀一百年都閱讀不完。所以我們今天講儒家的思想,我們沒有辦法把《四庫荟要》、《四庫全書》搬出來學習,因為窮究我們一生的精力無法學習。怎麼辦?就講簡易,這個了不起的學問。我們看到一棵大樹有幾片樹葉?講老實話,我們不曉得,與其一片一片的去算這個樹葉,不如掌握它的根本。所以《四庫全書》是枝葉花果,而《弟子規》就是根本,它的主干是四書五經。我們就了解到這就是中國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它展開可以是一個《四庫全書》,濃縮就是一千零八十個字的《弟子規》。我們今天為什麼講《弟子規》?因為我們只有十二個小時的時間,要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掌握儒家學術思想的精華,就從《弟子規》下手。我們老祖先非常的有智慧,因為他在這麼樣廣闊的學術思想當中,把這麼樣精華的東西濃縮成一千零八十個字,然後做為每個家庭家規的依據、參考。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