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大意(第一集)


 2010/10/26    熱度:8284    下載DOC文檔    

大乘無量壽經大意  (第一集)  1992/12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22-01

  今天我們從東岸回來,傳榮居士先打電話告訴我,希望回來在這段期間當中說一說《無量壽經》大意。我聽了也很歡喜,正好新的經本剛剛到。這個本子我們將唐伯虎畫的西方三聖(西方三聖是唐伯虎畫的,這是明朝時候的),印光大師這一副對聯印在經本的前面,又加上夏蓮居老居士跟李炳南老居士的照片。經文是夏老會集的,眉注是李炳南老居士寫的,這都是非常好的紀念。

  這次我在邁阿密,邁阿密那邊的同修,有天眼通的人很多,大大小小的,大天眼通,小天眼通,而且都是美國人,這是曾居士告訴我。我跟他們接觸,這都是真的,都還不是假的。外國人看到夏蓮居老居士的這張照片,他說他用天眼看,他說看到照片這個人不是普通人,這是大菩薩再來,他在中國不很出名,現在已經往生了。他看這個照片,他說這個人顯、密宗教都圓融;他說這個人透明的,全身透明的,不是普通菩薩,這是大菩薩再來的。我們看照片看不出來,他從照片上就看出來了。外國人並不知道夏老的事跡,從照片上居然能看得出來,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他所講的是正確的,一點都不誇張也不虛妄。

  這一次我聽說總共我們有十天二十個小時,短短的時間我想在本經,我們研究一個重點,就是本經的「修法行事」。這是學佛非常重要的一點,也就是我們在這部經裡面學到哪些修行的方法,這個很重要。在經題裡面要特別提醒,題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綱領,全部經文就是經題的細目,所以把題目掌握到,我們對這部經修學受用可以說至少也能得到一半。過去講過很多遍,在此地還是值得再提,為什麼?娑婆世界的凡夫業障習氣很重,這個耳朵聽那個耳朵就跑掉了,縱然聽進去也保持不久,幾天就忘掉了。所以一定要不厭其煩重復來提醒,我們才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

  在一般經典裡面我們看到「佛說」,有這樣兩個字的,也有很多經上沒有「佛說」。像《妙法蓮華經》上面就沒有冠佛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上面也沒有加佛說,沒加這兩個字。為什麼有的經上加?有的經上不加?難道不加的那都不是佛說的嗎?其實都是佛說的。在佛經選題加上這兩個字有特別的用意,大部分正宗分裡面第一句話是佛講的,冠上佛說;如果正宗分第一句話是弟子們啟請的,通常就不加佛說這兩個字,這是一個體例。但是一般經上的佛說跟本經的佛說,那個佛的意思不相同,一般經上冠上佛說,這個佛就是指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本經這個佛字不僅僅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因為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勸人修學這個法門。正如同善導大師所說的「如來所以興出世」,這個如來是指十方一切諸佛如來,他以佛的身分示現在九法界當中,為什麼?就是為了宣揚《無量壽經》,所以這部經是一切諸佛共同所說的。所以這個佛說跟其他一般經典裡佛說的意思不一樣。

  善導大師這兩句話,真正指出我們這一生當中學佛成佛的一條光明的道路。正因為這兩句話在現代這個時代特別重要,我請陳風子老居士刻了一塊石頭,這個印章就在我們這個本子封面上,封面上紅的就是「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彌陀本願就是這部《無量壽經》。所以這是特別提醒我們末法時代的眾生,也讓我們特別感激夏蓮居老居士(這是等覺菩薩再來的,絕對不是普通人)為我們重新把《無量壽經》做了一翻整理,重新編排,使我們有一部完整的經典作為修學的依據。依照這本經典修行,必定往生,必定成佛。這是蓮公大師對我們的大恩大德。

  現在這個世間很亂,往後還要更亂,人還要更苦,這是李炳老往生的前幾天特別囑咐學生,那是他最後的教訓。他教給我們世界已經亂了,即使諸佛菩薩、神仙來都沒有辦法挽救,唯一的一條生路就是我們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老人家苦口婆心最後的教訓。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還要打妄想,還要求名、求利,還要搞得失,那就可憐了,那叫真正愚癡!真正有智慧、有聰明的人,把握時節因緣,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淨土有什麼好處?這一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詳細,給我們講得很圓滿。題目就是這一部經典的內容,經典所說的都是我們自己本分之內的事情。

  下面的「大乘」是區別這個經不是小乘經,不但是大乘經,就正如前面佛說兩個字的意思一樣,這是諸佛所說,不是一尊佛說,一切佛所說。因此,這個大乘也不是普通的大乘,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怎麼曉得?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注解》裡面引經據典,他的注解句句話都有根據的,不是他自己所說的。隋唐時代的大德曾經說過,《華嚴》、《法華》這是我們中國人尊稱為經中之王,一乘了義的經典。我們中國大家公認的一乘了義的經典,在《大藏經》裡只有三部,《華嚴》、《法華》,還有一部就是《梵網菩薩戒經》,這三部是一乘法,是大乘最上的,大乘之大乘。

  這些大德們說,《華嚴》、《法華》只不過是本經的導引而已。我相信老居士的注解很多同修都看過,你們都看過這一句。我最初看他老人家引的這一句,我寒毛直豎!非常的驚訝,我想不到,我也說不出,居然古人說出來了。我完全相信,一絲毫不懷疑,為什麼?因為我是走這個路進來的,我對淨宗的信仰不是李老師勸的。李老師勸我的時候我還是捨不得大乘佛法,還不肯真的來修學,而是從民國六十年開講《華嚴經》,我是八十跟四十同時講,講了十七年,講了二千五百多個小時,從《華嚴經》上認識淨土。

  華嚴首座的菩薩,普賢、文殊、善財童子他們統統都是念佛求生西方,我是看到這個情形對西方淨土重新評估,這想通了才死心塌地。所以看到古人這個說法,我就是走這個路,就是被《華嚴》、《法華》引到《無量壽經》上來的,他居然說出來了。所以它是了義經中的了義,是一乘經中的一乘。這個話都不是我說的,是古來大德們所講的。才知道這部經在一切經當中的分量,不僅僅是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它是第一經,而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化眾生的第一經。所以這是十方一切諸佛贊歎,本經上我們看到過,小本《阿彌陀經》你看看六方佛的贊歎,六方實際上就是十方,羅什大師翻譯省略了,你看玄奘大師的譯本就是十方佛。什麼叫贊歎?就是宣講弘揚,這叫做贊歎。可見得這個經是一切諸佛所說的,確實這個大乘不能看作普通的大乘,看作普通的大乘我們就不識貨了。

  「無量壽」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們所求的、禅家所修學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心性是什麼?在這個經上叫無量壽,為什麼真如本性叫無量壽?真如本性含藏的是無量無邊。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自性是真如本性,本來具足,那就是自性裡面一樣不缺。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道力,無量的神通,隨便拈一法都是無量無邊,這是自性性德,世尊特別用一個壽來代表。而事實上無量的性德,壽命是第一德。假如說我們今天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甚至於無量的財富,這是現在的人所追求的,你要沒有壽命,你無量的財富都落空了。所以一切的無量,壽命是第一德,有無量壽,那你所有一切無量就真正得到受用了。所以無量壽是真如本性,是自己性德的全體,表這個意思,這是我們所求的。這是從理上說的,就是六祖講的本來具足。

  「莊嚴」,也是六祖大師所講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莊嚴。毗盧遮那佛的一真法界是自性裡面生出來的,西方彌陀淨土也是自性生出來的。盡虛空遍法界無量無邊的諸佛剎土從哪來的?自性生出來的,這是莊嚴。我們用六祖大師這兩句來解釋,大家對這個意思就很清楚、很明白。莊嚴也就是我們世間人所追求的真善美慧,諸位要知道,真善美慧在我們這個世間是有名無實,一定要在諸佛淨土裡面,這四個字那是樣樣具足,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學佛所求的就是無量壽,就是莊嚴,無量壽是明心見性,莊嚴是性德起用,那是真正的享受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這就是莊嚴的相狀,這是真實的受用。

  這一次曾憲炜告訴我一樁事情,他說邁阿密有一個人第三眼的能力非常強。他就問他:你能不能看看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這個人不信佛,也沒有接觸過淨土宗。他就告訴他,你往西方看。結果他看了以後告訴曾憲炜他說我看到了,什麼樣子?他說沒有辦法形容的,他說那邊很奇怪,人統統都一樣的,一點差別都沒有。曾憲炜一聽,果然跟經上講的有一點相應。他說光明之勝,不可思議說不出來,但是光感觸的時候非常柔和不刺激,他說跟天神的光不一樣。他能看見基督教的上帝,他說鬼神也有光,都是放金色光明,但是他那個光刺眼,他那個光好像金屬的光一樣。佛菩薩的光不是的,說不出來,不是金屬的光,他說那個光非常的柔和,接觸到非常舒服;他說看到那邊的人統統是一樣的,相貌什麼統統全部都一樣,他說非常奇怪。曾憲炜也想學學神通,他說你不要學了,你老實念佛求生西方,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都得到了。勸他老實念佛,這是真實的莊嚴。

  下面這就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你怎樣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你怎樣才能夠得到自性的體用?無量壽是自性的本體,莊嚴是自性的大用,你怎麼樣才能得到?佛教給我們修學的綱領,你要修清淨心,要修平等心,要修覺心,覺而不迷,這把修行的綱領給我們拈出來了。這三條就是自性三寶,我們常講皈依,皈依是皈依自性三寶!清淨是僧寶,出家人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佛所講的一切法,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所以平等心是法寶;覺是佛寶,佛就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就是三寶!不但是三寶,也是佛教學綱領裡面的三學,戒定慧三學。清淨心是戒,心得清淨戒圓滿,戒成就了,平等是定學,覺是慧學,戒定慧三學。你知道三學你就曉得三藏,經律論是三藏,清淨律藏,平等經藏,覺是論藏,就在這個題目上統統都給你擺明了。

  三寶、三學、三藏,展開來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歸納起來就是三藏三學。在哪裡?就在這部經中,這部經就圓滿的具足自性三寶、三藏、三學。古德講,黃念老那一本注解給諸位說就是《無量壽經》大字典,你們看看這個注解性質就是《無量壽經》大字典。他把古今中外《無量壽經》的注解他統統都看了,重要的都抄,抄起來都分門別類,都別注注在經文的下面。你看他一部注解就看了一、二百種的古大德的注疏,這是對我們初學的人提供了莫大的幫助。我們雖然《大藏經》很多部,要我們去查,可查累死了找也找不到,他都替我們找出來了。

  古德有一個比較,說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部經是第一?大家都說《華嚴經》第一,沒有錯,舉世公認《華嚴》是第一,華嚴再跟《無量壽經》比一比?《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經》比下去了。這個話說得有沒有根據?有根據,什麼根據?《華嚴經》到最後圓滿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經就是極樂,這個經就是《華嚴》的歸宿,《華嚴》不到此地不能圓滿,到這個地方才是究竟圓滿,所以這個經就是在《華嚴》之上了。這是用比較的方法,讓我們在一切經當中,找到如來所說的第一經,這樣把它找出來。

  如果我們再仔細的一觀察,這一部經夏老居士把它分成四十八品。夏老會集這個不簡單,前後十年才完成。初稿裡面他分為三十七品,我想大概老人家想的三十七道品,分成三十七品,後來再一修訂,重新再分分四十八品,與四十八願相應。所以你看慈舟法師的科判,那時他的經剛剛會集成功,慈老拿到這個本子,在濟南講經的時候編的科判是三十七品,現在我們用的這個本子是四十八品。老居士不斷一再的修訂,這是定本,四十八品。這四十八品裡面哪一品是第一?當然是第六品,第六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講的,就是四十八願,阿彌陀佛自己講的。這全經就是四十八願的詳細說明,我們展開經文,諸位細細去觀察,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話,沒有一個字,沒有一句違背四十八願,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因為佛在四依法裡面告訴我們,依法不依人,他老人家本身就做到,他句句話都有根據,都是不離開四十八願的,才曉得這一章是淨宗的根本之根本。

  因此我們沒有時間、沒有能力讀全經,你就念第六章。第六章是釋迦牟尼佛轉述,為我們轉述的,轉告我們的就等於阿彌陀佛親自說法沒有兩樣,這佛親口說的。這是把這一部經裡面的第一找出來了,那四十八願,這四十八條哪一條第一?再找把頂點尖端給找出來,這個古人有說,古人說四十八願裡面最要緊的一願就是第十八願。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換句話說,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這樣去找,這樣去追蹤,才把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度化眾生的真正的法門(妙法)我們追蹤找到了,最後原來一句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常常聽這麼個說法,究竟怎麼個不可思議不知道,你要這樣去追蹤,才能稍稍體會到名號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議。

  我們再回頭來看一看這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什麼意思?四十八願就是名號的解釋,四十八願是什麼意思?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的注解。整部《無量壽經》是什麼意思?《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注解,再問《華嚴經》講的是什麼?三藏十二部講的就是《華嚴經》,然後才真正明了佛在《華嚴》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什麼?阿彌陀佛四個字!一切是什麼?諸佛如來所說的千經萬論,一切經到最後歸納起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叫難信之法。所以夏蓮老會集這部經之後,他題了三首偈,這個在第八頁,你們諸位翻開第八頁,前面就是這三偈,三偈最後一首最後的兩句,「佛雲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這話一點都不錯!確確實實是萬億人中一二知。

  我們實在講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非常非常深厚,現前得佛冥冥當中的加持,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幸、有緣能夠遇到諸佛如來度生的第一法門。這個法門遇不到那就沒有話說,沒有緣分,遇到之後,能信、能願、能行,沒有一個不在一生當中成佛的。這個法門是平等成佛之法,它難信就難在這個地方。世尊所說無量法門不是叫你平等成佛,平等成佛只有這個法門,為什麼能平等?這是彌陀不思議願力的加持,沒有這個威神願力,這個平等成佛是怎麼想都想不通的,怎麼講也講不通的,所以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在經題裡面我跟諸位就報告到此地,不能夠細說,只把重點提示出來,我們要認識它。我們翻開第十二頁,「法會聖眾第一」。第一品裡面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首先就是六種成就裡面第一個「信成就」。

  如是我聞。】

  我們只注意『如是』這兩個字。每部經上都有如是我聞,我為什麼特別提醒諸位同修?就是這個地方這如是兩個字,跟所有一切經上如是兩個字的意思都不一樣,這是很不容易看出來的。一切經裡面的如是都是講的性德,所有一切經都是從如來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但是它不是圓滿的性德,它是性德的一分,部分。好像我們夜晚的月亮,初三、初四月牙是月亮,初五、初六、初七、初八,上旬也是月亮,十三、十四也是月亮,沒有圓滿。佛講一切經都不是圓滿的自性,都是如是沒錯不是圓滿的。唯獨此經「如是」是圓滿的。《華嚴經》上的如是、《法華經》上的如是都比不上本經的如是,本經的如是是究竟圓滿的性德。這不一樣、這不相同。所以像這些地方,一般看經很難看出來,注解也沒有注出來。古德、黃老注出來的我就不要說了,沒有注出來,我看出來的地方我提供給大家做參考。你們細細想想我這個看法有沒有錯誤?

  《華嚴》要究竟圓滿何必導歸極樂?《華嚴》是十四的月亮,這是十五的月亮,確實是如此。所以修學不入境界,你看不到真東西,這很要緊。講經你入不了境界,裡頭真正的東西你講不出來,其他的我在講經的時候都跟諸位報告出來的。我今天跟大家所講的,我從前講這個經也沒有這個說法,假如從前錄音帶上有這個說法,我今天也就不講了。這就告訴諸位,我的境界天天在往上提升,天天不一樣!所以同樣的經,從前沒有看出來,現在看出來,每天都有新意思。我不吝法,我看到哪裡我統統告訴你,再過幾天又不一樣了。下面要特別注意的「表法」,表法我曾經說過,因為有一些同修過去沒有聽過,已經聽過的多聽一次也不妨,印象加深一點。

  尊者憍陳如。】

  『憍陳如尊者』。我們在許許多多經典裡面,你一展開,這些參加法會的上首弟子都列有名字,你們在哪一部經裡看到有憍陳如?很少看到,沒有看到這個人。這個經上有他,他代表什麼?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覺悟的,第一個證果的。釋迦牟尼佛最初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為這五個人說法,憍陳如尊者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他的大名列在此地就是說明這一個經是第一個開悟的經,這一個法門是第一證果的法門。經的後面說過,依照這個經典修學是如來第一弟子!這真的,不但是釋迦牟尼如來第一弟子,是十方一切如來第一弟子。所以夏老才說,難信真難信,億萬人中一二知,一點都不假。憍陳如擺在這裡是告訴我們,這一部經是第一經,這一個法門是第一法門。不但是第一經、是第一法門,是我們第一修行證果,此地證果不是小乘果,是成無上的佛果,圓教佛,這是這麼一個法門。它表這個意思。

  尊者捨利弗。尊者大目犍連。】

  『捨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捨利弗、目犍連幾乎在所有經典裡面我們都看到他,為什麼?每一部經典都離不開智慧與神通。可是這兩個人在此地跟別的經上排名的意思又不同,不同在哪裡?別的經上他們兩個人上面沒憍陳如,換句話說,他那個智慧、神通不是第一,憍陳如在上面,第一智慧、第一神通就不一樣了,不是一個講法。

  尊者迦葉。尊者阿難。】

  『迦葉尊者』禅宗初祖,『阿難尊者』是教下的傳人,這兩位代表宗門、教下,代表整個佛法。宗是禅宗,禅宗之外都叫教下,連密宗也叫教下。所有一切佛法都在這一部經中,這部經展開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沒有離開本經一句,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門,也沒有離開本經一句,所以這部經是一切諸佛說法的大總持法門,它表這個意思。所以依照這個經修學,你要是真的去修,時間只要三個月到半年,你就會感覺佛的加持,自己能夠知道,那就非常明顯、非常顯著。除非你不依照經典修行,那就一絲毫感應都沒有,真依照這個法門修行,三個月半年人都變樣子了。我們俗話常講相隨心轉,他心變了,相貌變了;不但相貌變了,佛家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體質都變了。這個心想真厲害!體質都變了。這是修學的效果,其他法門也都有這個效果,但是沒有這個效果快速,沒有這個效果顯著。

  這個法門我們自從李老居士往生之後,提出來了。我在李老會下十年,他的東西沒有給我,只把這本經給了我。這一部經上他所寫的這些字,是他講經時候自己寫的注解,因為這個經沒有注解。他注的這些東西,這個字寫得很規矩,寫得非常好。他寫這個字的時候大概年齡跟我差不多,六十多歲,我六十五、六歲的樣子,可能大個一、二歲的樣子。民國三十九年在台中法華寺講這部經,當時聽經的人只有三十幾個人,那時李老剛剛到台灣沒好久,三十九年講的。周邦道老居士是聽眾之一,今年往生了,現在還有一個聽眾在舊金山,甘老太太,甘貴穗的母親。甘老太太當年參加這個法會,第一次聽李老師講這個經,她告訴我,她說那時候聽都聽不懂,現在再聽我講這個經,有味道了!李老師把這個本子給我,我當時讀這個本子看他的注解,我看他這個注解我也能講,我非常喜歡。

  五十六年我到台北,我就想講這部經,好像是五十八年的樣子,我們館長五十歲。我說我給你做五十歲的生日,你印經我來講經,印《無量壽經》,我講《無量壽經》。她就印了二千本,沒有注解的,因為那時候注解不敢給人看,給人看了我都沒得講,我講什麼?所以注解不能給人只印經文。現在這個注解可以公開沒有關系。印了二千本之後,我就到台中向老師報告,我說講這部經好不好?他直搖頭說不行,這個經你不能講。我說為什麼?他說講有障礙,因為是會集本。當時還有不少的老法師、老居士們對於會集本有意見,他們反對,他們認為這不是原譯本。人家一批評,你招架不了,到那個時候下不了台。他就教我,你還是慢慢的等,等到因緣成熟。所以我就把這個經放下來,館長印的本子就到處結緣送掉了,送去結緣。於是乎我在台北就開講《楞嚴經》,沒講這個,講《楞嚴經》。

  一直到李老往生,我整理那些舊書在書箱子裡面翻出來。翻出來之後我心裡一想,他老人家往生了,這個本子,他老人家眉注的本子注得好,沒有人見過,所以我就把它印一萬本流通,也是紀念老師,祝福他品位上升。經本印出來之後,贈送出去,許多同修看到這個本子歡喜,來找我講,講這個本子就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五年!五年我們今天這個本子已經印了大概總有一、二百萬冊,流通到全世界,這是三寶加持。每到一個地方講《無量壽經》,講這部經聽眾特別多,法緣特別勝。這絕對不是我的能力,這是大家緣成熟了,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十方諸佛護念,才有這樣的盛況。所以這是緣熟了。

  我們因此也特別感念夏蓮老,不是夏蓮老跟我們會集,那個原譯的五種本子決定不可能會被廣大群眾這樣熱烈的來接受,這不可能。原譯本的文字生澀,讀起來不順口,不太容易流通,所以這個會集,這種整理重新編排,不是普通人能做的。像王龍舒國學、佛學都了不起,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站著走的,他的會集本都有瑕疵都不能夠圓滿;後來彭際清這是了不起的一位大德,這都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在佛門裡面很大的貢獻;魏默深居士,這些人的會集都不圓滿、都有缺陷。到民國初年,蓮公大師重新再來整理,使這一部經典是五種會集本裡面的真正是集大成,取捨的精當,過去三種本不能夠跟它為比的,所以梅光羲居士贊歎,還有慧明老和尚、慈舟法師。這個本子出來,《無量壽經》才得到真正的善本,在這個世間流通就沒有障礙了。

  我們這五年當中這樣的效果成就不是我們想像得到,這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在台灣從南到北都接受這個本子,都在念這個本子,而且都在聽我的那些錄音帶。這很不可思議,不是我們當初想像得到的,想不到的事情。台灣有福!所以從這些地方我們真正認識這個經典,真正明了這個經典的威力不可思議。這一段這是聲聞弟子的表法。

  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賢劫中一切菩薩。】

  後一段菩薩表法。第一個是『普賢菩薩』,第二位是『文殊菩薩』,第三位是『彌勒菩薩』,這三位給諸位說是華嚴會上三大士!普賢、文殊,說華嚴大士大家能夠理解,為什麼?很明顯。彌勒菩薩在《華嚴經》是什麼地位?善財童子參訪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在排列裡面,五十三位善知識他是排名在五十二,就是普賢菩薩的前面。在華嚴會上彌勒菩薩示現的空中樓閣,那就像藏經樓、圖書館、博物館一樣,諸佛如來的博物館,一入進去之後那是入佛境界,那就是入的自性圓滿的境界。善財得無量的法喜,無量的智慧。末後見普賢菩薩還得十大願王,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想想那個味道!所以華嚴會上最重要的菩薩就是這三個人,文殊、普賢、彌勒這三個人,這三大士。他們排在此地,就是說這部經就是《華嚴經》,所以彭際清居士干脆就說《無量壽經》是中本《華嚴》,這是彭際清說的。

  彭際清是清朝干隆年代佛門的一位大德。你看黃念祖老居士講的他是高干子弟。因為他的父親是干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就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所以他是貴族出身,高干子弟。人,這都是再來人,童子的時候中進士,童子就是不滿二十歲,他就考中進士,曾經也做過官,時間很短他就不做了,專門學佛。你看他的著作很多,在《續藏經》裡面都收的有,著作很多。他有個外號叫知歸子,知歸子就是彭際清。他說這個經就是中本《華嚴》,在這個經上實在講處處都找到根據。《華嚴經》分量多叫大本,這個分量小,內容跟《華嚴經》無二無別,內容完全相同,只是說的有多少簡略不同而已。說中本《華嚴》,當然還有小本《華嚴》,小本《華嚴》是什麼?《佛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比這個分量少,小本!所以彭老把《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華嚴經》看是平等的,等量齊觀,這在此地我們也能夠看出來。

  夏老他也是密宗的大德,黃念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在注解裡面引經據典告訴我們,密宗的始祖出現是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龍樹菩薩,龍樹是大乘八宗始祖。大乘在中國分八個宗派,龍樹是始祖,八個宗派都是從他那裡流出來的,都是他傳的。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給龍樹,龍樹菩薩傳下來的。金剛薩埵是什麼人?普賢菩薩的化身。普賢菩薩在此地也就是代表無上甚深的密法,就在《無量壽經》裡面,表這個意思!後面經文都有;同時也表淨、密不二。密宗裡面的准提菩薩,這大家知道的人多,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密乃顯之密,顯是密之顯,顯密是一不是二!古德有個比喻說,譬如一件衣服面子裡子,面子是顯,裡子是密,裡面而已,沒有兩樣!顯密不二,性相圓融,這些人擺在此地是代表這個意思。

  彌勒與『賢劫中一切菩薩』,這又有一層意思,賢劫中一切菩薩,現在是菩薩將來都成佛,賢劫有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彌勒是第五尊,後面還有九百九十五尊,這一切菩薩就代表他們,他們都參加這個法會。這說明這些菩薩將來成佛,統統講《無量壽經》,統統宣揚這個法門,表這個意思。你才知道這個法門的殊勝。再看第二章,第二章我們看到會無比的歡喜。一開頭。

  賢護等十六正士。】

  下面舉這十六位菩薩的德號,這十六位菩薩統統是在家菩薩,什麼地位的菩薩?全是等覺菩薩,跟前面普賢、文殊沒有兩樣,他們證得的地位完全相等,文殊、普賢、彌勒都是等覺,這在家的十六位也是等覺。在家菩薩列得多,出家菩薩列得少,這就是說明這個法門是度在家人為主的。在家人能得度,出家人就更容易、更不必說了。就是說明這一部經典是普度一切眾生的經典,不但是普度,是平等普度的妙法。同時還有一層深義,這十六位在家菩薩只有賢護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出現在印度是世尊的弟子,其余的十五位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來與會的,這代表什麼意思?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說這個法門。所以今天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法門,他們來做影響眾,他們來贊歎,他們來作證明,證明一切如來都說這個法門。這是他方菩薩,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菩薩,含的有這麼深的意思。接著下面這就是教給我們修行。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

  這一句非常重要,所以蓮公大士把這一句選做這一品的題目「德遵普賢」。普賢的德是圓滿的德,我這一次在邁阿密講了六天,六天裡面最主要的是講大乘法門修學的綱領。這不僅是淨宗,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離開這五條綱領都不能成就。五條綱領普賢是最後的綱領、最高的綱領,普賢菩薩十願好比五層大樓的第五層,那是最高的一層,達到圓滿。《華嚴經》上說「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圓成佛道」,沒有達到頂峰,下面四層是什麼?我們淨宗學會緣起上就寫得很清楚,最下一層是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跟我們講的三福,這是基礎。

  世尊教學從來不勉強一個人,這是真正叫我們敬佩。韋提希夫人遭了家庭變故,對於這人生失望透了,她生在釋迦牟尼佛的同時,也是世尊的護法,所以就求佛,諸佛剎土裡面有沒有好的地方我想去往生,這個世間太苦了,我不願意在這兒。佛很慈悲,將十方諸佛剎土以神力變現在她的面前,讓她自己看,她看了之後,選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她自己選的,釋迦牟尼佛沒有主動勸她,她自己選的。選了之後就求佛教給她往生的方法,這種教學法殊勝!世尊在沒有教給她修學方法之前,先教她修行的基礎,先把基礎打穩,跟她講淨業三福,並且告訴她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是怎麼樣修成佛的?統統從這個基礎上修成的。這是根基,所以這並不是單單講修淨土的基礎,是所有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因為它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你要從這個學起。這是要真正把它做到,念沒有用處,念了得不到,要真正去做,要把它做到。

  所以經典裡面講的,我們看大乘經典裡面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講《地藏經》,因為《地藏經》講得人懷疑,怎麼一個善男子、善女人聽到地藏菩薩名號,瞻仰、布施、供養,這一個福報就能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不墮惡道,我們聽了懷疑,因為什麼?那個修行太容易了。我們都聽到地藏菩薩名號,都念過《地藏經》,都看到地藏菩薩像,也都曾經供過香花、水果,我們就能保證一百次人間、天上永不墮惡道,好,那我們多自在!將來該墮地獄還是墮地獄。那不能相信了,經上明明這樣說的,釋迦牟尼佛是不是騙了我們?釋迦牟尼佛沒有騙你,是你把字看錯了。哪裡看錯?善男子、善女人。你善不善?你不善!

  善是什麼標准?就是剛才講的《觀經》三福十一句統統做到,那才叫善男子、善女人。為什麼?三福第一條人天福,第二條二乘福,第三條菩薩福,所以大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就十一條統統做到。小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前面兩條做到就行了,就是七句做到就可以了,小乘的善的標准。大乘善的標准就是十一句,小乘善的標准七句,人天善的標准四句,那個十一句我們一檢點我們做到了幾句?不夠標准,不夠標准照經上修學法,你得不到果報那是應該的。所以像這一個字之差,會產生很大的誤會,所以這是從根本修,這修行的基礎。

  從這個再修六和,因為三福完全是成就自己修行的基礎,我們除了自己之外,有同修在一塊共修的。共修必須要遵守的戒條就是六和敬,一個守六和敬的僧團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不遵守六和敬的團體必然有妖魔鬼怪在裡頭作祟,那不是佛教的僧團,不是正法的道場是妖魔邪法。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好幾年前開心法師有一次到台北來看我,非常感慨的跟我談,他說今年七月,七月我們台灣叫鬼節,鬼門關開了,不但妖魔鬼怪都出來了,天上也下來許多妖魔鬼怪。他就問我到底怎麼回事情?他說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為什麼現在會這麼多?我跟他講世界要亂了,眾生要遭劫難了,眾生不遭劫難不會有這個現象。開心法師自己看到的。

  所以正法道場的現前,護法善神哪有不擁護的道理?絕對擁護,為什麼?太希有了。隋唐時代都是正法道場,疏忽一點還無所謂,現在在這個世間一個正法道場出現,希有!這諸佛菩薩怎麼會不寶貝?好像一個人家獨子單傳,特別愛護;兒女成群幾十個、幾百個不希奇。你要曉得今天正法道場之可貴,護法神守護的嚴格,一點都不會疏忽的。所以這是正法道場,僥幸在裡面破壞是不可能的事情,絕對不可能。六和敬,六和敬這是與大眾共處的基本戒條,這還是屬於基礎,好像蓋房子,依舊是屬於地基,往上去真正建築物就成立了。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德遵普賢,普賢之德下面有這麼多基礎,不依照這個基礎修,普賢菩薩這個德這十條你念念也不懂,你不曉得裡面的意思,這是真的。你真正從這個基礎上有實學、有真修,普賢十願裡頭什麼味道你才真正能嘗到,叫法味。

  底下這很長一段經文,這是舉一個例子,像觀世音菩薩在《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何身說法,就示現什麼身去度脫,隨類現身。隨類現身就說之不盡,本經裡面舉一個例子,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舉這個例子,八相成道現佛身來度眾生。佛的身都能夠示現,那佛以下還有問題嗎?當然沒有問題,你說能示現一個聲聞身、菩薩身,你未必有能力示現佛身,有能力示現佛身等而下之都沒有問題,這是無量例子裡面舉一個例子。所以下面就是示現,這是菩薩德能具體的表現。

  我們學佛,學佛到底有什麼好處?看這段經文就知道好處,我們要是在十方世界能夠隨意示現,這很自在!這個示現是願力不是業力,業力沒有法子。所以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勸勉同修們,假如我們不能在這一生當中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我們的學佛就失敗,就沒有成就了,你能把業力變成了願力,你現在就得自在。佛家常講乘願再來,不是說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回頭再來,不是,那個固然是乘願再來,現在你把業力變成願力,現在就是乘願再來。為什麼?我現在這一生不是業力身是願力身,就看你自己能不能變。

  菩薩跟凡夫就是那一念心不相同。我這次在東部,很多同修也很難得都很精進熱心,不會修,盲修瞎練。我跟他們講六波羅蜜,我說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都在那裡修,會修的人都是修行,菩薩行,不會修的人在造業。我舉一個例子,你在家庭裡面,你是家庭主婦,早晨起來把你的家整理的井井有條,讓你的家人都能歡喜、都能舒適,你是在布施,你是在供養,這就是布施供養。你在公司行號裡面,你每天努力工作,認真的工作,對於公司布施供養,對於社會修布施供養,菩薩行!假如說我這個工作是為了報酬,沒有報酬我就不認真、不努力,就懈怠了,那就不是布施供養,那就不是。我不管報酬也不管升遷,我就認真的做,我是修布施供養,就在一念之間。

  甚至於我說,最明顯的醫藥保險,在美國你們每個人都買了醫藥保險,買醫藥保險為什麼?生病的時候保險公司要給你付醫藥費,你每個月去存那個醫藥費,你要不要生病?當然要生病,你不生病那個醫藥費怎麼開銷?如果念頭一轉,我每個月這個費是布施供養,布施供養那些有病的人幫助他們,給你說你這一生決定不生病,你修菩薩道!你汽車保險怕的是出車禍的時候有人陪償,我說你布施供養,布施那些不幸出車禍的人幫助他們,你的車決定平安,絕對不會遇到橫事。你看一念之間,所以有幾個外國人聽了,我怎麼都沒有想到這個事情?想到是覺悟,沒有想到是迷惑。在一念之間!一念轉過來,你的生活是菩薩行,菩薩行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哪有兩樣?就是用心不相同。

  菩薩用心念念利益一切眾生,念念平等布施供養,凡夫心是念念為自己,念念為我這個家族、為我這個家庭,心量小,菩薩心量大。事情是一樣做,沒有兩樣,效果是完全不相同。所以佛在經典裡面苦口婆心教導我們要應用在生活上,從早到晚,總不外乎對人、對事、對物。你知道這些方法、知道這些原則你去做,就是菩薩行,你看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把造業轉變成菩薩,這還得了!問題你會不會變?菩薩不是說超出三界之外有個菩薩,那就錯了,沒有那回事情,諸佛菩薩都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三學再來就是六度、十大願王,我們中國古大德教學那個基礎底下還安一個基礎,這是我們中國古德教的,在佛經裡頭沒有。佛經最基本的基礎就是淨業三福,我們中國祖師大德又加一個什麼東西?《論語》裡面所說的夫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他把這個加在前面,所以常講的五德六和,古大德是用這個方法來教。由此可知,五德確確實實是我們中國人修德的標准,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我們針對於目前,目前實在講這是空前的劫難。大陸上這四十年來,我們固有文化基礎幾乎連根都拔除掉了,要怎麼恢復?太困難了,古聖先賢的教訓幾個人能體會,幾個人能明了?我們想到了不能不痛心,也不能夠不勤奮、不努力。我們盡心盡力,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在佛法裡面講盡心盡力就是功德圓滿,我已經盡到我自己的能力了,所以這個五德我今天也拿這個來勸人。溫我加一個厚,「溫厚」,要厚道不要刻薄,溫和要厚道,溫厚善良,恭慎。慎是小心謹慎,諸葛亮一生的成就得力於謹慎,無論什麼事情不馬虎、不大意,小心謹慎,盡心盡力去做。節儉,美國普遍是浪費。這個地方固然是有福,浪費,福報也很容易報掉。生活要節儉。

  我這一次在亞特蘭大,住在王祥雲居士家裡,王居士也是我們台灣很富有的家庭,我在他家看到的,這個家庭不會衰,還有福享。節儉的程度不是我們一般人能想像得到的,一絲毫都不浪費,買什麼東西,不是急要用的等減價,等最便宜的時候,難得、太難得!所以一個家庭的興旺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一個家族人人都是這樣的節儉,工作勤奮,看了非常使人感動。我們沒有福的人都在造業,都在享受,不知道惜福,人家有福報的人那麼樣的珍惜福報。這都是應當要學。

  第五是忍讓,要知道佛法所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果決定通三世。這個世間說哪一個人占了某人便宜,沒有這回事情,說某人吃了虧也沒有這回事情,為什麼?三世因果,善必定有善果,惡一定有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古聖先賢的話要聽,我們中國俗話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哪些是老人?古聖先賢的教訓就是老人言,你不聽老人言,造業受報,那個虧吃大了,那真的在眼前,眼前就有很多災難,後來三途苦報更不得了、更慘。

  人生太短了,實在太短了,不要說別的,我在台灣跟我一起學佛的同參道友,三分之二都不在了,仔細再去觀察一下,他的一生做了什麼?一生忙了什麼?真是一生忙忙碌碌,到最後是兩手空空而走,正是古人所講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又何苦來?值得我們省悟。我們要在這個地方覺醒,要在這個地方回頭,展現在我們面前這是佛無盡的慈悲教導我們,這一句佛號是真實的,一點不假。我們在台灣看到的、聽到的,這一句佛號自在往生的,沒有病苦,預知時至不少人!在台北市,李濟華老居士。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甘老太太那天在場,她參加那個法會,她跟我們說得很詳細。那天往生之後大家念佛,甘老居士敲引罄,她來當維那。老居士八十多歲,他好像有二、三個小孩在美國念書。他在一個多月之前就曉得他哪一天走,所以有空看看老朋友,每一個拜訪看看,辭行。

  往生那天晚上是共修會,他們是一個星期一次共修就像打佛七一樣,一支香。那個時候是民國四十七年的時候,我沒有出家,我剛剛到李老師那裡沒有好久。民國四十七年台北市還沒有計程車,只有三輪車,他跟他太太坐三輪車到念佛團去參加共修,在車上就跟太太商量,他說我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個人會不會感覺到很寂寞?他太太不知道他那一天往生,夫妻兩個都是老佛教徒,一聽,那你能往生,那太好了,那難得,你就不要管我。太太馬上就同意了。到念佛團參加共修的時候,他們當中有講開示,是幾個老居士輪流講,那一天是魏老居士,輪到魏老。他就跟魏老商量,今天你把時間讓給我,我們兩個交換一下。這一講開示就講了一個半小時,開示本來是半小時,這一天老人家特別興奮,苦口婆心勸導大家好好的念佛,講了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告訴大家我要回家去了。聽眾以為老人家講了一個半小時講累了,講話的聲音宏亮,沒有一點病,下了講台,念佛團有個小客廳,他老人家沙發上一坐就走了。這個也是印光大師的學生,跟李炳南居士是同學,你看多自在!這是在台北市表演的給大家看的。

  甘老太太那天在場,還有徐醒民居士那天也在場。徐醒民那個時候在新生報當記者,看到這個事情之後,第二天寫封信給我,真的一點都不假,勸我在李老師那裡好好的學念佛法門;親眼看到的,說話的聲音宏亮,一下子沒有幾分鐘就走了。給諸位說這才是叫真的,人生什麼是最真實?這個是最真實,除了這個之外,沒有一樣是真的,確實《金剛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佛教我們這麼看法,不是叫你故意這個看法,這是事實要知道。人生苦短,能夠遇到佛法,遇到這樣殊勝的機緣,這一生才把真實的東西找到,才把真實的東西拿到,這是真正的大幸,無比的幸運,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